登陆注册
4287100000058

第58章 工政十一運河下(1)

漕運小

顧棟高

河南。自昔轉輸處也。堯舜禹都冀州。禹貢載浮于洛。達于河。其時之貢道。即運道也。殷周以來。諸侯封建。各食其土。故漕運之制未詳。因禹之舊。漢興。乃始事漕輓。歷代因之。大抵因建都所在而為之經營。其利病乃可得而究云。漢都關中。引漕穿渠至河以漕。東漢晉都洛陽。修汴渠。或鑿陝南山。決河東注洛以行漕。隋沿河置倉。唐亦置河口輸場。分運入河洛。時則自江達淮。自淮達汴。自汴達河。而洛而渭。而專以河為急。宋都大梁。為四河以通漕。而汴河運米至七百萬石。凡軍器上供皆由汴。于時東南則由淮入汴。西北諸路則由洛入河達汴。而專以汴為急。元明都燕京。元行海運。而其初亦涉江入淮。由黃河逆水至中灣。在封邱縣南大河北岸陸運至淇門。入御河即衛河以達京師。明永樂中。亦運至陳州。載入黃河。至新鄉八柳樹等處。令河南車夫運赴衛河。以河兼陸運。而其時則又以衛河為急。自元都燕而汴河幾廢。明世會通河成。而東南重運。悉由淮北山東至臨清。合衛河以達于天津。其衛輝水次所運。特河南一省之漕而已。故論漕運于漢隋唐。河南特中頓之所也。論漕運于宋。大梁則委輸之地也。論漕運于元明。衛河則紆出之道也。以河為事。則有二門底柱之險。以汴為事。則有潰溢涸塞之虞。以衛河為事。則又有泉流微弱。水不勝舟之慮。歷代所由。各有利病。其勢然矣。乃明季論者。以會通河偶阻。至欲全由衛河。借沁之奔流入衛。以殺黃而助運。是殊不然。沁大而衛小。沁濁而衛清。故黃足以容沁。而衛不能受沁。沁之水勢足以濟運。而沁之泥沙適足以病運。故病會通而欲專由衛者。是因噫而廢食也。欲引沁入衛以助運者。是穿咽而潰癰也。狃目前之計。而忘遠大之慮。大率如此。 本朝至德感神。河流安瀾。漕運便利。舳艫萬艘。悉由江達京庾。而衛河之運。特南河省臣巡視。抵臨清以會通倉而已。我皇上封衛河之神。欽賜匾額。復以兌糧小灘。改歸衛輝水次。以省交兌跋涉之苦。又以河石淺灘。需夫挑挖。并經由濬滑內黃之縣。撥入彰衛。以免隔屬呼應不靈之虞。此制一定。永為百世之利矣。述漕運志。

論引沁入衛之患

陸燿

按明代諸臣。於引漳之外。復有籌及引沁入衛者。嘉靖間。左都御史胡世甯言沁水至武陟縣紅荊口分流一派通衛。宜遣官踏視。北達衛水。萬歷間。參政范守己言沁水自山西穿太行而南至武陟縣東南入河。乃自木蘭店東決。奔流入衛。守土諸臣。塞其決口。仍導入河。而堤外遺有河形。直抵衛滸。宜於原決築堤處建一石。分沁一派東流入衛。為力甚易。又楊一魁張國維先後皆有此說。而潘季馴河議辨惑。則曰黃可殺也。衛不可益也。移此與彼不可也。衛漳暴漲。元魏二縣田地。每被淹浸。民已不堪。況可益以沁乎。且衛水固濁。而沁水尤甚。以濁益濁。臨德一帶。必至堙塞。泰昌中。侍郎王佐亦言沁水之闢。新汲一帶地方。郵署相連。廬舍鱗次。必闢渠以受沁。此地不為邱墟乎。迨 國朝乾隆二年。安徽布政使晏斯盛。復有作滾水壩於武陟境內。分洩沁漲以殺黃河水勢之請。總河白莊恪公議曰。臣等將沁衛兩河。細加丈量。沁河寬一二百丈不等。衛河寬八九丈至四丈不等。衛小沁大。勢難容納。武陟境內沁河長一百九十餘丈。沙底虛鬆。不能簽樁下石。難以建壩。懷慶以下。俱有大堤障護。今建壩分沁。必挖開大堤。另開河道。但大堤一開。自撤屏障。沁水穿堤奔注。黃水隨之而入。一往無阻。不惟分沁。而且引黃。其可慮者一。衛河淺隘。不能容受沁水。又必欲開闢寬深。兩岸民田廬舍。不可勝計。兼有汲新濬三縣城垣。遷徙為難。濬邑境內。兼有一十八里山根石底。人力難施。其可慮者二。衛沁合流。水勢浩瀚。又必堅築高寬堤岸。且新淇等縣。近依太行。山水長發。全賴衛河歸宿。若因束沁築堤。則阻山水歸路。橫流為害。其可慮者三。沁水歸黃。衛水歸運。其來已久。即導沁入衛之議。元明以來。屢議屢止。亦非一次。如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衛輝路總管董文用因漕司議通沁入衛。文用言衛郡浮屠最高者。僅與沁水平。若引之使來。豈惟無衛。將無大名長蘆矣。又明萬歷十六年。漕臣楊一彪請引沁通衛。科臣常居敬言衛輝府治。地既卑下。河復窄隘。狂流灌注。容受為難。獲嘉已成巨浸。新鄉亦若浮盂。府城不遠。沖決可患。我 朝康熙六十年。尚書張鵬翮查勘黃沁兩河。奏稱武陟沁河。西北高而東南窪。沁堤內平地較沁河涯低一丈。從此而東。地勢愈低。且此處沙底虛鬆。將來建築壩。難以堅固。若引水時從高直下。建瓴之勢。牽動全沁。灌入內地。黃河隨躡其後。又引沁必由小丹河入衛。此二河河身皆極淺窄。勢難容受。歷觀從前諸臣奏議。利害較然。如董文用言。沁水高於衛輝浮屠。則害在衛輝。且及直隸之大名長蘆。如常居敬言。沁水沙多善淤。入漕淤。昔有左驗。考明嘉靖三十五年。沁決入衛。至臨清。逆流上擁。運河七十餘里泥沙沉積。板二淤塞二千餘丈。則害又在漕運。如張鵬翮言。牽動全沁。黃河躡其後。則黃河之水。勢分溜緩。下流勢必淤墊。泛溢四出。其患又在黃河。而懷衛一帶。為害更不可勝言矣。夫使利多害少。或利害相半。猶當審擇而慎處之。況有害於城社民生。有害於漕運。而並有害於黃河。是未可以違前人之成說。改數十年之成規。而漫為嘗試也。抑臣等聞之。明河臣潘季馴有言曰。黃河防禦為難。而中州為尤難。自漢以來。東沖西決。未有不始自河南。明河臣萬恭亦言河南沙鬆土疏。大穿則全河由渠。而正河必淤。小穿則水性不趨。過則平陸。夫水專則急。分則緩。河急則通。緩則淤。由是觀之。以原歸黃河之沁水。改歸衛河。穿渠則土疏之地。不能保無奪河之患。而順其水性。仍歸黃河。則力全流急。不無以水攻沙之功。臣等詳察地勢。博詢耆老。歷考前人論說。分沁入衛之議。有害無利。斷不可行者也。以上諸賢之論。鑿鑿如此。然則沁水之不可引。於衛且然。張清恪公乃別有引沁入運之議。其可嘗試乎哉。

運河源委

張伯行

運河之開。始於濟甯州佐畢輔國。建金口壩。開金口閘。引泗河之水至濟甯。又建堽城壩。開堽城閘。引汶河之水至濟甯。由楊家壩至蓮亭前。分流濟運。然地勢北高而南下。故於蓮亭之東建天井閘。又於天井閘下里許建堽城閘。所以堵水使不南下也。又於濟甯之北百里外建開河閘。所以放水使北行也。豈知水之往南也易。而往北仍難。此濟甯州佐只知引水至濟甯濟運。而未嘗合南北之地勢而通計之也。至尚書宋禮聽汶上老人白英之計。改河於南旺分流濟運。白英世居南旺。亦只知引汶水於南旺。而未嘗合南北總計之。未知畢輔國開河之始。仍資泗水濟運也。兼以尚書宋禮於永樂九年到任。旋於是年奉命取材入蜀。是以雖改壩於戴村。而未如堽城壩堽城閘之制度盡善也。所以數百年來。雖漕運享其利。而南旺歲挑。勞民傷財。遂貽數百年無窮之害。且南旺以南魚沛之間。因泗水全注於南。一派汪洋。甚至濟甯以南。盡被渰沒。而南旺以北東昌一帶。仍苦水小。每有膠舟之患。後又議開金龍口。引黃河之水至張秋。接濟北運。豈知黃河之水。一經漲發。其勢莫禦。故張秋屢被水患。而金龍口永議堵築。金龍口既堵之後。北運仍然水小。卒亦無如之何也。且南旺運河。兩岸土積如山。將來挑河恐愈艱難矣。白英只知有南旺。而引水於南旺。猶畢輔國衹知有濟甯。而引水於濟甯者也。今合南北之大勢計之。宜將汶河之分水口。改於南旺之北十里。開河之南。分流濟運。而又於戴村壩改建如堽城壩堽城閘之制度。再將泗河之水。引至獲麟古渡以西。使泗水由馮家滾水壩舊河出壩。西入運河。或曰。馮家滾水壩。所以洩蜀山湖之水入馬場湖也。此壩一開。不虞蜀山湖之水南下乎。不知馮家滾水壩之西。挑河入運。即以挑河之土。築蜀山湖之湖堤。則蜀山湖之水。既不至於南洩。而泗河之水。又可以濟北運。且戴村壩既如堽城壩堽城閘之制度。則南旺之歲挑可省。魚沛之間既不苦於淹沒。東昌一帶又不至於膠舟。真萬世之永利也。此竭四載之奔走。耗四載之心血。而僅有此一得。恐致湮沒。故附錄於此。以就正有道焉。

此欲改汶之分水口於南旺之北改引泗水於馮家壩西入運河者第泗水由兗州府城外西南行至魯橋入湖其勢甚順若強之使西無論費鉅役繁難謀就功而由兗州至獲麟古渡二百餘里舊無河形勢必鑿民田以當之且強泗水使西其勢不順見其害而未見其利也存之以備一說

運河總論

張伯行

運河乃宋尚書未成之工也。其創開者。則濟甯州佐畢輔國。始築金口壩以遏泗水。又開金口閘。引泗水由府河至濟甯濟運。又築堽城壩以遏汶水。又開堽城閘。引汶水由洸河至濟甯濟運。但濟甯地勢。北高而南下。故水之往南也易。而往北也難。北運每虞其淺阻。永樂九年。宋尚書聽老人白英之計。引汶水於南旺。分流濟運。引之誠是也。但於是年到任。即奉命取材於蜀。平江伯陳瑄繼成其功。於戴村僅築土壩。其後潘季馴築石為壩。萬恭累石為灘。亦僅百丈餘耳。汶河水發之時。不能暢流入海。盡入運河。堤岸難保。而民田每受其害。若戴村建閘建壩。如堽城金口之制。使可以蓄洩。而運河自不至於泛濫矣。是汶河之工尚未成也。至於泗河。未議及。雖今亦蓄之馬場湖。但府河淤塞。已為平地。泗河之水。入馬場湖有限。以故雨潦之年。運河水大。馬場湖水亦大。天旱之年。運河水小。馬場湖水亦小。而十里舖閘與安居閘又近濟甯。二閘一開。湖水洩盡無餘。故馬場湖雖有蓄水之名。泗水並無濟運之實。是泗河之工尚未成也。泗水不至馬場湖。盡由魯橋入運。而汶河口在南旺之南。故雨潦則南陽夏鎮。一派汪洋。而天旱之年。阿城東昌。處處淺阻。今宜將汶河口改為南旺北十里許。將泗河口開於南旺南十餘里許。再將府河挑挖深通如舊。則用泗水以濟南運。用汶水以濟北運。則南運無泛濫之虞。而北運亦無淺阻之患矣。再查南旺運河兩岸土積如山。每逢大挑。百倍艱難。若將汶河口移於南旺北十里許。不惟兩岸平坦。大挑易於為力。而數年之後。戴村閘壩修完。則將汶水引入湖中。換湖中清水入河濟運。而大挑亦可免矣。汶水泗水。出濟運。自無水小之患矣。若猶慮水小。則閘座不可以不嚴也。查荊門上下閘。阿城上下閘。所以關南旺以北之水。猶之天井在城閘。趙村石佛閘。所以關南旺以南之水也。天井在城趙村石佛鑰。俱掌之濟甯道。則荊門上下阿城上下四閘。亦宜嚴加鑰。掌之捕河廳。如天井在城趙村石佛之例。一啟一閉。則水自不至於妄洩矣。況沙河棗林河。皆係濟運之河。特以數百年來。盡皆淤塞。水勢不通。若大加疏濬。令其深通暢流。則水自有餘。而無不足之患。或曰汶泗二水。出濟運。再加以沙河棗林河之水。運河之水。不慮其太大乎。曰不然。天井閘以上水大。則有永通閘在。宜將永通閘修補完固。一遇水大。即為開放。洩入牛頭河。至江南海州下海。若荊門閘上水大。則有五空橋減水壩在。若慮壩底太高。不能洩水。則宜於大感應廟東建減水閘一座。一遇水大。即為開放。洩入鹽河。由濟南河雒口下海。如是則水既足以濟運。又不患其大矣。此運河之大勢。酌乎古人之成法。驗之當今之地勢。誠屬萬全不易之良策也。

袁口閘啟閉議

張伯行

袁家口閘不放水北注。運道淺阻。勢所必至。故糧船至此。必須積至三百。或二百餘隻。則水自充足有餘。而後啟板放船。若水非有餘。船決不可放。必將開河閘板南旺下閘板盡啟。使南旺之水。全注於此。若開河閘上有船。即將上塘之船歸併此塘。以便蓄水。船不虞多。惟患水小耳。此閘板須全下。始足以蓄水。南旺下閘。開河閘不下板。始無淺阻之虞。苟此閘下板或少。則南旺下閘。開河閘上下未有不致淺阻者。且南旺上閘。不能蓄水。南運勢必不足。此不可不知也。此閘船多水足。始無淺阻。若船少即放。未有不淺阻者。塘內水大。固可以水送船。塘內水小。亦可以船送船。何為以船送船。數塘合一塘是也。如此塘之船不能行走。即將上塘之船歸并此塘。船多則水亦長。而船俱可下。如半盆水內浮置數瓜。則盆內之水立刻長滿。是其也。此又各塘放船之法。不獨袁口為然也。袁口積船既多。將啟板放船。必先著人令開河下板。則水不至於大洩。俟袁口過船下板之後。開河仍舊啟板矣。若開河下板。袁口之船不能放完。上下或有淺阻。即將開河亮板一二塊。船自無不行矣。此法固善。但昨於閏四月初一日下板少。而上下俱經淺阻。又不可不慮。是不若開河仍舊下板。開河放兩塘。袁口放一塘。靳口放一塘。自無淺阻之患。若一塘有三二百船。勢必不能容兩塘者。亦可以一塘放一塘矣。此又在人之隨時變通耳。

同类推荐
  • 正谏

    正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鲲溟诗集

    鲲溟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洗髓经

    洗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霁后贻马十二巽

    霁后贻马十二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彼时花开君不知

    彼时花开君不知

    有些人,终究会是心底隐秘角落里的暗恋;而有些人,才是陪你看完每一场花开花落的等待。花开曾以为,池郁会是她此生唯一的美好,隐藏在心底的角落里,然后随她一起慢慢消失。直到她遇见了周卿言——他几乎是突如其来地出现在她的生活里,还带着无数秘密。他的身份,她的身世,十多年前的灭门惨案与阴谋……真相一点点被揭开,曾经的那些安静美好的生活与她仿佛已隔着一世。当谎言和仇恨缓缓落幕,那颗爱情的种子也已在两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彼时尚有花开,君知否?
  •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要做称职父母,先和男孩成为朋友,男孩可以说天不怕地不怕,没有安分的时候,你可以批评他、教育他,但是千万不要不理他。他们最怕的是没有人做他们的朋友,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帮助、没有人支持。从小就要男孩知道,他是个男子汉,他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走来;他犯错误了,就要让他知道,好汉做事好汉当;他不听话了,就要让他知道,男子汉是不会给别人添麻烦的……让你的男孩能力超群,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别的孩子,一天到晚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完全正确。要知道,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比对孩子知识的浇灌更重要,中国有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孩子时同样要加以借鉴。
  •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荒之冥河问道

    洪荒之冥河问道

    推荐新书《洪荒之逆天妖帝》盘古开天,无极洪荒,道祖鸿钧、三清、十二祖巫、西方二圣、女娲、帝俊太一·····,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而身为血海之祖的冥河却没留下什么真正的传奇,一个来自后世的技术宅男表示很不服,看我大冥河问道求仙,终成无上大道。凡尘众生群号:536965310
  • 帝王律

    帝王律

    什么功勋卓著,护国忠良,在他们看来,永远都是功高盖主,威胁皇位之徒。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不甘做白白去死的走狗,我要成为这浩瀚历史的规则掌控者......
  • Once Hunted (A Riley Paige Mystery—Book 5)

    Once Hunted (A Riley Paige Mystery—Book 5)

    "A masterpiece of thriller and mystery! The author did a magnificent job developing characters with a psychological side that is so well described that we feel inside their minds, follow their fears and cheer for their success. The plot is very intelligent and will keep you entertained throughout the book. Full of twists, this book will keep you awake until the turn of the last page."--Books and Movie Reviews, Roberto Mattos (re Once Gone)ONCE HUNTED is book #5 in the bestselling Riley Paige mystery series, which begins with the #1 bestseller ONCE GONE (Book #1)—a free download with over 600 five star reviews!A prison break from a maximum security prison. Frantic calls from the FBI. Special Agent Riley Paige's worst nightmare has come true: a serial killer she put away years ago is loose.And his main target is her.
  • 老板的双面老婆

    老板的双面老婆

    啥?这年代也玩附体重生?不重生还好,这身体还有个未婚夫?Ohno!敢在本姑奶奶面前高傲?把我当玩具?丫的,好啊,看到最后谁玩谁!本小姐玩上了!玩玩还送了心,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她怎么办?姑娘重生后差点忘了自己最主要的任务了,复仇……啥,我自己的亲姐姐们是这男人的朋友们的未婚妻!
  • 华严经疏钞玄谈

    华严经疏钞玄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那边的风景

    海那边的风景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很少跟我交流的儿子石川,一见我回家便憨头憨脑地冲我笑。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我也顾不得旅途的劳累,一下子把儿子抱在怀里。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