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7500000188

第188章 户政九屯垦(4)

安流民以弭盗疏康熙七年

监察御史徐旭龄

臣查各省饥荒。而陕西尤甚。西北地广人稀。耕种最难。自故明废开中而边无商。困军余而边无屯。抑召籴而边无贾。至于末年。求食饥民。流为寇盗。此前事之大失也。我皇上仁恩特沛。蠲赈兼行。穷民感泣。固有虽死而不忍为盗者。然府库之金钱有限。地方之饥馑无常。若非从长经理。则今日得赈而生。明日失赈而死。转徙流亡。终填沟壑。第今盐勘军屯商籴三法。势难骤复。惟有集流民而耕屯地。为第一大计。查陕西屯田。尚余七万四千六百四十八顷。此皆膏腴田亩。若将河西流移。分立民屯。则待赈待蠲之民。皆可为耕田纳税之民。请敕部查照洪武永乐招徕流亡事例。蠲免包赔。联络里甲。复其版籍。不必急责差徭。贷以牛种。不必急催办纳。若虑财乏。难以集事。则可仿古人屯学田功之法。激劝有力人户。招集耕种。而屯田易举。昔人谓流民安则转盗为民。流民散则转民为盗。况陕西连川控豫。山谷绵亘。易为逋薮。若今日惜兴屯之费。恐后日增办盗之饷。何如收流亡而举仁政。不必徙民而塞下自实。不劳转粟而边食自充。此安民息盗之长策也。

开垦荒地疏雍正十年

广东总督鄂弥达

粤东地方。山海交错。民俗刁悍。贫苦者多。所以小民惟利是图。每于封禁之矿山。潜往偷挖。甚至贩私盗窃。毫无顾忌。虽因习尚浇漓。轻蹈法网。亦由无田可耕。无业可守。遂致渐流为匪也。臣自抵粤以来。将奉到历次谕旨刊刻遍示。晓谕劝导。并严饬该地方文武官弁。时加巡逻。勿任矿徙聚伙偷挖。臣随行查各属旷土 。及实在无业穷民。已据各属报到二千余户。正在商酌安插。荷蒙圣主垂念。钦差礼科给事中徐杞。偕臣等悉心办理。亲历山。遍行查勘各处矿硐。皆属封固。硐口蔓草丛生。无偷挖之事。惟是无业穷民。若不悉心调剂。使其衣食有赖。难保后来不蹈故辙。查肇庆府大官田地方。新设鹤山一县。及附近恩平开平等县。现有荒地数万亩。以之开垦耕种。安插贫民。最为相宜。臣上年曾委粮驿道陶正中料理新县城工。兼令查勘荒地。现据丈出荒地三万三千余亩。查业户每耕地百亩。须佃五人。此可安集佃民一千六百余户。恩平开平荒地甚多。不止一二万亩。现今丈出五千余亩。尚未及四分之一。因该处地广人稀。虽有藩库垦荒银两。莫肯赴领承垦。臣等谕令有力商民。招集惠潮等处贫民。给以庐舍口粮工本。每安插五家。编甲入籍。即给地百亩。复念各佃远来托居。虽有可耕之业。仍恐日后予夺。凭由业户。不能相安。应为从长计议。凡业户领田百亩外。并令各佃俱带领地五亩。一例纳粮。永为该佃世业。田主不得过问。庶佃户稍有余资。无偏枯之叹。亦可无逋租之虞。今惠潮二府贫民。就居鹤山耕种入籍者。已有三百余户。现在陆续依栖。日益增聚。兼闻先到之人。安顿得所。无不踊跃趋赴。其各属未报贫民。亦必陆续报出。其高雷廉等各府州县可垦荒地。容俟一并丈出。设法安插。使穷民皆有恒产。足以资生。不数年间。野无旷土。地无遗利。全粤深山穷谷。无复有失业游手之民。风俗美。夜户不闭。地方官民。均感浩荡洪恩于无既矣。

粤东开垦事宜疏雍正五年

两广总督阿克敦

伏念 盛世户口滋蕃。惟垦荒可以足食。钦奉上谕令督抚悉心劝导。寔力遵行。但粤东劝垦之条屡颁。报垦之数无几。民多观望不前者。其故有四。一由豪强之占夺。一由胥吏之需索。一由资本之不敷。一由土瘠而畏日后之升科。以上四条。百姓之观望不前者在此。而所以劝导之方亦即在此。劝导之方有五。一定疆界以绝争端。一禁需索以宽民力。一借籽种以助农工。一轻升科以示优恤。一广招徕以尽地利。如此则民无观望不前之心。而报垦者自必接踵而至。更有请者。劝惩之法不可不讲也。其要有二。一荒田既垦。其利在民。升科之后。倘遇歉收。或避税他往。其责成则又在官。故官之劝垦不力者。职由此耳。今宜明示劝惩。如州县官能劝垦十顷以上者。纪录一次。多者计筭加级。现任官能捐籽种牛具。垦荒至三顷以上者。纪录一次。多者计算加级。倘劝垦不力。废厥职守。即据寔参处。则官知劝惩矣。一凡富厚有力之家。率先遵奉。以开垦之多寡。分别奖励。如垦至一顷以上。该地方官给赏花红。二顷以上。给赏匾额。五顷以上。照终身力田老农例。 题请给与八九品顶带荣身。则民知自奋矣。臣查粤省。在在俱有可耕之土。而惟惠高雷廉四府。荒地更多。复面令各知府详议。随据议覆前来。与臣所见无异。臣与署抚臣常赉面商。亦谓于地方有益。谨缮折具奏。伏乞敕下议覆施行。

条陈广西垦荒事宜疏

广西巡抚李绂

题为 国家生齿日繁。边方既庶宜富。敬陈垦荒事宜。以尽地利。以遂民生事。臣伏见 本朝深仁厚泽。浃于四海。 圣祖皇帝。爱育黎元。太和保合。至六十余年。天下民人。较之康熙初年不啻加倍。我皇上视民如伤。务农重谷。期与天下共登富庶之休。御极以来。亲耕藉田。举行旷典。恩谕每州县岁举老农一人。给与八品顶戴。又命督抚以下。倡率守令劝农。以视虞书六府。周官八政。巍巍乎二帝三王之盛治矣。臣奉命镇抚广西。莅任以来。仰体圣心。日以民事为念。窃思民为邦本。而食为民天。民食苟不敷。民生何以遂。广西古之荒服。土旷人稀。近来生齿渐繁。土宜加辟。而荒芜尚多。虽劝垦之令日下。升科之文日上。而民鲜藏。地有余利者。则垦荒之道有未尽也。臣细思地不加辟其故有六。山溪险峻。猺僮杂处。防范不严。则成熟之后。多遭盗割。种植徒劳。一也。民性朴愚。止知滨江有水之地。易于稼穑。不知兴陂池水利。遂使高原可耕之土。弃于草莱。二也。止知水田种稻。不识旱地可种杂粮。三也。水耕火耨。烧荒薙草。古有粪田畴美土疆之法。而粤民不知。每耕薄地二三年后而去之。又历数年。地力既复。然后再种。致多荒土。四也。出产惟谷。纳赋需银。差徭随田而起。恐贻后日之累。五也。良懦垦熟。而豪强认占。势既不敌。官莫为理。勤而无所。恒有悔心。六也。此垦荒者。所以裹足而莫前也。臣请于属员中遴选能员。专司其事。相度宜垦之地。移营拨汛。俾有恃无恐。则盗割之患绝矣。或引泉于山。或堰水于河。使旱地皆存灌溉之利。则高下皆可耕矣。多觅农师。分别水旱所宜种者。兼植北方高梁粟米诸种。则高下之土无不宜矣。教以烧荒薙草之法。则瘠土皆沃土矣。亲奉恩旨。水田六年升科。旱地十年升科。广宣 朝廷浩荡之恩。宽其弓丈。薄其科则。则差徭可无累矣。可垦之荒。立标招认。定限两月后开垦。即有豪强。不得再行争认。则垦者不忧占夺矣。然六者之中。兴除利弊。法制犹易。而经费为难。购宜植之种有费。雇教耕之人有费。为茅庐以居民有费。兴陂塘以蓄水有费。贷牛种有费。给食用农器有费。所垦愈多。所费亦愈多。务使经费有出。然后开垦可行。臣又思之。有可以助开垦之费。而又有益于仓库之储者。敬为皇上陈之。臣自到任后。即将通省银米谷石。细数稽查。觉广西积谷过多。共捐谷一百一十七万余石。又积于四方。深为未便。据册载九府常平仓谷四十五万六千石有零。又加桂柳梧南四府。捐谷一百一十七万八千石有零。又积年本色兵米支放赢余米十余万石。作谷二十余万。是共存谷一百八十余万石矣。查直省州县积贮。大县不过二万。小县止贮五千。以中县计之。每县存谷万石。已足备荒。广西除各土司外。仅六十州县。存谷六十万可矣。今数溢百余万。又当烟瘴之乡。每岁出陈易新。则广西系产米之地。官谷陈蛀。买者恒稀。若永久存贮。则三年而霉。五年而烂。十年而化为灰尘矣。莫若因开垦之便。将捐谷量借贫民为牛种饭食。置农器茅庐之资。分作二年补还。出借之谷。先陈后新。借谷之民。五家为甲。互相保结。则谷石不忧朽蠹。不虞亏折。而开垦之事。得以举行。官民两便。莫踰于此。其陂塘水利。费用浩繁。非小民借领谷石可办。当查勘最急者先行修筑。即以臣衙门税羡规礼倡捐。庶费有所出。而事可成矣。伏乞敕部议覆施行。

请停察荒疏顺治十六年

左都御史魏裔介

窃惟藏富于民者。宁邦之要道。搜利无遗者。聚敛之小术。昔汉文帝捐除田税。化行天下。唐用宇文融之言。检括天下户口田赋。百姓苦之。明定鼎之初。天下土田八百五十万顷。至万历之初。已及二百余年。弊伪百出。阁臣张居正。始建清丈之议。不减额亦不溢赋。期于利民。然不过责成各抚按督率道府州县设法丈量。彼时天下田亩有熟无荒。犹且数岁而后毕。非一岁可竟之事也。今天下初定。民之疮痍未平。呻吟未息。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初植之木。不可摇其根也。况东省之民。困于修河。困于拉船。困于驿站。困于防海。鱼网之利。亦无所获。目今大兵征滇黔者。自南而北。剿海寇者。自北而南。其间供应夫役。转输粮草。征发日需数千。收获未免失时。官吏奔走。胥蠹侵克。民之困苦已极。尚堪复扰之耶。然使前次未经开报。则专官往丈。或可增益田赋。乃原任巡抚耿焞开报已尽。言者犹以为中多虚数。百姓莫之控告也。东省之田。即再加句考搜括。亦无几矣。今专官往察。虽有贤者。亦不能无扰民之事。何者调官吏。集耆老。督里保。较尺丈。道里辽阔。差役纷纭。饮食供应。风雨迍邅。果能倕般之巧。而鬼神之运乎。不能也。国赋未增。而民力已困矣。上无益于国。下无利于民。皇皇者华。遵周道而驰驱。岂所谓询民疾苦之意耶。臣愚以为察荒御史宜停止不必复差。仍责成山东抚按官督率道府州县设法丈量报缴为便。但能怃恤多方。成聚日繁。荒何患不垦。赋何患不足哉。臣因国用殷繁。前此犹冀多增赋额。而济仰屋。故未及言。今既知其增赋无几。徒多纷扰。而且见目下山东之民困苦至极也。窃以为多事不如省事。爱国必先爱民。用敢仰体皇上嘉惠元元之意。敷陈区区之愚。伏冀睿鉴施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那年许下余生的诺言

    那年许下余生的诺言

    爱了,分了,心痛了。曾说过你若不离我便不弃,“这回你逃不出我的手心了”章微对禹辰说。“哈哈,我也不会让你再离开我了”。
  • 谁人不识宁高宁

    谁人不识宁高宁

    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也是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商界领袖之一。战略主导与使命之旅、经理人与领导力、管理模式与评价体系、企业文化与品牌重塑、总部问题与流程建设……本书通过对宁高宁如何操刀华润与中粮两家“恐龙级”企业转型与再造的全面深度解读,首次向读者揭开中国极有价值的职业经理人和中国极具魅力的商界领袖之一宁高宁先生的经营管理智慧。
  • 仙斋鬼话

    仙斋鬼话

    这是仙藏的续集。倩女秋婵,狐女莲香,书生桑子明。系我一生心,负我千行泪。沧桑人间道,暖香红雾里。鬼雨出品,独具特色。
  • 京都百侠图

    京都百侠图

    张宝瑞,笔名磐石、秋凉、雨亭等。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悬疑推理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1971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
  •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丈夫设计害的她家破人亡,将他恨入骨髓,相互争斗不死不休,直至最后病死榻上。重生后本以为和那人再无交际,不想十里红妆,郡主二次下嫁,入住太傅府,再度成为庶子媳。现实却像是和她开玩笑一般,许多前世并未发生的事情接踵而发,在她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不怀好意的接近。姐妹之间为了利益相互利用、谋算、各种想踩着她上位。阴谋不断,手段层出不穷,躲不过就只能迎面而上!想踩着她上位?你得爬得上来才行。引祸江东到她身?反将一局管你去死!上有嫡母眼不眼存有嫉妒一心想让将她镇压。下有嫡子长媳不渝,妯娌之间各种不对付。在外玩别人,在家玩庶夫,郡主表示,其实这样的日子也挺不错……
  • 战族传说(4)

    战族传说(4)

    洪荒岁月,涿鹿一战,战神蚩尤虽亡,却留下不灭魔志,战族子民重承魔志,隐匿于武林之外,成为超越武林的隐世武门,只待五星逆行之时乘时而作,东山再起。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五星逆行之日终至,千古战意随着时光的轮回而再现武林,一位神的传人,一位魔的后人,在经过无数次武林纷争后慢慢崛起江湖,而世间的种种魔缘机遇终究将两人铸成了左右武林的盖世高手。
  • 杭商故事Ⅲ

    杭商故事Ⅲ

    本书收录50余篇刊发于《每日商报》的企业家报道,每篇介绍一位杭州企业家的创业故事。这些企业家来自各行各业,从制造业、服务业、纺织业到互联网行业等等,通过介绍他们的奋斗心路和企业发展壮大历程,弘扬创新奋进的精神。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由林格编写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一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所倡导的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母爱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母爱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文学武侯

    文学武侯

    武侯,是一个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文化符号,也是一个散发着浓烈的区域文化气息的诗意名字。在这个名字背后默默矗立的人和事,像时间长河中一坛窖藏的老酒,我们路过酒窖,就能闻到历史的瓶塞边流溢而出的醇香,不同的人还会品出不同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跨越时空,对话历史,我们乐意成为文化的朝圣者。与历史对话不是为了单纯地触摸、延续,而是为了传承城市的文化血脉。如今,我们身边活跃着这么一群文化的守望者、探索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工作岗位,用文字孜孜不倦地耕耘着,用真心的投入丈量着生命的里程,凝聚、聚集、沉淀着武侯作家群落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