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时朝野将士皆惮王敦,不肯向前去战,各自相推。当时王导密谓帝曰:“今敦在,将士畏惮,不敢向前。今闻敦病甚,其性极急,陛下可作诏书,使人送去见敦,暴敦罪恶,彼心受气,不死将次九分!臣归家,率子弟,称敦见诏气死,代其发哀挂孝,然后下诏,只讨钱凤、王含,休书王敦,则将士认王敦已死,必然奋志向前,可讨王敦,彼之将士,亦自散矣。” 帝大喜,用其计,即使人持诏去,暴王敦之罪。敦得书,果怄气病增,卧床不起,使人催王含进兵。王导归家数日,率子弟挂孝发哀,称说王敦死了。兵以为王敦已死,咸有奋志,于是尚书省誊诏,遣人送敦府下曰:敦辄立元息,以自承代,不由王命,顽凶相弊,志窥神器,天不长奸。敦已陨毙,凤复煽运,今遣司徒导等讨之,诸为敦所授用者,一无所问。敦之将士,从敦两年,违离家室,朕甚悯之。其单丁遣还,终身不调;余皆与假三年,休讫还台。当与宿卫,同例三番。 使人持诏下敦府,敦见诏大怒,而病愈笃,欲即起兵,使郭璞筮之,璞曰:“无成!”敦疑璞助温峤,欲杀之,恐人议论。敦问曰:“吾寿几何?”璞曰:“明公起事,祸必不久! 若在武昌,寿不可测!“敦大怒曰:”卿寿几何“?璞曰:”命尽今日日中。“敦怒甚,收璞杀之。乃即召兄王含及钱凤人告曰:”吾疾笃,难以御众,汝等可与邓岳及周抚率众五万,先向京师,吾随后接应。“凤问曰:”事克之日,天子云何?“ 敦曰:“尚未南郊,何称天子?便尽卿兵势,但可保护东海王、裴妃而已。” 七月,王含水陆五万,奄至江宁南岸,人情恟惧。温峤恐其兵过,放火烧了朱雀桥,以挫其锋。 明帝欲尽将兵击含,闻朱雀桥已焚,大怒于峤。峤曰:“今宿卫寡弱,后兵未至,若贼豕突,社稷且恐不保,何爱一桥乎?”明帝方息怒,命峤等同屯桥岸矣。 司徒王导遣使遗书王含曰:近承大将军已不讳,兄此举谓可如昔年之事乎?昔年佞臣乱朝,人怀不忿,如导之徒,心思外济;今则不然,大将军未屯于湖,渐失人心,临终之日,委重安期,诸有耳者,皆知将为禅代,非人臣之事也。先帝中兴,遗爱在民,圣主聪明,德洽朝野,兄乃欲妄萌逆行,凡在人臣,谁不慎难?导门户大小,世受国厚恩,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也! 含见书,怒而不答。明帝集诸将商议,诸将曰:“王含、钱凤,众力百倍,苑城小而不固,趁军势未成,大驾自出拒战。”郗鉴曰:“群逆纵逸,势不可当,可以谋屈,难以力竞。且含等号令不一,抄盗相寻,旷延日久,必起义士之心。今决胜负于一朝,万一蹉跎,虽有申胥之徒,何补既往哉!”明帝从之。明帝乃率诸军出屯,而帝当夜募壮士,使将军段秀等率千余人渡水,掩其无备。 秀等领计,率一千二百人夜渡河,平旦与含军相遇于越城。 两下交锋,未战十合,王含败逃,被秀大破之而还。段秀,乃匹磾弟也。 王含既败,领残兵退屯于别所。王敦闻知大怒曰:“我兄老婢耳,门户衰,世事去矣,我当力行!”因作势而起,困乏复卧。乃谓兄子王应曰:“我死汝便即位,先立朝廷百官,然后茔葬。”应拜受其言。至夜,王敦愤惋而死。诸葛瑶谓王应曰:“今丞相归天,不可发丧,若三军闻知,则在外将士,不肯尽心出战。不如秘之,将铺席裹尸,埋于厅中,只管饮酒调将,去攻建康;待取得京师,然后发丧。”应曰:“其计甚妙。”于是使近侍将王敦尸以席蜡涂其外,埋于厅中。每日与诸葛瑶饮酒淫乐,不理军事。 明帝虽胜一阵,心中犹疑寡众不敌,乃使人说沈充降,许以司空。 沈不奉诏,遂起兵与王含合兵,来攻建康。当司马顾扬说充曰:“举大事而天子已扼其咽喉,锋挫气沮,持久必败;若决破钱塘,因湖水以灌京邑,纵舟师以攻之,此上策也!藉初至之锐,并东西军之力,十道俱进,众寡过倍,理必摧陷,此中策也。转祸为福,召钱凤人议事,因斩之以降,此下策也。” 沈充不能用。 刘遐、苏峻得诏,率精兵二万人至。次日沈充战,两下交锋,充、凤大败,被遐、峻大破之。 时,浔阳太守周光,率千余人赴敦营求见王敦,王应辞以疾重,不能出见。光料得敦已死,乃退谓兄周抚曰:“王公已死,兄何为与钱凤作贼耶?”众愕然,抚方以实告光。光遂出,佯以为发兵助凤,因而入斩钱凤,付抚诣阙,自请其罪。沈充为故将吴儒所杀,传首建康。王含见事不成,与王应烧营夜遁。 次日,明帝闻沈充、钱凤之死,王含烧营而逃,方始收军回宫。 却说王含欲奔荆州,其子王应曰:“不如投江州叔父彬处。”含曰:“大将军素与江州不睦,何如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归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能及;今观困厄,必有愍侧之心,荆州叔父舒守文,岂能意外行事乎?”含不从,遂与应奔荆州。 荆州刺史王舒遣军迎之。惧朝廷见罪,乃以酒款待王含父子,二人饮得大醉,王舒使人执缚,沉其父子于江死之,遣使奉表入朝。 却说江州刺史王彬,闻应大败,当来奔己,密具舟待,不至,深以为恨而退。 于是敦党悉平,有司奏明帝,使人发敦尸,焚其衣冠,跽而斩之,与充、风之首,同悬于南郊,百姓观者,莫不称庆。 郗鉴曰:“前朝诛杨骏等,皆先极官刑,后听私殡;臣以为王诛加于上,私义行于下,宜听敦家收葬。”明帝许之,敦家人收敦尸首,乃葬之。 王导等皆以讨敦功,受帝封赏。有司奏王彬等当诛,明帝下诏曰:司徒导以大义灭亲,犹当百世称之,况彬等皆其亲近乎,悉无所问! 帝诏敦纲纪除名,参佐禁锢,温峤上疏曰:敦刚愎不仁,忍行杀戮,处其朝者,恒惧危亡。原其私心,岂遑安处,其赞导凶悖,自当正以典刑,如其枉陷奸党,宜施之宽宥。 明帝览之,未及问,郗鉴曰:“先王立君臣之教,贵于仗节死义,王敦佐吏,虽多逼迫,然进不能正其逆叛,退不能脱身逃遁,准之前训,宜加义贡。”明帝不从,乃听峤议而行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此去经年不应有恨
王金凤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心里怨恨周其昌,然而她却不忍心伤害当初抛弃她的他,他们之间的情感会将如何结束?周司剑与赵美琪这一对苦命鸳鸯,他们之间的爱情父母是强烈反对,正当柳暗花明时,他们之间的爱情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婉婷与艾鹏辉的爱情也是周家的人万万不能接受,然而他们对这份爱情至死不渝,他们之间的这份爱情又将何去何从?杜青青和杨骁飞的爱情也是一波三折,又将如何发展?本小说还写了两处寻亲的事:二十年前王金凤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遗弃后,可二十年后她带着一份愧疚回来寻找自己的孩子;马慧敏曾两次到周家认孩子,可是一波三折,她们是否会找回自己的孩子呢?一切答案尽在《此去经年,不应有恨》。妆嗜宠
这个男人霸气,阴冷,甚至凶狠。他对她很狠,狠到让她感到绝望。可他对她也很宠,宠到能把世界都搬到她面前。他们两一个天一个地,他决绝果断,她柔韧坚强,然而他却是她命定的煞星。乔小妆是官家小姐,可认识她的人只知道她是个普通大学生。庄千夜是个手段狠戾的男人,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有对乔小妆他才会温柔,甚至百般呵护。【强推新文:特种军官的腻宠:】【推荐连载文:夕钰皇妃:】她有男朋友,她跟他站在一起,很般配,她自己也这么觉得。可是,遇到他,她开始不幸。他是庄千夜,抢了兄弟的女人,他说:"这女人本来就是我的,从小就烙上了我的痕迹,你拿什么跟我争?"她说:我的命由我不由天他说:那得看你头顶这片天的是谁,你就是孙猴子,我也制得服你。她一直相信老天是公平的,却不知道老天把这只禽兽送到她身边来是折磨她还是对他的眷顾。她恨他,恨之入骨,她以为终于摆脱他了,她的生活终于风平浪静了。可是,他却摇身一变,成了家族联姻的对象,非她不娶。他爱她,爱得痴狂,宁负天下人也得要她。然而他爱她,她却从来都不知道。他除了强迫她,威胁她还能做什么?她不知道她眼里的禽兽为什么在母亲眼里,朋友眼里,甚至她最疼惜的弟弟眼里,他都是她的最佳夫婿。很多年以后,他在她耳边轻吐:"我就是掌控命运的神,不管我们相隔多远,相差多大,我爱你,你就是我的,你怎么躲也躲不掉。"本文定义:强宠、强娶豪宠=====================================蝎子年度新文震撼出世:《嚣张宝贝黑道妈》推荐:《婚内兽爱》《名门,高攀不起》《夕钰皇妃》推荐完结文:《囚徒》《燃爱》《燃爱Ⅱ》========================================【群:一九零八零零九七五】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