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7000000140

第140章 礼政八昏礼(2)

再答陈秀才书

邓瑶

瑶白承示贤配有母丧逾月、思召之归、恐于义理未安、殷殷下问、善哉足下之问也、礼、女子适人为父母服期、传云、不贰斩也、丧大记曰、丧父母、既练而归、期九月、既葬而归、注云、归谓归夫家也、其既葬而归,乃妇人为祖父母为兄弟之为父后者耳、先王之意、以女子舍其父母而从人、既已易斩为期矣、若更不令其在家持服、薄情滋甚、故有既练而归之文、所以达其私情也、朱子门人叶味道之妇丧母、既葬而归、味道后读丧大记、乃知其误、令反、终其月数、古人用情之厚如此、足下之妇新丧母、逾月即促其归、准诸古制、未免过促、宜足下之心有未安也、顾妇人有主中馈之义、且足下有父母在、妇事舅姑之礼不宜久阙、必责之既练始归、势亦未便、无已、则以三虞卒哭为期、不犹愈于踰月即归乎、昔者味道亦有言矣、以为妇在母家久、彼此多未便、欲不待练而召之归、朱子谓或有未便、归而不变其居处饮食之节可也、衣服则不可不变、此论未为害理、足下其遵行之、虽然、言岂一端而已、夫各有所当也、妇人遭父母丧、若遇舅姑有病、或夫病且亟、则不俟逾月、但已视含殓、宜即遄归、所谓权也、如夫家幸无事、酒食之役有娣姒能代、而舅姑又许其循古礼以达私情、则为之夫者、又何必不使之既练而归、而必令其衔恤蕴愤、匆遽离父母几筵乎、视他人之父母甚重、然后视己之父母不敢或轻、而谓人之待亲无庸过厚者、必于己之亲待之至薄者也、风俗之偷久矣、有识者能勿思所以矫之、使之日趋于厚乎、辱承下问、敢布区区、惟足下察之、不宣

书江南黄烈女事

李元度

同治三年九月十六日。江南烈女黄淑华。道出湘乡之潭市。题十绝句于逆旅。自序被掠情状甚苦。诗深痛不可卒读。越日。关王桥客舍。有男子二。一中毒死。一绝吭死。一女子自缢于其旁。周身衣服皆缝纫无隙。讯之主人。曰。昨有两男子。偕一女子过此。夜半犹饮酒歌笑。喧甚。既闻格拒声。未几寂然。黎旦视之。皆死矣。而女悬于梁。寻报所司。命埋痊。女子即淑华也。案序淑华黄姓。字婉。上元县人。父秉良诸生。先卒。兄乃珪。亦诸生。次乃璋外出。次乃瑾。习举子业。咸丰癸丑。贼破江。家陷贼中。时烈女方五岁。弟乃璧三岁。两兄治农圃自给。家故多藏书。烈女从两兄学。遂通大义。能诗。既长。拟许字某氏。烈女曰。吾属犹燕巢幕上耳。何以婚嫁为。乃止。甲子六月十五日。官军克江。越日。乱兵至。杀二兄于庭。寻入室。有宝庆勇。申姓。掠烈女出。弟牵烈女衣。母跪乞免。申怒曰。从贼者杀无赦。主帅令也。遂杀其母若弟。长嫂至。又杀之。仲嫂不知所往。烈女愤痛。哭詈求速死。申笑曰。吾不杀尔也。遂系烈女于其居。寻迁诸舟。泝长江而上。屡欲犯烈女。烈女死拒之。遍纫上下衣。同舟女伴有金眉寿者。烈女旧识也。一卒欲污之。眉姑弗从。会窗开。遽跃入江死。申繇是不敢逼女。舟抵长沙。申知烈女不从己。将以属媒氏。未果。初烈女入舟。欲投江者数次。念不能为母与嫂弟复仇。死无益也。自是日谋杀申。及抵湘潭。舍舟而陆。烈女私喜曰。可矣。亡何又遇一扶姓者。与申偕行。烈女自念以弱女子。欲毙二壮夫不济。则且求死不得。死志虽早。究未知何术以死。爰题诗逆旅以明志。不意越一日即得死所也。详察情形。大约以酒醉二卒。因而鸩之。其死后加刃者。必申也。乌虖。烈女以十七龄弱女子。生入虎口。越三月之久。皭然不污。以计毙两勇夫。如孤雏腐鼠。又能使姓氏家世。及蒙难苦心。具见于诗若序。以襮白于天下后世。此其智勇贞烈。有卓绝古今者。不独诗文之工也。可不谓奇女子欤。抑又思湘军克金陵。救民水火中。断无杀掠平民之令。而当苍黄扰攘时。主兵者耳目有未周。如申某等遂乘机淫掠。亦势难尽免。顾安知此中有烈女其人在哉。而如烈女及金眉姑之矢死全贞。名湮没而不传者。又可胜道哉。谨据湘乡新志。具书其事。使海内知有此奇烈。拟谂彼都人士。为请 旌表。且为司兵枋者告焉。

附黄烈女诗并序

余姓黄氏。名淑华。字婉梨。江南上元县人。父秉良诸生。先卒。长兄乃珪亦诸生。仲兄乃璋外出。叔兄乃瑾。亦习举子业。余家陷贼后。两兄力于农圃。家赖以给。时余方五岁。弟乃璧三岁。家故多藏书。暇则课余及弟。常取古今节烈事诏余。且勉之曰。余家逼处城中。城克必及于难。慎勿苟且偷生。以玷先德。壬戌将以余字某氏。余请曰。余家居此。犹燕巢幕上。朝不保夕。胡以婚嫁为。遂止。今岁六月。官军克金陵。余方庆出水火而登衽席矣。孰意克城之二日。则有乱兵至。杀二兄于庭。乃入括诸室。一壮者索得余。挈以出。弟牵其衣。母跪而哀之。彼怒曰。从贼者。杀无赦。主帅令也。遂杀母及弟。长嫂至又杀之。掠余行。而仲嫂则不知何往。余时悲痛哭詈。求速死。彼大笑曰。余汝爱。不汝杀也。遂系余于其舍。旋迁于舟。溯长江而上。夫茫茫大江。余非不得死所。惟憾以余。累及老母嫂弟。今既与之同行。不思所以报之。徒死何益。昨至湘潭。舍舟登陆。余喜甚。意将以此时杀之。孰意天不余佑。适有与之偕行者。夫以一孱弱之身。逼处于二壮夫之侧。杀之实难。污我实易。傥不速死。恐无颜立于人世。然死虽已。究未知何术以死。何地以死也。因自序颠末而书之。纸一帛一。帛怀于身。纸糊于壁。并作十绝以附于后。时甲子九月十六日。十七龄女子自序于湘乡潭市之旅。

自怜生小遘奇灾。遇红羊剧可哀。若昧真心从荡子。偷生虽好骂名来。

年来小谪住尘樊。辜负双亲孕育恩。窀穸不能安体魄。挑灯转忆倍销魂。

侬家偏在此城中。两度遭残怨即戎。底事老苍偏疾善。存亡各半又西东。自序。存者余与仲兄夫妇及侄。而又天各一方。哀哉痛哉。

自从被掠到家门。日在狂澜死未能。郄喜财奴惟好货。天教白璧玷无蝇。自注。掠余者申姓宝庆人。余恐被其污。已将衣服缝纫矣。

无何月又见初弦。我同登江上船。舟子挂帆无恙祝。可知侬不愿生全。

女伴何人不受污。余同张氏及金姑。超更羡金眉寿。一死犹能护友于。自注。金姑眉寿。余旧识也。一人欲污之。弗从。适船窗开。跃入江死。金姑死后。彼乃不敢逼余。亦心敬其烈。故云。

记随女伴到江滨。誓作人间不朽身。远涉洪涛谁是伴。相依惟有影形亲。

征帆又说抵长沙。遥望湘灵庙拜嘉。乞翦赤绳教寸断。莫令哀怨诉胡笳。自注。彼至此。又将以余属媒氏。故默乞灵焉。

平地风波息又生吾身何处乞安平。婉言虽免于飞去。欲报奇恐不成。自注。至此又遇一扶姓者偕行。

自古成仁总杀身。吾身何必苦逡。凭将浩气还天地。长共贞灵在九垠。

书归震川贞女论后

王廷植

此归氏震川贞女论也。震川为有明一代文人。言古文者。多取法焉。幸哉贞女。何因而得有此论也。贞女之事。不着于古。其姓氏亦不显。自归氏之论出。而辨之者多矣。而贞女遂传于千古矣。其言曰。女未嫁人而或为其夫死。又有终身不改适者。非礼也。是则以改适者为礼矣。其于礼引之父母死。与女未庙见而死两条。而不引夫死一条何也。曾子问曰。娶女有吉日。而女死如之何。孔子曰。齐衰往吊。既葬而除之。夫死亦如之。谓夫死则女亦以齐衰往吊。或又曰。斩衰往吊。既葬而除也。经已明言夫死矣。既令其服。又令其吊。谓非夫妇乎。其为夫死。或终身不改适。又何非礼之有。若以改适为礼。则吊者一夫。改适者又一夫。而可为礼乎。先王制礼。不强人以所难。经言既葬而除。而不言嫁与不嫁。礼贵通而行之也。除服而嫁。礼也。除服而不嫁。尤礼之至者。故曰。礼顺人情。又曰。礼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彼女子有贵贱智愚贤不肖之不同。必以一例绳之。则非天下之通礼矣。归氏以女子在室。惟父母为之许聘。而己无所与焉。又谓女子不自知其身之为谁属焉。又曰。一礼不备。不亲迎。无父母之命。犹为奔也。非礼也。是则以改适为父母之命矣。夫娶女有吉日。女年已二十矣。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礼皆行。皆父母之命也。所未行者。惟亲迎耳。岂女子尚不知其身之属于何人乎。孟子以亲迎为礼之轻者。亲迎则成夫妇。此婚嫁之常礼也。今不幸事变。不能亲迎。而夫即死。夫死矣。而于女遂无所与乎。以前父母之命皆无有也。又将请媒灼写庚书。家亲迎。以俟父母之后命乎。礼所谓齐衰往吊。亦以女虽未嫁。而于夫之死不能恝然。虽嫁之。必待服之除也。今之未嫁而夫死者。有齐衰往吊者乎。不齐衰往吊而即改适。其于夫亦薄矣。何归氏不责其非礼乎。夫天地阴阳之气。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女子之贞烈者。其气自足以壮山河而光日月。岂乖之伤之之云乎。彼改适者。徒以阴阳之气之有待于调和。非是则不改适。则未免言之太刻矣。归氏又以此为廉之防焉。夫以未觌面之夫。哀其死而殉之。而守之。此礼义廉本于性生。纯乎天理。绝无一毫情欲之私。其往归夫家。是闻丧而捐生赴难。并非私逃为谁氏之妾也。而竟诋之为奔。岂不诋夷齐为篡乎。何其言之背谬至于如此乎。天地所赖以立者。三纲而已。君臣之位。无敢干犯。其委贽为臣者。皆名籍吏部者也。及至国破君亡之时。枢臣则开门矣。宰辅则劝进矣。百官有司则投名授职矣。

同类推荐
  • 净琉璃净土标

    净琉璃净土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苌楚斋三笔

    苌楚斋三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阴持入经注

    阴持入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erpetuation of Living Beings

    The Perpetuation of Living Bei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二次元咸鱼的日子

    二次元咸鱼的日子

    重生?魂穿?看伊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
  • 霸爱之心机嫡女

    霸爱之心机嫡女

    【本文架空,非重生文,一对一】正常的情况,这将军府嫡女朱颜惜,上有皇后姨娘撑腰,下有忠仆随从,内有父亲珍视,外有显赫家族,按道理,应该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如鱼得水,生活乐无边。但是,事实却是,高高在上的嫡女大小姐,饱受妾室欺凌,同窗羞辱,目睹母亲出家,胞弟惨死!那天起,她收起了天真良善,步步为营。然而,当一切,似乎都已经尘埃落定,朱颜惜却发现,原本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自己以为的大仇得报,不过是障眼法!一步步寻求真相,却发现越来越多的成年往事,家国情仇。【内心旁白】妾室凌辱?我要你们狗咬狗,付出代价!继母恶毒?我要你猝不及防,有名无实!世子妃卑劣?我要你自食其果,以牙还牙!知音王爷虚伪?我要你得偿所愿,丑妇为妃!只是,这天天嚷嚷着,威逼利诱自己做交易的王爷,又是怎么回事!不是说,这战神王爷孤傲冷情,不喜旁人近身吗?那现在,这动不动对自己搂搂抱抱的,是闹哪出?【精彩抢先看】片段一:当某人自认为自己是情敌,不惜下要毁自己清白,以牙还牙呗~“颜惜,你听我解释。”“朱颜惜,是你,一定是你搞的鬼!”不同的声音,脱口而出。随着话语而下,一脸的凄然的朱颜惜,令两名男子对出口不逊的女子的厌恶,更加的深。“于无垠,你恬不知耻地抢了人家的未婚夫,此刻,倒很能倒打一耙啊,本王,还真是长了见识了。”某王爷的话,令痴恋的女子,黯然神伤,恨恨地看着一脸无辜的朱颜惜。片段二:当邻国王爷目睹了自己的本性,死皮赖脸地杠上了自己,怎么办?某王爷说:“江山多娇,美人如画,这贵竹国的京郊,江山多娇是不容易见识了,这是,这如画的美人嘛,也是令本王觉得,不过尔尔。”万分配合的朱颜惜,自告奋勇地,带着某王爷,好好见识见识这美人如画。随着朱颜惜的手掌拍起,这涌进来的如花美眷,可是应接不暇,朱颜惜回头关门的刹那,果然看到了,某位王爷恼羞成怒的表情。片段三:当情敌恶毒得,想谋害自己,某王爷出手的狠厉,果然非同小可~女子一脸无辜地“怎么会这样!我还以为踢到了什么,郡主的脚,怎么好端端地,出现在我前面?”就这样,几个人袖手旁观地,看着郡主滚得老远,而某位王爷,对于自己心爱的女子的话语,可是斤斤计较得很。于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某郡主就这样,直直撞上了旁边的栏杆,嘎吱一声,脆脆的骨折声,伴随着云绮的哀嚎,下一秒,又噗通地,淹没在池里。简介无能,还请看文~
  • 江湖踏剑饮

    江湖踏剑饮

    这个天下没有天子,没有朝廷,没有官兵,只有江湖,天下即江湖,江湖即天下。门派林立,群雄于世,只有一个天下第一,也只爱一个人!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四段生死离别的爱情,四对为情所困的有情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结论,不论悲喜,但都震撼天地……
  • 回到明朝做帝君

    回到明朝做帝君

    明朝,一个荡气回肠的朝代。京城贺家少爷贺知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为了朱允文,历史上被朱棣打败了的建文帝。接受现实的贺知该如何为了自己,为了大明让朱棣臣服,征蒙古,开海禁,手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建千秋之功业,立大明于不朽?
  •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元曲尤为著名,本书带你走进元朝的生活艺术。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 环境杀手:突发环境污染的防范自救

    环境杀手:突发环境污染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艮岳记

    艮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录异记

    录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