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代天師大真人張正常
招聘榜文
吳王令旨,江西等處行中書省,蓋聞玄教無為,默贊國家之治,皇猷大啟,丕崇道德之風。乃眷至人,素居福地,既已歸於版籍,必特表其儀形。信州龍虎山正一教主天師大真人,衍華冑於留侯,紹真傳於老子。身受祖師之託,役彼百靈,心與造物者遊,超乎萬類。凡有知覺,罔不皈依。但因兵革以來,遂使公庭多故。近聞冠珮,遠寄江湖,爰伸物色之勤,庶冀旋居之速省府除已,差官齎香前詣龍虎山宗壇,敬奉真仙,祝延聖壽。外合行,出榜曉諭。仰總兵官及有司官員訪求天師,多有招聘,禮請入山,依前住持道教。但係龍虎山宮觀殿宇及供器什物,諸人毋得作踐損壤,褻瀆神明。舊管山園田地房屋悉聽為主,諸色軍民人等不許奪占,違者治罪。須至榜者
龍鳳六年 月 日給。
本年四月
回勉澄心定性以凝道功書
吳王書致玄壇教主四十二代天師張真人,五月六日俞真人來,捧至箋文,並有奇香素羅之獻,誠意甚厚,足見名山文物之盛。吾聞漢祖天師,道德在躬。動得鬼神之助,一噓一吸間,天道為之晦冥,雷霆諸神,莫不受命。以此輔國濟民,除其妖孽,援其水早,故靈名歷四十餘代而愈著也。今吾師既臨乃祖之位序,當繼乃祖之成烈,有非他術之可同者。願師澄心定性,以凝道功,使前靈之跡蓋顯。則龍虎之山益崇,而人益仰望也。夏月,道體平安否,尚冀千萬加愛。
乙巳年
上召見,命坐賜宴。
賜褒天師旨
吳王令旨,夫天地之問,品類不等,生而無窮,惟人最靈。然而神聖之生,賢人所降,非常也,皆得天地至靈之氣故然,亦世間聖賢之常也。有天假其能,因天授人之歟。或為帝王,或為將相。如釋道焉,或為佛,或為仙。雖或天地正氣所生,是由天假其能,故成數等。予聞漢祖天師,生而異常,眉崢鬚橫,兩目星馳電轉,神威萬倍。始西蜀,詣龍虎,役使鬼神,肇造玄壇。非獨自己為能止了身心,實與國民有補焉。至是捍囗大患,禦大災,明乎三界鬼神,相繼留傳。歷代#1代代無有不崇者,何也,蓋由天師靈而有益者是也。予自草萊#2,因天下變,為眾所尊,不敢不竭心之誠,以安民庶。每聞天師,今為我見,快哉。一睹覬面,天師瞳樞電轉,法貌昂然。雖不職事於朝廷,同我一時,豈不干載一遇也,可不奇哉。然而釋道之玄,深有意焉,愚者未知,知者勿迷。敬常則吉,非常則禍,福增滅矣。悅天師法貌,其容同祖,故有賜。
上再召入對,乃賜宴及金幣,還山
丙午年
命普施符水旨
昊王令旨,予聞漢天師妙用玄機,通天透地,濟物利人,為國家捍患禦災。歷代聖賢所檮,無不感應。今天師息於朝天宮,士民濟濟求符,師當斟酌放符,驗其有無患難與,可與之人而無患難之家與。訖一符,他日患誰暴生,愚民無所知,將謂符法所驗,或有相輕,互相轉說。為師之慮。莫若從有患者給,無患者卻,此說未知當否。宜與諸法師會議,普施符水,深潛妙用,以秀山靈可也。上聞病疫者飲井中符水獲差,聖意嘉之,命作亭于井上,號曰太乙泉。命進太上延禧錄,准辭還山。特詔中書給驛券界之,以便朝覲。
昊元年丁未二月初八日
命選精道法師赴闕書
昊王書致玄壇教主龍虎山張天師。予近自正月為國家之事,心所欠者,欲奏聞上帝。奈無人捧詞,至于天庭,故差人詣天師門下。望天師以彼祖宗之靈,必當誠心,差精通道妙之師,捧詞達天,以申祈禱之情,即師之虔意也。書至,幸望令能者之師前來,再不多叔。
本年五月
洪武元年,上登大寶位,錫宴于便殿。上顧諭曰:玆授卿以大真人稱號,址閣命將議給食祿。既而面可辭俸之奏,俾專出符錄如故事,恩免通戶及大上清宮各色搖役,永為定例。命給銀印,視正二品,設贊教掌書佐理等官。
授四十二代天師大真人誥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惟玄教真風,闡五千餘言之典。祖庭積慶,衍四十二代之傳。地靈毓龍虎之英,仙骨煉鶴鸞之表,掌玆正一品,佑我大明。天師張正常簡素性,成端凝,天賦琳書寶札。探秘妙於珠黍之中,綠輿瓊輪,超冥漠於遊霄之上。仗劍則鬼神聽令,登壇則雷雨應時。卓爾天人之師,允矣神明之冑。然道德不拘於名爵,性情貴守於中和。夫何近代以來,特授官資之顯,揆以至理,未足為榮。用制真人之美稱,俾冠道流於當世,聲揚寰宇,法主宗壇。予欲通誠於九天,汝則以精神而運用。予欲敷治於四海,汝則以清靜而輔毗。茂膺籠元,永綏福履。可授正一教主嗣漢四十二代天師護國闡祖通誠崇道弘德大真人領道教事宜令張正常。准此。
制誥
洪武元年三月初一日
之寶
准辭還山上御謹身殿,從容謂曰:卿乃祖天師,有功於國,所以家世與孔子並傳,以迄于今。卿宜體之以清靜無為,輔予至治,則予汝嘉。諭畢,出白金十五鎰賜之,俾茸府弟。
二年二月
特召入朝,上御奉天殿賜見,預命設安待之,是月垂顧問者四。二月十三日,上將通誠於天帝,致齋三日。御衰冕,親署御名于重,劫太常設樂,手授俾祝而焚之。禮成,賜金幣,宴于文樓,群弟子饗於別館,賞責有差。
三年六月
上錄功她寵,特勸吏部,改贈正常父三十九代天師太玄輔化體仁應道大真人,嗣成為正一教主,大玄弘化明誠崇道大真人。改封正常母明慧慈順仙姑胡氏,為恭順慈惠淑靜玄君b
上一日召見,問以鬼神情狀,命更給掌天下道教銀印。
五年
加授永掌道教事誥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惟道家者流,本於清靜無為,其來尚矣。龍虎山張氏,自漢以下,宗派相繼。其四十二代孫正常,存心沖澹,葆德純和,遠紹宗傳,以守正一。朕用嘉之,是宜錫以真人之號,爾其益振玄風,永掌其教焉。.可授正一嗣教護國闡祖通誠崇道弘德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宜令張正常准此。
制誥
洪武五年十二月日
之寶
九年
上遣使召,忽先期入見,上喜曰:卿來何,與朕意相符。明年秋,朕將遣使,祠海嶽諸神。卿當妙柬清修之士,與其偕來。賜宴,及金紋法衣、玉圭珮、法器之屬。
十年
命率弟子至京,上召見。錫宴午門之城樓,上舉爵謂曰:卿宜罄此一觴。劫內侍官出御製歷代天師贊示曰:他日當書以賜卿。明日,韶偕太師韓國公李善長代祠嵩山,分遣大臣與弟子代祠群望,仍賜衣二襲,及褚幣有差。既還復,命錫宴,賞如初。
遣祠嵩山敕
勅正一嗣教大真人張正常,朕聞天生民而立君,君為民而立命。所以謹百神之祀,乃國之先務也。朕與卿等當群雄角遂之時,戰勝攻取,非上天后土之眷命,嶽鎮海漬之效靈,安能如是。今者新秋在邇,嶽鎮海漬之杞,禮當報謝。古者君狩方隅,詣祠而祭。朕為新造邦基,民生方始,未獲親往。特命卿等代朕以行,奉犧牲祝帛於神所。故玆劫諭汝往,欽哉。
勑 命
洪武十年六月日
之 寶
十一年
上聞禮部尚書張籌代奏訃音天衷嗟悼良久,且曰:朕欲命其褊祠五嶽,今方一至嵩山,何期大數止於此。遂親製祭文一通,詔遣前浙江行省參知. 政事安慶詣山諭祭。 維洪武十一年,歲在戊午正月甲戌朔越二十日癸巳,皇帝遣浙江參政安慶,致祭于大真人張正常之靈曰:繼出世法,統仙度人,禦災捍患,機斡萬靈。飛符仗劍,轉斗移星。雷神聽令,妖魅潛形。道光斯著,貌正精英。何乘鸞之去急,控法印於上清。今遣人祀以牲醴,爾其有知,尚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