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42100000001

第1章 序

魏代诸臣撰集皇览,据魏志言,乃刘劭、王象奉勅作。史记索隐则云王象、缪袭等,隋书经籍志复称缪袭为缪卜。唐志不载,窃疑袭、卜本一人而名字互见,然袭于史无专传,不可考矣。玉海艺文门备引隋书志,而又有韦诞撰皇览之说,未知本于何书。阮孝绪七录所载,本六百八十卷,至隋而仅存一百二十卷。唐时之本,则何承天所合并,亦着于七录,而阙一卷[隋志云:皇览一百二十卷。梁六百八十卷。梁又有皇览一百二十三卷·亡。唐志:何承天并合皇览一百二十二卷]。又徐爰合皇览五十卷,唐志称八十四卷。何以徐本阅唐而独增多,且其本既见唐志,则与何本隋志并云亡者,误也[隋志云:徐爰合皇览五十卷。又皇览目四卷,皇览抄二十卷。萧琛抄·亡]。惟皇览目及萧琛所抄,或亡于隋时,故唐志祇载何、徐二本。缪氏旧着,唐人已未及见,后更无论矣。其书采集经传,以类相从,实为类书之权舆。鱼豢魏略称:为部四十余,部有数十篇,合八百余万字[见魏志杨俊传注]。今缉逸篇,虽不审昔人所引是否缪着,抑系何徐并合,第其分篇可见者,则有逸礼及冢墓记二篇。刘昭续汉祭祀志补注,载逸礼:春夏秋冬天子迎四节之乐,刊本误以逸为迎,证以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岁时部、太平御览礼仪部,引语相符,并题皇览逸礼,知逸礼确为篇名。但其礼似依吕览月令、淮南时则训而成,仪文则所记当是汉礼,故刘昭以补汉志,特其标名取逸,义有未详耳。至艺文类聚人部,引史鳅以尸谏卫灵,太平御览职官部:太公周召为师保傅诸语,则非记汉事,然皇览采集经传搜稽,宜不以代为限。类聚等祇称逸礼,不题皇览,或传写脱字,今故依次附于篇。若三皇禅云云五帝禅亭亭巡狩之礼尊天重民巡循也狩牧也,北堂书钞礼仪部、文选东都赋注各称礼记逸礼[太平御览礼仪部同],礼记二字似有讹舛,其语又与白虎通封禅巡狩篇近似,疑皇览采诸班固,第诸书未题皇览,难以臆定,是以录后存考以俟识者。冢墓记分篇,史记集解、索隐等书,共引六十余事,虽未尽题冢墓记名,而举一例余其类,显而易见。然汉东平思王冢上松柏皆西靡一事,汉书本传注引称皇览,而文选刘峻重答刘秣陵书注引语尤详,则题圣贤冢墓记。按隋志史部地理类,有李彤撰圣贤冢墓记一卷,乃别自为书。选注刘先生夫人墓志,又引孔子冢一事,语虽与皇览冢墓记大同,而不得以李彤所撰认为皇览也。又太平寰宇记引有古今葬地记、古今冢墓记、城冢记,御览引有苏州冢墓记,皆不着于隋唐志,当是唐以后书矣。刘昭补注汉礼仪志,述汉家葬仪,引皇览而无篇名,观其文义,以入逸礼、冢墓记俱可相附,汉书货殖传注述计然事,御览文部载金人器铭,则二篇俱不相附。今三事皆别录终编,以无能分篇也。金人器铭称皇览记阴谋,困学纪闻并同,似记阴谋亦一篇名,而他无考见,则宁为阙疑。余独惜此书篇部众多,而征引仅取二篇,且又冢墓记见自变量十倍于逸礼篇,致使司马贞作索隐,专谓记先代冢墓之处,宜皇王之省览,盖祇见裴驷集解惟引冢墓记中语,遂强成其说,然则皇览虽存于李唐,而贞固未见本书也。

考证

魏志文帝纪:帝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余篇,号曰皇览。

刘劭、傅劭受诏,集五经羣书,以类相从,作皇览。

杨俊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曰:王象受诏撰皇览,使象领秘书监。象从延康元年始撰,集数岁成,藏于秘府。合四十余部,部有数十篇,适合八百余万字。

唐六典卷十注:黄初中以散骑常侍王象领秘书监,撰皇览。史记索隐五帝本纪注:皇览书名也,记先代冢墓之处,宜皇王之省览。是魏人王象、缪袭等所撰也。

又滑稽列传:珑灶为椁,索隐按皇览亦说此事,以珑灶为砻突也。又衣以火光,皇览云:火送之着端,葬之肠中。隋书经籍志子部杂家:皇览一百二十卷,缪卜等撰。梁六百八十卷。梁又有皇览一百二十三卷,何承天合皇览五十卷,徐爰合皇览目四卷。又有皇览钞二十卷,梁特进萧琛钞,亡。

唐书艺文志子部类书类:何承天并合皇览一百二十二卷,徐爰并合皇览八十四卷。

玉海艺文类曰:类事之书,始于皇览,韦诞诸人撰。

困学纪闻曰:皇览记阴谋:黄帝金人器铭:武王问尚父曰:五帝之诫可得闻乎?尚父曰:黄帝之戒曰,吾之居民上也,摇摇恐夕不至朝,故为金人三封其口,曰古之慎言。[此下太平御览文部所引尚有十余句]

按:汉艺文志道家有黄帝铭六篇,蔡邕铭论:黄帝有巾机之法。皇览撰集于魏文帝时,汉七略之书犹存,金人铭盖六篇之一也。

同类推荐
  • 筠谷诗

    筠谷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n the Ruin of Britain

    On the Ruin of Brit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寺塔记

    寺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幻禅师语录

    无幻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接骨手法

    接骨手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太古虚实案

    太古虚实案

    我本来只是想买两颗蒜头和一块姜回家炒菜。菜摊大妈找钱后我理所当然地转身离开。可就在转身这一念的时间里,我来到了一片荒芜的大地。眼前只有一个巨人,像翻身的乌龟用四肢支撑着天地。他吃力的不让天地相合,看见意外闯入的我兴高采烈地打招呼:“哎呀终于见到其他东西了,我叫盘古,怎么称呼?”待我真正想通后,手里蒜头和姜不受控制的掉落在地。这穿得……也太早了吧……
  • 断刀问仙

    断刀问仙

    这里本是江湖,不知为何,突然出现了仙,从此世间便盛行起来修仙。这一日,在一座孤山之中,一群仙人围着一座孤坟,目光之中带着警惕,突然一个身影从坟中爬出,杀戮开始,仙人死伤殆尽,那个身影也同样身受重伤,他的刀也断了。从此,这个身影便开始了逃亡……(封面就不需要了,签约给免费做,不签约没必要做。(#^.^#)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隐婚请低调

    隐婚请低调

    结婚三年,他们相敬如宾。离婚后,他却纠缠不休。洛南初冷笑:“滚,嫁谁也不嫁你!”
  • 旱年里的人和羊

    旱年里的人和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破产式离婚

    破产式离婚

    一转眼,陶瓷厂破产十年,张根立和苏雅离婚十年。这十年,张根立一直在深圳,苏雅一直在四川。这期间,他们俩很少有联系。开头一段时间,哪一个人想起对方,还打一个电话过去问一问情况。不是夫妻,还是朋友。只不过这一对朋友越来越陌生,问候的时间间隔越拉越大,问候的次数越来越少。他们俩离婚第五年,张根立和一个女人结婚了。那一天,张根立想起给苏雅打一个电话。张根立说,我结婚了。苏雅说,恭喜你们,祝福你们。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重生在一九九八年

    重生在一九九八年

    虽然是穿越小说,但是除了穿越元素,其他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现实之中。而我也只是负责把这些故事串在一起而已。也许有的读者会认为有些段子充满槽点,可是生活有时候就是如此荒诞不经,会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 琴瑟无端

    琴瑟无端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狐狸克隆了自己以后

    狐狸克隆了自己以后

    先秦寓言《买椟还珠》家喻户晓。笔者认为,写寓言当效楚商之美椟丽珠,避郑人之喜椟弃珠。文面是美椟,要新、特、趣、雅,给人审美愉悦,寓意是丽珠,应深、高、独、正,导人意诚行智。二者皆备,方出佳作。笔者当笃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