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0700000004

第4章

后阴门

单方

大肠脱肛:乌龙尾同鼠屎,烧烟于桶内,坐上熏之,数次即不脱。乌龙尾,即梁上尘也。【《外台秘要》】

风热脱肛:铁粉研同白蔹末敷上,按入。 【《直指方》】

虚冷脱肛:石灰炒热,故帛裹坐,冷即易之。 【《圣惠方》】

大肠脱肛:磁石半两,火煅酢淬七次,为末,每空心米饮服一钱。 【《直指方》】

又方:用磁石末面糊调涂顖上,入后洗去。 【《简便方》】

大肠脱肛: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分,煎汤洗之,以木贼末敷之。 【《医方摘要》】

痔痢脱肛:冷水调黄连末涂之,良。 【《经验方》,下同】

大肠脱肛:蛇床子、甘草各一两为末,每服一钱,白汤下,日三服,并以蛇床末敷之。

老小脱肛: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每服一匙,水一大碗,煎十数沸,淋洗之。 【《三因方》】

下血脱肛:白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饮,每服七十丸。

又方:白鸡冠花炒、棕榈灰、羌活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 【《永类钤方》】

肛门肿痛:生苎根捣烂坐之,良。 【《集简方》】

脱肛不收:苎根捣烂煎汤,熏洗之。 【《圣惠方》】

大肠脱肛:木贼烧存性为末掺之,按入即止。一方加龙骨。 【《三因方》】

脱肛不收:莨菪子炒研敷之。 【《圣惠方》】

大肠脱肛: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子十六个,同銼,水煎三五沸,入(石卜)硝少许,洗之。

大肠脱肛:生(艹舌)蒌捣汁温服之,以猪肉汁洗手,按之令暖,自入。【《肘后方》】

久痢脱肛:女萎切一升烧熏之。 【《杨氏产乳方》】

大肠脱下:木馒头连皮子切炒、茯苓、猪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亦治梦遗,名销阳丹。【《普济方》】

脱肛不收:蒲黄和猪脂敷,日三五度。 【《子母秘录》】

大肠脱肛:用紫浮萍为末,干贴之。 【《危氏得效方》】

脱肛不收,生韭一斤切,以酥拌炒热,绵裹作二包,更互熨之,以入为度。 【《圣惠方》】

大肠脱肛:生莱菔捣,实脐中,束,觉有痛即除。 【《摘元方》】

诸疮痔漏,久不结痂:用生姜连皮切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贴之,勿动,良。 【《普济方》】

痔漏脱肛:胡荽子一升、粟糠一升、乳香少许,以小口瓶烧烟熏之。 【《儒门事亲》】

凡大人小儿脱肛,每天冷及吃冷食,即暴痢不止,肛则下脱,久疗不瘥者:春间收紫堇花二斤,曝干为散,加磁毛末七两相和,研细涂肛上,纳入,即使人噀冷水于面上,即吸入肠中。每日一涂药噀面,不过六七度,即瘥。又以热酒半升,和散一方寸匕,空腹服之,日再,渐加至二方寸匕,以瘥为度。若五岁以下小儿,即以半杏子许和酒服之。忌生冷陈仓米。【《天宝单方》】

谷道生疮:荇叶捣烂,棉裹纳之下部,日三次。 【《范汪方》】

脱肛泻血不止:用桑黄一两,熟附子一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米饮下二十丸。 【《圣惠方》】

大肠脱肛,久积虚冷:以鳖头炙研,米饮服方寸匕,日二服,仍以末油调涂肠头上托入。【《千金方》】

大肠脱肛:蜣螂烧存性为末,入冰片研匀,掺肛上,托之即入。 【《医学集成》】

痔漏脱肛:每日空心嚼川椒一钱,凉水送下,二三次即收。 【《救急方》】

大肠脱肛,脱下三五寸者:用大田螺二三枚,将井水养三四日,去泥,用鸡爪黄连研细末,入厣内,待化成水,以浓茶洗净肛门,将鸡翎蘸扫之,以软帛托上,自然不再复发也。【《德生堂经验方》】

肠头挺出:蟾蜍皮一片,瓶内烧烟熏之,并敷之。 【《千金方》】

阳证脱肛:以荆芥、生姜煎汤洗之,用地龙蟠如钱样者,去土,一两,(石卜)硝三钱,为末,油调敷之。 【《全幼心鉴》】

大肠脱肛:狗涎抹之,自上也。 【《扶寿精方》】

大肠脱肛:蜗牛壳去土研末,羊脂镕化调涂,送入即愈。 【李延寿方】

大肠脱肛:炙麻鞋底频按入,仍以故麻鞋底、鳖头各一枚,烧研敷之,按入,即不出也。【《千金方》】

脱肛不收:贴水荷叶,焙研,酒服二钱,仍以荷叶盛末坐之 【《经验良方》】

大肠脱肛:猬皮一斤烧,磁石煅五钱,桂心五钱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 【《叶氏摘元方》】

脱肛痔疾:五倍子半斤烧烟熏之,或水煮极烂,盛坐桶上熏之,待温,以手轻托上,内服参芪升麻药。【《简便方》】

又方:用五倍子、百草霜等分为末,酢熬成膏,鹅翎扫敷上,即入。 【《普济方》,下同】

泻血脱肛:石耳五两,炒,白枯矾一两,密陀僧半两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米饮下二十丸。

下痢脱肛:橡斗子烧存性研末,猪脂和敷。 【《直指方》】

又方:橡斗壳烧存性研末,猪脂和擦,并煎汁洗之。

大肠脱肛:不蛀皂角五挺,搥碎水浸,取汁二升浸之,自收上。收后以汤荡其腰肚上下,令皂角气行,则不再作,仍以皂角去皮,酥炙为末,枣肉和丸,米饮下三十丸。【《圣惠方》】

大肠脱肛:黄皮桑树叶三升,水煎,带温罨贮之。 【《直指方》】

坐板疮疥:丝瓜皮焙干为末,烧酒调擦之。 【《摄生众妙方》】

脱肛不收:五花构叶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兼涂肠头。 【《圣惠方》,下同】

大肠久积虚冷,每因大便脱肛:用蜗牛一两烧灰,猪脂和敷立缩。

又方:治上证及痢后脱肛,用干蜗牛一百枚,炒研,每用一钱,以飞过赤汁磁石末五钱,水一盏,煎半盏,调服,日三。

泄痢脱肛已久者,黑圣散主之。大蜘蛛一个,匏叶两重,包扎定,烧存性,入黄丹少许为末,先以白矾葱椒煎汤洗拭干,以前药末置软帛上,托入收之,甚是有效也。【《乘闭方》】

鹰嘴爪炙,入麝香煎酥为末,酒一盏服之,治痔漏有验。 【王右军鹰嘴帖】

肛门肿痛,欲作痔疮:急取屠刀磨水服之,甚效。 【《集简方》】

臀生湿疮:日以新砖坐之,能去湿气。 【《集元方》】

痔疮肿痛:鉛白霜、白片脑各半字,酒调涂之,随手见效。 【《婴童百问》】

外痔肿痛:黄丹、滑石等分为末,新汲水调,日五上之。

漏疮不合:童尿制炉甘石、牡蛎粉,外塞之,内服滋补药。 【《杂病治秘》】

痔漏肿痛:无名异炭火煅红,米酢淬七次为细末,以温水洗疮,绵裹箸头,填末入疮口,数次愈。【《简便方》】

痔疮有虫并漏:古矿石灰、川乌炮等分为末,烧饭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酒或米饮下。【《活法机要》】

痔疮热肿:用鸭嘴青胆矾煅研蜜水调敷,可以消脱。 【《直指方》】

一切漏疮有孔:用信石新瓦火煅研末,以津调少许于纸捻上,插入蚀去恶管,漏多勿齐上,最妙。【《救急易方》】

一切漏疮:故布裹盐烧赤为末,每服一钱。 【《外台秘要》】

痔疮漏疮:白矾青盐各四两为末,猪尿脬一个盛之,阴干,每服五钱,空心温水下。 【《经验方》】

冷疮成漏:明矾半生半熟,熟者生肉,生者追脓,五灵脂水飞各五分为末,以皮纸裁条,唾和末作小捻子,香油捏湿,于末上拖过,剪作大小捻,安入漏内,早安午换,候脓出尽后,有些少血出,方得干水住药,自然生肉痊好。

外痔肿痛:白头翁草,一名野丈人,以根捣涂之,逐血止痛。 【《卫生易简方》】

鸡冠痔疾:黄连末敷之,加赤小豆末,尤良。 【《斗门方》】

痔病秘结,用此宽肠:黄连、枳壳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医方大成》】

脱肛:取东壁土汤泡,先熏后洗。亦治小儿脱肛。

痔疮疼肿不可忍者:胡黄连末鹅胆汁调擦之。 【《集效方》】

下部漏疮:苦参煎汤,日日洗之。 【《直指方》】

痔疮肿痛不可忍:蛇床子煎汤熏洗。 【《简便方》】

痔漏出血:香白芷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并煎汤熏洗,神效。 【《直指方》】

痔疮肿痛:先以皂角烟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即消。 【《医方精要》】

痔疮肿痛:郁金末水调涂之,即消。 【《医方摘要》】

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 【《简易方》】

野鸡痔病:先以槐柳汤洗过,以艾灸上七壮,取效。 【《经验良方》】

酒痔便血:青蒿用叶不用茎,用茎不用叶,为末,粪前冷水,粪后酒水调服。 【《永类钤方》】

痔疾下血:益母草叶捣汁饮之。 【《食医心镜》】

五痔肛肿久不愈,变成漏疮:用鸡冠花、凤眼草各一两,水二碗,煎汤频洗。 【《卫生宝鉴》】

肠痔下血,多年不止:用木贼、枳壳各二两,干姜一两,大黄二钱半,并于铫内炒黑存性为末,每粟米饮服二钱,甚效也。【《图经本草》】

痔漏疮发:旱莲草一把,连根须洗净,用石臼擂如泥,以极热酒一盏冲入,取汁饮之,滓敷患处,重者不过三服,即安。累治有效。【《保寿堂方》】

痔疮肿痛:连翘煎汤熏洗后,以刀上飞过绿矾,入麝香贴之。 【《集验方》】

痔发肿痛:扁竹捣汁,服一升,一二服未瘥,再服;亦取汁和面作馎饦煮食,日三次。【《药性论》】

内痔不出:草乌为末,津调点肛门内,痔即翻出,乃用枯痔药点之。 【《集验方》,下同】

下部(上匿下虫),痛痒脓血,旁生孔窍:蜣螂七枚,五月五日收者,新牛粪半两,肥羊血一两,炒黄同捣成膏,丸莲子大,炙热,绵裹纳肛中,半日即大便中虫出,三四度永瘥。

壳道赤痛,或痔如虫咬:菟丝子炒黄黑为末,鸡子白和涂之。 【《肘后方》】

肛门痔痛:用木鳖仁三枚,砂盆捣如泥,入百沸汤一碗,乘热先熏后洗,日用三次,仍涂少许。【《秘宝方》】

又方:用木鳖仁带润者雌雄各五个,乳细作七丸,碗覆湿处勿令干,每以一丸唾化开,贴痔上,其痛即止。一夜一丸,自消也,屡用有效。【《集简方》】

痔瘘肿痛:以马兜铃于瓶中烧烟熏病中良。 【《日华本草》】

五痔下血:榼藤子烧存性,米饮服二钱,有功。 【《寇氏衍义》】

痔漏有虫:黑白牵牛各一两,炒为末,以猪肉四两切碎炒熟,蘸末食尽,以白米饮三匙压之,取下白虫为效。

又方:白牵牛头末四两,没药一钱,为细末,欲服药时,先日勿夜饮,次早空心将猪肉四两,炙切片,蘸末细细嚼食,取下脓血为效。量人加减用。忌酒色油腻三日。【《儒门事亲》】

漏疮水溢,乃肾虚也。牵牛末二钱半,入切开猪肾中,竹叶包定,煨熟,空心食,温酒送下。借肾入肾,一纵一横,两得其便。恶水既泄,不复淋沥。

一切漏疾:王瓜根捣敷之,燥则易。 【《千金方》】

肠风痔漏:用萆薢、贯众去土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酒空心服之。 【《秘宝方》】

痔疮肿痛: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冷再温之。 【《外科精义》】

疮久成漏:忍冬草浸酒,日日常饮之。 【《戴原礼要诀》】

瘀血内漏:蒲黄末二两,每服方寸匕,水调下,服尽止。 【《肘后方》】

肠痔出血:蒲黄末方寸匕,水服之,日三服。

痔疮肿痛:虎耳草阴干,烧烟桶中熏之。

痔疮肿痛:鹅不食草捣贴之。

痔疮出血:雀林草一大握,水二升,煮一升,服。日三次,见效。 【《外台秘要》】

痔疮风肿作痛:胡麻子煎汤洗之,即消。

一切漏疮:盐面和团烧研敷之。 【《千金方》】

下血成痔:稻槁烧灰,淋汁热洗,三五度瘥。 【《崔氏纂要》】

肠痔有血:小豆二升,苦酒五升,煮熟日干,再浸至苦酒尽乃止。为末,酒服一钱,日三服。【《肘后方》】

凡肛门凸出:取故屋东壁上土一升研末,以长皂荚挹末粉之,仍炙皂荚,更互熨之。 【《外台秘要》】

痔疮作痛:用盆盛沸汤,以器盖之,留一孔,用洗净韭菜一把,泡汤中,乘热坐孔上,先熏后洗,数次自然脱体也。【《袖珍方》】

肠痔有血:葱白三斤,煮汤熏洗,立妙。 【《外台秘要》】

痔疮肿痛:芥菜捣饼频坐之。 【《经效方》】

五痔作痛:胡荽子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下,数服见效。或水煮取汁冷服半升日二。【《海上仙方》】

肛门肿痛:马齿苋菜、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一日二次,有效。 【《濒湖方》】

痔疮初起:马齿苋不拘鲜干,煮熟急食之,以汤熏洗,一月内外,其孔闭,即愈矣。 【《经验方》】

痔疮肿痛:鱼胆草一握,煎汤熏洗,仍以草挹痔即愈。

又方:鱼胆草煎汤熏洗,后以枯矾入片脑少许敷之。

痔疮肿痛:苦壶卢、苦卖菜煎汤,先熏后洗,乃贴熊胆、密陀僧、胆矾、片脑末,良。【《摘元方》】

肛门酒痔:丝瓜烧存性研末,酒服二钱。 【《严月轩方》】

痔漏脱肛: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为末,以猪胆、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集效方》】

五痔下血:桑耳作羹,空心煎食,三日一作,待孔卒痛,如鸟啄状,取大小豆各一升,合捣作两囊蒸之,及热,更互坐之,即瘥。【《圣惠方》】

肠痔下血:用槐树上木耳为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肘后方》】

五痔下血:杏仁去皮尖及双仁者,水三升,研滤汁煎减半,同米煮粥食之。 【《食医心镜》】

肠痔出血:桃叶一斛杵,纳小口器中,坐蒸之,有虫自出。 【《肘后方》】

五痔作痛:桃根水煎汁浸洗之,当有虫出。

又方:用桃皮并叶杵烂,水渍令浓去渣,盛盆中渍之,虫自出。 【《本草》】

翻花痔疮:木瓜为末,以鳝鱼身上涎调贴之,以纸护住。 【《医林集要》】

痔疮肿痛:隔年晒干橙子,桶内烧烟熏之,神效。 【《医方摘要》】

痔疮肿痛:枇杷叶蜜炙、乌梅肉焙为末,先以乌梅汤洗贴之。 【《医林集要》】

痔疮出血:橡子粉、糯米各一升,炒黄,滚水调作果子,取出蒸熟食之,不过四五次,效。【《李楼奇方》】

肠风血痔,热多者尤佳:槲叶微炙研末一钱,米饮调服,未止再服。 【《寇氏衍义》】

蝼蛄漏疾:槲叶烧存性研,以米泔别浸槲叶,取汁洗疮,后乃纳灰少许于疮中。 【《圣惠方》】

虫痔里急:槟榔为末,每日空心以白汤调服二钱。

漏疮恶秽:大腹皮煎汤洗之。 【《直指方》】

痔漏脱肛:每旦空心嚼川椒一钱,凉水送下,三五次即收。 【《救急方》】

痔漏肿痛:椒目一撮碾细,空心水服三钱,如神。 【《海上方》】

肠痔下血,下部痒痛如虫咬者:掘地作坑,烧赤,以酒沃之,捣吴茱萸二升入坑,乘热坐有孔板熏之,冷乃下,不过三四度愈。【《肘后方》】

久近痔漏三十年者,三服除根:用莲花蕊、黑牵牛头末各一两半,当归五钱为末,每空心酒服二钱,忌热物,五日见效。【《集效方》】

漏疮脓血:白乳香二钱、牡蛎粉一钱为末,雪糕丸麻子大,每姜汤服三十丸。 【《直指方》,下同】

血痔肠风:血竭末敷之。

内外痔疮:片脑一二分,姜汁化擦之。 【《简便方》】

大肠脱肛:缘桑虫烧研,和猪脂涂之,立缩。 【《范汪方》】

痔漏肠风,脏毒下血者:用百药煎烧存性,乌梅连核烧过,白芷不见火为末,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饮下。【《济生方》】

又方:芸薹子生用,甘草炙为末,每服二钱,水煎服之。 【《普济方》】

痔疮肿痛:藩篱草根煎汤,先熏后洗。 【《直指方》】

内外痔疮:用槐角子一斗,捣汁晒稠,取地胆为末,同前丸梧子大,每米饮服十丸,兼作槐子汤下。或以苦参末代地胆亦可。【《外台秘要》】

外痔长寸:用槐花煎汤频洗并服之,数日自缩。 【《集简方》】

肠风痔疾:用槐叶一斤,蒸熟晒干,研末煎饮代茶,久服明目。 【《食医心镜》】

痔疮有虫作痒,或如脓血:多取槐白皮浓煮汁,先熏后洗,良久,欲大便,当有虫出,不过三度,即愈。仍以皮为末,绵裹纳下部中。【《梅师方》】

漏疮肿痛:柳根红须煎水,日洗。

一方:用杨柳条,罐内烧烟熏之,出水即效。

痔瘘肿痛:楮叶半斤捣烂敷之。 【《集简方》】

痔疮肿痛:枳壳煨熟熨之,七枚立定。 【《必效方》】

又方:枳壳末入瓶中,水煎百沸,先熏后洗。 【《本事方》】

痔漏:水煮棘根汁洗之。 【《千金方》】

痔漏出水:用蜣螂一枚,阴干,入冰片少许为细末,纸捻蘸末,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即愈。【唐氏方】

又方:用蜣螂焙干研末,先以矾汤洗过贴之。 【《袖珍方》】

痔疮肿痛:紫荆皮五钱,新水,食前调服。 【《直指方》】

一切漏疮,不拘蜂瘘鼠瘘:蜣螂烧末,酢和敷。 【《千金方》】

痔疮:用二十年针线袋,取袋口烧灰水服。 【藏器】

年久痔漏:田龟二三个煮取肉,入茴香葱酱,常食累验。此疾大忌糟酢等热物。 【《便民食疗》】

痔漏脱肛:虎胫骨两节,以蜜二两炙赤捣末,蒸饼丸梧子大,每侵晨温酒下二十丸,取效。【《胜金方》】

肛门凸出:虎骨烧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外台秘要》】

鹊重巢柴,烧研,饮服方寸匕,一日三服,治积年漏下不断困笃者,一月取效。

十年痔疮,熊胆涂之,神效。一切方不及也。 【《外台秘要》】

肠风痔瘘:熊胆半两,入片脑少许研,和猪胆汁涂之。 【《寿域方》】

坐板疮疥:生芝麻细嚼敷之。 【《笔峰杂兴》】

漏疮不合:以纸粘腊猪脂,纳疮中,日五夜三。 【《千金翼方》】

脏毒下血:新槐花炒研,酒服三钱,日三服,或用槐白皮煎汤服。 【《普济方》】

痔漏疼痛:用田螺一个,入片脑一分在内,取水擦之,仍先以冬瓜汤洗净。 【《乾坤生意》】

脏毒下血:苦楝子炒黄为末,蜜丸梧子大,米饮,每吞十丸至二十丸。 【《经验方》】

又方:马齿苋汤洗净,捣活螺蛳敷上,其病即愈。 【《袖珍方》】

痔漏神方:赤白茯苓去皮、没药各二两,破故纸四两,石臼捣成一块,春秋酒浸三日、夏二日、冬五日取出,水笼蒸熟,晒干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酒服二十丸,渐加至五十丸。【《华炳集验方》】

肠风痔瘘下血年深日近者,如圣散;用腊月野狸一枚,蟠在罐内,炒大枣半斤,甘草四两,猪牙皂荚二两,同入罐内,盖定,瓦上穿一孔,盐泥固济,段令干,作一地坑,以十字瓦支住罐子,用炭五秤,煅至黑烟尽,青烟出,取出,湿上罨一宿为末,每服二钱,盐汤下。

又方以狸肉作羹,其骨烧灰,酒服。 【《杨氏家藏方》】

痔疮疼痛:用赤足蜈蚣焙为末,入片脑少许,唾调敷之。 【《直指方》】

又方:用蜈蚣三四条,香油煮一二沸,浸之,再入五倍子末二三钱,瓶收密封,如遇痛不可忍,点上油,即时痛止,大效。【《集效方》】

痔疮初起,痛痒不止:用毡袜烘热熨之,冷又易。 【《集元方》】

痔漏疼痛:鲤鱼鳞二三片,绵裹如枣形,纳入坐之,其痛即止。 【《儒门事亲》】

肠风血痔:用活鲫鱼翅侧穿孔,去肠留鳞,入白矾末二钱,以棕包纸裹煨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每日二服。【《直指方》】

肠痔下血:鳢鱼作鲙,以蒜虀食之,忌冷毒物。 【《外台秘要》】

内痔出血:鳝鱼煮食即止,其性凉也。 【《便民食疗》】

风痔:肿痛发歇不定者,是也。白僵蚕二两,洗判炒黄为末,乌梅肉和丸,梧桐子大,每姜蜜汤空心下五丸,妙。【《胜金方》】

痔漏下血:蚕纸半张,碗内烧灰,酒服自除。 【《奚囊备急方》】

肛门鼠痔:蜘蛛丝缠之,即落。

诸痔发痒:用全蝎不拘多少,烧烟熏之即效,秘法也。 【《袖珍方》】

痔疮肿毒:麝香当门子、印城盐等分涂之,不过三次。 【《外台秘要》】

大肠痔疾:蟾蜍一个,以砖砌四方,安于内,泥住,火煅存性为末,以猪广肠一截,扎定两头,煮熟切碎,蘸蟾末食之,如此三四次,其痔自落。

血痔漏疮:鸳鸯一只,治如常法,炙熟细切,以五味酢食之。作羹亦妙。 【《食医心镜》】

痢频脱肛,黑色坚硬:用巴豆壳烧灰,芭蕉自然汁煮,入(石卜)硝少许洗软,用真麻油点火滴于上,以枯矾龙骨少许为末,掺肛头上,以芭蕉叶托入。 【《危氏得效方》】

诸痔疼痛:青蛙丸,用青色蛙长脚者一个,烧存性为末,雪糕和丸如梧子大,每空心先吃饭二匙,次以枳壳汤下十五丸。【《直指方》】

虫蚀肾腑,肛尽肠穿:用青蛙一枚,鸡骨一分,烧灰吹入,数用大效。 【《外台秘要》】

痔漏有虫:用狗肉煮汁,空腹服,能引虫也。 【《永类钤方》】

又方:用熟犬肉蘸盐汁,空心食,七日效。 【《得效方》】

痔疮下虫不止者:用玩月砂,慢火炒黄为末,每服二钱,入乳香五分,空心温酒下,日三服。【《集验方》】

痔疮肿痛:用蜗牛浸油涂之,或烧研敷之。 【丹溪】

肠风痔疾:用鼍皮及骨烧灰,米饮空心服二钱。甚者入红鸡冠花、白矾为末,和之。 【苏颂】

肠痔有血:獭肝烧末,水服一钱。 【《肘后方》】

脱肛不收:茜根、石榴皮各一握,酒一盏,煎七分,温服。 【《圣惠方》】

花上粉,主治诸虫瘘恶疮痔疾,纳之。 【藏器】

肠痔气痔出脓血:用穿山甲烧存性一两,肉豆蔻三枚为末,每米饮服二钱,甚者加猬皮灰一两,中病即止。【《衍义》】

鼠痔成疮肿痛:用穿山甲尾尖处一两,炙存性,鳖甲酥炙一两,麝香五分为末,每服一钱,真茶汤服取效。【《直指方》】

诸漏有脓:蛇蜕灰水和敷上,即虫出。 【《千金方》】

痔疮肿痛:蚺蛇胆研,香油调涂,立效。 【《医方摘要》】

一切冷漏:白死蛇取骨为末,封之,大痛,以杏仁膏摩之即止。 【《千金方》】

大肠气痔,作痛下血:百药煎末,每服三钱,稀粥调服,日二次。 【《集简方》】

五痔下血:猬皮三指,大雄黄如枣大,熟艾一钱,穿地作坑,调和取便熏之,口中有烟气为佳。火气稍尽,即停,三日将息,更熏之,三度永瘥。勿犯风冷,羹臛将养。切忌鸡鱼猪生冷,二十日后补之。【《外台秘要》】

肠痔有虫:猬皮烧末,生油和涂。 【《肘后方》】

痔疮成漏,脓水不止:用羊羔儿膏,盐泥固济,煅过研末五钱,入麝香雄黄末各一钱,填疮口,三日外必合。【《总论》】

下部漏痔:大露蜂房烧存性,研掺之,干则以真菜子油调。 【《唐氏经验方》】

五痔及肠风脱肛:五倍子、白矾各五钱为末,顺流水丸如梧子大,米饮下七丸。 【《纲目》】

漏血不止:水蛭炒为末,酒服一钱,日二服,恶血消即愈。 【《千金方》】

谷道生疮久不愈:用鸡膍胵烧存性为末,干贴之如神。 【《总录》】

肛门生疮,盖肛门主肺,肺热即肛塞,肿缩生疮:白蜜一升,猪胆汁一枚,相和,微火煎,令可丸,丸三寸长,作挺,涂油,纳下部,卧令后重,须臾通泄。【《梅师方》】

痔瘘出水:用牛胆、猬胆各一枚,腻粉五十文,麝香二十文,以三味和匀,入牛胆中,悬四十九日取出,为丸如大麦大,以纸捻送入疮内,有恶物流出为验。【《经验方》】

鼠乳痔疾:牛角(角思)烧灰,酒服方寸匕。 【《塞上方》】

脱肛:五倍子末三钱,白矾一块同煎汤,先熏后洗,又取末掺肛,托入。

诸痔肿痛:蚕茧内入男子指甲令满,外用童子顶发缠裹,烧存性研末,蜜调敷之,仍日日吞牛胆制过槐子,甚效。【《万表积善堂方》】

九漏有虫:干人屎、干牛屎隔绵贴之,虫闻其气即出。若痒则易之,虫尽乃止。 【《千金方》】

虫食肛烂,见五脏者即死:以猪脂和马蹄灰绵裹,导入下部,日数度瘥。 【《肘后方》】

内外痔疮:片脑一二分,葱汁化擦之。 【《简便方》】

一切漏疾:白马通汁,每服一升,良。 【《千金方》】

治血痔:用地榆皮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调下,日三服。 【《奇效良方》】

痔漏脱肛:生铁一斤,水一斗,煮取五升,日再洗。 【《集验方》】

治痔:以白芷煮白苎作线,快手紧系痔上,微疼不妨,其痔自然干痿而落。 【《得效方》】

脏毒下血:车前草连根一握,生姜一小块,新水研碎取汁,候血欲下时,腰间必觉重,便服一盏,血即止。甚者不过再服。【《丹溪心法》】

痔漏虫蚀肛门:熟艾一团,雄黄少许,同烧灰,以竹筒纳下部,引烟熏之,良。 【《本草》】

血痔:取鸡冠花不拘多少浓煎汤,空心服一盏。 【《总目》】

肠风血痔及脱肛:木贼槐花及桑耳水煎。脱肛为末掺,肛托上。 【《得效方》】

五痔及肠风脏毒:槐花炒水煎服,或同荆芥侧柏叶为末,米饮下二三钱,名曰槐花散。【《丹溪心法》】

五痔及肠风脏毒:槐实銼为末,米饮下一钱,或蜜丸服,亦佳。 【《本草》,下同】

槐木上耳,治诸痔及肠风脏毒,取耳为末,米饮下一钱,日三。

五痔及肠风下血痔漏:桑耳二两,粳米三合,煮粥,空心食之。 【《入门》】

桑树木上寄生,治肠风痔漏如神,取叶干为末,水酒米饮任下一钱。或为丸服,亦佳。【《丹溪心法》】

马蔺根,治痔漏,取根研细傅上,片时看肉平去药,稍迟恐肉反出,以炉甘石煅、牡蛎粉末塞之。

血痔肠风脏毒:取樗根白皮、人参等分为末,空心米饮下二钱,佳。

肠痔及痔漏:取有子蜂房焙干为末,面糊和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二三十丸。 【《回春》】

五痔漏疮:取鳗鲡鱼,治如食法煮熟,入椒盐酱调和食之。 【《本草》】

血痔肠风脏毒:取樗根白皮切,酒浸蜜炒为末,枣肉和丸,酒下三五十丸。 【《丹溪心法》】

酒痔下血:取萝卜二十枚,留叶寸许及根,入罐内水煮极烂,以姜盐酢腌,空心食之,立止。【《入门》】

肛门脱出:取胡荽切一升,烧熏之即入,又酢煮熨之亦效。 【《本草》】

肛门热肿:取青葱叶刮取涎,对停入蜜调匀,先以药水洗后,敷痔上,其冷如冰。 【《得效方》】

治瘘:取冬瓜藤浓煎汤熏洗,即愈。 【《丹溪心法》】

痔漏:取啄木鸟烧为末,纳孔中,不过二三度,瘥。 【《本草》,下同】

诸痔:腊月牛脾一具,熟食之,勿与盐酱,未瘥再吃。

五痔痔漏肠风脱肛一切痔病:取猬皮烧为末,米饮下一钱,空心服。

痔漏:狸骨炙和麝香雄黄为丸服。或为末酒下二钱,十服见效。

五痔:猪悬蹄甲,不拘多少,烧为末,米饮下二钱,名曰猪甲散。 【《丹溪心法》】

血痔肠风泻血:取野猪肉二斤,切着,五味炙熟,空心食之,作羹亦得。又取外肾连皮烧作末,米饮空心下,即止。【《本草》,下同】

痔漏阴蚀烂疮:取鼹鼠烧为灰,空心米饮下二钱,又取油涂之妙。

痔漏湿(上匿下虫):猪胆一枚,苦酒一合,同煎三两沸,满口饮之,虫立死,出即愈。或灌肛内,亦下虫及恶物。

大肠热肿:木鳖子、五倍子研末,蜜水调敷。 【《丹溪心法》,下同】

塞漏孔方:如痔漏有窍,用赤石脂、白石脂、枯白矾、黄丹脑子同为末塞之,或饭和捻条插入。

痔漏秘方:用炼蜜半盏,入熊胆一分,再炼,入水成珠不散,将猪鬃绵裹,捻成捻子,将蜜涂在捻子上,仍用片脑熊胆各半分,研细,搽在捻子上,插入漏眼内底,至尽头则止。如眼多,医得一个,又医一个,不可一齐上药,如见外皮溃烂,用黄蜡黄丹麻油煎膏,贴疮上缚紧,一七日,效。【《古今医鉴》】

取朽骨久疽及痔漏:乌骨鸡胫骨,以上等雌黄实之,盐泥固济,火煅通红,取出地上,出火毒,去泥,用骨研细,饭丸如粟大,以纸捻送入孔中窍内,更用膏药贴之。

痔漏:用蠡鱼肠,以五味炙熟贴之,良久虫出,即去之,三次尽出。 【《本草》,下同】

痔疮有虫:蜣螂生捣为丸,塞肛门中,引虫出尽,永瘥。

便毒:用木鳖子、大黄、(艹舌)蒌、桃仁、草龙胆,

右(口父)咀,浓煎,露星月一宿,侵早温服,立愈。

又方:白僵蚕槐花为末,洒调服,一方加酒大黄。

痔漏反花泻血者:用狐手足一副,阴干,穿山甲猬皮各三两,黄明胶、白附子、五灵脂、蜀乌头、川芎藭、乳香各二两,銼细,入砂锅内,固济候干,炭火煅红为末,入木香末一两,以芫荽煎酒调下二钱,日三服,屡效。【《永类钤方》】

治湿(上匿下虫)方:取生姜刮去皮,断理切之,极熟研,取汁一升半,又以水一升半合和,先得平旦空腹服之,乃削生姜二枚如茧大,以楸叶、苦桃叶数重裹讫,于炉灰中烧,令极热,内下部中食顷。若湿盛者,三日一作,频服无有不瘥。

治虫蚀下部方:胡粉雄黄二味,各等分为末,着谷道中。亦治小儿湿(上匿下虫)。

治伤寒热病多睡,变成湿(上匿下虫),四肢烦疼,不得食方:羊桃十斤切捣,以熟暖汤三斗淹浸之,日正午时,入中坐一炊久,不过二度,瘥。

下部虫(上匿下虫),病人齿无色,唇上白,喜睡,愦愦不知痛痒处,或下痢,乃下部生虫食肛也。桃仁十五枚,苦酒二升,盐一合,煮六合服之。【《肘后方》】

下部(上匿下虫)疮:桃白皮者取浓汁如稀汤,入熊胆少许,以绵蘸药,纳入下部疮上。【《梅师方》】

脏毒下血:乌犀散。用淡豉十文,大蒜二枚,煨,同捣丸梧子大煎,香菜汤服十二丸,日二服,安乃止,永绝根本,无所忌。

治肠随肛出,转广不可入方:生(艹舌)蒌根为粉,以猪脂膏温涂,随手抑按,自得缩入。

治积冷利脱肛方:枳实一枚,石上磨令滑泽,钻安柄,蜜涂,炙令暖,熨之,冷更易,取缩入止。

痔漏脱肛:粟糠和诸药熏之。 【时珍】

脏毒欲作未作之时,服之立消:牙皂七片,炭火煨黄色,去皮,阴地上去火毒为末,酒下。

痔漏秘方:用牡蛎二两煅过,入地穵坑埋之,去火气为末,疮若湿干掺,若干以津调,擦痔上。【《疮疡全书》】

痔漏:鲫鱼一个,去肠,入白矾令满,合之,于瓦上烧过为末,以鸡羽扫药敷之,立效。【《纲目》】

诸痔:用蝼蛄五枚,捣碎,水银一钱,麝香冰片各五厘,用银簪蘸汁,滴患上。

痔漏:用团鱼一枚,扯出头杀之,取血,即将团鱼头烧灰为末,血为丸如枣核大,谅痔大小为之,入内。

漏孔不合:用石楠叶煎汤,放在桶内熏洗,待汤通手,就将漏洗净后,将黄牛面前牙齿四枚,装在小瓶内用木屑燃之,待白烟出为度。取出研末,用津液蘸牙末,点入漏孔处,出黄水为效。黄牛牙齿,须预制备用。痔贴药之后,恐毒水未尽,将槐米一两炒黄色,用水一锺,煎至七分,加酒半锺,温服之,痔永不发矣。

治下部生虫者:桃皮煎如糖,取内下部,口中有疮含之。 【《千金方》】

股阴(疒其)疬:无名异二钱,麝香一字研,酒半碗,午后空腹服,立效。【《多能鄙事》】

治大孔虫痒方:蒸大枣捣膏,以水银捻和,长三寸,绵裹内大孔中,明日,虫皆出也。然水银损肠胃,宜慎之。【《梅师方》】

痔漏:用青荷叶烧灰为末,空心酒下三钱。 【《疮疡全书》。下同】

又方:用金银藤并花为末,每日酒下三钱。

五痔及肠痔下血:蠡鱼作脍,和姜虀食之。又和五味作羹食之,亦佳。 【《本草》,下同】

五痔及血痔:鲫鱼作脍,和姜酢芥酱食之,又作羹饱食,良。

熏痔方:用大雄鸡宰去血,在汤锅内燖去毛,取出鸡,将此燖毛垢汤烧之二沸,倾在净桶内,盖定,俟少温,将阳物放桶上,坐紧熏之,候汤温洗痔净拭干,随将蜈蚣一条碾末,艾二钱和捻成条,放马桶内坐熏之,其痔焦热尤妙,新生者一两次得愈,久生者五次得愈。加蜈蚣并艾熏后,随服益气清脏汤,秦艽苍朮汤调治之。

洗痔方:马兰头一斤,皮硝四两,煎滚坐熏,候汤温洗之。

又方:牛膝捣烂,煎洗之。

又方:水红花子打碎,煎汤洗之。

又方:鱼腥草煎汤洗之。

又方:白地菘煎汤洗之。

下部生疮已决洞者:牡丹末,汤服方寸匕,日三。 【《肘后方》】

鳅鱼同米粉煮羹食,调中收痔。 【吴球】

治男女脱肛:用五倍子、荆芥、小便浓煎洗之。

治肠风并脱肛,及有血:用蛇床子,不拘多少炒为末,贴大肠脱垂处,立收,甚妙。

治诸般痔脱肛:以死蛇一条,如指大湿者,用掘地坑烧之,将有孔板盖坑上,坐熏,烟绝为愈。

大肠脱肛:槿皮或叶煎汤熏洗后,以白矾、五倍末敷之。 【《救急方》】

肠头出:用皂角熏,次用蜒蚰一个,入蜜浸,去蜒蚰,将蜜调土朱敷上,即入。

治谷道赤痛:熬杏仁杵作膏敷之,良愈。

患五种痔:水研出豆根服。

治痔疮:用半新马桶一个,入新砖一个,放桶底上,再用新砖一个烧红,于砖上上用全蝎两三枚烧烟,患人坐桶上熏之,二三次即愈。

穿肠痔漏极痛:鱼鳔捣如泥贴之,其痛即止。 【《万病回春》。】

痔疮便血:用活鲫鱼一个,八两重者,洗净,鳞尾肠肚皆不去,用棕皮二两洗净寸截,先将棕一两,铺在瓦罐内,次安鱼上面,却将棕一两盖之,罐口黄泥固济,火畔炙干。量罐大小,开一地坑,先安小砖一片,后坐罐子,四面用炭火七斤烧煅,候烟绝,取罐于净地,以瓦盆合定,净土壅,勿令透气,经一宿,出火毒,取药细研,每服一钱,食前用米饮调下。忌动风之物。

治痔疮痛不可忍者:木棉花煎汤,旋入(石卜)硝,乘热熏之,候温浸之。单用硝水极妙。

又方:用槐花、艾叶、荆芥、枳壳,水煎,入白矾末打匀熏洗。 【《医统》】

肠风痔漏,有虫如丝,黑头取去除根:瞿麦半升,牙皂角一寸,共为末,入猪腰子一双,内米泔煮,空心食之,少顷,肚痛上攻,虫皆随出,作地坑埋之,薄粥补之。

治五痔方:苍耳茎叶,以五月五日采干为末,水服方寸匕,或丸桐子大,服之立效。 【《千金翼方》】

洗痔方:轻者用朝东马齿苋、刘寄奴浓煎汤熏,待温却用手洗拭干。重者加大青叶梗干者一半同煎。

痔痒:用灰苋菜根浓煎汤,先熏后洗。

又方:取河水频洗,用蜗牛涂之。

一方治痔:用雄鸡胆片脑和匀贴之。

肛门边肿硬痛痒:用白矾三分碎研,用热童便二盏化开,洗痔上,一日二三次洗之。

治痔痛不可忍:以枸杞根杵烂煎汤熏洗,痛立止。 【《古今医统》】

肉痔肿痛:朝阳黄土黄连末、皮硝各一两,用猪胆汁同研如泥,每日旋丸枣大,纳入肛门,过一夜,随大便去之,内服乌梅黄连二味丸药。【《孙氏集效方》,下同】

痔疮肿痛:孩儿茶、麝香为末,唾津调敷。

脱肛气热:孩儿茶二分,熊胆五分,片脑一分为末,人乳擦肛门上,热汁自下而肛收也。亦治痔疮。【董炳方】

漏疮肿痛:猪胆七个,绵胭脂十个,清水和匀,擦七次即可。 【《救急方》】

吐血痔血:向东蘘荷根一把,捣汁三升,服之。 【《肘后方》】

脏毒下血:黄连为末,独头蒜煨研,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陈米饮下四十丸。 【《济生方》】

酒痔下血:黄连酒浸煮熟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汤下。一方用自然姜汁焙炒。【《医学集成》】

脏毒:赤白地锦草洗暴为末,米饮服一钱,立止。 【《经验方》】

地柏,主脏毒下血,与黄芪等分为末,米饮,每服二钱。蜀人甚神此方。 【宋《图经》】

针灸

《灵枢》曰:热病头痛颞颥,目瘈脉痛善衄,厥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视有余不足,寒热痔。

《甲乙经》曰:痔痛,攒竹主之。

痔,会阴主之。凡痔与阴相通者死。阴中诸病,前后相引痛,不得大小便,皆主之。

痔骨蚀,商丘主之。

痔篡痛,飞扬、委中及承扶主之。

痔篡痛,承筋主之。

脱肛下利,气街主之。

《千金方》曰:飞扬,主痔篡伤痛。

绝骨,主瘘马刀腋肿。

天突、章门、天池、支沟,主漏。

商丘、复溜,主痔血泄后重。

劳宫,主热痔。

承筋、承扶、委中、阳谷,主痔痛,腋下肿。

久冷五痔,灸脊中百壮。

五痔便血,失屎,灸回气百壮。穴在脊穷骨上。

病寒冷脱肛出,灸脐中,随年壮。

脱肛历年不愈,灸横骨百壮,又灸龟尾七壮。龟尾即后穷骨是也。

《疮疡全书》曰:脏毒初起微肿,即用湿蚯蚓粪,捻成饼如钱厚,放患上,艾壮如半粒豆大者,烧之微热,即去,再换饼烧之,再易如前法,以十四壮为期,外用冰香散擦之。

虚人脱肛。夫冬至前天道严寒,其气极沉极降之际,况人身小天地,天在上,人居中,地居下,岂不相应乎?治之不能即奏功也。阳生后日长一线,阳渐长,阴渐消矣。宜用灸法治之,无不效者。病人亦要戒气少劳为上策。择晴明和暖吉日,在不通风净暖室中坐卧,取顶上旋毛中百会穴,以酱一匕擦上,艾灸三壮,随服升元大补汤,其肛渐收矣。盖百会为一身之枢纽,大能升提下陷之气,故能奏功。若冬至前不可灸,灸之何益?次日再灸尾骶骨,又灸脐中,随年壮。此法余用之甚效,诸痔漏亦治之。

丹溪心法》曰:凡痔疮先取头垢,捏成饼子,安痔头上,其上又安大蒜一片,以艾灸之。

又痔痛:以附子末津唾和作饼子如钱大,安漏上,以艾灸令微热,干则易以新饼再灸,明日又灸,直至肉平为效。

《医学纲目》曰:脱肛,取大肠俞百会、长强、肩井、合谷、气冲。

针灸痔,独取足太阳。经云:足太阳之脉所生病者,痔,疟,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盖后世取承山穴者是也。其二论督脉而不见其取法。经云:督脉生病,癃痔。盖后世取长强穴是也。

痔漏下血,里急后重,或痒或疼。二白在掌后横纹上四寸,手厥阴脉,两穴相并,一穴在两筋中,一穴在大筋外,针入三分,泻两吸。又法:大痛方,取长强一寸到穴,泻三吸,如灸可七壮,虽久不愈者亦效。

又法:取承山二寸半,补一呼,如灸可七壮。

《古今医统》曰:命门一穴,在脊中,与脐相对,灸七壮,治五种痔病。

又法,长强一穴,在尾骶上,随年壮灸之,治五痔便血最效。

又法:治痔病大如黄瓜,贯于肠头,发则僵仆,以荆芥汤洗之,次以艾灸其上三五壮,若觉一道热气入肠中,大泻鲜红血秽,一时许痛后,其疾乃愈。

又法:治痔初起,痛痒不止,以旧布鞋底烘热,痛痒处频频熨之。冷则再烘熨,其痛痒立止。

脱肛:灸长强穴三壮,愈;脐中,随年壮。百会一穴在顶中,灸三壮,治小儿脱肛。

导引

《古今医统》曰:痔漏乃气血下坠,冲突为痔,既不能坐,又不能行立,惟导引之法可愈矣。其法高枕偃卧,息心调气,气定,其肿自收。

又法:两手抱足,头不动,足向口受气,众节气散来去三七,欲得捉,左右侧身各急挽腰不动,去四肢腰上下气血凝滞,髓内冷血冷,筋急痔漏肿痛。

又法:两足相蹈,向阴踹急蹙,将两手捧膝头,两向急势捧之二七竟,身侧两向取势二七,前后努腰七,去心劳痔病。

又法:踞坐合两膝,张两足,不息两通,治五痔。

又法:一足蹈地,一足屈膝,两手抱犊鼻下,急挽向身极势,左右换易四七。去痔五劳,三里气不下。

《保生秘要》曰:痔疮导引法,于尾闾骶骨间长强穴上,掏六十四度,擦亦如数,兼用吸提呵法,自尔安乐。

运功:坐定息均,注念存疮,吸提四浊九口,再凝艮背法运尾闾,运疮百遍,复升腰俞运二七数,逐日行功不间,自去患根。

痔漏导引法:依患处念推而散之,复两手抱两膝吹而吸之。

又法:吹而散之各六遍,旋转其皮肤患处,想火烧之,次升涌泉水入肺经,推而散之。

艮背法:静坐片时,将万虑扫除,凝神定志于本穴之中,背之腔子里,平心元虚处,初从口念太乙救苦,而渐归于心,归于背,存无守有,念兹在兹,有复冥于无,神自虚而灵矣。

医案

《疮疡全书》曰:一人患痔,每日食海螺蛳半升,因咸,以苦茶漱口,纳及一斗,又能清心寡欲,痔即消矣。痔乃脏火属阳,海螺蛳乃性寒味咸属阴,寒能敌火,咸能软坚,茶又苦凉之味,殆有理也。

《儒门事亲》曰:赵君玉常病痔,凤眼草、刺猬皮、槐根、狸首之类皆用之。或以干姜作末,涂猪肉炙食之,大便燥结,不利且肿。后数日,因病黄。予治令大涌泻数次,不言痔作,麻先生偶记而书之。君玉自识戴人之后,痔更不发耳。

《丹溪心法》曰:许孺人产后痔作,疮有头如蒜头大,或下鲜血或紫血,大便疼,与黑神散。又多食肉大饱,此湿热在大肠所为,以(木郁)李仁、麻仁、槐角各七钱,枳实、皂角仁各五钱,苍朮、归尾、生地各三钱,大黄炒一钱,分六贴,内三样仁另研,煎服而愈。

《医学纲目》曰:一女子脱肛,以糯米浓煎汁洗肛,将砖烧红,沃酢,青布铺其上,令温和,坐布上,肛自吸入。

唐峡州王文显充西路安抚司判官,乘骡入骆谷,有痔疾,因此大作,其状如胡瓜,贯于肠头,热如溏灰火,至驿僵仆。主驿吏云:此病予曾患来,须灸即瘥。用柳枝浓煎汤先洗痔,便以艾炷其上,连灸三五壮,忽觉一道热气入肠中,因转泻鲜血,秽物一时出,至痛楚,泻后遂失胡瓜所在,登骡而驰去。

《薛氏医案》曰:一人不慎酒色,患痔焮肿,肛门坠痛,下血便燥,脉洪大而濇,以当归(木郁)李仁汤加桃仁四剂少愈,更以四物汤加红花、桃仁、条芩、槐花数剂而愈。

一人素有痔,劳役便脱肛,肿痛出水,中气下陷也。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芍药十余剂,中气复而愈。后复脱作痛,误服大黄丸,腹鸣恶食,几危。余用前汤加炮姜、芍药渐愈,后去姜加熟地、五味,三十余剂而愈。

一人脾胃素弱,或因劳,或入房,肛门即下,肿痛甚,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兼六味丸而愈。后因过饮,下坠肿痛,悞用降火消毒,虚证蜂起。余用前汤加炮姜、木香一剂,再用前汤并加减八味丸,两月而安。

一男子患痔,大便燥结,焮痛作渴,脉数,按之则实,以秦艽苍朮汤二剂少愈,更以四物汤加芩、连、槐花、枳壳四剂而愈。

一人患痔成漏,每登厕则痛,以秦艽防风汤加条芩、枳壳四剂而愈,以四物加升麻、芩、连、荆、防,不复作。

一男子患痔漏,每登厕,则肛门下脱作痛,良久方收,以秦艽防风汤数剂少愈,乃去大黄加黄芪、川芎、芍药而痛止,更以补中益气汤二十余剂后,再不脱。

一妇人患痔,肿焮痛甚,以四物汤加芩、连、红花、桃仁、牡丹皮四剂少止,又数剂而愈。

一妇人素患痔漏,每因热则下血数滴,以四物汤加黄连治之,即愈。后因大劳,疮肿痛,经水不止,脉洪大,按之无力,此劳伤血气火动而然也。用八珍汤加芩、连、蒲黄二剂而止,后去蒲黄、芩、连,加地骨皮数剂而安。丹溪云:妇人崩中者,由脏腑伤损,冲任二脉,血气俱虚故也。二脉为脉经之海,血气之行,外循经络,内营脏腑,若气血调适,经下依时。若劳动过极,脏腑俱伤,冲任之气虚,不能约制其经血,故忽然而下,谓之崩中暴下。治宜大补气血之药,调养脾胃。微加镇坠心火之药治其心,补阴泻阳,经自正矣。

一男子有痔漏,每登厕,肛脱良久方上,诊其脉细而微,用补中益气汤三十余剂,遂不再作。丹溪云:脱肛属气热气虚,血热血虚。

一男子臀患漏,口干发热,喜脓不清稀,脉来迟缓,以豆豉饼灸,及服八珍汤加麦门冬、五味子、软柴胡、地骨皮,三月余而愈。后因不慎房劳,复溃,脓清脉大,辞不治,果殁。河间云:因病致虚则为轻,盖病势尚浅,元气未虚也。至病初愈而劳复,或饮食劳倦,或房劳七情六欲,阳瘁阴弱,加致羸损,此因虚致损则为重,病势已过,元气已索故也。

一男子痔疮肿痛,便血尤甚,脉洪且濇。经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盖风气通于肝,肝生风,风生热,风客则淫气伤精而成斯疾。遂与黄连、当归、黄芪、生地黄、防风、枳壳、白芷、柴胡、槐花、地榆、甘草治之,渐愈;次以黄连丸而瘥。又姜生,便血数年,百药不应,面色痿黄,眼花头眩,亦以黄连丸治之而平。

曹铨因饮法酒,肛门肿痛,便闭脉实,服荆防败毒散不应,予用黄连内疏汤而愈。

一男子患痔,脉浮鼓,午后发热作痛,以八珍汤加黄芪、柴胡、地骨皮治之,稍可;彼欲速效,用劫药蚀之,痛甚,绝食而殁。夫疮之溃敛,气血使然也。脉浮鼓日晡痛,此气血虚也。丹溪云:疮口不合,用大剂参、芪、朮、归、芎补之,外以附子饼灸之,更以补药作膏贴之。

一男子年逾四十,有痔漏,大便不实,服五苓散,愈加泄漏,饮食少思。予谓非湿毒,乃肠胃虚也,当以理中汤治之。彼不为然,仍服五苓散,愈甚。复请予,乃以理中汤及二神丸月余而平。

李逵因痔疮怯弱,以补中益气汤少加芩连枳壳治之,稍愈。后因怒加甚,时仲冬,脉得洪大,予谓脉不应时,此乃肾水不足,火来乘之,药不能治,果殁于火旺之月。常见患痔者,肾脉不足,俱难治。

刘商有痔,肛门脱出,此湿热下注,真气不能升举,诊其脉果虚,遂以四君子汤加黄芪、芎、归、苍朮、黄蘗、升麻、柴胡服之,更以五倍子煎汤熏洗。彼以为缓,乃用砒霜等毒药蚀之而殁。夫劫药特治其末,且能伐真元,鲜不害人,慎之慎之!

徐生因痔,气血愈虚,饮食不甘,小便不禁,夜或遗精,此气虚兼湿热而然,非疮故也。以补中益气汤加山茱萸、山药、五味子,兼还少丹治之而愈。

一男子患痔漏,脓出大便,诸药不应,诊其脉颇实,令用猪腰子一个切开,入黑牵牛末五分,线扎,以荷叶包煨熟,空心细嚼,温盐酒送下数服,顿退;更以托里药而愈。

一男子患痔漏,口干胃脉弱,此中气不足,津液短少,不能上润而然,以黄芪六一汤、七味白朮散治之。或曰:诸痛痒疮,皆阳心火。遂服苦寒之药,大便不禁而殁。夫诸痛痒皆属心火,言其常也。始热终寒则反常矣,可泥此而不察乎?

一男子臀痈腐溃,肌肉不生,用药敷之,四沿反硬。予诊之,脉濇而弱,此气血虚不能荣于患处,故敷凉药反硬,乃气血受寒凝结而非毒也。用大补药而愈。

一男子臀痈,肿硬作痛,尺脉浮紧,按之无力,以内托羌活汤一剂,痛止;以金银花散四剂,脓溃而愈。

一男子臀痈,肿硬痛甚,隔蒜灸之,更服仙方活命饮二剂,痛止肿消;以托里消毒散加黄蘗、苍朮、羌括,疮头脓溃而愈。

一男子臀痈作脓而痛,以仙方活命饮二剂痛止,更以托里消毒散,脓溃而瘥。

一男子臀痈,不作脓,饮食少思,先用六君子汤加芎、归、黄芪,饮食渐进,更以托里消毒散,脓溃而愈。

一男子臀痈,溃而脓清不敛,以豆豉饼灸之,更饮十全大补汤两月余而痊。凡疮不作脓,或不溃,或溃而不敛,皆气血之虚也。若脓清稀,尤其虚甚也。

一男子臀痈,脓水不止,肌肉渐瘦,饮食少思,胃脉微弦,以六君子汤加藿香、当归数剂,饮食遂进;以十全大补汤及豆豉饼灸之,两月余而敛。

一弱人臀痈,脓成不溃,以十全大补汤数剂,始托起;乃针之,又二十余剂而愈。夫臀居僻位,气血罕到,老弱人患之,尤宜补其气血,庶可保全。

一男子臀漫肿,色不变,脉滑数而无力,此臀痈也,脓将成,尚在内。予欲治以托里药,待发出而用针。彼欲内消,服攻伐药,愈虚。复求治,仍投前药,托出针之,以大补药而愈。凡疮毒气已结不起者,但可补其血气,使脓速成而针去,不可论内消之法。脓成,又当辨其生熟浅深而针之。若大按之乃痛者,脓深也;小按之便痛者,脓浅也;按之不甚痛者,未成脓也;按之即复起者,有脓也。按之不复起者,无脓也。若肿高而软者,发于血脉;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肉色不相变者,发于骨髓也。

巡抚陈和峰脾胃不健,服消导之剂,左腿股及臀患肿,此脾气虚而下注,非疮毒也。当用补中益气倍加白朮。彼惑于众论,云白朮能溃脓,乃专以散肿消毒为主,而肿益甚,体益倦。余用白朮一味煎饮而消。

儒者杨启元左臀患痈,敷贴凉药,肿彻内股,服连翘消毒散,左体皆痛。余以为足三阴虚损,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肺,用六味丸加五味子以补肝肾,股内消而臀间溃;又用十全大补汤而疮口敛。

一儒者臀痈,肿焮痛甚,此邪毒壅滞,用活命饮隔蒜灸而消。后因饮食劳倦,肿痛仍作,寒热头疼,此元气虚而未复也,与补中益气汤,频用葱熨法,两月而愈。

一男子臀痈,漫肿而色不变,脉滑数而无力,脓将成矣,余用托里而欲针,彼畏针而欲内消,悞用攻伐之剂,顿加恶寒发热自汗等证。余用十全大补汤,数剂肿起色赤,仍外针内补而愈。

吴辅之父患臀痈,内溃肿胀,发热口干,饮食少思,此脾胃虚弱也。先用六君加芎、归、参、芪数剂而溃,又用十全大补汤倍加参芪五十余剂而愈。

一人年三十,脉如屋漏雀啄,臀痈肿硬,色夭,脓水清稀,悞服败毒之药。余曰:此足三阴亏损而药复伤也。余用六君加归、芪、附子一钱,二剂肿溃色赤;又减附子五分,数剂元气复而疮愈。

一男子臀痈,硬痛发热,此膀胱气虚而湿热壅滞,用内托羌活汤二剂,热痛悉退;后用托里消毒散而溃;又用托里散四十余剂而敛。

平湖袁上舍患痔,外傅寒凉,内服消毒,攻溃于臀,脓水清稀,脉洪大而数,寒热作渴,余辞不治,后果殁。此足三阴亏损之证,失滋化源,以致真气益虚,邪气愈甚矣,不死何俟!

进士周希辅素有疝痔,劳则小腹作痛,茎出白津,痔亦肿痛,若饮食劳倦,起居失宜,则发寒内热,肢体疲倦,服十全大补汤,诸证并退。彼欲去病根,乃用攻病生肌之药,肌体骨立。余用益气汤、地黄丸,元气渐复,但自弛调摄,不能全愈。

《寓意草》曰:旧邻治父母张受先先生,久患穿肠痔漏,气血大为所耗,有荐以吾乡黄生善敷割者,先生神其术,一切内治之药,并取决焉。不肖昌雅重先生文章道德之身,昔居瀛海时,曾令门人往候脉息,私商善后之策,大意谓,先生久困漏 ,一旦平成,精气内荣,自可百年无患。然新造之区,尚未坚固,则有浸淫之虞;脏气久虚,肠蓄易澼,则有转注之虞。清气久陷,既服甘温升举矣,然漏下已多,阴血暗耗,恐毗于阳;水谷易混,既用养脏厚肠矣,然润剂过多,脾气易溜,恐毗于阴。且漏孔原通精孔,精稍溢出,势必旁渗,则豢精当如豢虎,厚味最足濡脾,味稍不节,势必走泄,则生阴无取伤阴。盖人身脾气,每喜燥而恶湿。先生漏孔已完,败浊下行者,无路可出,必转渗于脾,湿固倍之,是宜补脾之阳,勿伤脾之阴,以复健运之常,而收和平之益云云。及至娄中,应召往诊,指下轻取鼓动有力,重按若觉微细,是阳未见不足,阴则大伤矣。先生每进补阴之药,则夜卧甚宁,肠澼亦稀,以致疡医妄引槐角、地榆治肠风下血之法治之,亦不觉其悞。其实漏病乃精窍之病,盖构精之时,气留则精止,气动则精泄。大凡强力入房者,气每冲激而出,故精随之横决,四射不尽,繇孔道而注,多溢于精管之外,久久渐成漏管。今漏管虽去,而肉中之空隙则存,填窍补隧,非此等药力所能胜也。不肖姑不言其非,但于渠方中,去槐角、地榆等,而加鹿角霜一味,所谓惟有斑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缺者是也。况群阴之药,最能润下,不有以砥之,则肠中之水,更澼聚可虞耶?然此特微露一斑耳。疡医不解,已沮为不可用。因思吾乡一治漏者,溃管生肌外,更有二神方。先以丸药半斤服之,令人阳道骤痿,俟管中肉满,管外致密,后以丸药半斤服之,令人阳道复兴。虽宜于少,未必宜于老,然用意亦大奇矣。不肖才欲填补窍隧,而黄生沮之,岂未闻此人此法乎?

《外科正宗》曰:一男子患痔六年,每遇酒色劳役,痔则发肿,坚硬疼苦,十余日方得稍可。彼欲断其根,以枯痔散上至七日外,其痔渐黑,外有裂缝,至十六日痔枯脱落,扎若鸡心,以生肌散逐日用之,内服养血健脾药而愈。

一男子患痔,焮肿作痛,大便结燥,脉数有力,以内疏黄连汤二服,便行痛止;又以四物汤如芩、连、枳壳、天花粉数剂而肿消;更以脏连丸一料而不复发。

一男子患痔,凡遇劳苦发肿作痛,以枳壳汤熏洗,内服防风秦艽汤,数服痛肿顿减;令彼常洗前汤,每月五六次;内与六味地黄丸加黄蘗、知母服之,不发。

一男子好饮多欲,内痔虚坠下血,以四物汤加芩、连、升麻、葛根,数服,虚坠乃止;又以当归(木郁)李仁汤二剂,痔肿亦消;更服脏连丸月余,便血亦止。又月余兼节酒色,不发。

一男子患痔十余年,头已穿溃,未及通肠,每发疼苦,以三品一条槍,插至七日,痔变黑色,疮边渐渐裂缝,至十五日脱落,以凤雏膏擦至半月,口敛而平。

一男子怯弱,内痔便血,面色痿黄,自服凉血止血药不应,诊之脾脉虚而无力,此中气不能统血,以补中益气汤十余服,精神顿倍,便血亦少;又以加味四君子汤,兼前汤间服,月余不发。大抵此证所致之由不同,当究其因治之。如元气有余,形黑气盛,先粪而后紫血,更兼脉实有力者,此属有余,法当凉血止血药应自效。至若形体瘦弱,面色痿黄,先鲜血而后粪,更兼脉虚无力者,此属不足,岂可反用凉药止之,致伤脾胃?此证若不温中健脾,升举中气,其血不得归原,故药难效,伤其根本也。

一男子患臀痈,四五日始生疼痛,至晚作寒,六脉浮而带数,以人参败毒散二剂,寒热顿退,疼痛稍止。彼值公务相关,欲出,乃用针点入患顶五六分,流去紫血,用蟾酥条插入,膏盖,以活血散瘀汤二服,次日流出紫血,随便可行;更服托里药五六服而安。

一男子患臀痈六七日,焮痛发热,口干便燥,以托里消毒散,加花粉、大黄二服,便通渴止;仍用前汤加角针、山甲数服而脓溃;又以十全大补汤半月而敛。

一男子患臀痈,坚硬不溃,此先寒凉之过也,以十全大补汤加皂针、苍朮、丹皮四剂,坚硬渐软;又以透脓散三服,脓熟针之,以前汤倍参、芪、归、朮月余而敛。

一男子暑月患臀痈,自为内毒,外用老鸦草捣烂敷之,每日续饮凉水十余碗,如此三日,疮毒内陷,患上平塌,冰冷,口噤不言,六脉沉细如丝,辞不可治,至夜而死。

一人冬月患臀痈,外用四黄散凉水调敷,内服败毒凉药,毒亦内陷,烦躁口干,鼻焮气急,患上平塌,原头存一空孔,无水无脓。予曰:疮毒已陷,定不可治。复请别医,俱曰无事。予曰:臀居小腹之后,肌肉顽厚,毒既到此,必须内托为脓,溃后最易收敛。今已内外寒凉,毒既内入,岂能再出?众医强投内消解毒定躁除烦之药,终至不应,半月而死。

同类推荐
  • 大金刚妙高山楼阁陀罗尼

    大金刚妙高山楼阁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胜鬘宝窟

    胜鬘宝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琴议篇

    琴议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老君养生诀

    太上老君养生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证治准绳·类方

    证治准绳·类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Fated (Book #11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Fated (Book #11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TURNED is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
  • 赵云传

    赵云传

    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后西秦经商鞅变法,日渐强大,逐步吞并六国,六国虽有合纵之策,无奈出了个雄才伟略的秦王嬴政,只十余年间,便一统海内,扫清寰宇,自以为天下太平,便做起那称帝的美梦来,无奈未及三世,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而灭秦,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天下遂归于一统。
  • 侧写师2:最实用的判断术

    侧写师2:最实用的判断术

    判断术的秘密,成为商界的侧写师!能够读取嫌疑犯自身也没有意识到的信息,判断其内心,使他们在心理上屈服于侧写师。这种能力其实是在竞争激烈的商界人士需要具备的第一个条件。现代商界正在上演窃取对手思想和令对手心理屈服的暗战。为了在如此激烈的心理战中获胜,需要具备迅速看清情况,瞬间作出判断,拥有侧写师一样的思考能力。本书向人们传达了作者以专业心理学家的角度领悟到的沟通技术。不征服对手、就被对手征服的商界心理战中,最重要的就是无论遭遇任何对手,都可以灵活面对的沟通技术。本书介绍了很多以侧写师强大的心理分析,彻底捣毁对手情感防线的有趣故事,带领读者进入充满判断的世界中。
  • 鹿念北洲

    鹿念北洲

    时间如清风般徐徐而来,又在身后轰然逝去,顾北洲从未来走来,又成为鹿禾的过去。 不断地重复一段时光真的有意义吗? 也许只有真正相爱的人才知道答案。 顾北洲说:“我会用一辈子去记得。只要是有你在的时间,就不会是毫无意义。”鹿禾说:“我知道他会一直在我身后。 纵使时光辜负,只要我回头,他就一直在。他是我的英雄。”
  • 相府弃女太嚣张

    相府弃女太嚣张

    山盟海誓敌不过千金财富,耳鬓厮磨却死于一张保单。曾经的挚爱因为钱变得如此不堪……魂归幽冥,她带着一颗破碎的心,重生于这个盛世。身为相府嫡女,却无千金尊贵,只因她是一个不被父亲认可的弃女。重生也罢,弃女又如何?她伤痕累累的心,已经容不下太多的波澜,只要自己在乎的,还在……可是为何,却连这么一点点小小的温暖,都不给她留下。。。血洒长空,冷了她的眼,断了她的情,毁了她的心。从今后,只余执念!“亲爱的父亲大人,”诸葛玲莜明媚的笑着,声音却犹如来自地狱最深处般的冰冷:“您一定要长命百岁,因为你死的太早了,就看不到女儿是如何让你们一步一步的,踏入永不超生的地狱了。”说罢,她优雅的转身,魅惑的笑着,扬长而去,空气中只留下了像是情人般软语的呢喃:“我要相府,永无宁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诛他满门,便是血亲又如何?只是这样已经无心无情的她,为何偏偏惹来了……高贵傲气如他,却甘愿放弃一切:“莜儿,这万里江山,你若喜欢,我便为你而夺,你若不喜,我便抛下一切,随你笑傲江湖,行遍海角天涯!”温文儒雅如他,却甘愿去付出一切:“莜儿,不管你如何改变,飞往何方,如果有一天你累了,只要回头,就会看见师兄一直都在你身后,守护着你!”冷酷无情如他,却霸道的承诺一切:“女人,我即救了你,便不允许任何人再伤你,我不能,旁人不能,你自已更不能!”邪魅狡诈如他,却蹩脚的奉献一切:“宫主大人,既然老宫主把我交给了你,我就已经是你的人了,你要对我负责!”诸葛玲莜抚额长叹,都是嚣张惹的祸……—————————————————————————————————文文各帅哥美女开始领养,先到先得哦!本文女强NP,请慎重跳坑!女强男不弱!且看强强联手,如何睥睨天下—————————————————————————————————新人,新文,求包养、求点击、求收藏,各种求 ̄ ̄ ̄ ̄ ̄ ̄ ̄ ̄ ̄﹏﹏﹏﹏﹏﹏﹏﹏﹏好友推荐﹏﹏﹏﹏﹏﹏﹏﹏﹏﹏﹏﹏﹏《娘子,别逃了》http://m.wkkk.net/info/m.wkkk.net花妆画骨·著《魅颜狂杀》http://m.wkkk.net/info/m.wkkk.net墨羽轻尘丶·著《月无极》http://m.wkkk.net/info/m.wkkk.net罂紫·著
  • 李明聪作品小辑

    李明聪作品小辑

    早就听说绥宁县城郊区一个名为坪溪村的地方有一座寺院,颇为有名,但一直未曾探访。最峰寺,这一处佛门圣地,身处尘世,却超然物外。您来与不来,它的灵气不生不灭;您信与不信,它的慈悲不增不减。它有幸欣逢盛世,注定不会平凡,犹如养在深闺的美人,天生丽质,难以自弃;它宛若酿在深巷的美酒,虽不自扬却香自飘。因为丽质,它必将成为人们的休闲胜地;因为清纯,它必将成为人们的精神港湾。这里,不仅仅是人间乐土,它更是佛国,是天堂,如千叶宝莲,一蕊之外,层层花开!
  • 宇航时代

    宇航时代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呆子陛下,万福金安

    呆子陛下,万福金安

    楼之画从未想过,有一日会因一次踩踏事件而命陷黄泉,待蒙胧清醒,她却早已魂穿异世,在这陌生的朝代经历着从不敢想象的曲折,一次偶然的救治,沾染上了弃不了的爱恨情仇,终有一日,硝烟已过,鸦雀横飞,她站在经历过大战洗涤的战场上,朱红锦衣随烟飘扬,飞散在空气里,清冷的眼眸望着四处残骸,江山秀丽早已落满离殇,遥想那年,你我年少,今岁却难两相全,只道朝拾蹉跎,旖旎不在,霞光映出云雾,乍泄出希望,薄唇轻启道“呆子,在叫一声娘子,可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大凉有女帝,手绘盛世。数千年历史长河里的书圣、诗仙、枭雄、帝王、神将、谋臣、大儒、祸水红颜……无数妖孽齐聚繁华大世,百花绽放,欲书人间风流。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少年潜渊而起,欲与天公试比高。……已有完本书《宋仕妖娆》、《历史维修工》,欢迎书荒的朋友移步一阅。书友群:421096750
  • 竹马养成小蛮妃

    竹马养成小蛮妃

    上一世,他因病症缠身而选择默默放手!上一世,他眼睁睁的看着她沉棺惨死,空留余恨!再次睁眼,他回到了当年,默默发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这一次他夜君澜绝对不会再放手!只是,这记忆中的她怎么会性情大变?齐王的追妻计划屡屡落空,只能暗自咬牙:隔壁那死丫头,你等着!追妻第一步:欺负你,就欺负你,但我这一生只欺负你一人!追妻第二步:欲擒故纵,放你自由只是因为我心疼你的眼泪!追妻第三步:守株待兔,不管你走得多远,回头看到的只能是我!女主顾蔓蔓表示很是心累:本姑娘只想混吃等死潇洒一生,怎么就招惹了那个大魔王?你要追我就说点好话啊!嘴毒,腹黑,还斤斤计较,你这是要凭实力单身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