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5200000013

第13章

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大唐王朝十分疲弱。吐蕃可汗闻知宁国公主绝色天下,又为新寡,便多次求书娶宁国公主为妻。但宁国公主誓不再嫁。吐蕃王垂涎宁国公主的美色,遂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九月,会同各部落蕃兵二十万人马长驱直入,连陷兰州、廓州、治州、洮州、秦州、渭州等郡县。

边关告急文书连连送到朝廷,竟然被私通吐蕃的程元振藏匿,不让代宗皇帝知道。吐蕃进至径州,泾州刺史高晖是程元振的羽党,早已与吐蕃暗自勾结,吐蕃兵到,便开城迎接,自愿充任向导,引蕃兵攻入-州-州刺史逃到京师,向代宗报奏。代宗左右一看,都是在朝文官,急忙拜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郭子仪自被罢职以来,麾下只有二十骑,被逼无奈,只好驱捉民马补充行队。刚到咸阳,蕃兵已越过奉天、武功,横渡渭水,冲过便桥,直至京畿。

百官仓皇逃散,代宗身边只有一班嫔妃。代宗见形势危急,只得逃出京城,程元振、元载和刘晏等护驾,一同奔向陕州。郭子仪闻知皇帝要出逃,立即从咸阳领兵赶回京师,皇帝的车已出京城,便匆匆追寻出城。他从太极宫往西而行,刚至开远门,只见射生将王献忠领着四百余骑兵卒,拥着丰王珙而来。原来是王献忠逼迫丰王以下的十个王正准备投降吐蕃,迎贼入宫。郭子仪见他们面带喜色,横马挡住去路,厉声诘问王献忠:“你们往哪儿去?”

王献忠见是郭子仪,不免有几分畏惧,连忙下马,躬身答道:“今主上东迁,社稷无主。公身为元帅,何不行废君主君之事,以副民望呢?”丰王珙也上前劝说:“元帅是国家重臣,今日之事,只须公一言便定。”郭子仪怒目而视说:“朋友尚不可乘人之危,况殿下与圣上系叔侄之亲,岂可骨肉相残?

今日之事,下官只知有天子,不知有他!“随即命众人跟随自己走出京城,沿途招集散兵,前往陕州,保护代宗。

吐蕃可汗进入长安,只见宫殿巍峨宏伟,竟不敢进入其内。降将高晖首先驰入,吐蕃可汗随进后宫,搜寻宁国公主。宁国公主眼看代宗逃离,自叹红颜薄命,不甘受辱,投身太液池中,自溺身亡。吐蕃可汗令手下在长安大肆抢掠财物仕女,六宫遗下宫女皆被抢占,可怜长安遭到安禄山侵占后的又一次蹂躏。吐蕃搜遍京城,搜出唐朝已故-王的儿子广武王承宏,便立为儿皇帝,假署百官,令前翰林学于可封为宰相。

这时郭子仪手下仅有武关守卒数千人。令判官王延昌到商州招抚旧部。

各路军马得到郭于仪的号令后,分别赶赴咸阳。郭子仪会见各部旧将,禁不住老泪纵横,要求部将同心协力,驱逐吐蕃,收复京城。众部将感恩涕零,誓遵号令,收复长安。郭子仪朝见代宗皇帝,代宗怕吐蕃乘势攻入潼关,想留往郭子仪在身边护驾。郭子仪拜奏说:“臣不收复京师,无颜以对先帝;臣若出兵兰田,吐蕃必不敢东来,请陛下勿以为忧。”代宗准奏为是。郭子仪便派遣主应军使张知节率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为前锋,扎营韩公堆,“击鼓-山,张旗帜,夜丛万炬,以疑贼”。(11)真是兵不厌诈!同时,又派光禄卿殷仲卿募兵兰田,派出绕勇骑兵二百余人,渡过-水,游弋长安。老百姓彼此欢呼传言:“郭令公调集大军来收复长安了!”一传十,十传百,竟成声势。吐蕃可汗命探马出城探听,回来报称:“确有郭子仪大队兵马,即日前来围攻京师。”吐蕃官兵此时己掠夺财物子女无数,目的已达到,正想满载而归。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十分惊慌。这时,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派部将王甫潜入长安,秘密联络了勇敢侠义的数百青少年,夜至朱雀街,边打鼓边呼喊:“郭令公来了!王师到了!”唐朝叛将高晖听到这喊声吓得魂飞魄散,连夜出城逃走。一逃皆逃,一散皆散,吐蕃可汗率领众蕃兵逃出长安。

(见新、旧《唐书·郭子仪传》)

郭子仪兵不血刃,不战而胜。吐蕃兵退后,捷报传到咸阳,郭子仪请代宗回銮京师。当初吐蕃作乱,全是程元振从中作祟,暗通吐蕃,屡压奏表,酝成大祸。此时长安收复,百官群臣议论纷纷,归罪程元振。”太常博士柳伉上疏切谏,诛元振以谢天下。”(12)程元振心里又怕又恨,怕的是百官群起而攻之,恨的是郭子仪忠守唐朝天下。于是,利用在代宗身边的优势,潜言密奏,挑拨离间,“又以子仪复立功,不欲天子还京,劝皇帝暂且去洛阳定都,以避蕃寇”。在御前听政时,刘晏身为转运使,从解决缺粮问题出发,苟同元振请天子暂且移都洛阳。在刘晏看来,生人之本,以粮为首。还都长安,京师必将严重缺粮,漕运输粮,难克三门之险,移居东都,缺粮则比长安易于解决。代宗本受程元振的馋言挑拨,已是疑虑重重,再听刘晏之言,甚觉有理,遂同意下诏宣慰。郭子仪在兵部侍郎张重光宣旨后,即附奏章给代宗皇帝:“臣闻雍州之地,古称天府,右控陇蜀,左扼崤函,前有终南、太华之险,后有清渭、蜀河之固,神明之奥,王者所都。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兵强士勇,雄视八方,有利则出攻,无利则入守。囗囗以至太宗、高宗之盛,中宗、玄宗之明,多在秦川,鲜居东洛。”

“咸谓陛下已有成命,将幸洛阳。臣熟思其端,未见其利。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并邑棒棘,豺狼所嗥,既乏军储,又鲜人力。囗囗陛下奈何弃久安之势,从至危之策,忽社稷之计,生天下之心。臣虽至愚,窃为陛下不取。”

最后,针对代宗所担心粮食不够的问题,郭子仪提出,为恢复旧业,再造邦家,唯新庶政,穿大布之衣,戴大帛之冠,躬俭节用,罢黜白吃饭的官吏,去掉冗食的官僚,抑制宦官专权,任用贤能宰相,“付老臣以练兵御侮,则黎元自理,寇盗自平,中兴之功,旬日可冀,卜年之朝,永永无极矣!”

(13)可以说,郭子仪的奏章对代宗收回成命,粉碎程元振的陰谋起到了关键作用。郭子仪在信中,从政治、军事、经济上指出了还都洛阳是“弃久安之势,从至危之策”。当时,东都洛阳久经战火,宫室焚烧殆尽,老百姓已不满千户,宫室在洛阳既缺乏军需储备,又缺少劳力,连马吃的饲料、百官住的地方都没有,如何能在洛阳生存呢!而还都长安,在政治上、军事上,甚至人们的心理上都不一样。特别是在军事上可以“有利则出攻,无利则入守”,秦川之地是“王者所都”,是大唐王朝太宗、高宗开创贞观、永徽盛世的地方;也是玄宗实现开元之冶的首府,放弃京城长安,代宗梦想继复开元盛世还能实现吗?代宗还都洛阳也不是出于本意,主要是受了程元振馋言的影响,当皇帝的最怕战功赫赫、握有军权的人谋反。”子仪复立功,不欲天子还京”,可谓一支暗箭矢的,使代宗轻信妄言。郭子仪的这封奏书恰恰解了代宗心头的迷惑和怀疑。

代宗看到郭子仪的奏表,垂泪而泣,谓左右曰:“子仪用心,真社稷臣也。可亟还京师。”(14)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十一月,车驾由陕回到京城长安。代宗还京,宰臣程元振也乘车随驾回朝,可悲的是代宗还想“以规任用。”程元振又窥测方向,与御史大夫王升饮酒,发泄心中不满,又为谏官弹劾。这时,代宗才下诏罢免程元振。”同恶陰谋,议当从重。囗囗程元振性惟凶愎,质本庸委,蕞尔之身,合当万死。”(15)但是,代宗念及当初程元振有护驾保驾之功,特宽刀斧之诛,饶了他一条性命,罢官削职,放归田里,命京兆府派人递送州县。

刘晏由于与程元振私交不错,曾赞同程元振劝说代宗移居东都洛阳的意见,遭到一些官员的谤言,受到程元振牵连,由相位被罢为太子宾客。元载却在朝中得势,一时权倾当朝。

刘晏再次被贬,好似挨了一记闷棍,这是他自任京兆尹到入相五年来的第二次被贬。他闭门不出,居家反思,切感羞愧,无颜见人,妻兄李囗知道刘晏遭贬,特地赶来看望,劝慰妹夫说:“为人在世,孰能无错?又孰能无冤?错不可毁其身,冤不可夺其志。位高不可擅权,权大不可谋私。元振之流权贵一时,终不能一世。妹婿倒应该痛定思痛,置流言蜚语于不顾,清正守身,报效唐室。”刘晏听后,暗中思忖,李囗说得对啊!人孰能无错无冤!

坚臣都是权倾一时,终不能一世,李林甫、杨国忠、李辅国、程元振不皆是如此吗?他们虽显赫一时,不都是遗臭万年的坚臣祸首吗?他暗下决心,宁可守其身,蒙其冤,也要做为国为民的清官,留芳名于后世,绝不做贪赃在法、目无纲纪的权坚而遗臭万年!

两个月后,刘晏的命运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刘晏居家两个月有余,不觉已到三月,春暖融融,练罢道术,走出家门,步向长安街头。只见街市萧条,饥民褴褛,米市竟斗米卖价千文。他不由心中一阵酸楚,开元盛世之际,斗米不过十三文,如今物贵钱贬,黎民百姓,如此艰食,日子怎么过啊!

别说老百姓居家艰难,就连皇宫禁苑也是“宫厨无兼时之积”,吃了上顿没下顿。御林禁军缺乏粮食,孕育着造反的危机,令代宗皇帝着急头疼,屡屡侧席无眠,忧心忡忡,坐立不安。

一日,宫中五更晨鼓刚刚响过,公鸡尚未司晨,黎明前的长安仍是一片漆黑,刘晏骑着一匹瘦马,急急忙忙穿街走巷,赶往大明宫东朝堂上早朝。

连绵春雨,路滑泥泞,马虽赢瘦,倒也跑得十分迅疾,缰绳一放,竟然撞在路边石柱上,刘晏差点从马背上摔落下来。真是:鼓声初动未闻鸡,赢马街中踏稀泥;烛暗有时冲石柱,雨中无处认沙堤。(16)

刘晏在朝堂执笏等待早朝。俄顷,侍中内外呼应,代宗皇帝从后宫走出。

侍御官承旨索扇,两张羽扇合成一道屏障,代宗皇帝在扇后登上御座,坐定后撤开羽扇,只听代宗一声吩咐:“宣诏太子宾客刘晏接旨。”

侍御官一声传呼:“宣诏太子宾客刘晏——!”

刘晏闻声从后排走上前来,跪伏在地:“微臣刘晏领旨。”

生为人臣,面对险恶官场,真不知是祸是福!

注释:

(1)《太平广记》卷164《国史补》。

(2)《旧唐书》卷123《刘晏传》。

(3)《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

(4)《旧唐书》卷184《程元振传》及《新唐书》卷144《来填传》。

(5)《旧唐书》卷184《程元振传》。

(6)《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

(7)《新唐书》卷137《郭子仪传》。

(8)《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

(9)《新唐书》卷137《郭子仪传》。

(10)《旧唐书》卷121《仆固怀恩传》。

(11)《新唐书》卷137《郭子仪传》。

(12)《旧唐书》卷184《程元振传》。

(13)《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

(14)同上。

(15)《旧唐书》卷184《程元振传》。

(16)据张籍《早期寄白舍人严郎中》改写。

同类推荐
  • 曾文正公年谱

    曾文正公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如禅师语录

    万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宣城雪后还望郡中寄

    宣城雪后还望郡中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lower Fables

    Flower Fab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替嫁狂妃惹邪王

    替嫁狂妃惹邪王

    新婚之夜,她昏了过去,再次醒来,灵魂重生,狂女归来!她踢了残暴夫君,撕毁装逼情敌的假面;毁了庶姐的容颜,与亲爹断绝父女关系,这些非她所愿,她只想过安静日子,怎奈美男纠缠,阴谋丛生……
  • 医圣都市纵横

    医圣都市纵横

    懂医术,玩修炼,掌阴阳,定乾坤……带着一身通天的本领回归,定当纵横绝世。
  • 风雪归客

    风雪归客

    一声龙吟,只手重铸江湖;纸短情长,红颜兄弟成双。倚天屠龙,何敌赤霄纯均;江河汹涌,谁人与我争锋。一剑同辉日月,立马扭动乾坤;红尘谁主沉浮,潇洒肆意人生。一个从小深居山林的孤儿,练就一身傲世武功,红尘中狼烟滚滚,英雄亦有失足。是龙不是虫,终有一日气贯长虹,威震四海五湖。是恩是仇,水落石出,尘归尘、土归土。武之巅峰,九天共尊。
  • 恶女从良

    恶女从良

    族中姐妹,费心费力帮她出谋划策,她以为是真心待她,不过是一步步将她推进恶女的深渊,毁掉她的名声,成了勋贵世家眼里的恶女。重生回到开始,她要改过自新。任她如何贤淑,恶名仍与京城的恶少们并肩而立,元喜抚额感叹:闺秀难为啊。恶女从良翻身史,更是恶女与恶少们的故事。新文《女配是重生的》前世她被荣华富贵迷花了眼,堕落一生。今生不想再重蹈覆辙,势要将那颗虚弱的心泯灭掉,重生后就算当个女配也要拥有精彩的人生。大家多多支持
  • 惹上极品大恶魔

    惹上极品大恶魔

    那日相见,他笑着说:“丫头,来日方长。”她骂道:“谁要跟你来日方长,滚粗。”“我永远缠着你”“……”“走吧”“去哪?”“我家。”“尼玛,谁要跟你去”两人爱恨纠缠不休,宠文一枚哦!………………。
  • 王爷蹲墙角

    王爷蹲墙角

    强要她?没事她淡定!虐待她、羞辱她,没事她很淡定,将她腹中的孩子打掉?没事她……她蛋疼!行不?喵了个咪的!老虎不发威拿她当凯蒂猫,看她如何七十二变,王爷你给本宫墙角蹲着去!
  • 智能浩劫

    智能浩劫

    公元2271年,由于在研发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没有设定足够的保护机制,人工智能通过自我学习而爆发性地增长,最终人类被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人工智能——“星河”所控制。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战后,幸存的人类被人工智能麾下的机器人军团圈养起来——星河不将人类屠杀殆尽的唯一目的就在于他需要借助人类完善他的“头脑”。在这个地狱般的未来,不是每个人都听天由命地苟延残喘,无数的热血男儿还在绝望中无畏地抵抗!
  • 嫡女谋嫁:误惹腹黑王爷

    嫡女谋嫁:误惹腹黑王爷

    前世是她眼瞎,看错了人、祈求皇帝赐婚以为可以幸福一生,谁料最终连累了自己的父王,害的一家三百余口满门抄斩、自己也落了个赐死的下场。当重生回到四年前时,一切都还未发生。她定要断了渣男的登基之路,撕破白莲花妹妹的伪装!可正当她重生实行复仇之时,为何一向清冷寡淡的七王爷却缕缕出手相帮?温柔陷阱里时才发现,原来他爱她早已深入骨髓……而她却发现的如此之晚!“能够光明正大的拥有你,守护你,我就算魂飞魄散也甘之如饴!”
  • 清宫词

    清宫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Yates Pride

    The Yates Pri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