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0000000004

第4章

碧峯书院赋

云山青青涧泉泠泠考盘之所硕人之情赖陈君之好义日创始以经营与吾心之有合来此以落其成喜进修之多士远负笈而执经悦藏修之有此期学力而日增慨吾德之疎薄忧圣道以难明叹真儒之去远惧功利而日兴训注繁而理昧孰能免乎冥行嗟吾同类兮立志毋轻主敬存其心兮曰虚与灵穷理致其知兮曰详以精反躬践其实兮曰笃志以诚德业致其盛兮庶不虚此生此峰增其辉兮得人而名

瑞梅赋为淮王题

白变而红春气融融天地致位而易行乎其中赖我王之好学明此理之无穷信天人之一体实气脉之流通欲知修德之要当致乎慎独之功善乎心广而体胖使嘉气溢乎吾躬斯物瑞所以应乎外远仰乎关雎麟趾之风

游卧龙庵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峯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縁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阳庐此时未展胸中奇三驾不顾龙不起山河宰割谁能为近瞻五老峯壁立青霄里峯头高风满顶来峯腰蔼蔼白云起纵目长天不尽头浩歌一吐英雄气

希贤吟

颜渊刚且明已私方可克曾氏极弘毅战兢终易箦中庸首谨独屋漏无愧慝集义孟子贤浩然气充塞降自汉唐下谁能践斯域河洛程氏兴焕开千载惑大哉敬义功外方并内直致知务穷理为我开阃阈践履极其纯昭然万世则晦庵集其全精微尽剖析穷理务反躬万世立人极我生今何迟人亡世已隔因言求其心勇猛日不息逸驾虽难攀驱驰紧鞭策鹏鹗不易并数飞无停翼敬义两夹持知行互相益扩此天理公去彼人欲贼彼我皆丈夫到头奚可择

游龟峯

我来游龟峯〈立乞〉然在青苍欲穷此理妙应难尽其详太极本无极动静生阴阳阴阳有变合五行自相当造化自此成阖辟乃其常穹窿须有际磅礴非无疆清泉流碧涧奇石何高昂水得阴之盛周流无定方土本得冲气体具柔与刚石乃刚之质壁立千仞强人皆览形色此处诚茫茫我从同类士行行入其乡目遍心多感理趣深且长物物有太极此说非荒唐

会稽拜禹庙

两仪未肇判此理已具存动静机一施阴阳自此分两仪有定位阴阳互为根二者既交错五行斯絪缊理气妙合凝至灵斯在人三才从此备中处干与坤水未得所归襄陵势逆奔奠居本无所民咨何日伸昔我夏后氏代天心独勤四海既为壑平土皆吾民六府与三事九功俱叙陈仰惟参赞功万世人所尊封山作州镇会稽属南廵后此数千载祀事旧益新比来得瞻仰遂兹秉彝眞欲勤希圣功当寻入圣门人心与道心全具于吾身大哉精一传无问思弥敦执中此其道致用敷人文绍迹俟来哲此道毋昏昏

静中感怀

物我难容一发私岂论谁是与谁非人心固是参天地百计劳劳只自卑

礼吾书院

卜筑礼吾山水胜清幽期与古人伦人言此地诚孤野我亦肯为孤野人

春日即事

不是区区功与利亦非窈窈与冥冥荒源也有沂泉乐茂对春和看物生

倦后偶成

工夫未至力先疲纔罢吾伊细咏诗暂借余闲养情性莫将过苦败身躯圣经浩博有余味人事纷纭无尽期羸却当年陶处士萧然一枕卧皇羲

礼吾书院

自古多贤仰鲁邦儒风今喜振吾乡礼吾一段荒闲地翻作弦歌礼义场

夜罾鱼奉亲

王祥孝感出双鳞更有姜诗善事亲何事今人不如古终宵举网向溪濵

奉吴先生二首次于先生韵

数仞师门力学真明乎庶物察人伦芳塘活水今犹昔喜际龙潭复有人

抱膝茅檐盖世豪管教得志失萧曹登攀自是男儿志谁道龙门特自高

同于先生絶句

投装野寺爱幽栖翠竹苍梧趣正宜久坐檐楹师弟子清风明月更输谁

行至四龙冈绝句

四龙冈上记行踪往复师门九载中毎愧光阴虚度也从头重拟更加功

陪于先生璇兄戴子静游石泉

淡日凉风雨乍収赐金田畔纵遐游数声渔笛闲听罢人意清和泉石幽

奉和于先生韵

菾操几杖罢遗编踏遍青山看石泉多士优游涵教雨羣黎歌舞乐尧天家家緑树山到屋处处青苖水满田日月眞腴非外得此心肯为利名牵

赠友人宁寿

后生诚可畏积学实难量养正功宜豫家庭笃义方

又读书林闲

劳劳曾可似闲闲日月携书到处看好是熏风惬人意时来林下整衣冠

看东山书屋旧趾

十年勤苦读书心緑树阴中认故岑成已功难增永叹愚蒙空数岁华深

悼农

四民共处九围间农父何曾一日闲想彼锦衣并玉食岂知稼穑甚艰难

闲居即事

虚堂村落里环堵任萧然细草连阶石香茶煮涧泉青山朝过雨緑树晩含烟日用无余事工夫付简编

寂寞虚堂里琴书共晏然饥炊野田粟渴饮石溪泉清淡四檐月氤氲半篆烟圣贤名教外细翫杜陵编

往山下石岩醉卧成诗三首

浓酒三杯后颓然卧石岩清风生野树緑水满寒潭素履心无外豪吟意正酣是非毋自质付与世人谈

浮云满长空闲客醉岩中不学丹砂术何劳问葛洪

寂寞空山里堪舆即枕衾遥怜李学士踪迹杳难寻

看鸟三首

幽禽碧树里何事不予惊孔子不射宿拳拳素服膺

漫向幽岩学养眞青山緑水隔红尘虽然仰面贪看鸟也未回头错应人

藤萝幽树覆岩端岩下清泉九夏寒敢效南阳称八达肃然起坐正衣冠

听松琴

清风满树生恍若伯牙情虽无锺子期山岩人细听

次韵奉于先生

事道拳拳数梦周好将仁义作居由他年慰满苍生望野服黄冠任退休

琴后绝句

栁影槐阴昼景长北窗闲客在羲皇素琴一曲知音少坐对南熏满篆香

和许郢州中秋翫月

当空一鉴正团圆万里青宵散紫烟秋气清明当永夜晴光皎洁满中天苍松影转虚窗外丹桂香分丈席前但喜好怀无所累何妨翫赏自年年

和朱子韵

圣贤警示意非轻要为斯人正性情三复服膺增悚惧昏愚只恐是虚生

读书自感

频复多由志不强七情胜处失闲防身心自觉沈沦久羞读颜渊好学章

除夜吟

雨雪潇潇值岁除奉亲才暇更观书明朝又复更年月拟用新功涤旧污

正旦入斋

庆罢新年一乐余携书踏雪到精庐工夫自此宜加励岁月虚过更咎谁

雪夜偶成

寒窗清苦孰能禁为访梅花踏雪寻读罢轲书长闭户静中又复得存心

雪中访友

竹戸常扃雪满窗书程日紧用功忙今朝特发山阴兴只为金兰契谊长

元宵夜吟

茅庵似斗寛亦喜堪容膝读罢更闲眠养心宜静密灯火何处多笙歌闹谁室迷子何太欢跋报为甚疾却怜山间人幽独穷且室读书嫌性愚旧记多忘失吟诗苦才悭不能精格律倦卧似无聊幸不违心术(朱子与南轩诗有可怜迷路子枉走闹城陻之句)

闲中寓意

门外青山拂翠烟野堂人事总萧然案头旧典两三帙囊里新诗四五聨克念不妨能作圣怠荒何日可希贤括囊夙有遗经训何苦名缰万里牵

去年此日被风雨倒墙兼绝食

去岁墙倾更绝粮今年净几与明窗人生苦乐何须计流水行云语意长

劳中迷事

服劳安敢便宁居困厄无端智力疲性外固非心所急日间自有义当为自强愿法天行健昏妄那堪已性愚从古宴安如酖毒春氷虎尾忽忘危

乘舟

新水涟漪宿雨収泛舟直下锦溪头好风四至清衣袂信有长江五月秋

挽表兄刘毅

总总谁无死与生英雄准拟立功名一枝丹桂虽残毁尚有千秋万载馨

雄文鏖战气方豪谁料烟炎烬俊髦信道青云难力致东山不是谢安高

夏日即事

槐柳阴阴满户庭画帘高卷午风轻数篇书巻前贤业一曲瑶琴太古情心在静时无杂扰事当几处最分明从来实行难充溢只恐虚名误此生

舟中自感

风雨篷窗不昧时客中情緖总依依静思成已功难处私意纔行行即亏

谢程子

整齐严肃问明教直内工夫尚有疑入到湛然虚静处始知夫子不吾欺

自述

终日观书圣贤在目终日言谈不及利禄若使荑稗不生何愁五谷不熟

新秋偶成

丈夫志匪为身谋经纶不展便当収浮云满空我不管碧峯头上卧新秋

自叹

古今惟一理贤否自殊科颜子乐无闷吾何悔吝多

自叹以遗人

操存腔里心酬应世闲事世人不知此只去学文字终日清明方是敬一时杂扰便成昏知行由此作基本便是程朱入道门

叹学者

这里路长嫌担重那边快捷实崎岖行人不知着脚处东跋西跋多受亏

读明道伊川学制

孟轲没后道随亡教化真如一梦长不向心中求六德只来纸上耀三场先生欲扫千年陋后学那能一日忘愿得天心回古意更令斯世绍先王

即事

人心无物欲随处皆天理在山则乐山在水则乐水在家则家齐在国则国治在学则学明在乡风俗美窃叹此等人岂不为至贵彼哉昏迷子何为欲所蔽

团湖怀古

闻说团湖古战场宋元此地决兴亡谢公忠义昭千古兴者已亡亡未亡

存心

冲漠无朕内万象自森然堪叹虚无子悬空学圣贤

自存

夜雨山窗梦不成细思旧业转惺惺致知幸免多昏塞行已深惭未尽诚坠緖茫茫何日续流风靡靡几时兴信知大本元无二活水源头见考亭

谢本府太守二首

白屋正惭无孺子黄堂岂是少陈蕃莞然上下忘其势留取高风万古看

以贵下贱大得民一郡蔼然周化盛刍言敢献到黄堂不忍心行不忍政

自勉二首

周南治化何其盛本在身修与意诚此是圣贤真事业莫教墙面度平生

此身此理由天付屋漏多惭忝所生今后事天知有道力闲邪妄便存诚

叹古人读书二首

圣贤文字传千载不遇程朱怎柰何刺股悬梁辛苦志其如一敬得功多

刺股悬梁枉自勤岂知心在检其身只因未遇程夫子苦杀当年多少人

勉学者

静对遗经翫困亨忧勤重悯四三生一偏廉介非难守全体中庸不可能高世好坚徐孺操劳家且学董生耕题诗本欲资名教岂为区区寄俗情

送徐生归

梅放寒花岁已深为君特赋雪窗吟信知此道无今古展巻详论孔孟心

赠超元弼

功名不是吾儒事王道根基在自新目下升高当远步莫教对塔说相轮

观易偶成

阴阳消长不停机在我何常无定规否极中间存大用遯临已上识先几尧夫因甚怕处盛正叔如何善救危幸有羲周精蕴在安身不必打乖诗

碧峯书院

碧霄峯下构幽斋中寓琴书惬素懐信是心虚涵万理更欣地僻绝纤埃蓁芜径路由斯辟圣学门庭自此开欲识工夫真切处好从博约竭渊才

辞谢南康府学官

薄德何堪古道看延留连日谢儒官天心若欲兴斯道莫叹人生会晤难

再游龟峯二首

路达龟峯本不遐泛舟反复傍溪涯如何吃尽多劳扰只为源头一步差

不道吾心识未真妄将指点误傍人惕然到此方知省敦复眞能胜似频

诚意关

谨独功深切防微意最玄争交真在此要不愧皇天

偶成

辋川清致贪看竹湖上林公好咏梅问我寒窗何所事关闽濓洛意徘徊

叹雉死

汝能耿介全天性竟日凄凉感慨深始识先王真礼意男儿安敢负斯心

绝句

万理具涵方寸内只从此处作经纶要知希圣无他法去尽私心德自纯

一夜风霜万木枯岁寒惟见老松孤秦皇不识清高操强欲烦君作大夫

题濓溪旧隐

绀寒清洁古濓溪缅想当年有道居学贯天人纯性命理原大极着图书光风霁月心无累胜水佳山意有余香郁溪连庭草翠圣贤高致后人庐

夏日即事

緑树阴中日正长黒甜人世在羲皇有朋时共谈今古漫说伊周治世方

秋日书怀

礼吾地僻聚儒衣三尺丝桐满架书细草幽兰秋径馥清风明月夜窗虚固知圣教元无隐惟有人心却是危记取当年箪食乐残蝉斜日任悲凄

南谷

红尘应不到青山新徙琴书入考盘茅舍竹篱闲处乐地炉松火静中安数竿瘦竹风初静满树寒梅雪未干却笑山人多逸兴诗成袖手面层峦

心迹高楼结构幽吾人于此足藏修北山崒嵂青云锁南谷深沈紫雾浮敬意毋荒时翼翼善心不昧日休休君今莫道功名事争似箪瓢乐自优

李太尹求见自感

几年衰病卧林泉势迫形驱苦自怜白屋想应无孺子琴堂有榻任高悬

赠李大章

春日载阳贫病减抠衣直访郑公乡几年不带看花眼始向东风识海棠

沙港舟中

卧病归舟越水浔谁将风教振当今幼儿只喜归家好那识若翁忧世心

题风雩(在白鹿)

五老峯南鹿洞前和风满袂暮春天道随日用无他慕何独当年点也贤

枕流石(在白鹿洞)

三峡涧头眠巨石字有枕流留古迹一枕千年永不移清流昼夜无时息

游孺子亭

汉竖当年不可维先生明智已先知如何不以几微处说向陈公下榻时

赠叶太守

皤矣庐州公五十后相识晩知道义尊不为功名役梅含雪里春松秀霜前色论学心无穷赋诗情自适我愿公再兴作我生民益来岁上京畿亲覩吾皇极

复叶怿上舍

文风今喜盛吾番谁似曾参为已多鹤在九皋声自闻凤翔千仞网难罗每怜汉士训诂苦更悯唐人诗句磨南谷庸才甘世弃日羣麋鹿听樵歌

赠刘吏部建义荘

范氏当年建义荘君家肯与续遗芳信知积善功夫久致使传家庆泽长

挽李大章

终始幽明一理间士林今叹失儒冠午风亭上人千古萧瑟西风满玉湾

复高都宪

人道人生会晤易我道人生会晤难一代人才能有几百年心事总相关仰高峯下氷霜肃芗水溪头风月闲却念同胞多赤子家书谁与报平安

咏洞前流水

洞前流水洞前流洞里书生静里修信是本原无一息莫将道体更他求有形可覩无形妙今日应同昔日游识得显微元不问此心此理日相酬

过子陵钓台

世祖中兴访故人故人垂钓此江濵一天明月无瑕翳万古清风扫俗尘宜以宾师居保傅可将谋议定君臣扁舟趋拜高台下乐对先生笑白云

拜陆宣公祠

播迁暂展扶倾手庸主难终济世才千载家祠壮西淛忠诚倍感后人怀

谢夏宪副正夫

一上高楼话古今四檐凉雨碧云深世间多少未了事谁为乾坤体此心

别松江郡侯诸公

驷牡不遑王事盬野人归去白云闲人心万古同此理城外青山即岘山

石桥晩坐

身随所寓贫何害浓酒三杯落日残半醒却来桥上坐乾坤容我一人闲

别同府于先生

粒我生民未敢休乐天知命更何忧他年了却公家事向拟楼山共白头

赠五宜翁

富贵眞为身外物此心一动便成非五宜却被公全了我愿公今事事宜

赠永福寺张僧

禅家直欲寻空去却有张僧爱读书此是秉彝千古性谁言无极是真无

立春诗赠丘时雍

眼前时景初开泰心里乾坤总属仁昨日欢迎满城市草堂分得几多春

赠致仕严掌教

轩前兰菊经霜后雪里梅花更有神每笑玄都桃李树东风依旧欲争春

赠蔡推府致仕

脱屣功名能几人丈夫何患志难伸傍人莫讶归田早云锦江头自有春

题沙溪钓隐

钓隐闻君独擅名我来细味钓中情渭濵德老乾坤古严子台高风月清物理有常须定静本心无累转虚明傍人若问功名事今古长安棋一枰

寄蘧行素

归儒峯下读书堂势利纷纷已两忘窗外梅花初破雪檐前松竹几经霜岂于末学矜多智肯向遗经识大方何日重来酬旧约力扶吾道正天常

复俞监生

道体谁云远敛之方寸间幽人更何事稳卧江东山

寓永福寺次夏宪副韵

自昔番昜号大邦不应国士更无双谁怜人世古今异惟听僧钟晓暮撞迭迭云山连远汉茫茫烟水接长江此心守得惺惺法不待参禅万虑降

寓居偶成

案上有书勤着眼壶中无酒懒衔杯心闲自有行窝乐笑看灯花夜夜开

咏春秋

经世文成百代宗一从轲死圣无踪龙门妙契心传后画笔徒劳拟化工

复余太尹

百里溪山不计程使书遥辱过柴荆婣〈女连〉分内二家好道义胸中万古情单父琴归闲宓子浔阳菊绽老渊明知公已脱尘涂屣策杖芝山日少萦

同类推荐
  •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宿灵山兰若

    宿灵山兰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蟋蟀轩草

    蟋蟀轩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9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悲惨一生

    悲惨一生

    她太美!美得让老天都嫉妒她,所以她的命运才会如此悲惨…
  • 水域精灵的奥秘(我的动物朋友)

    水域精灵的奥秘(我的动物朋友)

    海洋的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2/3,因为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大水球”。生命源于水,所以海洋是所有生物最古老的栖地。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肠腔动物,如海葵、海蜇、珊瑚虫;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甲克动物,如虾、蟹;其他动物,如海豚、鲸、龟等其他生物。鲸用肺呼吸,所以属于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
  • 藏地密码3

    藏地密码3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考证玛雅文明和藏汉文化的神秘纽带。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1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鬼医圣手:殿下,请深宠

    鬼医圣手:殿下,请深宠

    “本座愿与魔共舞,只为与你上穷碧落下黄泉,生生世世一双人。”沈汉黛!天阳国七公主!却倍受冷落!她现代隐士家族少主!却命运坎坷。一朝合体,她是她。且看她如何搅动大陆风云!登上巅峰神坛!欢迎加入【鬼医圣手】交流群,群号码:461989007
  • 重生之盛宠毒后

    重生之盛宠毒后

    先皇后死在凤位不瞑目,好姐妹抽她筋骨咒她永不超生,史书字字戳她脊梁骨。含恨重生,步步攻心。她宁负天下,也要亲手将那些人拉进地狱,不得好死。唯独,他的强势瓦解了她的心墙。只是沈温婉忘了,普天之下最不能动心的,就是自己。
  • The Japanese Twins

    The Japanese Tw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系统是废柴

    我的系统是废柴

    系统:【你觉得超能水晶怎么样?】司徒易:“这个……可以让人有念力,很了不起的宝贝啊,不错!”系统:【那龙元呢?】司徒易:“唔……吃了能有千年功力,最重要还是长生不老,绝赞!”系统:【那无限宝石呢?】司徒易:“可以说是漫威第一神器!集齐全部,基本可以自称为神了。不过这么好的宝贝,都弄来给我的话……真的不会遭天谴吗?”系统:【想太多……是你弄来给我!我有这本事还找你当我的宿主么?】………………………………司徒易仰天长啸:“我的系统怎么可能这么废柴!!!”简而言之……这是一个需要宿主自力更生,需要宿主帮忙的废柴系统的故事!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票票。
  • 凶悍农妻来发家

    凶悍农妻来发家

    不就胃疼睡了个觉吗?怎么睡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了?而且一穿过来就死了爹,跑了娘,还有两个需要人照顾的弟弟和妹妹,外带一个老实巴交的跛脚哥哥。弟弟妹妹还小又怎样?总会长大的!哥哥哥跛脚又怎样?嫂子照娶!她名声不好又怎样?银子照赚!有钱才是大爷!且看她怎样将随身空间合理利用.....本文已完结,推荐新文《我家娘子超旺夫》
  • 温故(之二)

    温故(之二)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