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玄云問還許得初果已超二證三否得二果已超三證四否答依大乘亦許此義今依小乘不爾為得初果已欲擬進斷三界修惑時必須依地九品次第而斷斷惑既有次第得果亦然末那此云染污意孔目引攝論云舉六過失證有末那一若無末那即意識與五識相似不成過等若有末那即有六德小乘但有六識即無末那顯彼教劣也。
【科】其所知障諸趣寂者入無餘時一時皆斷唯此非擇滅也。
斷所知障故入無餘者揀異前三果有餘涅槃擇滅無餘諸趣寂者一時俱斷所知障故不同俱解脫人分有所斷非擇滅者入無餘時證非擇滅無為也。
【科】其餘一切有斷不斷惠解脫人不斷俱解脫人分有所斷謂八解脫障不染無知修八勝解所對治故如瑜伽說。
惠解脫阿羅漢已解脫煩惱障未解脫定障俱分解脫阿羅漢已解脫煩惱障及解脫定障對法論惠解脫補特伽羅者謂已盡諸漏而未具證八解脫定唯斷煩惱障故俱分解脫補特伽羅者謂已斷諸漏及具證解脫定由煩惱障及定障俱得解脫故八解脫即所知障境解脫不染無知無知有二一染污無知能招生死故曰染污於境不了故曰無知二不染污無知不招生死故曰不染污於一切種冥然故曰無知即界內外迷事之惑修八勝解脫者孔目云八解脫亦名背捨解脫者謂一內有色外觀色二內無色外觀色三淨身證解脫處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想受滅身證位初三背煩惱名解脫次四背下地名解脫後一背有緣心名解脫又八解脫者今解不同小乘大乘經意觀色知空無礙成色是此文意初解脫捨染相色第二者捨色心第三者成色無礙第四者捨空心第五者捨取識想第六者去少識想第七者去取定想第八者去成定取捨不自在等。
【科】又諸解脫由所知障解脫所顯由聲聞及緣覺等於所知障心得解脫故。
言所知障所知非障是障障所知故障是根本無明能障此理理體非障云心解脫惠解脫正明脫二障也解脫之言是虗語若不指心指惠何法解脫但云煩惱障解脫者未指的顯出所法體今云障心障惠令不解脫然二障約心約境雖分麤細之異二障種子俱至佛地方盡故得二俱互障也。
【科】當知此始教為引愚法漸向大故安立此教深勝於彼故所知障亦許分斷。
【科】然上所斷不同愚法以彼唯斷煩惱得故此則不爾斷種子故。
但揀大小乘異小乘則觀上下八諦苦法智忍等十六心八忍名無間道能斷八諦下迷理惑得此八忍不被惑得之所間隔故名無間謂惑體已不現行雖有惑得而無力用不為障礙八智名八解脫道能證八諦下無為理故謂此八智已離惑得故名解脫大乘即斷二障種子也。
【科】直進菩薩斷惑者二障俱斷。
孔目云若經論中依十地位顯別無明不論麤細者皆初教中直進教攝何以故為順十地終心頓斷諸惑故。
【科】又煩惱障中不同二乘約界分品。
不同愚法小乘約三界九地別斷見修無明等。
【科】但於二障分別起者地前伏現行初地真見道時一剎那中頓斷彼種。
謂地前資粮加行位中雙伏二障分別現行登地證真見道頓斷分別種子故。
【科】其俱生中煩惱障初地以去自在能斷留故不斷何以故潤生攝化故不墮二乘地故為斷所知障故為得大菩提故。
如百論判分別我見見道斷俱生我見修道斷今留故不斷用斷所知等故。
【科】是故攝論云由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解云惑盡者是所知障盡即由留煩惱障起勝行故得至此位證佛果。
論云煩惱伏不起如毒呪所害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孔目云諸菩薩留隨眠惑為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般涅槃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習氣滅盡乃證圓智。
【科】又梁攝論云既云留種子是故當知煩惱障種至金剛位。
以十地中煩惱障種未永斷故留彼種子用以受生。
【科】其所知障行相細故正障菩薩道是故地地分斷要至佛地方得總盡。
地地分斷者初地斷異生性障二地斷邪行障等智障正障菩薩道故至金剛位究竟盡故。
【科】由此即說二障修惑俱至佛地。
可知。
【科】故對法論云又諸菩薩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斷煩惱障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羅漢及如來故。
菩薩見道位修煩惱障對治為留惑故相隨至金剛定斷今約二障盡處說也。
【科】其末那俱生行相細故亦同前至佛地盡也。
然末那即與我見我慢我愛無明四使相應同至佛地方盡也。
【科】問其二障修惑諸識相應地上現行有何同異。
諸識者六七識相應地上同異如何。
【科】答其煩惱障內第六識惑既盡故留彼是故現種皆以智御用成勝行不起過患猶如毒虵以呪力御不令死無起過患而成餘用菩薩善巧留惑亦爾。
論云諸惑已滅伏如毒呪所害釋云此偈明第十一滅惑其深諸惑謂見修煩惱於菩薩地中先已滅盡餘心煩惱雖復未滅由念智所伏廢其功用譬如眾毒呪力所害無復本能心惑亦爾智念所守不能復生二惑染污。
【科】故攝論云如毒呪所害等是故當知於彼煩惱或現或種皆得自在。
論云由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若不留此隨眠欲則同二乘涅槃若不除上心欲則與凡夫不異。
【科】其第七識煩惱性非潤生故非所留行相細故七地已還有時暫現以觀智有間故。
初見道位即滅末那何以故障見無我理故無性攝論云轉染污末那得平等性智。
【科】其所知障皆後地起或於前地起或現或種以地地分斷故。
如十地所斷之障在九地斷乃至初地障在地前除。
【科】問若爾何故有處說七地已還起有漏心等耶。
既云地地分斷何故下難相違。
【科】答若約第六識中煩惱障為有漏者彼既留惑故即似有漏若約所知障為漏即實有漏此二通十地。
六識煩惱及所知障此二通十地但有似實之異俱至十地盡也。
【科】若末那煩惱即實有漏至於七地有無不定以有時暫起有漏心故餘義准知。
七地容有暫起觀智劣故八地無功用道任運不起。
【科】又此教中惑滅智起分齊者惑種在滅相時智即在生相同時相返如昂即低低即昂等廣如對法論說。
論約四相前後問無間道正斷惑時為智先起惑後滅耶為惑先滅智後起耶為同時耶此三惑智各有兩失不成斷義謂智先起有自成無漏過(不因惑滅故)不能滅惑過(智起惑猶在故)惑有自滅過(前念智起而惑猶在故後滅時是自滅也)不障聖道過(令智先起故)智後及同時皆具此四過還於智上惑上各說二過過名同前義則順於智後及同時而說以意可知相兼總成十二過也若爾云何斷耶唯識云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二真即二乘真及菩薩真故云二真)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乖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此但舉法相一邊亦不違餘緣集斷義有本作押即筇筇即押等悞矣。
【科】又此障法以依識無性故即空無分別是其障義如維摩經云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今此障義亦准彼知之。
以始教空宗顯識等空故楞伽云心如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如伴侶妄想觀伎眾據此經文雖知是識由不免戲論引迦旃延章證今障義苦性即空是真苦義始教之終門也。
【科】若依終教諸聲聞於煩惱障尚不能斷但能折伏何況能斷所知障。
大乘終教深細而說不許出界但伏煩惱現行未除種子況斷所知耶。
【科】故彌勒所問經論云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實修四無量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折伏一切煩惱等楞伽經文亦如上說。
謂二乘行果非真不如實修行不真也不究竟斷果不真也楞伽云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言諸二乘得涅槃者非究竟也。
【科】問此說何故與前教不同耶。
以始教有宗說彼愚法出界總斷煩惱分斷所知今實教尚未斷煩惱況斷所知耶二教不同故興問也。
【科】答彼為引二乘故未深說故是故以上就下說煩惱障同彼二乘至佛地智方盡又以下同上亦許二乘全斷惑障分斷所知障今此就實以愚法二乘無廣大心故不究竟斷煩惱障。
始教菩薩亦說煩惱須十地終心頓斷又許聲聞全斷惑障等今此就實深細而說並不名究竟出三界斷煩惱有謂終教不見有二乘斷惑行相然教有麤細則前機麤故須似小此教深勝不假似彼法華火宅喻三車引諸子豈非實教三乘行相耶。
【科】又亦可前約三乘中聲聞此中約愚法故不同也。
以前二教俱約愚法說今此二教以始教約三中二乘此終教約愚法二乘若終教約三乘說聲聞者亦如諸論若始教約愚法義同法華則二教互出也。
【科】其菩薩人於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別但有正使及習氣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竟清淨。
言使者如世公使隨遂其人得使繫縛故云使也此通二障言習氣者熏習氣分孔目云大分有二一種子熏習二上心熏習。
【科】然彼地前三賢位中初不墮二乘地中於煩惱障自在能斷留故不斷為除所知障等故。
地前雖伏正使現行留彼種子故不墮二乘地也。
【科】是故梁攝論云十解以去得出世淨心又云十解心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故仁王經云地前得人空而不取證等又起信論見少分得法身作八相等皆此義也。
可知。
【科】以此菩薩唯怖智障故修唯識真如等觀伏斷彼障然於煩惱障非但不怖不修對治亦乃故留助成勝行初地以上斷於所知障一分麤故於煩惱障不復更留是故二障不分見修。
智障障成菩提修唯識真如等觀對治唯識觀事真如觀理然於煩惱留故為成勝用。
【科】至初地時正使俱盡。
二障正使初地俱盡習氣地地漸次微薄至金剛際究竟方盡。
【科】故彌勒所問經論云問曰若聲聞人先斷見道所斷煩惱然後漸斷修道煩惱何故菩薩不同聲聞答曰菩薩之人無量世來為諸眾生作利益事後見真如甘露法界觀彼一切諸眾生身而實不異我所求處是故菩薩見修道中一切煩惱能障利益眾生行故即見道中一切俱斷此文為證。
問終教自言正使習氣何以引見修等惑為證耶答但二教惑障名字雖異而惑體是同故得為證孔目使行稠林云如是等文並屬初教攝今釋終教何以引此下文云義當熟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直進教說。
【科】其末那煩惱亦初地斷麤後除殘習故無性攝論云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修道位中轉復清淨解云轉淨者除習氣也以正使先斷故後但云轉淨更不云斷也。
無性下見道初觀智現前先以證得修道位中為除習氣解云下知。
【科】若云此是入真見道時暫不起非正斷者即不得言轉復清淨以總未斷何名轉淨若依始教容如彼說。
縱云見道伏惑非正斷者奪云不得言清淨以總未斷故若依前教容許此義。
【科】是故當知此教地上但除習氣故寶性論云不淨者一切凡夫有煩惱障故有垢者以諸聲聞辟支佛等有智障故有黠者以諸菩薩摩訶薩等依彼二種習氣障故解云論釋云地上名摩訶薩故知但有習氣障也。
寶性論云不淨者以諸凡夫有惑障故有垢者以諸聲聞辟支佛等有智障故有點者污也以諸菩薩有二障習氣故今章云黠者恐刀筆之悞也。
【科】此中習氣從斷正使種子無間方有習氣何以故未斷以前無微薄故種斷無間方有微薄故論說名無間生習氣。
地前斷彼使種麤重地上方除習氣孔目云習氣有三種一名言熏習識熏習二色識熏習識識熏習見識熏習三煩惱熏習業熏習果報熏習此等熏習皆通染淨及無記。
【科】問云何地上煩惱使盡而得不墮二乘地耶。
始教留惑故不墮今終教煩惱種盡何不墮耶。
【科】答智力勝故智障正使亦已斷除故。
今實教出二所以故不墮也。
【科】如始教小乘頓出離人斷欲界惑六品盡時上二界六品亦同斷盡故猶尚不得彼一來果。
今舉三中小乘為例拆玄云大乘中二乘有頓出離小乘則無見道斷分別八十八使進斷俱生六品修惑猶不證二果。
【科】況此菩薩道力殊勝又況已斷智障使故若地前及始教容有彼失此中無也。
此中菩薩雙斷二障故不墮二乘地也。
【科】又此教中正斷惑時智起惑滅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云何滅如虗空本來清淨如是滅廣如十地論說。
十地品云非初非中後者探玄釋此文有二門一約相翻門二約相續門謂此地智生滅相續前中後三何時定能斷煩惱耶唯前不能斷以落謝故唯後不能斷以未起故中亦不能斷以不住故是故三時皆無斷義若爾云何斷論云如燈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此即唯中等不可有斷前中後相續取可有斷義問既三時單取各不成斷縱此和合豈成斷耶如一沙無油多沙亦無云何斷約罪性空故本淨故謂此實教斷惑必性相雙明也。
【科】又此教中煩惱等法皆是真如隨緣所作是故不異真如是煩惱義如起信論說又經云一切法即如如等煩惱准此是故當知與前諸教施設不同宜應知之。
煩惱即真如者若始教諸業即空不可分別若終教即如一切法亦如也。
【科】第二明寄惑顯位者謂聖教說略有一十八門。
寄惑顯位即孔目約位顯煩惱以諸教具明麤細惑品略列十八廣如使行稠林說。
【科】一寄二障以顯二位謂分惑智二障以顯此證二位故梁攝論云地前漸除煩惱障地上漸除智障又云十解以去得出世淨心又云地前雖得人無我以法無我未淨故人無我亦不清淨又云其人我執前十解中已除今唯滅法我執又仁王經云習種性已入生空位得聖人性故本業經起信論亦同此說。
若實教中斷惑必性相雙明今以地前比智除惑障地上證智除智障則知寄顯非實斷也所引經論證成信位前得世間心三賢得出世間心地上得出出世心仁王習種性三賢位得人無我性種性地上得法無我故。
【科】二寄皮等三惑顯三僧祇故梁攝論云初僧祇斷皮煩惱第二僧祇斷肉煩惱第三僧祇斷心煩惱。
寄皮等者孔目云俱生惑修道斷者此將煩惱寄顯見修如皮肉心三煩惱初僧祇斷皮二僧祇斷肉等其義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