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智論說阿羅漢將沙彌行令持衣鉢道中沙彌思惟當以何乘得入涅槃即發大心師知其念即取衣鉢自將令沙彌前行沙彌思惟佛道甚難且以小乘早入涅槃師復將衣鉢令沙彌後行如是至乎三沙彌問師師具答曰汝發大心吾修小行故令汝前汝今退菩提心汝是凡夫不合居吾前沙彌聞已警悟即住大乘。
【科】由有如是寄對法門故諸說前後准此而知。
【科】若依終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於初地中永斷一切煩惱使種亦不分彼分別俱生於所知障中亦斷一分麤品正使是故地上受變易身至金剛位餘義如下斷惑中說。
地前留惑等並如斷惑中具釋。
【科】問若於地上不留煩惱云何大悲同事攝生。
惑障潤生地上既不留惑云何度生。
【科】答若於地前及始教中願智力劣故留煩惱助願受生今此不爾願智勝故自在同生。
此教地上願智殊勝自在同生不同地前并初教中故須留惑也。
【科】問如說八地以還菩薩略有二類一悲增上二智增上悲增者留惑受分段身故智增者伏惑受變易身故此義云何。
問意可知。
【科】答如此所說良恐未然何者若悲增上其惠必劣劣惠導悲悲應滯見滯見之悲豈名增上縱悲智齊均尚不名悲增上況以劣惠導悲而言增上若智增上其悲必劣劣悲導智智應滯寂滯寂之智何名增上以諸菩薩從初以來異凡小故悲智相導念念雙修如車二輪如鳥之二翼何得說彼有增減耶。
既滯見滯寂故非增上唯修智分則墮二乘修住相福則墮凡夫故菩薩發心已來雙修二行豈互增減。
【科】當知由此始終二教麤細異故有二生死非由悲智互增上也。
始教麤故地上受分段身終教細故地上受變易身非由互增上也。
【科】若言彼智增上者有小乘習怖諸煩惱故永伏者若於地前未證真如可約本習容有此類以未純熟故初地以上行解純熟同證同行同修同斷如何得有如是差別故起信論云地上菩薩種性發心修行皆等無差別也。
若言至永伏者牒問若於下印彼地前機生未證容有此類初地下奪其機熟已證斷無差別起信論云而實菩薩種性根等(因等也)發心則等(行等也)所證亦等(證等也)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時等也)故修行斷證皆無差別。
【科】又此教中地上變易寄位不同有其四種等亦如下指。
指下斷惑處也地上配四種生死受變易等報。
【科】若依頓教一切行位既不可說所依身分亦准此知廣如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說。
那伽室利即文殊所問經也。
【科】若依圓教不說變易但分段身至於十地離垢定前以至彼位得普見肉眼故知是分段也又如善財等以分段身窮於因位故也。
此義前科已引既云肉眼知是分段也善財一生非變易。
【科】問何故此中不說變易答如世界性等以上身分甚極微細出過諸天應同變易但以此教不分生死麤細之相總就過患以為一際至信滿後頓飜彼際故不說也餘准而知之。
世界性等者等取十重如上引普莊嚴童子等在世界性等上住已得十地此教不分者但以無明邊域為生死邊際總屬過患故不分也然生稠林有二一分段生二變易生分別有二十八門問變易生死是無流轉何故入生稠林攝答變易生死本教興意為顯佛法漸漸深遠將變易死在分段後顯其終教漸漸甚深據理論之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所以知之中陰本立為分段身求生方便故立中陰如十住經說中陰之身乃至涅槃菩提亦有中陰但微細漸深唯佛境界據此文證當知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為其變易問據此生稠林中陰乃證變易漸細至佛境界何以此章初教直進中引七地已還有分段八地已上有變易耶答當知中陰之身位通麤細為分段求生方便故屬分段若以微細漸深唯佛境界則是變易是故變易是分段細相也又云中陰身是其報分其陰大分受經七日為一限於中不定或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乃至經劫佛亦於中出世教化入涅槃如十住經說又如梁攝論佛二十年中處中陰身又如地論其中陰身亦得造業有其熏習故知中陰有麤細也。
【科】第六斷惑分齊者。
【科】初依小乘。
但標而不釋者諸記皆云此中脫一段今勘高麗本亦但有標不應皆脫今釋有四所以故非脫也一前行位中已有問答釋成小乘異大乘理無疑故不待說也故但標小乘顯五教不同不必釋耳若更備釋前文問答即成元用二師承有據至相尊者亦不說小乘煩惱今章錄彼文義是故不釋三大乘據用義顯煩惱中有二門一異小乘門二同小乘門第二門中煩惱惑品名數與小乘同今說三中二乘惑品即同小乘義雖有異名字是同故不別釋四作者任放辨才如探玄但有標五門而不釋或釋一二如十住中諸門分別梵行無念理觀皆標五門而不開釋等。
【科】若依三乘有二種義一約位滅惑相二寄惑顯位相。
若依三乘者中間三教為一三乘教也以二義中皆具始終二教故便行稠林云煩惱行等者略分二義一約位顯煩惱即今寄惑顯位相也此中寄惑品顯位差別彼約十地等斷煩惱麤細以顯諸教有異但寄位顯惑寄惑顯位小有左右耳二據用義顯煩惱即約諸教具明麤細惑品即今約位滅惑相也彼云此之二義約三乘顯約位者但諸教中約十地顯斷麤細分齊者即屬終教攝二但經論中約見修及九地十一地等明斷惑不同及麤細分齊者皆初教所攝若經論中依十地位顯別無明不論麤細者如十一無明及二十二無明皆初教中直進教攝何以故為順十地終心頓斷諸惑故彼文亦以始終二教為三乘也。
【科】初義者若依始教具足三乘斷惑差別由此是三乘教故障有二種謂煩惱所知。
若依下由有迴心真進二種人故迴心即是同小乘門直進即是異小乘門迴心直進二種教也是三乘教者問若據此文豈非獨以始教為三乘耶答上云若依三乘有二種義牒釋處云若依始教若依終教豈容便相違耶況釋終教亦先說二乘豈無二乘耶但教漸深細言其不能斷耳豈彼伏惑無觀智乎問答云終教二乘心數亦不可說則有二乘明矣以此教亦有直進迴心當知此前揀小乘後異一乘中間三教為一共教三乘前後章文皆作此說非揀終頓理無疑也下文云前約三乘中聲聞此約愚法豈可云二乘並成佛而無聲聞耶障有下孔目云又依終教煩惱有十六門首列有二無明謂煩惱障所知障又云惑智二障後判云上十六門煩惱義當孰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直進教說若在直進教其體即空若在終教說其體即如等。
【科】先辨二乘斷煩惱障於中有二先障名數後斷惑得果。
【科】初中煩惱有二謂分別俱生總有十種一貪二嗔三無明四慢五疑六身見七邊見八邪見九見取十戒禁取。
分別則見道所斷迷理煩惱俱生則修道所斷迷事煩惱一貪下列惑體也。
【科】於中四種唯分別起謂疑邪見見取戒禁取餘六通二種。
分別起者疑親於苦諦猶豫不決邪見親於苦諦身撥無因果見取親於苦諦果執劣為勝戒禁取親於苦諦果非因計因是故唯分別起餘六通二。
【科】五識得起初三亦通分別及俱生由用意識中邪師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別起也。
得起初三即貪嗔癡由用下釋分別起因也假三因生方有分別心數云五識由與意識或同體或異體故經云有一意識與五識共緣境故此約三乘始教麤相說也。
【科】意識具十種四分別六通二。
以此識具起六位心所有法良以此識是無邊分別一切處分別與五識或一或異故具起十煩惱也。
【科】末那唯四俱生六中除嗔及邊見以嗔唯不善此識有覆無記故又以一類相續緣第八識剎那剎那執我故無邊見又以後三見及疑藉三因生此識無彼故不起又由恒相續緣故非第六所引不同五識是故唯四。
唯貪無明慢身見何以除嗔以瞋唯下釋所以此識執我是異生性障覆弊有情令不出離不屬善惡唯無記性此云染污意從過立名與四惑相應故是有覆無記能障聖道隱覆自心說名有覆又於善惡義中不可記別說名無記又以第七名恒審思量常緣第八見分為內自我剎那剎那不斷恒執我故無邊見也唯識章云末那一起相續不癈與我見等四使相應又以後三見謂邪取禁三見也又由下唯識章對治門云末那一起相續緣我不癡不同五待六引也同末那何故唯是俱生答末那不緣於外緣義不緣外故不得起分別我見是故唯俱生中四也。
【科】其第八識總不起唯是異熟無覆無記性故。
識總不起者孔目云梨耶是實餘法是假餘法即無由識以外只是遍計即體空故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諸法種子故異熟識者先業所生故阿陀那識者謂能數數令生相續持諸根等令不壞故言異熟者心意識云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則第八識多異熟性故又云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恒相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則前異熟及異熟生名異熟果果異因故此中且說我愛執藏持雜染種能變異識名為異熟非謂一切無覆下三性料揀也論云覆謂染法障聖道故又能弊心令不淨故此識非染故名無覆無記。
【科】此分別俱生皆通三界嗔唯欲界以上二界煩惱皆有覆無記性故。
上二界煩惱由定力所制故屬無記心數中煩惱隨煩惱通不善及無記者以彼總論三界及定地故彼又云若約違理不善但是不善性。
【科】其分別起者欲界四諦各有十使即為四十上二界除嗔諦別各有九即有七十二并欲界合有一百一十二也。
言分別者演義云言惑體者謂能發業之惑即六煩惱収唯識論中十煩惱攝不正見中開五見故貪等六法通分別俱生體雖是一而起時有異論云任運思察而得生故又迷理迷事障見修異故論說因邪師等起者名分別言自邪思惟者計度分別由此虗妄計度而起十分別惑問若爾第七亦應有分別煩惱以有計度分別故答彼非強盛故無分別又有三義無分別惑一是內緣二唯有覆三緣微境第六返此故有十分別瑜伽第一云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虗妄熏習由內因力故與身俱有名為俱生七十二即二界除瞋八九成七十二也。
【科】其俱生者欲界具六上二界除嗔各唯有五合成十六通前分別總有一百二十八也。
即任運而起障修道迷事煩惱如前已釋。
【科】問何故前愚法小乘中十使不通迷四諦此中即通耶答此有二義一以三乘中煩惱力漸寬廣故障一切也二又由迷等義通一切境也。
小乘不通迷者顯宗論云苦下具一切集滅離三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除三見者身見邊見戒禁取除二見者身邊二見則不通迷也問答云若依小乘教一惑一障一世一忍一智一斷得一滅依三乘教初教名同前義中深淺異若據三乘終教一惑一障三世一忍一智非初非中後斷得三世滅也據一乘教一惑多障多世一數多數忍多數一數忍一數多數智多數一數智等則知惑品於諸乘中力用有大小寬狹不同迷境亦別也。
【科】第二斷惑得果者先斷分別有其三人。
三人三類也。
【科】一若從具縛入真見道剎那頓斷三界四諦分別煩惱得預流果。
凡言具縛者具見修煩惱故名具縛入見道時於剎那中頓斷三界分別煩惱證預流果此人入見道斷迷理惑時名初果向出見道後只得初果是故俱舍云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此中斷五品修惑一人斷一品則有五人并具縛一人共六人皆入見道名初果向出見道後只得初果今章不同彼爾以此中約分別俱生二惑麤細以分見修二道不同彼中正說果向故小別也下皆類此。
【科】二若倍離欲人入真見道兼斷倍離欲得一來果言倍離欲者謂凡夫時欲界修惑九品之中伏斷前六故云倍離欲入見道時即永斷前所伏故是以得彼果也。
此由利根超證之人入見道時匪唯頓斷三界見惑亦斷欲界六品修惑名倍離欲證斯陀含果此云一來謂一來人間一往天上也。
【科】三若已離欲人入真見道兼斷九品得不還果。
從具縛凡夫兼能進修欲界九品修惑俱盡證阿那含果此云不還不還來欲界受生也。
【科】如瑜伽說入見道果者有其三種隨其所應證三果故。
通指前三類人斷分別惑也但與今章小有不次。
【科】次斷俱生者第六識俱生九地各有九品。
意識通迷十使謂分別俱生今斷俱生三界九地各有九品分上中下九九八十一品也。
【科】又進修道人有其二種一漸出離者斷欲界九品中前六品盡得一來果斷九品盡得不還果斷上二界盡得阿羅漢果。
謂斷欲界俱生修惑前五品得二果向斷六品盡得二果斷八品修惑得三果向斷九品盡得三果斷上二界七十一品得四果向斷七十二品盡得四果。
【科】二頓出離者得初果已即頓斷三界漸除九品即得阿羅漢果更無餘果。
從初果現身頓成羅漢。
【科】何者以彼欲界九品修惑及上二界總三種九品各初一品一時頓斷故云頓斷三界竪論九品一一別斷故云漸除也。
謂三界九地修惑纔斷欲界一品上色界無色界各一品同時齊斷故云頓斷後二三品等一一別斷故云漸除地地皆起一無間道斷惑一解脫道證真也。
【科】若爾何故有漸斷者以於三界法不能頓緣故。
徵詰所由謂根劣不能頓緣三界故。
【科】對法論云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及阿羅漢果乃至廣引指瑞經等如彼說。
依止未至定者梵語禪那此云靜慮由此寂靜能審慮故即依止未至定起無漏智能斷三界九地八十一品煩惱餘八地即除此未至定外所起無漏道名中間禪謂諸禪定以具支不具支止觀均不均有差別故問若心一境性是靜慮體依何相立初二三四答云初尋伺喜樂後漸離前支謂尋伺喜樂建立為初漸離前支立二三四離伺有喜樂立第二禪若離伺喜唯樂立第三禪若兼離前三種則立第四禪同一境性分為四種已見道所斷分別煩惱進斷修道俱生煩惱遂證四果。
【科】其末那煩惱行相微細前漸頓二人皆與非想地惑一時頓斷。
非想地即無色界第四地也其七識恒行無明至佛地方盡。
【科】故瑜伽云末那相應任運煩惱唯與非想處共斷故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次而斷故也。
【科】問何故前愚法二乘無頓出離此中有耶答為顯前劣故此超過愚法二乘無此勝智顯彼教劣方便漸引起彼勝欲令捨小從大故作此說其論末那惑滅小乘無者亦准此知此謂二乘斷煩惱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