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其瑜伽聲聞決擇及雜集等論辨聲聞等教行位果及斷惑分齊與婆沙俱舍等不同者是其事也。
大小二論大分齊別如所詮中具出問終教亦有二乘耶答界內二乘前教則無唯此有也昔人云此乃說前小乘非終教有此說太疎豈不聞教說聲聞盡理不盡理非聲聞亦有差別始教許彼出界入寂豈亦是說前教乎又問此上諸論義當始教何以於此終教引耶答斷惑中有二義一者聲聞是一始教許斷終教不許斷二者始約三乘聲聞終約愚法若終約三乘說聲聞者亦如諸論若始說愚法義同法華故下文云三乘有三義一始二終三頓吾祖曰若約三乘則從始至終皆說三乘通益三機於中雖有權實不同皆具三乘當知經論義實多含此諸論等義通三教是故此中引成終教之義故下文云中間三者或總為一謂一三乘教也以此皆為三人所得故如上所引說正指此文也問始說五性故有三乘終頓共談一真如性何忽有三答若談一性而泯二乘則二教歸於一乘若皆為三人則屬三耳故云前諸教中雖有存三泯二不同然皆通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等也。
【科】是故當知一乘三乘小乘分齊別也。
即初科正明本義也。
【科】由此義故大智度論云般若波羅密有二種一共二不共言共者謂摩訶[銜-金+工]經及餘方等經等共諸聲聞眾集共說故不共者如不思議經不與聲聞共說故。
此論釋大品經要問曰大品般若三乘終然般若是通名故有共不共也謂此摩訶[銜-金+工]者即所釋大品也及餘方等者即涅槃維摩思益迦葉佛藏仁王勝天王等也。
【科】解云不思議經者彼論自指華嚴是也以其唯說別教一乘故名不共。
【科】義准知之如四阿含經名不共以唯說愚法二乘教故。
【科】如大品等經共集三乘通說三乘法具獲三乘益故云共也。
集三眾而說三法具獲三益非前三人趣終頓之一也。
【科】此中通大之小非愚法通小之大非一乘。
通大等要問曰仍諸共教上下相望有共不共如小乘三世有等三乘則無三乘教有小乘則無或二乘共有如道品等名數共同共猶通也彼有此無則不通矣或二乘俱無則一乘是也。
【科】依此三義故梁攝論云善成立有三種一小乘二三乘三一乘其第三冣居上故名善成立即其事也。
依此三義者近指智論遠則指其開三本通文也梁論之文諸祖同引然則統論佛法唯有四乘一乘三乘為四三乘中拆之小乘則上有一乘故有三宗一乘之中即開同別若以今家五教攝乘乃有二義一獨以圓教攝一乘於中亦開同別一乘之中無餘法也以中間三教攝於三乘三乘則有三義始終頓三各說不同然皆三乘也小乘獨一則為三義由此義梁論之中作如是說今章始末皆明此義故云依此三義等也孔目問答通計一百四十餘處並談此義搜探二玄上下之文凡揀三乘亦明此義然亦有約一性義揀五性義但少說耳二若以後三終頓圓教以攝一乘於中亦開同別則終頓為同圓教為別則由終頓說於一性泯於二乘不同相宗談五性而存三乘故開二教入一乘攝為一性宗前二不融為同教後一圓融為別教則一乘宗中離同別外亦無餘法是故諸祖並無二種同教對一別也以始教為三乘愚法為小乘為三宗不同亦引梁論當知論造於彼方引用於此土經論多含而用不同然則不礙其成三宗也當知白牛為一三車為三愚法為小三鳥出籠三獸渡河等皆是彼方通義豈令彼可獨用而此不容引耶後哲當深體之。
【科】若言說大品等時一音異解得小果故有三乘者說華嚴時何不異解得小果耶又說增一等時何不異解得大果耶。
【科】是故當知三宗各別理不疑也。
則一乘宗三乘宗小乘宗理無疑也為有不信者是故再三指示也。
【科】二者大乘中乘小乘為三乘此有三義一則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唯三也教理可知此約一乘辦二即大乘中自有三乘如上所說三小乘中亦有三如小論中自有聲聞法緣覺法及佛法此中佛法但慈悲愛行等異於二乘故也。
此有三義初中約一乘辨者以大乘揀二乘故小乘則迴心也就普機說故知約一乘辨二者大乘中自有三如上者即普超大品等所說梁論有本三乘作大乘此約三乘宗也三則小中有三但慈悲等異者亦止三十四心斷結成真佛故此約小乘宗也。
【科】四者或為四乘亦有三種一謂一乘三乘為四此則開一異三合聲聞故也二謂一乘小乘人天為四此總開意也三謂三乘人天為四准上可知。
一謂下合二聲聞愚法同迴心也二謂下總開者約三世間就世間中開人天為四三謂下三乘為三也。
【科】五者或為五乘亦有三種一謂一乘三乘小乘為五二謂三乘人天為五三謂佛與二乘天及梵亦為五並准釋可知。
初中三為三故有五也二謂中人天分二也三謂下並可見。
【科】六者或無量乘謂一切法門也故此經云於一世界中聞說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乘此之謂也。
一切法門皆可入道然此有二義此中但差別乘耳。
【科】上來分乘竟。
是知大小人天等法皆入此門良由是方便故法界義普故圓教甚深廣大不思議故同別各各攝法盡故吾祖曰然此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語其橫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乃至語廣明無量乘語深唯顯一乘當知教海全深全廣能揀能收或有不知何法全揀何法全收但數語字真不曉者也。
【科】二融鎔本末者。
本末則同所攝一三乘等融通無二也。
【科】此同教諸乘等會融無二同一法界有其二門。
此同教者指分諸乘中或三或一權實無礙權實角立互成而總名一乘者良由應法界而有二門有二門故兩宗並立應法界故三一無礙皆入此門故吾祖曰或亦通收以本末圓融無一相故攝方便故同一法界故是故人天所得亦在其中又曰若攝方便如前諸教並在此中是故同教一乘先分別諸乘後明融本末也易簡折薪將同一法界作同教得名所以者悞也如祖師曰此文在三乘亦得一乘用何以故由此觀法一切處用應法界故又此文在一乘及三乘餘宗不具顯若無盡究竟唯一乘何以故以應法界故若從文相別相是三乘當知此說差別三乘得入一乘所以也如云文在三乘義通一乘何以故以應法界故等又云此文在三乘義通一乘用由同法界故又云此文在三乘一乘方究竟何以故稱法界故又云諸義差別不同皆是同教一乘義也何以故為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義甚分明同教之名但由三一共耳。
【科】一泯權歸實門即一乘教也二攬實成權門即三乘教等也。
一泯權等者則三亡而一顯故唯一乘攬實成權則一隱而三存以別機不見普法唯見三乘也別教唯有初門三乘獨有後門同教具斯二門該攝中指一即於三云如同教說者義見於此。
【科】初即不壞權而即泯故三乘即一乘而不礙三後即不異實而即權故一乘即三乘而不礙一是故一三融攝體無二也。
初則下由有四句不得壞等故故即一而不礙三也後則下譬猶派總成別不動總也是故即權而不礙一體無二者吾祖曰分非圓外分分圓以成分圓非分外圓攬分以成圓是即分內之圓圓內之分也水動故成波波澄故為水何二之有哉。
【科】問若爾二門俱齊如何復說有權實耶。
俱齊三一俱融體無二故。
【科】答義門異故權實恒存理遍通故全體無二。
以義從門則權實常在法界理圓其體不二也。
【科】何者謂權起必一向賴於實是故攬實實不失實現未必一向藉於權故泯權權不立。
如何是門異而有權實耶謂權下釋也非水而無波有波必賴水無一即無三有三必攬一依本而成故派總成別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實不失者有波即有水波波全濕故風停水在故是故攬實實不失實現下靜水不因波故實現不藉於權泯權則方便相盡濟河而焚舟權不立也。
【科】是故三乘即一雖具存壞竟必有盡一乘即三雖具隱顯竟恒無盡。
三乘者引機假設體本是一就義以明存壞性本自無故竟有盡一乘普法法爾繁興小智不知故說隱顯法體無盡。
【科】由此融鎔有其四句一或唯一乘謂如別教二或唯三乘如三乘等以不知一故三或亦一亦三如同教四或非一非三如止果海。
鎔者事入理而消鎔故融和而有四句也一唯一乘普法獨立無一切故如上別教二或唯三乘方便說三隱一乘故不知一者機劣不知故名為隱是故不可約一乘機設難也三亦一亦三如同教則三一和合會三歸一如前同教也四非三非一者性果圓極如前所弁。
【科】此四義中隨於一門皆全收法體是故諸乘或存或壞而不相礙也准思可解。
皆全收法體者法界性融分圓俱現故諸乘或存或壞雖權實俱融就三乘為語也所以不相礙准此深思可得開解矣。
【科】餘釋乘名體等並如別說上來明建立一乘竟。
運載體性等廣如起信論別記探玄等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