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000000002

第2章 花开漫天 (2)

我想,如果非要弄明白舞者的真正所指、所喻、所抒发,那么便失去了欣赏现代舞的意义。现代舞没有民族舞风格鲜明,也没有芭蕾舞的形式主义和国标舞的标准技法,但也不可能像街舞般大众化,现代舞强调的是在专业技巧之基础上,真诚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然而人类内心的情感绝不是单一的、鲜明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复杂的、模糊的、多变的,这给现代舞的表现方式带来了极大的空间——人类既然有美有丑,有爱有恨,有善有恶,那么舞蹈就不能只是赞颂美好和善良,也应当表现罪恶、悔恨和嫉妒,所以现代舞特别强调运用舞蹈把掩盖人的行为的外衣剥开,“揭露一个内在的人”。从20世纪初兴起到现在,现代舞已超越了对人类情感的表达而开始了对宇宙万物的陈述与再现。对于如此无所齐限、旷达自然的舞蹈,我们怎么能以一颗局限于标准答案的心来观之呢?

看那舞者在台上辗转腾挪、冲扭滑动、律动自如,我根本不想去知道这支舞到底想说什么。我感受到什么,它就是什么,我必须容许它可能是一切。我拒绝所有的预设答案、所谓的权威引导,放下一切的作意,甚至不要将它看成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表演。一支舞蹈为什么不能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呢?就像一场雨打荷,就像一阵风扶柳,就像一次月照林,难道也要去追问上天到底为了昭示什么,宇宙究竟是要暗示什么吗?就是因为人类太过作意,所以不能理解天地的无心。

一直以来,我们就是太为标准答案所缚了。我们认为事情只能是这样不能是那样,我看到的就一定是你看到的,这就是“法执”;我们认为一定有一个真实的主体去感受、去评判、去呼应其他的客体,却不知道所谓的主体无法独立存在,这就是“我执”。我们害怕被排除在标准答案之外,我们依赖各种的体系、价值观、审美观,我们需要反复被证明,证明“我”的存在。可怜的我们,如果没有标准答案,连一场现代舞都看不安生。

当音乐到达最高潮,当舞者跳到最酣畅,当我看到最忘形,心中不禁想起庄子那道破天机的咨问:“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天有六极五常、自然运转,人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合乎天道、顺应自然,那才是全部的答案。

月白

“这便是最极致的调柔吧?心上的刚强棱角,只消看上一眼就要通通被软化掉。”这是第一眼看到韩国画家李在三个人展《月白》中那一匹月光下的马的感觉。

它是那样静谧地站立在那里,站在你以为触手可及的月色之下。当你仿佛受了召唤要趋之近之,要牵住那根缰绳驾之驭之,才蓦然发觉,那是你根本无法企及的静寂——你被曝露在日光之下、尘嚣之中。一直以来,你只追逐着你想要的快意人生,你已经不堪寂寞,你已经无力从容,你已经难耐清静。

我是如此嫉妒画的作者。他并不是创作了这样的一个意境,而是他就全然存在于这样的意境里面。仿佛世界灌注于他的所有美好满溢得令他无法承荷,必须要通过他的笔触向外流淌,甚至倾注。

世界灌注于李在三的是幽暗吗?为何他的画全都是夜色里幽深的秘境?不,他其实要陈述的不是那一潭夜黑,他要呈现的是一切都消失之后的那一抹月白。我不知道他用了怎样的技法,用木炭将帆布的白一点一点抹去、一层一层隐匿,但是我能感受到那无法潜藏的、浸满了画布的月

光,以及月光之外的温情。我也不知道那是怎样的神奇手法,明明是绝对写实的描画,却带来了绝对写意的超然。当李在三笔下的竹林、马匹被清凉的月色所浸淫,观者的心也在不觉间浸淫其中,不由得开始追忆:追忆那一颗在学会世故之前的稚子之心。

所有关于寂寞、关于沉静的作品,都无限吸引着我。这大概是因为,我已经失去了它们。

一个外行的艺术观

北京798艺术区,一直被我视为附庸风雅的好去处,那里面有很多附庸艺术的艺术家,也有很多附庸艺术家的看客。我便是颇为热衷于附庸的一个。

因为是附庸而已,所以不必非要看懂,非要欣赏了。在标榜自由意志的798,你更加不必因为自己完全摸不着头脑而羞愧,因为那里的大部分作品就是千方百计不想让你摸着头脑的。而在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是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不应该在意受众是否领悟了他所希望传达的信息的。

一个好的艺术家,根本就不应该试图影响别人,更不应该期待别人会有自己所预设的回应。一个好的艺术家只是被这个世界所影响,然后真诚地去陈述世界对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仅此而已。

世界将它关于所有时间与全部空间的宏大记述加诸于每一个人,十分公平,但每一个人只能与它的一小部分相应。如同每个人手里都握着一小片不完整的镜子,或者一个小小的杯子,每个人都只能看见镜子里的那一小块世界的碎片,只能喝到杯子里的一小口历史的汁液。

有的人把他看到的小小世界画了下来,或者塑成了雕像、写成了文章;有的人将他喝到的汁液唱成了长歌、编成了短诗、拍成了影像。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充分地表达,写意地或者写实地表达,但是永远不要试图告诉其他人,世界就是什么样子的,或者教导别人应该如何去看世界,更加永远不要期待别人刚好也看到了你看到的那个世界。

一个好的评论家,可以陈述一件作品给你造成了什么影响,但不能要求它必须带来什么影响。它本来与你无关,它就在那里,没打算与你对话,是你要来看它,然后你还被它所影响了。你开始与自己对话,你里面的某一个部分睁开了眼睛、伸出了手,你可能不懂,可是你动了,你如何能怪那如如不动的作品本身呢?你又如何能够要求一件作品必须按你想要的方式去影响你呢?你可以鄙视它、无视它、远离它,但你不能改变它,因为“它”是另一个人与另一个世界相应的结果。它在你的世界出现,也许因此而有了另外一番相应,那么,你便拥有了一件你自己的作品。也许这个作品是一通批评,但是,它已经与另外的那一个人无关了。

艺术家可以去创作,但不要去期待鉴赏者的回应;批评家也可以去批评,但不要去期待艺术家的回应。让世界与心灵自由激荡,什么都不要期待,什么都不要改变,这才是天地间最伟大的艺术。

伟大的无意义

也许中国音乐史应该记住小河,也许中国的教育史也应该记住小河,然后记住“美好药店”。

我们总是要在一切事物中寻找意义,因为我们相信,一切的存在之所以存在,必须要有它言之凿凿的理由。而且,我们总是要到事物的背后去寻找意义。因为我们不相信世界表面上的单纯。我们分析、整理、总结、抽象、推理,确立了很多的意义,然后印刷成定义,然后四处张贴,然后城市就有了牛皮癣,于是世界就伤痕累累了,可我们还美呢!

任何的决定必须有意义,爱得有爱的意义,不爱得有不爱的意义;生得有生的意义,死得有死的意义。问题是,在一切发生之前,那意义到底是谁的意义?在一切发生之后,总结意义又有什么意义?谁来告诉我什么才是有意义?你告诉我,谁告诉你?谁和谁和谁相加叫做集体?这个模糊的集体不对我们的生命负责,只负责强加给我们意义,可我们还美呢!

我们错过了流星,因为忙于寻求飞翔的意义;我们错过了日出,因为忙于寻求光明的意义;我们错过了母亲的乳房,因为忙于寻求成长的意义;我们错过了姑娘的乳房,因为忙于寻求爱情的意义;我们错过了年

轻,我们错过了年老,我们错过了所有的生死,活得语焉不详,死得不明不白;还在思考宇宙的意义咧,我的车就已经错过了广安门桥的出口,可我还美呢!

这个冬天,不可以错过小河,不可以错过“美好药店”。脚步声阵阵,你以为那里有一场预谋。你还没有经历,就准备好了回应,可你要怎么去回应那无心的咆哮呢?那根本不是针对你,不是针对谁,没有内幕,没有对境,没有初衷,没有结局的一声咆哮,你甚至还来不及为它泛起什么涟漪,它就直接沉入了你的湖底。你准备好这么彻底地放弃你的分析、整理、总结、抽象和推理了吗?你准备好被禅师当头一棒,然后倒在真相的血泊里了吗?那就去听“美好药店”。

小河已经把你要的意义拴在一根小细绳儿上,引诱着你一步一步向前,意义却一步一步后退。你跟随着那根用音乐拴着意义的细绳儿,穿过他的吉他,穿过他的手风琴,穿过他的贝斯,穿过他的鼓,穿过他的喉咙。脚步声阵阵里,你终于明白:一切就是眼前的一切,一切都无关乎意义。你终于明白了,在事物的背后,在世界的背后,其实什么都没有。你要做的只是,勇敢地和世界面对面,立正、睁眼、闭嘴!

水湄有桥

—— 半真半假的西塘游记

古有“吴根越角”之称的西塘,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我不敢想象那些临水而建、砖木结构的矮屋竟是千年之前所造。但是我相信,纵横成网的,同时担负着隔离和引导的水道,定是从鸿蒙开始就默默流淌的,至今仍不改初衷,淡对炎凉。

西塘,浸淫在一种潜移默化的变迁里,就像河边的垂柳有一种潜移的绿。你能知道她改变了,但你无法知道这种变化是从哪一天的早晨开始的;你或许能指出是哪里变了,但你一定不能预料她的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西塘就像是烧香港里的水,平静得让你以为她本无来头也无去处,是无常世界里的一个“有常”。所以,当我走在长长的廊棚下时,甚至会以为在下一个拐角就会看见古时做瓦当的工匠挑着泥担子,脸上全是汗。又或者,当我坐在咸亨酒店临窗的桌子旁时,会看到薛家的二小姐由姆妈陪着,要坐船到邻镇去。就连屋顶上惊飞的鸽子,都是因为被千年前的钟声所震,要飞到阁楼上伊人的眼里去。西塘就是有这种魅——发黑的瓦顶、静谧的流水、幽深的弄堂、悠长的廊棚、熄灭的灯笼,都在给你下着蛊,

让你弄不清到底是那些远去的人和日子又随水而来了,还是你误打误撞,穿越了岁月和流年,进入了别人的生活,而那生活是永远停在了一千年前的。但,她确确实实是流动变化的,从东到西,从过去到将来地流淌,从一低眉到一抬头已有多少变。无常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心的每一处,柔软发生,西塘当然不会例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和西塘各自存在,并互相对视了整个有雨的下午和一个无风的夜晚。

渐渐地我发现,我只是个外来的异族。西塘的古和旧,都不是让我来怀缅的。然而此地毕竟四处散落着故事的材料,而她的宁静又为想象腾出了空间。我不怀旧,我至少可以联想——

曾眉眼盈盈的,我从深巷中走来。素衣缟裤的,除了那眼儿,再没什么光彩。可你转过身,嘴角牵起了笑纹。我就知道,那一刻你把我奉若偶尔现了人身来过眼的花仙。

同类推荐
  • 禅定荒野

    禅定荒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题涉及荒野对人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回归荒野的可能性。源于诗人的敏感,斯奈德对“自然”“野性”“荒野”等的不同概念进行了语源、语义上的考察,他深入美国的荒野,对当地与自然相和谐的土著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并结合自己早期的伐木工作及禅宗学习经历探讨了现代社会如何从文化上接纳荒野的问题。
  • 江南墨语

    江南墨语

    本书为近年活跃在网络文学网站的诗人张明友(墨语江南)的诗文合集。第一辑诗歌,收录作者精心挑选的160余首诗歌,以古体诗为主,现代诗为辅。第二辑散文,收录散文随笔34篇,部分采用文言文形式成文,同时辅助每篇的释文,为不可多得的现代文言散文。作者多篇诗文在世界青年华人青春美文大赛中获奖。
  •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收入其诗歌,散文和诗论。其中《雨巷》以其优美、伤感、惆怅、朦胧而富于音乐美的特性,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 冲动的青春——那年代 那岁月(上)

    冲动的青春——那年代 那岁月(上)

    尧鑫所著的《那年代那岁月》摒弃了以一个人的经历为一条线索的叙述方式,从男女主人公两个角度双线并行,回忆式叙述,力图更广阔地反映社会面。在表现校园生活的同时,也涉及中学生、大学生感兴趣的其他话题。同时,不失思想性,构筑正确的价值取向。《那年代那岁月》文字唯美细腻,善于构建画面感。人物性格特点突出,各具个性,人物在作者学习、工作、生活中皆有原型。
  • 大雅村言

    大雅村言

    本书共收录散文作品45篇。包括:“皇帝与作家”、“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人的感觉误区”、“胡椒八百石”、“嘴巴的功能”等。
热门推荐
  • 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下册)

    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下册)

    《资治通鉴》在叙述历史事件时不可避免地将同一事件分散地列在不同的时间下,使得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开来。为了聚拢线索,范毅然将原著中分散的故事或人物串联起来,加入了一些相关知识介绍,帮助小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精选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完整详细地交代原委,帮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历史。
  • 爱玛

    爱玛

    主人公爱玛是个美丽、聪慧而富有的姑娘,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幻想家。她热心关注身边的浪漫故事,却又固执地认为自己永远不会陷入其中。她自作主张为孤女哈丽埃特导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恋爱。当哈丽埃特误以为自己爱上了地方官奈特利先生时,爱玛才惊觉原来自己也在爱着奈特利先生。
  • 传家风(成风化人)

    传家风(成风化人)

    “成风化人”系列丛书,从机关作风、家教家风、行业行风、学校校风四个角度,记录了和平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承载了和平人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和平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榜样力量,发挥了讲述和平好故事、传播和平好声音的文化引领作用。
  • 滹南遗老集引

    滹南遗老集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渡我入魔

    渡我入魔

    她是拥有魔族神族血统灵气煞气并存的丑陋女子,日益增大的煞气将她的脸变得一半黑一半黄,为了不被魔障之毒吞噬而入魔,她踏上了修仙之路。他堕仙入魔,嗜血为生,超脱六界外,不在五行中,无情无欲,靠近她只为了夺取神族宝物开天,他日能将这六界踩于脚下。她猩红的眸子腾起了无限杀气,看着他冷漠的背影一字一顿“你若再弃,便渡我成魔!”他依旧绝然冷语道“我从来没有爱过你!”八个字便将她满腔的情愫生生撕裂。这是一部仙侠言情小说,神,魔,妖,仙,之间的争夺,是比较轻松的文,内容丰富多彩,文笔一般,多名小伙伴表示想继续看,属于读起来不费劲型,部分发宝法术名称取自于我曾经玩的网游热血传奇,为此纪念那些玩传奇的年代。
  • 三度红妆

    三度红妆

    伊人点妆,眉目满霜。古风爱情小故事,红妆一系列。以第三方角度去看待它。每个剧情都不相干,只是偶尔兴趣大发来的灵感。(表示为原创)
  • 命中注定(吸血鬼日志系列#4)

    命中注定(吸血鬼日志系列#4)

    一本可以媲美《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的书,是一本只要你开始读就忍不住想一直读到最后一页的书!如果你喜欢冒险、爱情和吸血鬼故事,这本书正适合你!”《誓言》是畅销书系列“吸血鬼日记系列”的第六本书。
  • 西榴城

    西榴城

    《西榴城》的核心是一桩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冤案,一个高贵的古老家族的毁灭。不知年龄的小精灵塌鼻儿以其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他的两千一百岁崇拜皇权暴力与金钱的奶奶,灵魂附上总督千金之体、追求公平正义与爱的“救星”少女小芹的不幸,冤魂不散的游队副队长郑虎的痛苦质疑,明太监魏忠贤的作祟,使故事中的西榴城成为一座权利肆虐,阴森森注定要毁灭的“鬼城”。寓言式的故事,魔幻式的叙述,不只是对西榴城两千年皇权历史的诅咒,还是对迷恋金钱与暴力的当今人类社会的沉重警告。
  • 大方禅师语录

    大方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商用诸葛亮智慧

    商用诸葛亮智慧

    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天下大事,诸葛亮以《隆中对》折服刘备,从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开始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的辅佐,使刘备的境况 大为改观。刘备从最初的兵不过千,将只有关张到后来创建蜀国,与孙权、曹操共成鼎足之势,这一切诸葛亮功不可没。诸葛亮之所以能神机妙算,根本 原因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知识储藏相当丰富。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竞争最主要的是知识的竞争。知识丰富的人可以获得成功, 知识贫乏的人必然会一败涂地。博览群书对于经商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