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3800000004

第4章

佐助品第六

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阎浮提人令行十善道。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得书写读诵其福甚多。憍尸迦。置是阎浮提众生。若复有人教四天下众生令行十善道。置是四天下。若周梨迦小千世界。若二千中世界。若三千大千世界众生。若教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令行十善道。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故得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得书写读诵其福甚多。复次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阎浮提众生。令行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得书写读诵其福甚多。憍尸迦。置是阎浮提及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乃至教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令行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得书写读诵其福甚多。复次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得书写读诵。不如善男子善女人自为他人读诵其福甚多。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自为他人读诵般若波罗蜜。不如善男子善女人自为他人解说其义其福甚多。是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应为何等人解说般若波罗蜜义。佛言。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不知般若波罗蜜义故。应为解说其义。何以故。憍尸迦。未来世当有相似般若波罗蜜。善男子善女人于是中。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是相似般若波罗蜜则有违错。释提桓因言。世尊。何等是相似般若波罗蜜。憍尸迦。当来世有比丘欲说般若波罗蜜。而说相似般若波罗蜜世尊。云何诸比丘说相似般若波罗蜜。佛言。诸比丘说言。色是无常。若如是求是为行般若波罗蜜。受想行识是无常。若如是求是为行般若波罗蜜。憍尸迦。是名说相似般若波罗蜜。憍尸迦。不坏色故观色无常。不坏受想行识故观识无常。不作如是观者。是名行相似般若波罗蜜。憍尸迦。以是因缘故。菩萨说般若波罗蜜义其福甚多。复次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阎浮提众生。令得须陀洹果。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其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得书写读诵作是言。汝当得是应般若波罗蜜功德其福甚多。何以故。须陀洹果从般若波罗蜜出故。憍尸迦。置是阎浮提及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教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令得须陀洹果。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其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得书写读诵作是言。汝当得是应般若波罗蜜功德其福甚多。何以故。须陀洹果从般若波罗蜜出故复次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阎浮提众生。令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其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得书写读诵作是言。汝当得是应般若波罗蜜功德其福甚多。何以故。汝随学是法当得萨婆若法。随得萨婆若法。当随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憍尸迦。置是阎浮提及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乃至教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令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其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得书写读诵作是言。汝当得是应般若波罗蜜功德其福甚多。何以故。汝随学是法当得萨婆若法。随得萨婆若法。当随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复次憍尸迦。若满阎浮提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之令得书写读诵。是人以是因缘其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一阿毗跋致菩萨。作是念。是菩萨于是中学。当能修习般若波罗蜜。以是因缘般若波罗蜜增广流布。福多于彼。憍尸迦。置是阎浮提及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乃至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之令得书写读诵。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其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一阿毗跋致菩萨作是念。是菩萨于是中学。当能修习般若波罗蜜。以是因缘般若波罗蜜增广流布。福多于彼。复次憍尸迦。阎浮提所有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之为解其义。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其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一阿毗跋致菩萨为解其义。福多于彼。憍尸迦。置是阎浮提及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乃至教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之为解其义。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其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一阿毗跋致菩萨为解其义。福多于彼。复次憍尸迦。阎浮提所有众生皆是阿毗跋致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义教之。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其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于是中有一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人以般若波罗蜜义教之。福多于彼。憍尸迦。置是阎浮提及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乃至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皆是阿毗跋致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义教之。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其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于是中有一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人以般若波罗蜜义教之。福多于彼。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如是。世尊。随菩萨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应以般若波罗蜜义教之。亦转应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而供养之。其福甚多。何以故。世尊。法应尔随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福转多。尔时须菩提赞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憍尸迦。汝是圣弟子。法应佐助诸菩萨。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安慰护念。若佛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过去诸佛及诸弟子。若不以六波罗蜜安慰佐助者。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憍尸迦。佛初发意时。过去诸佛及诸弟子。以六波罗蜜应安慰佐助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摩诃般若波罗蜜回向品第七

尔时弥勒菩萨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于余众生布施持戒修禅福德。最大最胜最上最妙。尔时须菩提问弥勒菩萨。若菩萨于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过去无量灭度诸佛。是诸佛从初发心。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无余涅槃乃至法欲灭时。于是中间所有应六波罗蜜善根福德。及诸声闻弟子布施持戒修禅福德。所有学无学无漏福德及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脱品解脱知见品。大慈大悲利安众生。无量佛法及其所说。从是法中众生受学。是诸众生所有福德。及诸佛灭后众生所种福德。合集称量是诸福德。以最大最胜最上最妙心随喜。随喜已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是观。我此福德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菩萨作是念。我以是心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心所缘是诸缘诸事为可得不。弥勒言。是诸缘诸事不可得。如心取相。须菩提言。若是诸缘诸事不尔者。是人将无想颠倒见颠倒心颠倒。无常谓常。苦谓乐。不净谓净。无我谓我。生想颠倒见颠倒心颠倒。若诸缘诸事如实者。菩提亦如是。心亦如是。若诸缘诸事菩提及心无异者。何等是随喜心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弥勒言。须菩提。如是回向法不应于新发意菩萨前说。所以者何。是人所有信乐恭敬净心皆当灭失。须菩提。如是回向法应于阿毗跋致菩萨前说。若与善知识相随者说。是人闻是不惊不怖不没不退。菩萨随喜福德应如是回向萨婆若。所用心回向。是心即尽即灭。何等心是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用心心回向。是二心不俱。又心性不可得回向。尔时释提桓因语须菩提。新发意菩萨闻是事将无惊怖耶。菩萨今云何以随喜福德如实回向。尔时须菩提因弥勒菩萨作是言。菩萨于过去诸佛。道已断行已灭戏论尽。灭蕀刺除重担。得己利尽有结。正智解脱心得自在。无量阿僧祇世界中灭度诸佛。所有善根福德势力。及诸弟子于诸佛所。所种善根合集称量。是诸福德以最大最胜最上最妙心随喜。随喜已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今当云何不堕想颠倒见颠倒心颠倒。若是菩萨用是心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心中不生心相。则是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是菩萨于是心中而生心相。则堕想颠倒见颠倒心颠倒。若菩萨随喜时。是心尽灭相。如实知尽灭相。尽灭相法则不可回向。回向心亦如是相。所回向法亦如是相。若能如是回向。是名正回向。菩萨摩诃萨应以随喜福德如是回向。若菩萨于过去诸佛所有福德。并诸弟子及凡夫人乃至畜生闻法种善根。及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闻法发应萨婆若心。合集称量是诸福德。以最大最胜最上最妙心随喜。随喜已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菩萨如是念。是诸法皆尽灭。所回向处亦尽灭。是名随喜福德正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菩萨如是知无有法能回向法。是名正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菩萨如是回向。则不堕想颠倒见颠倒心颠倒。何以故。是菩萨不贪着回向故。是名无上回向。若有菩萨于福德作起法。取相分别则不能以此福德回向。何以故。是作起法皆是离相。随喜福德亦是离相。若菩萨知所念作起法皆离相。当知是为行般若波罗蜜。又诸过去灭度佛善根福德亦如是。回向所用回向法性相亦如是。若能如是知。是名正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诸佛不许取相回向故。若法过去尽灭。是法无相。不可以相得。若如是亦分别。是名取相。若如是亦不分别。是名正回向。云何不取相分别而能回向。菩萨以是事故。应学般若波罗蜜方便。若不闻不得般若波罗蜜方便。则不能入是事。若不闻不得般若波罗蜜方便。能以诸福德正回向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于过去诸佛身及诸福德皆已灭度。而取相分别得是福德。欲以回向。如是回向诸佛不许亦不随喜。何以故。是皆于法有所得故。所谓于过去灭度诸佛取相分别。有所得而回向即是大贪着。以是有所得心回向者。诸佛不说有大利益。何以故。是回向名为杂毒衰恼。譬如美食其中有毒。虽有好色香美。以有毒故不可食之。愚痴无智之人若食此食。初虽香美可意。食欲消时有大苦报。如是有人不正受读诵不解其义。而教诸弟子回向语言。善男子来。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脱品解脱知见品。并诸声闻弟子及凡夫人所种善根。及诸佛与众生授辟支佛记。是辟支佛所种善根。及与菩萨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诸菩萨所种善根合集称量。是诸福德随喜。随喜已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如是回向。是回向取相分别故。名为杂毒。如杂毒食。有所得者无有回向。何以故。是有所得皆是杂毒故。以是故。菩萨应如是思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善根福德。应云何回向名为正回向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菩萨欲不谤诸佛应如是回向。如诸佛所知福德。何相何性何体何实。我亦如是随喜。我以是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如是回向则无有咎。不谤诸佛如是回向则不杂毒。亦名随诸佛教。复次菩萨应以随喜福德如是回向。如戒品定品慧品解脱品解脱知见品。不系欲界不系色界不系无色界。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以无系故。是福德回向亦无系。所回向法亦无系。回向处亦无系。若能如是回向则不杂毒。若不如是回向。名为邪回向。菩萨回向法如三世诸佛所知回向。我亦如是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正回向。尔时佛赞须菩提言。善哉善哉。须菩提。汝能为诸菩萨摩诃萨作佛事。须菩提。若有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皆行慈悲喜舍心四禅四无色定五神通。不如是菩萨回向福德。最大最胜最上最妙。复次须菩提。若有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一一菩萨于恒河沙等劫。以有所得心供养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乐具。如是一一菩萨皆于恒河沙等劫。以有所得心供养是诸众生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乐具。于意云何。是诸菩萨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不可譬喻。若是福德有形。恒河沙等世界所不能受。佛赞须菩提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若菩萨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故。能以是福德回向。于前有所得心布施福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尔时四天王天上二万天子。合掌礼佛作是言。世尊。是菩萨回向名为大回向。以方便故。胜于有所得菩萨布施福德。何以故。是菩萨回向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故。尔时忉利天上十万天子。以天花香涂香末香天衣幢幡天诸伎乐而供养佛。皆作是言。世尊。是菩萨回向名为大回向。以方便故。胜于有所得菩萨布施福德。何以故。是菩萨回向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故。夜摩天上十万天子。兜率陀天上十万天子。化乐天上十万天子。他化自在天上十万天子。皆以天华天香乃至伎乐而供养佛。皆作是言。世尊。是菩萨回向。名为大回向。以方便故。胜于有所得菩萨布施福德。何以故。是菩萨回向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故。梵世诸天子大声唱言。是菩萨回向名为大回向。以方便故。胜于有所得菩萨布施福德。何以故。是菩萨回向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故。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行天福生天广果天无广天无热天妙见天善见天无小天上诸天子。合掌礼佛皆作是言。世尊。是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甚为希有。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故。能胜有所得菩萨布施福德。何以故。是菩萨回向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故。尔时佛告净居诸天子。置是三千大千世界众生。若十方恒河沙等世界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一一菩萨于恒河沙等劫。以有所得心供养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乐具。如是一一菩萨皆于恒河沙等劫。以有所得心供养是诸众生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乐具。若有菩萨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有戒品定品慧品解脱品解脱知见品。并诸声闻弟子。及凡夫人所种善根。合集称量是诸福德。以最大最胜最上最妙心随喜。随喜已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福甚多。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是诸福德合集称量。以最大最胜最上最妙心随喜。随喜已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云何名为最大最胜最上最妙随喜。佛告须菩提。若菩萨于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不取不舍不念不得。于此中无有法若已生灭若今生灭若当生灭。如诸法实相。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如是。须菩提。是名菩萨最大最胜最上最妙随喜回向。复次须菩提。菩萨若欲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随喜。应如是随喜。如解脱持戒亦如是。如解脱。定惠解脱解脱知见亦如是。如解脱信解亦如是。如解脱随喜亦如是。如解脱未来未生法亦如是。如解脱过去无量阿僧祇世界诸佛及弟子亦如是。如解脱今现在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诸佛及弟子亦如是。如解脱未来无量阿僧祇世界诸佛及弟子亦如是。是诸法相不系不缚不解不脱。以是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不灭故。须菩提。是名菩萨最大最胜最上最妙随喜回向。以是回向胜于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诸菩萨。以有所得心皆于恒河沙劫供养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乐具。以有所得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于此随喜回向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摩诃般若波罗蜜泥犁品第八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是般若波罗蜜。世尊。般若波罗蜜能作照明。世尊。般若波罗蜜所应敬礼。世尊。般若波罗蜜能与光明。世尊。般若波罗蜜除诸闇冥。世尊。般若波罗蜜无所染污。世尊。般若波罗蜜多所利益世尊。般若波罗蜜多所安隐。世尊。般若波罗蜜能与盲者眼。世尊。般若波罗蜜能令邪行者入正道。世尊。般若波罗蜜即是萨婆若。世尊。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母。世尊。般若波罗蜜非生法者非灭法者。世尊。般若波罗蜜具足三转十二相法轮。世尊。般若波罗蜜能为孤穷者作救护。世尊。般若波罗蜜能灭生死。世尊。般若波罗蜜能示一切法性。世尊。应云何敬视般若波罗蜜。佛言。如敬视佛。敬礼般若波罗蜜如敬礼佛。尔时释提桓因心念。舍利弗。何因缘作是问。念已问舍利弗。何因缘作是问。舍利弗言。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随喜福德。回向萨婆若故。于上诸菩萨所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其福最胜。是故我作是问。憍尸迦。譬如盲人虽有百千万众无有导者不能进趣城邑聚落。憍尸迦。五波罗蜜离般若波罗蜜。亦如盲人无导。不能修道至萨婆若。若五波罗蜜为般若波罗蜜所护则为有目。般若波罗蜜力故。五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名。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生般若波罗蜜。佛言。若菩萨不生色。则生般若波罗蜜。不生受想行识。则生般若波罗蜜。如是生般若波罗蜜为成何法。舍利弗。如是生般若波罗蜜于法无所成。若无所成则名般若波罗蜜。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亦不成萨婆若耶。憍尸迦。般若波罗蜜成萨婆若。但不如名相作起法成。世尊。当云何成。佛言。如不成如是成。释提桓因白佛言。希有世尊。般若波罗蜜不为生不为灭故有。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如是亦分别则失般若波罗蜜则远离般若波罗蜜。佛告须菩提。有是因缘。若菩萨谓般若波罗蜜空无所有。则失般若波罗蜜则远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是名菩萨般若波罗蜜。世尊。说般若波罗蜜为示何法。须菩提。说般若波罗蜜。不示色不示受想行识。不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不示佛法。须菩提言。世尊。摩诃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以是因缘。摩诃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言。般若波罗蜜于色不作大不作小。不作合不作散。于受想行识。不作大不作小。不作合不作散。世尊。般若波罗蜜于佛十力。不作强不作弱。四无所畏乃至萨婆若。不作合不作散。世尊。菩萨如是亦分别则不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无如是相。我当度若干众生。即是菩萨计有所得。所以者何。众生不生故般若波罗蜜不生。众生无性故般若波罗蜜无性。众生离相故般若波罗蜜离相。众生不灭故般若波罗蜜不灭。众生不可思议故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众生不可知故般若波罗蜜不可知。众生力集故如来力亦集。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若能信是深般若波罗蜜。不疑不悔不难随顺解义。是人从何处终来生此间。佛言舍利弗。是菩萨于他方佛土命终来生此间舍利弗。菩萨从他方佛土来者。曾已亲近供养诸佛问其中义。今闻般若波罗蜜即生欢喜如从佛闻。若见般若波罗蜜如见佛。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可闻可见耶。佛言不也。世尊。是菩萨发心已来。几时能修习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是事应分别。有菩萨得值若干百千万亿佛。于诸佛所修行梵行。有于大众闻深般若波罗蜜。无恭敬心即时舍去。须菩提。当知是人本于过去诸佛。闻说般若波罗蜜舍去故。于今闻深般若波罗蜜亦舍去。身心不和起无智业。积集无智业因缘故。诽谤拒逆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诽谤拒逆深般若波罗蜜者。即诽谤拒逆萨婆若。诽谤拒逆萨婆若者。即诽谤拒逆三世诸佛。须菩提。是愚痴人。起如是破法重罪业故。若干百千万劫受大地狱罪。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受罪时。若火劫起堕他方大地狱。于彼亦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受罪时。若彼火劫起复堕他方大地狱。堕他方大地狱已。复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受罪时。若彼火劫起。还来堕此大地狱中。是人于此复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受诸剧苦。如是展转。乃至火劫复起。受是无量苦恼业报。何以故。起恶口业故。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是业似五逆罪。舍利弗。汝勿谓此破法罪似五逆罪。何以故。是人闻说深般若波罗蜜。诽谤拒逆作是念。不应学是法。是法非佛所说。以是因缘。其罪转增故。亦令他人离般若波罗蜜。佛言。是人自坏身亦坏他人身。自饮毒亦饮他人毒。自亡失亦亡失他人。自不知不解般若波罗蜜。亦教他人不知不解舍利弗。我尚不听是人出家。何况于我法中而受供养。何以故。当知是人为污法者。当知是人为是糟粕。其性浊黑。若有众生信受其言者。亦当受是剧苦重罪。何以故。舍利弗。若破般若波罗蜜。若污般若波罗蜜。当知是人破法污法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不说是人受身大小。佛告舍利弗。置是人身量大小不须说也。是人若闻说其身量。热血当从口出。若死若近死。若闻说其身量。自知此罪忧愁深入身体干消。是故不须说其受身大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唯愿佛说是人身量。令后世人得为明戒。知以是罪业故受是大身佛告舍利弗。是事足为后世众生作大明戒。积集如是罪业因缘故。受如是无量无边久剧苦恼。舍利弗。是事足为善人作大明戒。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应善守护身业口业意业。世尊。但以口业因缘故。得如是重罪耶。佛告须菩提。以口业因缘故。得如是重罪。须菩提。我法中多有如是等痴人。诽谤拒逆深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诽谤拒逆深般若波罗蜜者。即诽谤拒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诽谤拒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诽谤拒逆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萨婆若。诽谤拒逆萨婆若者。即诽谤拒逆法宝。诽谤拒逆法宝者。即诽谤拒逆僧宝。诽谤拒逆三宝故。即起无量无边重罪之业。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人诽谤拒逆深般若波罗蜜有几因缘。须菩提。是痴人一为魔所使。二于深妙法不信不解。复次须菩提。是痴人得恶知识。不乐不喜修习善法。又深贪着常求他过。自高其身卑下他人。须菩提。以是因缘故。诽谤拒逆深般若波罗蜜。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不精进者信解般若波罗蜜甚难。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不精进者信解般若波罗蜜甚难。世尊云何不精进者信解般若波罗蜜甚难。须菩提。色无缚无解。何以故。色真性是色。受想行识无缚无解。何以故。识真性是识。复次须菩提。色前际无缚无解。何以故。色前际真性是色。色后际无缚无解。何以故。色后际真性是色。现在色无缚无解。何以故。现在色真性是色。须菩提。受想行识前际无缚无解。何以故。识前际真性是识。识后际无缚无解。何以故。识后际真性是识。现在识无缚无解。何以故。现在识真性是识。世尊。般若波罗蜜甚深。不精进者信解甚难。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深般若波罗蜜不精进者信解甚难。须菩提。色净即是果净。色净故果亦净。受想行识净即是果净。受想行识净故果亦净。复次须菩提。色净即是萨婆若净。萨婆若净故色净。须菩提。色净萨婆若净。无二无别无异无坏。受想行识净即是萨婆若净。萨婆若净故受想行识净。须菩提。萨婆若净受想行识净。无二无别无异无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弃妃狠绝色

    弃妃狠绝色

    凤舞,一身验尸,查案的本领,让不法分子闻风丧胆,没有人知道她到底是什么身份,直到一个男人出现在她的世界,让人们知道原来她就是当时红极一时的老大,凌天凯的女儿,人称罗刹公主的凌凤舞。为了报杀父之仇,她隐身警界,利用天狼,却在复仇成功之时,意外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大陆,附身在左相的大女儿,夜轻尘的身上,传言,左相的大女儿,琴棋书画,一窍不通,且性格暴戾狠辣,然而事实却是,夜轻尘只是个连婢女都敢欺负的可怜女孩。然而天公作弄,原本钟情于左相小女的战王凰千夜却被下令娶左相的大女儿,一段美好的姻缘,因为夜轻尘,而两厢恼怒。凰千夜:驰骋沙场的战王,为人冷血残酷,然而也有温柔的一面,只是那一面不是人人都可以看见。他憎恨他娶得女人,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优秀男子还围着那个女人转。夜轻尘,我不管你是恶魔还是天使,你只要记住,你是我凰千夜的女人!凰无夜:阴险腹黑的皇子,王位的继承人,他是合格的君王,他玩弄权术,他不屑感情,却被那个无意中走进自己目光中的人儿心动。你是夜轻尘也好,是凌风也罢,我只知道,你是唯一一个可以跟我比肩的人。冷寒幽:俊美邪肆的无花宫宫主,他冷酷,他残忍,他暴戾,他狠毒,然而这一切都因为那个轻轻告诉他她叫凌凤舞的女人而改变。舞儿,天涯海角,黄泉碧落,我都愿意陪着你,可是你为何丢下我?凰羽夜:温润如春雨的羽王,无意间邂逅了悲惨的女主,憎恨自己哥哥的残暴,一心的帮助女主,然而在一次次的接触中,失身失心,谁能告诉他,这到底是他善良,还是他无耻,肖想哥哥的女人?轻尘,你可知你就是那晃花了我眼的精灵。凰七夜:典型的扮猪吃老虎,一个笑面虎,不知道的人,说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只有夜轻尘看透了他,时常对着他大吼大叫,呼来唤去。女人,你欠我的债没有还,本王不准你死!死了,也得给我活过来!本文感情应该不纠结,符合小妖一概的风格,雷厉风行,敢爱敢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女主是一个介于正义与邪恶,善良与狠毒,光明与黑暗之间的人。这一场爱与恨,情与仇之间的纠葛,到底走向何方,请耐心的跟小妖一起期待吧!人物领养开始,要领养请给小妖留言、、嘿嘿、、、凰七夜领养者墨曦颜凌凤舞领养者tianzhiqing凰羽夜领养者颜落儿冷寒幽领养者betrice凰无夜领养者妖娆月魔凌凤轩领养者et88555d小银领养者ojlyxm凌皓天领养者
  • 海燕

    海燕

    本书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精选散文集。收录了《海燕》《人》《春天的旋律》《鹰之歌》《书》《时钟》《不合时宜的思想》等数十篇经典散文代表作,充分彰显了高尔基的革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继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具有积极的文化价值。
  • 穿越战国之楚人东渡

    穿越战国之楚人东渡

    楚文化、巴蜀文化、越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不同于那时中原文化的风采,其直接影响了后来中国江南、西南的民风民俗。这些文化在秦统一天下之后并入秦及中原文化,显得不那么重要,那么,如果这些文化唱主角,会有哪些有趣的事?且看主角穿来这个时代,如何建设不一样的文明。
  • 格林童话(全集)

    格林童话(全集)

    《格林童话全集》共二百一十篇,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脍炙人口而又百读不厌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篇,还有《莴苣》、《享舍尔和格莱特》、《布勒门镇上的音乐家》、《桧树》、《白雪公主》、《幸福的罕斯》、《矮子土地》、《放鹅姑娘》等等。本书分为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儿童和家庭故事:青蛙王子或铁享利、猫和老鼠做朋友、马利亚代养的孩子、学习发抖、狼和七只小山羊、忠实的约罕涅斯、好生意、奇怪的乐工、十二兄弟等。
  • 与校草的吻:若爱只是游戏

    与校草的吻:若爱只是游戏

    曾经灰姑娘式的珊歌,如今华丽归来,在校园中立刻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她究竟能不能俘虏那个又拽又冷酷的校草王子呢?《富二代校草的灰姑娘》姊妹篇。
  • 步步惊婚:大牌富豪来相亲

    步步惊婚:大牌富豪来相亲

    她只想过简单的生活,为什么他偏偏如噩梦一般对她缠住不放。“林子皓,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李薇儿你以为你想要找一个男人结婚,就能逃离吗?我林子皓认定的事情,就没有改变的可能。“片段一:少爷,少奶奶跟一个男人在一起。”“谁?”“黎总裁”“地址,时间,在哪里,带着孩子上门找娘。”片段二:“少爷,少奶奶现在跟一个老头在一起。”“谁?”“不认识。”“地址,时间,在哪里,赶快派人包场。”
  •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本书为您一一介绍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
  • 都市超强狂医

    都市超强狂医

    初入社会却遭无情打击,命途多舛,幸的无上传承,从此一朝翻身,银针渡人、术法渡鬼,冰山女神投怀,都市生活乐逍遥。
  • 近身阵师

    近身阵师

    作为魔法卷轴的绘制者被称之为阵师,阵师很无语的。虽然攻击却很强大,但是只能作为后备战略储备的后勤的存在,更多的是当作辅助者的职业来使用。阵师的身体不如战士强化的防御很高,又不如魔法师可以直接上战场,魔法元素收发自如。最悲催的是,阵师自己制作的魔法卷轴如果在自己身边爆炸,连着自己也能被炸死!可是周阳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常规,阵师,也可以无比的强悍!
  • 做一个有修养会保养懂营养的魅力女人

    做一个有修养会保养懂营养的魅力女人

    这是一本写给女人的书。你可以在咖啡馆的某个角落静静地品读它,也可以在睡前的被窝里细细地思考它,还可以在厨房里或者餐桌上幸福地回味它。没错,这就是一本教女人如何完善自己、幸福自己、提高自己的美丽圣经!本书的宗旨就一个:让更多的女性朋友变得美丽,变得美好,变得健康,从平凡普通实现魅力出众的完美蜕变。真正地脱胎换骨,改变精神状态,收获精彩人生。本书奉献三大法宝:用修养美化心灵,用保养塑造形象,用营养收获健康。美丽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