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2000000001

第1章 “岂有此理文丛”序

1.“岂有此理文丛”序

王春瑜

岂有此理!我相信,从鲁迅到当代的杂文家,他们的绝大多数杂文,都是怀着“岂有此理”的愤懑,伏案疾书,掷出杂文的匕首或投枪的。说来有趣,“古月照今尘”,三百多年、二百多年前的文坛前辈们,早已举起“岂有此理”的武器。

说来更有趣的是,八十多年前,吴稚晖老先生在小书摊上看见了一部小书,从中得到了写文章的诀窍,喜不自胜,跟朋友说,这小书名叫《岂有此理》,开场两句便是“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这话传到钱玄同先生的耳朵里,大感兴趣,连忙到书摊上买部《岂有此理》来看,开场并没有那两句,又买来《更岂有此理》来看,更没有那两句,他废然浩叹曰:“此吴老丈造谣言也!”(刘半农:《重印<何典>序》。)其实,吴老先生并未造谣,只是记错了书名,应当是《何典》。这部康熙年间上海作家张南庄写的鬼小说第一回《五脏庙活鬼求儿;三家村死人出世》,开头有《如梦令》,词曰:“不会谈天说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喷蛆,且向人前捣鬼。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康熙年间,钦定的主导思想是程朱理学,倡导毫无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儒生们满口天理、堪舆之学,也就是“谈天说地”;皓首穷经,考证草木虫鱼的考据学风行学界,堪称“咬文嚼字”之学。张南庄把这些视为狗屎不如,全是放屁,以鬼世界的阴间喻现实世界的人间,对“岂有此理”之事,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成了文坛奇书。这对文字狱横行的康熙王朝,无疑是严重的挑战。

再说《岂有此理》这本书,虽然没有《何典》开头那两句惊世骇俗的话,但也是一部奇书。书分“天下岂有此理”“正义岂有此理”“历史岂有此理”“人生岂有此理”“金钱岂有此理”“文人岂有此理”“美味岂有此理”“夫妻岂有此理”“女人岂有此理”“官吏岂有此理”“文化岂有此理”十一章。从逻辑上说,我们今天完全可以批评它“岂有此理”,未免杂乱无章。但全书有不少离经叛道之论,作者空空主人,在文字狱空前、知识分子头上罩着弥天恐怖黑网的乾隆时代,竟写出这部充满杂文气息的书来,不能不让人佩服他的胆识。虽然他的书一直被清王朝列为禁书,但生前他并未被捕,让吃饭的家伙搬家,够侥幸的了。

列入本文丛的杂文家邵燕祥、柳萌、鄢烈山、朱铁志诸先生,是读者熟知的杂文大家。虽然各人的风格并不相同,燕祥先生更以思想深刻名世,他的这本杂文集《南磨房行走》,书名就俨然是一篇杂文。如果要指出他们的杂文共同点,起码有这四个大字:“岂有此理!”笔伐政界、学界、文化界……岂有此理之人、岂有此理之事,不管是多么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让其显示出本来面目:或狰,或伪,或脏,或丑。

我不敢说这些杂文篇篇都是传世之作,字字都掷地作金石声,像余某人自我标榜的那样,“我等不及了”,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北方文艺出版社精心出版的这套文丛,都是杂文家们呕心沥血之作,如果读者竟不屑一顾,那肯定也是“岂有此理”!

2010年8月24日上午于牛屋南窗下

自 序

上一次出版的本人文章选集名为《早春的感动》,是河南文艺出版社的“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获奖者丛书”之一,显然是沾了那个“鲁奖”的光;那是2007年2月面市的,收入的是我2006年6月前的作品。此后三年多,一本书也没有出成。我感觉,并非这几年出版的政治审查比2007年前更严了,而是出版界的环境更加市场化(功利化)了;赔钱不行,赚得太少也不行,没有几家出版社愿意“陪你玩”了。今年我交了好运,可能同时出三本文选:一本是我供职的南方周末报社要出版高级记者和高级编辑丛书,我选的是入行二十多年来的评论代表作;一本是广州出版社将为我出版的“鄢烈山文化随笔选”《评点江山》,以登山临水游览名胜古迹的感想为主打;再就是这一本杂文选了。懒得翻剪报,就从2008年到2010年4月为止的作品里选了一半,剔除与即出的两本书相重的,加一篇2003年未曾结集的,就这样呈现给诸位。

当今是一个市场化而出版物碎片化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电子化而注意力分散化的时代,耻于自我推销、不善营销还真是不行。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虽说真是好,那也得助于他在年轻人中推广有方,才有那么多拥趸。《新闻联播》的念稿人自传卖得火,是凭有内容或文笔好吗?……有鉴于此,这回写序俺就不再太过谦抑,倒要来几句自我辩护的了。

首先说,什么是杂文?“杂文”望文生义就像韩寒一书名,是“杂的文”,即诗歌小说戏剧传记等文体之外无类可归的文章;而鲁迅则认为,古人所谓“杂文”是编年体的文集:“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做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而现代的杂文,在他看来,则是一种时政和社会批评的短章。他在《〈且介亭杂文〉序言》里说:“况且现在是多么迫切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设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因为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那些奉鲁迅为杂文祖师的人可能忘记了他的这些话,反在那里鄙薄“时评”作者“短平快”。殊不知,社会在发展,媒体市场化,传播介质电子化,政府决策信息和新闻事件一出来,批评文章迅即见诸媒体,其快其速才真正实现了鲁迅所谓的“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呢。至于文笔文风,鲁迅并无自封“国标”或“大宗师”的念头,他倒认为他的“隐晦曲折”是不得已,是“奴隶的语言”,决不会反对别人的明白如话。

我很羡慕长平等数位能写纯正的“时评”,就是说评论时政时事,全靠逻辑分析的雄辩,靠思想本身的穿透力,而我则往往靠引经据典、联想类比而敷衍成章。所以,我的专栏文章,编者注明的身份,除了《新京报》《中国青年报》是专业职称,大多数报刊都是注“杂文家”,惭愧呀。不过,我敢借鲁迅自许的话来自诩:我的文章“当然不敢说是诗史,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这也是一定的。

其次, 讲“常识”还有必要吗?我们这些面对社会写杂文和时评的人,有自知之明,常称自己说的是“常识”,梁文道先生的一本杂文时评集干脆就叫《常识》。说我等的杂文时评讲的是“常识”,那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人们而言,在那些“先发”国家,已然实现政治民主、经济自由、社会扁平、文化多元,官民的基本价值观和共同的社会生活准则已然确立。而对于当下的中国大陆来说,社会转型远未完成,我等所谓“常识”其实类似于法国大革命前托马斯·潘恩传扬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常识》,只是期望传播的思想应当成为人们的常识(即社会共同准则)。

在我等看来的常识,在当下远没有成为无可争议的常识。比如,按照民主宪政、人权法治的常识,政府是用来服务的,而不是用来服从的,政府是质疑、批评、监督、问责的对象,而不是拥护、爱戴、感恩、歌颂的对象;比如,应当尊重每个人的权利,保护每个人的财产权和人格尊严,而不能打着“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旗号,动辄要国民“牺牲”、“奉献”、服从;比如,司法应当注重程序正义,应当实行“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等原则,但不少人却拥护“严打”甚至“黑打”,竟有司法局官员公然要律师“讲政治”、“顾大局”……

说“我等”其实也是不确的。杂文家与时评家并非一个脑袋,也尚未建立共识或“常识”。我相信自己在具体的分析中,有独自的眼光,有独到的见解,这是我的写作冲动之所在,至少是我多数时候的写作追求。江苏的《现代快报》这两年让我每周写当周重要时评的再评点(这个版在周日刊出,叫“一评再评”),编辑每期从各报选四篇短论给我有针对性地发议论,看来我与同行的眼光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是不是我说的更在理更到位,列位可以看凤凰网上“博报”频道我的专栏所贴。

最后,我们的言说方式有用吗?按说,这不成为问题,如上所言,传播启蒙常识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当然是有益的。但有些人不这么看。我写序这天,《南方都市报》上有篇专访《许知远:我喜欢韩寒,但谁能代表大众说话》,是青年作者许知远论韩寒引起争论后的自白。许知远《庸众的胜利》一文认为,谈论韩寒,现在已变成了一次全方位的心理按摩,大家在其中沐浴了青春、酷、成功、机智,在此过程中,大家还觉得自己参与了一场安全的反抗。什么叫“安全的反抗”?要韩寒拿起什么做武器来反抗他才满意?此前有网友麦田说,“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这当然不合事实,韩寒批评“家乐福”事件、反对“逼捐”,针对的就是相当“大众”的网民情绪。麦田之类所说的“独立思考”,无非要求更激烈更激进的方式与官方对抗而已。我不知道许知远、麦田等人的道德优越感、知识优越感从何而来,写几篇自我欣赏的高深莫测的文章,或者像那个人精余杰假充勇士写几篇隔空叫骂的文章,有什么了不起?在我看来,那是更安全的反抗呢!

斯大林主义有一条就是将“中间分子”视为头号敌人,“四人帮”在文革中大批“清官”,说他们麻痹了人民的斗志,比贪官更坏。余杰在他的文集《致帝国的悼词》中封我为“自由之敌”,许知远说韩寒的时评文章起了麻痹、消解作用,看来这些会转洋文的青年才俊与“红小兵”的思维相差也不远。这就更加证明了,我等写些“常识”还是有必要的,也应当是有用的,如果不想一头撞死。

2010/05/14

同类推荐
  • 梦非梦:张记书微篇小说精选

    梦非梦:张记书微篇小说精选

    那时候,他们俩都是山旮旯里的放羊娃,他外号叫羊球,他外号叫羊蛋。大概羊球羊蛋总连在一起吧,所以,他们俩就像火柴棒离不开火柴盒一样形影不离。
  •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小达人专刊)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小达人专刊)

    本文集是一本充满奇思妙想的众筹之作。十年后的上海,我们能想象到的依旧是灯红酒绿,偶有雾霾,环境令人堪虞。那么一百年一千年后的这座城市,你能想象到它的模样吗?本文集包括《空心城》、《别让地域变成“地狱”》、《一百年后的城市——上海》、《3015一日游》等篇目,带读者畅游未来之魔都!
  • 世界因我而美好一点

    世界因我而美好一点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发表的美文作品90篇,分为“闲语:走错路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情语:幸福家庭的姿态”;“世语:成为美好的一部分”;“物语:一只拟人化的狗”等四辑。有感人亲情,也有生命感悟;有人生哲理,也有借物抒怀。文字朴实,而意境深远。
  • 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

    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

    李长声著的《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系旅日华人作家李长声的三卷本自选集中的文化与历史篇。“知日”渐成潮流,然而大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几乎只从一个位置、一种角度去品评这个邻居的种种,作者则建议我们动动步子,调适距离。此书汇集了作者关于日本文化众多切近又深远的描摹,从幽玄的枯山水到别具一格的赏花姿态,从能乐的变迁到日本人的审美与自我反思,将文化与历史熔于一炉,同时阐释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繁复的历史勾连,也澄清了诸多误会。文字之间,作者自身的文化史观也恍然可见。
  •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本书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派系之争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叶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印第安批评家、作家及其代表性著述,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张力中把握印第安文学的历史演变。本书通过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有机结合,力求呈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身份政治、部落主权、土著社区、民族性、世界主义,文学典律、美学范畴、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及其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等重大议题。
热门推荐
  • 竹间续话

    竹间续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Zodiac

    Zodiac

    Zodiac, the brilliant second novel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The Baroque Cycle and Snow Crash, is now available from Grove Press. Meet Sangamon Taylor, a New Age Sam Spade who sports a wet suit instead of a trench coat and prefers Jolt from the can to Scotch on the rocks. He knows about chemical sludge the way he knows about evilall too intimately. And the toxic trail he follows leads to some high and foul places. Before long Taylor's house is bombed, his every move followed, he's adopted by reservation Indians, moves onto the FBI's most wanted list, makes up with his girlfriend, and plays a starring role in the near-assassination of 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Closing the case with the aid of his burnout roommate, his tofu-eating comrades, three major networks, and a range of unconventional weaponry, Sangamon Taylor pulls off the most startling caper in Boston Harbor since the Tea Party.
  • 世界军事百科之空战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空战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履痕,在岁月中萌芽

    履痕,在岁月中萌芽

    邱天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履痕,在岁月中萌芽》即将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搞文字多年,作者养成了一种没有思考成熟绝不动笔的严谨文风。每写一篇,必是要有一种冲动,就是我们常说的创作灵感,这是基本前提。但是,光有冲动是不够的,激动了,落笔了,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东西定是豪情万丈,无论人物,还是故事,容易浮躁跑偏。这种情绪化的写作,写诗可以,写小说就不行了。于是,作者的写作习惯中,就有了“放”的过程。何谓“放”?自然就是放下,有了创作灵感,并不急于写作,先让冲动沉凝,做冷处理,该静的,都安静下来。让灵感接受思考抚慰,而产生透彻的社会审视,全然没有了豪气冲天的浮躁,或者没有了不顾一切的瞎编。
  •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优雅女性的自我提升课

    优雅女性的自我提升课

    “她力量”正在逐渐崛起,终有一天,“她”会改变世界。或许,你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她力量系列”就是这样一套女性自修、励志图书,书名分别为《财智女性的人生经营课》《魅力女性的气质修炼课》《优雅女性的自我提升课》。本书中,为我们呈现了16位令人羡慕的优雅女性,包括绽放在央视舞台的主持人董卿、中国“网坛一姐”李娜、像花儿一样幸福的“国民娘娘”孙俪、“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先生等。
  • 一朝穿越变男神

    一朝穿越变男神

    21世纪女大学生突然之间穿越,不仅由女变成了男,还有一位温柔美丽的便宜夫人。原以为穿越不过过客,她在这里先混一段时间便好;却在各种情况下不得不开始面对这里的生活。那么问题来了,原配夫人就算了,又冒出来一个两个基友是什么意思?俗话说一山难存两虎、一世难容二穿,所以她的最大敌人,其实是……
  • 三千有门颂略解

    三千有门颂略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VWIJ之传说

    VWIJ之传说

    这是个发生在游戏虚拟世界里面的故事。故事由叶韵和另外一个狐族跳崖开始说起……
  • 时古对类

    时古对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