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0000000002

第2章

武翼大夫焦仲居四明,性嗜杀,日以弹射臂鹰走狗为乐,所杀不可胜纪。营一宅新成,迁居之,房闼间巨蛇纵横,至相纠结如辫,杀之复然。家有三男二女,长曰嗣昌,业进士,忽得心疾,朝夕恸哭,云忆其亡父母。其妻谓之曰:“堂上坐者汝父母也,何狂易至此!”嗣昌愤然曰:“此人乃害吾父母者,恨未能杀之以复仇,然不可与之同居。”日挽其妻以出,不可禁止,乃听其外居。嗣昌竞以病惑死。次子、季子不数年相继殂,晚年仲复丧妻,生计益落,孑然一身,独享高寿,而健啖康强,嗜杀如故。岂佛经所谓魔力所持者耶?

杨虞仲,眉州人,丁丑王榜甲科擢第,官亦早达。典蜀郡。先是普州乐至县有临水精舍,主僧夜梦一贵人跨马而入,曰:“我山神也,今暂还,不久当复往归。”寤而有金堂县尉令狐习舆病适至,信宿而卒。习父撝家居,初未闻习病,一夕梦习缘檄归,喜甚,亟迎门,及下马,揖而言曰:“习不孝,不得终事父母,今当为眉山杨氏子,名虞仲,后二十三年仍以直言中甲科,官职显于今世矣。”辞诀而去。父惊愕而寤。其日讣至,撝痛悼甚。它日物色访眉山杨氏,实以是岁生子,及长,名虞仲,登第之年正习死后二十三年也。提刑何悫作习墓表,述其事甚详。虞仲倅遂宁日,令狐氏有讼事,自它郡送遂宁,虑不得直,乃以墓表墨本因虞仲宾达之。虞仲亦隐其事,然蜀人多知之者。表弟沈作肃录其墓表见遗。

忠愍李公若水,宣和壬寅尉大名之元城。有村民持书至云:“关大王有书。”公甚骇愕,视其缄云:“书上元城县尉李尚书,汉前将军关云长押。”诘民何自得之,云:“夜梦金甲将军告某曰:‘汝来日诣县,由某地逢著铁冠道士,索取关大王书,下与李县尉。’既觉惊异,勉如其言,果遇道士得书,不敢不持达。”公发书,其间皆预言靖康祸变,以事涉怪,即火其书,遣其人不复问,作诗纪之云:“金甲将军传好梦,铁冠道士寄新书。我与云长隔异代,翻疑此事大荒虚。”公后果贵显,卒蹈围城之祸。兆朕之萌,神告之矣。公始名若水,后改赐今名。其子浚淳记其事刻之石。

绍兴府治依山,林樾深茂,往往有怪。淳熙辛丑,有数卒直宿蓬莱阁,夏热,各散寝。中夜,一卒曰张富者,见红裳女子冉冉逼近,直前坐其腹上,奋起悴之,忽不见,但两手狐毛满把。

汀、漳间有古驿多怪。尝有士人独宿西厢,乙夜见群鼠自粱栱间缘壁下地,莫知其数,固已异之。俄又见数鼠共挈一物,若小箱箧然,置地,发之,皆袍帻之属,竞取服之,俨如唐装,冠屦皆备。既而递为进趋揖逊之状。士人素有胆气,拊床叱之曰:“鼠辈敢尔扰人!”殊不惊避。遽起取席下白梃乱击之,仓猝间误触灯灭,益尽力挝击,俄而寂然。明旦视床前死鼠满地。(扬州教官陈德明光宗说)

道州孚惠庙,灵响甚著。淳熙己亥,郴寇大作,侵轶州境。郡守赵公郎中汝谊以郡无城池,听民避寇自便,而自誓死守。指使樊谨请入贼说以祸福,不从则死之,即日见害。贼进至江华,距城不一舍。公益忧愤,倦而假寐。见二大夫儒衣冠,貌甚伟岸,来渴,且言毋恐。公意其孚惠之神也,即具冠带往谒。

俄有燕数千自祠所随公朱轓蜚集黄堂上,翔而为三起而复集,喙皆外向如一。漏尽数刻,繇所从方陈而去。是夕寇遁。民有被俘逃还者,闻贼言道州号令明信,能使人不可犯,乃舍而去。郡教官章颖记其事刻石。

贰卿周公自强,淳熙辛丑自静江移镇丹阳。有第宅在上饶,将取道过家。未至,前守舍卒正昼闻钲声自宅堂出,亟启钥观之,则声在后堂大恒中,复开柜寻之,则声在地下,久之觉声寖远而灭。后数月,公捐馆。(陈宏甫承务说)

提辖左帑张朝奉逊,四明人。始改秩知常州晋陵县,任满挈家东还,夜泊宜兴驿前。时正暑,张有子年二十许,独与之寝于舡之头仓。是夜月明如昼,四鼓后,婢辈忽若惊魇,哗言暗中若有人手丛杂扪索之状,又闻舡背亦如拿攫之声,张惊起,呼叱,久乃定。即开舡门出立舷边,号召舟子辈,盖疑其盗也。已乃还寝,则不见其子,呼之不应。明烛索之,无所得。诘舡外人,初未尝见其出。举舟惶骇,扰扰以至天晓,对岸有泊舟者遥谓舟人曰:“我曹夜寝舡背,约四鼓时,忽见彼舡背长大人十数,若有所求索,俄有长臂大手十数出水中,共捽一人入水矣。”乃使人没水求之,得其尸焉。(同年陈子荣宗丞说)

泉司干官陈子永泳,每夜用释氏法诵咒施食,仍爇尊胜咒幡数纸。尝宿铅山驿舍中,夜有妇人立床前,叱之,云:“无恐,我来从官人觅经幡耳。”许之,忽不见。明日祝而烧之,夜复来拜谢而去。(陈宏甫承务说)

平江黄埭张虞部家豪于财,第宅甚宏壮,张为人质直,素不信巫怪之说,每有兴筑,不择时日。尝作一亭,掘地得肉块混然,初无割剥之迹,俗谓太岁神。张不为异,命取瓦盆合而送之水中,竟就基创,且遂名为太岁亭。又尝有客至,呼取衣冠,未有应者,俄而所畜犬首顶其帽束带其背而出。左右骇愕,张徐渭犬曰:“养汝几年,今日始解人意。”就取服之,乃出揖客,客退而犬自毙于庭矣。(王日章承务说)

秀州海盐县渔户杨刺旗,尝寝渔舟,夜梦被人擒去,刺其面为旗,惊寤而而颊犹痛。俄而天晓,亟起就舡舷照之,初无迹,第见鱼虾拥出水面,团结成块。掷网尽得之,中有一物如鼎状,持归刮洗泥垢,则纯金也,因是致富。秀人至今呼为杨刺旗家。(承信郎杨伯详说)

华亭陈之方为泉司属官,未赴任间,故人有任维扬倅者,陈往渴之,留馆厅事之侧。一夕就寝,似梦非梦,见一妇人来言曰:“我城隍夫人也。今城隍当代去,次及公,故来相报。”陈还家而卒。(潘周翰承务说七事)

闽中一士人居华亭,有赵通判者居乌程,约士人为馆客,久未得往,士人偶闲步至狱祠,见一妇人缓行,一仆持一小青盖且挈香合背子从其后,遍诣殿庑拜而焚香,毕事而出。士人随之行数十步,妇人回顾问士人何姓,士人告之,因复问妇人姓氏,则不答,笑以所持扇示之,上有“书念七”三字,士人疑其娼家姓第,但怪无书姓者,未及详语,妇人遽取仆所持铜丝香合以授士人,即前行去。复随之一里许,入一寺中,人迹稠杂,忽失妇人所在。后数日,赵倅遣仆马持书来迎,正二十七日书也。士人异之。既至书馆,每以所得香合爱玩,常置几间。一婢常来书馆视童椎辈,每谛视香合,酷似赵亡妻棺中旧物,人言之。倅取验视信然,因问士人所从得。初犹讳之,扣之再四,乃备言曩日所遇。倅问妇人服饰状貌,乃其亡妻丛涂寺中也,悲惋久之,即议举葬。启殡砚棺侧有小窍,仅容指云。

淳熙庚子夏四月,湖州乌程岳祠启黄箓醮会。西殿鸱吻有蛇蟠绕其上,法师叶以十四日夜拜章言于众,曰一二日必有风雷之变。时连日晴明,天宇澄廓,纤云不飞,众以其言不验。至十六日暮夜,浓云郁兴,须臾蔽空,迅雷风烈,雨雹交下,雹大如弹,屋瓦为碎。众皆凛然,移时乃定。灵坛供具幡旗之属,俨然如旧,略无漂濡。乙夜云敛月明,视鸱吻并与蛇皆失所在。翌日访郊外,初无风雹之惊,盖是时飘击之势,止数百步间也。

平江士人王大卞家贫。既卒,其友周逸卿为率平日交游裒金作设冥佛事以荐悼之。翌日,逸卿有故出城,嘱其家谨扃钥。初夜外门轰然自开,若有人直入,连呼“逸卿,大卞专来奉谢”,家人惊遽出视,但门已辟,阒无他睹。

平江潘择可,崇宁五年以舍法贡入京。未至,夜梦衣褐挽车三十辆,其弟端夫衣绿随其后。至政和三年,择可以上舍释褐。后三十年,端夫始就恩科。乃悟挽车三十者,三十载也。

平江人王亨正嗜牛炙,忽病疟半年,百药无效。沉顿中,梦黄衣人告云:“汝勿食牛则生,更食则死。”既寤,誓不复食,病亦随愈。

京师有道人姓郑,持一铜铃,终日摇鸣阛闠间,丐钱为食用,余则分惠贫者,号为郑摇铃。宣和末忽迤逦南来维扬,摇铃丐钱如故,夜则寄宿逆旅。久之,谓主人曰:“吾将死,愿以随身衣物悉置倌中而焚之。”已而果死,主人如其言,舁棺出城,举者觉渐轻,复闻铃声如在数十步外。俄而铃声渐远,则棺愈轻,若无尸。至焚所,启盖视之,惟一竹杖而已。

吴江檀丘村人陈布袋,业匠氏,其妇家在震泽。淳熙辛丑有故来谒其外姑,将至路,逢相识金大郎者,相揖而过。陈先闻已死月余矣,私怪之,欲至妻家谒其信否。入门拜其外姑,又拜其妻祖,而伏不能起,挟掖已不省人。舁卧榻上,手足拘孪若被执缚状,阅两时顷乃醒。始言路逢金事,方拜欲起时,金忽自外入,直控其颈,则觉昏愦,若有人捽之东去海岸山颠,执问曾见金某日为某事否,对以与金初无干涉,皆不知之。旁有人持文书展视云:“误矣。”即执陈投别一山上,乃自寻路归。自临安由德清,所过街衢人物不异常时,至浔溪距震泽十八里,见岳祠甚雄,面正向北,门外路平阔七八丈,入者纷纷,绝无出者,凡其所识近亡殁者,往往见之。浔溪素无岳庙,心独怪之。既入门,栏楯皆纯铁,有人叱之出曰:“汝未当留。”即由路东还,过市桥后,遇金,露首,有人驱之甚速。陈问何匆猝如此,金且行且应曰:“被急取案追摄对公事耳。”陈徐至家,若过高阜甚峻,有人向后推仆,遂醒。(沈梭省干说二事)

吴江蠡泽村人朱三,有子年十三四,佣于应天寺僧子孚房为行童。淳熙戊戌九月间,孚往近市张湾桥黄家作佛事,朱童立门外,见群儿拾螺蚌水中,往从之。忽见白衣人呼之,与偕行,至塘岸,与坐地上取泥作团,强令吞之,复以泥窒其鼻耳,则昏不知人。俄觉有人殴其背,泥尽脱出,开目见金甲人,令跨一犬乘之,若南去甚驶,即至其家,犬跃去而朱童仆卧篱落间。家闻呻吟,出视甚惊,莫知所从来,诘之不能语,舁归久之始醒,乃言其事。其家素事真武甚谨,疑其阴护也。

沈蒙老博士初为太学率履斋生,晨起盥頮已,盆水尚温,忽变牡丹花状,枝叶扶疏,蕊萼相承,宛然如画。次年同舍登科者十余人。(蒙老孙樗说四事)

开德府有士人家贮水瓷瓮忽有菌生其腹,隐然而出,植根甚坚,触之不落,数日大如人手,光润烨然,真芝草也。陶器坚滑,非可生物,理莫可诘。

陇州汧源县公宇,一夕堂门已扃锁,忽有妓女数人执乐器游于庭下。令之妻适见之,妓女俱前祷曰:“妾等久为土地祠乐妓,丐为诵法华经回向则可藉以往生。”妻以语令,翌日乃请僧诵经于庙,其夜复见前妓来谢而去。数日,又有如前来祷者,亦为诵经,如是者三。后令君夜独燕坐,忽有鬼物状甚狞怪,前曰:“土地神谢君,妓女无几,即皆令往生,吾且乏使,当移祸君家。”令叱之,遂不见。自后妓女亦无再来祷者,令家亦无恙。

沧州有妇人不食,惟日饮水数杯,年四十五六,而面貌悦怿。人问不食之因,自言幼年母病卧床,家无父兄,日卖果于市,得赢钱数十以养母。值岁歉谷贵艰食,乃仰天祷曰:“今日所获不足以活二人,愿天悯之,使我饮水不饥,庶所得可尽以供母。”遂临井饮一杯,果不饥。自是亦不息食。又数岁而母卒,时不食已三十年矣。

执政府候兵任章,尝因小疾,忽昏愦不知人。越一日乃醒。自言初见二人着公皂,持檄来逮去。如行山野间数十里,入大城门,至一官府,引立庭下。有王者坐殿上问姓名乡里,叱吏云:“误矣!”令引观地狱数处,指示受罪者云:“此皆不忠不孝、昧心害物者。”已而复引出城,若非向来所经。或过市里通衢,见人鬼淆混,有相识者,与语如不闻也。俄出一崖穴,送至其家。入门见身卧榻上,追者先留一人守视其旁,迎语送者曰:“复还耶?吾守之久,馁甚,已食其心半矣,奈何?”恍惚间推仆榻上乃苏。自此疾虽愈,而常怔忡恐悸,或遗亡颠错,若失心状。久之因出行,中途遇一道人瞪目视之曰:“汝心乃失其半也。吾为汝疗之。”令市一牛心,至则道人割取其半,咒祝已,令食之。章顿觉心地安泰,不复惊怯。问道人姓氏,怒曰:“吾牛心道人也,何问为?”不受谢而去。章追逐至稠人间,遂失所在。(右史赵舍人说)

镇江士人(亡其姓名)妻悍妒,买妾不能容,每加凌虐。妾不能堪,屡欲投缳,士人忧之。有干之金陵,丁宁恳谕其妻而行。去家才两日,忽中夜闻枕前切切之声,不见其形,自言即其妾,引决死矣,恳求为诵经追修。士人大忧恐,亟遣仆归为其区处。暨仆还,得家信,则妾故无恙。鬼复夜至,士人诘其妄,欲奏章治之。鬼哀祈:“实非妾,因公忧虑之切故假此以觊荐拔,自此不敢复出,幸勿见治。但今业已至此,不能独回,须且相随以俟公归。”许之。自此悄然。士人干毕将还,约亲故十人同游钟山。士人先至,憩僧房以俟。忽复闻鬼语,士人方怒叱之,乃云:“非敢为厉,有少事奉报,其九客皆已至山下,其间第几人乘骡,第几人骑白马,此二人它日贵人也。”问何以知之,曰:“二人所遇鬼物皆避道,余则不然。”二人者,叶审言枢密其一也,时方为小官云。

绍兴甲寅七月十四日,吴县光福雅宜山一村夫,以事私恨其母,遂萌枭獍之心,怀刃挈榼,与母同之近村看亲。中路,请母藉草饮,意欲乘醉行逆。时天晴霁,俄有黑云骤起,大震一声,击其子殒道旁。母初不知,而怪其衣中怀刃,有知其谋者,始以告焉。又长洲县北原村农夫谢三二不敬其母,动有悖言。乾道庚寅夏五月,雨霁,欲放田水,詈母而出,才至田所,大雷震死。(范公懋德老承务说九事)

绍兴五年六月大雷电,无锡苏村一民家所用斗秤尽挂于门外大树之抄,行人皆见之。盖其家每轻重其手也。

绍兴三年癸丑八月五日,平江长洲县地震,自西北方来,树林皆摇动。父老云:元祐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已尝如此。又绍兴十三年癸亥三月十五日清明,大雪盈尺。

熙宁间有人授泗州旴眙令,自陈乞改名雍观。时王荆公当国,怪其名无义理,因问改名之故,对云:“梦中神告如此,固亦自不晓其义。”后其人之官,一日自城还邑,从吏卒行,过浮桥,忽大风骤起,鼓其衣裾尽没准水。已而从者拯救皆免,独不得令。事闻朝廷,荆公曰:“向见此人无故改名,且疑雍观二字或有出处。因阅山海经,方知其为水官之名,固虑其有水厄,今果然。”其后县僚或梦雍观驺从甚盛,往来淮岸,疑其死为水官也。

常熟县东北百余里,地名涂松,有姓陆人业屠。隆兴初絷一牛,始下刃,牛极力索绝,负刃而逃。陆追之数里相及,牛反顾,以角触陆腹,穿肠溃而死。

钱仲耕郎中佃任江西漕按部,晚宿村落,梦青衣数百哀鸣乞命。明日适见鬻田鸡者,感梦买放,倾笼出之,其数与梦无差。

常熟县湖南村富人王翊烹一鹅,已去毛入釜,鹅忽鸣。家人走报诩,不之异,熟而食之。后数日疽发于背,病甚,顾家人云:“前有二吏追我,且与茶,令先去。”越二日,又云:“官逮我急,势须一往。”问追者限在何日,复自应曰:“明日。”翌旦果殂。

同类推荐
  • The Life of Francis Marion

    The Life of Francis Mar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With Lee in Virginia

    With Lee in Virgin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问辨录

    问辨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林清茂禅师语录

    古林清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新解论语(全2册)

    新解论语(全2册)

    《新解论语》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下论,共二十篇,上论以时习时行始终,下论以先进介绍孔门十杰始,以《尧曰》承继中华道统终。篇篇联系紧密,逻辑清晰,《学而第一》勉励人终身学习,《为政第二》教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八佾第三》将学、行落实于礼法制度,《里仁第四》强调仁为礼本,勿殉名失实,《公冶长第五》起,依前述内圣外王的标准展开人物评论。作者还从《论语》章句中分析孔门诸贤言行,勾勒当时的历史情境,从其性格及经历诸方面要素进行精准分析,凸显《论语》更深层次的丰盈智慧。本书还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论语》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指出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 两生结:替身将妻

    两生结:替身将妻

    “本将最讨厌的就是你们这种人的嘴脸!”“呵。”“你笑什么?”萧邺沉抬起眼,一把拉过眼前女人的手,冷幽幽地道,“看来,你还很精神。”……穆笙南最拒绝不了他的强势,带着示弱的霸道,就这么将她牢牢圈住。也许,是她上辈子欠他的吧。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哥伦比亚现代文学精品,巴西现代文学精品,墨西哥现代文学精品,拿大现代文学精品,美国现代文学精品等美洲地区国家现代文化大作。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古风犹存

    古风犹存

    由陈益民编写的《古风犹存》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古风犹存》中的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 如影随行

    如影随行

    张小北一个人坐在车里抽烟,他看了一下烟灰盒里的烟蒂,这已经是第七支了。外面下着雨,很大。雨水肆无忌惮地冲刷着车玻璃,留下一道道毫无规则的雨痕。一道闪电划破黑暗,让张小北的心紧了一下。那一瞬间的光亮,让他想到了老六临死前,扭曲的脸上那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皱纹。张小北低低地咒骂了一声,将烟狠狠地摁灭。一点儿火星溅了出来,闪了闪,落到他的手背上,留下了一点灰白色的痕迹。
  • 毒医狂妃

    毒医狂妃

    她本是国公府嫡女尊贵无比,却因嫡女早逝,被人下毒一朝疯傻。庶姐伪善阴狠,未婚夫凉薄无情,丑颜嫡女惨死山涧。一场意外“魂飞魄散”,现代孤魂宿入原主身躯。当鬼才医学博士穿越成痴傻侯门丑女,疯傻少女素手逆袭。帝都一池静水,再次掀起滔天巨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题解

    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题解

    本书重点围绕河北省普通高校就业政策,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形势、特点,河北省省情,市、县经济发展水平,省属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每年需要招聘大学生的情况以及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要求,公务员考试方法与技巧等方面进行研究。为便于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选取了河北省近几年公务员考试试题,同时考虑到部分大学生要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还选取了国家和部分省市公务员考试试题,以供大学生参考。
  • 错觉心理学

    错觉心理学

    人们总是凭借直觉认为,自己所见和所感的都是真实的。然而,真的是这样吗?生活中、社会上、职场里经常会出现哪些错觉?为什么错觉无法避免?我们该怎样利用这些错觉,让生活更幸福而非更悲催?本书将一一为你揭晓。
  • 红杜鹃

    红杜鹃

    是命运的纠葛?还是上天的注定?一个乡镇,一个学校,一场平平淡淡的师生恋开始!家庭和周围的环境会给他们怎样的一个选择?或许是一个跨越的禁忌之恋,或许这才该有的青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趣谈修辞

    趣谈修辞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