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8700000018

第18章

諸文戒行門第六

依體起修名為戒行

事鈔(上一)云。言戒行者。既受得此戒。秉之在心。必須廣修方便。撿察身口。威儀之行。克志專崇。高慕前聖。持心後起。義順於前。名為戒行。故經云。雖非觸對。善修方便。可得清淨。文誠驗矣。記云。方便有二。即教行也。教謂律藏。必依師學。行謂對治。唯在己修。由本興心。稟教期行以為受體。今還如體而學而修。文明撿察。似偏約行。然離過對治。非學不立。廣修之語。理必兼含。撿察即心心即行體。準疏具三。能憶能持能防。一心三用。無非順受。方成隨行。

約喻顯明受隨二戒

又(中一)云。三者戒行。謂受隨二戒。遮約外非。方便善成。故名戒行。然則受是要期思願。隨是稱願修行。譬如築營宮宅。先立院墻周匝。即謂壇場受體也。後便隨處營構。盡於一生。謂受後隨行。若但有受無隨。直是空願之院。不免寒露之弊。若但有隨無受。此行或隨生死。又是局狹不周。譬同無院室宇。不免怨賊之穿窬也。必須受隨相資。方有所至。

受已示持(壇上說相。須先誦此一段)

事鈔(上三)云。善男子。汝受戒已。必謹奉持。若但有受無持心者。受戒不得。空願無益。寧起行用。不須願求。經論如此。但佛世難值。正法難聞。人身難得。奉戒者難。故上品高達。能受能持。修道會聖。下品小人。能受能破。心無慚愧。現世惡名。不消利養。死入惡道。中品之徒。善不自發。望上而學。可準下流耶。若遂鄙懷。毀破佛戒。不如不受。必須依佛正教順受隨學。五夏已來。專於律部。若達持犯。辦比丘事。修定習慧。會正可期。自此已外。雜學言說。汙染淨戒。定慧無由生者。佛則不許。故律云。若師闕教授。當餘處學。為長益沙門果故(接羯磨經說相文去)。

受隨二能趣果優劣

又云。問。今受具戒。招生樂果。為受為隨。答。受是緣助。未有行功。必須因隨。對境防擬。以此隨行。至得聖果。不雜受體。故知一受已後。盡壽已來。方便正念。護本所受。流入行心。三善為體。則明戒行。隨相可修。若但有受無隨行者。反為戒欺。流入苦海。不如不受。無戒可違。是故行者。明須善識。業性灼然。非為濫述。

業疏(三下)問曰。何名受隨。答。言受戒者。創發要期。緣集成具。納法在心。名之為受。即此受體。能防非義。故名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隨心動用。還熏本識。如是展轉。能靜妄源。若不勤察。微縱妄心。還熏本妄。更增深重。濟緣云。能憶謂時中不忘。能持謂執守不失。能防謂塵緣不侵。由憶故持。由持故防。一心三用。無前無後。隨心動用。語該始終。熏本識者。此隨行中熏。通作無作展轉有四。一對境差別。二起心前後。三來報相續。四入位階差。靜妄源者。語通因果。準下修顯。圓證三身。則究竟永盡。故云靜也。問。瞥爾增妄。即應有犯。若有犯者。則與菩薩戒何異耶。答。制業分之。即無有濫。問。熏有幾種。答。初受作戒熏。熏成無作。次則無作熏。熏起隨行。三則隨中作無作熏。還資本體。若論所熏。通熏心識。問。如起信說。內外二熏。此屬何收。答。彼以真如為內熏。師友教法為外熏。今以一識本真。則為內熏。作無作戒。並外熏耳(制業分者。圓教微縱。犯制結吉。大戒瞥爾。犯名化業。問。若據四分。乃約重緣。微縱犯吉。依何律判。若不依律。那名制罪。答。亦依律也。因涅槃扶談。即成了義。此經有云。出家菩薩遮性等持。羅剎乞囊。菩薩一塵不與。一塵喻微縱犯吉。斯即明據。問。大戒是佛所制。有違亦結制罪。何止化業耶。答。資持云。大乘三藏。制不制別。則大戒是制明矣。但通被道俗。故名化業耳)。

以圓融會即小是大

業疏云。是故行人(召受具人)。常思此行(指篇聚律儀也)。即(此一即字貫下二聚)攝律儀。用為法佛(律儀體本真淨。即用此為法身佛)。清淨心也(即律儀體。亦法身之體也)。以妄覆真。不令明淨。故須修顯。名法身佛。以妄覆真。絕於智用。故勤觀察。大智由生。即攝善法。名報身佛。以妄覆真。妄緣憎愛。故有彼我。生死輪轉。今反妄源。知生心起。不妄違惱。將護前生。是則名為攝眾生戒。生通無量。心護亦爾能。熏藏本。為化身佛。隨彼心起。無往不應。猶如水月。任機大小。

記釋上文先示來意

(以圓決小。小無不大。白四所受。即納三聚。凡持一戒。三聚圓修。先明來致)。

濟緣云。先知來意。眾生識體。本自清淨。離諸塵染。由妄想故。翻成煩惱。又復本來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結業。又復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差別。由妄想故。翻成生死。今欲反本。故立三誓。一者立斷惡誓。受攝律儀戒。修離染行。趣無作解脫門。復本清淨。證法身佛。名為斷德。二者立修善誓。受攝善法戒。修方便行。趣空解脫門。復本自在。證報身佛。名為智德。三者立度眾生誓。受攝眾生戒。修慈悲行。趣無相解脫門。復本平等。證應身佛。名為恩德。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隨舉一誓。三誓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爾。言有前後。理無各別。如是心受。即發圓體。如是心持。即成圓行。華嚴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淨名云。能如此者。是名奉律。涅槃云。欲見佛性。證大涅槃。當須淨戒等。皆此意也。

重點即字的顯祖懷

濟緣又云。即之一字。點小即大。乃是圓宗融會之意。智論以八十誦。即尸羅波羅密。勝鬘謂毗尼即大乘學。須得此意。可通彼文。

重決一異顯無偏局

(前雖已示。意猶未盡。故又微釋。顯通圓旨)。

濟緣又云。問。三聚三身。為同為別。答。語異義一。隨舉一戒。三聚具足。隨舉一聚。互具亦然。故知初受圓發三誓。隨中奉持。圓修三行。成因感果。圓證三身。三誓即是三聚三身。三聚。亦即三身三誓。三身亦即三誓三聚。心佛無差。因果不二。能如此者。始名圓戒。是波羅密。即究竟木叉也。是知行人。若發此心。若獲此體。當知即是三佛之種。如何自輕。不加珍敬。然雖三戒。彼此互具。至於修奉。恒用攝生。則能任運含攝一切。豈止餘聚耶。問。教有分齊。何須此示。答。為成本宗。分通義故。何以然耶。如前善戒。五十具等。迭為方便。是故受五習十。受十習具。受具習大。故前三戒。並名方便。假宗知權。不住方便。符通深之部意。為稟大之先容。所以鈔敘發心。為成三聚。此明隨行。次對三身。願行相扶。彼此交映。彼則期心後受。此乃即行前修。方見圓宗。深有來致。若爾。既顯分通。何須別立。答。義雖通大。教終局小。不可濫通。故須別立。隨意盡理。不亂宗途。請觀前明實宗。無一心字。次述假宗。無一種字。始見聖師。深體權實。自餘凡愚。未足擬議也。

囑以惠持為成出離

業疏云。今行學者。多依隨戒。忪[勞-力+凡]守護。不知戰兢。本有何意。若不為出。空奉外儀(此中明出須論究盡二種生死)。或以汙心。為名為利。諂誑無慚。詐現持戒。心為業本。終墜生死。不如不受。無犯持也。但順故業。減損集因。故百論中罪福俱捨。為天持戒。名不淨也。又成論云。行者深心。不樂為罪。名淨持戒。持世佛藏云。若不為除我倒。而持戒者。名破戒人。廣訶如彼。記引百論云。有漏淨福(即人天也)無常故尚應捨。何況雜罪福。又云。持戒有二。一者不淨。二者淨。何等不淨。謂持戒求樂報。一者生天。二者人中富貴。何等為淨。行者作念。一切善法。戒為根本。持戒則心不悔。心不悔則歡喜。歡喜則心樂。心樂則得一心(得定)。得一心則生實智(發慧)。智生則得厭。得厭則離欲。得解脫。解脫則得涅槃。是名淨持戒。又準事鈔持犯篇四種分齊。可括諸文。一賊分齊。即上名利諂詐等。二罪分齊。即成論不樂為罪。三福分齊。即百論為天持戒。四道分齊。道通三乘。無非出離。前令反妄。下誡域心。必指佛乘。是今分齊。

唯修事福非出離道

又云。凡出家者。出有為家。為解脫者。謂脫纏縛。此為本也。如五分說。不為解脫出家。不得名僧。次不受供。今有行者。但知持戒。無心在道。道在虗通。達累為本。此而不思。但持戒善。自餘講解。修習觀務。悉為非道。內多瞋忿。久汙淨心。此戒取結。謂為最勝。文是見取。體是欲界。增生下業。若修世禪。緣色緣心。雖經上界。終還生死。未有出期。如鬱頭藍。上極非想。還沉阿鼻。後作飛貍。佛記無出。若修多聞講誦經典。不為解脫。並增欲有。未成無漏。若營世事。供養三寶。塔寺等相。心無欣道。最是我所。或沉下趣。由善造時。自愛憎他。行諂行誑。雜惑成樹。故受鬼趣。相似果報。以心非實。生在惡道。以福事成。故受勝處。

立圓指據教有所憑

(決顯體行。囑勸奉持。故有此文。重提四科。引經示據)。

業疏又云。今識前緣。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矣(前緣等語。通決法體行相也)。故經云。十方佛土。唯有一乘。除佛方便假名字說。既知此意。當護如命如浮囊也。故文云。我為弟子結戒已。寧死不犯。又如涅槃中羅剎之喻。記云。識前緣者。塵沙萬境。無邊制法。無始顛倒。迷為外物。故受輪轉。今知唯識。無有外塵(上伸決戒法意)。故正受時。徧緣法界。勇發三誓。翻昔三障。由心業力。結成種子。自為戒體。應知能緣所緣。能發所發。能熏所熏。無非心性。心無邊故。體亦無邊。心無盡故。戒亦無盡(上伸決戒體意。已下通伸行相。有云。文引二經。但在勸修。然不知立圓。通圓法體行相勸修。後引通證四科也)。當知即是發菩提心。修大慈行。求無上果。此名實道。此即大乘。三世如來十方諸佛。示生唱滅。頓開漸誘。百千方便無量法門。種種施為。莫不由此。故曰。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此即行人域心之處。然而濁世障深。慣習難斷。初心怯懦。容退菩提。故須期生彌陀淨土。況復圓宗三聚。即是上品三心。律儀斷惡。即志誠心。攝善修智。即是深心。攝生利物。即迴向發願心。既具三心。必登上品。得無生忍。不待多生。成佛菩提。了無退屈。此又行人究竟域心之處矣。故下引證。即法華開顯文也。經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十二部中。九部屬小乘。同歸一佛乘故也)又云。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十方皆爾不獨釋迦)。無二亦無三(大小相對為二。三乘相對為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餘乘修證因果色非色等。皆方便假名耳)。既知等者。躡上開悟。由識前緣。若起毀犯。即是犯自心故。增妄業故。淪生死故。汙佛種故。退菩提故。失功德利故。大小經論廣勸奉持。雖不顯彰。聖意在此。若不知此。得失尚微。既知此已。所護既深。所失亦大。理須謹攝。不可微縱。命與浮囊。世人所重。且舉為喻。諸經論說。鵝珠草繫。海板比丘。皆忘生護戒。則壽命浮囊。亦未足為重也。

立圓濫宗釋疑防難

同类推荐
  • 全唐诗话续编

    全唐诗话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泰清拔罪升天宝忏

    太上泰清拔罪升天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胜鬘宝窟

    胜鬘宝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玄经

    太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闾先生集

    医闾先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石湖词

    石湖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香骨妖姬

    香骨妖姬

    她是风玥国祸国妖姬,为所爱之人付出一切后才知晓,他就是害了她全家的仇人。头颅落地,香骨飞雪,她在仇恨中涅槃重生。再一世,她是鎏紫国公主,前来联姻只为摧毁仇人的一切。被情所伤的她早已心死。他是风玥国最“得宠”的七皇子,六岁便被封王。生母之死、兄弟暗算,他在刀光剑影中寻生。面冷心冷,他视她为细作为合作对象,却不知何时,他这一棵铁树为她开花。王爷漫漫追妻路,众手下在心里默默的为他点了根白烛。重生一世,抛却香骨,成为祸国妖姬。不择手段,只为复仇!PS:还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我会认真思考采纳的,谢谢你们的支持?????
  • 阿Q狗打工记

    阿Q狗打工记

    机会是自己创造的,想获得一份好工作,除了主动争取机会外,更要具有基本能力,使命感,谦卑的心态,比别人更认真努务,不要怕吃苦,不要怕付出。
  • 我路过时王的假面骑士

    我路过时王的假面骑士

    其实就是一个来自异世的大佬,在时王世界安安分分地过日子,顺带教教主角,偶尔还跑到异世界玩一玩。对夏诺来说,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他都没有过过一个安静日子。对于常磐庄吾来说,夏诺绝对是一个温柔体贴(大雾?)的前辈。对于盖茨和月读来说,夏诺就是一个神秘的人,拥有强大的实力,却是随心所欲。夏·超神秘·特强大·只想安安分分·大佬·诺:我说只是想过个安稳日子而已,然而总有些家伙来烦我。心累。
  • 天荒至尊

    天荒至尊

    浩瀚神洲,万族林立,强者遨游于九天之上,弱者只能沦为踏石。最强战体逐一显世,群雄逐鹿,诸圣争霸,谁能高坐九天,俯世间?一个少年自上古圣地走出,强势崛起,横扫无敌,在谈笑之间弑神魔,于回眸之间越巅峰,翻手之间镇诸天。登天路,踏歌行,弹指弑仙!——罗陨
  • 明伦汇编人事典癖嗜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癖嗜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班丹小说三题

    班丹小说三题

    一把由刺刀改制的藏刀,一肘见长,一如冰锥,寒光闪闪,看上去十分精致,像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打制的。在你买那把刀时,我正在我家阳台暖棚里睡觉。等我醒来时,你已经站在了我面前。你俨然凯旋的英雄,得意而自豪地把那把明晃晃的刀举在我面前,眯起眼睛,露出微笑说,我终于有了一把好刀。我点了点头,啥也没说,因为我还没有完全睡醒。过了几分钟,你又补了一句,“我买了一把刀,你瞧瞧,漂亮吧?可我不知道它派什么用场。”我揉一揉惺忪的睡眼,随口扔给你一句,“吃肉用呗。”你嘿嘿笑,连连点头,把刀郑重地挂在腰间,拍了拍。
  • 河上柏影

    河上柏影

    王泽周出生在岷江山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他们家坐落在江边五棵老柏树下。这几棵岷江柏是王泽周的自然课堂,也是母亲依娜精神信仰的依靠。作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汉藏混血儿王泽周从小一直充满着对身为木匠的卑微木讷的父亲,曾因家世沦落被男人欺凌的母亲的怨恁。后来他离开家乡到城市读大学,在学校里也因为出身而承受了来自同学贡布丹增的欺侮和歧视。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回乡,因工作关系又与贡布丹增有了交集,在对生态自然、旅游发展的理念上博弈对峙……与此同时,他与父母的感情,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着变化,由怨恁不满到温情依恋,人世纷争和烦恼在对父亲的谅解中、亲情的回归中慢慢融化……
  • 孝子三部曲之一:孝缘遗梦

    孝子三部曲之一:孝缘遗梦

    孝廉公的姑姑秋姑与汪县丞乱搞关系,使被称为二十四孝之一的“姜诗孝亲,涌泉跃鲤,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孝廉姜家蒙上了阴影;引出人们围绕真孝还是假孝的生与死,血与火的斗争,还有对“孝”的拷问!小说以谐戏的笔调刻画了几组男女人物群像,使你能读到一部全新好看的小说。
  • 偷心盗妃

    偷心盗妃

    【女强,爽文,1对1】她,掌生死,震天下!一朝穿越,却成为一名要人保护的村家女。世人欺她废物一枚,亲人讥她无能一生;她低下头,再次扬起,丑小鸭不再,天鹅的光辉谁能阻挡?三界五国奈她何?前有玄武重生力,后有灵泉享不尽;扯起神龙做大旗,还有苍天做娘亲;任你功夫再高,长袖在手,天下我有。他是一国之王,一袭白袍冷傲冠绝天下,掌心温柔只为她……长袖版:六十岁的心灵,十六岁的身体,让她怎么接受一个二十岁的小年轻?所以她跑吧,还有逆天的大事在等着她呢!洛川版:柔弱的你;狂傲的你;温柔的你;绝情的你;心里眼里全是你。无论你怎么变,宠你,我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