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1600000011

第11章

论曰。此二问答别显观行。初答中言三解脱者。则是三慧摄八解脱故名解脱。如本业经十住中言。六为诸佛所护。所谓八解脱观。闻慧得内假外假二相不可得故一解脱。思慧内五阴法外一切法不可得故二解脱。修慧六观具足色界五阴空三解脱。四空五阴及灭定观皆不可得故。五解脱如相故。案云。八解脱观略有二门。若就事相唯修慧观。是共二乘。如余处说。若就三慧观人法空。是大乘观。如此文说。初解脱者。内有色相外观色等。谓内存色等。五阴法相观内我空。外存色等观众生空。是空易入闻慧所得。故言闻慧得内假外假二相不可得故。不遣色等以观空故。有似虚空不遣色相故。说是为虚空解脱。第二解脱者。内无色相外观色等。内遣色等五阴法相。外观一切山河等空。欲界诸法无所不空。是空难解思慧所观。故言思慧内五阴法外一切法不可得故。推求析破内外诸法。如似金刚破诸色法。是故名为金刚解脱。后六解脱皆是修慧。观上二界一切法空故言修慧。六观皆是修慧依定所发。是故总名般若解脱。于中六种差别相者。第三名净解脱。身作证色界五阴光洁寂静观悉空故名净解脱。自内所证名身作证故。言具足色界五阴空三解脱。第四名空处解脱。观空处五阴空故。乃至非想解脱亦尔。观灭定法亦不可得。故名灭尽解脱。皆从所遣以立其名。故言四空五阴及灭定观皆不可得故。五解脱如相故。如是三慧观人法空。伏离二执现行二缚故名解脱。既遣内外一切假法能遮诸境天风吹鼓也。理观中言心如理净无可不心者。顺理无相心无分别故。后答中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者。是名存三之用胜能。若人未得存三之用。静心观空涉事失念。取我我所著违顺境。天风所动心事各异。若能熟修三解脱者。出观涉事观势犹存不取我他之相。不着好恶之境。由是不为天风所鼓。入出同忘心事不二。如是乃名存三之用也。是观始修在十信位。存用得成在十住位。如本业经十住位中立此观故。内行已下答第二问以明观相。内行者。入观寂照行。外行者。出观化物行。若出若入不失中道故言不二。如本业经十向中言。十以自在慧化一切众生。所谓中道第一义谛。般若处中而观。达一切法而无二。其慧转转入圣地故名相似第一义谛观。而非真中道第一义谛观。乃至广说故。不住一相者。二谛观故。心无得失者。平等观故。依此二种方便观故。进入初地法流水中。故言一不一地净心流入。如彼经。言三观者。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是二观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进入初地法流水中。乃至广说。案云。此中二谛观者。遣俗观真故。即是正体智之方便。平等观者。融真观俗。即是后得智之方便。观俗如幻不取得失无适无莫故名平等。言一不一地者。初地之异名。所以然者。初地即是十地。一时顿入十重法界故。十地即是初地。直以遍满为初门入故。良由十地即初地故名一。初地即十地故不一。是故名为一不一地。依二方便以净其心。由是流入一不一地。以之故言净心流入。此中唯广初后二观。中间一观准可知故

经曰。菩萨如是之人不在二相虽不出家不住在家故虽无法服不具持波罗提木叉戒不入布萨能以自心无为自恣而获圣果不住二乘入菩萨道后当满地成佛菩提

论曰。此下大分第二方便胜利。于中有四。一者得果胜利。二者得供胜利。三者无患胜利。四者无住胜利。此即第一得果胜利。初中亦有四种胜利。一者离边胜利。不堕道俗二边相故。如经如是之人不在二相。虽不出家不住在家故。二者自在胜利。不为教门戒律所制。能以自心决判道理。萧然无为而无不为故。如经虽无法服乃至而获圣果故。三者入道胜利。如经不住二乘入菩萨道故。四者得果胜利。如经后当满地成佛菩提故

经曰。大力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之人非出家非不出家何以故入涅槃宅着如来衣坐菩提座如是之人乃至沙门宜应敬养佛言如是何以故入涅槃宅心起三界着如来衣入法空处坐菩提座登正觉一地如是之人心超二我何况沙门而不敬养

论曰。此下第二得供胜利。得三胜德堪作福田。一切道俗所应供故就文有三。先明菩萨福田。次显二乘不见。后显菩萨能见。初中即现三种福田。入涅槃宅心起三界者。是三解脱存三之用。三界空寂名涅槃宅。安心栖托之净处故。三解脱观入三界空而不取证。还起俗心普化三界故言心起三界。起三界心而不染着即是存用。着如来衣入法空处即是守一心如之观。谓涉三界普化之时。着忍辱衣而不疲倦。还入法空守一心如。如法华经言。柔和忍辱衣故。坐菩提座登正觉一地者。是如来禅理观之心。谓坐法空。进修方便得登初地正觉真观。如法华经言。诸法空为座故。如是三位皆观二空。人我法我二执伏灭故言心超二我。超二我故断德具足。修三观故智德亦备。故能堪作道俗福田也

经曰。大力菩萨言如彼一地及与空海二乘之人为不见也佛言如是彼二乘人味着三昧得三昧身于彼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数劫犹不得觉酒消始悟方修是行后得佛身

论曰。此下第二二乘不见。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言一地者。谓所登地。十地即初地名为一地。空海者。谓前三观所入之空。甚深广大故名为海。答中言如是者。许不见也。下释二乘不见所由。味着三昧者。乐着静定而趣寂故。得三昧身者。如所乐趣入灭心定。因入涅槃灰身灭智。智心灭处灭定体生遮心心法。如是名为得三昧身故。乐寂熏习在本识中。因是不悟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数劫犹不觉者。须陀洹人八万劫住。乃至罗汉二万劫住。辟支佛者十千劫住。住于涅槃而不觉悟。今总相说乃至数劫。酒消始悟方修是行者。随其乐着熏习厚薄。着气消息得还起心。起心之时回心入大。方修如前三种观行。如楞伽经颂曰。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后悟。得佛无上体。是我真法身。乃至广说

经曰。如彼人者从舍阐提即入六行于行地所一念净心决定明白金刚智力阿鞞跋致度脱众生慈悲无尽

论曰。是明菩萨种性之人。从舍阐提不信之障。即入六行之初十信。于修行地之所即发一念净心。即是十住之初发心。决定明白者。谓十行位众行明净故。金刚智力者。谓十回向坚固智力故。阿鞞跋致者。谓初地已上真证无退故。度脱众生慈悲无尽者。即于前位利他行故。为别二乘不能行故

经曰。大力菩萨言如是之人应不持戒于彼沙门应不敬仰佛言为说戒者不善慢故海波浪故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如彼之人七六不生诸集灭定不离三佛而发菩提三无相中顺心玄入深敬三宝不失威仪于彼沙门不无恭敬菩萨彼仁者不住世间动不动法入三空聚灭三有心

论曰。此是第三离患胜利。谓离凡夫因果患故。于中先问应不持戒者。如前说言不具持波罗提木叉戒故。于彼沙门应不敬仰者。既不持戒故不须敬持戒者故。答中有二。先许前问。次夺后问。初中言为说戒者者。所为说戒之人即是诸声闻也。恃自持戒懱诸破戒。故言不善慢故。是人未得诸法空故。随眠海中七识浪转。故言海波浪故。是举持戒之人过失。如彼心地者。谓菩萨心证诸法空入大地故。第八识内二执随眠分别起者皆已灭尽。故言八识海澄。澄者澄也。无分别智证入本觉地地增长离诸杂染。故言九识流净。本觉正是第九识故心无分别非境所动。故风不能动。不能动故染七不生。故言波浪不起。是人既证一切法空。七支戒性达皆空寂。故言戒性等空。而声闻人不达法空。执有戒性恃自能持。故言持者迷倒。是答初问明不持戒而非过失。如彼已下次答后问以明无慢。七六不生者。末那四惑不现行故见惑种子已断灭故。诸集灭定者。诸生起识心心所集皆灭尽已入理定故。不离三佛而发菩提者。明发心来普敬心生。如来藏佛是诸众生依彼发心不轻慢故。三无相中顺心玄入者。得行入时拔无明根。如前所说三解脱中顺一心法而深入故。由是义故深敬三宝。谓形像佛。纸素等法.四种僧等。无所不敬。故于沙门不无恭敬。以依三佛而发心故拔憍慢根无明种故。上来明其离诸因患。自下显其离诸果患。不住世间动不动法者。欲界人天富乐之果名为动法。散善果故。色无色界寂静之果名不动法。定善果故。于彼不着故曰不住。入三空聚者。如前所说。展转增入故名为聚。非直不着亦令不生。以之故言灭三有心

经曰。大力菩萨言彼仁者于果满足德佛如来藏佛形像佛如是佛所而发菩提心入三聚戒不住其相灭三有心不居寂地不舍可众入不调地不可思议

论曰。此是第四无住胜利。于中有二。先领上说。后显无住。领中二句.先领不离三佛之句。果满足德佛者。始觉究竟万德圆满故。如来藏佛者。一切众生本来本觉故。形像佛者。金铜泥木能表尊像故。因果理事无所遗故。入三聚戒不住其相者。是领前戒性等空之句。入戒四缘。不着戒相故。三聚四缘后品当说。自下正显无住胜利。虽复入三空聚。灭三有心而不住寂地。普涉六度多喘众生所居之处名不调地。由所留惑依不系业于彼受生故名为入。言留惑者。谓不速尽。如小乘人于三无数大劫时中渐次而断。得菩提时方灭尽故。不谓金刚已还一向不断故名为留

经曰。尔时舍利弗。从座而起前。说偈言具足般若海不住涅槃城如彼妙莲华高原非所出诸佛无量劫不舍诸烦恼度世然后得如泥华所出如彼六行地菩萨之所修如彼三空聚菩提之直道

论曰。此下第三身子领解为令小众发大心故。于中有二。一者领解。二者述成。初中亦二。在前三颂颂前所说。其后二颂陈自发心。初中有三。一前二颂颂无住道。次有二句颂六行位。后之二句颂三空聚。初中言具足般若海者。谓三解脱具三慧故。不住涅槃城者。灭三有心不居寂地故。高原非所出者。如彼二乘离烦恼泥。八万劫等不发心故。不舍诸烦恼者。不如二乘二二生中速断尽故。如泥华所出者。由所留惑入不调地。于中具修菩萨行故。因是能证菩提果故云行三聚。在文可知

经曰。我今住不住如佛之所说来所还复来具足然后出复令诸众生如我一无二前来后来者悉令登正觉

论曰。此是第二陈自发心。于中有二。初之二句陈今发心之位。后一颂半表其后修之行。我今住不住者。今闻佛说已发大心即住不住寂地之心故。来所还复来者。无始流转之来之处我先所离。今还复来来入三界度众生故。边际定力延所受身随其所宜而示现故。具足然后出者。具足菩萨一切行后出离此身得佛身故。言前来者。过去善根已成熟者也。言后来者。于未来世方成熟者也。穷未来际不休息故

经曰。尔时佛告舍利弗言不可思议汝当于后成菩萨道无量众生超生死海

论曰。第二述成。印其所说

经曰。尔时大众皆悟菩提诸小众等入五空海

论曰。此是大分第四时众得益。言大众者。是大乘众。悟菩提者。悟入一地菩提心故。诸小众者。谓声闻众。得入三种真如门故

同类推荐
  • 园冶

    园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断桥妙伦禅师语录

    断桥妙伦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事林广记别集

    事林广记别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阳宅三要

    阳宅三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琼楼吟稿节钞

    琼楼吟稿节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版图:蒙古帝国的鼎盛荣光(下册)

    超级版图:蒙古帝国的鼎盛荣光(下册)

    下册蒙哥上台后继承祖辈事业,发动西征和南侵,兵锋波及整个西亚、大半个欧洲及北非,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实现了最大的一次民族融合。不过,蒙哥在发动征伐的同时,汗位却受到了来自二弟忽必烈的巨大威胁;同时,他的亲征又遭到了弹丸之地合州钓鱼城长达七个月的阻击。蒙哥能否突破重围,再展雄风?蒙古大帝国的超级版图能否保持完整?
  • 自游人

    自游人

    柳平问淡出之后,你想做点什么?你呢?我们再猜好不好!当妖了——只写三个!只能是最想做的三件事!当然了!片刻,两只写满字的手攥成了拳头。我们不打开,直说吧柳平说。直说就直说,说完再打开,一样!紫玉应和着。写作!烹饪!旅行!两人异口同声,翻开手掌,果然都是这几个字,这么个顺序。她们笑了,开心地笑着注视着对方,渐渐地,眼睛湿了。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她们很幸运,找到了知己,重塑了人生。
  • 你我,正待青春时

    你我,正待青春时

    一个是话少、闷骚加面瘫,人生各种失意的颓废小小青年——雄晓宇。一个是泼辣、强悍偏话唠,武力值爆表的绝色美女小御姐——薛冰凝。冰与火的碰撞,这位于两个极端的人儿,在命运的安排下,极其偶然的搓到一起。会爆发怎样奇异的爱恋呢?舒城,雄晓宇的发小,一个帅气多金、年少大成加诙谐风趣,说白了就是逗比的有为青年。他们将会怎样面对自己人生的各种挫折呢?答案自然是迎头直上,哪怕头破血流。因为,你我,正待青春时!
  • The Eldest Son

    The Eldest 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后倾天

    医后倾天

    (原名《爆萌狐宝:神医娘亲要逆天》)她是华夏古武世家传人,刚穿越就身中暗算,随意强惹了个男人,却不料珠胎暗结。怀胎十月生下的是只小狐狸?这小狐狸还扯着她的衣服喊娘亲?好在小狐宝乖巧软萌,贴心护母,在这龙蛇混杂的大陆,母子联手大杀四方,让那些狗眼看人低的极品亲戚悔之不失。可某日,狐宝他爹找上门来,不但要抢她的孩子,连她也打算一起抢了?哪有这么好的事情?要当狐宝他爹,问过狐宝他意见了没有?某狐宝双手叉腰:“想当我爹,先交银子再去后面排队,娘亲,我觉得隔壁王叔叔挺有钱的,你给王叔叔当媳妇吧。”
  • 移民散修

    移民散修

    散修的一生,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就像孤星入命,半世飘蓬无依靠。有与无,即是有。
  • 妈妈应该怎么管孩子:做完美妈妈的12堂亲子教养课

    妈妈应该怎么管孩子:做完美妈妈的12堂亲子教养课

    给孩子适度的自由.不对孩子过分严苛、约束,更不要阻止孩子漫无边际的想象和自主的行动,让孩子顺应天性成长。学会赏识孩子,别吝啬自己的鼓励,强化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能力,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信任和爱。不随便以爱的名义约束孩子,否则只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和潜能。要学会尊重孩子,将对孩子的爱转化为推动孩子前进的动力。鼓励孩子做个诚信、善良的人,说到做到,对有困难的人要给予同情和帮助。妈妈要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
  • 世界历史博览3

    世界历史博览3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特工狂妃:宠冠三宫六院

    特工狂妃:宠冠三宫六院

    【本故事,纯属虚构】人人都道她是世间最无情的人,唯有一人,笑颜隽永,执手偕老。当世界上最黑暗与最光明碰撞,谁会为了谁堕入万劫不复?当最干净的无情遇见最冷漠的有情,天地沉浮,三千宫闱,吾主天下!祸国终章,愿以幸福掩卷,或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