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2300000069

第69章

吾名逐禄贬,言见疵于世,奈贾君何?于其之也,即其舟与之酒,侑之以歌。歌曰:“充乎己居,或以匮己之虚,(一作“或踬其途,匮乎己之虚”。蜀本云:或“以”字下疑脱两字。)或盈其庐,孰匮孰充?为泰为穷,君子乌乎取?以宁其躬。”若君者之于道而已尔,世孰知其从容者耶?

送方及师序

代之游民,(游民,闲民无职事者。)学文章不能秀发者,则假浮屠之形以为高;其学浮屠不能愿悫者,则又托文章之流以为放。以故为文章浮屠,率皆纵诞乱杂,世亦宽而不诛。今有方及师者独不然。处其伍,介然不逾节;交于物,冲然不苟狎。遇达士述作,手辄缮录,复习而不懈。行其法,不以自怠。至于践青折萌,泛席灌手,虽小教戒,未尝肆其心,是固异夫假托为者也。薛道州、刘连州,文儒之择也,馆焉而备其敬,歌焉而致其辞,(薛道州,伯高也。刘连州,禹锡也。公有《道州文宣王庙碑》,云“河东薛公伯高,由尚书刑部郎中为道州”。禹锡亦有《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诗》,序云:“予为连州,居无何,而方及至,出囗中诗一篇以贶予,其词甚富。留一岁,观其行,结矩如教,益多之。”此序所云“馆焉而备其敬,歌焉而致其辞”,盖谓此也。)夫岂贷而滥欤?余用是得不系其说,以告于他好事者。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昌黎集》有《送浮屠文畅序》云:“喜为文章,其周游天下,凡有所行,必请于缙绅先生,以求咏歌其志。贞元十九年春,将行东南,柳君宗元为之诗。”然公之诗,今无传矣。韩又有《送文畅师北游诗》,意与公此序同时作。)

昔之桑门上首,(桑门,沙门也。袁宏云:沙门,汉言息也。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东汉楚王英奉黄缣白纨,诣相国曰:“以赎愆罪。”诏报曰:“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好与贤士大夫游。晋、宋以来,有道林、(支遁,字道林,《晋史·王羲之传》: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谢安传》:安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道安、(《习凿齿传》:时有桑门释道安,俊辩有高才,自北至荆州,与凿齿初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时人以为佳对。)远法师、(东晋释慧远也。住庐山。《庐山记》云:远法师送陶元亮、陆修静,不觉过虎溪,因相与大笑。)休上人,(宋桑门惠休,姓汤氏。《宋书》:谢灵运孙超宗,随父岭南。元嘉末得还,与惠休道人来往。又《文选》有休上人诗,与鲍照明远诗相接。意明远亦当时与之游从者。)其所与游,则谢安石、王逸少、习凿齿、谢灵运、鲍照之徒,(解并见上。)皆时之选。由是真乘法印,(宗门有三印,谓印空、印水、印泥。)与儒典并用,而人知向方。今有释文畅者,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深嗜法语,忘甘露之味,(《莲经》偈云:世尊慧灯我闻受记意欢喜充满,如甘露见灌。《华严经》颂云:蒙十方一切佛手以甘露灌其顶。味字,则《维摩经》所谓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涅槃盘经》所谓“出家味读诵味坐禅味”。“忘”,一作“志”。)服道江表,盖三十年。谓王城雄都,宜有大士,遂蹑虚而西,驱锡逾纪,(纪,十二年也。)而秦人蒙利者益众。(秦,谓长安。)云、代之间。(云、代,二州名。)有灵山焉,(灵山,即谓五台也,在代州,属河东道。)与竺乾鹫岭(竺乾、鹫岭,二山名。)角立相望,而往解脱者,去来回复,如在步武。则勤求秘宝,作礼大圣,非此地莫可。故又舍筏西土,振尘朔陲,(音垂。)将欲与文殊不二之会,(与,音预。)脱去秽累,超诣觉路,吾徒不得而留也。

天官顾公、(贞元十八年,顾少连为吏部侍郎。吏部乃天官也。)夏官韩公、(韩皋为兵部侍郎。)廷尉郑公、吏部郎中杨公、刘公,(一无“刘公”二字。)有安石之德,逸少之高,(一有“习”字。)凿齿之才,皆厚于上人,而袭其道风,伫立瞻望,(《诗》:伫立以泣。)惧往而不返也。吾辈常希灵运、明远之文雅,故诗而序之。又从而谕之曰:“今燕、魏、赵、代之间,天子分命重臣,典司方岳,辟用文儒之士,以缘饰政令。服勤圣人之教,尊礼浮屠之事者,比比有焉。(比,薄必切,次也。)上人之往也,将统合儒释,宣涤疑滞,然后蔑衣囗之赠,(释典有衣囗。囗,古待切。)委财施之会不顾矣。其来也,盍亦征其歌诗,以焜耀逈躅。(厨玉切。“逈”一作“迥”。)伟长、德琏之述作,(伟长、德琏,以比燕、赵、魏幕僚也。《魏志》云:文帝为五官将,山阳王粲字仲宣,北海徐干字伟长,汝南应玚字德琏,并相友善。琏,音辇。)岂擅重千祀哉!庶欲窃观风之职,而知郑志耳。(见《左传》襄二十七年。一作“知郑重耳”。)

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重巽居永州龙兴寺,公尝有《酬巽上人赠新茶诗》,又有《题巽公院五韵》。)

或问宗元曰:悉矣!子之得于巽上人也,其道果何如哉?对曰:吾自幼好佛,(“好”,一作“学”。)求其道,积三十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说,于零陵,(即永州。)吾独有得焉。且佛之言,吾不可得而闻之矣。其存于世者,独遗其书。不于其书而求之,则无以得其言。言且不可得,况其意乎?今是上人穷其书,得其言,论其意。(“论”,一作“谕”。)推而大之,逾万言而不烦;总而括之,立片辞而不遗。与夫世之析章句,征文字,言至虚之极则荡而失守,辩群有之夥(胡可切,齐谓多为夥。)则泥而皆存者,(泥,去声。)其不以远乎?以吾所闻知,凡世之善言佛者,于吴则惠诚师,荆则海云师,楚之南则重巽师。师之言存,则佛之道不远矣。惠诚师已死,今之言佛者加少。其由儒而通者,郑中书(郑中书,不详其人。以时考之,当是郑絪也。《旧史·絪传》:宪宗即位,迁中书舍人,俄拜中书侍郎,与杜黄裳同秉国政。)洎孟常州。(孟简,字几道。元和中拜谏议大夫,以幸直出为常州刺史。晚路殊躁急,佞佛过甚,为时所诮。尝与刘伯刍、归登、萧俛,译次梵音。)中书见上人,执经而师受,且曰:“于中道吾得以益达。”常州之言曰:“从佛法生,得佛法分。”皆以师友命之。今连帅中丞公,(柳公绰,拜御史中丞,李吉甫当国,出为湖南观察使。)具舟来迎,饰馆而俟,欲其道之行于远也,夫岂徒然哉!以中丞公之直清严重,中书之辩博,常州之敏达,且犹宗重其道,况若吾之昧者乎!

夫众人之和,(胡卧切。)由大人之倡。洞庭之南,竟南海,(“竟”,一作“竞”。)其士汪汪也,(“士”,一作“土”。)求道者多半天下。(一有“而”字。)一唱而大行于远者,(一作“焉”字,一作“大遂”,一作“大行乎远”。)是行有之,则和焉者,将若群蛰之有雷,(《月令》:仲春之月,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群”,一作“居”。)不可止也。于是书以为《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

送僧浩初序(浩初,龙安海禅师弟子也。陈长方曰:“子厚作序皆平平,惟送浩初一序,真文章之法。”乃柳州时作。)

儒者韩退之与余善,尝病余嗜浮图言,訾余与浮图游。(訾,音紫,毁也。)近陇西李生础自东都来,(础为湖南从事,元和六年请告省其父东都。)退之又寓书罪余,(时退之官东都,今《韩集》逸此书矣。)且曰:“见《送元生序》,(谓《送元十八山人序》。)不斥浮图。”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然,(“奭”,一作“”。)不与孔子异道。退之好儒未能过扬子,扬子之书于庄、墨、申、韩皆有取焉。(扬子曰:“庄周荡而不法,墨、晏俭而废礼,申、韩险而无化。”是扬子尝取之矣。“皆”,一作“亦”。)浮图者,反不及庄、墨、申、韩之怪僻险贼耶?曰:“以其夷也。”果不信道而斥焉以夷,则将友恶来、盗跖,(《史记》:飞廉生恶来,多力。李奇注《汉书》云:跖,秦之大盗也。)而贱季札、由余乎?(季札,吴王阖庐之少子。《汉书·邹阳传》曰:秦用戎人由余而薄中国。由余,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非所谓去名求实者矣。吾之所取者与《易》、《论语》合,虽圣人复生不可得而斥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嫡女为谋

    嫡女为谋

    她本是南氏嫡女,前世倾其所有,辅佐他成为一世名相,却最终换来自己一夜下堂,骨肉横死,亲族牵连遭斩!重回十二岁那年,她看清一切,肃清宅院,脚踩庶妹,斗翻姨娘,掌掴渣男,破家族危局,更以纤纤十指指点江山,九龙夺嫡扭转乾坤。他是长家嫡孙,更是皇帝侄孙,君子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龙章凤姿,凤宇天成。前世默默守护,为她弃笔从戎,谁知道她所托非人,红桃灼灼里竟见她含恨而去,这一世他一定护她一生长安,予她一世荣华。更与她携手白头,共享盛世江山。南惊鸿:“四郎如今是金殿龙主,不知道要赏我这相辅什么?”长四郎:“阿馨想要什么?”南惊鸿:“我瞧燕云十六州不错!”长四郎:“天下予你,你…归我!”
  • 医见钟情

    医见钟情

    她五岁那年便对他一见倾心,问他能不能做他的新娘,他没有说话只是给了她一个玉佩,等他从战场回来,却得到她为准太子妃的消息。却不想,风云变幻。再见之时,她闯入花楼将他揪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可怜质问,“战王爷!您忘了当年御花园中的沈妹妹了吗?怎可如此待妾身!”战王爷当即就拎着人回了府。“你既自称妾身,那便履行一下这称呼最主要的事宜!
  • 奇葩皇子之一统江山

    奇葩皇子之一统江山

    超级天才居然来到古代!还是架空的!但是他的穿越到他身上居然是傻子皇子!我的天啊!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文中子中说

    文中子中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祸水校花求生记

    祸水校花求生记

    电影学院校花重生在东晋,动荡年代,一张红颜祸水的脸蛋,一个注定在男人塌间辗转的命格,轻贱的如风雨飘摇中的浮萍,重生的那一刻,所有的大势力目光便都集结到她的身上,每行一步,便有如狼似虎的大势力盯上,那权倾天下的嫡家世子天天将她绑在身旁,当做禁脔;那所向披靡的契丹王子天天对她念念不忘,千万汉子性命都抵不上她的回眸一笑;那神机阁的神秘主人立下毒誓得不到她不死不休。且看她到底如何在底层挣扎,到底如何顶着卑微角色将自己的命运握到自己的手里…
  • 邪王夺妃记

    邪王夺妃记

    大婚之夜,心碎过后,温情不再,缱绻难留。王权天下、你争他夺,尔虞我诈、生死两茫茫。【她是一笑倾城的燕国帝姬,他是风流成性冷漠嗜血的楚国太子,一场联姻又让他们不期而遇,相守相伤。他心思深沉,她单纯善良,她聪颖过人,他胸怀天下,却必须承受魂飞魄散的苦痛与纠缠千世的孽缘。】梦回前世,她本是单纯美好的雪姬神女,而他是尊贵无比的天帝之子,却因凡心一动覆水难收而被贬轮回,历经千世情劫的他们,是否能冲破重重迷障,找回曾经至死不渝的爱恋?且看神女帝姬与深情太子如何上演这万年的缠绵悱恻……
  • 农女奋起记

    农女奋起记

    前世的南风被一碗红花药夺走性命,重生后的南风决心远离渣男怨妇,过上幸福生活。转身才发现前世错过那个人一直在背后看着自己。
  • 逆天妖妃撩君心

    逆天妖妃撩君心

    “好难受,我好像中暑了。”“你不是中暑了,你是中毒了。”“额?那你有解药吗?”“有,我就是你的解药。”“滚,让我毒发身亡吧。”他是神之骄子,她是妖魔之后,他威震八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对她情有独钟,百般呵护。她千姿百态,回眸一笑,魅倒众生,却对他不屑一顾,看她如何虐人无数,看他如何宠妻无度......
  • Strife

    Str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