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3500000192

第192章 经籍上(5)

《梁吉礼》十八卷(明山宾等撰。)

《梁吉礼仪注》十卷

《北齐吉礼》七十二卷(赵彦深撰。)

《陈吉礼仪注》五十卷(杂撰。)

《梁皇帝崩凶仪》十一卷(严植之撰。)

《隋吉礼》五十四卷(高颎等撰。)

《梁凶礼天子丧礼》五卷(严植之撰。)

《梁凶礼天子丧礼》七卷

《梁王侯已下凶礼》九卷(严植之撰。)

《梁太子妃薨凶仪注》九卷

《北齐王太子丧礼》十卷(赵彦深撰。)

《梁诸侯世子凶仪注》九卷

《梁宾礼》一卷(贺玚等撰。)

《隋书礼》七卷(高玚等撰。)

《梁嘉礼》三十五卷(司马蒨撰。)

《陈宾礼仪注》六卷(张彦志。)

《梁军礼》四卷(陆琏撰。)

《梁嘉礼仪注》二十一卷(司马蒨撰。)

《梁尚书仪注》十八卷(杂撰。)

《梁仪注》十卷(沈约撰。)

《梁陈大行皇帝崩仪注》八卷

《陈尚书曹仪注》二十卷(杂志。)

《陈诸帝后崩仪注》五卷

《陈杂吉仪志》三十卷

《梁大行皇后崩仪注》一卷

《陈皇太子妃薨仪注》五卷(仪曹志。)

《陈杂仪注凶仪》十三卷

《陈皇太后崩仪注》四卷(仪曹撰)

《陈杂仪注》六卷

《后魏仪注》三十二卷(常景撰。)

《理礼仪注》九卷(何点撰。)

《晋谥议》八卷

《魏明帝谥议》二卷(何晏撰。)

《魏氏郊丘》三卷

《晋简文谥议》四卷

《晋明堂郊社议》三卷(孔朝等撰。)

《魏台杂访议》三卷(高堂隆撰。)

《杂议》五卷(干宝撰。)

《晋七庙议》三卷(蔡谟撰)

《要典》三十九卷(王景之撰。)

《晋杂议》十卷(荀翙等撰。)

《皇典》五卷(丘孝仲撰。)

《齐典》四卷(王逸志。)

《吊答书仪》十卷(王俭撰。)

《太宗文皇帝政典》三卷(李延寿撰。)

《杂仪》三十卷(鲍昶撰。)

《书笔仪》二十卷(谢撰。)

《妇人书仪》八卷(唐瑾撰。)

《皇室书仪》十三卷(鲍行卿撰。)

《大唐书仪》十卷(裴矩撰。)

《童悟》十三卷

《封禅录》十卷(孟利贞撰。)

《皇帝封禅仪》六卷(令狐德棻撰。)

《玉玺谱》一卷(僧约贞撰。)

《神岳封禅仪注》十卷(裴守贞撰。)

《玉玺正录》一卷(徐令信撰。)

《传国玺》十卷(姚察撰。)

《大享明堂仪注》二卷(郭山惲撰。)

《明堂义》一卷(张大瓒撰。)

《明堂仪注》七卷(姚璠等撰。)

《亲享太庙仪》三卷(郭山惲撰。)

《皇太子方岳亚献仪》二卷

右仪注八十四部,凡一千一百四十六卷。

《汉建武律令故事》三卷

《律略论》五卷(刘邵撰。)

《汉朝驳义》三十卷(应劭撰。)

《汉名臣奏》三十卷(陈寿撰。)

又二十九卷

《廷尉决事》二十卷

《廷尉驳事》十一卷

《廷尉杂诏书》二十六卷

《晋令》四十卷(贾充等撰。)

《刑法律本》二十一卷(贾充等撰。)

《南台奏事》二十二卷

《晋驳事》四卷

《晋弹事》九卷

《齐永明律》八卷(宋躬撰。)

《梁律》二十卷(蔡法度撰。)

《梁令》三十卷(蔡法度撰。)

《梁科》二卷(蔡法度撰。)

《陈令》三十卷(范泉等撰。)

《陈科》三十卷(范泉志。)

《北齐律》二十卷(赵郡王睿撰。)

《北齐令》八卷

《周大律》二十五卷(赵肃等撰。)

《隋律》十二卷(高颎等撰。)

《隋大业律》十八卷

《隋开皇令》三十卷(裴正等撰。)

《法例》二卷(崔知悌等撰。)

《令律》十二卷(裴寂撰。)

《律疏》三十卷(长孙无忌撰。)

《武德令》三十一卷(裴寂等撰。)

《贞观格》十八卷(房玄龄撰。)

《永徽散行天下格中本》七卷

永徽留本司行中本》十八卷(源直心等撰。)

《永徽令》三十卷

《永徽留本司格后本》十一卷(刘仁轨撰。)

《永徽成式》十四卷

《永徽散颁天下格》七卷

《永徽留本司行格》十八卷(长孙无忌撰。)

《永徽中式本》四卷

《垂拱式》二十卷

《垂拱格》二卷

《垂拱留司格》六卷(裴居道撰。)

《律解》二十一卷(张斐撰。)

《开元前格》十卷(刘崇等撰。)

《开元后格》九卷(宋璟等撰。)

《令》三十卷

《式》二十卷(姚崇等撰。)

右刑法五十一部,凡八百一十四卷。

《七略别录》二十卷(刘向撰。)

《七略》七卷(刘歆撰。)

《今书七志》七十卷(王俭撰,贺纵补。)

《七录》十二卷(阮孝绪撰。)

《中书簿》十四卷(荀勖撰。)

《元徽元年书目》四卷(王俭撰。)

《梁天监四年书目》四卷(丘宾卿撰。)

《陈天嘉四部书目》四卷

《隋开皇四年书目》四卷(牛弘撰。)

《隋开皇二十年书目》四卷(王邵撰)

《史目》三卷(杨松珍撰。)

《文章志》四卷(挚虞撰。)

《新撰文章家集》五卷(荀勖撰。)

《续文章志》二卷(傅亮撰。)

《义熙已来杂集目录》三卷(丘深之撰。)

《名手画录》一卷

《法书目录》六卷(虞和撰。)

《群书四录》二百卷(元行冲撰。)

右杂四部书目十八部,凡二百一十七卷。

《世本》四卷(宋衷撰。)

《世本别录》一卷

《帝谱世本》七卷(宋均撰。)

《世本谱》三卷

《汉氏帝王谱》二卷

《司马氏世家》二卷

《百家集谱》十卷(王俭撰。)

《百家谱》三十卷(王僧孺撰。)

《氏族要状》十五卷(贾希景撰。)

《永元中表簿》六卷

《姓氏英贤谱》一百卷(贾执撰。)

《百家谱》五卷(贾执撰。)

《国亲皇太子传》四卷(贾冠撰。)

《大同四年中表簿》三卷

《齐梁宗簿》三卷

《后魏辩宗录》二卷(元晖业撰。)

《姓苑》十卷(何承天撰。)

《后魏谱》二卷

《后魏方司格》一卷

《十八州谱》七百一十二卷(王僧孺撰。)

《冀州谱》七卷

《洪州谱》九卷

《袁州谱》七卷

《大唐氏族志》一百卷(高士廉撰。)

《姓氏谱》二百卷(许敬宗撰。)

《著姓略记》十卷(路敬淳撰。)

《衣冠谱》六十卷(路敬淳撰。)

《大唐姓族系录》二百卷(柳冲撰。)

《褚氏家传》一卷(褚结撰,褚陶注。)

《殷氏家传》三卷(殷敬等撰。)

《桂氏世传》七卷(桂颜撰。)

《邵氏家传》十卷

《杨氏谱》一卷

《苏氏谱》一卷

《韦氏家传》三卷(皇甫谧撰。)

《王氏家传》二十一卷

《江氏家传》七卷(江统撰。)

《暨氏家传》一卷

《虞氏家传》五卷(虞览撰。)

《裴氏家记》三卷(裴松之撰。)

《孙氏谱记》十五卷

《诸葛传》五卷

《曹氏家传》一卷(曹毗撰。)

《荀氏家传》十卷(荀伯子撰。)

《诸王传》一卷

《陆史》十五卷(陆煦撰。)

《明氏世录》五卷(明粲撰。)

《庾氏家传》三卷(庾守业撰。)

《韦氏谱》十卷(韦鼎等撰。)

《尔朱氏家传》二卷(王邵撰。)

《何妥家传》二卷

《令狐家传》一卷(令狐德撰。)

《裴若弼家传》一卷

《敦煌张氏家传》二十卷(张太素撰。)

《裴氏家牒》二十卷(裴守贞撰。)

右杂谱牒五十五部,凡一千六百九十一卷。

《山海经》十八卷(郭璞撰。)

《山海经图赞》二卷(郭璞撰。)

《山海经音》二卷

《水经》二卷(郭璞撰。)

又四十卷(郦道元注。)

《三辅黄图》一卷

《汉宫阁簿》三卷

《洛阳宫殿簿》三卷

《关中记》一卷(潘岳撰。)

《洛阳记》一卷(陆机撰。)

《西京杂记》一卷(葛洪撰。)

《洛阳图》一卷(杨佺期撰。)

《洛阳记》一卷(戴延之撰。)

《庙记》一卷

《洛阳伽蓝记》五卷(阳衒之撰。)

《西京记》三卷(薛冥志。)

《东都记》三十卷(邓行俨撰。)

《分吴会丹阳三郡记》三卷

《陈留风俗传》三卷(圈称撰。)

《风土记》十卷(周处撰。)

《吴地记》一卷(张勃撰。)

《南雍州记》三卷(郭仲彦撰。)

《南徐州记》二卷(山谦之撰。)

《东阳记》一卷(郑缉之撰。)

《京口记》二卷(刘损之撰。)

《湘州图记》一卷

《徐地录》一卷(刘芳撰。)

《齐州记》四卷(李叔布撰。)

《中岳颍川志》五卷(樊文深撰。)

《润州图经》二十卷(孙处玄撰。)

《地记》五卷(太康三年撰。)

《州郡县名》五卷(太康三年撰。)

《十三州志》十四卷(阚骃撰。)

《魏诸州记》二十卷

《地理书》一百五十卷(陆澄撰。)

《地记》二百五十二卷(任昉撰。)

《杂志记》十二卷

《杂地记》五卷

《国郡城记》九卷(周明帝撰。)

《舆地志》三十卷(顾野王撰。)

《周地图》九十卷

《隋图经集记》一百卷(郎蔚之撰。)

《区宇图》一百二十八卷(虞茂撰。)

《括地志序略》五卷(魏王泰撰。)

《交州异物志》一卷(杨孚撰。)

《畅异物志》一卷(陈祈撰。)

《南州异物志》一卷(万震撰。)

《扶南异物志》一卷(朱应撰。)

《临海水土异物志》一卷(沈莹撰。)

《江记》五卷(庾仲雍撰。)

《汉水记》五卷(庾仲雍撰。)

《寻江源记》五卷(庾仲雍撰。)

又一卷

《四海百川水记》一卷(释道安撰。)

《西征记》一卷(戴祚撰。)

《述征记》二卷(郭缘生撰。)

《隋王入沔记》十卷(沈怀文撰。)

《舆驾东幸记》一卷(薛泰撰。)

《述行记》二卷(姚最撰。)

《魏聘使行记》五卷

《巡总扬州记》七卷(诸葛颖撰。)

《诸郡土俗物产记》十九卷

《京兆郡方物志》三十卷

《十洲记》一卷(东方朔撰。)

《神异经》二卷(东方朔撰。)

《蜀王本纪》一卷(杨雄撰。)

《三巴记》一卷(谯周撰。)

《外国传》一卷(释智猛撰。)

《历国传》二卷(释法盛撰。)

《南越志》五卷(沈怀远撰。)

《日南传》一卷

《职贡图》一卷(梁元帝撰。)

《林邑国记》一卷

《真腊国事》一卷

《魏国己西十一国事》一卷(宋云撰。)

《交州已来外国传》一卷

《奉使高丽记》一卷

《西域道里记》三卷

《赤土国记》二卷(常骏等撰。)

《高丽风俗》一卷(裴矩撰。)

《中天竺国行记》十卷(王玄策撰。)

《西南蛮入朝首领记》一卷

《职方记》十六卷

《长安四年十道图》十三卷

《开元三年十道图》十卷

《剑南地图》二卷

右地理九十三部,凡一千七百八十二卷。

同类推荐
  • 五郎八卦棍口诀

    五郎八卦棍口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孝道吴许二真君传

    孝道吴许二真君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救疾经

    救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幼科种痘心法要旨

    幼科种痘心法要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夜航船

    夜航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偷得余生尽白头

    偷得余生尽白头

    “你逆向而去,捐躯赴国忧,山河表里,不负荣光!”
  • 武极天域

    武极天域

    传奇特种兵方林,穿越到了一个生性懦弱的倒霉蛋身上,从此踏上了一段轰杀各种天才的逆袭之路。修武道,破天地,傲苍穹,顺我者昌,逆我者通通轰成渣!
  • 重生之后妃惊华

    重生之后妃惊华

    她本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生性孤傲的凉州第一奇女子。两年苦熬,千里相救,为了六王爷历尽生死难关。却不想到头来,她只是六王爷救自己心爱的女人的一个药引子!害她孩儿,斩她双腿,将她扔进永无天日的地牢,受尽凌辱致死!且她一朝重生,对天发誓,再不相信爱情和男人,再也不与人为善,计划攫取滔天权势,登上无尚巅峰,势必要那些曾经害她的人,血债血偿。只是……为什么这个皇帝,千方百计的竟让她做了女官,从此掌管皇上周身大事,一步步获得至高的权力。而且,而且竟然还赖上她了,并与他纠缠不休,看来她想要做个无情无欲的妃子还真是不容易。爱我可以,你赠我无尚权势,我便与你守护这万里河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潇洒江湖行

    潇洒江湖行

    她扮成小混混玩转皇宫江湖,过的无比潇洒!
  • 查干湖畔的辽帝春捺钵

    查干湖畔的辽帝春捺钵

    捺钵,契丹语,皇帝及中央政府出行的居所,行宮、行在、驻跸地之意。是辽代皇家执政制度的专有名词。辽代帝王与中央政府、皇室成员、地方政要,在一年四季中逐水草而居,春水秋山,冬趋暖夏就凉地伴随着游牧渔猎交换着驻跸地。春捺钵,即辽帝及其中央政府春天的行宮与皇城。公元2009年,吉林省组织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取得了震惊世人的重大发现。在查干湖西岸的乾安境内,发现了四处辽代的春捺钵遗址。给考古界带来这一惊喜的,是乾安县文化局的局长马福文和县文物考古所所长王忠军。
  • 閫外春秋

    閫外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嗣要语

    广嗣要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张艺谋《影》原著小说:荆州杀

    张艺谋《影》原著小说:荆州杀

    张艺谋电影《影》原著小说!邓超、孙俪、郑恺、王千源、胡军、王景春、关晓彤、吴磊主演,五大影帝,一大视后,激烈飙戏,暗潮汹涌。以《三国演义》为本,围绕荆州之争展开一段精彩绝伦的荆州杀!刀剑只是暂时入鞘,杀机引而不发,即存亡决于明日,胜机在于取势。而明眼人都能看出,大势之消长,要害在荆州!荆州!荆州!而盘踞在层层玄关之中的荆州,既如一座巍然屹立的泰山,睥睨着万古长江,又似一条绵延千里的玉碎,散裂在三国分界的最前线。
  • 花季女孩儿阳光成长必读

    花季女孩儿阳光成长必读

    青春期是女孩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花季一般的青春让人向往。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你的生理会迅速发育,心理世界也会逐渐成熟起来,大致的世界观、人生观开始形成,同时又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思考和困惑。青春期的你经历了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环境改变,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对各方面知识的求知欲也越来越强。女孩子天生的细心和敏感让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注意到这些变化。你对自己身体出现的种种变化感到焦虑,对异性同学感到害羞和好奇,对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措和渴望,你有很多问题想去了解又羞于去请教别人。而这本书就是教你怎么处理这些疑虑和困惑的,帮助你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位成熟的大姑娘。
  • 行为改变思想

    行为改变思想

    威廉·詹姆斯观察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联系时,发现了“表现”原理,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某种行为的表现而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本书以“表现”原理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阐述了行为是如何影响人的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思想的。本书充满世界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在行为与思想方面进行的经典实验和案例,开阔了读者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生动地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对思想情绪产生的影响,使人们更容易反观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得自己越来越靠近预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