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7月的一个傍晚,窗外突然有大光亮,同时还伴有隆隆霍霍的响声,似雷非雷,似鸟飞鸟。只见天上一颗大流星从西北掠过,声如巨雷,尾长数十丈,光芒耀眼,速度很慢,在哔哔啵啵的爆裂声中,最后飞向东南方向陨落。目睹者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紫微星坠落,要出大事……
1.御史尸谏:
皇位世系不能说乱就乱
光绪五年(1879年)的早春三月,正当西北的漫漫风沙袭往京城之时,一位名叫吴可读的六品主事突然在惠陵附近的荒僻小庙中服毒自尽。消息传出后,州官驰报,京城哄动,众人脑海里涌现出一连串的疑问:吴可读何许人也?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其中又包含了怎样的玄机与隐情?
自古以来,官员自杀原本并不稀奇。官场上也难免制造一些失意者。这些人或畏罪自尽,或因亏空催逼而自寻绝路。极少部分人甚至因为升迁无望、有志难申而轻率地了却残生。这官场上的死亡事件千奇百怪,自杀还真不能算个稀罕事。
但这一次,这位道光朝老进士的死却显得非同寻常。因为他选择的自杀地点与时间似乎出于精心选择,甚至是有意而为之:就在同治皇帝惠陵的毗邻,而且正是同治皇帝与皇后梓宫(即灵柩)移陵大典结束的当晚。
非常时期的非常死亡,难免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但令人困惑的是,这位六品老官员按例并无参加移陵的义务。而据其官长事后的追述,吴可读随同吏部参加祭礼原属主动要求,因其对先帝至忠至哀方获允准。如果事实如此,读者心里或许会心存疑惑:既然吴老进士“至忠至哀”,那他为何要在此敏感时期,选择在同治的陵墓附近做出此等不敬,乃至于惊世骇俗的举动呢?
70老翁何所求。按官场惯例,已近七旬的吴可读完全可以告老还乡,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但他最终选择了曝尸荒野,不得善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吴可读的自殉绝不是无由头的自寻短见,其非常之举事前即有计划。这就是历史上最惨烈的谏议方式:“尸谏”。
问题的答案,或许就在吴可读留下的遗疏上。在这道生前即已拟就的折子里,吴可读公开指责慈禧太后不为同治皇帝立嗣,以至皇位承续的头等大事一拖再拖,一误再误,最终酿成“纲纪不振、礼法大坏”的巨患。有鉴于此,他决定“以死相谏”,以求慈禧太后明降谕旨,确保新皇帝光绪在将来生子后以同治之子的名义承继大统,以防止因同治无后而紊乱皇位世系。
遗疏中,吴可读称自己“曾一时激愤,妄言圣主,罪当囚禁斩首,但大行皇帝(即同治)却免我之罪。臣三次获死罪而未受罚,毫无希望却获重生,罪臣这些年得以苟延残喘乃大行皇帝所赐”。然而,“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五日,噩耗传来,天崩地裂,上苍动容。当日,两宫太后联合下谕:‘大行皇帝龙驭宾天,未留子嗣,不得已,立醇亲王之子载湉为文宗显皇帝(即咸丰)子嗣,承继大统,待其以后生子,再行过继于大行皇帝同治。’微臣跪拜,含泪诵读谕旨,泣不成声。思虑之后,臣以为太后为咸丰皇帝立嗣,而未给大行皇帝立嗣实为不妥。如今新帝为咸丰皇帝子嗣,继续大统,并非大行皇帝遗愿,而是受太后指命。照此推理,即便朝廷没有明言,将来皇位肯定有光绪后人继承。无视既存法度是为错,没有法度更是大错。要想改变一误再误的状况,为今之计只能请太后再下谕旨,明确规定将来皇位由大行皇帝子嗣继承,任何人不得更改。只有如此,立嗣一事才能名正言顺,此后不至于引起争端。也唯有如此,大清皇位由父传子的家法才能流传”。
“转眼间四年过去,朝中大臣却无人看重立嗣一事。如今,大行皇帝将永埋山陵,臣恐人们会将以往之事渐渐淡忘。时间紧迫,罪臣不能再无所作为,束手等待。仰望先帝驾龙宾天,无限怅惘;近看山水依旧,不禁追思先帝。微臣将先帝恩赐的余年奉上,以死平息太后之怒,谨代表大行皇帝乞求朝廷降旨立嗣。罪臣曾为御史,所以才敢冒死上奏。实值今日大行皇帝入土为安,万民同悲之际,哀号痛哭,上言陈情,以明罪臣恳请朝廷为大行皇帝立嗣之心。”
据野史传说,慈禧太后接到吴可读的遗疏后勃然大怒,其当场掷折于地,并拍桌大骂:“不要让此獠走掉!”身旁大臣从容上奏,说此人早已将身后之事安排妥当,现已从容赴死。慈禧太后听后大为震惊,其捡起折子拜读再三后,最终被吴可读的忠诚感染,并勾起了对亲生儿子同治早逝的伤心往事。
时间拉回到4年前。在1875年那个酷热的夏天,紫禁城内哀声四起,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在患天花之症一个多月后不治身亡。同治原名载淳,生于1856年,他既是慈禧太后的唯一所出,也是咸丰皇帝的唯一继承人。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后,年仅5岁的载淳被推上皇位,是为同治。
同治继位不久,慈禧太后联手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一举推翻咸丰死前所定的“八大臣”辅政制度,并在清朝历史上首开“太后垂帘”之制。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本意,或许是因为“八大臣”危及了皇权,而她垂帘听政的最初,也只是为了代儿子看管江山,日后仍要大政奉还。但令人失望的是,同治皇帝自幼天性顽劣,不好读书,待到亲政之时,读折仍不能成句,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最要命的是,同治生前并未留下任何子嗣,这给皇位继承出了个大难题。同治驾崩当晚,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在养心殿西暖阁召集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二十多人讨论皇帝继承人的问题。会场上,丧子之余的慈禧虽说悲痛却也不乏冷静——既然同治驾崩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当下之计也只能是尽快确定皇位大统。对于传统的专制社会而言,此事不决,势必天下不安乃至天下大乱。
在前任皇帝没有留下子嗣的情况下,皇位继承变得极为棘手。首先是名分问题,中国自古讲求“名正言顺”,如果名分不对,势必引发极大的混乱。对此,与会的亲贵、重臣们私下里想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究竟谁才能够名正言顺地继承同治留下的帝位呢?
按通常做法,如前任皇帝没有子嗣,那就应该为他立嗣,这样皇位就可以继续传袭,帝王世系也不会乱。从辈分上说,同治当时是“载”字辈,他的下一辈是“溥”字辈,按理就应该从“溥”字辈里挑选一个候选人,来充当同治嗣子并继承他的皇位。
但是,众人将“溥”字辈人选在心中再三捋了几遍后,却发现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因为当时“溥”字辈的人只有一人,即道光皇帝长子奕纬的孙子溥伦,溥伦当时未及周岁,年龄偏小,能否养活尚是问题(清朝皇子夭亡率很高,溥伦前面的三个兄长均夭折)。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问题出在血缘上。由于溥伦的父亲贝勒载治,他不是奕纬的亲生儿子而是由旁支过继的养子。因此,从血缘上来说,溥伦不应算是近支宗室。
正因为如此,当有人提出由溥伦承继帝位时,很快遭到恭亲王奕訢等人的反对,而慈禧也不同意。据揣测,慈禧反对溥伦继位的主要原因是,如果他承继帝位的话,慈禧势必成为太皇太后,无法继续垂帘听政;而垂帘听政的将是同治皇后阿鲁特氏,而这又是慈禧太后所厌恶的人。
据帝师翁同龢在日记中的记载,两宫太后在同治驾崩一个时辰后即召诸臣入,问此后垂帘如何?枢臣中有人主张“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恳乞垂帘”,慈禧太后称:“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则即宣曰某。”
事实上,慈禧太后早有人选,她也早已料定各王公大臣不敢有所主张,于是斩钉截铁地宣布:“溥字辈既无可立,就不必勉强。醇亲王奕譞的长子已四岁,又是至亲,由他继位最合适。”
听了这话,醇亲王奕譞大惊失声,当场倒地晕厥(真晕还是假晕无从得知)。对于慈禧的决定,与会诸人面面相觑,但反驳也说不出所以然。同时也无更好的合适人选,众人只好陷入了集体沉默。恭亲王奕訢见七弟奕譞晕倒,便命太监将之扶出。主要的当事人奕譞以这样一种戏剧性的方式缺席后,其他人再无异议。于是奕譞长子载湉就这样被推上了皇位,即后来的光绪皇帝。
奕譞的昏厥并没有影响慈禧的下一步计划,宫中随后派出一队人马,抬着八抬大轿前往醇王府接人。据记载,当晚“狂风怒号,沙土飞扬,夜间极冷”,当时还不满4岁的载湉尚在睡梦之中,就这样被糊里糊涂地接到了皇宫。
传位既定,年号也随后拟好,是谓“光绪”,其含义是“缵道光之绪”,也就是说,载湉是继承道光一系传下来的皇位。对此安排,朝中重臣私下里虽颇有微词,但慑于慈禧太后的威势,当时也无人敢公开表示反对。
立载湉为新皇帝引发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载湉和载淳是同一辈分(堂兄弟关系),这样做等于由传统的“父死子继”变成了“兄终弟及”,这在继位制度上与礼法不合,势必引发皇帝世系的紊乱。从明朝历史来看,因礼法问题而发生激烈冲突的案例屡有发生,其结局大多以悲剧而告终。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往大里说,合乎礼法的皇位承续乃数百年立国之本;往小里说,这也是朝政正常交接运转的根本保证。
醇亲王奕譞是咸丰皇帝的七弟,但这并非慈禧太后选择其子载湉为皇位继承人的主要原因。奕譞的好运气主要来自于他的福晋,因为她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如果单纯的从皇族血缘之亲近来说的话,载湉在当时未必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问题的要害在于:宗法制度如何解决?
慈禧太后所提出的折中方案,其要点有两条:一是宣布载湉承续的是咸丰皇帝的皇位,她仍以皇太后的名义承担将小皇帝抚养成人的责任;二是光绪将来生子之后,其子作为同治的子嗣继位,以此将继位名分及皇帝世系的问题加以纠正抹平。
就实用主义而言,慈禧太后的方法尚称切实可行,但以往并无先例且有违祖制,因而言官们在背后不免议论纷纷。光绪继位第一年,内阁侍读学士广安上了一道折子,其在对光绪未来的皇子承继同治的安排表示颂扬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要求,即请求慈禧太后立下铁券,昭告天下,以免此事在将来旁生枝节。
“铁券”典故出于宋朝初年。据说,昭宪太后临终前告诫宋太祖赵匡胤,宋之所以得天下,“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太后之意,赵匡胤的儿子太小,其“百岁之后”当传位于其弟,以避后周覆亡之前鉴。赵匡胤表示遵从后,昭宪太后又命宰相赵普制立誓书,“藏之金匮”,以保证之后再传位于太祖长子赵德昭。但是,这种“兄终弟及”之后再“还政归本”的皇位继承方式显然是昭宪太后与赵匡胤的一厢情愿,因为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即违背诺言,并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嫡长子继承制再次成为主流。
慈禧太后未必充分知晓前朝故事的利害关系,但她心里也清楚,这次的皇位安排虽有不得已之苦衷,但毕竟经不起儒家宗法制度的严格推敲。倘若将此事公开讨论的话,势必让问题更加复杂化,稍有不慎,即有无穷之后患。因此,慈禧太后的态度从一开始便十分坚决,她在下发的谕旨中将广安疾言厉色地申斥了一顿,并称其为“冒昧渎陈,大胆妄为”,硬是将一场潜在的政治风波给强行打压了下去。
4年后,正当慈禧太后以为人们已经遗忘此事时,“吴可读自殉事件”在同治移陵大葬的敏感时期发生了。中国士大夫饱受孔孟之道的浸染,对于不合祖制的安排往往会采取极端行为。譬如明朝嘉靖年间的“大礼狱”一案,一些大臣宁可被廷杖打死,也绝不让皇帝违反儒家礼法。即便是吴可读的“尸谏”之举,道光年间也曾有过先例。当时军机大臣王鼎弹劾朝中第一权臣穆彰阿“奸诈害国”后,仿“史鱼尸谏”之义,自缢而亡,朝野为之震惊。由此,当时的清流党们对吴可读的义举大为赞叹,并称其为“从容就义,视死如归,非匹夫之勇,是君子道义之勇”。在这些人眼中,吴可读是一个真正崇高赤诚的殉道者,其非常之举,绝非一般人所能比拟。
事已如此,慈禧太后只得颁下谕旨再次申明,光绪生子后将作为同治的子嗣继位,事无更改;吴可读“以死建言,孤忠可悯”,命廷议加恩按五品官例议恤。天语褒奖后,清流们随即在宣武门外的文昌馆内为吴可读设奠开吊。那天的场面可谓规模空前,盛极一时。上至大学士各部堂官,下至各衙门一般司员,馆外素车白马,前来吊唁者人流如织。就连一向自视甚高,持名清贵耿介的翰林御史们,也都自发地代丧家接待吊客,场面极尽一时哀荣。
众多的挽联中,翰林院编修黄贻楫所撰最为传诵一时:“天意悯孤忠,三月长安忽飞雪;臣心完夙愿,五更萧寺尚吟诗。”此联颇有些说法,这年3月下旬的某日午后,京城忽然飘起“太阳雪”(白日飘雪),时间虽短,但亲眼目睹,亲手触碰的大有人在。异事发生后,京中人议论纷纷,以为近日必有奇冤(如家喻户晓的《窦娥冤》之故事)。直到“吴可读尸谏”一事发生,士林遂将之比附为“奇节”而不是“奇冤”。
“回头六十八年中,往事空谈爱与忠。坯土已成黄帝鼎,前星犹祝紫微宫。相逢老辈寥寥甚,到处先生好好同。欲识孤臣恋恩处,五更风雨蓟门东。”吴可读死后,其生前所做的这首徇道诗在光绪年间为士大夫们广为传诵。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吴可读的死所换来的慈禧太后的政治承诺,这个看似圆满的安排,在后来却又再次遭遇了变数,而这次的问题出在光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