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皇帝被坑:
“围园杀后”中的惊天密谋
光绪亲政后,随着醇亲王奕譞及福晋的先后去世,慈禧太后与光绪的“母子失和”现象日益严重,戊戌变法那一年更是演化到极端。关于当年的那场政变,触发点则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策划的“围园之计”。
关于那次的政变,时人苏继武在《戊戌朝变纪闻》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时场景:光绪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次日,慈禧太后突然御临便殿,设竹杖于座前,并召集了庆亲王及军机大臣、御前大臣等人跪于案右,光绪皇帝则跪于案左。随后,慈禧太后疾声厉色地呵斥光绪,并称“康有为叛逆,图谋于我”,并厉声追问:“你知道还是不知道?或者你也是同谋?”威吓之下,光绪吓得魂飞齿震,不知所对,好半晌才挤出两个字:“知道。”慈禧太后喝道:“既知道,还不将康有为正法,反要放走?”
恽毓鼎也在后来的《崇陵传信录》中称,慈禧太后曾当面怒骂光绪:“我养育你二十余年,乃听小人之言谋我乎?”光绪战栗半天,说:“我无此意。”慈禧太后唾之曰:“痴儿,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
在处死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之后,清廷曾发布了一道有关康党罪状的上谕。其中称:“前日竟有纠约乱党谋围颐和园,劫制皇太后,陷害朕躬之事。”但由于清廷的倒行逆施,近代以来的历史书写多不采信或干脆忽略处理。康梁等维新党人也从未承认有过围园密谋。民国后参与修撰《清史稿》的金梁曾当面问康有为,是否真有“兵劫颐和园事”,康有为怫然变色道:“乌得有此?我朝以孝治天下,小臣面对,谁敢妄言?此皆荣、袁辈不学无术,藉危词以邀权势耳!”
康有为说的“荣、袁”,即荣禄与袁世凯,正因为其告密而引发了一场流血的政变,清廷上谕极可能是以此为根据。近代史家描写戊戌变法多以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为底稿,其中对“围园密谋”只字未提,而多称颂变法志士的非凡事迹。但入民国后,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却又称:“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治史者明乎此义,处处打几分折头,庶无大过矣!”
不过,在康有为生前密不示人的《自编年谱》中却透出了一丝非同寻常的信息:在戊戌年八月初三接到光绪帝“朕位几不保”的密诏后,康有为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商议后决定由谭嗣同去游说袁世凯勤王。尽管文中没有提及“兵围颐和园,捕杀慈禧太后”之密谋,但有要袁世凯“率死士数百扶上登午门而杀荣禄,除旧党”之语。当天晚上,杨深秀、宋伯鲁、王照等人前来探慰,康有为未向他们泄漏密诏事,“而以李提摩太交来《瓜分图》令诸公多觅人上折,令请调袁世凯入京勤王”。康有为的记载与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的描述有明显不同,即康有为所记明确为在北京搞政变,而梁启超却称要趁光绪皇帝9月份去天津阅兵之时发动政变。
之后,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又称,在谭嗣同去游说袁世凯的当晚,梁启超在金顶庙容闳处等候消息。而他也于凌晨进城,与梁启超一起等候消息。后“知袁不能举兵,扶上清君侧,无如何,乃决行”。由此或可看出,梁启超之说有故意转移视线之嫌,如果是等到9月份在天津发动政变,何以等候消息的心情如此之急切?
被捕后,谭嗣同在狱中墙上题写绝命诗:“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中说的张俭与杜根,都是不畏权贵、敢于直谏的大丈夫,据《后汉书·党锢列传》,东汉末期张俭任山阳东部督邮时,曾严劾宦官侯览及其为非作歹的家人,为民间所敬仰,后因党锢之祸而被迫逃亡。“望门投止”说的是张俭在逃亡时,人们敬重他的人品而冒着破家灭族的危险接待他,甚至“郡县为之残破”。杜根是东汉安帝时期的郎中,性格耿直。当时安帝年幼,由邓太后摄政,外戚专权。安帝成年后,杜根上书要求太后归政。邓太后大怒之下令人将他装在麻袋里摔死。执行的官员怜惜杜根是忠臣,于是有意手下留情,将他打晕之后扔出城外。事后,邓太后还不放心,又派人去查看。杜根装死三日,目中生蛆,这才侥幸逃脱。15年后,邓太后死,杜根这才复出,并官拜侍御史。
谭嗣同的绝命诗用典准确,读起来雄浑悲壮,豪迈激扬。但可惜的是,原文其实是这样:“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两个版本的前两句大意相同,但后两句透出一个明显的细节差异是,原诗是“手掷欧刀仰天笑”,改作之后却成了“我自横刀向天笑”,一个主动,一个被动,性质完全两样。
据台湾历史学者黄彰健的考证,这改诗的不是别人,正是谭嗣同的同志兼好友梁启超。所幸的是,谭嗣同的绝命诗为当时狱吏所录,后来交给了参与此狱的刑部主事唐恒(戊戌六君子之一、御史杨深秀的同年)之手,原诗才得以保存下来。不过,原诗的流传范围及其影响力当然远远比不上梁启超所改之诗,否则也无须学者考证了。
那么,梁启超篡改谭诗的目的,是否如同他所撰的《戊戌政变记》一样,为了掩盖一些见不得人的历史真相呢?有意思的是,光绪与慈禧太后先后离世后,康有为在《上摄政王书》中把“围园杀后”传闻指为守旧派及袁世凯等人对维新派的诬蔑,其在文中称:“戊戌春夏之交,先帝发愤于中国之积弱,强邻之侵凌,毅然维新变法以易大下。其时慈官意旨所在,虽非外廷所能窥伺,就令两宫政见小有异同,而慈孝感召之诚,终未尝因此而稍杀。自逆臣世凯无端造出谋围颐和园一语。阴行离间,遂使两宫之间常有介介,而后此事变遂日出而不穷,先帝所以备历艰险以迄今日,实唯此之故。”
20世纪80年代,杨天石先生在日本发现参与戊戌年事的维新党人毕永年所撰的《诡谋直纪》后,立刻在史学界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其中不乏汤学均、房德邻、孔祥吉等名家的参与。在《诡谋直纪》中,作为谭嗣同的好友兼同乡的毕永年自称受命为“围园”的执行人。事前康有为曾告诉他准备以袁世凯兵力为后盾,并让他带领百名壮士“奉诏往执西后而废之可也”。而后又有人告诉他,康有为的真实用意是“俟往颐和园时,执而杀之可也”。
作为另一个辅证,当时的新政顾问、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其《留华四十五年记》中称:“(慈禧)下谕秋天要在天津阅兵。皇帝恐怕在检阅的借口之下,慈禧将要夺取所有权柄,而把他放在一边。维新党催着他要先发制人,把她监禁在颐和园,这样才可以制止反对派对于维新的一切障碍。皇帝即根据此点召见荣禄部下的将领袁世凯,计划在他的支持下,带兵至京看守她住的宫殿。”后来溥仪的洋帝师庄士敦也曾说,1901年斯坦利·史密斯出版的《中国内幕》中也曾提及“围园杀后”一说,不过庄士敦本人对此却将信将疑。
再说毕永年,其在得知谭嗣同游说袁世凯失败的消息后,知事机已泄,随即远遁避祸。在流亡日本期间,毕永年与康、梁等人发生矛盾,由此才有了这本揭露性的《诡谋直纪》。尽管各史家对这份史料所述内容的真实性有过相当激烈的争论,但因为它与袁世凯在民国后公布的《戊戌日记》有颇多相印证之处,因而这本《诡谋直纪》虽然有不少失实之处,但也不能完全认定为“伪作”。
如果说清廷的上谕是“欲加之罪”,袁世凯的《戊戌日记》可以因人废言的话,结合毕永年的《诡谋直纪》、康有为的《自编年谱》及诸多时人笔记,似乎可以推定,康有为等人在戊戌年确实有利用袁世凯“兵围颐和园”的计划。茅海建先生在《戊戌变法史事考》中认为,戊戌政变可分为两个阶段:在光绪接见伊藤博文后,慈禧太后只是限制了光绪的权力,过程相对和缓;但在袁世凯告密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政变立刻走向流血化。这似乎也是目前近代史家界的共识。
如果“密谋说”与“阶段说”成立的话,历史学界外的两种大众观点或有必要更正:一是袁世凯告密导致戊戌变法失败(政变非因告密引起,但告密导致了严重的流血后果),二是慈禧太后发动流血政变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保守,而是因为她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假如回到历史的现场,在一个号称“以仁孝治天下”的时代(即康有为所称的“我朝以孝治天下”),如果维新变法由此而遭受失败,康梁等人的急切与毛糙或许也有可罪之处。
康、梁等人逃亡海外后,事件中的另一个重要当事人——光绪皇帝陷入了极大的困境。苏继武与恽毓鼎对政变过程的描述有不一致的地方,即:苏继武称光绪知道康梁等人的“围园之计”,而恽毓鼎称光绪并无谋害慈禧太后之意。从记述人身份的角度看,时任起居注官的恽毓鼎所说似乎更可信一点(茅海建先生也认为光绪并不认可“围园劫后”之说,甚至毫不知情)。
以光绪之性格,如果说他敢于对慈禧太后下手,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事实上,作为一个年幼即脱离亲生父母而被强行抱入深宫的孩子,光绪虽然贵为皇帝,但其成长史却颇多辛酸之处。据说,光绪刚进宫时因身边没有亲人而日夜啼哭。慈禧太后无奈之下,只得赏与光绪的乳母四品官服并将之召进宫中(当时规定入宫须四品以上),小皇帝这才破涕为笑。但第二天早上,小皇帝又放声大哭。慈禧太后不知所措,问光绪的乳母才知道,原来小皇帝在醇王府时常与府中某马夫的儿子一块嬉戏。慈禧太后听后只好再次破例,赏给马夫的儿子四品官服,并立刻接到宫中,承担陪小皇帝玩耍的重大政治任务。小马夫来后,小皇帝这才嬉戏如常,慈禧太后也乐得轻松。
以上是野史,当不得真。不过话说回来,慈禧太后对光绪的态度也未必是外间人所传的那样恶毒与刻薄。事实上,光绪进宫时年仅四岁,当时既是姨妈又是伯母的监护人慈禧太后须亲自过问小皇帝穿衣、吃饭、洗澡、睡觉等生活琐事。在教育孩子这方面,虽然慈禧太后很想做好,但由于其性格及耐性方面的缺陷,加上政务缠身,她的表现实在不能算合格,其亲生儿子同治就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案例。
应该说,慈禧太后对光绪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她为小皇帝精心挑选了师傅,其中就包括书法及学问都闻名遐迩的翁同龢等人。但由于慈禧至高无上的威权,其对光绪的教育方法十分的粗暴性急,光绪稍微不合己意,便是讥讽、呵斥,甚至责打,这对后来光绪的性格影响极大。慈禧太后对光绪过分严厉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当年对同治过于的纵容。但她忽视了极为重要的一点:同治毕竟是她的亲生骨肉,即使遭到呵斥和惩罚,也不会感到过分害怕。光绪就两样了,他在宫中非常的无助与孤独。对于慈禧太后,他感到的不是亲情而更多的是恐惧。
当时宫中服役的太监寇连材在《宫中日记》中说,慈禧对光绪一贯疾声厉色。在光绪小时,她每天总是呵斥之声不绝,稍不如意,常加鞭挞,或罚光绪长跪。长此以往,光绪见了慈禧太后如同老鼠见了猫,战战兢兢,胆为之破。孤身入宫的光绪本就胆小,在慈禧的威严强压之下,以至于长大之后都害怕听锣鼓吆喝之声,听到天上打雷也会吓得腿直哆嗦。
寇连材还说,光绪每次吃饭时,虽然有十几种菜肴馔品,罗列满案,但离光绪坐的地方稍远的菜大多已经臭腐,原因是菜几天都没有换过,而离得近的菜虽不臭腐,然大多久熟乾冷,一点都不可口。光绪每次都吃不饱,但又不敢说,有时想让御膳房换一馔品,御膳房就必须奏明慈禧太后。而慈禧太后往往要光绪从小培养勤俭之德,光绪也就不敢再提。信修明在《老太监的回忆》中也说:“光绪在十岁左右时,由于经常吃不饱,他每至太监房中,必先翻吃食,拿起就跑。等到太监追上,跪地哀求,小皇帝已经将馍馍入肚一半矣。小皇帝如此饥饿,实为祖法的约束,真令人无法。”
心理学理论认为,儿童在被父母讥笑或虐待时,往往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但在父母的威权下,这种逆反心理又诱发一种内疚感,从而否定自己的行为。长此以往,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往往患得患失,做事情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光绪每次到慈禧那里去请安,只要慈禧不命他起来,光绪就只能跪在那里,动也不敢动一下。慈禧太后过分的责罚严重打击了光绪的自信心,以至于其性格懦弱怕事。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性格在青少年时往往又会出现强烈的逆反,正如其在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中的表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