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900000005

第5章 《中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4)

这段话的意思是: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很明显,当人格塑造到君子阶段,对他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所作所为要“不谬”“不悖”“无疑”,在圣人面前能做到“不惑”,并且,他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当君子能做到这一点时,他离圣人也就不远了。所以,把追求与完美结合起来,既是一种高规格的要求,也是一种良好的鞭策。长期坚持下去,必能到达天人合一的那一层次。

其三,内在与外在合一。

个人修养方面的“慎独”“言顾行,行顾言”之类的所要表达的都是要求人做到表里如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这方面的关系:“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诚实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诚实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诚实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诚实为贵。不过,诚实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内在的仁和智,之所以能够形成本身的德行,就是自身与外在的事物相接触过程中形成的知与行的融通。也就是说,内在的仁和智的形成,是在没有受到外物干扰或无视外物干扰的情况下,主观自觉培养的结果。仁和智都从诚实中来,当诚实发展到至诚阶段,仁和智也就成为圣人天性中的一部分,这时,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时候。

另外,从儒家一向的政治观来看,中庸之道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实质上是一种治国理念,并非单纯地用来提升个人的素质,而且包含有功利的目的。比方说,《中庸》第十七章写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这当中,地位、财富、名声、长寿以及福禄,哪一项不是现实的、物质的,又怎能让人免俗、脱俗呢?这,又同中庸之道要把人培养成圣人的那种至高境界背道而驰,实是一种让人难解的矛盾。

6.治国之道中包含有“无为而治”的思想吗?

看到“无为而治”四个字,谁都知道是春秋末期道家的老子提出的。它是一种治国理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道德经》第二章中写道:“是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治理国家的措施都是顺应天道而来;这样,老百姓也就因遵循天道而合乎天道,对他们也就不需要再去教育了。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句话的意思是:管理国家者顺应天道施政,老百姓必定普遍发自内心地拥护;管理者不去打扰,老百姓自己就能走上正道;管理者不去做些什么,老百姓自己就能创造财富;管理者不去索求什么,老百姓自己就能创造淳朴的风气。当然,老百姓所能达到的“化”“正”“富”“朴”的前提是,管理者施政必须顺应天道。

《中庸》的教育思想就是通过推行并让人接受中庸之道,把人由常人变为君子,再由君子修身为圣人。到了圣人阶段,天道与人道就合而为一。修到圣人后,是不是他们的人生目的就达到了,从此以后就可以远离红尘成为仙人,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呢?当然不是。儒家所推崇的圣人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他们运用天道来“平天下”,即治理天下,让天下太平和合。《中庸》第一章中写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作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来做人和处事叫作道。

而到了圣人阶段,圣人的“率性”全都承自天意,顺应天意,是“从容中道”——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既然圣人的本性已经与天性相合,由他们来施政,不就是在人间施行天道吗?天道在人间施行,天地和合,那些体现着人的意志的法规制度也就没必要了,那些统治者所推行的施政措施也就没必要了,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得到治理,这不就是无为而治吗?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舜,在中国古代是被公认的圣人。孔子说他治理天下的措施就是无为而治,那么这无为而治也就是圣人之道。这样看来,这儒家和道家在政治理想上是一致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儒家的政治理想或最高政治目标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理想呢?这,还是任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去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从这里可以看出儒、道二者的相通之处,也就由此及彼推断出道家为什么能和儒家并列于统治者的教科书中,而没有像其他的诸子百家一样长久地湮没于历史的风尘中的原因了。尽管儒家和道家在道德理想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形式和内容上,它们又是截然不同的。

道家的起源很早,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到了春秋时期,老子将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进行汇集和总结,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这标志着道家思想的正式成型。从这以后,这种思想被广泛尊崇并被用作治国理念。道家以老子、文子、庄子,管子等为主要代表,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虚无、自然、无为、守静、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思想观念。它的思想形成以总结、发展、著典籍为主要路径,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广纳众慧,因而在历史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来源于尧舜时期的“中道”思想,还有《易经》中的“德义”思想和西周时期的《尚书》《诗经》中的文化思想,并逐渐演变成一门奉孔子为宗师的学说。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崇尚等级制度和用“三纲五常”来维护统治,主张“礼、乐、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信奉由孔子创立的维护周礼的主张,并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统治天下的政治理念。自汉代以来,儒家学说成为了大多数朝代的主流意识流派、正统的官方思想,对中国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全方位的影响。

从形式上来看,道家到后来分化为老庄派、黄老派和杨朱派,他们所遵循的是道家的思想而不是人本身。而儒家到后来发展成为以孔子本人的思想为核心,并向下顺延发展。从内容上来看,道家所倡导和追求的是顺乎自然。“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而不同于儒家的刻意修养人性,以致让人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观点。它更在乎的是贴近生活,主要内容包括体道、道法自然、贵时主变、虚无、守一、齐物、柔弱、天道行健、无为、动静结合和纯粹朴素等。从内容上来看,儒家学说所倡导的是教化,“担天下教化之先声”,着意点在人本身的修养。儒家全盘接受古代的教化内容,并将它们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并且将教化普及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仁而有序、互敬互信、微言大义、重义轻义和格物致知。

不过,从内容上来看,儒、道两家确实存在不少相通之处。以《中庸》为例。《中庸》中说“率性之谓道”,要求人们知道什么是道;而道家要求做到“体道”,要求人们对道有切身的体悟。这可说是两者在起点上的相通之处。道家倡导“道法自然”,而《中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之道,同样是“率性”的,也就是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天道。这可说是两者在追求目标上的相通之处。道家所倡导的“守一”与《中庸》所倡导的“固执”在要求上几乎相同,都是要求人们不改变心趣和志向的一种做人准则。还有道家的“齐物”“动静结合”的观点,与《中庸》中的“致中和”“动中取衡、静中就重”的观点有相通之处。其他类似的相通观点还有很多。由此,或许能够理解为什么当年“独尊儒术”后,道家后来仍然能够浮出水面并长盛不衰的原因了。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四种被广泛认为最具有代表性、最优秀的蒙学读物。这些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教材,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背诵,培养识字书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历史上发挥了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作用。本书广泛参考、借鉴了国内新近出版的蒙学类著作,吸取众家之长,每篇蒙学经籍前都加有导读说明,便于读者了解该典籍的文化背景与主旨。内容兼有实用性和典藏性,适合国人借鉴学习。
  • 四库全书精编3

    四库全书精编3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热门推荐
  • 战斗狂欢

    战斗狂欢

    百年大局今朝变,系统在手天下有。在你人生的若干年月里你是否想过去战斗一次!是否
  • 乾隆后宫之令妃传

    乾隆后宫之令妃传

    畅销古言《有种后宫叫德妃》作者作品。乾隆最宠爱王妃的后宫生存史,一经步入后宫,想生存的唯一法则就是——踩在他人的尸体之上!他继承瑰丽江山,拥有如云后宫,但深知一张张笑脸,都不过粉饰太平。“娘娘,万岁爷的鞋,像是不合脚。”一句无人敢说的大实话,改变了红颜的一生。阿玛说,宫里的人不可信,富察皇后却对她推心置腹。世人眼中,她背叛主子魅惑君王,却不知心存怜悯与感恩,才甘愿成为皇后的工具。她是帝后之间的秘密,只有弘历知道她的无奈。红颜以为,此生将忍辱负重地活下去,直到发现被真心怜惜与呵护,直到看见帝王为她落下的眼泪。“你不是红颜祸水,你是朕此生知己。”
  • 阴阳盗墓人

    阴阳盗墓人

    二十年前,一群土耗子从一座古墓中带出了一枚龙凤玉佩,几乎全军覆没,二十年后,一个土耗子的后人发现了龙凤玉佩的秘密,他集齐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盗墓人前去寻宝,谁也没想到,一片寻常的养尸地,竟然充满了险恶危机:燕啼血、养活尸、九星莲台、血月鬼尸……这次有去还能有还吗?
  • 重生之魔帝

    重生之魔帝

    大BOSS女主成长路,且看她登上世界权力的王座】暗流汹涌强者林立,当为枭雄。以剑入道荡平蝼蚁,吾为魔帝。剑典,藏纳天下剑术,追求至高剑意!身携剑典,惊华归来,成就无上剑道!创万剑神宗,重拾辉煌,成最强之名!家人被害自身惨死的简安,一朝重生,脱胎换骨。善恶一念,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她善良软弱,随意相信他人,最后落得悲惨下场。良善犹可欺,狠辣不敢辱!重生之后的她,抛却善良,斩却软弱。既不成佛,我即成魔!要做,就要做那站在最顶端的魔,冠以尊贵帝之名!所有规则秩序,都会被她践踏在脚下,更由她来掌控这一切!她会扫平一切障碍,胆敢忤逆她的人,都会成为她剑下亡魂!神挡杀神,魔挡灭魔!一剑光寒荡九州!她当成为这世间无尽的黑暗,让无数人恐惧而颤抖!以魔帝之名,点燃世间火焰,问鼎世界的王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世界观#——神能者,异能者,武者,异端种族。#人生观#——以鲜血和仇恨铸就世界顶端的权力王座!【作者玻璃心一颗,拒绝拍砖,若有不忿,必请自扎草人虐之】PS:女主会变漂亮滴哦~*推荐我的VIP文*重生明星娱乐文《重生造星系统》都市异能中医文《国手丹医》霸气女强古代文《隐帝》华丽转身复仇文《名门女王》
  •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本书由契约理论和企业家理论发展了一个企业的企业家——契约一般均衡理论,试图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内解释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市场经济中企业内部权威安排,回答了为什么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工人监督企业家,为什么资本所有者而不是劳动者选择企业经营者,什么因素决定什么样的人将成为企业家这样一些问题。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有才能又有财产的人成为“企业家”,有才能无财产的人成为“职业经营者”,有财产而无才能的人成为“单纯资本所有者”,既无才能又无财产的人成为“工人”。
  • 平淡生活

    平淡生活

    十八岁的优优婷婷玉立,不可方物,为摆脱地痞无赖的纠缠,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拳击台上一个并不强壮的男孩深深吸引了优优的目光,交错而过开始了优优漫漫的暗恋心旅!情杀、他杀、自杀、步步杀机,命如草芥;美色、权力、财富、贪婪,纯洁初恋奢华介入其中,你的人性是否泯灭!二零零肆年的夏天,海岩把一个花季少女变成一个如蛇如蝎,亦善亦恶的漂亮女人,是对是错,是喜是悲,独自体会。
  • 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母亲,温柔、美丽而坚强,她有着一双柔软的臂膀,却拥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母爱是大海,如此澎湃。母爱是小溪,如此涓涓不息。母爱犹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带来人生一片绿色的海洋;母爱犹如一片祥云,过滤着强烈的紫外线,呵护着我们不受灼伤;母亲犹如一根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我们的一生。
  • 晋末凶兽

    晋末凶兽

    以铁蹄为矛;以资本为盾;以汉人的脊梁为魂;吞噬八荒六合;一头误闯的凶兽,在这片即将沉沦的大陆,会掀起怎样的风暴?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步仙尘

    独步仙尘

    散修郭正阳意外重生回到了五十年前,更意外发现自己竟然可以预知他人即将得到的机缘,进而掠夺。天机渺茫,上一世郭正阳就是机缘太差,才蹉跎狼狈一生,这一世,却可以无限掠夺各种天机,你气运惊人,走在大街上都可以捡到修士厮杀遗宝,但郭正阳却可以提前预知!你机缘逆天,轻松可以获得让你一路青云直上的惊人至宝,但郭正阳只要提前斩杀,即可掠夺到手!…………(ps:方向新书上传,继续大家支持,跪求收藏,推荐,打赏,求各种能求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