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900000005

第5章 《中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4)

这段话的意思是: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很明显,当人格塑造到君子阶段,对他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所作所为要“不谬”“不悖”“无疑”,在圣人面前能做到“不惑”,并且,他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当君子能做到这一点时,他离圣人也就不远了。所以,把追求与完美结合起来,既是一种高规格的要求,也是一种良好的鞭策。长期坚持下去,必能到达天人合一的那一层次。

其三,内在与外在合一。

个人修养方面的“慎独”“言顾行,行顾言”之类的所要表达的都是要求人做到表里如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这方面的关系:“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诚实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诚实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诚实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诚实为贵。不过,诚实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内在的仁和智,之所以能够形成本身的德行,就是自身与外在的事物相接触过程中形成的知与行的融通。也就是说,内在的仁和智的形成,是在没有受到外物干扰或无视外物干扰的情况下,主观自觉培养的结果。仁和智都从诚实中来,当诚实发展到至诚阶段,仁和智也就成为圣人天性中的一部分,这时,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时候。

另外,从儒家一向的政治观来看,中庸之道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实质上是一种治国理念,并非单纯地用来提升个人的素质,而且包含有功利的目的。比方说,《中庸》第十七章写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这当中,地位、财富、名声、长寿以及福禄,哪一项不是现实的、物质的,又怎能让人免俗、脱俗呢?这,又同中庸之道要把人培养成圣人的那种至高境界背道而驰,实是一种让人难解的矛盾。

6.治国之道中包含有“无为而治”的思想吗?

看到“无为而治”四个字,谁都知道是春秋末期道家的老子提出的。它是一种治国理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道德经》第二章中写道:“是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治理国家的措施都是顺应天道而来;这样,老百姓也就因遵循天道而合乎天道,对他们也就不需要再去教育了。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句话的意思是:管理国家者顺应天道施政,老百姓必定普遍发自内心地拥护;管理者不去打扰,老百姓自己就能走上正道;管理者不去做些什么,老百姓自己就能创造财富;管理者不去索求什么,老百姓自己就能创造淳朴的风气。当然,老百姓所能达到的“化”“正”“富”“朴”的前提是,管理者施政必须顺应天道。

《中庸》的教育思想就是通过推行并让人接受中庸之道,把人由常人变为君子,再由君子修身为圣人。到了圣人阶段,天道与人道就合而为一。修到圣人后,是不是他们的人生目的就达到了,从此以后就可以远离红尘成为仙人,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呢?当然不是。儒家所推崇的圣人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他们运用天道来“平天下”,即治理天下,让天下太平和合。《中庸》第一章中写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作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来做人和处事叫作道。

而到了圣人阶段,圣人的“率性”全都承自天意,顺应天意,是“从容中道”——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既然圣人的本性已经与天性相合,由他们来施政,不就是在人间施行天道吗?天道在人间施行,天地和合,那些体现着人的意志的法规制度也就没必要了,那些统治者所推行的施政措施也就没必要了,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得到治理,这不就是无为而治吗?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舜,在中国古代是被公认的圣人。孔子说他治理天下的措施就是无为而治,那么这无为而治也就是圣人之道。这样看来,这儒家和道家在政治理想上是一致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儒家的政治理想或最高政治目标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理想呢?这,还是任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去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从这里可以看出儒、道二者的相通之处,也就由此及彼推断出道家为什么能和儒家并列于统治者的教科书中,而没有像其他的诸子百家一样长久地湮没于历史的风尘中的原因了。尽管儒家和道家在道德理想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形式和内容上,它们又是截然不同的。

道家的起源很早,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到了春秋时期,老子将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进行汇集和总结,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这标志着道家思想的正式成型。从这以后,这种思想被广泛尊崇并被用作治国理念。道家以老子、文子、庄子,管子等为主要代表,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虚无、自然、无为、守静、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思想观念。它的思想形成以总结、发展、著典籍为主要路径,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广纳众慧,因而在历史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来源于尧舜时期的“中道”思想,还有《易经》中的“德义”思想和西周时期的《尚书》《诗经》中的文化思想,并逐渐演变成一门奉孔子为宗师的学说。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崇尚等级制度和用“三纲五常”来维护统治,主张“礼、乐、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信奉由孔子创立的维护周礼的主张,并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统治天下的政治理念。自汉代以来,儒家学说成为了大多数朝代的主流意识流派、正统的官方思想,对中国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全方位的影响。

从形式上来看,道家到后来分化为老庄派、黄老派和杨朱派,他们所遵循的是道家的思想而不是人本身。而儒家到后来发展成为以孔子本人的思想为核心,并向下顺延发展。从内容上来看,道家所倡导和追求的是顺乎自然。“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而不同于儒家的刻意修养人性,以致让人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观点。它更在乎的是贴近生活,主要内容包括体道、道法自然、贵时主变、虚无、守一、齐物、柔弱、天道行健、无为、动静结合和纯粹朴素等。从内容上来看,儒家学说所倡导的是教化,“担天下教化之先声”,着意点在人本身的修养。儒家全盘接受古代的教化内容,并将它们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并且将教化普及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仁而有序、互敬互信、微言大义、重义轻义和格物致知。

不过,从内容上来看,儒、道两家确实存在不少相通之处。以《中庸》为例。《中庸》中说“率性之谓道”,要求人们知道什么是道;而道家要求做到“体道”,要求人们对道有切身的体悟。这可说是两者在起点上的相通之处。道家倡导“道法自然”,而《中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之道,同样是“率性”的,也就是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天道。这可说是两者在追求目标上的相通之处。道家所倡导的“守一”与《中庸》所倡导的“固执”在要求上几乎相同,都是要求人们不改变心趣和志向的一种做人准则。还有道家的“齐物”“动静结合”的观点,与《中庸》中的“致中和”“动中取衡、静中就重”的观点有相通之处。其他类似的相通观点还有很多。由此,或许能够理解为什么当年“独尊儒术”后,道家后来仍然能够浮出水面并长盛不衰的原因了。

同类推荐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 鬼谷子:六韬(中华国学经典)

    鬼谷子:六韬(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是学经典,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内经知要白话解

    内经知要白话解

    本书原文以扫叶山房刻本为兰本,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8部分进行编辑校注。
热门推荐
  • 傲娇王妃

    傲娇王妃

    她是黎城城主的女儿,天之骄女,却时常梦见那繁花似锦的花海,却不知这花海给她带来的究竟是绝望还是希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深奈何姻缘浅

    情深奈何姻缘浅

    十九岁盛夏,她遇见他。那是青春兵荒马乱中的一场情有独钟,可却终究抵不过他内心深处的一抹惊鸿。“是我对不起你。”他眉眼间的冷清不复昨日温柔,转身的刹那只留给她一个泛着冰冷的背影,他低沉的声音从唇边掠过她的耳畔:“可爱情,总是强求不得。”她的泪水悄悄滑过,略带沙哑的声线重重刺进他的心口:“容深,我恨你。”
  • The Early Short Fiction Part Two

    The Early Short Fiction Part Tw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增慧陀罗尼经

    增慧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31岁小美女的幸福经

    31岁小美女的幸福经

    一个幸福的女人无论走了多远,走得多累,眼神中、仪态里、言语中,永远都抹不掉那种优雅、那份灵秀,仿若一场婉转、一泓深情。内心幸福的女人无论那时多辛劳,别人觉得有多苦,她都能安之若素,最终重返自在安逸。一种途径获得一种幸福,一种幸福洋溢一种气质。幸福的气质是温暖的气质,是迷人的气质。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满足安然的感觉。有时候,平安健康地活着,自由自在地呼吸,身边有珍惜自己也值得自己珍惜的人,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 天空与云的距离

    天空与云的距离

    安佑辰和宁夏熙是从初中开始认识的朋友,一个天才画手和一个学霸少女的故事。明明看上去是天才画手高高在上得多,到了情之所至的时候,最先动心的那个人,却是他。傲娇的画家,笨拙的少女,家庭的变故,等到他们慢慢长大,两个人都变得不一样。情感是不是还在呢?故事分三个层次,回忆学校生活,职场故事和在一起之后的番外。
  • 裴先生的甜宠狐妻

    裴先生的甜宠狐妻

    月黑风高夜,裴泽一觉醒来竟然看见一只大半夜出现在他床上并且扬言要帮他找情劫的狗!“我知道你不信我……”毛茸茸的白团继而缓慢道,“但我真的是神仙。”裴泽冷声道:“你觉得我可以相信一只狗说的话吗?”“我不是狗……”白团抖了抖身子,弱弱的强调:“我是一只狐狸……”裴泽:“……”不是说建国后不能成精吗!于是第二天裴氏大厦上下一片轰动!!总裁带着萌宠上班啦!萌的肝颤有木有!“敢问总裁,萌宠何来?”曰:“捡来的。”“什么品种?”曰:“狐狸犬。”“看着不像啊!”白毛团倔强的不吭声,保护自己的尊严,狐狸就是狐狸,不是狗砸!于是某位总裁威胁到捏了捏它尾巴,白毛团心肝一颤,“汪汪汪!!”尊严有命重要吗?必须没有!【小剧场】月老曰:凤泽星君的情劫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于是白悠悠费力寻找,阅人无数:“你觉得这个美女如何啊?才貌双全哦。”某总裁:“不行。”月老又曰:凤泽星君的情缘不是人。不是人?那就是妖!白悠悠目光锁定自家八姐,“要不然来一段人妖之恋?我可以推荐我的貌美如花的狐狸精八姐……”某总裁:“不行。”白悠悠:“你怎么什么都不行啊?”裴泽此时好整以暇地笑了笑,“你说什么?”白悠悠:“……”大佬,我错了。“不是人,不是妖,还能是什么?”裴泽提醒某只蠢萌。白悠悠恍然大悟:“是鬼!”裴泽:“……”蠢货。终于放弃挣扎的某位总裁大人按着蠢萌狠狠亲了一口,“说的就是你啊,小傻子。”【PS:腹黑高冷男主VS吃货一枚怂哒哒的女主,男女双洁,温馨搞笑,欢迎入坑。】
  • 红妆神捕之将军令

    红妆神捕之将军令

    许言是南国都城洛州知府许崇道家的十小姐,长在深宅,本是大家闺秀,却因意外显露出的断案才能而引起众人注意,并因此一次次卷入各类争斗。这些争斗或涉及家族、或涉及朝堂,上至皇帝,中至朝堂江湖,下至市井小民,纷繁复杂。许言身在其中,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用自己所理解的犯罪分析及犯罪心理学知识帮助侦破案件。在破案过程中,许言与年轻的京城九门统领易慎行逐渐走到一起。后易慎行因为不得已的原因,承认自己灭人满门、甘愿领死。许言顶着巨大的压力,为易慎行洗清冤屈。后易慎行为国出征并得胜归来,两人终成眷属。
  • 妃常愉悦

    妃常愉悦

    在书院的相遇造就了两个人的缘分,恩恩爱爱吵吵闹闹,闹了小半生最后还是走到一起。“小姐,听说清王要另娶她人了。”“他怎么敢!”
  • 普兰誓言 (全本)已出版

    普兰誓言 (全本)已出版

    忘情水是世间最好的药,却不知我为什么没有喝,徒留了前世的纠葛,在寂寞中坚守……今生的我——云想依,已经29岁了,是典型的都市“白骨精”,至今单身。因为我不相信世间还有誓言,所以我不相信任何男人,所以我视爱情如粪土,所以我去了尘世中充满信仰的一方净土——西藏。蜿蜒的孔雀河、深蓝的拉昂错、蓝色的琉璃草、受诅咒的雪豹、红色的圆月亮,那里,唤醒了我前世的记忆,以及和我一起遗失在千年前的誓言,真实的美女与野兽的爱情故事就这样拉开了……欢迎大家加入QQ群:4498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