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93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其实,“军旅文学”最早见于80年代中期,虽然当时并未有人对它作出精确的理论界定,并与“军事文学”比较优劣高下,但它的天然的合理性保证了它的生命力,一经问世便蓬勃生长,而且悄悄地从“边缘”进据“中心”,终于在90年代大行其道。它为什么到90年代才盛行于天下呢?表面看来,是时间的力量使然,深究起来,则另有一条重要原因不可不察,即在90年代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中军旅文学价值取向的悄然嬗变。众所周知,80年代的“军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形态,它的内涵和外延显然不仅止于一种文学题材的划分与界定,它还已然包蕴了一种特定的主流意识形态色彩。这种特点,就使它在80年代中前期当文学主潮与主流意识形态联姻或暗合之际。常常拥有一种先定的“政治优势”,这种“优势”又进一步引导了“军事文学”的价值定位。然而,90年代的情况则大为不同,市场经济的最终确立和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也带来了文学生态环境的遽变,政治语境迅速嬗变为商业语境,一元文化的格局裂变为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现代思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分天下,政治主导下的写作演变为文化观照下的写作和回归艺术中的写作。而“军事文学”也在政治语境淡化和商业语境强化的“双重夹击”中努力寻求将政治的优势转化为文学的优势,深入开掘军旅题材自身特有的审美特点、文学品质和人文内涵以及相关的表意策略和操作技巧等等。比如“军事文学”一向庄严辉煌、高歌猛进的英雄主义主旋律也在90年代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变奏——朱苏进的《醉太平》企图以军队的大院来透视文化的中国,他慨叹太平盛世之中只能寻觅到“英雄的碎片”,在“祭奠英雄”的同时,他提出的问题却发人警省:在和平年代如何保持英雄主义的品格?以阎连科、陈怀国、徐贵祥、黄国荣等人为代表吟唱的“农家军歌”虽然有失高亢激昂,却也充溢着一种“视点下沉”的底层关怀精神,真切地反映了转型期农家子弟兵的生存景况,风格沉郁顿挫,引起了广泛共鸣,成为了一个阶段内军旅小说的“主旋律”。此外,还有一部分军旅作家的价值取向,更加灵活也更加坚定。他们的题材选择就选出了军旅范畴,步履坚定地直奔审美目标——周涛立于西部边陲,以天山长风般的大气、鹰隼般的锐利和哲人的睿智卓然成为90年代中国散文一大家;周大新的“长河小说”《第二十幕》,阎连科的现代主义“突围之作”《日光流年》,柳建伟的现实主义厚重之作《北方城郭》,均非军旅题材,但都达到相当的艺术高度,将作家个人的艺术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实现了各自的追求目标,成为了各自的代表之作,也成为了中国90年代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与此同时,由于军旅文学开放品格所焕发的独特魅力,也吸引了一批非军旅作家如邓一光、尤凤伟、阎欣宁、阿成等人的热情投注,写出了《我是太阳》、《父亲是个兵》、《生命通道》、《五月乡战》、《枪队》、《枪族》、《赵一曼女士》等军旅题材的佳作。而这两种现象在80年代都是难得一见的。

上述例证,都或近或远、或隐或显地证明着,90年代的军旅作家(军旅文学)正在告别昔日那个被浓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所包裹过的“军事文学”,逐渐走出政治化、走出宣传化,而回归与创造更加艺术化更加审美化的军旅文学。提法的不同,多少反映了一种观念的变异。正是在此种情势之下,“军事文学”的淡出和“军旅文学”的凸显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而从政治强势中降下来了的军旅文学,正在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姿态,融入当代中国文学的多元格局之中。

前面在辩析“军事文学”的过程中,曾指出过它的“政治优势”和“主流意识形态色彩”。其实,推广开来看,这种“优势”和“色彩”深浅不同地贯穿于整个当代军旅文学之中。当然,中国文学有上千年的“文以载道”的深厚传统,只是近代以来“道”随时变,总是反映着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或主导情绪。20世纪中叶,毛泽东将其明确界定为“为政治服务和为工、农、兵服务”的“二为”方向。新时期之初,邓小平又将“二为”方向放宽为“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总体看来,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前40年(1949—1989)基本上都是在“二为”方向指导下运行。但是,比较而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于是在战争背景和战时体制下提出的,因此更多地可以理解为针对军队文艺工作而言。事实上,它对此后的军队文艺工作确实产生了深远影响。再加上军旅文学由于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对“二为”方向执行得更加严格、更加坚定、更加具体甚至也更加逼仄。反过来说,正是由于“二为”方向的规定路线,潜在地决定了当代军旅文学的两个总体特征。一是“为政治服务”决定了当代军旅文学内容的政治化与功能的宣传化;二是“为工农兵服务”决定了当代军旅文学风格的民族化与形式的大众化。所谓军旅文学特殊规定性的背景,包括了这样几个层面:一是军队作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武装集团在社会主义阶段上层建筑中的重要定位;二是军旅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本定位;三是一支数量可观的军旅文学创作队伍在编制序列中的特殊定位(据说,在军队中编入一支专业文学创作队伍,亦属中国特色,其他国家没有此例);四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作为军旅文学的“主旋律”定位。所述种种“定位”,都或近或远地钳制了军旅文学与政治的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以及它服务于政治的“革命的功利主义”(毛泽东语)。因此之故,“为政治服务”的方向性指导,在军旅文学中常常演变成“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可操作性倡导。从50年代战争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中,“歌颂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主题思想的普遍盛行,到五六十年代之交的《星火燎原》征文以及60年代的“四好”、“五好”运动征文,70年代的“自卫还击”征文,直到八九十年代的“抗洪抢险”征文等等,军旅文学中的政治功利性、战斗性和宣传性总是得到鼓励和提倡。耐人寻味的是,一些批判性和反思性的作品,其思想锋芒也是直指高度敏感的政治性问题或题材,譬如话剧《曙光》(白桦);诗歌《将军,你不能这样做》(叶文福)、《小草在歌唱》(雷抒雁);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李存葆)等等,或得到非议,或得到肯定,原因之一都是涉及或“突破了政治禁区”。真可谓“成也政治,败也政治”。总之,政治的张扬作为军旅文学50年的总体特征之一,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它作为一把双刃剑所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我们将在正文中具体展开论述。

作为中国军旅文学50年的第二点总体特征——“风格的民族化与形式的大众化”,亦决定于它的接受对象——“为工农兵服务”。事实上,在40年代的解放区,这个“工”只是理论上的虚拟的或人数极少的“服务对象”,绝大部分或主体部分都是“农”与“兵”。而“兵”的主体又来自于昨天的农民,今天的农民则有可能变成明天的兵。中国军队的农民军人主体性,乃是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农民革命”性质和中国乃农业国度的国情所决定。这一特点半个多世纪以来亦未有根本的改变。要说改变,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征农民的文化程度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农民成分在总体比例中逐渐缩小而已。因此,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为工农兵服务”即可理解成“为农民服务”。“农民化”则可看作“民族化与大众化”的具体注释。歌剧《兄妹开荒》、《白毛女》,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小说《吕梁英雄传》等等被视为此一阶段的典范之作。即便到了50年代,“农民化”的审美趣味被大大提高,但“通俗易懂”、“为普通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仍然是绝大部分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者的不二法门。如果说,在80年代以前,军旅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一样,除有限的向苏联文学作横向借鉴之外,主要是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蹒跚前行而别无选择的话,那么,80年代以后的情况就有了比较,因而也更能说明问题。从80年代初期的“意识流”、“现代派”到中期的“先锋写作”直至90年代的“女性写作”种种,“西风美雨”的洗礼,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然而通观20年来的军旅文学,却较少听到相应的回响。再举具体的门类——譬如理论批评为例。从最初的尼采、弗洛伊德到晚近的福柯、杰姆逊,当代文学的理论批评也是上下寻觅,左右逢源,边走边学,到处“拿来”;但军旅文学理论批评则不然,虽然较之以往有了较大繁荣和较大发展,却几乎无一家不恪守“社会—历史—审美”的传统批评套路。军旅文学审美风格的民族化和表达形式的大众化,是服务于政治的间接体现,更是服务于工农兵的直接结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军旅文学50年”按照体裁排序,依次是小说(依次是短篇、中篇和长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而研究电影又侧重从文学的角度切人,譬如主要关注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等等)、电视剧。

同类推荐
  • 诗人的心

    诗人的心

    本书共46篇诗歌评论,既包括1984年版《诗人的心》的30篇文章,又包括《开明少年》中刊载的其他16篇讲诗词的文章。作者从诗人感情的真实流露这一角度出发选取诗歌,既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新诗,也有古代、国外的经典作品。对诗歌的鉴赏也细致入微,从字词含义、句式韵脚,到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歌蕴含的价值意义。
  • 想想你,花就开了

    想想你,花就开了

    人生一世,风起云涌,山高水长,辗转周折,向着明亮那方砥砺前行。不是为了走得更久更远,而是为了有一天,终于学会听从自己心灵的指引,到达,或者归来。本书精选黄丽娟散文五十余篇,分为“食色”“远足”“内观”三辑。作者以清新淡雅、隽永温情的笔触记录所见所闻,传递生命乐章,给人以安宁辽阔的视野和心灵的顿悟。
  •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在这里收集的50多篇文章,以时评、调研、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近些年我对一些事情、问题、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每篇文章后边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或者写作的时间,是其时的心境与事件、环境和背景在文章里的融合。文章所涉猎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方方面面。所叙述的事情,件件都是小事,但事小理大,件件都关乎国计民生,正像一位伟人说的,中国没有小事情。任何事情,只要乘以13亿,就成了大事情。能够通过这些事情,启发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类发展,正是附文于此的宗旨。
  •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文选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文选

    本书记录了民国一代才女内心隐秘和复杂的情感心路历程。诗歌婉转、轻柔,散文平和中带着大气,是民国灿烂文学史中一道别有韵味的诗歌散文选集。
  • 揭开当年海城大地震成功预报的谜底

    揭开当年海城大地震成功预报的谜底

    1975年的海城地震由于成功预报,拯救了十万人的生命。这次预报是地震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谁预报的?背后有哪些故事?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特刊发这篇中外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预报大地震的报告文学,力图揭开一种历史真相,以祭奠逝者,并望引发生者尤其是地震预报工作者的思考。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无数人的生与死,其实就是他的一句话。——作者的特殊感言。姜成田,1941年6月6日,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大甸子村。从呱呱坠地那天起,他便是一介草民,直到今天,也是。
热门推荐
  • 我把世界玩坏了

    我把世界玩坏了

    当这世界变成了一部电影,一部小说,一个故事。而你,是设计这个世界剧情走向的人,你所设计的一切剧情,都会具象的在这个世界所实现。你会怎么做?将现代社会变成神话世界?变成魔幻的世界?亦或者是,变成一个修行者纵横的世界?还是一个崩坏的世界?
  • 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

    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

    推荐新文:蜜汁萌宠:龙少撩妻无下限论潜力,她苏色色草根一个,废柴一根,小小仵作一枚。论痞气,她苏色色无师自通,天赋异禀,流氓始祖是也。论实力,任你有世间至宝,天下万兵,不敌她男人手指跟.她男人是谁?众人:龙族神尊!天下之主!问她,暖床小厮!某男:………斗人,斗鬼,斗奇葩,她苏色色见招拆招!九尾狐狸,算个毛?她苏色色身藏血蟒,手执银刀,狐狸尾巴哪里藏?九命猫妖,哪颗蒜?她苏色色银刀在手,神佛胆怯,区区小妖敢乱世?牡丹仙子,哪根葱?胭脂俗粉,佛口蛇心,哪比她苏色色风华绝代,举世无双!一名奇葩的法医,一次离奇的穿越,一对欢喜冤家,刀山火海,不离不弃,地狱深渊,生死相依,愿用尽三世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 被渣后魔帝他偏执了

    被渣后魔帝他偏执了

    凤天国神女一朝穿越成白家庶女五小姐,她一心只想变强复仇,谁料却突然桃花朵朵开,其中一位还是魔帝,神女与魔族势不两立,于是她渣了魔帝,万万没想到魔帝被渣后回来不是要找她报仇,而是……
  • 狡猾的父亲

    狡猾的父亲

    父亲突然通身雪白地出现在我家里。老婆找了个机会,凑上来压低声跟我说:“真是令人惊艳哪!”她说的是父亲身上那套中式衫裤,一看就是在小裁缝店里定制的,当他上前一步,向我描述路上的情况时,白得晃人眼睛的仿绸大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架势。要说,他这身打扮也无可挑剔,除了淡蓝色短裤在里面若隐若现之外。我只瞟了一眼,就再也没敢看第二眼。
  • 要婚不昏

    要婚不昏

    大龄剩女徐静贞很想一波婚姻求带走,但是不婚主义地下男友孙协安,坚决不从。直到在一场被设计的相亲上遇到他,这才知道,原来他不是不婚,只是不想和她婚。既然如此,老娘不伺候了。可为什么分手以后,前男友他又圆润地滚了回来?
  • 王妃好霸道王爷吃不消

    王妃好霸道王爷吃不消

    洞房花烛夜,她将王爷一脚踹下床,美其名曰,锻炼锻炼手脚。冷墨寒怒发冲冠,“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踢本王!”女子微微一笑,指着王爷的鼻子说道:“王爷息怒,刚才只是锻炼一下而已,先给王爷热热身。”王爷俊美的五官纠结在一起,顿时无语。冷墨寒风流成性,常去青楼,有人来报,“王妃,新情况,发现王爷又去了青楼。”三番两次,屡教不改,女子一怒,“抄家伙,随我来,把妓院烧了,把王爷揪出来。暴打一顿!”
  • 报复

    报复

    五月二十六日,晚八点左右。乐民百货公司一层的咖啡厅里,一对对时尚男女正伴着轻扬的音乐、柔和的灯光以及面前高脚杯中点着的红色蜡烛愉快地交谈。靠近落地玻璃的一桌此刻的气氛却有些不和谐。女人面沉似水,正喋喋不休地讲着什么,她对面的男人显然不是一个好的听众,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手中把玩着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不时地将头扭向窗外欣赏外面的街景。在不远处坐着的男人一直在窥测这里的动静。他的双手放在桌子底下,握着一架高性能的进口相机。靠窗的男人忽然变得不耐烦起来,粗暴地打断了女人的发言。
  • 重生之忠犬男友逆袭记

    重生之忠犬男友逆袭记

    【新书《重生2005玩网游》开坑啦!求新书投资,求收藏、求推荐票~】前世,他爱她爱得死去活来,她却不屑一顾。任她如何刁蛮任性的作贱他,他也咬紧牙死忍,就是不肯放开她。最终,她作天作地把自己给作死了不算,还把他也给害死了。临死前她才真正明白珍惜眼前人的道理。重生后,她发誓要好好把握幸福,不再辜负他。可谁能告诉她如今是什么个情况?她主动倒贴,他当她是花痴,她打跑情敌,他骂她嚣张跋扈,她对他契而不舍,他避她如蛇蝎。靠!!前世那个痴情忠犬呢?她霸道的把他壁咚在墙上,咬牙切齿的警告:“再这么拽,小心本小姐不陪你玩了!!!”【欢迎加入帆小七-书友群:809252680】
  • 那些年在山寨的日子

    那些年在山寨的日子

    “丫丫的,打劫了、打劫了!那个帅哥,跟我回寨子去,不从?看本姑娘的厉害!!”当贼了,打劫了,千不该万不该劫了个酷王爷,报复、充军、发配,天哪,不过是四年前初次相遇,咋知道四年后重逢是麻烦不断……人、神、魔,剪不断、理还乱……预知下回分解,大大们还请关注——《劫个王爷当老公》
  • 轻松管出好课堂

    轻松管出好课堂

    本书分为三篇,由近70篇文章组成,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美国教育的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