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9300000029

第29章 长篇小说(10)

三是在大胆揭露我军内部矛盾中塑造出我军内部的反面人物典型。按照辩证法来说,任何事物任何人物都是发展的、变化的,即使在一个久经考验、战功卓著的红军团队中,出现少数像陆希荣这样的蜕化分子也是毫不奇怪的,但在“前17年”的军旅小说中,这样的“暴露”和批判是难得一见的。陆希荣的富有深度的蜕变过程是真实而典型的,是对虚假浮浅的“颂歌文学”的勇敢突破和反拨。

四是贯穿小说始终的新美如画的爱情描写,给作品注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浪漫情调,弥补了以往军旅题材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中对军人爱情描写的不足。

但是,《东方》的缺憾也是明显的,如作家追求前后方结合,从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来反映战争的企图并未完全实现,相对而言,写后方的后半部明显薄弱;或者囿于写作时间的拖沓与断隔,文气也不连贯,后两部远逊于前四部;不少议论也过于直白和浅露,留下了散文化的痕迹,等等。毕竟,《东方》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它在时代精神的主导性和现实生活的丰富性的统一上所达到的现实主义深度及其局限,都和《保卫延安》、《红日》等有诸多相似之处。在此意义上也不妨可以说,《东方》才是“前17年”军旅小说的终卷之作,同时它也是新时期军旅小说回归现实主义道路的先声之作。它的定位就在于“接轨”,它的贡献亦在于此。作家此后创作的《地球的红飘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由于缺乏艺术思想和手法上的拓新,以及对红军生活的体验,其成就和影响都不及《东方》。

二、莫应丰、刘白羽等人的军旅长篇小说

莫应丰的《将军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是第一部直面军队“文化大革命”的长篇小说,1980年一经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即获广泛好评,后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作者曾在广州空军部队从事文艺工作,亲身参加了部队领导机关的“文化大革命”,并参加过审查老干部的专案组。他便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逐渐认清“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从而坚决要求复员。尔后,在黎明前最黑暗的1976年春,他躲在一个小楼上“冒死”写出了《将军吟》的初稿,大胆地表示了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反映了作家的历史觉醒,表现了作家对生活的真知灼见。作品在揭露矛盾的尖锐性和深刻性方面,达到此类作品前所未有的高度,是军旅长篇小说创作一次难能可贵的突破和提高。

《将军吟》的主要特点一是全面和系统地描写了“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从“揪斗”干部开始,包括抢材料、夺权和绑架、审查、处理干部等等,这在一般作品里很少见。二是作品如实地描写了当年的人物和事件,不像某些作品那样离开当时的具体环境去拔高或丑化当时的人物,因而给人以真实的印象。三是作品不单纯描写“十年浩劫”的灾难,而是以饱满的政治激情刻画了一系列经磨历劫、其志弥坚的革命者的形象。

作品的主人公彭其,是与错误路线斗争的老一代革命家。他刚正不阿,临危不惧,在非常困难的境地里仍想方设法保护其他同志,努力维持部队的正常秩序。他对党、对军队赤胆忠心,以对军队负责的态度对“片面突出政治”的做法表示了不满,却因此成为野心家迫害的对象。对待上面的打击他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不卑不亢;对待下面狂热而盲目的“造反派”,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军队领导刚正的形象,敢于纠正他们不正当的行为,甚至不惜动用一定的武力,但更多的是爱护和劝喻,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使他们更快地修正自己的航线。他苦口婆心地规劝“造反派”对待政治斗争要抱谨慎的态度,因为他们还不懂得真正的政治,不要轻易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他那孩子般的天真和赤诚,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老人博大深沉、光明磊落的心胸;他那豪放豁达的大将风度,使许多造反者感动得热泪盈眶,并使有的狂热者开始了冷静的思索,逐渐认识到这场浩劫的灾难性质。与彭其相对照的是和他一起在浏阳参加革命“死结同心”的政委陈镜泉。和彭其一样,陈镜泉对革命忠心一片,在“文化大革命”的大混乱时期,他尽可能地保持克制和理性,不助纣为虐,尽力和险恶的环境周旋,尽力保护自己的同志,在此方面不失一个老红军的革命本色。但他又相对懦弱和迟疑,正是这些性格上的缺陷,使家庭、战友和部队遭受不幸。先是不能很好保护相濡以沫的妻子,致使妻子在“反右”中自尽;再是“文化大革命”中因盲从和轻信,被江醉章之流架空,使战友和部属在他眼皮底下,或遭非人虐待,或被迫害致死,其惨痛让人揪心,其不幸让人同情,其不争让人愤怒。话说回头,他就是和彭其一样起来抗争又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呢?那是陈镜泉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胡连生是和彭其、陈镜泉一起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文化不高、好认死理,看起来有些草莽,但他对革命、对人民忠心耿耿,老红军的革命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最为纯粹,因而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十分可敬、可爱。

赵大明是一个特别的人物。他先是受到“造反”大潮的影响,一片真诚地投入到狂热的“革命”行动之中,但是他又有别于一般盲目的造反者,始终保持着一定的革命信念和独立思索的能力。在“革命”的大潮中,他的灵魂受到真正的洗礼,逐渐认识到这场“革命”的实质,坚决地退出了“革命”的行列。赵大明的身上也许投射着许多作者的影子,那是一代青年从狂热、盲目走向清醒和思索的真实写照。范子愚则是一个地道的“文化大革命”牺牲品,他的下场让人警醒,可悲可叹。江醉章、邬中、刘絮云则分别代表了军内高、中、基层三个层面的反面人物,他们或野心勃勃、或卖身求荣、或见风使舵,灵魂龌龊、道德败坏,搅起一团祸水,害人害己,祸国殃民,也写得相当有力度。

小说不足之处是有些人物描写稍嫌模式化,语言文字尚欠精美,传统的“曲终奏雅”式的结尾也影响了作品最终的审美高度等。

刘白羽早年以中短篇小说、战地通讯和散文闻名文坛,是“前17年”代表性散文家。《第二个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人民解放军某兵团从攻占武汉到进军湖南三个月进程为经线,以兵团副司令秦震一家三代人的历史命运为纬线,高度浓缩地绘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到开国大典这20多年的漫长战斗里程的壮丽图景,对新中国这辉煌于人间的“第二个太阳”抱以热烈的欢呼,同时抒发了对用生命和热血铸造了“第二个太阳”的无数革命志士、先烈和人民群众的深切的怀念和赞颂之情。

作品在审美上冲破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的旧范,明显摆脱了某些类似作品从属于某种政治概念和其他非文学因素的陋习,用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以自主的、清醒的历史眼光审视和把握民主革命战争的历史生活,努力还原历史生活与历史人物完整的真实面貌,创造性地展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秦震一家三代致力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父母同为老同盟会员却为同盟会的继承者、变质走向反动的国民党黑暗势力所暗害;女儿白洁因革命需要,打入敌人内部核心机构,最终牺牲了生命,也牺牲了美好的爱情;秦震夫妇步人中老年,终于看到了革命取得胜利的这一天,然而早年失去了父母,胜利前夕又失去了唯一的女儿,其心也痛,其情也苦,作者不禁长叹:“历史,多么深情又多么无情呀!历史可以过去,岁月可以消失,但母亲撕裂的心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不管打开前面的哪一扇门,总是带着血污和眼泪的……”。红军初创时期的老战士黄松,在主力部队转移之后坚持在山区打游击,曾大义灭亲击毙出卖游击队的亲生儿子,自己也跳崖摔断一条胳膊,独自靠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又积极配合南下大军作战。这样的一位老革命,如秦震所言,当年若随主力长征北上,现在也许是他的老上级、老领导了,而他最后只是一名普通的游击队员。历史对于人,并不总是公平的,而是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对陈文洪的指挥失误,作者也不避讳,如实描写。事实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本就是错综复杂的,作者从多层次、多视点、多角度地楔入战争生活内核,力求立体、多元、全景地洞现这场持久的战争,是作者在审美观念上对以往那种纯粹从政治、军事对抗意义上的理解方式的超越,使作品在对革命历史战争的表现上汇入了民族命运、人生寓意、人性内容等更为丰富的内涵。此外,作品对人物心理和感情的细致描绘,对自然环境的诗意的状写,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审美功力。

马云鹏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一位老战士。他亲自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最后一个冬天》是他的长篇代表作。

《最后一个冬天》(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是作者反映平津战役的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从蒋介石由葫芦岛飞临北平进行军事部署写起,到傅作义的三十五军在新保安全部被歼结束,对平津战役的第一阶段作了全景性的描绘,宏伟壮观地展现了从敌我双方最高统帅部运筹帷幄到两军战场官兵激战的真实图景。作品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一是善于高屋建瓴从战略的高度表现战争,如对我军统帅部制定平津战役作战计划的描写,如对国民党的蒋系中央军与傅系察绥军之间既勾结利用又明争暗斗的矛盾的揭示等,观之让人对整个战争态势了然于胸;其二是善于在战争进程中刻画人物性格,从双方统帅人物、各级指挥员到士兵,如毛泽东、周恩来、军长冠凤山、团长铁光子、战士抗老八,以及蒋介石、傅作义、郭景云、司机辛贵才等,都写得真实、生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傅作义的描写。他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爱国将领,又是坚持反共的内战先锋;既依附于国民党中央政权,又想保持自己的独立王国;既想与我军抗争到底,战局不利时又暗地与我军接触,和美国方面秘密交涉,以不绝后路;既写到他谨言慎行的性格特点,又写出他精于算计的“商人”气质;既写到他欲擒故纵的权术手段,又写出他善于运筹、带兵的军事才能等等。通过这些描写,使傅作义的形象丰富、真实、立体,较好地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作品的不足是写敌、我双方统帅部运筹决策的笔墨尚撒得不够开,领袖人物的刻画鲜明但不够丰满。

三、刘亚洲、朱春雨、海波等人的军旅长篇小说

刘亚洲的军旅长篇小说代表作是《两代风流》(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作品描绘了以李辰、耿爱国和菲菲为代表的我军两代人的英雄本质,并从中探索形成这种素质的内在依据。小说所展示的社会背景广阔,善于从多侧面、多方位去刻画人物性格,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中,既有动人心魄的战争场面,又有柔情似水的恋爱故事;既有催人泪下的生离死别,也有复杂难言的家庭纠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人生画图。

同类推荐
  • 时光渡

    时光渡

    姚小红的《时光渡》精选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作品,有散文、有小说、有剧本,作者创作题材广泛,文笔细腻,语言生动,有对故乡的热爱,又有亲情乡音,有借古喻今的朴素情怀……在这些作品中,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感悟和美好向往。作品文笔优美,可读性强。
  • 云淡风轻近午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集结蒋晓云博客及专栏散文近六十篇,从小说到散文,从虚构到纪实。曾经忧于交心的作者终于写下自己的真实生活。上海的灯火流离,台北的淫雨霏霏,加州的阳光明媚。逝去的父母,离散的朋友,拆去的旧城墙。梦里不知身是客,此时何处是故乡。
  • 红色禁卫军(二)

    红色禁卫军(二)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一些原来不归中央办公厅管理的场所,由于中共中央的领导人经常莅临和使用,例如人民大会堂,从便于管理和警卫考虑,还是由中央办公厅接管比较合适。于是,接管这些场所的事宜,提上了日程。在人民大会堂交由中央办公厅管理后,1966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召集中办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又具体部署了钓鱼台国宾馆的管理和警卫工作的交接。
  • 千秋骚坛

    千秋骚坛

    骚坛有自己的原则,只发展屈原故里本土的诗人,而且是农民诗人。一个农民诗社在全国产生了影响,这是乐平里这个小山村值得骄傲的,也是屈原故里的农民引以为自豪的。骚坛还在不断发展,会员已达五十多人,也已有了正规印刷的会刊:《骚坛》。《骚坛》定时编印,荟萃诗人佳作。诗社风生墨客盛,骚坛花绽众人浇。骚坛只有扎根屈子故里这片诗的沃土,吮吸民间养料,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扶持,骚坛的花朵就会永开不败。
  • 鲁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自从中华民国建国二十有二年五月二十五日《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以来,很使老牌风月文豪摇头晃脑的高兴了一大阵,讲冷话的也有,说俏皮话的也有,连只会做“文探”的叭儿们也翘起了它尊贵的尾巴。但有趣的是谈风云的人,风月也谈得,谈风月就谈风月罢,虽然仍旧不能正如尊意。
热门推荐
  • 神算天下之小姐太嚣张

    神算天下之小姐太嚣张

    现代玄流末裔,玄机门大师姐倪代裳因一次红颜知己错乱事件,悲了个催的正好应了二十四岁死劫,来到魔古灵大陆。战魂归,圣人出,干戈起,逐鹿忙,万载大事浑如梦醒,精灵一族再现辉煌!道神预言流传,倪代裳应运而来,成为了没落家族倪家三小姐——倪代裳。从此傻子变疯子;木讷变嚣张;一代特立独行的魔法天才逆袭而起。天机重掌,动乱始现,各方群雄,逐鹿中原。道神魔法、圣域魔法、光明魔法、黑暗魔法.........隐匿的各方血脉神裔纷纷涌现,拉开了万载之前,上古魔神大战的后续篇章。而倪代裳正是那诸天星辰中最不起眼的小星,却成为了那划破了这万籁俱寂的漆黑夜空,打乱了那星罗棋布、漫天星斗排列的初始之乱。星象,预言,混沌。是祸乱、祸水?亦或者是归来的天命之人?倪代裳:姐的地盘姐做主,管你什么乱七八糟的乱!她背靠红包系统。手掌玄学五术。神裔血脉觉醒,精灵、道神两族来护,管你什么人来,统统给姐洗干净脖子等着。本文1V1,欢迎跳坑!Ps:不喜勿喷,可点叉绕道。
  •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Danish History

    The Danish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龙寺求法目录

    青龙寺求法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能源强国

    超级能源强国

    1987年的大学生,包分配,做公务员易如反掌。2012年的大学生,烂大街,毕业即失业。穿越成为1987年的北大生,苏城终于享受到了天之骄子的待遇。宝洁公司,松下电器之类的世界五百强,是绝对看不上的。
  • 在黑洞里喝酒

    在黑洞里喝酒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婚婚欲睡:冷傲总裁的丑小鸭

    婚婚欲睡:冷傲总裁的丑小鸭

    都市,出身卑贱的女孩,拖着油瓶一样的弟弟。在这个冷漠的钢铁森林里,艰难求生。直到,遇到他……但是,当他结婚的当天,新娘却不是她!他是总裁,她却只是丑小鸭。
  • 回档少年时

    回档少年时

    如果你生之不幸、活之不幸,那是时代的扭曲与被强奸的灵魂,给你打上了不可重来的人生印记。2018,重生有爱,少年归来。书友群:626793087
  • 十城记

    十城记

    长篇小说《十城记》以近代天津百年史为广阔背景,以中、犹太、日三个家族三代人的情感纠葛为主线,讲述了天津人与犹太人携手共进的百年生存、奋斗故事,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博大精深的人道主义情操。作品以“十城”为深刻寓意和象征符号,以天津犹太人聚集区和“河豚计划”两条线索展开故事,塑造人物;以充沛的地域文化气韵和优美的散文文笔,突出女性作家的审美个性,是一部题材新颖、风格独具的长篇小说。
  • 毒气

    毒气

    吃晌饭的时候,有人见他倒背着手,牵着牛从村央的大路上慢腾腾地往西走,便私下里嘀咕,一直嘀咕到天黑,嘀咕到望台村活着的、死去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彭老蒯买了一头牛。彭老蒯真的买了一头牛,一千八买的。早晨在集上,他一眼就相中了这头牛,黄底白花,干干净净,像艳阳天里白云彩飘过刚垦的地,透着一份爽气。虽然有几年没种地了,可彭老蒯知道,相牛和相人差不多,相的是精气神儿。有的牛高高大大,牙口也好,但一眼瞟过去脏兮兮的,不叫人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