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9500000013

第13章 问与答(1)

1.毛泽东诗词的传世价值和中华文化的恒久魅力

——关于《毛泽东诗词的一种解读》答吕先富

吕先富(以下简称吕):你的讲座“毛泽东诗词的一种解读”,反响热烈,简直可以用“盛况”来形容了。请你先谈谈为何将讲座命名为“一种解读”?你的讲座为什么受到了这样的欢迎?

朱向前(以下简称朱):之所以叫“一种解读”,是因为我只能说这是我个人对毛泽东诗词和毛泽东的一种解读,更多的是从文化的、文学艺术的角度切入,谈这种文化怎么形成毛泽东的性格,怎么形成他的魅力和智慧。说到讲座的受欢迎,确实出乎我的预料,常常在中间休息时我被听众团团围住提问、签名、合影、以至于来不及上厕所。我记得在北京鲁迅博物馆讲座时,演讲结束后现场几乎变成了毛泽东诗词演唱会,听众中率先有一老一少激动地走上讲台,主动要求用北京评剧和美声唱法演唱了毛主席诗词《卜算子.咏梅》和《浪淘沙.北戴河》,老者已是八十岁高龄,他说自己唱了一辈子毛主席诗词,到老了才算听明白。诗词解读会在听众中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这在我以往二十余年的文学演讲中是从未有过的,我觉得讲座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归功于毛泽东和毛泽东诗词本身的魅力。在广大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毛泽东和他的诗词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吕:我知道你对毛泽东诗词可谓习之愈久爱之愈切,你甚至庆幸自己在年过半百时进入这一领域。对毛泽东诗词的研究让你发现了什么?你的收获和喜悦是怎样的?

朱:毛泽东离开我们才仅仅三十年,但是他的思想和学说的影响已经传遍全世界。作为一种回馈,来自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已经是汗牛充栋,人们都对他表达了应有的敬重和关注。多达成千上万种关于毛泽东的传记、资料、回忆文章、研究专著以及文艺作品,已然形成了方兴未艾的“毛学”热,而且这种超越国界的广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少年时读毛泽东诗词,那时我收获的是熟读能诵的“童子功”;如今年过半百,当我再读毛泽东诗词时,我所收获的是一份“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心境。与毛泽东诗词的再次邂逅点燃了我的激情,读毛诗、写毛诗,解毛诗、讲毛诗,对毛泽东诗词的研究成为了我继续求索的动力,我庆幸自己成为“毛学”领域里的一名新兵。对此我心怀喜悦。

吕:让我们回到对毛泽东诗词的文本研究。你体察到的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风格有哪些特点?

朱:第一,豪放大气。比如毛泽东诗词中好用大的字眼,名词如天啊山啊海啊,量词如亿啊万啊千啊之类的,平均每一首里不止一个“万”字。第二,想象浪漫。你只要读读《蝶恋花答李淑一》就知道了,“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沉重的历史已成往事,革命的英烈却羽化登仙,成为寻访月官的客人,“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酒过三巡,神奇的场面出现了,“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这是何等壮丽、壮阙的景象!以万里蓝天为背景,以千朵祥云为舞台,寂寞嫦娥长袖善舞,以慰忠魂,这种想象的浪漫不羁,豪迈无涯,真是羞煞李后主,气死李清照。然而真正的高潮还在最后,“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其情绪、意境,陡然间由凄清凄美转向了热烈、放纵,一腔深情化作豪雨,告慰天下。可以说,这首词出于婉约而又超越婉约,前婉约而后豪放,集婉约和豪放于一身,是千年婉约派中的一声别调。第三,文采华美。举例来说,两首《沁园春》是毛泽东诗词中气韵兼胜的代表之作,这两首词都是色彩明丽,形象生动,气势磅礴,文辞华美。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

吕:“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漠。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这是一九三四年夏毛泽东在被剥夺一切实职、处于政治生涯低谷时写的《清平乐.会昌》,毫无压抑感伤。对于毛泽东诗词中透出的气魄和心境,你一定多有赞叹、感佩。

朱:毛泽东的诗词中充满了革命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

即便在逆境中也处之泰然。毛泽东勇于挑战、善于应战的个性使他在面对逆境时压力越大、反抗越强。纵观毛泽东六十年的创作生涯,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从量和质两方面来看,都大致可以说,他的创作,中青年时期胜于老年时期,建国前胜于建国后,战争年代胜于和平年代。我个人认为,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峰在两首《沁园春》之间,即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三六年约十三年期间。而这十几年,是毛泽东个人和中国革命最艰难困苦的时期,可以说,内忧外患,凶险莫测,九死一生,前途未卜,创作的条件和环境更加无从谈起。但毛泽东的过人之处就在此中表现出来,巨大的压力带来巨大的反弹,毛泽东的诗情空前迸发,前后写下了《贺新.郎别友》《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采桑子.重阳》《清平乐.会昌》等经典之作。尤其是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毛泽东写出了《十六字令.山》《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等华彩篇章。相反。在延安十几年相对平和安定的环境中,毛泽东反而诗作甚少。

这种现象,毛泽东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中旬,在迎接毛泽东访苏的专列上,苏联外交部副部长、汉学家、翻译费德林当面向毛泽东表达他对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所写诗词的赞叹时,毛泽东说:“现在连我自己也搞不明白,当一个人处于极度考验,身心交瘁之时,当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时候,居然还有诗兴来表达这样严峻的现实,恐怕谁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当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我倒写了几首歪诗,尽管写得不好,却是一片真诚的。现在条件好了,生活安定了,反倒一行也写不出来了。”其实,这正是毛泽东的性格使然。同时,也符合艺术创作规律,“文章憎命达”,“写忧而造艺”嘛。我个人对毛诗的基本判断是:第一,毛泽东是一流诗人。即便把毛泽东诗词放在中国两千多年的诗歌长河中比较,也有大约五分之一的作品不会输给大家。第二,毛泽东古为今用,完成了古典诗词的现代转型。第三,毛泽东诗史合一。从二十五岁的毛泽东一九一八年写下《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明确表明革命心志,到一九四九年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三十年恰巧有二十八首诗词,正好对应和记录了毛泽东开创和领导的二十八年革命斗争。你可以说是巧合,也可以说是天意。毛泽东是用诗写史,也是以史写诗,正事写史,余事写诗,诗史合一,是为史诗。这才是一等一的大诗人、大手笔。

吕:毛泽东诗词不仅能超越一己之悲欢,还能真正进入艺术和审美的境界,从而永葆艺术活力。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说,就是“光昌流丽”。不仅如此,毛泽东做文章还讲究内在的神气。在这方面,你有很多独到曲阐述。

朱:中年以后,毛泽东潜深流静,做文章不追求外表的光昌流丽,而讲究内在的“神气”。他在八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中,突然插了一段“文章作法”——“我是赞成朱自清的风格,朱自清是清华大学一个教授,他的文章写得好,但是有一个侧面不好,就是不神气。第一个神气的是鲁迅,他的话是口语。鲁迅的杂感,你看那个《阿Q正传》,不是口语?什么‘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儿子打老子’之类,都是口语。对这个问题,我讲了一万次了,但是许多同志没有改过来。也许从今天起还是改不过来,但是我有生之年,没有见到阎王,我就要整这件事。”

“神气”应该是一个湖南方言,我个人理解,神气就是传神、气韵生动。而毛泽东总结“神气”的经验就是要多用口语。口语好在哪儿?根据我个人的学习体会,从实用层面来看,第一,从战争年代过来的广大官兵文化不高,讲通俗易懂的口语,大家容易听得懂,好接受。第二,不管是文字还是书面的表述都有四个层次,最高的境界就是深入浅出。像鲁迅的学术演讲《魏晋风度及文学与药及酒之关系》,把学术问题搞得跟聊天说故事一样。第二个层次是深入深出,像黑格尔,确实有深度,但很晦涩。第三个层次是浅人浅出,像相声小品,虽然没什么深度,但很抓人。最差的第四个层次是浅入深出,明明没有东西,但搞得很深奥,这是比较烦人的。在《反对自由主义》里,毛泽东用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俗语,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又有“前头捉了张辉瓒”这样的口语,都显得神气活现。

吕:毛泽东追求完美,创作态度严谨。这给今天的我们也留有很多的启迪。

朱:典型的例子是一九二三年写给杨开慧的《贺新郎别友》,到了一九七三年拿出来修改,改得面目全非,等于重写了一遍。什么叫精益求精啊?一首词不就百十个字嘛。改了五十年啊。还有《十六字令.山》,毛泽东自暑创作时间为“1934—1935”。也就是说三首十六字令四十八个字,毛泽东在马背上推敲了一年,最终改写了中国诗史上十六字令无名篇的历史。那时候正值长征,虽然天上有飞机,后面有追兵,经常突围生死关头,艰难困苦,莫此为甚。但是,两万五千里长征毕竟是打的时间少,走的时间多,毛泽东骑在马上摇头晃脑,吟咏推敲,二十年后,他有些留恋地说:“在马背上,有的是时间,可以找到字和韵节,可以思索。”毛自称“马背诗人”,即由此而来。这是我们可以想象的长征途中的另一个毛泽东。

枪林弹雨、九死一生,毛泽东虽然身为三军统帅,但是同时又是马背诗人,似乎完全将自己置身世外,以郊寒岛瘦的苦吟精神来苦苦追求四十八个字的最佳效果。这种身份的反差和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的奇妙组合,成为了古今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最。这对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和急功近利的文坛、演艺界都具有典范意义。

吕:听过你的讲座的人,对你揭示毛泽东身上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意识印象深刻。你是如何去发掘毛泽东身上巨大的文化优势的?

朱:我对毛泽东身上文化历史意识的发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谓“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里我只想举一个小例子。

最近,我读日本人矢吹晋的《田中角荣与毛泽东谈判真相》(载《文史参考》二十八期)一文,注意到一个史实,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五日,田中角荣在周恩来的欢迎宴会上致答词说:“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迷惑,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反省之意。”翻译将迷惑直译为麻烦,周总理当即指出用词不当,但田中解释“迷惑”是从汉语中学过去的,在百感交集的道歉时是可以使用的。第三日晚上,毛泽东在游泳池书房接见田中,离别之际,毛泽东从书桌上拿过一套写满眉批的《楚辞集注》,赠给田中。第一次读到这些史料时,我只是感到毛泽东终生爱屈原、爱读《楚辞》。这次才发现原来在《九辩》中有两处出现了“迷惑”:“慷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厌按而学诵”,据洪兴祖《楚辞补注》,原意为“思念烦惑”“举足不前”,毛泽东赠《楚辞集注》给田中的深意是要给出田中“迷惑”一词的源初正解,让其在精深的中华文化面前折服。毛泽东不光将《楚辞》读得烂熟于心,而且信手拈来,运用到外交领域中,真正达到了出神人化的境界。

吕:在研究毛泽东诗词的过程中,你将自己定位为中华文化至上论者。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你对中华文化的伟大有哪些新的感悟?如何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方位与发展方向?

朱:我的中华文化至上论最早是从审美角度来定论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的这一论点渐渐超越了审美,进入了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领域,比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政治观,盈虚互用、义利相和的经济观,上兵伐谋、不战而克的军事观,天人合一、化成天下的人文观等等。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的一体化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它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取向有根本的不同。经济科技讲求同一,讲求模式,讲求格式化,它要求的是复制,是批量生产。而文化艺术则讲求个性和独造,它是万端并出、求新求异的。越是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要坚持文化的民族化、本土化,这才能形成世界文化的多元共存共荣的格局。还是鲁迅先生那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张艺谋的电影到云南的原生态舞蹈,从谭盾以湘西祭祀音乐为取法的创作到赵季平音乐作品中隐隐浮现的秦腔、信天游,都可以证明这一点。而且中华文化又是那么博大精深,恰恰是由于她的深邃和高妙,她才不为今天的世界真正理解和认识。比如说诗词怎么翻译?最好的翻译也只能是表其意而丧其神。别说内容,就说词牌吧,把《满江红》翻成《一条红色的大扛》,把《菩萨蛮》翻成《野蛮的菩萨》,这是哪儿跟哪儿?八竿子都打不着嘛。那么怎么办呢?别无它法,只有当外国人都像大山一样精通汉语时,他们才会真正懂得中华文化的伟大和毛泽东诗词的魅力。而且我坚信这一天终究会到来的。

同类推荐
  • 李希凡文集(第四卷):现代文学评论集

    李希凡文集(第四卷):现代文学评论集

    本书稿为《李希凡文集》(七卷本)之一种,系李希凡先生关于现代文学的评论文章结集。几十年来李希凡先生一直活跃在文学评论与文艺理论研究界,在现代文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部分内容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李希凡先生的解读与评论依然能唤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 打工记者

    打工记者

    几年前,老徐是省城记者行当耳熟能详,十分叫得响的“老记”;为何称其老呢?一是因为其年龄大,四十多岁的老徐平时背个大挎包,里面装满所有采访所需的行头:采访本、微型录音机、一款小巧实用的奥林巴斯全自动相机等等;不管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只要遇到有价值的新闻,老徐一头扎进去,有时骑一辆扔在路边都没人捡的破自行车,有时搭班车;去乡村采访时,甚至连拖拉机、摩的都是经常搭乘的,其采访新闻的劲头丝毫不亚于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这在本是吃“青春饭”的记者行当的年轻人中十分罕见;
  • 朗读者系列(愿你慢慢长大+陪伴很长+和你一起变老+人生慢)

    朗读者系列(愿你慢慢长大+陪伴很长+和你一起变老+人生慢)

    央视大型情感节目《朗读者》在大江南北引起轰动,阅读和朗读成为全民追捧的风尚。朗读将人的感情和经典文字融合,给人情感上的共鸣和震撼。由凤凰联动隆重推出的“朗读者系列”强势来袭。“朗读者系列”共分为四本,分别是给孩子、给爱人、给自己和给长辈,除了收录著名作家的经典文字,对作者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也对文字所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还给读者提供了不少朗读的建议,让读者更立体地了解文字的内容,更顺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包含《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和你一起变老:给爱人朗读》、《人生慢:给自己朗读》、《让陪伴很长:给长辈朗读》。
  • 古董

    古董

    那天下午,大嫂从老家打来电话,气急败坏愣头就跟我一句:“兄弟,我问你,你跟你大哥是不是爸妈亲生的?”大嫂在电话中很激动,一激动,说话就颠三倒四,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没说清楚,就只顾自己在那里婆婆妈妈的一阵抱怨,发牢骚,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我说:“大嫂,你慢点说,究竟是啥情况?”“啥子情况,你还不晓得?”听大嫂那语气,就是说我居然对如此天大的事情一无所知,好像我反应迟钝的样子。事实确实如此,我根本就没有听出究竟是个什么事情,到目前为止,我听到的都是大嫂的满腹牢骚,根本就没跟我讲究竟是啥情况。
  •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星际小意外

    星际小意外

    “同学,你的书掉了。”“不是我的。”“同学,你的发带掉了。”“不是我的。”“同学,你的男朋友掉了。”“我哪里来的男朋友?”“不就在你面前了嘛?”斯念看着眼前嬉皮笑脸三番屡次找借口的男人,顿时就很无语了。男人走上前捏了捏斯念的鼻子,宠溺的说道:“谁让我偏偏就喜欢上你这个小坏蛋了。”
  • 归来长生

    归来长生

    我没想到,我用尽了一生去路过你;我没想到,最后付出的是我。不过没关系,我用我永恒的生命换了你平安喜乐,万事胜意,那样就好。我没想到,我用尽了一生去杀的人会是我最后的成全;我没想到,我最想得到的幸福是你所给予,谢谢你,但是好像迟了。
  • 武义神湖

    武义神湖

    江湖,何为江湖?天下,何为天下!?我不知道,所以,我来了!
  • 快穿之我对你一见钟情

    快穿之我对你一见钟情

    “这么多美男,我却只能独独选一个。”白月微一脸可惜。系统:“……”反正都是大佬,有区别吗?白月微只是在她的世界待的无聊了,才和系统交易的,只是没想到自家系统还是个奸细...
  •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千古奇闻

    千古奇闻

    中国历史洋洋洒洒,浩浩荡荡,在宇宙之中奔涌流淌了五千年。在这五千年之中,我们的先贤圣祖演绎了难以计数的故事。这些故事浩如烟海,我们在史书中看到的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中国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国度,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神话,到火药、指南针的发明,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兴建,到秦始皇万里长城的峻工,这国人创造的所有奇迹都令世人击节赞叹。中国人善于创造奇迹,中国奇迹曾出不穷。有奇迹必有奇闻。千百年来,中国的奇闻逸事不胜枚举,而本书中所述奇闻则是人们闻所未闻的。因为这些奇闻是笔者从乡野淘来的,每一个故事都带着泥土的气息,这是最原始的故事,任何一部史书都未曾收录。
  • 亲兵是女娃

    亲兵是女娃

    新文《穿书后我成了丞相的炮灰前妻》已发,暴躁老哥VS女扮男装小太子,求关爱~“爷,夫人上了丞相夫人的马车。”“恩。”某男不甚在意的应声。“爷,夫人扶了落马的丞相夫人。”“恩。”某男微皱眉头。“爷,夫人亲自给丞相夫人下厨。”嗖,某男瞬间消失在原地。号外号外,淮南王世子拆了丞相府厨房。文臣纷纷上奏,武官欺人太甚。彼时,罪魁祸首已被某男那低音炮迷得不分东西了。某男却还是不依不饶:”说,是喜欢爷的声音还是丞相夫人的。”没错,就是丞相夫人,天知道他竟然在吃一个女人的醋。某女泪眼汪汪:”爷的,最喜欢爷的.”都说以权诱人以色诱人,他却是以声诱人,有个声控的世子妃他不仅要防男人连女人都要防~~~他这断袖的名称摆脱才多久,这是又要他背上一个吃女人醋的名声吗???
  • 登基为皇之皇叔哪里逃

    登基为皇之皇叔哪里逃

    一个是乡野丫头,一个是冷血王爷,一个驻守边疆,一个低微朴素,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却因为一道圣旨,相互之间的命运紧紧的交织在了一起.......
  • NBA最强主播

    NBA最强主播

    我是一名NBA主播。直播间有来自宇宙各个星球的观众。如你所知,我已经无法再低调了!
  • 冷少东家的前台小姐

    冷少东家的前台小姐

    “不行了,好热,帮帮我!”她是他公司的前台小姐,是他的一夜情人,更是他的克星。他是她的仇人,为了给姐姐报仇,她不惜放弃原本可以拥有的好职位去做前台,更放弃深爱的男人去勾引他,大仇一天不报,她就一天不会离开。<他是她的护花使者,大学开始,他们已经相爱三年,可是毕业前夕她却说要分手,原因就是她要给姐姐报仇。=========================================飘雪亲以后加飘雪QQ就行了,但是不是铁杆的就不用加了,(1024139553)谢谢亲们的支持,欢迎亲们加入,多给飘雪提意见吧!《傲世总裁追妻记》已经完结,喜欢飘雪的亲们可以看一下,么么。。。http://m.wkkk.net/这是飘雪的圈子,希望大家可以踊跃的参加,和飘雪在里面交流。【============================================推荐好友‘书奴’的文《穿越之夫君情狂》‘静窗幽恋’的文《混混王妃傻王爷》‘烁梦’的文《邪女驯夫》‘胡研’的文《龙凤吟》‘慕容如湮’的文《懒医》‘东方青白’的文《狂情【诱】暴君》‘驿外雪殇’的文《贵为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