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0000000006

第6章 我读张中行

张中行先生生于一九〇九年,可谓前辈的前辈。他既是散文家又是学者。他的着述甚丰,如《文言津谈》、《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佛教与中国文学》、《禅外说禅》、《顺生论》等。而我认认真真读过的仅三本:《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统称“负暄散文”)。

何谓“负暄”?张先生说是出自《列子》,“原意是嘲笑宋国的乡下佬,没有供暖的房子和羽绒衣服,只能靠晒太阳取暖。后来断章取义,成为寒士的一种享受,如韦应物诗,‘负暄衡门下’,金圣叹冒充施耐庵的诗,‘负曝奇温胜若裘’,都是。我用负暄为书名,断章之外还加点新意,不只‘寒’,而且‘闲’,因为不闲,今事还自顾不暇,又哪里能想到旧事。这样,有闲,想想旧事,而且是在晒太阳感到暖烘烘的情况下,就大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了。”(《负暄续话——后记》)八十有余的老人,能有如此安羊、精湛、活泼、诙谐的文字,实在是让人叹服。

读张中行的“负暄散文”,是一种精神享受。不仅长见识,而且养情性,如沐浴传统文化的阳光(亦为“负暄”),又如领受灿烂的、伤痕累累的民族感情的洗礼。张先生的文章,是中国人写的文章,也是中国人读的文章:淡而不疏,静而不寂,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含蓄、温厚、蕴藉,“气”与“神”兼备,有“寒士”的君子风度,又不乏传播见识的亲近。

张先生是一位传统文人,其文章也颇具传统色泽。但我始终认为,丢弃传统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也绝不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是传统维持了包括文学在内的存在或存在秩序。当然,传统是“成为”传统的,这注定了传统所必然存在的扬弃秩序(无论感觉到了还是没有感觉到其实,传统是极其公正的:即传统之于我们的可能性,关键还在于我们的经验与智慧。我觉得,传统中的好东西绝非一桌佳肴,会有人事先摆好了请你入座品尝。传统不仅在典籍里,也在千姿百态的生活中;不仅体现于物,更蕴含于人心或人的精神状态。说穿了,传统的智慧是在被智慧发现之后,它才被认定为智慧的(或被称为精华这是我读了张中行的那些“笔记野史闲书”,所滋生的一点儿似是而非的联想。

张先生的“负暄散文”以写人事为主,而“忆旧”又是他的重要特色;写人必写事,其中涉及的大都是一些“旧人旧事”。他笔下的人物,有清代、近代的,也有现代、当代的;有学者、教授,也有优伶或作家: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熟识的或见过面的,也有听说的或根本不可能谋面的……张先生自己则说,只是状写了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子”,但“影子中有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总起来成为曾见于昔日的‘境’”。周汝昌先生在《(负暄琐话)骥尾篇》中说:“文境之高处未有不是诗者。”因而张中行所写的虽是“琐话”,但诗与史的融入与贯穿,确是可以感触到的,且不轻不薄。那么,怎样才算是“诗”(或“文境”)呢?我突然想到名声赫赫的法国当代画家巴尔蒂斯(他在中国办过画展他在谈到中国艺术时说过:“道济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写得何等地好!在我们西方,很少有这样好的东西,现在的西方艺术理论,哪里有谈得如此透彻的东西。”细细体味巴尔蒂斯的言论,让人感到这位当过多年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的画家是懂“诗”的:因为他信奉表象背后的东西。“诗”的含义绝不是或不可能仅仅是抒情。“诗”是一种境界,一种“语言”(包括绘画语言或电影语言之类)背后的“气”或“神”,一种隐含于表象的“意义”,一种弦外的无声音乐(或旋律)。说到张中行的散文,周汝昌先生所言颇耐人寻味:“诗”与“史”能“结合”吗?“太史公早已回答了这个问题。后来的劣史,为什么总跟不上司马迁?就是因为笔下无诗。”怎样理解张中行把“琐话”当作“诗”与“史”来写的问题,周汝昌先生说:“读者幸勿一眼看见史,另眼迷却诗,那所失恐怕更大……”这一提醒实在是太妙、太必要了。若不是悟得中国文史传统三昧者,是提不了这个醒的。就如张中行说他所写的是“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其实也是体现了中国散文传统的精华或智慧的:无论是“人”、是“事”、是“情”,一个“可”字,不就把“传”、“感”、“念”的质地提到了“境界”的位置。

若凭个人喜好,我最爱读的是那些写入的作品。一是“好看”,二是可以了解到一些过去无人知晓的“轶闻趣事”;三是这些“可传之人”大都产生过社会影响、或是一些早已载入史册的人一读这些人的过去,等于是读史。张先生在状写这些人物时,既无赤裸裸的颂扬,也没有随意讥讽鞭挞,而是显现出一种拉家常般的心平气和,冲淡而隽永,宁静而敦厚,生动与风趣之中虽不乏过去时代的苦涩味,但内中的热情及生活信仰,却是时时可以感觉到的。在张先生的“琐话”中,历史也就从抽象或枯燥中解放出来了,且成为富有“人味”的真真切切的记述一是画面,是形象,是回味,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追溯。实际上,张先生的这种记述品性,即“以外寓内”的抒写韵味,在那些感怀“红楼”(旧北京大学文学院)或忆念京城旧貌的作品中,也表现得很充分。

周汝昌先生曾“暗想”:“张老的那文字深处的一种苦味的心和一种热情积极的精神意旨,不知读者当中果有几分之几的人真能领略?想到此处,我确实不能撒谎,说自己不曾有感伤之情。”这担心自然是有道理的,但中国之博大,文化之深厚,却不可能被“历史瞬间”所颠覆的,而可以领略“负暄”之美文,可以感受其中的“诗”、“史”、“境”的读者,也不可能减少:社会文化的进步,“人心”总是会平静下来的。

同类推荐
  •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灵氛回响

    灵氛回响

    《百花谭文丛:灵氛回响》是著名学者、诗人陈建华的个人文学记事。“灵氛”来源于本雅明的“aura”一词,有多种译法,有的译作“灵光”,有的作“光晕”等,陈建华更喜欢译为“灵氛”,有一种通向远古的蛊惑,有一种“上下求索”的醒世者的感叹。本书特色明显,有六十年代的文学回忆、七十年代的回忆片断,还有九十年代回到上海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虽是回忆文章,但有现代人的思考,视野开阔,见人所未见,文史交融,启人心智。"
  • 今日出门昨夜归

    今日出门昨夜归

    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赵人类文明能力的石窟群。但在厂窟周围却生活着群几乎被现代文明摒弃的穷孩子。一个名叫路云天的奇人在这里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座初级中学。路云天突然被害而且遗体不翼而飞。同学们在追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扑朔为离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使大家的探秘过程,变成了对宇宙、对人性、对生命的寻觅和领悟……二十多年前,著名作家竹林曾以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轰动全国,并得到了茅盾、冰心、萧乾等前辈的激赏;二十多年后,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以优雅的、意气风发的姿态行走在科幻、魔幻与现实主义之间,为当代中学生讲述了一个奇妙诡异、大气磅礴而又充满了诗怀画意的故事。
  • 2014语录

    2014语录

    这是新周刊唯一一个不以杂志形式发行的内容读物,国内外时事政治,文化生活,娱乐体育,包罗万象,有趣有种,好看好玩。在最热辣最过瘾的语录中,感受2014嘴上风暴。
  • 家在海的那一边

    家在海的那一边

    人生初次的离家,是从此无可回头的漫长岁月。行走在世界各地的街道,从布拉格到土耳其,从巴黎到意大利。每一处风景之后都有着不太人的精彩。蒋晓云写过无比精彩的民国爱恨离愁。写起思乡之情,旅行趣事,吃穿用度,爱恨离别,姻缘交际的琐碎,也有一份练达世故,把人生都打碎咀嚼透了的淡然豁达。聪慧女人必读的女作家,全新出发!
热门推荐
  •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本书系高校经济学教材。本书首先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发展历史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分七章从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市场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市场与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对微观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 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

    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

    全书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离奇的遭遇。主人公奥利弗在“贫民教养所”中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终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
  • 星际铁拳

    星际铁拳

    这个世界上有一颗远离地球很远的星球,它叫:寂静五号行星。他也繁衍了各种生物,生机勃勃。茫茫宇宙,意外在这颗小小的星球爆发蔓延,余风和叶博士被逼迫到外太空,救生舱需要保存动力,不能规避任何危险,到不了地球,无法与人类联盟,余风带着铁拳的力量,走向了拯救星球的伟大使命中。他能成功吗?还能回去吗?
  • 听见鬼的声音

    听见鬼的声音

    车祸之后怨灵的呢语,恶鬼的哀嚎,不断的纠缠在我耳朵里。我以为我再也回归不了正常的生活,直到我发现不只是哀嚎,这个耳朵还能听到厉鬼的甜言蜜语,我开始庆幸我的耳朵没有错过你。
  • 地心之火:火山灾害的防范自救

    地心之火:火山灾害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解梦100问(人生运势500问)

    解梦100问(人生运势500问)

    梦,这个字充满着无尽的遐想,它陪伴我们度过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夜晚。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在猜测梦,想知道它变幻莫测的内容是否预示着什么。我们想了解梦,想破解梦,更想掌握梦,而解梦学说也从未离开过人类的发展史。从上古的猜测迷信,到现今的科学分析,解梦学说一直在发展。许多已经得到证实的解梦理论不仅帮助我们解答了梦中的疑惑,更帮助我们了解到了人生的种种。我们的情感、意志、思想、健康都能在梦中得到反映,科学的解梦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深入自己的生活,不仅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渴望。
  • Two Short Pieces

    Two Short Piec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回九四好种田

    重回九四好种田

    方明湘的观念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坏人是拳头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说明你拳头不够硬。重生后,她突然醒悟了。这辈子她要做个顾家的好女人,赚钱养家讨爸妈开心,给家里造房子,给哥哥娶老婆。————食用指南:这是一篇慢节奏种田文,主角极其护短,为家人和朋友,会一言不合就开打。故事略狗血,作者玻璃心,求轻喷。
  •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七宝庄严经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七宝庄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