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0900000005

第5章 十年潮(2)

更值得探寻的一个社会现象是:在关乎国运昌盛的严峻历史关头,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邓小平的话意味深长: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然而,历史沿袭的惰性力量是巨大的。

1979年春,正是局势犬牙交错时期。安徽滁州地区一位县委书记,每天清晨必怀揣一小收音机,一字不漏地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一日,当他得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读者来信,严厉指责农村包产到户是复辟倒退时,急如星火地找到了当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

万里心中也揣着一本账:1978年,凤阳县逃荒要饭的人由六七千人猛增到二三万人,几年内全县农村人口骤减了10万。被穷困压得直不起腰来的小岗生产队,1978年这个队打下的粮食只有1955年的三分之一,76人离乡逃荒要饭。这种状况并非凤阳仅有,在安徽全省,到处都可以看到拿着介绍信讨饭的饥民……

当时的中国,有二亿多农民吃不饱饭。

万里以坚定的口吻对地、县领导干部们说:报纸不种田,报纸不打粮,到了秋后农民没饭吃,可要找我们哩。别理那一套,我们照干……

农民要种田,种田要吃饱饭,这是1+1=2的最简单的道理。但在1979年,却成为一个举国上下反复争论不休的严重政治问题。

邓小平坦率地指出: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他又说: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

今天,当我们来谈论农村大包干的成就时,会显得轻松且惬意。然而在当年,中国农民要迈过这道高高的历史门槛是多么不容易啊!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试验,先后在安徽省凤阳县和四川省广汉县取得了成功。

1979年,广泛流传于凤阳农村的一首顺口溜,最为生动、形象地表述了农民们喜不自禁的心绪: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年内乱,四川广汉县田畴不事稼穑,外地人只需用几十斤粮票就可以换走当地的一个大姑娘。广汉人以对饥饿最痛切的体尝和最果敢的实践勇气,在丰腴的土地上成为全国第一个用包产到组的形式种地的县。

1980年4月,当广汉县向阳镇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将摊子一分为三乡党委、乡政府、农工商总公司时,马上成为震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爆炸性新闻。

这一举动无情地宣告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大锅饭体制在中国农村的寿终正寝。其后不久,中国农村被取消了20多年的乡、村政权机构得以恢复,它适应了新的生产形式的需要。

农村改革的潜流,日益在峡谷冲撞中迸发出巨大的诱惑力安徽、四川、贵州等地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的办法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国传播并实施起来。

到1984年,中国广大农村569万个生产队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落实联产承包的农户达到18397.9万户,占总农户的966900从凤阳小岗一个队到全中国的500多万个队,短短六年时间,中国农民的前进步伐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

从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五年下达一号文件,向全国八亿农民郑重宣告: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户家庭经营长期不变。

土地是最容不得糊弄的荒芜了就荒芜了,耕耘了就耕耘了。

一旦像农民尊重土地一样地尊重了农民,广袤的田野上便收获了顺应生产规律的硕果。

正是这一年,中国粮食生产创造了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记录:全国粮食总产量高达4200亿公斤,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第一次跃上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则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六年前,邓小平就曾预言一个生产队有了经营自主权,一小块地没有种上东西,一小片水面没有被利用起来搞养殖业,社员和干部就要睡不着觉,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全国几百万个生产队都开动脑筋想办法,能够增加多少财富啊!农村经济改革这步棋,真正显示了中国政治家们懂透了中国农村。

至此,中国人有资格豪迈地向全世界宣告:一个饥饿的时代基本结束了!随着1985年新年钟声的敲响,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二道帷幕被拉开了。

中央适时提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战略构思。

商品经济大潮首先在中国广大乡村冲决了千百年来森严壁垒、自我封闭的堤坝。

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迅猛推广,有力地证明了它是现阶段发展中国农村经济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形式。它消除了原有合作经济体制中的各种弊端,极大地解放了农民们长期受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潜力,促使农业开始从自给半自给的小生产模式向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农业转化。

随之,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剩余资金的涌现,刺激农村的多种经营迅速崛起:兼业户、专业户、重点户等如同雨后春笋遍布乡村城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终于开始挣脱黄土地的束缚。

这是中国农村发展道路上继土地经营权改变之后,向产业经营权冲击的又一次重大拓展!农工商协调进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进程中,乡镇企业当之无愧地唱起了主角。

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495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全国社会总产值这意味着在农村改革兴起的十年间,乡镇企业走完了新中国30年所走过的漫长路程。

这是不亚于1984年粮食大丰收的辉煌。

这是奔涌于希望田野上的第二个大潮头。

从几千年刀耕火种的黄土地上萌生一个工业文明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中国乡村的一场惊世骇俗的产业革命她分娩出了一个中国的第二工业。

300年前,英国为完成它的资本原始积累,曾野蛮地将农民们驱赶出家园。而今日中国,亿万农民却豪迈地义无反顾地从乡间汇入了工业化的洪流。

十年潮中国的农民是幸运的他们第一次成为商品经济大海中的弄潮儿……

改革不容易,与改革共命运的农民企业家们更不容易。

让我们来观赏一组已成为笑谈的历史镜头卢志民,吉林省四平市红嘴子农工商联合公司总经理,一个看上去十分普通的农村青年。

有一次,他乘坐的小轿车被交通警察拦住。

谁的车?

我的。

你啥级别?

没有,我是农民。

农民?农民坐啥车!警察毫不客气地摘走了车牌。

卢志民确实没有级别。然而,他游刃有余地指挥着一个固定资产3500万元、年产值达4000万元的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有如一个没爹没娘的野孩子,缺少资金,缺少设备,缺少原材料,缺少高科技……却在广大农村奇迹般地成长起来了。

它顽强的生命力,包容在自身所拥有的优势上一东莞模式一三来一补加工型的乡镇企业发展道路。凭借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具有普遍的参照意义,是一条必由之路。

东莞市1990年与1978年相比,经济综合指标年均增长21%,农村人均收人从193元提高到1359元,大大高于全国和广东全省人均收人水平,全市80%的农户盖起了款式新颖的楼房。

温州模式一靠商业活动起家并逐步发展为依托外地市场如工业的乡镇企业道路,摆脱了当地资源的限制,突破了地域性商业周转的范围,与全国性的市场形成网状结构,对于促进城乡商品流通发挥了不可低估的桥梁作用。

被誉为东方第一大纽扣市场的温州永嘉县桥头镇,1979年由一位弹棉匠从外地买回一批处理纽扣在镇上摆起第一个纽扣摊,一年之后,镇上卖纽扣的摊点发展到100多家;迄至今日,全镇已有800多个纽扣店、摊,全国300多家纽扣厂生产的1700多个品种的纽扣在这里均有销售。每天,除市面上有5000多人从事经营外,还有9000多人在外跑采购和销售,组成了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流通网络,仅镇邮局每天收到的汇款单就多达10万元。商品的流通又极大地刺激了产品的开发,纽扣生产厂家也如雨后野蘑菇般从这片土地上冒出来。

苏南模式一吸收沪宁一线大城市技术力量发展的乡镇企业道路。由于历史渊源,大批城市科技人员和熟练工人下放在这些乡镇,他们适逢改革盛世,成为农村商品经济大潮中呼风唤雨的人物,这是一条城乡工业协作发展的新路子。

声震全国的丝绸之乡苏州市吴江县盛泽乡,凭借雄厚的纺织技术力量,丝绸产品远销至东南亚、欧美各国;全国最大的丝织品交易市场也设于此,年产值逾10亿元。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赞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

依托科技进步走入全国十佳乡镇行列的福州市洪山乡,1990年的社会总产值达到4.2亿元,比改革前的1978年增长了46倍。

1987年,属于农民的乡镇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

1990年,乡镇企业出国创汇达13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量的23.8%。

时至今日,乡镇企业发展到2000多万家,亦工亦农的工人超出1亿人。乡镇企业创造的产值在全国社会总产值比重中,已三分天下有其一。

什么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如何消化十多亿人口的沉重包袱。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常常为经济起飞带来的城市人口膨胀和种种城市病而头痛不已。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乡村城市化的大趋势,则表明从马克思到列宁到毛泽东多少共产党人梦寐以求消灭城乡差别的美好愿望,今天在中国大地上已开始成为现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中央有关部门曾通过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近30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对10938家农户逐户进行了问卷调査。调查结果是令人欣慰的87.4%的农户对农村改革感到满意。0.8%的农户持不满意的态度。在满意的农户中,90.4%的农户回答,满意的是生产有了自主权;57.2%的农户回答,满意的是感到比较自由了;51.5%。的农户回答,满意的是集市贸易活跃,买卖方便……

从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过程、一个社会过程,还是一个农民自主意识日益觉醒的过程邓小平深刻论证了这一过程的全部含义,他指出:这几年进行的农村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一位市长的话则形象地预示了一种壮阔的前景:农村经济改革的总体构想是党中央作出的。但是,当亿万农民参与其中并得到了实惠,从而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时,就汇成了一股不可逆转的时代大潮……

毫无疑问,农村改革的飓风,已越来越猛烈地摇撼共和国大厦的窗棂,必将大气磅礴地推动中华民族迈上现代化的征程……

第三集艰难的起飞

在人类发展史上,国家的出现是以城堡为标志的。

城市的诞生一象征着人类步人了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

城市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文化、教育、科技于一身,是生产关系最完整最集中的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总体形象的窗这些气势恢宏、耸立云霄的高楼大厦,无疑是现代社会经济运作的中枢神经。

这里集结着共和国80%以上的财富。

每一道门槛,第一枚图章,乃至每一纸指令、计划、报表、分析,都如同大山一般威严,不容置疑地操纵和指挥着华夏民族这部庞大经济机组的运行。

然而,这部机组出现了局部镑死。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在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他睿智的目光又瞄准了城市:改革要从农村转到城市!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有一句名言:理解现实总是准备变革的第一步!旧体制的弊端在哪里呢?

通过指令性计划分配资金、物资,以及多层结构的行政管理,是我国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两大支柱一这种体制的根本缺陷在于,排斥、限制市场机制,漠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在经济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因而窒息了社会主义企业的活力和生机。

让我们来讲述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往事:一家每年接受国家1000万元巨额亏损补贴的大型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报告,要求将1000万元补贴款先期下拨,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保证当年扭亏,次年盈利。答复是:要把在年底拨给的补贴款提前到年初拨给,整套周密的计划就被打乱了,你们还是按原计划在每年年底照领1000万元亏损补贴算了。

似乎是一则黑色幽默。

可悲的是,在传统产品经济模式中,这种嗷嗷待哺、患亏损贫血症的企业俯拾皆是。

显然,一种惰性的病毒已侵入肌体的骨髓……

历史不容等待。

北京,终于拉开了大幕1984年10月20日,一个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深刻影响和改变城市市民生活的日子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出台了。

邓小平以战略家的口吻告诫全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使社会主义企业和生产单位具有充分的活力。

突破第一道坚冰的壮阔,也许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1979年,以四川国棉一厂、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八家企业为发端,实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试点改革。

同年7月13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年底,全国试点企业扩大到4200家;次年,又发展到6600多家。

同类推荐
  • 彼时少年

    彼时少年

    许多灵感与文字都是在深夜里涌现出来的。它们仿佛是暗黑天幕下不经意绽放的烟花,绚丽而璀璨。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 徐志摩文集4

    徐志摩文集4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梁遇春散文:醉中梦话

    梁遇春散文:醉中梦话

    本书内容包括《观火》、《途中》、《苦笑》、《破晓》、《黑暗》、《又是一年春草绿》、《善言》、《讲演》、《救火去》、《人死观》等。
  • 时光深处的柔软

    时光深处的柔软

    周遭浮躁个人乏力时,走进那片时光,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是心的抚慰与拥抱,你会因此拉近与真与善与美的距离,你会强烈地意识到阅读才是最奢侈的享受。不想迷失自己的人,向往真善美的人,以满腔热情想与生活来个熊抱的人……来吧,捧起《时光深处的柔软》,你便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了。
热门推荐
  • 横刀异界

    横刀异界

    一把血刀,会给剑与魔法的世界带来什么?那是武技的冲击,魔法的失落.一朵连神佛都惧怕的刀莲,会给异界带来什么?那是天使的陨落,神魔的悲哀.一个女人只会点魔法的女人,会给大陆带来什么?那是贵族多了一点点茶余饭后的话题.但是,他们却奇妙的走在了一起,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神话.********************************************本书已经签约,铁定全本,绝不太监.请大家放心阅读.本书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4章,周末一起兴奋一下.大家帮忙点击、投票、收藏。谢谢。********************************************书群:(14745313)(11746667)(1049981),大家有兴趣的,就加进来吧。。。。
  • 空地

    空地

    腊月天,山里尽挂着褐黄色的枯蒿。几天前下过的一场雪板结在山道上,踩上去发出骨头断裂的声音。要过年了,有人傍晚就着天光点豆腐,提了木桶,用马勺往熬得热气冲天的铁锅里舀浆水。远处空地上有猪叫声穿过来,看点豆腐的人们就涌向了那一块空地。猪被吊在一棵龙爪样朝上伸展开来的梨树下,开了膛。一群孩子围抢着猪尿脬玩,叫丑丑的小女孩,看到一个背了黄帆布挎包的瘸子从公路上走来时,喊了一声:“大大,爷爷要你割肉。”
  • 壕门暖婚

    壕门暖婚

    她是世人眼里放飞自我的投资人,嚣张跋扈专蹭当红炸子鸡热度。她有一前夫,外表温温淳淳,实则狼心狗肺。她有一竹马,长的可俊可俏,就是心眼城府深。她……还有一“哑巴”,这男人不得了,是现世重生的,她不敢惹。
  •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悟真集

    悟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护肤难题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护肤难题一扫光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撰写原则: 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所治难题:美白老偏方:日晒、辐射、睡眠不足等因素引起的肤色暗沉、发黄等。保湿老偏方:缺水引起的皮肤干燥、粗糙、起皮屑、油腻、过敏等。祛痘老偏方:下巴长痘、鼻子长痘、额头长痘、痘印、黑头等。祛斑老偏方:雀斑、黄褐斑、妊娠斑、晒斑、黑斑、老年斑等。抗皱老偏方:额头纹、眉间纹、眼下纹、鱼尾纹、法令纹、颈纹等。其他美容老偏方:毛孔粗大、皮肤松弛、大饼脸、黑眼圈、眼袋等。
  • 对山余墨

    对山余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沙海2:沙蟒蛇巢

    沙海2:沙蟒蛇巢

    80年代的一个冬天,北京城里出现了很多红旗车,将一些在建筑方面有卓越天赋的孩子带入了巴丹吉林沙漠,之后的30年里,这些孩子再也没有出现。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古代建筑设计图纸和巴丹吉林中某一处工业废墟非常相似,在调查那个废墟的过程中,有人发现了那些失踪孩子的名字。80年代的沙漠中建设着传说中中国最伟大的建筑,吴邪好像知道一切,但对于谜题却无动于衷,他似乎只是把这个地方当成了自己的棋盘。他在谋划什么?当吴邪不再天真,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一个人透透彻彻地恨过之后,他还会是从前的自己吗?手上一道道伤痕,披上了喇嘛的袈裟,吴邪并没有平静下来,而是带着一个惊天的计划从《藏海花》中走来,开始全面孤独的反击。
  • 薄情囚后:妃成帝妻

    薄情囚后:妃成帝妻

    她是九州大陆名震天下的暗夜家主,雷厉手段,武艺精绝。清绝冷厉的她,执一双血瞳,却堪不破爱这场棋局。三年失忆,让她处于安乐不愿醒来,待到梦回她才知自己放不下的责任。面对一场场迫害,身中蛊毒命不久矣,硬闯皇陵险象环生,在各种势力间周旋,在皇权贵族中游走。他是姜阳皇朝最受宠的三殿下,温润谦逊,骨子里却淡漠如冰。若水不争的他,用尽千方百计,只为挽回心中的悔。
  • 活宝龙凤极品妈

    活宝龙凤极品妈

    <轻松调侃都市正文系列>七年前,一场二十万的交易在酒醉后荒唐诞生,迫于老妈的淫威,人去楼空的白晓池毅然前往哈佛,七年后,竟带着一对天才龙凤胎回到祖国。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给他和另外一个女人策划婚礼,这个本来自己认为再无任何交集的男人,又一次强势插入自己的生活。关键是,你插入就插入吧,竟然还虎视眈眈的准备生吞了自己的心肝宝贝们。ohno……你这个冷血大腹黑,如果在打他们两个的主意,可别怪本大爷对你不客气!陈煦:“他们不是我的孩子吗?”白晓池:“……”(露馅了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