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3100000011

第11章 苦楝树下(1)

炎日下山了,蝈蝈还在路旁的草丛里“唧唧”地叫。遥望西天罩在夕阳余晖里的大山,我想着苦楝树下的那位老人和荒凄的山丘丛中累累坟头,眼前出现了老人那战战兢兢的眼神和饱经沧桑的脸……

两年过去了,我还一直怀着一种恍惚的执著,思索着什么,期待着什么。“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虽然仅仅过去了三年,我就时常迫不及待地来到这绿色的大埂上,遥望西天,托悠悠的晚风,向大山脚下捎去平安,捎去我真诚的祝福——为他的晚年,为他的孙子……

现在想起来,那是一个很遥远的星期六下午,我感到无聊,想去钓鱼,本来钓鱼是很惬意的事:垂丝水中,柳叶撩身,面对清风碧漪,还有水边呆立着白色的鹭鸶,淡淡的荷香从盛开着的荷花中逸出,远村的炊烟,西坠的夕日。那天,这“与人间作画图”的意境,没有撩起我的兴趣,后来不知怎的,我带上度数不高的近视眼镜,擦亮皮鞋,把鱼篓、鱼竿捆在车上,还是“哐啷,哐啷”地出发了。

出了街,上了大埂,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广阔无垠的世界。远山峦嶂、青霭茫茫,久雨初霁的清风掠过两边纵横阡陌的禾田,拂着我火辣辣的脸,我那塞满沉云乱絮的心情变得开朗多了,轻松多了。听说前面大山脚下有个小塘,鱼特别多,本来直属生产队,现在刚刚实行了包干责任制,暂时没人管。我磕磕绊绊地向那里奔去……

太阳偏西的时候,终于找到了这个小塘,离大山还较远。我不顾髌骨酸痛,口干舌燥,找好位置撒了两个鱼窝,又跑去拢了两棵油菜放在塘沿上做记号,然后把自行车放到靠村的一个草垛旁,这招来了几个好奇的小孩,他们衣衫褴褛,围着车子窃窃私语。塘旁边的高丘上孤零零地静卧着几溜低矮歪斜的、黧色的茅屋,大概就是村子了。一头水牛在一棵老榆树下转来转去,喷着粗气,给这凄凉的角落增添了几分死寂和烦躁的气氛,只有远处备耕地里匆忙晃动着的稀稀落落的人影,使人感到一丝生气……

塘对过儿,一个老农正在那一块方方的麦田里壅土,麦田夹在一层层坟头中间,一大片小麦长得好,轻风中,宛如摆动着的绿缎,可老人神情忧郁,不知为什么还有点恐慌。我“驾到”后,他把不知从什么地方挑来的两箩灰粪倒在田垄上,就一直愣愣地,若有所思地站在那里,胆怯地偷觑着我,且不时用眼掠过他的麦田,仿佛我是什么不速之客,会破坏他生活的安宁。看到我从自行车上解下鱼竿,他才移动脚步,挑灰去了。

塘水碧蓝碧蓝,一群群蝌蚪在游,水底丛生着许多蜘蛛草。水面像镜子似的,钩子下去时泛起层层涟漪。鹅毛管剪的符子不时沉浮,大概是久未握鱼竿的缘故,我的心几乎提到嗓子眼上了。待我提竿时,总是空的,而十有八九钩子和线一起搅缠到背后老树枝上,我只得扳下树枝理线。我估计一定是些“屎完屁”、“哈和桐”之类没法上钩的小鱼在捣乱。在到第二个窝子时,我听到了——“伢子嗬,这车不能瞎碰,嗬嗬,快走开,快快……咋不走?”“又不是你家的,咦——”有一个小孩跑开喊道:“老不死,老不死……”我回头发现这“老不死”正是那壅土的老农。他不理会“小坷垃”们的挖苦,如负重荷地向我慢慢蹭来,老远脸就现着巴结的笑。一种厌烦的情绪从我心中浮起。

“嗬嗬……小大哥,钓鱼嗬……”我有气无力地“嗯”一声,继续钓我的鱼。

“怕没鱼吧?”浮子在动……“这塘干过的,是去年腊月用水泵抽的。”

我回过头——见到一张古铜色的饱经风霜的脸,——惘然地重复着:“抽干过的?”

“莫慌,莫慌,钓也能钓到,耐着点性子,没干到底。上午我孙子在这里挟泥,还挟到一条鲤鱼,总有半斤重。”他用两只手比划着鱼的大小。

无论如何我是没劲了。望着西斜的日头,沮丧极了。

他感到不知如何是好,局促不安,似笑非笑地望着我,望着我时好像还有点羞怯。过了一会儿,他说:“你这小大哥,要,要不,就让我替你钓一会儿。你大老远跑来。”说罢,他那枯枝般的大手颤巍巍地停在空中。

我确实很累,加上没鱼,更是疲惫,也就任他钓去。老人解嘲似的笑笑,小心翼翼地接过竿子,让钩子慢慢坠入水中……

我瘫坐在草埂上,没有捉摸这个老人何以如此巴结一个素昧平生的小孩,无聊地从侧面打量着他。

一条破絮和破布之类的东西连结起来的带子,在腰部紧捆着。背很佝偻,像陀螺似的,对襟黑大褂像弓绷在身上,肩上已被磨得泛白,脖子伸长着。耳朵像一片焦黑的秋叶。老人的形象和神态,很容易让人想起成年累月跋涉在苦难的大沙漠里的骆驼,历经了烈日暴雨的炙烤摧打,仍然,或者说更加充满、强悍的力量。这种力量和他脸对常浮现的那种谄媚、可怜的神情显得极不协调,像是两个人,或者说像是安上去的。

每当鱼竿一动,他的双眼便会使劲一睁,想提竿子,又怕没钓上,于是忍耐着。我不明白,老人为何刻意想钓一条鱼上来?看着他耷拉的脑袋,我有点儿不忍,强笑着接过竿子。他深感过意不去:“耽搁你——”没说完,艰难地打了一个喷嚏,随即用袖口在鼻子上抹了一下。

为了掩饰邋遏,老人咧开干瘪的嘴,笑了笑。弓着腰,一根根的,把我扳下来的枯枝拾起来,放进了空箩,讪讪地说:“嗬嗬……这柴干巴巴的,最好引火。我们爷孙俩还能烧一餐锅。”你儿子不在家?”我不知怎么想起来问他儿子,也许是老人两次提到孙子的缘故,当然更不知道这问题会如此“冒昧”。

只见老人脸上掠过一阵悲哀,喉结在嗓眼上滚动了一下,好像有什么东西哽着。两眼凄然地闭了一会儿,然后——“嚷——”我顺着老人指的方向望去,在塘的对过,从老人壅土的那块麦田扩展开去,是一层层大小不一的坟茔,有的坟头上安放着七八个“帽子”,有的坟上新添了土,长长的荒草伏在坟的周围,晚风吹过,草浪暮烟,喧喧哗哗。在那很远的地方,好像是坟的尽头,立着一块高大宽阔的墓碑,虽然是新立的,那上面一定密密麻麻地写着死难者的姓氏。

“儿子、媳妇,还有六个孙女,都埋在对过儿!”“怎么,都死了?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老人看着我急切、惊奇的样子,咧着嘴笑了一下,既不是苦笑,也不是嘲笑,不是悲哀,当然也不是愉快,是一种——一种我无法理解,他本人也不十分清楚的笑。他告诉我说:“饿死的。两个不到六岁的小孙女是五九年死的。其余四个和她们父母都是六。年死的。”老人说完,便不再作声,神态比我刚提到他儿子的时候安详、平静了一些。

同类推荐
  • 宴罢

    宴罢

    两个女人要是好起来,那是可以无话不讲的。从实实在在的一日三餐、四时衣裳,到子虚乌有的大梦想,鸡零狗碎的小心思,两个女人,只要她们那会儿的交情足够好,那会儿的环境足够私密,几乎无一例外,她们都那么喜欢说,也那么喜欢听。以上观点经由我多年来持之以恒地泡电视肥皂剧得出。近些年,差不多每天,我都能在那儿看到无数的女人:年轻的,以及曾经年轻,现在也依然有年轻的神态或心态的:美丽的,以及你不难体会得出她们的心灵或气质堪称美丽的:有知识的,以及虽没学历却有文化有修养有情怀的。她们坐在那儿。
  • 侠盗鲁平:血纸人

    侠盗鲁平:血纸人

    孙了红所著的《侠盗鲁平:血纸人》为侠盗鲁平伞集之一本,选取了《血纸人》、《一〇二》、《窃齿记》三篇故事,讲述了孙了红创作的鲁平亦侠亦盗的传奇探案故事。故事的描写强调悬念性,往往有神秘恐怖的气氛。比如人犯被绑在场中无奈的向四周搜寻,一把尖刀将其刻心剖肚,随着一阵阵焦味就出现了一张浸满了鲜血的血纸人;停尸房间,两位姑娘正在给尸体化妆,忽然窗外传来了一阵阵嘘嘘的声音……读来形象逼真,引人入胜。
  • 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

    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

    “北大荒”,这是一个令无数知青心动的名字。从1968年到1976年,54万来自大城市的知青奔赴黑龙江,踏进衰草寒烟的北大荒。1976年大批知青返城时,一部分知青却留了下来。40年过去,昔日的姑娘小伙如今已是白发老人,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片原本陌生的土地。从黑龙江畔到红兴隆垦区,到处都留下他们的足迹。在哑丈夫与哈尔滨之间如何选择?曾经许下的婚姻誓言在回城的诱惑下能否信守?让孩子呆在身边还是回城读书?被人指为“封锁毛泽东思想”的孙绩威为什么没有返城?还有“不要前程要爱情”的周军岳,勇挑重担抚养精神病人的康金环,不能床前尽孝只能面对母亲坟墓的张玉林……
  • 每一间房舍都是一座烛台

    每一间房舍都是一座烛台

    《每一间房舍都是一座烛台》是80后作家甫跃辉的最新作品集。《每一间房舍都是一座烛台》主要写的是青年人“顾零洲”的和几位女性的交往。每一个故事,都试图抵达人性的幽暗地带,试图碰触那些难以言说的秘密、忧伤、疼痛、脆弱和执拗。
  • 十个连长一个班

    十个连长一个班

    长征时期,红军总部为保存干部,将九个无兵可带的红军连长,和一个刚刚俘虏、愿意留下的黄埔军校毕业的川军连长,编成一个全部由连长组成的“特别班”,又“特别”配了一个女指导员,在四渡赤水战役中,每次都执行“特别任务”,于是其中的“特别故事”就层出不穷了。
热门推荐
  • 单读(11-15)

    单读(11-15)

    用全新的视角和文体看世界。中国青年一代公共知识分子的声音。中国公共社会中清新而令人尊敬的声音。本系列收录《单读》第11辑至第15辑,主题分别为联结/断裂、创造力之死、消失的作家、世界的水手、我们的黄金时代。
  • 道山清话

    道山清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迷糊女王:丫头别再迟到

    迷糊女王:丫头别再迟到

    “迟到的最佳理由,就是,在上学路上,遭遇了最浪漫的爱情。”圣雨弯起眼睛,轻柔地低声呢喃。迟到女王的称号,金儿不想改变,因为有了迟到女王,才有了最佳的迟到理由,关于他们的爱情故事,一直发生在上学的路上。即使,没有人相信这个最浪漫的迟到的理由。
  • 邪王纵宠:逆天四小姐

    邪王纵宠:逆天四小姐

    他,是星月大陆高高在上的邪王,俊美冷酷,邪肆霸道,却趁着羽化的时候被一闯入的女子摸遍全身,还被嘲笑细软短?她,是现代第一王牌杀手,一朝穿越,成为了明家的四小姐,天生废物,花痴好色,被世人所不耻。废柴之躯?器药双修,凝聚火种,契约神兽,眼睛长头顶了才说花痴,杀手之魂,重生而来,从此废物也风骚。只是自己什么时候招惹了这么一个恶魔?那一夜他将她压入身下,灼热的呼吸吹动着她的发丝:“那一日你点的火,不该帮忙泄一下?”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莫家四少

    莫家四少

    她,莫云伊。莫氏跨国集团的总裁,有着非凡的经商手段与才能。但天妒英才,一张化验单,早已将她的命运判给了死神。一朝穿越,她带着记忆重生在一个以武为尊的异世。因家族的责任与使命,“她”变成了“他”!从此,她便是四大家族之一莫家的四少爷,莫轻尘。神秘的‘冰玄珠’使她无法凝聚内力,在这样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她俨然成了莫家的废物‘四少’。但那似乎与她没有任何关系,她要的,不过是平静的生活。可事实,真的能如她所愿吗?本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奈何三大家族一次次的挑衅与欺辱,致使莫家逐渐走向衰败与没落。面对这一切,轻尘会如何抉择?崛起?还是沉默?当世人眼中的废物‘四少’,不再废物,而成为天下闻之色变的高手,那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当她为了家族而崛起,又会引来怎样的腥风血雨。谁与他比肩,笑看红尘,羁旅天涯。是淡漠出尘,如神仙般的他。还是冷酷无情,却独独对她百般温柔的他?亦或是.片段一“看来,柳家当真无人了。”轻尘一步步不急不缓地走向比武台,风姿卓越。众人惊叹,这还是传说中的废物“四少”吗?何时起,竟也有这般风采?“哈哈哈.莫家只剩下废物了吗?竟然连大名鼎鼎的废物四少爷也来献丑。”柳剑笑得极其猖狂,笑得前俯后仰。众人回神,只叹,这依然是废物四少。“咔咔.”轻尘淡定地笑了笑,身形急速上前,两条胳膊从此离了主人,血淋淋的画面。众人惊讶得下巴如同脱臼般,忘记合上。这真的是,废物四少?传说中甚至连内力都无法凝聚的废物?片段二“你别再跟着我了。”莫轻尘实在受不了她身后的那个冰块,故而大声地说道。“你救了我,我只能以身相许。”他冰冷的语气,酷酷地说道。言语中的意思,却让轻尘有种狂扁他一顿的冲动。听听这语气,还有做杀手的自觉吗?“再说一遍,别跟着我。”轻尘有些不耐烦,她说话,从来也不喜欢重复。“无论如何,我都会追随你左右,生死不弃。”第一眼看到,她就是他的主人,生死相随。片段三“为什么你总是这样罔顾自己的性命?”他怒声斥责,眼中的腥红与心疼,看在眼里,让她心头一暖。“你来了不是吗?”轻尘淡淡一笑,只是这样淡淡的一句,她知道,他懂。她的话,令他的心为之一振。她的意思,他懂。她是这般信任自己,便是死,又何妨?“我来了,所以,伤害过你的人,都该死。”
  • 裂帛

    裂帛

    《裂帛》是河北作协会员张红欣的小说合集,收录了《白巧云》、《礼堂》、《折耳根》、《密码》、《请问你找谁》等5篇中篇小说。透过曹卫东、柳眉、曹寇、老曹、迟桂花、朱朱、马大海、苟小琴、黄平、胭脂、罗宇、王志兴、李翠兰、白巧云、沈措、陈羽等人的纠葛,描绘了一幅幅社会浪潮下的,或执着,或多变,或多疑,或苦苦抵抗某种力量,繁复的市井生活图像,发人深思。
  • Lost Face

    Lost F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脉确

    脉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带着系统找老公

    重生之带着系统找老公

    聂双言活了三辈子,第三世的她最开始以为是重生系统复仇文,后来以为是都市修真文,再后来以为是末世求生文。最后才发现,这就是个她带系统救老公的故事。 好气哦,她就不能愉快的做个懒人吗! 老公在哪里呀,老公在哪里…… 本书又名《今天的我还在为救老公而努力》 《那年那月那老公》 《每一次寻找背后都是自己作的死》 《每天起床都在找老公》 PS.女主略圣母,非复仇文,女主后期成长文(并不),女主逐步暴露真性情。全程架空,有毒你咬我啊。本文有些语言和情节比较游戏化,无法接受的点叉,别告诉我你弃文了,怎么,要我给你鼓掌是吗? 老规矩:越到后面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