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赫副委员长在中国《桥》杂志社举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上指出,必须进一步重视并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布赫首先阐述了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以便让大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两个方面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其中,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纪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科技事业,发展体育、卫生、文艺和其他文化事业。布赫副委员长强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出,精神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他引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布赫副委员长还引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的论述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布赫副委员长还进一步具体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其中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指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它也仍然是我们用以观察气象万千的社会现实,分析错综复杂的矛盾状况,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顺利前进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一系列思想道德价值为主要内容,无疑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而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各级领导干部从事现代化建设的管理能力,可以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从改革之初,我们党就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后来又提出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就是因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愈来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社会科学,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价值观念和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践证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做到用高尚的精神和美好的情操去塑造人、鼓舞人,就能够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因此,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既搞好思想道德教育,又搞好科学文化建设,努力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布赫副委员长强调要进一步创造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环境。他指出,具体而言,我们应该注意建设好四大环境:一是经济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在生产力发展到达一定水平的时候,才会带动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社会精神文明的繁荣。中国古人也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要先富民,而后才能教民。因此,只有社会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强大的物质保证,人民也才有动力、有需求去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经济越是发达的地方,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当地人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也越强,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也越发达。
因此,我们提倡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有最深厚的物质基础。二是教育环境,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一个地方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地方的主流社会风气,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个地方能否真正深入人心,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这些年来,某些消极负面的因素在社会上有所孳生、蔓延,一些干部经不起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开始腐化变质,党风、社会风气方面出现了许多令人焦虑的情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一些地方遇到了严重的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的是要开展持久的、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要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提高自觉性,增强免疫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广大干部还要开展反腐倡廉的教育,要求他们按照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自律,树立正气,端正党风。建立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大计。三是法制环境。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环境,但教育不是万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