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9000000003

第3章 自序(2)

当代口语的反复叠加,好处就是把它挟带着的感情强化到淋漓尽致的程度,保证其超越了古代语境,才能把演讲听众的互动效果推向高潮。我们的教师、学者在讲课、做报告前,明明早已有了著作,有了讲稿,为什么还是开夜车备课呢?主要就是作话语转换,把书面语言,转换成口头语言。口语当然不如书面语言严密,但是,他挟带的情感色彩,能够迅速引起共鸣,一般地说,演讲者和听众地位和心态不同,进入会场之前,心理距离是极其巨大的,首先就是对于演讲者的陌生感,其次就是对于题目的陌生感。最严重的还是,各人心里有各人的快乐与忧愁,家家都有一部难念的经。这就使得他们和演讲者期待其高度统一的凝神状态有极大的距离。演讲者必须在最短时间里,把他们五花八门的喜怒哀乐挤出脑海,以期缩短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距离。古代的事情,离他们的切身感受很远,再用古代汉语来讲述,等于是距人于千里之外。用当代口语叙述古代的事情,不但把听众带进当代,而且把听众带到现场,让他们从你的用词中,感受到你的智慧和机灵,他们的陌生感才可能慢慢淡化,和你之间的心理距离慢慢缩短。

陌生感是交流之大忌,陌生产生隔膜,隔膜就是漠然,不为所动,就是互相没有感觉,书面语言,尤其是学术语言的过分运用,或者滥用,在演讲现场,容易造成隔膜,尽可能少用系统的书面语言,穿插种种当代口语,有利于缩短演讲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使之在感觉上趋向认同。

《全相三国志平话》里讲到诸葛亮奉了刘备的命令,到东吴去说服孙权、周瑜和根本没什么部队的刘备(只有一两万人吧)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就在人家的会议厅里边,曹操的来使带来曹操的一封信,叫孙权投降。当然这封信写得水平很低,根本没有曹操的水平。你拉拢人家投降也写得稍微客气一点,也要有点诱惑力嘛,这个曹操写的信怎么写呢?你赶快投降,孙权!你不投降,“无智无虑”,不管你有没有头脑,不管你是不是聪明,统统斩首——你如果不投降,我一到就不客气,通通的,死啦死啦的。(听众笑)孙权看了这封信,身为江东一霸(他的坟墓就在你们南京,明孝陵的边上,吴大帝墓),这样一个大帝啊,讨虏将军啊,看了这封水平很低的信,怎么样?居然吓得浑身流汗。流汗流多少呢?“衣湿数重”,把衣服都湿了几层,这要有多少汗啊!(听众笑)我看肯定还有些其他的排泄物了。(听众大笑)

这里拉近的方法是,第一,是尽可能把感觉遥远的事情往听众的感觉经验近处拉,吴大帝的坟墓就在你们南京。第二,把套语转化为具体的感觉,“衣湿数重”,不但有汗,而且有其他的排泄物,还有红色电影里的日本鬼子的话语“死啦,死啦的”。这些话语的运用,其目的就是要把演讲者和听讲者之间的感觉合而为一。感性口语运用,就是遇到要上升到理论,也不可不坚持。如说到《三国演义》曹操杀吕伯奢的情节:

从艺术上来说呢?这样的虚构好在哪里?好在写他原来不是个坏人,是个好人,大大的好人,英勇无畏,慷慨赴义,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后来却变成了坏人、小人、奸人。《三国演义》的了不起,就在于表现了其间转化的根源在这个人物的特殊的心理。这个好人,义士,心理上有个毛病:多疑。

就是讲比较抽象的理论,也不能用太多的理论语言,因为太抽象不容易理解,也难以感觉。这里的“好人”,“坏人”,就是要把抽象的语言变成感性的口语,把判断明快化,逻辑单纯化。为了单纯化,还把句法也单句化了,完全是简单句,短句,连接词统统省略。但是,在推理的时候,不惜作些排比重复(不是个坏人,是个好人,大大的好人,英勇无畏,慷慨赴义),这样可以加强感情的分量,又可以减缓节奏,为什么?和听众一起思考。

我们看《西游记》,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西天取经,一路上,都是打出了生活的常规的。妖怪很多,一个个妖怪都想吃唐僧肉,孙悟空顺利地把它打倒,打不倒、打不过,怎么办?很简单,找观世音,妖怪再胡闹,观世音就把它消灭了。再往前进,又碰到一个,老叫观世音不好,就再换一个人,如来佛,又把妖怪给消灭了。(听众笑)可是读者却连妖怪的名字都忘掉了。因为,在打的过程当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精神状态,有没有什么变化?没有什么变化。都是同心同德,一往无前。这就不是好的情节。但是,有一个妖怪我印象绝对深刻——白骨精。当然不是因为她是一个女妖怪。前排的女同学不要见怪,我对你们印象比她还深。(听众笑)

从理论语言来说,这是比较啰嗦的,很明显,这是有意为之,这么不厌其烦、反反复复。一些地方,还插入了一些自问自答。这在论文中,可能是多余的,但在是讲座中,则有一种提神作用,同时也可以放慢推理节奏。面对东南大学这样重点大学的学生,这不是太婆婆妈妈了吗?不然,为了保证交流的全面性。会场上,几百人,你不能光和那些素质高,理解力强的、反应敏锐的听众交流,那样的人士最多只占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士,你落下他们,他们就可能要开小差,要做小动作,还要发出蜜蜂一样的声音。因而,需要等待。怎么等待?不能停顿下来等待,用层层推进的办法,语词分量不断加重、观念在排比中推进。这样,已经理解的,因为强化的层递性,理解加深了,不觉得重复啰嗦,而不那么敏感的,也可以在强化的过程中赶上你的速度。一旦可以下结论了,可以很干脆,不一定要拖泥带水,可以下得很明快,很果断。因为,结论在层层推理的后面,是演讲者和听众有序互动、共同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像某些论文,先把结论亮出来,然后举例子。先下结论后举例子,可以说是演讲的大忌。结论有了,听众从根本上就停止思考了,也就无法交流互动了。

在这些方面做得到位,可以保证交流的顺畅,但互动、互创的氛围还不一定饱和,还不一定达到高度和谐。为了创造出高度和谐和互动的氛围,就得有一点趣味,通常我们最为熟悉的是理趣和情趣,演讲的内容虽然是理性的,为了吸引听众,当然要争取把事情和道理讲得有趣。一般地说,这就是理趣。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其最后说到民有、民享、民治(of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by the people)不但道理深刻,而且文字上,把那么复杂的事情,只用介词微妙的变化来表达,就充满智慧的趣味,这就叫作智趣,或者理趣。但是,光有理趣,或者智趣,很难形成现场交流的持久专注。现场的互动,需要更强烈的趣味,那就是情趣和谐趣。情趣当然是很重要的,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就用排山倒海的排比句,来表现激情,进行“煽动”。他面对十万听众,不这样不行。他不能不把情绪极化、强化,强调黑人的要求的很小。林肯早有承诺,但却拖延了一百年,至今没有兑现。这种风格,应该说,更适合于政治鼓动,而且如果没有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太过强烈、持久的煽情,会造成疲倦。而学术思考,要引人人胜,过度的抒情和鼓动,肯定是不宜的,抒情往往夸张,容易变成滥情,一旦导致滥情,很可能倒胃口。在当今的历史语境下,人们对夸张的滥情是反感的,因而从某种意义来说,学术演讲,似乎应该更多地依赖谐趣,也就是幽默。

《西游记》和《水浒传》(英雄仇恨美女)有所不同,它所有的英雄,在女性面前都是中性的,唐僧看到女孩子,不要说心动了,眼皮都不会跳一下的。在座的男生可能是望尘莫及吧,因为他们是和尚啊,我们却不想当和尚。孙悟空对女性也没有感觉。沙僧更是这样,我说过,他的特点是,不但对女性没有感觉,就是对男性也没有感觉。(大笑声)不过唐僧是以美为善,美女一定是善良的。孙悟空相反,他的英雄性,就在于从漂亮的外表中,看出妖、看出假,看出恶来。可以说,他的美学原则是以美为假,以美为恶。你越是漂亮,我越是无情。和他相反的,是猪八戒,他对美女有感觉,一看见美女,整个心就激动起来。他的美学原则,是以美为真。不管她是人是妖,只要是漂亮的,就是真正的花姑娘,像电影中的日本鬼子口中念念有词的:“花姑娘的,大大的好!”(大笑声)他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唯一的一个唯美主义者。(大笑声)三个人,三种美学原则,在同一个对象(美女)身上,就发生冲突了。

这里的幽默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把事情说得和原文发生语义上的歪曲解释,如分别给《西游记》中三位主人公三种“美学原则”,而且把猪八戒说成是“唯美主义者”。这在学术论文中,是绝对不容许的;二是,来自于对听众进行轻度的调侃,前面一段,把对白骨精的印象深刻和前排的女同学相比,而且请她们不要见怪,“我对你们印象比她还深”。这一段说在座的男生见了女性绝对不会像唐僧那样无动于衷。这在学术论文中也是绝对不许可的,然而在演讲中,却是交流互动的亮点。

幽默在学术演讲中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其难能。其原因是,学术理性所遵循的是理性逻辑,是讲正理的,是要符合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而幽默逻辑是一种“错位”逻辑,讲的是歪理,是超越形式逻辑的辩证法的。我国相声艺人有言:理儿不歪,笑话不来。在演讲中,把正理和歪理,把理性和诙谐结合起来,不但是需要水准而且是需要一种把话语个人化的勇气的。在讲到中国女娲造人的神话和《圣经》上帝造人时,我得出结论:西方是男性上帝创造了第一个人,我们是女性(女娲)英雄创造了人类,接下去这样说:

当然,这一点不能说绝了。因为我们的汉字里,还有一个字,那就是祖宗的“祖”字。这个偏旁,在象形方面,是一个祭坛,而这边的而且的“且”字,则是一个男性的生殖器的形象,里面的两横,就是包皮,很形象的。(笑声)不要笑啊,我据很严肃的学者考证啊,它的确是在座男同学无论如何,都要认真遮挡起来的那个部位。(笑声)这在今天来看,是很不严肃的,是吧?但在当时可能是很庄重的,是受到顶礼膜拜的。这玩意儿,有什么可崇拜的?可了不得啦!庙堂里那些牌位,包括孔庙里,祠堂里那些牌位,包括我们所有祖先的,为什么千篇一律都是那样一个样子?你们想过没有?就是因为,它仿照而且的“且”啊!(笑声,掌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管是皇帝,还是老百姓,都要向这样而且的“且”磕头的啊!而且……(大笑声)这一磕,就磕了上千年。磕得忘乎所以,都忘记了这个而且的“且”原本是什么玩意儿了。甚至皇帝们称自己的前辈为太祖、高祖的时候,也忘记了,太祖、高祖的原初语义,应该叫人怪不好意思的。太,可能就是天下第一吧,太祖,就是天下第一生殖器啊!(大笑声,鼓掌声)而高祖,就是高级的那个东西,有什么了不起的嘛?(鼓掌声,欢呼声)据考证,东南亚一带,至今仍然有拜石笋的风俗,石笋就是而且的“且”字的另一种形象,不过那个很庞大、伟大,而且,(大笑声)你们不要笑,我说的这个“而且”,不是那个“而且”。(大笑声)一般人,没有那么庞大、伟大,就是了。(大笑声)而且,(笑声)好,糟了,从今以后,我不能再说这个连接词了,而且,(大笑声)连讲“祖国”都感到亵渎了。(大笑声)

这种演讲风格,好像和马丁·路德·金不太相同,马丁是面对广大群众的集体话语,而我这里,更多的是个人的话语,把表面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现象,用导致荒谬的办法,说得很可笑,完全来自个人的别出心裁,如果允许给以命名的话,应该叫作“即兴调侃,率性而言”。这肯定不是现成的讲稿早已准备好的,而是针对现场信息而随机创造的。正是这种随机的创造,通过错位的、歪曲的logos,把演讲者的人格ethos和情绪pathos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样的幽默的谐趣,完全来自个人的率性,这恰恰是学术所要防止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演讲虽然讲的是学术理性,但作为一种文体,已经不属于学术文类,更多的属于文学,从根本上来说,它就是散文,和当前最为流行的学者散文、审智散文在精神价值上异曲同工。

第一个意识到这一点的并不是我,而是我的朋友张文质先生,他说,你的学术演讲,就是散文。我想他大概是对的,这不是一般的审美抒情散文,而是一种审智的散文。

同类推荐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 世上最美的感悟

    世上最美的感悟

    父母的爱,如山如川;父母的爱,血浓于水;父母的爱,刻骨铭心;父母爱,净化灵魂;父母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颠簸之路,父母呵护我们应对人生的喜怒哀愁,从这一刻开始收拾情怀,用心感悟无声无形的爱!
  • 书生行止

    书生行止

    薛冰属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以致用的作家、学者。所著涉及城市史、地方志、插图、民歌民俗研究、小说创作、书话等诸多方面。《书生行止》是薛冰近十年散见于报刊的零星文字的结集。第一辑所收,多为薛冰与师友的交游,包括与无缘晤面的前辈的神交。第二辑是薛冰个人的阅读经历和心得,以及对藏书、读书活动的些许随感。第三辑属于“行”的内容,文笔活泼,说文谈史。《书生行止》是薛冰的读书“游记”,演绎了一段“六朝烟雨”古都的书生与书的旷世“恋情”。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热门推荐
  • 七九年之战目击记

    七九年之战目击记

    在当前现代化建设轰轰烈烈,改革热潮震撼祖国大地的重大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世界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和更新,新的信息纷至沓来,这无疑是报告文学这种样式大展身手的好时候,有人甚至说,现在是报告文学的时代,这虽然不无夸大,但这种最能有声有色地传递信息曲文学样式,越来越受群众欢迎,越来越为读者所欣赏喜爱,却是事实。
  • 游城南记

    游城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银河

    银河

    跨世纪文丛是新旧世纪之交诞生的,她融汇了二十世纪文学、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变异的新成果,继往开来,为开创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新格局,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簿之力。本书收录了张抗抗中、短篇小说。
  • 清史

    清史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9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蔡东藩以“正史”为主,兼采稗史、轶闻,他自称所编历史演义,“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对稗史、逸闻等史料的使用极为谨慎,往往要“几经考证”。在体裁上突出“义以载事,即以道情”的特点,并且自写正文,自写批注,自写评述。
  • 上海人家

    上海人家

    本书探秘47户上海人家的居家生活,从中透露出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这是最真实、最细节的人情世态,也是生活品质和生活状态最本质的自然呈现。了解上海,认识上海生活,还有什么比深入上海人家更贴切。
  • 盛世宠婚,总裁,你别跑

    盛世宠婚,总裁,你别跑

    〔双处,1v1,甜文〔可虐〕,双宠,老司机。〕上学时穷追猛打,把风华绝代,撩人无数又禁欲寒冷深哥追到手,再次在集团遇见陆以深,他一只手指勾起,她成了他的陆太太哪料陆总桃花太旺,闺蜜乔安意横刀夺爱就算了,又来了一个青梅竹马温梦瑶。她总结出来深哥太高傲禁欲,陆总太邪魅撩人顾晨兮带着肚子里丢下一张离婚协议书翻墙离家出走前脚刚出门,后脚就被抓包,陆以深勾住她的下巴,魅惑开口“怀了我的孩子想跑?”有了糯米团子之后“团子饿了。”“团子抱抱”而陆总,一句“给,一分钟。”把她丢给萌的无敌的团子“妈咪,爹地不离婚”愁死她了。我给你盛世宠婚,你只需每晚与我道晚安“晚安晚安,陆以深。”
  • 划过秋天的声音

    划过秋天的声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丛林有公主

    丛林有公主

    太阳在西边的山头挂了不久,就落了下去。暮色开始降临。起初,还可以清楚地看见山头松树上那叫得很欢的鸟儿,但是,随着天空越来越暗,山上鸟儿的身影就彻底消失了,他们或嘹亮或低沉的声音彻底隐匿在了暮色中。
  • 永远到底有多远

    永远到底有多远

    “我”和雪柔以及茹晗都是非常好的朋友,渐渐地产生情愫,但是她们两个人似乎都与“我”若即若离,正在“我”纠结于牵手还是分手的时候,突然“我”看到文学网站上的一部小说,发现她们竟然是一对互相爱慕的情人,我顿时奔溃……
  • 狐狸爱上仙

    狐狸爱上仙

    她,人生最幸福时,却惨遭背叛。对象还是她最好的姐妹,令她情何以堪。可是老天竟然在她还没来得及大哭一场时,又残忍地夺走了她的双亲~让她变成一个孤女,让她意外掉进湖里从此香消玉殒。再次醒来,她竟成了玉帝的小女儿,天庭的八公主玉莲儿。火烧月老白花花的长寿胡、扒光玉兔兔毛、暴打二郎神的爱犬孝天···惹得天庭众仙哀叫连天、苦不堪言~逼得玉帝不得不将这位天庭的‘宠儿’扔下凡间。他是狐狸族的三王子,被母后扔到凡间找他见鬼的命定新娘。谁会想到,在他每三百年一次的大劫时竟然被这个从天而降的不明物体给砸晕了!此次相遇注定了两人一生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