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3100000001

第1章 写在前面

《典型文案》是《典型文坛》的姊妹篇。

《典型文坛》出版后,相关写作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但是,内容和向度上有些变化。先前虽注意到不要写成人物传记,却基本还是以人为中心,围绕人物来写。之后,考虑下一步工作时,觉得如果有所调整的话,应该把注意力从人移到“物”。

至于这个“物”确切指什么,我也不能够说得很确切。脑中所以闪出这个词,是受戈德曼几句话的启发。他在评论罗伯.格里耶时说:“他发现人的现实已不能再作为自发的、直接体验到的现实存在于整体结构之中,只有当人的现实表现在物的结构和属性里的时候才能被找到。”“当今世界好似一架拥有自动调节装置的现代机器。在这个世界里,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都受到这种机械的、不可抗拒的必然性支配。”(《新小说与现实》)这些看法,其实源于马克思的一个论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个论断,拒绝孤立地看待人、认识人,特别是不赞成强调人的主体性,而把每个人的存在,理解成各种社会关系作用的结果。如果自我是一种主观因素,那么,“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戈德曼用自己的表述称之为“物的结构和属性”。

我觉得对1949年以后文学,也应重视“物的结构与属性”。文学紧紧地与政治、意识形态捆绑,制度力量非常强大,个人微不足道,写什么和怎样写都是规定动作,取决于文艺政策和部署,大事小情几乎皆非偶然、孤立,牵一发动全局,有复杂深刻的背景。戈德曼所谓“当今世界好似一架拥有自动调节装置的现代机器”,非常适合描述前三十年的共和国文学。

以往对文艺和文艺史,都强调主体性,把作家艺术家的才能、性情、修养视为原动力,研究他们如何从事自我创造从而推动文艺发展与变化。但1949年以后,顺着这种角度观察,视线会受到阻碍,很难伸展下去。人不是决定者;一个人也好,一件事也好,经常处于“被决定”状态——被预置的各种条件所决定。真正追索下去,在我们文艺中最终面对的不是人而是物:体制、政策、形势、运动,等等。过去,作家作品的成败,一般从其自身找原因,而在当代,必须从社会总体找原因,其自身原因却退居次要乃至微不足道。例如《我们夫妇之间》引起的后果与小说自身之间,实际上很不匹配,所以如此,只能从文艺思想氛围求到答案。刘绍棠从他的“成功”起本质上就不是个人之力,后来所谓“堕落”,更是一种“程序”运行的结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固然是不错的小说,然而它的历史重要性并非由此而来,而是由背后一系列事件造成。当代文学史充满了这一类无法从文学自身求得解释的事情。哈罗德.布鲁姆影响很大的《西方正典》,是一部单纯用作品联缀起来的文学史;这样的书,在古代文学范围里我们也可以写,但若以当代文学为限,就肯定没有办法写,因为当代文学史不是一部缘创作而延续的历史,而是一部随时被它外部的强大社会现实因素所牵制、影响和操纵的历史。

由此想到,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固然不妨像通常一样,以作家作品为目标,可是如果希望真正搞懂这段历史,拥有关于它的正确知识,却要从别的角度入手,在背景和总体关系方面下功夫。自特殊性言,当代文学史不是作家史,不是作品史,是事件史、现象史和问题史。其次,跟普通情形下文学史诉诸“价值”的发现与鉴别不同,现阶段当代文学史研究工作,我以为重心要放在“关系”的发微、辨析和阐释上。关于当代文学的艺术成就高低,时间本来将自然澄清,现在却已打得不可开交。这样急于作价值判断,恰好显示当代文学史研究一直没有理顺关系——对任何一个事物,都应循先认识后评价的顺序,我们又如何能够在还没有摸透这段历史、拥有正确知识之前,就谈论它的“好坏”呢?

所以我有两个主张:第一,评价不重要,呈现很重要。第二,要就当代文学史上出现过的事件、现象和问题,逐一专审专论,搞清基本事实。说来令人不安,“共和国文学”到现在已过六十年,对上述意识与做法,研究者仍未取得共识。或许,这跟当代文学始终处于“正在进行时”不无关系,但一晃六十年过去了,以时长来说当代文学史已两倍于现代文学史,对比一下彼此基础研究上的厚薄,我们理应汗颜。所以当代文学研究界,亟待转变意识,起码有部分学者从“前沿”状态抽身退却,不参与各种时论争讦,专心做当代文学史的案头工作。

这种工作,我称之为给当代文学史做“文案”。《典型文坛》与《典型文案》,一字之差,就差在这里。写《典型文坛》,起因还是在人,觉得当代文学史上存在一些集中反映了当时文学境状的典型人物,值得认识和探索。后来,写着写着,发现“人”其实并不关键,关键是“物的结构与属性”。于是人的面容开始模糊,凸显在眼前的,是桩桩件件交织着错综关系的文学史案例。分析它们,品味它们的诸多细节,成了我主要的工作内容。

阅读明代文史,是我长年的个人兴趣,黄宗羲《明儒学案》也在其中。明得宋儒之传,理学名家,英贤辈出,各有发挥开辟,但正如冯全垓所言:“其辨析较宋儒为更精,而流弊亦较宋儒为更甚。”愈到后来,愈是学不一途、矫诬虚辩、纷然聚讼,有明一代思想学术被搅得如同一锅粥,令人晕头转向。就是当此淆乱局面,黄宗羲写出《明儒学案》,莫晋评之曰:“言行并载,支派各分,择精语详,钩玄提要,一代学术源流,了如指掌。”

《明儒学案》的工作,我以为也无非是给明代思想学术做“文案”,其方法按黄宗羲自己所说:“分其宗旨,别其源流……听学者从而自择”,把材料理清楚,谁说过什么、怎样去做,原原本本呈现在录,再放到历史源流中考其上下文和来龙去脉……至于是非、曲直、长短则并不理论,“听学者从而自择”——这种解决,是知识上的解决;先解决有关明代思想学术的知识问题,然后再谈其他。这个方法和态度,很有必要为目前当代文学史研究借鉴。我情知功力不逮,《典型文案》大抵做得不精,但哪怕能够充当一块歪歪扭扭的垫脚石,也是好的。

这本书,主要是作为六十年当代文学的一份“档案”来做的,无论人、事、史,考辨梳拢,抉微索隐,陈其概要,各篇基本如此。不过具体写作过程中,出于题材本身的诱惑,可能稍稍流露出些许“把玩”的意态,有几篇例如《迷案辨踪》、《屈服》、《独一无二的剧本》等,特别突出。所谓的“把玩”,丝毫不是不庄重,只是更感觉到思维或智力的挑战,以至于对所述事情的辨析有点耽迷其中。就此而言,“典型文案”的“案”字,也不无悬疑、断案的意味。

本人爱读探案推理小说,爱看展现法庭质证场面的影片,而近几个月唯一守时收看的电视节目,是位于歌华有线第145频道的上海法治天地频道“刑侦档案”栏目。这是一部美国警方破案(偶有英国案件)系列专题片,重心不在犯罪内容,而在案件如何得破。里面相当多案子,嫌疑人早早锁定,至少办案人员已经心里有数,却经过了几年乃至十几年才最终告破,原因只是证据不明。这当中,不必说显示了严格的法制精神。好些案子以我们在中国的经验来推测都可立即“搞掂”,因为嫌疑人目标相当清楚,只须以一纸逮捕令将其锁至警局,挖出口供结案即可。但在美国,嫌疑人没有义务迎合警方,他可以装聋作哑,也可以拒绝做测谎试验,总之,如果你不掌握确凿证据,就只好明知谁是做案人也对他干瞪眼。而何为“确凿证据”?那不是起诉方自己觉得满意可靠,关键要能说服陪审团,使陪审团多数成员相信此人无可辩驳地触犯某项法律。因此,不仅每条证据必须清晰、经得住质询,而且证据之间要充分具有逻辑性和一致性。在这种标准和要求下发展起来美国司法鉴定学,令人叹为观止,不光有一般知道的指纹专家、遗传专家,还有织物专家、轮胎专家、笔迹专家、牙科专家、枪械专家、计算机专家、植物专家、药物专家、脚印专家、骨骼专家、心理专家、食物专家……以及五花八门、超乎想象的专业检测设备、手段和技术。每项证据,都来自顶级的科学分析,万无一失,哪怕是一根人或动物的毛发、一小块塑料垃圾袋残片、人体上一处咬痕、血液喷溅情况……都作为完美证据令元凶在劫难逃,而根本无须其口供。

这档节目对我的吸引,首先是纯技术原因,其次是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我特别迷恋那些技术环节,法医科学家们屏息敛念,不加预判,不问结果,直面线索本身,专心查验,真则真、伪则伪,这种纯技术姿态极具魅力,甚至令人痴迷。与此同时,他们杰出的意识、对方向的正确选择、从蛛丝马迹、寸丝半粟入手的精心细意,以及排解披纷、简化乱象的能力,既散发着理性的光辉,也带来对于独特的智力美感的满足。

《典型文案》各篇写作或多或少也包含类似享受。这是由写作对象提供的,无论人、事、史,这些题材的发生、线索、关节、起承、分岔、聚汇、流变……近绪远端,万缕千丝,错节盘根,纷至沓来,以致写作中有时恍如做“案情解析”,而非文艺研究——我的意思是,虽然本书内容属于某个专业领域,但其题材的具体性状,包括作者的处理,并不以此为限,不从文艺角度看,也能引起兴趣;或者说,“文案”二字,读者忽略“文”字、只盯住“案”字,我看也行得通——当然,并非全部如此,有的题材就不提供这种机会,例如《周恩来时间》,那里面的情形是相当简明的。

感谢接受本书使之出版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潘凯雄社长,感谢为书稿付出辛劳的责任编辑刘稚女士。感谢为本书写作提供过帮助的贾梦玮先生、李秀龙先生、赵晋华女士。也借此机会,感谢《典型文坛》出版后给予热情关注的陈福民先生、白烨先生、刘锡诚先生、胡明先生、孙小宁女士、贺绍俊先生、陈晓明先生、孟繁华先生、程光炜先生、严平女士、章德宁女士、徐坤女士、刘颋女士、田泥女士、柯琳芳女士、李国平先生、傅小平先生等,不尽一一。

李洁非

2010年元月13日谨识

同类推荐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 阳光城幸福协奏曲

    阳光城幸福协奏曲

    东方市城郊新建的阳光城,是一个涵盖多个城区旧域改造动迁房与经适房的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在短短几年里,迅速迁聚来了上万住户,数万原本生活条件不咋地、文明意识参差不一的老百姓,再加上不同省市前来国际都市打拼的租住人口,农村旧习俗、老里弄的生活习惯、地域差别的生活差异,让阳光城社工队伍面临着艰难而多样化的挑战。而公建配套相对滞后造成的资源短缺,更是让阳光城被居民们称作“被城市抛弃的孤岛”,嫌弃中却又亟待着各项服务的跟进。新老相融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里,来了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先、偏偏住进了经适房的企业转型员工,加入了随军来到都市、从没接触过社区服务的热辣军嫂,还有对于以前退休阿姨们才担任的“小巷总理”岗位,他们与他们的家人各有各有的烦愁,要怎么奏响一支职业成功曲呢?……闯风披雨的老一辈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们,要跟着党中央“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旗,和着现代音乐去“唱好民戏”,一边操心大居百姓“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一边还要顾着把那群“毛躁小家伙们”推到服务群众的基层工作前沿去,更要想着怎么调动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来一起跟着老百姓的需求,去奏响一支和谐共融曲……
  • 你在烦恼什么?亲爱的

    你在烦恼什么?亲爱的

    你在烦恼什么呢?人生里值得烦恼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真实的世界里,过得幸福美好的人,常常不是因为多么聪明智慧,而是因为比较幸运。惨痛的经验,有价值的教训,往往是从那些不怎么顺遂的人生中来的。我自己,就是一个烦恼多多的人。历经烦恼,也恰逢奇遇。然后,我才获得一些平衡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挽救的能力,放下的能力,愿赌服输的能力。多点不同角度的人生看法,你才有选择。仅此一次的人生,我们瞪大眼睛,看清楚烦恼。让它滚蛋,或者消化它,成为养料,丰富我们珍贵的三万天左右的生命。
  •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中包括《岳飞》、《郑板桥》、《呼唤阳光》、《检验》、《松风柏韵》、《狼烟》、《原野风》7个电影文学剧本。其中《岳飞》、《郑板桥》、《狼烟》用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岳飞抗金、郑板桥弃官归隐、戚继光抗倭等过程,展现了古代英雄名士的傲骨和气度。《呼唤阳光》、《原野风》展现了当代县城的经济、生活的变迁,塑造了当代改革者形象。《松风柏韵》、《检验》重现了当代军人精湛高超的军事技能和保家卫国,矢志不渝的战斗精神。
  • 语已多,情未了

    语已多,情未了

    世间只有情难诉,无论其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还是为喜为怒,为哀为惧,付诸语言文字之后,便会失去其固有的鲜活。时光已像飞鸟一般淡然飘逝,情却如流水浮云,绵绵无尽。最后,只能怅对满地狼藉的生命碎壳,回首前尘往事。
热门推荐
  • 星河皆似你柔情

    星河皆似你柔情

    他是富可敌国的帝国总裁,兴趣粘老婆,爱好宠老婆。某日,保镖来报:“少爷,少夫人去追未婚夫了!”“少爷,少夫人全球直播表白了!”“把照片和名字切换成我的!”“少爷,少夫人去医院要把孩子打了!”俊美衿贵的男人,怒不可遏,“把少夫人给我抓回来,好生伺候!站住,我亲自去抓!”【婚后】苏芙怒视占有欲超强的老公:“离婚吧,这日子没法过了!”上官凌冷冽一笑:“不过就不过,谁不离谁是孙子!财产给你,小包子给你,我也给你!你去哪里我也去哪里!”(暖宠)
  • 冷媚天下

    冷媚天下

    她是灵魂不灭的神练者,在无尽的岁月中,不断上演着重生、死亡、重生……她是世人倾羡的不灭,可当故人老去,沧海变幻,长生,究竟是幸还是劫?
  • 混杂堆积与环境

    混杂堆积与环境

    中国现代(气下)混杂堆积的集中分布带是在青藏高原外缘,尤其是在高原东部——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上,以及从大兴安岭到太行山、再到大瑶山的中台阶到低台阶的过渡带上。它们既是各类混杂堆积地带,也是盆地的边界地带。
  • 男团经纪人

    男团经纪人

    一场缘分让我们相遇,故事的开始,谁是谁的救赎,谁又该离开。曾经在莫雨轩的世界里,她以为自己是不幸的,自从遇见了他们,给她生命带来一丝光亮。他们本是天之骄子,一个冷漠无情,一个高冷禁欲,一个温润尔雅,一个阳光正气,一个开朗活泼。最后,谁才是她的归属,他们能否得到幸福?
  • 狼少挚宠:简先生,请回家做饭

    狼少挚宠:简先生,请回家做饭

    有朝一日我登天,必定染血半边天。江长雪满怀仇恨浴血而生,虐渣男,撕渣妹,碾压仇人,搞搞白骨粼粼人体研究,惬意极了。一切顺风顺水时,总有一朵高智商非人类的俊隽奇葩招摇出现。至此,她的床被傲娇狼人占据。简先生姿态撩人,慢条斯理解开白衬衫纽扣,削薄的唇噙起,透亮清澈的黑眸溢满赞叹,“来,我的宝贝,和我度过每个夜晚,是你每天最聪明的抉择。”(简先生孤僻固执,不喜人类相处1V1江小姐雍容高贵,病娇一只,不喜甚入。)
  • 穿越在北宋

    穿越在北宋

    赵毅穿越到了北宋年间,没错,就是那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北宋,一个璀璨耀眼的年代。有人说,宋软弱,打了胜仗却要年年赔钱;也有人说宋重文轻武,所以备受邻国欺负;但真正活在了那个年代,赵毅却想说:北宋,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好的时期!也是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接下来,就让这本书,带你去了解那个打了胜仗,却订下年年给辽国岁币澶渊之盟的,北宋王朝……
  • 首席霸爱:挑上抵债未婚妻

    首席霸爱:挑上抵债未婚妻

    被称为‘花少’苏子墨本以为再无真心,却在意外之中跟于晓荿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晓荿为了给年少时的好姐妹解恨报复,一次又一次的缠着苏子墨的花边新闻,却在意外中弄坏了苏子墨的豪车。为赔偿豪车损失,立下契约,以一年为限。两人相处之间,于晓荿萌生爱情的幼苗,却因无法跨过心里那道坎而逃避心情。苏子墨再次爱上她,不惜放弃所有,不惜生死也要和她在一起。
  • 锦玉缘

    锦玉缘

    一个失去母爱自强不息的女孩,在即将投入社会的大门时,老天给她开了个玩笑丢到历史没有的朝代,来了这个地方,有个娘亲,还有个顶呱呱的爹爹,本来就值得高兴,可是天意弄人,娘亲离开了,她还要继续生活,怎么看也得为自己打算,被逼独自一人寻找亲爹,路上遇到了爱慕她的人可是她却不以为然,一心走自己的路......
  • 溺宠闲妻

    溺宠闲妻

    【想换换口味的妞尽管扑来吧】【吐槽篇】如果有重生的机会,你将会怎样重活一生?银月身为国家重点栽培出来的尖刀利刃,特工之王,双手染满血腥,内心充满疲惫。如果还有重生的机会,她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山南’,种几亩薄田,栽几株果树,养几盆花草,酿酒,抚琴……,肆意为自己活一生。当她自己设计死自己,再度睁眼,不由大笑三声,哈哈哈,原来老天也有打盹的时候。重生到从农村走出的19岁女大学生长孙凝身上,身世普通,懦弱寡言又倔强如牛,算了,这些都将成为历史。可,谁能告诉她,二十一世纪还有穷到如此地步的人家!?别说土坯房,就连间破茅草屋都没有,只有一个纯天然,绿色环保,原始人才不会嫌弃的寒窑,家里除了三口人外,没一个会喘气的(老鼠,蟑螂除外)。生父‘亡故’,母亲温柔,能干,却性子软弱好欺,双胞胎弟弟乖巧,懂事,聪明,却残了一双腿,不能走路,亲戚各个极品,乡亲算计,恶霸欺负。靠了,还让不让人活了,姑奶奶不发威,当姑奶奶是招财猫啊!家穷,不怕,咱多种地,党的政策好,不怕不致富。啥?没地,不怕,荒山头,沙石滩,有多少算多少,开辟起来都用上。又咋了?没钱!这个问题……当一切慢慢步上正轨,风波又起,当了陈世美的‘亡父’复活了,惊悚!有木有?有没有搞错,叫她认祖归宗?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赡养费,教育费,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统统拿来!那个谁,当陈世美不要紧,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换取报酬也不违法,还有,妄想当便宜老爹也不算可耻,但你TMD竟然还带着小老婆全家来墙角……靠!寿星老上吊,活腻歪了,叫你自食恶果。什么?小三还不止一个!靠了,真当老娘是病猫来着,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有本事的统统放马过来。等会,这位帅哥,你干吗来的?虾米?来挖老公墙角的。“老公,咋办?”“拖出去,扔监狱扫厕所。”“老公,那地方也归你管?”“他蓄意破坏军婚,扫厕所是轻的,再不老实,给他扔女子监狱伺候去。”“帅哥,还不叩谢主隆恩。”【正式篇】她是‘特工牌儿’乡村女大学生,家徒四壁,一穷二白,浑身上下最值钱的就是脑袋里未来十几年的信息资料。他是将门之后,三军战神,精神领袖,左手握权,右手攥钱,无数女人趋之若鹜的钻石单身汉。一次意外‘碰撞’,她充分发挥快、准、狠、稳的良好习惯,将他‘捕获’,让本没有交集的两人,人生从此纠葛到了一起。
  • Dr. Breen'  s Practice

    Dr. Breen' s Practi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