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3100000002

第2章

寂寞茅盾,闭门不出

茅盾之子韦韬说:“‘文革’以来,爸爸一直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韦韬、陈小曼《父亲茅盾的晚年》)起码到1974年9月上面来人通知他已被选为四届人大代表的消息为止,他是处在这种状态。

1964春夏之交,毛泽东就文艺工作做出两个批示。年底,茅盾被免去文化部部长,改任政协副主席。不久,开始就“中间人物论”批判邵荃麟、就电影《林家铺子》批判夏衍。矛头虽未对准茅盾,可他皆不脱干系。夫人孔德沚颇忧“大祸要临头了”,茅盾答以两句,一是让夫人不要“乱说”,二是他自己“还要观察”。

谨言慎行,静观其变。这两条对策,反映着他的性格。

“文革”初期,红卫兵、造反派来抄过两次家,这是茅盾所遭受过的仅有的直接冲击。之后,没有再受打扰,据说周总理指示保护他;然而,并没有人前来正式地告知这一点。“文革”中许多事来无踪,去无影,人们不明所以,却没法搞清楚。茅盾的“受保护”如此,“靠边站”也如此。他从未被宣布已经“靠边站”,而是不知不觉中发现,供高级干部阅读的《参考资料》停送,警卫员撤回,配车取消(余连祥《逃墨馆主——茅盾传》),并失去听文件传达的权利……

“文革”以这方式,使曾在任十五年的文化部前部长、中国作协主席以及获职末久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从特殊地位人群名单中抹掉。

以上变故,茅盾任其发生,不加探询。社会,用“抹掉”来表示对茅盾的某种否定。而茅盾本人,也加以配合,用“主动消失”来保全自己。他裹足家中,除了看病需要去医院,便不出家门。外面轰轰烈烈的一切,他充耳不闻;满街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他没看过一眼。很长一段时间,他对现实的了解,基本限于家人带回的报纸、强劲的高音喇叭传来的嚣叫,以及从卧室窗口所能看见的外面对“走资派”的游斗。他仿佛与现实达成一种谅解,只要“文革”不来打扰他,他也就当它不存在。对于自己的被“遗忘”,他实际上相当知足,甚至可以说是“珍惜”。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躬耕南阳,曾抱这种处世哲学。茅盾“文革”间心态,大约与此相类。不过,他毕竟不是诸葛亮,二十世纪也完全不同于公元三世纪。茅盾不得不替自己戴上隐身帽时,内心并无隐者的淡定。韦韬说:“那时候,他有信必复,不论是熟人还是并不熟悉的人。”而且总是在信中写上这么一句:“盼常来信,消磨寂寞。”

创作空白

寂寞,是换取平安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或者说,是熬过难关所将忍受的生存状态。不过说到“寂寞”,对茅盾而言并非自“文革”以来方有所品尝,虽然那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寂寞。

建国后,对他的尊崇达到极致,一身而二任,既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的部长,又做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主席。得知自己被拟为文化部部长时,茅盾表示了谦让之意;毛泽东亲与之谈,形容这把“交椅”,“好多人想坐的”,“只是我们不放心,所以想请你出来”。(《父亲茅盾的晚年》)

“十七年”那段历史中,从荣显的角度说,茅盾非但不寂寞,反倒烨赫之至。只有一个问题:他以小说鸣世,原本是一位作家——然而,他最后一本长篇小说和最后一篇短篇小说,却都写于1948年的香港。

当然,这是否构成一个问题,因人而异。假若茅盾以做官和地位上的尊崇为享受,对创作不存残念,那么现实之于他倒也没有任何缺憾。但是,他那颗作家之心未死,依然充满渴望。

如果在“爱好”层面上谈问题,茅盾对做官谈不上“喜欢”,但鉴于官本位社会的种种特殊法则,做官与不做官,在所有事情上相去何止万里,所以也不谈不上“嫌恶”——后来“靠边站”的时候,他就没有觉得是一种解脱,而着实颇感苦恼。

在做官这件事情上,他心态是矛盾的;然而对于文学和创作,他却只有由衷的爱好。这不独是才赋所致,也是性格上自我考量之后,所做确认与选择。当年,“从牯岭到东京”,茅盾由政治革命激流中心抽身,转入“卖文为生”的职业作家角色,是他对自己人生的一次全面和理智的估衡。他觉得,较诸纵横天下、折冲揖让,自己更适合灯下吮毫、垂文自见。否则,“沈雁冰”不会变成“茅盾”。可另一方面,“茅盾”也终究是从“沈雁冰”变化而来,他的意识,连同他的文学追求,与纯书斋背景的人文知识者是不同的。他做不到,抑或也不屑于去当一个远离政治远离现实社会的个人主义作家。相反,他愿意与政治和现实社会,具有紧密关系和渠道,一直保持“在场”而非“离场”的身份。

把这些综合起来看,大致上,茅盾愿意有一定的官职(或与此相当的诸般“待遇”——它们与一个人参政之深浅有关),不过,最好是个闲职,以便他能够拥有不少的自己支配的时间,去从事创作。

实际当然并不如愿。只当作协主席还好说,那是荣誉性的。关键在于文化部部长之任,外事内务纷至沓来、应接不暇。那些迎来送往、赴宴看戏、开会出访,让放不下创作念头且性素好静的茅盾,牢骚颇甚。1955、1956、1958年,处事一贯隐抑的他,三次按捺不住情绪,而公然加以流露。

一次,是他于1955年初致函周恩来,请求减少出国次数和免掉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委职务,并给予创作假。信中提到自己解放后无任何创作成果(“五年来,我不曾写作”),而这样一个人,竟然“在作家协会又居于负责者的地位”,使他“精神上实在既惭愧又痛苦”。婉转提出,“如果总理以为还值得让我一试”,请求给予“一个短时期的写作假”,先写成大纲供领导审查,“如果大纲可用,那时再请假(这就需要较多的日子)。”这种请假方式,也是茅盾性格的体现——通常,他习惯于以“徐图缓进”的节奏来表达和实现意愿。

经周恩来批示,茅盾得到三个月创作假,至于卸职之请则未允。如所皆知,茅盾晚期小说重要作品《霜叶红似二月花》和《锻炼》,所出版的都仅为原计划很少一部分,他续完两作的愿望非常强烈。此次请假,显然以此为目的。但获假之后,据其家人回忆,他忽然觉得“请假三个月却去续写旧作”,“无法向人解释”,转念于“只有创作现实的题材”。于是,拟新写一本反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的长篇小说。他去上海搜集素材,并写出了大纲,但不知何故,似乎未如当初报告中所说,提交领导方面审查,“再请假”的行动也没有发生。

第二次是翌年3月,作协创作委员会发函询问“少年儿童文学创作计划”完成情况。这本属作协在文牍化作风下,泛泛发出的例行公函,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尤其是所询问的只是“少年儿童文学创作计划”。然而块垒所致,使他借机大发牢骚:“我每天伏案(或看公文,或看书,或写作,或开会——全都伏案)在十小时以上,星期天也从不出去爬山玩水,从不逛公园,然而还是忙乱,真是天晓得!这些杂差(指行政事务——引注)少则三五天可毕,多则须半个月一个月。这是我的困难所在,我自己无法克服,不知你们有无办法帮助我克服它?如能帮助,不胜感激。”

两年后的1958年3月15日,因为接到作协办公室要求制订个人创作规划的通知,茅盾第三次大倒苦水。他说,能否实现创作计划“要看有没有时间”。他请“领导上”给予帮助,径直提出三个具体要求:

帮助我解除文化部部长的兼职、政协常委的兼职;

帮助我解除《中国文学》和《译文》两个兼职;

帮助我今年没有出国任务。

他明知这些要求都不可能兑现,而壅郁之气,必欲一吐而快:“对不起,我说了许多废话,而且是怪话!但是实际情况如此,我觉得不说便是欺骗你们,所以还是直说罢!”他还在最后一句特意强调:“请将此信交书记处(作协书记处——引注)同志传阅。”

在文山会海、酬酢往还之中虚掷光阴,是导致茅盾与“作家”身份相剥离的较为直接的原因。然而,如曰他的困难仅仅在此,则不免浅视。事实上,五十年代,茅盾并非没有新创作,1953年他曾写出一个电影剧本,1955年那部反映工商业改造的长篇小说也写出了部分初稿;只不过,两个作品最后尽以流产告终。

那剧本,是应罗瑞卿之请而作。“镇反”结束后,身为公安部长的罗瑞卿提请茅盾以此为题材,写一部作品,“最好是电影剧本”,还指示公安部宣传室干部赵明为其准备创作素材。(赵明《继承茅盾遗产弘扬文艺创作主旋律》)韦韬说,开始,茅盾是推辞的;但一来罗瑞卿坚请,二来茅盾考虑建国后文艺的发展,“写自己原来熟悉的生活”已不合适,“身为文化部长,天天号召作家写工农兵,自己怎能反而去写非工农兵的题材”,“写镇反运动不同,没有这些顾虑”。于是,同意接受任务。这个剧本,应该是完整地完成了的。据说罗瑞卿基本满意,但电影界的专家蔡楚生、袁牧之看后,认为太小说化,假如投拍,一是必须改写,二是必须大大压缩篇幅。事情就此搁浅,茅盾没有时间或者原也无意多做折腾,别人亦未提出妥善了结的办法。

这段尴尬经历之后两年,茅盾把争取来的三个月创作假,用于解放后第二次的创作尝试。这次,体裁不是一无所知的电影剧本,而回到了他最为当行老辣的长篇小说。可是如前所述,结果甚至更不堪言——那电影剧本虽然未能投拍,至少完整地写了出来——这部新的长篇小说,却仅仅写了大纲和一小部分初稿便无下文。有迹象表明,之后二三年茅盾一直没有放弃,虽然断断续续,却在坚持。1958年秋天,茅盾对《中国青年报》来访者提起了正在写的这部作品,还应允完成后交该报摘登或连载。对此,《中青报》自然翘首以待,不时有所催问。到1959年3月,我们看见茅盾在一封信中给予了如下答复:“讲起来非常惭愧,我的小说稿子还是去秋和你社一位同志说过的那种情况,搁在那里,未曾编写,也没有加以修改……”关于何以毫无进展,茅盾提到出国的打扰和身体欠佳——然而今后呢?他这样说:“何时能编写,以了此文债,自己没有把握,同时也十分焦灼。不过,始终老想完成这个‘计划’的。”仍图努力,仍不甘心,可信心不足之态已然不掩。事实上,此信是茅盾最后一次对外界谈论这部至今我们甚至不知其名的长篇小说;在那以后,他显然放弃了。

令人感慨万端的是,对解放后仅有的两份创作类手稿,茅盾竟做出了一致处置:亲手销毁。它们原先静静封存于书房某个抽屉内,无人知晓,直到1970年,茅盾的孙女一天偶然发现它们,并且取出捧读。茅盾当时虽然看见,也未说什么。可是过了几年,韦韬打算找出它们,却遍觅不得,询诸父亲,听到的回答是:“已经撕了,当作废纸用了”,“写得都不成功,留之无用。”

作家通常是自鸣得意的,对自己作品总是多一份珍爱,哪怕旁人不以为高明,自己也不忍轻易否定它。像茅盾这样,未等作品面世交付读者鉴评,自己便认定它们“不成功”,确属少见而极端的例子。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当一个作家能如此决然地否定自己作品时,以至于不愿其存世有朝一日被人看见,十有八九是它们让作者太失望、太失落。

究竟因何“不成功”,我们无由通过原稿去了解,只能借聚拢一些相关信息加以推想。我们在这两部作品中,找到以下共同点:一、它们创作的起因,都是去“配合”当时政治形势的某种实际需要;电影剧本是罗瑞卿就镇反运动给出的命题作文,长篇小说则是茅盾自己临时转念而挑选的工商业改造运动题材。二、它们不仅不建立在作者自身有积累、有创作冲动的基础上,相反,是陌生的,不熟悉的——或者,是出于某种顾虑而刻意回避自身优长、迎合迁就“时代精神”“时代风貌”的结果。

我们可以用想象来复原某些情景:当茅盾看见小孙女翻出那些旧稿拿去阅读时,他沉默着,什么也没说,但愈如此,愈显出此刻他内心波澜汹涌,因为在什么也没说的背后,是一个激烈的决定与行动:撕掉它们!无疑,小孙女对他是一个重要的提醒:这些旧稿放在那儿——无论何处——就意味着总有一天会被人看到;而这是他不愿意甚或感到不快的,那会给他带来羞愧,使他一生文学造诣与形象受损;他应当阻止这样的情形再次发生……

如此“不成功”抑或与他造诣不相称的作品,假使只是那个电影剧本,我想对茅盾内心的打击不算什么,关键是还有一部长篇小说。长篇小说,这可是他独步的领域,二十世纪以来在这个领域有谁的份量可与他比肩?他与鲁迅、郭沫若并列为三位顶尖大师,说到底不就是因为他在长篇小说方面的地位?然而,建国后动手的唯一一部真正新创的长篇小说,却如此的失败!

面此实际,他无法不感觉着深深的寂寞。虽然前十七年他崇隆日盛,可是从嚣浮世界回到书房,与古今中外的精神成就和他个人既往的精神成就单独相处时,他势必陷于大寂寞。

矛盾性情

茅盾一生照片,最令人动容的,是他寒风中手捧孔德沚骨灰盒那张。那面容,真可谓无处话凄凉。

同类推荐
  •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高建群,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等重要作品问世。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本书收录了《我的饥饿记忆》、《陕北猎奇》、《我家的小保姆》等数十篇高建群散文佳作。
  • 我所理解的世界

    我所理解的世界

    本书是闾丘露薇媒体从业二十年来,最重要的一部专栏作品集。书中全面展现了她的人生态度、生活状态、职业热爱和经历,回顾并展现了这些年闾丘露薇个人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以及她在自己的职业经历中,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去理解、感受和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文章体现了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个勇敢年轻记者,用其热切、专业、冷静的方式,成长为一名独立成熟的社会公知的心路历程。她知道因为职业的关系,自己所能看到和经历的世界,比普通人要多得多,也正因如此,她觉得,把这些文字记录下来,让读者看到和体会到不一样的世界和思想,是她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职责。闾丘露薇用心地给每一篇文章做了最新的修订,使得文章现在读来,更完整且具有时代意义。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内容丰富,笔力深厚。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古今中外,道不尽、说不清的,也就惟有一"情"字。爱情说穿了,也不过相识,相知,相守,最后相与分离,然而就是这简单如方程式般的"爱情进程",却使得红尘中众多"痴儿女"兜兜转转,竞相折腰。我渴求一个爱我的人,给他我世上所拥有的一切:我那无附不羁的身体,我如此温柔的心,还有我的自由。"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可真做到了如此地步,生命中也就少了一半的乐趣,生活必定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哪里还有一点意思。对于爱情,人人尝到的滋味不尽相同,然而讲出来,欢喜是众人皆同,无外乎皆在欢喜;悲伤却是泪落如雨,却又哽咽难言。
  • 第四极(下)

    第四极(下)

    这是公元1912年早春的一天,以英国上尉罗伯特·斯格特为首的五人南极探险队,经历了数月地狱般的旅程,终于成功到达了南极点。就在他们准备欢呼胜利的时刻,却突然发现:挪威人阿蒙森已于四周前在这里插上了他们的旗。在一场冲击南极点的较量中,斯格特失败了。“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既愤怒又悲伤的斯格特在日记中写道:“再见了,我所有的梦想。我的上帝!这真是个可怕的地方,我们使尽了全力,却无法得到第一人的荣誉……现在我们要回家了,这将是场艰苦的斗争,我不知道我们能否回去。”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热门推荐
  • 第一义女

    第一义女

    ◆大郢王朝凤丞相之义女,一无是处、臭名昭著。因为一场赐婚风波,终于在‘有心人’的算计暗害中魂归九天了。凤落,二十一世纪的极品特工,一个戴着小白兔面具的恶魔,看似纯良无害,实则危险至极。一朝穿越,竟成了个浑身是伤、惨死荒野的小丫头。野种?废物?讥笑?凌虐?谋杀?抛尸荒野?一连串混乱的画面涌入脑海,很好很好,凤落干白的嘴角勾起一抹恶魔的微笑。凤凰涅槃,凤落回归。一袭惊艳长裙,狂傲张扬;一双冷漠犀利的瞳眸,睿智幽深;疏离的微笑始终挂在嘴角;“伤我者必杀之,杀我者必让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当被天下耻笑的无能蠢女人华丽翻身,惊艳重生,那些曾经欺辱鄙视她的人,纷纷傻了眼、失了魂儿......★☆★☆★☆★☆★☆★◆皇商少主【肖倾尘】————白衣胜雪、清贵无暇,惊才绝艳、天下无双,待人接物温雅谦和、谦恭有礼,本性却是遗世独立、淡漠疏离。桃花树下的邂逅,惊鸿一瞥,那沉睡千年的淡漠孤寂的心却烙上了毕生不可磨灭的倩影,此情,上穷碧落下黄泉......◆大郢御王【百里御】————睿智深沉、铁血腹黑,当那一纸婚约终于被废,这才发现原本那弃之如弊履的白痴小姐竟是如此光芒万丈、风华绝代!望着曾经痴缠自己的女子翩然转身,深沉的心却陡然刺痛!幡然醒悟,原来,我百里御等待的那个能与我并肩睥睨天地的女子——竟是她!◆太傅公子【段逸风】————风流不羁、玩世不恭的表面下隐藏着一颗沉稳玲珑的心。庶子的尴尬身份,使他尝尽家族的冷血残酷。以山水诗酒风花雪月韬光养晦掩藏锋芒,处处隐忍谨慎的他,却甘愿为她摒弃面具放手一搏,只为换取红颜一笑!◆幻剑少主【凌之寒】————世人皆知幻剑少主嗜血残忍、狠辣无情。素来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夺命阎罗,却三番两次隐忍某个女人的放肆和挑衅。自从遇到她之后,那双习惯了见血杀戮的寒冰妖眸却总能不经意间流露出宠溺和柔情,冰封已久的心正在逐渐似火燃烧......◆此文,女强、男强,强强碰撞,PK不断!各色型男、美男缤纷登场,YY无限,炮灰无限!◆清依的读书群【澜沧*依依】:110337462欢迎亲们加入闲聊!◆喜欢本文的亲们请【收藏】、【投票】、【留言】,亲们懂得,嘿嘿…清依长揖及地,“多谢多谢!”【注】:清依本人懒,很懒,码字喜欢字字斟酌,所以龟速。亲们看文要有耐心,依不能保证速度但绝对保证质量,绝无烂尾太监之恶习。
  • 你是我记忆里的人

    你是我记忆里的人

    一年前,她帅气甩了权夜爵一走了之,一年后,她从学校老鼠屎变为女神,手撕贱人,横追权少!某记者:“顾小姐一般是怎么对欺负你的人?”顾柒柒挑眉:“揍一顿!”某记者瑟瑟发抖:“顾小姐和权少谁强?谁服软?”顾柒柒:“当然是我!”权夜爵冷眼,用实力让她服软!免费的教学,每天学到发抖,还附带真人版权恶魔抱枕~顾柒柒苦,能退货不?【内容偏总裁,喜欢总裁文的宝宝入坑看看~不要因是校园就叉叉。】『如果你不赶我走,我可以喜欢你很久,你是全世界最好。』
  •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8r, g8r - 10th Anniversary update and reissue

    l8r, g8r - 10th Anniversary update and reissue

    It's time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readers to discover the phenomenally bestselling and beloved series, told entirely in messages and texts. With a fresh look and updated cultural references, the notorious list-topping series is ready for the iPhone generation. First published in 2004 (holy moly!), ttyl and its sequels follow the ups and downs of high school for the winsome threesome, three very different but very close friends: wild Maddie (mad maddie), bubbly Angela (SnowAngel), and reserved Zoe (zoegirl). Through teacher crushes, cross-country moves, bossy Queen Bees, incriminating party pics, and other bumps along the way, author Lauren Myracle explores the many potholes of teenagedom with the unflinching honesty and pitch-perfect humor that made this series a staple of young adult literature.
  • 豪门千金奉旨穿越:四嫁酷王爷

    豪门千金奉旨穿越:四嫁酷王爷

    豪门千金乔云裳被后妈设计穿越到古代西寒国一罪女身上后,又遭邪恶法师暗算,她成为一根“刺”,一种用女子身子做成的销魂刺!奉旨再次穿越后遇到了冷擎宇,传闻里的冷酷王爷。于是,恩恩怨怨,曲曲折折,真情谁付出?假意谁识别?谁知道翻云覆雨后,究竟那销魂刺是谁的祸伤?幽声叹,真真是一曲情殇凄婉唱,万般缠绵最心伤!
  • 加州旅馆

    加州旅馆

    男人很年轻。事情发生在男人出差的最后一天。那一天清晨,男人醒得有些早,但他不想起来。他睁着眼睛,想起平常时候,在家,女人窝在他怀里,呼吸匀称或者不匀称。她是个爱撒娇的老婆,贪,要,不行,我还要,再来!肉胳膊肉腿,死死地环着他,不让起床。他得想办法脱身,呵痒痒,说去给她买好吃的,深深地吻她然后突然离开……花样百出。一大早,两人继续睡前的缠绵,乐此不疲。也正常,他们毕竟才结婚半年还不到。此刻,他真的有些想念女人,他伸出一只手,拔下床头柜上正在充电的手机,想着,要不要跟她打电话,会不会太早?他还在犹豫,电话响了。他笑,想都不用想,这才是夫妻。
  • 世界又是美好的一天

    世界又是美好的一天

    其实,我一直都有心——————世界危机降临,异种逃出,世界遭受毁灭性的一击。身为异种的一员,呆萌单纯的某只偶然看到了某明星的演唱会——“小蝶蝶,我决定从今天起,我叫问月瞳了!”带着异种宠物被IQ直达200的少年结伴,开始计划美好的(划掉)世界之旅。“听小蝶蝶说,白白是吃醋了哟。”少女呆萌无知。“对对对,我是你的柠檬精!”某男一脸宠溺。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呢~(笔芯?)
  • 斗夫谣

    斗夫谣

    【四海游龙系列三】梅若斯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她的名字!梅若斯,霉若斯,倒霉成这样!倒霉之人终于拿到调酒师大奖却悲催地穿越鸟~~而且竟然变成拥有处子之身的下堂妻!什么?那个比女人还漂亮的狐狸冤家竟然是她前夫?而且有两个?那个戴眼罩的酷酷少年是谁?还有那妖孽王子!管你是谁,我就是要调我的酒开我的店!招蜂引蝶谁不会,有本事来单挑!不论你跑到哪里,我梅若斯都跟你斗到底!轻松风格,曲折情节,敬请阅读~(*^__^*)嘻嘻……
  • 我最想要的亲子情商游戏书

    我最想要的亲子情商游戏书

    提高孩子情商的意义,并不止于让孩子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从小做一个“快乐宝贝”,长大后成为一个性格积极、身心健康的社会人。高情商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孩子在儿童时期的可塑性最强,这一时期有意识地科学、合理地培养孩子的情商,将使他们受益一生。本书是科学、合理地培养孩子高情商的智慧锦囊。它依托于最新、最实用的教育理念,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游戏的趣味形式调动孩子的兴趣,还可以充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沟通能力、个人情绪调节能力等情商能力,也可以使亲子关系在游戏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 全元曲戏文

    全元曲戏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