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4300000013

第13章 春润(6)

十三

经历过青春期云翳变幻般的感情波澜,心潮平静下来,青年郑燮萌发了一个远游的计划。他想走出兴化到扬州去,到南京去,甚至想到京城里看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来容易躬行难呀。而在此之前,他必须遵照父命办好一件事情——尽快完婚。这也是对世俗人生的一个关照与就范。然而,要你结婚,娶进门的却不是自己所爱的女子,不是那位倾心已久的娇美表妹,也不是青梅竹马相爱默契的王一姐,而是素不相识,甚至不曾见过一面的陌生异性。这对于生性浪漫不羁的郑燮,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但就是再痛苦,他也不得不这样去做。用世俗的标准衡量,这是一个成年男子的责任和义务,是他脱离弱冠成为顶天立地男子汉的重要标志,是为人子者义不容辞的呀。

二十三岁,在周围人看来早已是一个不能再拖下去的婚龄。郑燮因此麻木地完婚了。完全旧式传统的婚礼,重复了他记忆中阿叔和许多人的婚礼。只是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当初的阿叔和任何一位只是强颜欢笑的新郎。媳妇对于郑燮,用奶奶时常讲的,就像一个实实在在的拴马桩子,野马一样心思的男人,只有结婚娶妻,他狂野的心才能被拴住而安定下来。这就是现实,的的确确的现实。当洞房花烛之夜,面对羞涩胆怯而又陌生的新娘子,那自己将要相伴一生的妻,郑燮心中的滋味绝不会同“金榜题名”相提并论。那一刻,固执的青年,他望着刚刚掀开盖头的陌生少女徐氏,心中想着的还是表妹,还是王一姐,甚至还有那黑眼睛的西邨兰花……两人呆坐无语。久久的沉默中,新娘子哭了。他开始对她心生歉疚,于是才勉强来到她的身边,握住了那双冰凉的手……

果然,世俗的婚配并没有给青年郑燮带来真正的欢乐。他很快决定要实施自己的远游计划。

秋九月,江南依旧炎热,郑燮北上出游京师。这次赴京的初衷也许是受李鱓的影响。李鱓曾于宫廷作《石畔秋英图》,深得皇帝赏识。当初消息传到兴化,郑燮就更添了结识这位乡贤、亲眼一睹大作的念想。如今李鱓虽已离开京华,可那通都大邑,仍然魅力不减。然而到了京师,但见豪门深深,狗马相顾,遭白眼碰冷壁也是难免。他顿时感到失望与茫然。总之,很不适应那声色犬马的庸俗氛围,加之也未能如期见到如愿一睹《石畔秋英图》。想着京师毕竟是皇亲国戚们的天下,乃达官显宦与各类门客、掮夫接踵混迹穿梭往来之名利巨场呀。他厌恶那种明目张胆的势利与毫不掩饰的虚伪、冷酷,更难以忍受那乌烟瘴气的浮躁、嘈杂……这始料不及的一切,令涉世未深的郑燮心生沮丧与厌恶。当时正值北方秋高气爽,他的心中却是阴霾密布。就在实在透不过气时,他突然想到了京郊西山的古刹与红叶。于是逃遁一般,于此日早晨毅然离开闹市,慕名避住远离城郭三十里的玉泉瓮山的漱云轩。

此地遥望,红叶迷人,风景处处养眼,寺院风铃呼应,环境十分的幽雅。生来就不是热衷名利场上出入的角色,郑燮在此,虽又恢复了读书人的起居习惯,但白日漫步山中,观风望景,寻菊赏兰,心境却还是高兴不起来,总有那一团说不清道不明的阴云飘浮眼前。他想京郊的秋色虽艳,终是满目萧然。想到各位前辈的命运与各自的处境,忧愁更添。用他自己的话讲,即是:

感黄叶之半零,望孤云之不返;残阳水面,渺渺寒涛,古寺山腰,凄凄晚磐,栖鸦欲定而犹惊,凉月虽升而未倾……

是夜归来客舍,照例秉烛夜读,温《秋声赋》,深得共鸣。当时是,四野秋色正浓、夜来一片静寂。阵阵秋风吹来,但闻草木萧萧,天籁悠然而至,便进入了宋人欧阳修的创作意境,兴之所至,于是他研墨展纸,借着豆粒般的灯光,静气凝神、恭敬楷书: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以往倒背如流却终不得神会。欧阳夫子,貌似记秋声秋景,实乃托景写人心矣。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更深夜静,郑燮一面沉沉走笔,一面默默咏诵,渐渐觉得自己对那悚然飘渺的“异声”,有了更为真切的领悟。他边书边诵,陷入忘我之境。至极动情处,不禁潸然落泪。

是年,坊间的消息不少。郑燮记得真切,《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去世,年七十有六;同时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来京传教,旋供奉内廷作画并输入西洋技法;英东印度公司与广东清吏签订通商合同;胡以梅笺注的素心堂刻本《唐诗贯珠》终于完成,浩瀚六十卷,可谓文苑壮举……这些个消息,不胫而走,弥漫京城。但无论是文星陨落、西风渐进,还是文典巨制问世,都似乎并未引起青年郑燮的特别反应,也没有在他的诗词书信中留下一鳞半爪的痕迹。可见,当时的郑燮,尽管到了京城,大约还只是生活在自己内心世界的乡野书生。人在京城,心犹散淡,依然保持了沉溺诗文、寄情山水的闲云野鹤般的文人心境。

十四

时间如砥,无声地消磨着一切。读书人的善良软弱与柴米油盐的现实窘迫,使得郑燮彻底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徐氏的良善亲和、对他的悉心照料与百依百顺,反倒使他时时感到愧疚。在流水般的日子里,青春年少的浪漫情怀逐渐被冲刷消失着。郑燮现实地体会出糟糠之妻的金贵内涵,开始认真地端详审视这个整日无声无息、任劳任怨的弱女子,终于对她产生出兄妹般深深的同情与怜悯。

在琐细的生活中,郑燮品咂着,发现情与婚,虽然似乎是两回事情,但也不是难以调和。爱情是情感进而性爱的需要,而婚姻,第一等的事情,就是要为家族传宗接代。于是,他同她一道,隐忍一切的不幸,齐心合力,抵御抗争克服着各种的风雨困顿。

郑燮教书、卖字画还要夜夜苦读准备科考。真是苦不堪言,累不堪言。徐夫人也很努力,她从早到晚,努力地迈着小脚操持家务,精打细算地把穷日子过得有模有样。婚后第一胎生下了一个女儿,第二胎又是一个女儿。徐夫人发现公公郑之本的脸拉得越来越长。好在郑燮倒是显得平淡宽容。她自己心中感到了一种不必言说的愧疚。直到结婚第六个年头,她才如愿以偿地为郑家生下了可以算得上传宗接代的宝贝儿子。

郑燮而立之年得子,儿女们带来了天伦之乐,但三个孩子要吃要喝,也加重了本来就很拮据的家庭负担。他除了夜夜寒窗苦读,还要教书、卖字、卖画。人显得更加瘦羸,过早地有了抬头纹。同父亲当年一样,郑燮拼命努力得来的收入,已经无法养活全家。他这才意识到,小小的兴化城里愿意掏钱买字画者,终究寥寥无几。他的眼睛更加急切地望着扬州,望着南京、北京,时常思谋着外出寻找一条挣钱养家的出路。

天刚蒙蒙亮,懂事的大女儿就醒来了,小孩子听到自己的肚子咕咕直叫,便想起饿来。父亲讲过的儿时每天早晨吃烧饼的故事,便又诱惑着她。她不由得扭头看了看熟睡中的母亲。

母亲本能地由睡梦中醒来,睁眼看见由于瘦而眼睛显得更大的女儿。大丫头长得最像她的爸爸,她想。

“乖乖妞,天还早,接着睡。爸爸读书作画熬了半夜,刚睡不大会儿。”

母亲压低嗓门说。大丫头不说话,懂事地闭上眼睛装睡了。过不了一会儿,再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还呆呆瞅着自己,赶忙又闭上了眼睛。

徐夫人看着孩子,心里顿时涌起一阵酸楚。她知道,孩子们一睁开眼睛,就会感到饥饿,昨晚喝的糊涂汤早已不知去向。他爸讲过的小时候每天早晨买烧饼吃的故事,成了孩子们的梦想和期盼。

“妈妈。”大丫头忍不住咽着口水同样压低嗓门说,“妈妈,我也要吃阿贵公公的烤炉烧饼。”

徐夫人忍不住眼泪,急忙用手遮住脸,说:“乖孩子,等你爸卖了字画,就给你买烧饼吃。”

“爸爸的字画啥时才能卖掉?”

徐夫人不再说话。这也是她心里甚是担忧的事情,她对此几乎已经绝望。

说话间,二丫头也睁开了眼睛。二丫头长得秀气,眉毛弯弯的,很像徐夫人小时候。

“妈,等爸爸卖了字画,我也要吃烧饼。”不满两岁的二丫头不会压低嗓门,说话也不大清楚。徐夫人忙把她揽在了怀中。小儿子睡得正香,他吃饱了奶。徐夫人自己也觉得饿,肚子空得难受。

说话中,郑燮低微的鼾声突然停下来,他睁开眼睛看到天色尚早,就又闭上了眼睛。徐夫人看见,丈夫比先前又瘦了,颧骨高耸,翘起的下颏尖尖的,胡须就像一丛枯草。二丫头伸手就要去摸,被徐夫人拦住了。

郑燮闭目呆呆地躺着。夫人和孩子们的对话,他在浅睡中都听清了,心里委实难过。“等爸爸卖了字画给你们买烧饼吃”,这样的话,他不知听过多少回了,可是总不能兑现。他感到愧疚,感到没有面目再对他们母子说什么安慰的话了。

于是,他再也躺不住了,不顾徐夫人的劝阻匆匆地穿衣起来出门。字画卖不出去,他打算向好友借一点儿钱。他一路犹豫着来到一位画友的家中,却见他正吃饭,碗里竟是能照见人影儿的稀菜糊涂。他便再也不好开口,只得空着手,慢慢地走回家来。原本是要给妻儿一个惊喜,引来的却是更大的忧愁。

他哀叹一声,瘫坐在椅子上再也不想动了。徐夫人见状,默默地在她的陪嫁箱中翻检,最后拿出一件绸面羊皮坎肩,是娘家的陪嫁品,她每年冬天穿的。

“他爸,把这个当了吧,反正也用不着,给孩子们换烧饼吃吧,再买几斤米。”

郑燮仍然呆坐,无言以对。这样的情形,以前也发生过几次。徐夫人越是这样宽容大度,显得通情达理,他的心里也就越发感到难过。他不能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看来死守在家门口仅靠教书是无法养活一家人了,他得走出去谋生。这一回,他放弃了卖字画的梦想,决计先听从父亲的劝慰,子承父业,设馆授徒。不知是什么缘由,他没有在兴化设塾,而是离开家乡,到了真州仪征县的江村。这当然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但他仍然感到新鲜,同时也感到了孤独。这一回来到江村,生计的担子压着,绝不像当年随父亲读书时轻松浪漫。这里的风景,除了一条江水,似乎再没有给他留下更多的印象。授课之余,他倒是有了更多的暇余时间。他潜心作诗填词,习字绘画,还时常吹箫弹琴,结交了新的文友。经常一起唱和的有一位叫吕凉州。吕郎也是一位才子,他们时常一道吟诗作联。

山光扑面因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这是他在江边,与吕郎对出的一副联。生动工巧,可谓是上乘之对。但是总觉得缺少激情。

十五

那些日子,郑燮时常往返于江村与兴化之间,路途的劳顿与寂寞,也使他留下不少记录的诗文。这时候的郑燮,减了青年人的轻狂与浪漫,倒多了几分成年人对人生艰辛的感悟。

童仆飘零不可寻,客途长伴一张琴。五更上马披风露,晓月随人出树林。麦秀带烟春郭迥,山光隔岸大江深。劳劳天地成何事,扑碎鞭梢为苦吟。

也就在这一时期,失宠的李鱓,于宫廷“乞归”。青年郑燮心中的榜样似乎垮了。这对于艰难生计中并未放弃科考理想的郑燮,无疑又是一个致命打击,也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于异族统治者的成见裂痕。他一时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后又听说李鱓到了山东藤县任知县,但不久,这位曾于一阁楼与万柳庄作画轰动京城,还曾经于热河行宫向康熙献画并被供奉内宫,在南书房行走,随宫廷大画师蒋廷锡习画、诗文更是名震公卿的传奇人物,终还是不能适应官场的习气,干脆辞官归来,到扬州卖画为生。这使得郑燮下了最后的决心,他决定辞去教书的营生,去扬州了。他希望能够结识李鱓,成为挚友。

“父亲,我得到扬州去卖字画,听说那边有钱的主儿多,字画走俏。”

临行那日,他才对父亲讲。“行吗?”父亲的精神已经大不如前,经常卧病,也无力管束成年的儿子。郑燮拿定了主意,他就行动,他没有同任何人商量,就辞去书馆教书的差事背起行囊出发了。徐夫人怀里抱着儿子,含着眼泪送丈夫出门,两个女儿围在她的身边,向爸爸挥手告别。费妈也在偷偷地抹眼泪。古人送亲人远行,总有一种生离死别的感觉。况且这还意味着郑燮一段人生的结束与开启。他自己的心中也是复杂,说不清是兴奋还是不安。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最富有的“流浪汉”:诺贝尔

    最富有的“流浪汉”:诺贝尔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的一生。少年时代的诺贝尔勤奋好学,成年后致力于发明事业,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达纳炸药、炸胶,此外,还获得了350多项其他技术发明专利。诺贝尔一生中积累了巨额财富,但他通过设立诺贝尔奖基金,把这笔财富无私地献给了促进世界和平、科学、文学发展的事业。近百年来,诺贝尔奖金对世界科学、文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长安的“酒鬼诗仙”:“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最是人间留不住

    拣定安宁或沉静的一隅,焚上一炉沉香,暗香袅袅里静睇着那炉上斑驳,借此窥得一点长眠在岁月中的过往。在幽香细细中我们还窥得见那些岁月里的女人们。她们鲜活在时光里,庄妍靓致,风雅超群。她们或倚楼独望,或长风吟诗。她们飘扬的衣袂化作了时代的旌旗。她们像岁月里的浮光锦,不沾染一丝世俗污淖,留给我们的都是皓月般完美的倩影。世代的笔墨已经将她们的故事渲染得锦绣如斯,而历史仍旧让我们从只言片语中感受到现实的粗粝。
  • 朝闻道 夕不甘死:王朝闻传

    朝闻道 夕不甘死:王朝闻传

    全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了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王朝闻的成长经历。王朝闻半工半读完成了大学学习,从一名雕塑家慢慢成长为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他对艺术的追求、他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他勤俭节约的一生,处处显出大师风范。
热门推荐
  •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名家经典珍藏”之《席慕蓉散文》你怎能错过!
  • 九连环之永定渠

    九连环之永定渠

    太原府城墙上,夜色浓重。强劲的东南风,一阵阵刮过,呜呜作响。汾河像一条狂暴的巨龙,从北方奔腾而来,到城下骤然减速——一道八丈高的巨坝横亘在河面,仅中央留三个桥洞。河水在大坝下激荡、回旋,掀起滔天巨浪。一名站岗的士兵缩了缩脖子,嘟囔道:“今年的天气好奇怪,先是闹了几个月旱灾,这又连下半个月雨,莫非龙王爷发怒?”另一人附和道:“依我看,定是在河里面修城池,惊动了龙宫的风水……”刷,一道闪电划过,照亮大半个夜空。一个恐怖的人形怪物,出现在离城墙十几丈远的地方。
  • 首席霸爱:合法追妻365夜

    首席霸爱:合法追妻365夜

    他是天煜集团的总裁,俊美多金却冷若冰霜。她是N集团董事长的独生女,活泼刁钻又毒舌。原本亳无交集又性格迥异的两人,却偏偏纠缠不清,只因他突然绑架了她。她以为自己爱的是别人,以为他只是把她当成前妻的替身。于是她对自己的“心上人”各种追逐,他则在一旁各种破坏。她问:“你这样累不累啊?”他很认真地回答:“跟你在一起,我永远不累。”她:“……”(Q群:320166735欢迎大家加入!入群申请信息注明书名即可。)
  • 给儿子:提前15年的信

    给儿子:提前15年的信

    沈敏特先生给儿子的信一共是二十八封,全书十六万字,即将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们从中选出七封以飨读者。本书是最个性化的,又是最社会化的。它结合个人和家庭的特殊历史,与众不同的悲欢离合,探讨的却是一个当代最社会化的问题:大教育,即涉及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本书的特殊角度是给一个15年后才成人的小儿子写信,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当代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作者可以自由自在、信马由缰地向各个领域进行观察、研究、议论、评说。内容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道德、教育、审美、爱情等相关的问题。
  • 少侠万岁

    少侠万岁

    武破虚空失败的初不言被甩到了异世界,成了武力值NO.1的隐藏BOSS。在这混乱的世间,低调着成为传说。
  • 五教章集成记

    五教章集成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树梨花半城雪

    半树梨花半城雪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一个有着古装情节的平凡现代女孩,本过着再平常不过的生活,有着自己崇拜的爱豆,幻想着自己能成为那影片中的人,哪怕只是个路人,渐渐她分不清自己所痴恋的是那影片中的人物还是自己的爱豆,她的脑中不断出现为了深爱女主而枉死的暖心男二。一夜入梦,她竟然成了影片中深爱着男主的恶毒女二,不对不对,她深爱着的明明是男二啊。这场游园惊梦她必定不能再让男二爱上女主而死去。可是当命运的齿轮开始旋转,改变的是结局,亦是人心?
  • 三国之铁骑无双

    三国之铁骑无双

    铁血三国,战骑无双,颖川陈玉,生于世家,从傻X成为绝顶聪明之人,收猛将,得谋士,娶美人,一揽众美在三国,建至强骑兵,铁骑所向,扬威无敌!
  • 易纬辨终备

    易纬辨终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悬在半空中的天堂

    悬在半空中的天堂

    本书记录了北大女生四年大学丰富的经历,她所接触的世界、所接触的人物、所遭遇的事件,有每个大学生共同的经历,同时,作为最高学府北大的学生,又有她特殊的经历。故事情节精彩纷呈、人物性格各具特色:世事看透的学长,为何放荡不羁?诗人般情怀、但神经质的清华自动化雪莱,为何四年荒寂于清华园?单纯简单的剑桥交流生丁强,又会有怎样的情感遭遇?文坛黑马,为何写出满纸宁静?北大高干高枫身患癌症,相恋多年的女友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大四,工作、读研、出国,他们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