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4600000007

第7章

7

1988年3月15日的《人民政协报》,刊有这样一张照片:邓颖超老人站在一张摆满麦克风的桌子前,向隔着桌子面对她的外公探起身,手指着自己。照片题为:“爱生还记得我吗?”

照片中的两位老人都那样容光焕发,热情洋溢,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

可以猜测到,这是外公与我们见面后回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时,特意向邓奶奶谈起了团聚的情形,邓奶奶听后高兴极了,不禁问道:“爱生还记得我吗?”

更使人感到欣慰的是,爱外婆与她的爱生,两个多月后,也在北京相见了。

在1988年3月29日外公给我的信中就告诉我:“你父母五月来京,很好。邓颖超同志说,她想看见叶坪。届时我当与之同往见邓。”

1988年5月,我的父母和弟弟赴京探望外公。6月2日,爱外婆得知爱生到了北京,便热情地邀请她到自己家中做客。

下面是我弟弟赖章荣陪同父母、外公和八姨婆到邓奶奶家做客那天写下的日记:

六月三日星期五

今天是过得很愉快和很有纪念意义的一天。

下午三点四十分,外公、八姨姥姥、父母和我,分坐两辆小轿车去邓奶奶家。一路上,我的心激动不已,跳个不停。以前只在电视上见到邓奶奶的形象,今天就要亲眼见到她——这位全国爱戴的革命老人了,能不高兴和激动吗?看得出来,妈妈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和激动的神情。我们是在昨天接到要去邓奶奶家做客的消息的。从那时起,我们大家的心绪就兴奋难平了。

我们从西北门进入中南海。这里每道门都有岗哨,警卫向通过的车子敬礼。车子停下后,我知道邓奶奶的家已经到了。

我们下了车,进到一个雅致幽静的院子里。一进院门,我们就看见邓奶奶了——她站在屋门口。她老人家是出来迎接我们的啊。

外公与邓奶奶握手后,将妈妈拉到邓奶奶面前,说:“这就是我的女儿。”邓奶奶握住了妈妈的手,高兴地说:“你就是叶坪呀!你是我的爱生哩。我见过小时候的你,现在终于又看见你了。相隔五十多年,不容易,不容易哟!”妈妈眼里泛起泪花,立即叫了声:“爱外婆!”邓奶奶呵呵地笑,久久执着妈妈的手不放。

然后,邓奶奶和我们一一握手。我与她握手时,我对她说:“邓奶奶,您好!”八姨姥姥说:“邓奶奶是你外婆的爱妈妈,你妈妈的爱外婆,你应该叫‘太姥姥’才对。”我就说“太姥姥好!”邓奶奶听了又是高兴地笑起来。

邓奶奶将我们让进了客厅。客厅很宽畅,墙上挂着敬爱的周总理的瓷盘像。

我们入座后,工作人员端来饮料,还在每人的茶几前摆下一盘樱桃。邓奶奶说:“你们吃樱桃吧。爱生要来,我就想,我拿什么来招待她呀?昨天恰好在钓鱼台买来了樱桃,真是难得。你们江西有没有樱桃……你们要多吃,每人把盘子上的樱桃都吃完,我才高兴。”妈妈坐在邓奶奶相邻的位子上,邓奶奶几次把盘子推到妈妈面前,“你就端着盘子吃,我要看着你吃完它。”

接着,邓奶奶对妈妈回忆说:“以前,在瑞金,我常见到你和你妈妈唐义贞。你妈妈叫我‘爱妈妈’,我就叫你‘爱生’,你妈妈要你叫我‘爱外婆’。你长得很像你妈妈。”她又转向外公说:“你前几年找到儿子小定,现在又找到了女儿,真不容易呀!”

外公高兴地说:“我现在到处都有家了——北京、江西、福建。”

邓奶奶又问起我们家的情况,得知我们家在于都县时,她说:“于都是老革命根据地呀!”她还问起妈妈,是说普通话,还是于都话。我告诉她,“说于都话,但听得懂普通话,也会说一点。”邓奶奶又问爸爸:“你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工作?”爸爸一一回答了她。

外公向邓奶奶介绍说:“叶坪有四个孩子,老大老二都是大学毕业。老大是学哲学的;老二是学数学的,(他指着我)喏,就是这个傻瓜。老三是女儿,老四是男孩,都在中学念书。”邓奶奶听后连连点头:“好,好,真好!”

八姨姥姥也说了很多话,她谈起了在第三届全国妇联会上与邓奶奶见面时的情景。

邓奶奶说:“我现在身体不行了,正在生病。一只耳朵听力差,另一只好些。”外公说:“我也是一只耳朵好,一只耳朵差。你现在的事务还太多了。”邓奶奶说:“没有办法呀,都想见我,请我讲话。”外公说:“还是我好,清闲得很。”

邓奶奶比外公长两岁,已经84岁了,看上去身体较虚弱,精神不太好,说话声音也不大。八姨姥姥说:“看您在电视上讲话精神还挺好的,”邓奶奶的秘书赵炜说:“在台上还好,下来就不行了。”

我们交谈了40多分钟,外公怕影响邓奶奶的休息,就提出告辞。邓奶奶和大家握手告别。她和我外公握手时说:“我们是老战友了!”妈妈与她握手时说:“爱外婆,谢谢您!祝您健康长寿!下次再来看您。”邓奶奶说:“谢谢,再见了,爱生!”我们都祝愿邓奶奶健康长寿,她一一表示感谢。

她一直送我们到院门口,看着我们上车,连连说着“再见”。直到我们的车子起步了,她还在招手。

再见了,爱外婆!再见了,太姥姥!

令人感动的是,在外公与父母、弟弟到邓奶奶家做客回来的第二天,即6月4日,邓奶奶又派她身边的工作人员特意送来了几样东西,邓奶奶的秘书赵炜还附了信作出说明:

陆老:

您好!

昨天邓大姐见您女儿时未送她什么东西,晚上找出三样东西:一件衣料;一盒巧克力糖;一盒饼干。现派人送上,请您方便时转交。

祝您健康长寿!

赵炜

4/6

邓奶奶是多么重情谊呀!从这一件小事里,让人感受到的是革命老人一颗质朴的心。

父母和弟弟那次从北京探亲回来后,不久,又收到外公的来信。外公在信中写道:

“这次来京,邓颖超同志见了你们。她是关心你们的。到家后,要写信去谢谢她,问她老人(家)(她现在84岁了)安好。”

一样的质朴,一样的真挚和细腻!

8

初次见到外公时,见他爱笑,性格爽朗,也很乐观,善言谈,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但我在心里一直在琢磨:除此之外,老人内心世界里还有些什么?一个经历了生离死别的老革命家的胸怀里,有着怎样的情感波澜呢?

第二次见到外公,是相隔两三个月后的1988年春节,他在杭州,他邀我去他身边小住。

那是个春寒料峭的早春,杭州下了场大雪。西子湖畔,一个雪花飘飞的傍晚,我与外公在他下榻的房间里说话,不知怎么就说起了元稹的《遣悲怀》。

“《遣悲怀》是悼亡诗。中国古典诗词中悼亡诗不少,但写得好的要算元稹的这三首。”

外公评议说。他记忆力好,能背大量的古曲诗文,这会儿,他情不自禁地背诵起来:

谢家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

屋子里没有开灯,只有从窗外透进来的微白的雪光。窗外有几枝腊梅,枝上有细细的花骨朵,映着淡白的雪光,像暗红的炭火。

老人继续背诵着,语调变得深沉缓重。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我感到此刻那黄昏的微光中,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四散漫延。我的心变得沉重起来。

…………

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无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吟毕,外公久久没有开口,只是凝神注视着窗外那几枝腊梅,像是在追忆、默思……

后来,我去到外婆的墓上扫墓,看见墓碑上镌刻着外公亲笔写下的碑文:

……唐义贞烈士是我的最亲爱的亲人,是我的知己,我永远怀念她、学习她,也教儿孙们这样做。

这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对他在半个世纪前就不在人世的妻子的深切的怀念。这一份感情是多么真挚和恒久呀!

是的,在外公的记忆中,总有一片永不消失的红霞,一团光华耀眼的火焰。

年轻的外婆,就是那红霞,就是那火焰。

外公与外婆是在苏联莫斯科相识、相爱并结婚的。

那时外公是以瞿秋白为团长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驻少共国际的代表。外婆即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生。

外婆是来自长江之滨的大武汉的一位共青团员,于1928年初由党组织派来中山大学学习。

外婆进了中山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中大开设的课程很多,有哲学、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运动史、俄国革命运动史、东方革命运动史、西方革命运动史等,还有政治经济学大纲、经济地理、列宁主义、联共(布)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及军事学,功课自然十分紧张。但在开初,一切是那样新鲜,那样令人激动:陌生的街市,陌生的话语,全新的生活,紧张的学习,热烈的讨论。也有傍晚红墙下的漫步,课余街心公园的小憩,假日莫斯科郊外的畅游……虽然夜深人静时那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会像潮水般袭来,但她总是咬咬牙来克制它……

可是,什么时候开始,她却感受到一种西伯利亚寒流般的砭人肌肤的寒意。

是的,她觉得在这块土地上的政治风云在变,就连学校里也风波迭起,失去了往日的平静。那个名叫米夫的苏联人,当上了中山大学的校长后,起用王明等人,控制了“支部局”,把持学校的大权,一会儿抓“江浙同乡会”,一会儿抓“工人反对派”,天天搞斗争,谁敢与支部局有不同意见,就对谁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开除党籍,开除团籍,开除学籍,流放到西伯利亚做苦工。

她对这一切感到困惑,陷入痛苦的思考之中。

她外表文静,内心却有一团灼热的火。

混乱的局面已经使人无法忍受,她带着义愤,和同学们一起,多次来到了克里姆林宫,向中共代表团控诉“支部局”的恶劣做法。

就是在这样的场合,她与外公相识了。

她所见到的外公,个头不高,戴一副近视眼镜,一介书生模样。但当了解到他就是出国前的团中央宣传部长、《中国青年》的主编,并记起她还读过他在《中国青年》上发表的文笔犀利的文章时,不禁就在心中产生了钦佩。

而外公眼里的外婆,也有很好的印象:外表秀丽文静,内心却充满激情,且正义感强,疾恶如仇。

她在他面前吐诉对学校“支部局”的不满和面临政治风云的困惑。

他仔细听着她的倾诉,陷入沉思……为了解答她的困惑,他说:“我讲讲我的一个体会。当初,我以为参加革命,就是同反动派斗争,单纯得很。后来,瞿秋白同志告诉我,党内有斗争,我才意识到革命的复杂性。那时候,就是瞿秋白同志为代表,同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斗争,‘四.一二’、‘七.一五’就是党内的右倾妥协给我们的血淋淋的教训……现在,你所反映的那伙人,也在提出一套‘左’得出奇的理论,还有他们在学校的所做所为,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呀!”

他的话,使她明白了党内同样有正确与错误力量的斗争,她认定米夫和王明一伙一定是错误的势力。当她知道中共代表团也成为打击的对象时,才感受到他的心中同样有一团压抑的火焰。

就这样,他们相识了,有了往来,有了交流,有了说不完的话题。

火与火相映照,那沉闷的日子就会少一份冷寂。

形势却更加严峻,学校一批批无辜的学生遭到迫害。她的头脑更加清醒,对那伙人的面目认得更清了——她内心的火爆发了!

又一场斗争会,她忍无可忍,挺身而起,慷慨陈辞,语惊四座!

同在中山大学的谢怀丹后来著文回忆:“女同学唐义贞,性格坚强,头脑清醒,敢于说话,不满陈绍禹(王明)一伙,因此被开除团籍。”1988年,小定舅舅寻访谢怀丹,谢又谈了两件事,一是中山大学开会时,外婆因气愤而中途退场;二是一次会议上,外婆与她坐前后排,两人都发了言,但内容已不记得了。

后来我从张国焘的老婆杨子烈写的《往事如烟》中读到她回忆在中大时的情形,其中提到了外婆(但她把外婆的名字写成了“汤仪贞”):

“当时在中国同学中有两位女同学,一个是汤仪贞,一个姓徒,名字忘记了,她们都是湖北省女子师范的学生,汤仪贞长得唇红齿白,亭亭玉立,惟个性很倔强,一张嘴不肯让人,一回斗争大会时,同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骂得最凶。汤曾同陆定一结婚,有一个时期住在青年国际招待所。”

同学们钦佩她的勇气和胆略,却又都为她暗暗捏着一把汗,因为大家知道任何愤慨的表示都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厄运。但是她无所畏惧,义正辞严。

就在这严峻的时候,外公与外婆的心贴得更紧了。

一天,她又到他那里,告知一个紧急消息:支部局要召开全校学生大会,并要瞿秋白参加,目的是要质问和斗争瞿秋白。

“这个情况我们已经知道了。瞿秋白同志决定不予理睬。”他说,然后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进又长长地吐出。不无忧虑地接着说:“我有一种预感:这伙人有野心,是要篡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打击别人,是为了抬高自己,他们不是说‘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吗,只有他们才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吗?这说明什么,用意不是很清楚吗?”

停了片刻,他又关切地对她说:“现在的形势很严峻,今后……你就不要来这里了。”

“为什么?”

“他们要打倒代表团,当然就不会放过与代表团亲近的人……你会受连累的。”

“就因为这个?”她淡然一笑,然后沉默下来。

这时候他看见,一种刚烈的神色泛上她本是柔和的眼波,那略显厚实的嘴唇的轮廓透着平时少见的坚毅。

她却突然把话题一转,“我来背一段诗你听吧。”说完,她果真用流利的俄语背诵起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中的一段对话来:

同类推荐
  • 无形的线索

    无形的线索

    “你已经研究过这个案子了?”“研究过这个案子的人不是我。”“最近几天没有研究这个案子怎么能够为那些报纸提供那么引人注目的大标题?”“我不看那些报纸。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没看过一张报纸。”“斯特兰奇小姐,眼下,你的社交活动想必安排得非常紧凑吗?”“那是自然。”“那你的职业嗅觉暂时处于搁置状态?”“何以见得?”“你就不问问自己是否已经读过那些报纸?”
  • 孤独就像呼吸(访谈)

    孤独就像呼吸(访谈)

    十年前我在大学的图书馆读到他的小说,十年后我得以见到他。若说“机缘到来”,显得故作神秘;但事实的确是,这些年来,他是少数几位我不曾停止过关注的作家之一;并且他来到了我的故乡云南,此刻就住在离我只有三个小时车程的地方。此外,我想特别补充一点:在谋面之前,我直觉,他不会拒绝我的造访。这一点很关键也很重要。他非常友好,待人宽厚温和。只有在会话过程中,他作为“先锋小说家” 的锋芒显露出来。撇开文学,他是一个谦逊、亲切、为人着想的人。难道这些不是作为一个人最美好的品质?
  • 长河落日圆

    长河落日圆

    凝眺西天,红橙也似的一颗残阳渐次欺近了长河一线,窦克似乎看见许多面含不舍与不安的北匈奴人正沿河西去,斯情斯景,正如一卷残破的美梦。如果说在这个变幻时代、杀戮江湖里,真还有什么可依赖的话,那绝不会是权势、金钱、地位等等,而只有人对人、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才能把所有人团结成一个整体,相互扶持,以应付未来的挑战。
  • 船

    嘉文与可欣青梅竹马,订婚在即。他的好朋友纪远出现了,立即赢得了可欣和嘉龄的心。纪远阳刚孤傲,敢作敢为,狩猎中误伤嘉文,同时,得到了可欣的爱情。优柔寡断的嘉文经不住这一打击,匆匆与暗中爱着他的湘怡结婚,……
  • 道路

    道路

    这天天气很好,有阳光,时间临近中午,大街上刮起了风。这一天,已经过了一年中最最好的日子,进入到十一月份,生活开始变得沉闷而无趣。然而秋天的尾巴永远令人吃惊。刘冬穿了一双橡胶底的大棉鞋,从刘氏越瓷研究所走出来,他那双棉鞋的脚后跟裂了一道口子,踩在水泥地上,发出踢踢踏踏的声响。他刚走到大门口,还来不及关门,看到小飞从车上走下来,用力甩上车门。小飞是特意过来找刘冬聊天的,刘冬今天大清早给他打电话,说要转让研究所,他想过来问问他到底什么情况。明晃晃的大太阳底下,风是冷的,他们两个站在冷风里,刘冬拍了拍小飞的肩膀,十分亲密地搂住他的脖子,把他往外面拽。
热门推荐
  • 必争之地

    必争之地

    残破的城垣、荒凉的小岛,如果不是战火的燃烧,很少会有人注意到这些荒凉之地。繁华的城市、阳光明媚的海滩,忙碌和安逸的背后谁会想到这里曾经的寸土必争?走进一段历史,感受曾经的金戈铁马;踏入曾经的战场,了解什么叫必争之地。
  • 教育青少年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教育青少年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有些爱不计任何的得与失,不需要任何的回报;有些爱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涛骇浪,在平实中感动你我;有些爱如细流般隽永而无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体会到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爱,本书选取了关于感恩的故事,它们或许会让你泪流满面,或许让你感受到丝丝温暖,或许让你开始有了珍惜这份爱的感悟,但不管它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动,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好故事。
  • 首席的杀手老婆

    首席的杀手老婆

    纽约,难以计数的摩天大楼林林立立,在夜色下,玻璃窗照映出来的光辉组成夜的天际线,壮观而妖娆。帝国大厦,今晚将有一场豪门盛宴即将举行。被邀请者,是全世界的商政巨子,最多不超过两百名邀请者入场。整条街道,被封锁,武装力量布满街道,宛如森严壁垒,行人难于靠近。一辆一辆世纪豪车在安排下缓缓驶入停车场,走下来的客人,个个都尊贵不凡。在离封锁大街一公……
  • 准提三昧行法

    准提三昧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tepping Heavenward

    Stepping Heavenw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茅山老道

    茅山老道

    五百年前,天地不知为何,九幽震碎,人类以及其他的生灵死后的灵魂没有去处,于是会聚到了昆仑山,经过吸食天地灵气,化而为鬼。在吸食了昆仑山脉龙气所产生的灵气之后,竟然都得到了修炼....
  • 倾世妖妃

    倾世妖妃

    我姬安白,此生不信山盟海誓,不信结义金兰,不信血脉至亲!活着,只为了复仇,为了夺回妖王之位!只是……“咳咳,霖王殿下,你敢把你的脸皮找回来吗?”“孤此生有你姬安白足矣,要脸皮有何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古代哲学家曾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但随着哲学、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人的潜意识中存在不为自己意识到的偏见、谬误和错觉,比如先入为主、事后诸葛亮、对人不对事(因人废言)、多数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迷信权威,等等。本书总结了在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的61个偏见、谬误和错觉。针对每一个问题,作者用一篇生动的文章来介绍这个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的表现,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家怎样通过思考或实验来解释它们产生的原因、在历史上或现代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案例,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偏见、谬误和错觉。
  •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