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4900000004

第4章

四、

很快就到秋天了。学校照例要组织秋游活动。新升上来的初二年级把秋游的地点选在了西山的天然公园。

近些年提倡环保,提倡天然,结果提倡得大自然里人满为患,处处拥挤。为了给初一年级联系这次秋游,一位学生家长甚至动用了市里主管单位的关系,才把通行证、郊游证等各种证件办齐。

星期六一早,初一年级全体在学校门口集合,登上了三辆证件齐全的旅游大巴。来送行的家长中也有多事的,就凑到司机门边,往上送饮料和食品,嘴里连连叮嘱着,师傅,您费心,开慢点!都是独生子女……

司机接了东西却不接叮嘱,轰地踩一脚油,大巴就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启动了。第一辆一走,第二辆也跟着走,轰隆隆地,三辆车就上路了。猛地被甩在一边的家长们就有些慌神,似乎还有好些该说的话没说,还有好些情况没有交流,而且和带队的老师也还没有充分地沟通。孩子们就这么突然地被拉走了,好像有些不太吉利。

家长们议论纷纷,不满司机的,不满老师的,不满这次秋游活动的,说什么的都有。

这时就有一位女家长的声音显得格外刺耳,她愤愤地说,学校怎么选那么远的地方?听说这几个月来,郊区的几个旅游景点都出过事,说是一些小股歹徒专门抢游人抢小孩……

话音不大,不知怎么却特别响亮。一时间,三三两两的家长们都止住了话头,一齐转过脸来,不约而同地问道,真的!真的吗!

谁说的?

怎么回事!

慌了神的家长们马上去看那三辆远去的大巴,他们一齐挥手,喊叫,然而无济于事,那三辆大巴早已隐没在滚滚车流之中,好像成心要和家长们作对,大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气概。

立刻就有家长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紧跟着四五个家长一涌而上,四人一车,八人两车,嘴里还不忘喊着,AA制!AA制!另外一些带车来的家长也都纷纷驾车追踪而去。

学校门前的热闹吸引了遛早的人们,也吸引了附近的出租车司机们,他们也都纷纷调头,打把,转向,争相而来。

尤扬显然是少数不明内里的家长之一。她是眼看着小蔓乘坐的大巴开动之后走的,都走出几十米了,又听见身后一片混乱嘈杂,才回头看,一看就知道出问题了。她重又走回来,想找个镇定些的家长询问,竟然一时无人搭理。

正在这时,不远处那辆熟悉的浅褐色捷达里探出了顾万胜的脸。其实尤扬早晨来学校的时候就在路边看到了这辆车,可是一想起上次顾万胜说的“没准还真能把咱俩大人也编排进去”的话,就打消了上去打招呼的念头,总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顾万胜两手插在兜里慢慢走过来,并不显得是专门冲她来的,路过她身边时,先点点头,然后不慌不忙地说,大姐,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吧?听说郊区不太安全……

顾万胜如此这般一说,尤扬听得目瞪口呆,一串串不祥的联想冲击着她的神经,她的眼睛里立时充满泪水。她反复地喃喃自语道,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顾万胜说,可能不会那么巧吧,哪能偏偏就让咱们孩子赶上了呢?

尤扬说,万一呢?万一呢?

顾万胜这才说,大姐,你想去吗?你要是真想去,我也可以跑一趟,我反正也没什么事……说着,他就往自己的捷达那儿走去。

尤扬边跟着他走,边回头看其他家长,问道,他们都去吗?

顾万胜催道,没看好多人都打着“的”去了吗?剩下这些都是不想花钱的……

正说着,就有几个家长凑上来,毫不客气地拉开后门就上了车,边挤边催道,还犹豫什么!等孩子真出了事,后悔都来不及了!快走吧!豁出来白跑一趟!

顾万胜和尤扬目光一碰,打开前门,说,先上来再说吧。言外之意是,看看人家,再不上车就没你的地儿了……

一路上,后座的几位家长一直在热烈地议论着。见前座的两位始终不开口,后座的一位男家长就问顾万胜说,请问您是谁的家长?

顾万胜说,三班顾盘。

您呢?那人又问尤扬。

尤扬说,三班范小蔓。

那人又问,你们早就认识?

顾万胜马上问他,您呢?

那人说,我是二班的,我姓吕;我们三人都是二班的。

顾万胜说,噢。二班的。……前边是不是该往右拐?

尤扬偷偷地笑了。两人不经意地相互扫了一眼,好像从此就有了一点默契。

天然公园是个近年新开发的景点。其实它就和现今突然冒出来的所有的新景点一样,就是山区的一块有山有树有河流的地方,当地农民把路一拦,在山脚用石板修出几个台阶,给每个山坡起个古香古色的名字,再建个售票处,立马就能见效益了。路边大片的土地可以作停车场,老乡们还可以摆上一溜摊档,把当地的土特产卖一卖。

将近十二点的时候,顾万胜的车到达西山天然公园。

这里没有想象中那么荒凉。售票处旁边还有两排固定的摊档区,脚下满是随地扔的塑料袋、饮料罐、快餐盒等,虽说脏、乱、差了点,但也看得出人气还挺旺。

一位摆摊的当地人说,确实有两三车孩子是头中午到的,下了车先吃了东西,这才刚刚上了山。他指着山的另一边补充说,已经有好几拨家长在那边儿等了,那边是下山的路口,一般城里来的都从那儿下来……

从山脚往山上看,绿树掩映中,也能够看到一些大人的身影,他们三五成群,估计都是些学生家长。顾万胜回头征求同来的几位家长的意见,是上山,还是等在下山口?

家长们意见不一。有的说,上山去找容易走岔了,还可能错过孩子下山的时机。有的却说,大人总比孩子走得快,赶上孩子们的概率要大些;再说如果会出事也是在山上,孩子们到了山下就相对安全了。

最终大伙也都同意上山去找,但是从哪边上山又分成了不同意见。有的说当然要从上山的路口走,循着脚印好找;有的说从下山的路口迎上去会事半功倍;有的说,哪里距山顶近就从哪里上,在山顶就可以看见所有的孩子了。于是又去问当地人哪边近,回答是两边差不多。

在争议中,尤扬一直没有发表意见,顾万胜问她,她就说随大家。顾万胜笑着说,嘿,大姐你倒省心了。

上山的土白色小路蜿蜒而上,摆在他们面前,按说孩子们如果遇到困难,倘若知道原路返回的话,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正在这时,下山路口那边传来了大人孩子激动的声音。原来是几个女孩扶着一个崴了脚的女同学走下来,其中一个女孩子惊喜地大声喊着,“妈妈——!”

她们是第一批下山的学生。虽然她们都显得有些扫兴,但是最先迎上去的两位家长的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却带着相当大的欢呼的色彩,个个像中了头彩似的。

其他家长们也随即一涌而上,纷纷询问,走到哪儿了?走多高了?还有谁谁谁吗?最后见过谁吗?老师在前头还是后头还是中间?山上有什么好玩的?

女孩们说,走得快的可能到山顶了;走得慢的可能还在山腰。

女孩们说,山好像没有多高,在山腰就看见山顶了。

女孩们说,队前、队中、队尾都有老师。

女孩们说,没有看见周学平、没有看见刘文化、没有看见李雨、没有看见范小蔓、没有看见……

女孩们说,我们也就是刚刚走到半山腰就和大家分开了。

女孩们说,还没看见有什么好玩的哪,除了山就是山。

家长们又纷纷议论说,这么高的山,干嘛往山顶带呀?要是城里的山,那高度都是有限的,香山不也就五六百米吗?可这山谁知道有多高呀,再说谁知道走到哪儿是真正的山顶呀,这山望着那山高,什么时候是个头呀,等等。家长们抬头望上去,山上树木繁茂,郁郁葱葱,一叶障目,万叶遮天,根本无从观察。

可是唯有尤扬注意到了女孩们身后山上的几个游荡的青年人。她慌忙地推了推顾万胜,示意给他看。顾万胜马上问女孩们,山上这几个人是干什么的?

一个女孩子回头看看说,这几个人讨厌极了,老跟着我们……

刹那间,所有家长的脸色都变了。

这时顾万胜等一行五人做出决断,马上上山,而且就跟上这几个人。立刻就有另外几个家长也加入进来。两个没受伤的孩子也吵吵着要跟他们再回山上去,却马上被家长们不约而同地制止了:既然下来了,就等于是逃脱了虎口,岂能再入虎穴?

如果不是身负重任,走在山路上的感觉其实是非常惬意的。林间秋风和煦,光影斑斓,午后明亮的阳光穿透枝叶的空隙,照在脸上,像有千万根细长柔软的须条触摸着你。

尤扬微微地闭上眼睛,享受着假想中的树枝的亲昵。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眼前的橙红色渐渐地变成了金黄色。尤扬这才发现,原来他们已经走进了一片鲜艳夺目整洁舒朗的黄栌树林。这意外的欣喜几乎使她忘记了此行的目的。自从香山的红叶成了全国的时髦,每到秋季,整个香山都踏不进脚去,汪洋般的人群漫天盖地,人比红叶多,树比黄花瘦。几乎有十年了,尤扬再没去过香山。

恰巧这时,顾万胜也在想这个红叶的事。他跟那位姓吕的家长说,这片红叶林还真不小啊,以后香山的红叶可以不去看了。

吕家长立刻说,这和香山的红叶可不是一个品种;您没看黄栌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可香山不仅有这种的,也还有那种五角形的,像雪花那样的……

顾万胜长长地“噢——”了一声,回头看尤扬,说,听见没?我还真没看出来……

说着他们就到了一处岔路口。那几个当地年轻人已不知去向。

路口的一根柱子上钉了七八块带箭头的风向标式的牌子,每块牌子指的方向都不同。一个牌子上写着“垂阳紫瀑”;一块箭头相反的牌子上是“滴水穿石”;一块是“松间朗月”;一块是“闻涛听鹂”;一块是“苍鹰远眺”,一块是“慧语禅心”……家长们第一次没了主意。

一位女家长说,这么多牌子!怎么刚才那几个女孩子没说呀?这可怎么办?

另一位女家长说,咱们应该问得清楚些再上路;都是急的。

吕家长说,我看不是这个问题,这只能证明她们还没走到这儿,就是说,咱们可能快赶上大队人马了。……要不咱们大伙喊一喊?他说着就喊起来,哎——哎——你们在哪儿哪——!

无人应答。大家就笑,说,谁知道你说的你们是谁呀!你得喊具体的名字。

吕家长不服气,说,喊我儿子的名字,还是喊你儿子的名字?

人们纷纷说着该喊什么什么,后来尤扬说,当然喊学校的名字比较响亮,而且也统一。

于是大家一起喊,八零八,八零八,——你们在哪儿?——八零八,请回答——!

猛然间,只听得头顶上,满山的孩子叫声,噢——这儿哪——!这儿哪——这儿哪——!

家长们都兴奋地笑了,说,这下好了,终于找到了。

顾万胜说,这下也糟了,更不知道往哪儿走了。

尤扬说,起码他们还在上边……

吕家长说,现在我建议,分头去找。但是咱们先说好,不论谁找到了,都必须大声告诉其他人,带着孩子一齐喊。对不对?必须!

家长们一致说,对对对!必须通知大家。

顾万胜又说,有手机的家长也互相留个号吧。

又有家长反对说,没用,山里根本没信号,我早试过了。

顾万胜坚持说,也许什么时候会有用,记一个吧。他把手机号和另几个家长交换了。

家长们这时重新研究路牌,看怎么走最可能遇上孩子们。首先“慧语禅心”被Pass,随即“滴水穿石”、“松间朗月”、“闻涛听鹂”也被Pass,在剩下的三块牌子里,家长们各自选了方向,分了不同的组合。

顾万胜这个组人最多,他们选的是“苍鹰远眺”,盖因为孩子们都想上山顶,这是可能性最大的一处景点。另外两组却认为,老师不一定愿意往那么高的地方带,又危险,又累;老师们毕竟是女的多。于是家长们分头出发了。

上山的路越来越窄,人工的痕迹也消失了,一看就是单靠行人踩出来的。路边的树林也越来越密,有时小路穿进树林又穿出来,越来越像林间小路了。

这时,尤扬记起从郊区走的前一天晚上,范志刚回来晚了,她问他干什么去了,他说是因为有人探险迷了路。当时她没来得及问他怎么找到那些迷路的人的。只记得他说他们连个指南针都不带,连个做记号的粉笔都不带。她就对身旁的一位女家长说,咱们谁身上有粉笔什么的?是不是应该做个记号?

那女家长摇摇头,看看她,不知说什么好,也似乎没听懂。尤扬就找到顾万胜,说,老顾,咱们应该做个记号了吧?

顾万胜马上响应说,对对对,谁身上有粗点的笔什么的?

家长们纷纷在身上摸索,但是统统没有。一位家长说,我看不一定用得着吧,要是连咱们都走不出去,那小孩们就更没戏了。

顾万胜对尤扬说,一会再说吧。如果林子再密了,咱们再想办法。

尤扬勉强笑笑,突然就强烈地想念起范志刚来。如果他在,他肯定会支持她的。眼看着树林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估计时间也不早了,她又对顾万胜说,老顾,咱们再喊一喊,看看他们在哪儿?

这个建议立刻得到呼应,大家又一齐喊起来,八零八,八零八,你们在哪儿?八零八,——

远处有人答应,是大人的声音,我们在这儿!——在这儿!

找到没有——?

……没……有……有——

听不见孩子的声音,让家长们有些疑惑,是不是越走越远了?这时顾万胜果断地说,咱们应该立刻与他们会合,因为起码证明咱们这边是没有孩子的。

一位家长说,同意!但是怎么走过去?是下去从那个岔路口重走?还是从这边横着过去?横着走可没有路啊!

这时一位女家长大着胆子说,我想下去了,真的走不动了;也许孩子们也都下去了哪。

同类推荐
  • 夜行·黄雀

    夜行·黄雀

    由藤萍所著的《夜行(黄雀)》内容如下:“唐研”,这个物种所有个体的名字都叫唐研,他们长得一模一样,可以自行分裂,无性繁殖。这个唐研皮肤白皙,穿白衬衫,戴金丝眼镜,斯文温和,总是微笑。 萧安,变形人,可以任意变换形状。自从遇到唐研,自从唐研被警官关崎怀疑成各种怪案凶手,就成了唐研的搭档,还要负责给他弄花生猪脚、水煮肉片什么的。 福伦别墅区地下车库走出一个看不清面目浑身雪白就像长满了羽毛的怪人,他跟一连串死者伤口相同但死状不同的案子有没有关联?而这个案子牵出一个百年前就应该已经死了的人——费婴,他竟活生生出现在众人眼前!
  • 朕是猫

    朕是猫

    小美是一名刚从护士学校毕业的年轻护士,在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工作,像她这样的年轻女孩,竟然很意外地接到了高高在上的军方雇佣函。在医院院长的办公室里,她忐忑不安地看见一名军官背着手,看着墙上的图表。看军官胸前那枚带翅膀的特殊履历章,此人可能是参加过太阳系战役的老兵。军官看见她,开门见山地拿出一封信,说:“我们的一名老战友快不行了,你们护士长向我推荐你,希望你能陪我们的那位老战友走完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日子,这是住址。”
  • 沙琪玛

    沙琪玛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春季里那个百花香

    春季里那个百花香

    侯波最新中篇小说集,包括《上访》《春季里那个百花香》《2012年冬天的爱情》《贵人相助》《埋坑》。《上访》写一个乡长“灭火”的故事,有点艰辛,有点委屈,有点无奈,有点关怀。《春季里那个百花香》写底层百姓不可控的命运。《2012年冬天的爱情》写两个“村官”令人难忘、欲哭无泪的一段经历。《贵人相助》写面对纷乱世事,好人怎么坚守做人本分。《埋坑》不是案情小说胜似案情小说,写一个可怜女人怎么让一群公安人员围着她团团转,派出所所长怎么因她而改写了命运。
  • 开花的石头

    开花的石头

    喜妹要出嫁了。喜妹今年刚二十,长得细眉大眼,身如摆柳,心疼死人了。喜妹家住在塬东面的苦水沟,离塬上十多里地,一溜上坡路。她家有两个孩子,她是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喜妹小学毕业就没再上学,她大那年秋上害了一场怪病,一觉就睡过去了。那年,喜妹刚刚十二岁,拖儿带女的母亲,就噙着泪让她去放羊。女大十八变,到了十五六岁,喜妹就出落成十里八乡少有的俊闺女了。自十七八岁起,说亲的人快把门槛都踩破了,喜妹都不乐意。这一回,喜妹还是不乐意的,可这回,为了哥哥大喜的亲事,喜妹妈由不得喜妹了。
热门推荐
  • 果然是王牌

    果然是王牌

    论演技她可以去演戏,论才艺她可以出道,论手速她可以杀天下,论体能她适合去当兵……最后……却选择了职业电竞!?第一场比赛。“不好意思,我来晚了。”临时队友在网吧严阵以待,她不声不响的拿下全场最佳辅助。第二场。“有妹子?”对面刺客打消了点烟的念头,在她斜对面坐下,“南笠电竞不怎么样,要不你来我们中南大……”他嘴角讽刺,像在笑话南笠有个拖后腿的。开局两分钟……【Firstblood】十分钟……【Unstoppable】【ACE】……“程然你没偷换角色吧?”队长偷偷问。“……什么?”她收拾好桌上的糖果纸,漫不经心地回。扫一眼页面,还是辅助。
  • 通玄百问

    通玄百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侯门嫡妻:夫人,拜个堂

    侯门嫡妻:夫人,拜个堂

    单清霜恨死那个戴面具的,那个一言不发就把她抢走的人,偏生又是如此的霸道,他还说,要抢她一辈子。温侯:我家财万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单清霜:你喜欢我温侯:我是侯爷!要不了多久还会是国公单清霜:你喜欢我温侯:我迷倒万千少女,多少人喊着要给我生猴子单清霜:你喜欢我温侯:能换一句么,我好歹也是穿越者……单清霜:我救过你,有两世记忆,一品诰命夫人,皇后是我姐姐……温侯:没错,我喜欢你,什么时候结婚?……
  • 被狙击的灰姑娘

    被狙击的灰姑娘

    从巴黎回来并受到诅咒的蓝晴海是超级首富的唯一继承人,为了逃脱这既让人羡慕又令人畏惧的现状,一次偶然,他把身份换给了另一个同样希望逃脱当前贫穷生活的女孩——米落柔。还没过几天奢侈生活的米落柔便以男生身份被送到了贵族学校。不料米落柔却把学校的制度改得团团乱……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幽默笑话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幽默笑话

    幽默笑话,具有语言诙谐、故事生动、短小精悍的特点,深受群众喜爱。本书编者遵循健康有趣、雅俗共赏的原则,从现今流行的幽默笑话中精选了上千则,并对其中一些作品作了文字上的润色,有些原无标题的加了标题,汇编成册,以飨读者。
  • 关汉卿杂剧散曲鉴赏辞典

    关汉卿杂剧散曲鉴赏辞典

    本书是本社中国文学名家鉴赏辞典系列之一。精选关汉卿代表作,并请当代研究者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其中诠词释句,发明妙旨,有助于了解关汉卿名篇之堂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关汉卿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色彩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 苍天霸主

    苍天霸主

    他是大帝转世,在身体里拥有前世的灵魂。先天的优势加上完美的身体,他把灵魂融合,历经磨难,一步步踏上这世界的最高峰!
  • 鲁宾逊漂流记

    鲁宾逊漂流记

    鲁宾逊是个英国人,1632年出生在约克市。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1659年,鲁宾逊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风,船上的桅杆吹断了,船也翻了,同伴们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岛边。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冷又饿,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 智囊(精粹)

    智囊(精粹)

    在古代,人们常用“智囊”一词形容足智多谋的俊杰人物,比如,战国时期的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西汉时期的晁错,足智多谋,颈下又有一个赘生物,好像袋子一样,因此汉景帝称他为“智囊”。《智囊》的书名正是撷取此意。《智囊》全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共10部28卷,收录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慧故事1238则。其中上智部、明智部、察智部,收录历代政治智慧故事,胆智部、术智部、捷智部,收录历代官吏处理政务的智慧故事,语智部收录历代辩才的智慧故事,兵智部收录历代军事将领的智慧故事,闺智部收录历代女子的智慧故事,杂智部收录历代黠狡小技之类的故事。
  • 进退失据

    进退失据

    高阳家的屋里有一个很大的炉子,火很旺。一个铁锅里炖着红烧肉,放了土豆、花椒、大茴香和小尖椒,酽酽的红油汤因为温度不够,散漂着僵僵的油皮,再烧那么一点点汤就滚开了,得再有一点点火。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汤锅被端来端去的,总开不了。范中原就在屋子的另一端,和什么人高谈阔论,慷慨激昂的语调很响地传到岳月耳朵里,却看不见他的人。岳月的注意力都在那口锅上,高阳家住的房子,狭窄而拥挤,炉子周围堆满了东西,岳月焦急地想把那口锅放在炉火上,炉火却总被别的东西占着,总放不上……就被铃声惊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