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5100000003

第3章

四、

齐心一直是个坚强的女性,实际上她崇尚坚强。她失去父亲的时候刚刚十岁。父亲是当代中国军事史上一位颇有名气的将军,父亲去世时,母亲领着她和弟弟站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里父亲的遗体旁边,她的眼泪夺眶而出,母亲拍拍她的肩膀说,坚强些,要给弟弟做好榜样。于是她学着母亲的样子,咬住嘴唇,吞下泪水;可惜弟弟并没有学她,他还不懂为什么要咬住嘴唇看爸爸睡觉。

在一个军队子弟学校里她当过少先队大队主席,各门功课都拔尖,她还是学校合唱团的指挥。每当红五月歌咏比赛或者其他什么庆典,当台上大幕拉开,露出穿着鲜艳服装的合唱团时,总是她精神抖擞地走到台中央,向全体观众行一个极标准的队礼,然后喀嚓一转身,稍静片刻,双手猛地一抬,威风凛凛,全场立刻鸦雀无声。接着合唱团的歌声响起来,在她有力的指挥下,歌声铿锵,富有节奏,也极其整齐划一。“我的歌声快快飞吧,飞过大海迎着朝阳;飞呀飞呀飞呀,飞到战斗的亚非拉。告诉伙伴们,我们支持他,我们支持他,我们支持他,被压迫人民心连心,我们永远是一家……”

人为什么要坚强,她从来没想过。她只把它当作生活规范接受下来。坚强就是不怕困难,坚强就是勤劳勇敢,坚强就是和坏人坏事做斗争……

几年以后她恰恰赶上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在人头涌动的北京火车站月台上,人们高声朗诵着红卫兵诗人郭路生的诗,《最后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的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心碎的汽笛的长鸣。

……

告别的声波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脚下缓缓移动,

妈妈,妈妈,妈妈别离开我啊,

心啊,心啊,心啊别这样疼痛!

……

我再一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要紧紧地抓住她的衣领,

亲热地对她粗声粗气地叫喊,

听见吗?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

齐心和伙伴们趴在车窗口,车开动的时候,同伴中的几个女生都哭了,她们把手伸出窗外,和月台上的不论什么人疯狂地拉手,似乎抓住任何一只手都是抓住了北京。

齐心坐回座位。她早早地就把送行的弟弟打发走了。她不喜欢临别时的哭哭啼啼。她严肃地坐在那里,等火车驶远。几个女生终于泪水涟涟地坐回了座位,车厢里还是一片哭声。她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道,同学们,各校的同学们,我认为,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悲观伤感的情绪对我们队伍的侵蚀,我们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伟大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去。我建议,咱们大家一起唱支歌……

她的声音被各种不满、不屑以及反对的声音淹没,但她所倡议的歌子仍然在一部分人中唱了起来,“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黑夜里想你有方向,迷路时想你心里明……”

一个外校的高年级男生挤过半个车厢走过未。他的一副沉稳坚强的外表给予她好感。他们互通姓名。这种突然而同志式的相识方法在当时是十分流行的。

贺平东说,我们必须在知识青年中间克服一种悲观失望的情绪,无所作为的情绪,自暴自弃的情绪;这需要我们一切拥护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伟大战略部署的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齐心直率地望着他,望到他的心里,看出他是一个和自己一样有理想、有抱负、有着一往无前的决心和坚定信念的人。她愿意和这样的男生成为战友,她说,贺平东,到了地方,咱们两拨人争取分在一起。

她还记得,贺平东当时有些意外,他十分审慎地思考片刻,未置可否地说,到时候再说吧。她没有多想,她认为这就是允诺,不过是一种有着矜持外表的允诺。事实证明她想对了。贺平东下车后主动找到县知青办和公社干部,要求把齐心她们六个女生和他们六男二女分在同一个村。

五年以后他也是这样望着她,她抱着一叠为他洗好的衣服,站在集体户他的土炕前,等他做出最后的决定。终于他说,今天晚上,你就搬过来。

这一天,他和她刚刚从公社领了结婚证回来,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扎根农村当一辈子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决心,同来的伙伴们都走光了。贺平东曾经两次、齐心曾经一次让出了升学或招工的指标,他俩一直像在比着谁的决心大。

送走最后一个伙伴之后,站在空荡荡的集体户院子里,贺平东说,就剩我们俩了。

齐心说,我愿意一辈子扎根农村。

他平静地问,真的吗?

她答,看行动吧。

他皱起眉头,深沉地望着远方说,我不希望你为我做牺牲。

她更深沉地说,不单为你,也是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信念,为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希望,我愿意贡献自己的一生。

他俩仍住在集体户里,一个住东厢、一个住西厢。不几天村里就有流言传播,贺平东这才做出决定:要么结婚,要么把齐心转到邻村去。齐心选择了前者,她很久以来就迷恋于平东的带些忧郁的严肃神情,也早早把他那副若有所思的眼神学了过来:她模仿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式的稳重,模仿他“咬碎仇恨强咽下”的隐忍;她不知不觉地模仿他的语调,模仿他的姿态。模仿他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习惯方式。如今,他像平时研究各种秋收计划似的提到了婚姻,开始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没有爱的字眼,没有多情热切的目光,表明这只是深思熟虑之后的一种选择。尽管这正是他与众不同的一面,尽管正中下怀,然而她还是觉得缺少了一点点想象中应有的激情。那时候的青年人争相表现深沉。他们经过文化革命的风风雨雨,反反复复;他们经历得太多,成熟得太突然,于是要表现这些经历,要表现这种成熟,仅仅慷慨激昂、义正词严已不足容纳,只有沉默寡言、深思熟虑的外表才能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和神韵。于是一切表示自己有思想的青年人都变得深沉极了。齐心和贺平东都耻于袒露激情,认为激动是很浅薄的感情,说出来就更浅薄了。

结婚的决定很快。第二天他们就去了公社。回来的路上,口袋里揣着大红结婚证,贺平东才第一次名正言顺,脚正不怕鞋歪地攥住了齐心的手。齐心第一次觉得自己铁姑娘一样的双手又小又软又冰凉,想起自己几年来苦苦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实际上是她暗暗地击败了集体户里所有的女生,包括平东当初带来的两个女生。心里酸酸的,几乎哭出来,又忍住了。她发出坚定的誓言说,平东,今后我们共同奋斗,生死与共了。

平东紧紧地握着她的手,说,对,像马克思和燕妮一样。

我也许做不好,她说。

我相信你,你能做好。

他们从公社供销社带回几斤杂拌糖、两条廉价卷烟和核桃、大枣,当晚就举行了革命化的婚礼。队里的贫下中农们都来坐了坐,说会儿话。吸几支烟,临走揣起一把糖,人来人往也闹到半夜。

子夜来临。

人一走光,二人相对,便觉出不一般的心境。平东的脸已经红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带些忧伤地望着她。关上灯,过来,齐心儿。

齐心拉灭电灯,借着月色,走上前去。他一把抓住了她的手。一双潮湿、热乎乎的大手捂住了它们,轻轻的,从手心到手腕,从手指到手背,每一根细骨,每一处皮肤,他都急切地抚摸着。于是她的手指抽搐了,痉挛了,它们无秩序地配合着对方,贪婪地体味着对方的温度,感受着对方掌心硬茧的摩擦。一根一根关节粗大的手指,一条一条鼓出皮肤的蚯蚓般滚动的血管,带给她前所未有的心脏的抽动。夜色中,新郎和新娘手握着手,长久充满着手的激情。

齐心有所期待,却说不清是什么。她的一双手融化在平东的手掌中,这时,平东的手悄悄挪动了,挪上她的手腕。这一跃动,使齐心的期待明确了……她想要他的怀抱,他的胸膛。可此时平东的手刚刚挪上她的小臂,路途还遥远,她的气息紊乱在明确的期待中,眼睛也睁不开了,她没有勇气迎接她的期待实现,猛的,平东撒开了手,几乎同时,他抱住了她。

她的终点到了。她的身体撞上了他的胸膛,像短跑运动员撞上了终点线。耳朵里响起尖锐的哨音。是上学时体育老师衔在嘴里的那种哨子的声音。他是爱我的,她想。

他久久地拥抱着她。然后两人在月光中相拥着上床,和衣而卧。梦里,她已是一个小孩的母亲,孩子的爸爸是个四十多岁的农民大叔。队长领来一个人;说是来看她的,那人站在门口,逆光中那人痛苦的眼神提醒了她,他竟是平东!平东说,想不到你真的扎根了。

她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邋遢不堪,心里很别扭,就说,你不扎根就别来讽刺别人!

他说,我就是来看看你,其实我也扎根了,在别的村。

他说完就走。她猛地想起什么,忙问,你去哪儿?你不是和我结婚了吗?

一句话说完,一下子就惊醒了。她在平东怀里,两人身上的衣裤都被汗捂得潮乎乎的。好幸福啊,我们的新婚之夜。她想。

眼前是那张亲爱的脸。她只用一根食指轻轻地在他的脸上滑动,勾勒着他宽阔的额头,高且直的鼻梁,方正的下颌,还有线条生动的嘴唇。这一切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她的手指停在他唇下那块浅浅的低凹处,那里有一个平缓的翘起。这时,平东的头往下一压,齐心的手指就被含在他的口中。他醒了。他们接吻。在完全由平东控制的程序中她只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他们缠绕在一起。平东比昨夜更奔放,更肆意,嘴唇带给她完全不同于手的新感受。被吻得一片空白之后,她想到,这才是真正的新婚之夜啊!

同类推荐
  • 世纪大提速

    世纪大提速

    故事发生在北方铁路局下属的凌水车站。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昔日计划经济培育的“铁老大”早已风光不再。货源不足、运力过剩、收入锐减、事故频发、职工下岗……种种弊端使得这些当年的天之骄子们陷入四面楚歌:他们每天必须应对的是如何落实上面的刚性下岗减员指标,是如何解决月月拖欠薪酬的劳资问题,是如何应付四面八方伸过来的利益之手;真正用来抓生产、搞经营的精力已所剩无几。作为北方铁路局下属的一个重要车站,凌水站同样也处于改革前夕的“阵痛”之中。
  •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对一个死者的审判

    对一个死者的审判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蚀骨婚事

    蚀骨婚事

    五年前,他对她说:要么离婚,要么守活寡!五年后,她对他说:这位先生,我们认识吗?结婚纪念日,她等来的是一份离婚协议以及老公亲手给他准备的生日礼物……一个没穿衣服的男人。该说她的前夫慷慨,还是体贴呢?容貌被毁,她记下了;蚀骨之痛,百倍奉还。待她华丽逆袭,复仇之路才刚刚开启。
  •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集合了托马斯·曼早期杰出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小说《迷失威尼斯》、《托尼奥·克律格》、《特里斯坦》等四部中篇小说。追寻美,追求爱,期盼逃离现实的藩篱,渴求外在世界与内心的平衡等等都是艺术家们永恒求索的话题,在《迷失威尼斯》中,或许会有一些新的答案。
热门推荐
  • 琴瑟兀

    琴瑟兀

    他,既是高冷孤傲的江南首富之子,又是高冷孤傲的江南首富之子。她是护国大臣膝下之女。原本毫无牵连,却在一场风波后意外结缘。 生离死别,爱恨情仇,两人的命运究竟走向何处…… “我只愿你好,我喜欢你与你无关,可你不喜欢我却与我有关”“我心之所向便是于你。”
  • LOL之是劫非杰

    LOL之是劫非杰

    英雄联盟里劫是一个阴险狡诈,杀害师门的冷血家伙。而在这书里我想写一个不一样的劫,你会觉得熟悉,却又陌生的劫,希望能颠覆你心中劫的形象。还有这个书的人物背景,英雄年龄,大陆地域可能和原LOL背景不太一样,抱歉,最后希望你们能喜欢那天天色阴暗,男孩亲眼看着村庄毁灭,入眼满是鲜红,入耳尽是哀嚎;那一天色昏暗,男孩亲手杀死那个不知对他好还是坏的人,入眼满是愤怒,入耳尽是咒骂……ps:(新人求支持。)
  •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 清水田园

    清水田园

    古代米虫生活不好过,有靠山才能衣食无忧,把酒话桑麻。一无富贵,二无权势,怎么破?段一:“刘志阳——!不要以为中个秀才就有多了不起!虽然这个年代要考个秀才比考个名牌大学难多了,但是也别这么自以为是,等我哥哥过了县试、府试、院试,那也是百里挑一的生员,我现在明明确确的告诉你,想娶我,你——门都没有!”
  • 山岚清风情

    山岚清风情

    天因国他位高权重,权倾天下,这样的人是一只没有脚的小鸟,在爱情上永远不会为任何一个女人停留下来。他知道自己将会陷入无尽的爱恋,哪怕这是一段让他心痛的爱。相爱,但却不能在一起,身份的差距阻碍着林青青追求真爱,而在最后,她们两人能否顺利的在一起呢?
  • 元界之劫

    元界之劫

    元离去了,留下一个将要走向灭亡的宇宙,赵锦的穿越开启了林宇的宿命,林宇由凡人一步步成为绝世强者,但到头来发现有些事其实早已注定,无法更改!但是宇宙毁灭也不能阻挡林宇拯救众生的信念。
  • 快穿之女配系统要上天

    快穿之女配系统要上天

    某女一直觉得自己活得还不错,直到被某个系统绑上,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假象!某系统:“宿主,你想活吗?想活就和本系统绑定,绑定以后好处多多,变成白富美,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某女淡淡地瞥了某二货系统一眼,道:“我只是自己想活,不用和我扯这些没用的。”某系统的显示屏上滑下几条黑线,“……”当初选这个宿主是对是错?
  • 禅宗永嘉集

    禅宗永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

    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

    年轻的朋友,你是不是有过因胆怯而语无伦次的尴尬经历?是不是常常在当众讲话的时候感到手足无措?是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妙语惊人、出类拔萃的“口才少年”?……《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可以帮助你建立自信,具有敏锐的思维,让你获得卓越的口才,令人刮目相看。《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汇集了卡耐基多年来当众讲话、演说的经典案例,以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分别从技巧修炼、交流互动、即席演讲、仪态谈吐、自我挑战、口才储备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指导,旨在帮助青少年建立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系统,传授如何运用能言善辩的口才在校园、社会、家庭中充分展示自我,获得把握有利于自身成长和走向成功的契机。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被称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徐志摩,是一位独抒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追求“爱、美、自由”,这成为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主题。本书精选了徐志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和散文,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作者那诗人的气质和文人的儒雅,尤其是那自由浓厚的浪漫气息,独具神韵的唯美意象,幽雅清逸的语言风格,读来更是让人沉醉。在欧州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家。比起诗歌,他的散文更直接、更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复杂思想和人生态度。他眼界开阔,兼收并蓄,散文更是融合了东西方散文小品的特性和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中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