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6400000012

第12章 澡雪春秋(1)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上篇

早我出生10年出版李长之先生的《孔子的故事》在而立之年读到,竟不能释手,已经是第三遍读它了,这部有着钢蓝底喑哑般的封面上站着从儿时记事起就熟悉不过的形象,那个老人已经有两千五百四十八岁了,却仍是那样矍铄俊彦、清朗澄洁,他站在那里,脸上永远带着世人无法表述而又是对世事全然了于心的参悟的微笑,那种兼有正直坦荡之质与凛然威严之气的神貌,即使在兵荒马乱的中原地带行走、流浪的那些昼夜兼程的14年里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占了这本不足7万字的“小”册子的中心篇幅的,是孔子由鲁出走后的在中原诸侯列国的辗转,齐景公的80名美女、120匹骏马停在曲阜南门外,鲁定公与季桓子的目光便越过了3年前夹谷之会为鲁国赢得三个城池的孔子,而变得模糊起来,孔子并没有等来祭天的祭肉,而在于路催促下上了路,走到鲁国南境屯时,等到的也只是一个送行的师已,而他的到来也仅是为了探探孔子去国的口风罢了。有谁想到了这就是那个遥遥的14年羁旅的开头呢,催促老师出国的子路想到了么?受到冷淡的孔子想到了么?命运倒出的这样一个线头,它的终点又结在哪里,那一同在黄昏时走出国境的有着缓缓影子与清瘦身躯的一行读书人,会想得到这场自我放逐的结局么?

孔子终于出走。他无法忍受的就决不营苟。

无论历史如何记述那个孤单的开始,孔子还是做出了他的选择,无论这选择是在怎样一个被动的境遇里发生的,无论他是否知觉到这选择背后即是对自己的选定进一步的全心意的承诺,对那个自觉到又未详知的将来,对天命所要他接着做的;反正,他上了路。这一年,是公元前497年,这一年,孔子55岁。此后,是在卫国受到的监视,过匡城的被拘留,晋国边界上的天不济,复回到卫国后的3年滞留,过宋国时遭到的迫害,在陈蔡的绝粮,不辞劳苦行至楚国边缘却逢楚昭王病故,负函的等待成为泡影,返卫而后归鲁,生命里的14年光阴是由车辗上的尘土做成的。我手上现有的两幅《孔子访问列国诸侯示意图》,见于齐鲁书社1985年3月版的《孔子评传》(匡亚明著)和花山文艺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的《孔子传》(曹尧德、杨佐仁著)。从两幅图上,可以想见只有马、牛和木碾车的时代里的那样一种辗转:鲁之曲阜,过大野泽,经郓城到卫之帝丘;至匡折回帝丘到曹之陶丘;经定陶到宋之商丘;向西经睢县到郑之新郏;向东南到陈之淮阳;折向西南到蔡之上蔡;南下至负函(今信阳市);匡氏书中的图这一处已是孔子行迹的最南端,曹、杨的示意图将孔子的行迹向南延展到郢,在汉水以南。回走的路线是由重线标识的,由负函或郢直接到卫,由卫东行至鲁,南下的折线与北上的直线标识着不同的心境,那种向上穿越中原的气魄有一种归心似箭的味道,“归欤!归欤!”的急切语气里当然有天命不遂人愿的不甘。

展卷看一个人的行走变得如此具有魅力——原来不曾发现,以至我将匡氏书前那幅较为详尽的图复印了放在书桌的玻璃板下,渐渐地,鲁——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国名,变得不再遥远,而那途经的自远古时就闻名的几大水系——济水、颍水、淮水或者还有汉水,以及流淌其间的睢水、沙水、汝水都变得清晰起来,仿佛它们是一条自东向西横亘中原的河流,可以看见它在阳光下反射出的黄金碎片样的波光粼粼。实际上,孔子不曾到过比负函更南的地方,比如曹、杨两人绘出的当时作为楚国国都的郢,那应是汉水流域,现在的湖北境内,史记上说到的负函即现在淮水流域的信阳市应是当时孔子足迹的极限了。

俯身望着这些中原地名,这些一个55岁的老人一步步跋涉到69岁的地方,那些折线与直线的来去,心里是曾暗下决心沿着它走上一走的。地点都集中在山东、河南境内,现在又有着大大方便于古时的交通,作为一个生长于中原的后人,没有理由对两干多年前的那次中原的流浪采取漠视旁观的态度;而且我想,如果走的话,也应该是走的最朴素的方式,用脚丈量,太想知道的是那个藏在一个个地名后的思想秘密了,在春秋那样一个大动荡的时代里,一个人走在诸侯争权、国家裂变、礼崩乐坏、人心游移一切都不稳定的路上,一个人面对着一个冰上火中的世界——尤其中原小国常常旦存夕逝的世界,那个领着一群弟子在此间到处闯荡寻找出路——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时代——的已然超出了他自己所说的“知天命”年限的人,他想要以那行走寓言的究竟是什么呢?这个谜,是只有亲身走一走那路或许才可解开的呵。

让我真正看重长之先生这部加了后记方满110面的书的——现在哪一部儒学传记不是洋洋数十万言,而当时这部小册子才花到4角钱即可购到——是它正文前附着的一些墨拓和手绘一幅选于明墨拓孔子世家图,讲孔子和弟子们在宋国树下讲学,《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的那句话就是这时说的,面对弟子“可以速矣”即让其快一点逃离的劝解,孔于脱口而出:“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一幅是明崇祯刊圣迹图,内容是孔子在陈国到楚国路上被乱兵包围住,粮食也吃光了,可是他还照常给弟子们讲学。关于这幅图所描绘的事件下面我还要涉及。《史记》记载的这个楚狂人是出现在长沮、桀溺和荷蓧丈人之后的,孔子答前两者尚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自辩与“隐者也”的不予理会,而对这个歌人,他下了车,想与之交谈,那人却趋而去,只留了背影给孔子。图上孔子尚立于车上,抚栏而听,更细部的表情看不分明;图中的孔子正面居于黄金分割位置,他的前方是一案几,弟子们立侍周围,奇异的足孔子头戴一顶官帽,年纪似乎比流浪时还要小一些,那幅肃然沉着的表情有些不似在途中形象的亲近平易。讲学、旅行与著书构成了孔子一生,所以那概括也相当容易做,那结论好像也是现代至今一切知识分子所做和正做的。多多少少,单从这点来看,每个选择了如此生活的知识者身上都打着一些当初孔子的影子。然而深想那行走的目的时,会有一种眩晕,一种目的与初衷相叠的感觉,纠缠不清的是那离开的缓慢却果决,如果没有子路的催促呢,他最终也还是要离开的,他离开的不是因美女与良马而引起的智不如声色犬马的一时委屈,“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才是他远远走开的原因。他无法忍受的不是这样一个国君,而是自己的祖国竟掌握在这样一个国君手里的事实。他感到窒息。而他精心维护的仁又无法使其采取兵变的形式——虽然他在以后也曾遭遇过这样的机会,但他实际上拒绝叛乱这种方式,他一生都在拒绝着这种方式,是为了要为一个时代建立一种稳定的秩序他才不倦奔走的。实际上与其说他是在期待着一个发现他治国才干的明君,不如说他以行走的方式远离着任何当时行盛于世的不义,这层隐衷使那场延宕了14年的行旅有了一种放弃的色彩,他所积极寻找的和他所一定抛弃的相互纠结,直到3年居停去陈的那份感慨——“归欤归欤!吾党之小于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其初又是什么呢?有种警醒在里。14年的明君之梦,终于被归鲁后的学问生涯代替,也许真正的经世治用不是面向一国一城的,一种秩序的实现恰是覆盖一个时代的。这可能就是楚昭王之死给孔子的绝望中的惊悟。也是他急于要回国却又不为仕的缘由。14年的行走给出的结论竟如此急骤,有《论语.为政》为证: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句话正讲在他由卫返鲁的时候。

是呵。“其初”是什么?

先是不愿与一个国君为伍,离开一个具体的地方,再是不愿与一切国君为伍,离开一个现实无法实施的念想。从起初到终论,其间隔着14年的路程。孔子坚执的仍是他起初坚执的。路途的蹉跎坎坷并未磨去这一点,反而更成就了它。正是将“有为”看成是在更大范围与更长时间里发生作用的事,孔子才在晚年选择了文化,这与其初他的进取——教育相一致。孔子曾在路上问子贡:“你以为我是因为多学而认识到这一切的么?”子贡反问难道说先生不是么?孔子否定于此,那答案是:“予一以贯之。”由是,返观那场颠沛便已积有一种芳铡在内。有志向在里,也有疑窦在里。

君子不器。

所以他将那一个问题反复地提于弟子面前。

“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古时诗歌上说,又不是老虎,又不是犀牛,徘徊在旷野,是什么因由?是我们讲的道理不对么?不然,我们怎么会困在这里呢?

他问子路。得到的回答是:怕是我们的仁德不够?人们才不相信我们;怕是我们的智慧不够?人们才不实行我们的主张吧。——他对这个回答的回答是,如果有仁德就会使人相信,为什么伯夷叔齐会饿死呢?如果有智慧就能行得通,为什么比干的心会被人剜掉呢?

他复问子贡。子贡答道:先生的理想定得太高,所以天下不能容先生。先生能不能把理想降低一些?——他对这个回答的回答是,一个好农夫耕种不一定有好收成,一个好工匠做好话不一定正赶上需要,一个想有作为的人有他自己的主张并将它有条理地发表出来不一定人家就接受。你不追寻你的正道而只计较别人是否接受,没有远大的志向呵。

他将同一个问题提于颜回。得到的回答是:先生的理想定得高,所以不相容于社会,但先生一直身体力行推行理想的实现。不能相容又有什么关系?不能相容,才可考验出有德人的涵养。拿小出好主张,是我们的可耻,有了好主张而没有人实现,是当权者的可耻。不能相容有什么关系?不能相容,才可考验出有德人的涵养。对这样一个答案,他是欣然而笑的。于是那即兴的幽默感——为将来多财了的颜回管账——使其回到了他一贯的乐观。君子不是一件器皿呵,怎能用有用无用衡量他呢?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那反复提给弟子而只要一个答案的问题,是不是也是想向自已求个结论呢?孔子内心是那样的寂寞,不是求而不得不见容于世的落寞,而是同道之中知者寥寥的寂苦。是呵,不是老虎,不是犀牛。徘徊旷野,所为何由?孔子是那样地自疑,并只从自疑中确认自信,他问这个问那个,也同时问自己,难道有什么错了么?在哪里?陈蔡之厄发生于从宛丘到负函一段的路上,楚使人聘孔子而孔子也要前往拜礼的路上,吴、楚交战,陈、蔡怕楚任用孔子而危及两国,便发兵将此一行围于郊野。几天的绝粮正如上述明崇祯刊圣迹图中刻划的——孔子讲诵弦歌不衰。这一年,史书上记是公元前489年。然而,俯读《孔子访问列国诸侯示意图》,这样的地点又在哪里呢?

颍水无言。

汝水无言。

那时并不知已有人间歇走过了这样的路途。在不远的10年前,1987年夏至1989年春一个老年人为写《孔子》在其写作前后,6次从异国跑到中国访问山东、河南,并沿孔子被逐出鲁后和子路、子贡、颜回等弟子历经的14年流浪之路走了一遍。一个80岁的老人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仅只是写作的需要或吸引,他在序中说道,自己晚至70才读让之倾倒的《论语》,而成全了旅途之乐的只是那不足两万字的断章片语“深深打动我们这些即将对人生进行总清算的老人的心”——这样一个简单的动机。

一个身材修长的人缓缓地走在前头。

这是这部由蔫置作叙述人的小说讲到的孔子的第一次出场。日本作家井上靖写道:整个山丘覆盖着沙子,连一棵树也不长,但山丘与山丘之间,点缀着稀稀落落的柳树……一个身材修长的人缓缓地走在前头——多少年来,这个人何尝不一直这么着走在前头。在井上靖为写这位老人而奔波于中原路途上时,我相信,他也一直这么着翩然走在作家的前头。于是那座毗邻蔡国的陈国边境的村庄也渐渐地摇近了。“我们仰面躺下,发现头顶上伸展着巨大的桐树枝柯,浅紫色的花朵缀满枝头,在我们这些流亡者看来,显得那么怪诞虚幻又富丽艳美。太阳已经坠落,余晖还在四周荡漾返照。孔子端坐在桐树底下……正用指甲弹拨乐器,琴声悠扬动听。”再没有见过以这样惟美的文笔写陈蔡之厄的文字了。打断了老师的弦歌的,是子路。这就是《史记.孔子世家》中那节著名的记述了,子路几乎是半愠怒地走到孔子面前发问的——那牢骚与怨气都已不可遏——“君于亦有穷乎?”——这无疑是对孔子一向的“仁”“信”之教的挑战。孔子是这么回答他的弟子的,他一定是停下了于中的琴,但目光却留在那几根静寂而不发出声响的弦上,他缓缓地说出了使几千年儒学讨论遍生歧义也是儒家立身修德的话: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同类推荐
  •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说人与说诗

    说人与说诗

    这是一本抒情散文,运用了积极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从说人和说诗的角度,写出了什么是诗歌,诗歌的作用等,让读者对诗歌有进一步的理解。
  •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且以情深共白头

    且以情深共白头

    本书有六十余个小故事组成,都是关于相处的故事和道理。希望这本书,能够给痛苦中的人一点点前行的力量,让幸福的人守好自己的幸福,让迷茫的人看到一丝曙光,让深夜失眠的人感受到一丝温暖。相信自己,每个人到最后都会幸福,如果不幸福,说明还没到最后。只要你好好爱自己,就会有人带着满满的爱来找你。
  •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收录了石评梅的大部分散文及小说作品,介绍了石评梅自身的情感苦旅和内心的彷徨与迷惘,揭示了“五四”时代知识女性在情感与理智冲突中的挣扎,言语之间充满了对爱情的追求、光明的渴望,以及对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呐喊,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热门推荐
  • 夏日热茫茫

    夏日热茫茫

    某小区门口,顾程城停下脚步,他觉得自己快要被这个女的逼疯了一路上像只麻雀一样叽叽喳喳跟着他来到这里,他不禁咬牙切齿问:“你还要跟我到什么时候,你难道不用回家吗?”“回呀,我也住这里呀”她一边回答一边笑嘻嘻从书包拿出门禁卡,在他眼前扬了扬“看,我没有骗你吧。”手上的确是小区的业主卡。青春年少的回忆,是否还能再重拾?
  • 万妖至皇

    万妖至皇

    弱肉强食,宁有种乎?妖族,天生卑微?妖族,只配奴役?妖族,永远只能藏匿于白山黑水之间?不!十万大山之中,少年仰天咆哮,崛起于宗门小派,征战于九州大陆。他誓要为妖族正名,上古血脉,万妖臣服!
  • 史通会要

    史通会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美不过爱上你

    最美不过爱上你

    在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事便是,你爱着的人正好也爱你,可惜这个世间大多数人没那么幸运。程羽菲打开门,却看到敲门是个小朋友,“小朋友,你找谁?”“我找爸爸。”“你爸爸不在这里,你是不是敲错门了?”安明嘉小朋友不停的摇着头,“没敲错。”程羽菲笑,“小朋友你几岁了?”“六岁。”回答的不是安明嘉,而是电梯里走出来的安亦城。
  • 绝恋之至尊运道师

    绝恋之至尊运道师

    她带着前世的记忆投生在这个以修炼灵力为尊的世界,发现她比前世还不如,缺钱、缺势、缺本事……哎!唯一不缺的就是不屈不挠的精神。看着只剩一年时间的母亲,她叹了口气,在这个世界上不能修炼灵力,跟弱鸡一样的她该如何挽救母亲的命?她就不信了,前世天才的她会在这个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世界窝囊一辈子!不会,学!没钱,赚!学炼药、修灵力,带着她的奇葩灵宠,为了救母亲,寻父亲的初衷,她踏上了一条荆棘与幸运并存的路!一件件光怪陆离的事发生在她身上!没有灵力却能血契灵宠!这是好事吧?可是这灵宠却是一棵树,一棵树也就罢了,为毛什么本事也没有,偏偏还很能吃!能吃也就罢了,偏偏还吃的很挑剔!终于能修炼灵力了,可是为嘛她的本命灵宠是个跟她小拇指那么粗细的一条小蛇,估计掉在地上都找不到,是个蛇也就罢了,它头上那根诡异的草是怎么回事?见过蛇头上顶着王冠的,可你们见过蛇头上顶着一棵草的吗?最悲催的是,她忽然间看向路上行人的时候,他们身上都围着一层雾气,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她的眼睛出问题了?是运道?人的运道也可以主宰的吗?唯一觉得安慰的是能修炼灵力后身体里出现的空间,简直是敛财外加保命的神器。不过这个看上去仙气飘飘,实则腹黑奸诈的妖孽什么意思?“你自己下去?还是我扔你下去?”“啊!”不就是因为他长得芝兰玉树、俊美如仙的多看了一眼吗?呃,还因为他天赋卓绝、修为逆天流了点口水,而这口水好巧不巧的正好落在了他翩然若仙的白袍上了。那也不至于霸道的把她从悬崖上扔下去吧!虽然从悬崖下爬上来后,她的修为大增!哎,惹不起,她还躲不起吗?事实证明,她的确躲不起!好吧,看在有他在小命比较安全的份上,就忍了吧!可是他变本加厉,又开始霸道的威胁她了。“我去云海大陆的时候,你要是不能跟我一起去,我就掐死你,据说灵魂是可以带走的。”他笑的如仙如画,说话声音也充满磁性很好听,可是她却吓的从头麻到脚趾头!她默念着,自己绝对不是因为怕他,她本来就是要去云海大陆寻找父亲的!忍,等自己的实力超过他了,一定扬眉吐气把他虐成小乖猫!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她与他的牵绊早在千年前,她从桃树枝头落入他掌心时就注定分不开了!注:阳光只写一对一的宠文,稀罕亲们收藏加留言,永远不删除!推荐阳光的完结文:《婿谋已久之闲王宠妻》http//www。xxsy。net/info/777074。html
  • 绝世无双:邪王盛宠倾世妃

    绝世无双:邪王盛宠倾世妃

    她,是21世纪的天才少女,容貌无双,拥有一手好医术和毒术。她还是21世纪的绝顶杀手,人称血色妖姬。身为天才少女的她,一朝穿越竟成了废材一个,这难道是天意?不不不,她才不信这什么天意呢,她只相信自己,因为在她的字典里就没有废材这两个字。于是她走上了重回巅峰之路,驭万兽,炼灵丹,打坏蛋,护家族,一朝从废材逆袭成了天才。终是有一天,她站上了顶峰,一身白衣宛若九天神女的她站在高处俯视着那些曾经小看过她的人,把他们惊悚的模样尽收眼底,勾唇笑道:小样,都看傻眼了吧,敢说姐是废材?嘁!那是因为姐怕到时候把实力露出来后会吓死你们这群****!!!
  • 方与圆全集

    方与圆全集

    方是刚,圆是柔。方是原则,圆是机变。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方外有圆,圆内有方。能方能圆,亦方亦圆。方圆合一,无往不胜。方是为人之本,是做人的脊梁。圆是成功之道,是处世的锦囊。本书从人际交往、生活态度、人情世故、职场法则等角度出发,结合古今中外的大量经典事例,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为人做事的方圆之道,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并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窍门,赢得良好的人脉,营造一个和谐的交往和生存环境,从而享受惬意快乐的人生,成就一番功名和大业。
  • 穿越之修仙高手

    穿越之修仙高手

    地球历,三个月前。吴悔失恋买醉出车祸,却不料灵魂穿越到了修仙界。修仙界历,三百年后。吴悔重伤救人遭暗算,却不料灵魂又穿越回了地球。修仙界已去三百年,地球方才三个月。他一梦而醒,恍如两世轮回。这一世,只愿快意恩仇,重回巅峰!
  • 名人传记丛书:华兹华斯

    名人传记丛书:华兹华斯

    名人传记丛书——华兹华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同人心一样不朽:“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想拥有李咏、汪涵、何炅这些主持名嘴的口才吗?想在主持台上谈笑自若,潇洒自如吗?最权威的主持人口才修炼手册,崔永元、杨澜等央视名嘴都在看的口语教材。让你轻松掌握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说话讨人欢心,左右逢源,在职场上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