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6400000012

第12章 澡雪春秋(1)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上篇

早我出生10年出版李长之先生的《孔子的故事》在而立之年读到,竟不能释手,已经是第三遍读它了,这部有着钢蓝底喑哑般的封面上站着从儿时记事起就熟悉不过的形象,那个老人已经有两千五百四十八岁了,却仍是那样矍铄俊彦、清朗澄洁,他站在那里,脸上永远带着世人无法表述而又是对世事全然了于心的参悟的微笑,那种兼有正直坦荡之质与凛然威严之气的神貌,即使在兵荒马乱的中原地带行走、流浪的那些昼夜兼程的14年里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占了这本不足7万字的“小”册子的中心篇幅的,是孔子由鲁出走后的在中原诸侯列国的辗转,齐景公的80名美女、120匹骏马停在曲阜南门外,鲁定公与季桓子的目光便越过了3年前夹谷之会为鲁国赢得三个城池的孔子,而变得模糊起来,孔子并没有等来祭天的祭肉,而在于路催促下上了路,走到鲁国南境屯时,等到的也只是一个送行的师已,而他的到来也仅是为了探探孔子去国的口风罢了。有谁想到了这就是那个遥遥的14年羁旅的开头呢,催促老师出国的子路想到了么?受到冷淡的孔子想到了么?命运倒出的这样一个线头,它的终点又结在哪里,那一同在黄昏时走出国境的有着缓缓影子与清瘦身躯的一行读书人,会想得到这场自我放逐的结局么?

孔子终于出走。他无法忍受的就决不营苟。

无论历史如何记述那个孤单的开始,孔子还是做出了他的选择,无论这选择是在怎样一个被动的境遇里发生的,无论他是否知觉到这选择背后即是对自己的选定进一步的全心意的承诺,对那个自觉到又未详知的将来,对天命所要他接着做的;反正,他上了路。这一年,是公元前497年,这一年,孔子55岁。此后,是在卫国受到的监视,过匡城的被拘留,晋国边界上的天不济,复回到卫国后的3年滞留,过宋国时遭到的迫害,在陈蔡的绝粮,不辞劳苦行至楚国边缘却逢楚昭王病故,负函的等待成为泡影,返卫而后归鲁,生命里的14年光阴是由车辗上的尘土做成的。我手上现有的两幅《孔子访问列国诸侯示意图》,见于齐鲁书社1985年3月版的《孔子评传》(匡亚明著)和花山文艺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的《孔子传》(曹尧德、杨佐仁著)。从两幅图上,可以想见只有马、牛和木碾车的时代里的那样一种辗转:鲁之曲阜,过大野泽,经郓城到卫之帝丘;至匡折回帝丘到曹之陶丘;经定陶到宋之商丘;向西经睢县到郑之新郏;向东南到陈之淮阳;折向西南到蔡之上蔡;南下至负函(今信阳市);匡氏书中的图这一处已是孔子行迹的最南端,曹、杨的示意图将孔子的行迹向南延展到郢,在汉水以南。回走的路线是由重线标识的,由负函或郢直接到卫,由卫东行至鲁,南下的折线与北上的直线标识着不同的心境,那种向上穿越中原的气魄有一种归心似箭的味道,“归欤!归欤!”的急切语气里当然有天命不遂人愿的不甘。

展卷看一个人的行走变得如此具有魅力——原来不曾发现,以至我将匡氏书前那幅较为详尽的图复印了放在书桌的玻璃板下,渐渐地,鲁——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国名,变得不再遥远,而那途经的自远古时就闻名的几大水系——济水、颍水、淮水或者还有汉水,以及流淌其间的睢水、沙水、汝水都变得清晰起来,仿佛它们是一条自东向西横亘中原的河流,可以看见它在阳光下反射出的黄金碎片样的波光粼粼。实际上,孔子不曾到过比负函更南的地方,比如曹、杨两人绘出的当时作为楚国国都的郢,那应是汉水流域,现在的湖北境内,史记上说到的负函即现在淮水流域的信阳市应是当时孔子足迹的极限了。

俯身望着这些中原地名,这些一个55岁的老人一步步跋涉到69岁的地方,那些折线与直线的来去,心里是曾暗下决心沿着它走上一走的。地点都集中在山东、河南境内,现在又有着大大方便于古时的交通,作为一个生长于中原的后人,没有理由对两干多年前的那次中原的流浪采取漠视旁观的态度;而且我想,如果走的话,也应该是走的最朴素的方式,用脚丈量,太想知道的是那个藏在一个个地名后的思想秘密了,在春秋那样一个大动荡的时代里,一个人走在诸侯争权、国家裂变、礼崩乐坏、人心游移一切都不稳定的路上,一个人面对着一个冰上火中的世界——尤其中原小国常常旦存夕逝的世界,那个领着一群弟子在此间到处闯荡寻找出路——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时代——的已然超出了他自己所说的“知天命”年限的人,他想要以那行走寓言的究竟是什么呢?这个谜,是只有亲身走一走那路或许才可解开的呵。

让我真正看重长之先生这部加了后记方满110面的书的——现在哪一部儒学传记不是洋洋数十万言,而当时这部小册子才花到4角钱即可购到——是它正文前附着的一些墨拓和手绘一幅选于明墨拓孔子世家图,讲孔子和弟子们在宋国树下讲学,《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的那句话就是这时说的,面对弟子“可以速矣”即让其快一点逃离的劝解,孔于脱口而出:“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一幅是明崇祯刊圣迹图,内容是孔子在陈国到楚国路上被乱兵包围住,粮食也吃光了,可是他还照常给弟子们讲学。关于这幅图所描绘的事件下面我还要涉及。《史记》记载的这个楚狂人是出现在长沮、桀溺和荷蓧丈人之后的,孔子答前两者尚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自辩与“隐者也”的不予理会,而对这个歌人,他下了车,想与之交谈,那人却趋而去,只留了背影给孔子。图上孔子尚立于车上,抚栏而听,更细部的表情看不分明;图中的孔子正面居于黄金分割位置,他的前方是一案几,弟子们立侍周围,奇异的足孔子头戴一顶官帽,年纪似乎比流浪时还要小一些,那幅肃然沉着的表情有些不似在途中形象的亲近平易。讲学、旅行与著书构成了孔子一生,所以那概括也相当容易做,那结论好像也是现代至今一切知识分子所做和正做的。多多少少,单从这点来看,每个选择了如此生活的知识者身上都打着一些当初孔子的影子。然而深想那行走的目的时,会有一种眩晕,一种目的与初衷相叠的感觉,纠缠不清的是那离开的缓慢却果决,如果没有子路的催促呢,他最终也还是要离开的,他离开的不是因美女与良马而引起的智不如声色犬马的一时委屈,“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才是他远远走开的原因。他无法忍受的不是这样一个国君,而是自己的祖国竟掌握在这样一个国君手里的事实。他感到窒息。而他精心维护的仁又无法使其采取兵变的形式——虽然他在以后也曾遭遇过这样的机会,但他实际上拒绝叛乱这种方式,他一生都在拒绝着这种方式,是为了要为一个时代建立一种稳定的秩序他才不倦奔走的。实际上与其说他是在期待着一个发现他治国才干的明君,不如说他以行走的方式远离着任何当时行盛于世的不义,这层隐衷使那场延宕了14年的行旅有了一种放弃的色彩,他所积极寻找的和他所一定抛弃的相互纠结,直到3年居停去陈的那份感慨——“归欤归欤!吾党之小于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其初又是什么呢?有种警醒在里。14年的明君之梦,终于被归鲁后的学问生涯代替,也许真正的经世治用不是面向一国一城的,一种秩序的实现恰是覆盖一个时代的。这可能就是楚昭王之死给孔子的绝望中的惊悟。也是他急于要回国却又不为仕的缘由。14年的行走给出的结论竟如此急骤,有《论语.为政》为证: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句话正讲在他由卫返鲁的时候。

是呵。“其初”是什么?

先是不愿与一个国君为伍,离开一个具体的地方,再是不愿与一切国君为伍,离开一个现实无法实施的念想。从起初到终论,其间隔着14年的路程。孔子坚执的仍是他起初坚执的。路途的蹉跎坎坷并未磨去这一点,反而更成就了它。正是将“有为”看成是在更大范围与更长时间里发生作用的事,孔子才在晚年选择了文化,这与其初他的进取——教育相一致。孔子曾在路上问子贡:“你以为我是因为多学而认识到这一切的么?”子贡反问难道说先生不是么?孔子否定于此,那答案是:“予一以贯之。”由是,返观那场颠沛便已积有一种芳铡在内。有志向在里,也有疑窦在里。

君子不器。

所以他将那一个问题反复地提于弟子面前。

“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古时诗歌上说,又不是老虎,又不是犀牛,徘徊在旷野,是什么因由?是我们讲的道理不对么?不然,我们怎么会困在这里呢?

他问子路。得到的回答是:怕是我们的仁德不够?人们才不相信我们;怕是我们的智慧不够?人们才不实行我们的主张吧。——他对这个回答的回答是,如果有仁德就会使人相信,为什么伯夷叔齐会饿死呢?如果有智慧就能行得通,为什么比干的心会被人剜掉呢?

他复问子贡。子贡答道:先生的理想定得太高,所以天下不能容先生。先生能不能把理想降低一些?——他对这个回答的回答是,一个好农夫耕种不一定有好收成,一个好工匠做好话不一定正赶上需要,一个想有作为的人有他自己的主张并将它有条理地发表出来不一定人家就接受。你不追寻你的正道而只计较别人是否接受,没有远大的志向呵。

他将同一个问题提于颜回。得到的回答是:先生的理想定得高,所以不相容于社会,但先生一直身体力行推行理想的实现。不能相容又有什么关系?不能相容,才可考验出有德人的涵养。拿小出好主张,是我们的可耻,有了好主张而没有人实现,是当权者的可耻。不能相容有什么关系?不能相容,才可考验出有德人的涵养。对这样一个答案,他是欣然而笑的。于是那即兴的幽默感——为将来多财了的颜回管账——使其回到了他一贯的乐观。君子不是一件器皿呵,怎能用有用无用衡量他呢?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那反复提给弟子而只要一个答案的问题,是不是也是想向自已求个结论呢?孔子内心是那样的寂寞,不是求而不得不见容于世的落寞,而是同道之中知者寥寥的寂苦。是呵,不是老虎,不是犀牛。徘徊旷野,所为何由?孔子是那样地自疑,并只从自疑中确认自信,他问这个问那个,也同时问自己,难道有什么错了么?在哪里?陈蔡之厄发生于从宛丘到负函一段的路上,楚使人聘孔子而孔子也要前往拜礼的路上,吴、楚交战,陈、蔡怕楚任用孔子而危及两国,便发兵将此一行围于郊野。几天的绝粮正如上述明崇祯刊圣迹图中刻划的——孔子讲诵弦歌不衰。这一年,史书上记是公元前489年。然而,俯读《孔子访问列国诸侯示意图》,这样的地点又在哪里呢?

颍水无言。

汝水无言。

那时并不知已有人间歇走过了这样的路途。在不远的10年前,1987年夏至1989年春一个老年人为写《孔子》在其写作前后,6次从异国跑到中国访问山东、河南,并沿孔子被逐出鲁后和子路、子贡、颜回等弟子历经的14年流浪之路走了一遍。一个80岁的老人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仅只是写作的需要或吸引,他在序中说道,自己晚至70才读让之倾倒的《论语》,而成全了旅途之乐的只是那不足两万字的断章片语“深深打动我们这些即将对人生进行总清算的老人的心”——这样一个简单的动机。

一个身材修长的人缓缓地走在前头。

这是这部由蔫置作叙述人的小说讲到的孔子的第一次出场。日本作家井上靖写道:整个山丘覆盖着沙子,连一棵树也不长,但山丘与山丘之间,点缀着稀稀落落的柳树……一个身材修长的人缓缓地走在前头——多少年来,这个人何尝不一直这么着走在前头。在井上靖为写这位老人而奔波于中原路途上时,我相信,他也一直这么着翩然走在作家的前头。于是那座毗邻蔡国的陈国边境的村庄也渐渐地摇近了。“我们仰面躺下,发现头顶上伸展着巨大的桐树枝柯,浅紫色的花朵缀满枝头,在我们这些流亡者看来,显得那么怪诞虚幻又富丽艳美。太阳已经坠落,余晖还在四周荡漾返照。孔子端坐在桐树底下……正用指甲弹拨乐器,琴声悠扬动听。”再没有见过以这样惟美的文笔写陈蔡之厄的文字了。打断了老师的弦歌的,是子路。这就是《史记.孔子世家》中那节著名的记述了,子路几乎是半愠怒地走到孔子面前发问的——那牢骚与怨气都已不可遏——“君于亦有穷乎?”——这无疑是对孔子一向的“仁”“信”之教的挑战。孔子是这么回答他的弟子的,他一定是停下了于中的琴,但目光却留在那几根静寂而不发出声响的弦上,他缓缓地说出了使几千年儒学讨论遍生歧义也是儒家立身修德的话: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同类推荐
  • 大风歌:风之激

    大风歌:风之激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你的神迹

    你的神迹

    白天,一个人去坟地是你最兴奋的事情。从坟地中心开始,一个墓地一个墓地地看那些碑上的文字,你轻轻地喊那些死者的名字。你希望有鬼坐在墓碑旁。灵魂护佑着你,鬼没有靠近过你,你从没看见过鬼的模样。你一直住在零下冰的屋子里。母亲瘦得跟大刀片一样,你希望老天那把刀砍下自己的肉给她。母亲偏执的气息飘在空气的房子里,生活都病了。有人说,有女鬼缠上了你。
  • 打造蓝色

    打造蓝色

    读者在此打开的《打造蓝色》一书,是法国剧作家让保罗温泽尔的作品,由宁春翻译。您将走进两个法国退休工人安德烈和绿西的私密空间:听他们说话、跟踪他们的视线,发现他们的无奈、烦恼和焦虑。您会问:除了那长此以往生活在一起的习惯,还有什么能将这两个人继续拴在一起呢?您会抱有一丝的同情,而这同情将会变为柔情,因为安德烈和绿西在一个已经不属于他们的世界里维系着生存,而这世界或许从来就不曾属于他们。他们最后的救赎是梦想;然而,对于梦想,我们有义务付之与柔情。
  • 闲人诗稿:熊召政旧体诗词精选

    闲人诗稿:熊召政旧体诗词精选

    本书为熊召政的旧体诗集。他的诗有的充满恬淡与闲适;有的富有禅境和禅机;有的则表露了诗人在投身商海后“爱钱偏又爱清高,避席常固浊气豪。还是去当闲士好,清风明月自逍遥”的矛盾心情。
  • 秋天的颂辞

    秋天的颂辞

    朔州,东望北岳,西邻黄河,北抵塞外,南扼三关。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雄阔与悲壮,丰富与神奇,浑然一体。凝结塑造出独特的史前文明文化、边塞军事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商旅边贸文化、佛教古建文化和绚丽的塞上风光。
热门推荐
  • 冷情前夫请走开

    冷情前夫请走开

    【已完结,主要虐男主】“叶瑶,对不起。”一个男人弯下双膝,重重的跪了下去,“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别嫁给他。”叶瑶眸内满是冰冷,红唇轻启,“我们再无可能。”漠然转身,走向另一个温柔如水的男人。她爱他,却在他的一次次伤害之下,心灰意冷,转身离去。他发现自己的心时,后悔不已,却再也没有机会留住他那一份曾属于自己的幸福,孤苦一生。事先申明,虐文!虐文!女主亲妈,喜欢虐男主,不喜勿入!
  • 女篮之重临巅峰

    女篮之重临巅峰

    两年前,白铃拖着一身伤,狼狈的离开,离开了自己的家,更离开了自己的梦想,残酷的现实将曾经稚嫩高傲的她狠狠地摔入谷底。两年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她踏上了回程,再一次站在篮球场上,曾经失去的仿佛从未离开过,她还能从过去的阴影之中走出来吗?还能在站在场上,追寻自己的梦想吗?球场之上,她便是主宰!青春正好,梦想未曾忘记。
  • 医妃在上:傲娇冷王,你要乖

    医妃在上:傲娇冷王,你要乖

    新书《绝宠医仙:妖孽邪王请下榻》已发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她是二十一世纪名门医学世家的掌门人,一根银针驰骋天下。一夕穿越成安定王府的废材嫡出大小姐,明明的上古大巫之家的嫡长女,未来的中宫皇后,却备受欺凌。上辈子被人利用,被心爱的男人算计,付出一切却得了个生不如死的下场。这一世既然我替你活,定会护着你的家人,惩治渣男,狂虐白莲花。不但医术在手,竟然还具有上古大巫之血。一场巫舞艳惊四座,风雨行驶,彩云相助。皇上当即钦点她未来皇后的不二人选。什么渣男晋王抱着大腿不放?一直仇视自己的太子开始频频示好,神秘莫测的奕王竟然说自己怀了他的孩子?
  • 妃常迷人:御赐王妃

    妃常迷人:御赐王妃

    她,夏苏苏,是将军府嫡女,京城人皆知的草包,丑女。被庶妹害死。眼眸再次睁开,她,是21世纪的百变杀手夏苏苏。身中剧毒红凌,解毒途中却意外得到逆天法宝,随身空间!这一世,绝色是她,腹黑是她,淡然是她。当绝色倾城的她回眸一笑,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他,天昱国轩王,丰神俊朗,身份地位之尊贵,遇到她,一眼,从此便沦陷了一生!
  • 重刊汾阳和尚语录

    重刊汾阳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本书渗透了作家们朴实、真诚的情感,散发着对真善美的智性思索和追求。
  • 华严经骨目

    华严经骨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udfog and Other Sketches

    Mudfog and Other Sket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种田小医女

    重生种田小医女

    (推荐辰辰新书《逃婚仙妻:霸少,狠会撩》)同是萧家娃,弟弟是宝,白苏是草。被家里榨干所有,钱财,婚姻,最后连性命也搭进去重生后,白苏冷哼:这辈子,要读书自强,迎娶高帅富初恋情人,走上人生巅峰。喂,前面那位帅酷首席官,别挡路!顾西行:想要走上人生巅峰?哥给你指条明路。白苏:跪求……顾西行坏坏一笑,将她抵在墙上,全身笼罩。“顾太太,嫁给我,就是你的人生巅峰!”白苏锤着腰:呸,这辈子走过最远的路,就是你的套路!
  • 一看就懂博弈思维

    一看就懂博弈思维

    如果你在吵架时总是处于下风。麻将出招招招点炮,想提出加薪却又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或者你的父母已经拿你当“处理品”,多次相亲都被对方“看扁”,找工作总是不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那么你就真是需要懂一点博弈思维了!成为一个从容的人,未必需要多少数字的财富,或许只需要一个懂得博弈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