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0300000010

第10章 审美现象的价值本性——人.价值.美(1)

上一章所述,其中心意思可以总括为一句话:美(审美现象)存在于人与对象世界之间的关系之中,存在于二者互动关系所生发的意义之中,表现于那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之中。其关键词是:人、对象、关系、意义、美。所以,谈美(审美现象),不能不谈人,不能不谈人的活动,不能不谈在人的活动中与对象发生的关系,不能不谈人与对象互动关系所生发的意义、意蕴、意味。而人与对象互动关系所生发的意义、意蕴、意味,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价值;由此,谈美(审美现象)不能不谈价值。这一章要从人谈起,考察人与对象互动中所生发的意义即价值,从而再进一步考察美(审美现象)的价值本性。这样,美(审美现象)的本来面目也许就能够看得更清楚了。

14人是自然,又非自然

科学家告诉我们(当然,迄今为止他们所述仍然是一些科学假说),距今大约150亿年前(最近的新说是大约137亿年前),某一瞬间,宇宙在大爆炸中产生。宇宙自产生那一刻起,就不断膨胀扩张,不断自我生成,不断自我塑形,不断繁衍创造。大约50亿年前,银河系中之太阳系诞生。大约46亿年前,太阳系中之地球诞生。大约40亿年前,地球上之生命诞生。大约5亿年前,地球上具有心脏和循环系统之“海口虫”诞生。大约500万年前,地球上之人类诞生。就我们的知识所限,姑且把人类作为宇宙间发展得最完备的有生命的自然物――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发现,也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地球之外存在生命,更不存在比人还要高级的生命。

说到这里,有关人类,依据可信度较高的科学假说同时以某些已知的历史事实予以验证,我想可以同读者朋友首先达成这样一点共识:

人本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是由自然生成的。他原本不过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物而已,一种有生命的自然物而已。一句话,人是自然。

但是,紧接着我们又会对“人是自然”这个判断产生疑问,或者感到不满足,觉得它不圆满:人就是自然吗?因为有许多历史事实和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绝非一般自然物,而是同一般自然物有重大区别;人也绝非一般的有生命的自然物,而是与一般的有生命的自然物有本质不同。顶多我们只能说,人是与一般自然物相区别的高度发展了的特殊的有生命的自然物。

那么,这种高度发展了的特殊的有生命的自然物,“特殊”在哪里呢?

要找人之为人的特殊之点,就要将人同其他自然物、同其他有生命的自然物相对比,抓住他们之间的区别,并从这种区别上对人之为人的特点加以界定,即要找出他同其他自然物(不论是无机自然还是有机自然,不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不论是植物还是人之外的动物……总之,人之外的所有自然物)的根本不同之处。他同非生物、植物和低级动物的区别很明显:非生物、植物和低级动物没有意识和意志活动,而人则有意识和意志活动。这一点用不着多说。我们主要考察他同比较高级的动物(如大象、狗、海豚等等)以及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等)相比,显出怎样的特点。古今中外,许多哲人对人的这种特点进行过各种描述。有的说,人有仁义礼智、人知礼义廉耻,而禽兽则否(孟子),人能“群”而禽兽则不能(荀子);有的说,人是理性的动物(苏格拉底),人是政治的动物,人天生是城市的市民(亚里士多德),或说,人天生是制造工具的动物(富兰克林);有的说,人是文化的动物、符号的动物,是用符号创造文化的动物(恩斯特.卡西尔);有的说,人是有意识、有意志的、自由自觉的族类(马克思),或说,就其实质而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等等。我想,这些说法都对,都有道理,都在各自时代、各自社会,从一定角度抓住了人的特点;而其中,马克思的说法更为我们熟知,并且经常引用。

总括起来,关于人的本质特点,无非以下几点:

(一)人是有意识有意志自由自觉的族类,他能以自觉的意识和意志,自由地进行改造自然创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即如马克思所说“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如果说人是自然物,那么他是知、情、意发展最高的最有智慧的最高级的有生命的自然物。

(二)人会制造工具。但是我们要纠正和补充富兰克林:其一,他并非“天生”会制造工具;其二,他不但会制造工具,而且能使用和保存工具;其三,这所谓“工具”,不仅是物质工具,还包括精神工具――语言、符号、逻辑、判断、推理、思维方法等等。

(三)人实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之总和,即人是社会关系的焦点、集中点,人是某种特定社会的本质特征的聚合点。

(四)概括为或简化为一句话:人是文化动物——上述人的所有特点,都围绕文化而来。这文化,内涵很深很广。包含孟子所说“礼义廉耻”,荀子的“群”,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动物”和“城市居民”,富兰克林的制造工具,马克思所说的“有意识有意志”、“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包含人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风习,实践和创造——包括人的实践创造的过程和成果,等等。总之,包括人从自然中产生出来之后所具有的一切不同于自然的内在蕴含和外在形态,所有看得见或看不见、隐藏的或外露的性质特点。

关于人的上述种种根本特点的界定,并不是没有争议的。

例如,有人说,人之外的高级动物,也可以有某种精神活动、意识活动、思维活动、意志活动、情感活动、情绪活动。狗、大象、海豚,以至于灵长类的猴子、大猩猩、黑猩猩等等,它们也有它们的情感、情绪、意志,有它们的喜怒哀乐。如狗高兴了会向它的主人摇尾巴,会作出各种亲热的举动,发怒了会愤怒地叫和咬;小说《藏獒》的作者杨志军说,他14年前喂的小藏獒,隔了14年居然还认得他;个别的狗,当主人不幸去世,它会守在主人身边不吃不喝——不是常常传出主人有难义犬相救的故事吗。动物打架,有一种誓死战胜对手的“意志”,似乎不达胜利,决不罢休。大象是会记仇的,谁伤害过牠,它会伺机报复。海豚也能按照人的指令表演各种动作,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深受儿童喜爱的海豚明星。黑猩猩等高级灵长类动物,甚至有简单的“思维”,会制作和使用简单的工具,会跟人做简单的交流。这一切,不是同人类非常接近吗?

因此,我们还是要进一步从“高等动物是否具有精神活动、意识活动、意志活动、情感活动、情绪活动?假如有,它们又是什么样(什么性质、什么水平)的活动?这些活动同人的活动有着怎样的区别?”等等问题下手,进行深入考察。

我要说,某些高等动物的确具有上面一些学者所说的那些表面看来与人类相似的喜怒哀乐、“情感”、“情绪”、“意志”、简单“思维”等等低级的“精神活动”;假如你硬是用人类学和人类心理学上的术语称它们为“精神活动、意识活动、思维活动、意志活动、情感活动、情绪活动”,也并非绝对不可;但是你应该说明,这些术语只是借用,而非本义。如果你把人的精神活动、心理活动同动物的所谓精神活动、心理活动完全等同起来,则是不恰当的。因为,事实上动物的这些心理活动与人的心理活动绝对不可同日而语。上述所有那些动物的所谓精神活动、心理活动,不论其喜怒哀乐也好,“情感”、“情绪”也好,“意志”也好,简单“思维”也好,制造简单工具也好……根本上出于动物本能,远远不能达到人的自由自觉的意识和意志水平,因此严格说我不主张用“精神活动、意识活动、思维活动、意志活动、情感活动、情绪活动”这些人类学以及人类心理学的范畴、概念、术语来称谓;即使你借用了这些范畴、概念、术语,也应该指出它们在人类那里与在动物那里的根本不同之处。

必须强调:人的精神活动,同动物(哪怕是高级的灵长类动物黑猩猩等等)的所谓“精神活动”(在借用的意义上)之间的区别,是质的,而不是量的。到今天为止,我仍然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是有意识、有意志、自由自觉的族类从而与动物根本区别开来的论述,不但合理而且有据——逻辑地说,具有深刻的真理性;历史地说,符合客观实践所证明了的事实。

其一,人能够自觉意识到他之外的自然;而动物是做不到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能够把自己同外在世界区别开来,使世界成为他的对象,与世界组成“对象关系”;动物则不能。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就是说,动物意识不到牠之外的自然,它根本不能把自己同自然分开。它与它之外的自然是同一种东西。动物只是以其本能来对待外部世界,以其本能在它们所处的环境中活动;而人则能自觉地在“对象关系”之中进行活动。马克思在比较人与动物的活动性质时说了一段大家非常熟悉的话:“诚然,动物也进行生产。……但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

其二,人具有自我意识。他不但能够意识到自己以外的自然,同时也能够意识到自我;他不但能够把自己同自己以外的自然区别开来,也能够把自我作为对象来看待。或者说,他有意识、有意志,同时他还知道自己有意识有意志;他会想象、在想象,同时他还知道自己会想象、在想象;他会思维、在思维,同时他还知道自己会思维、在思维;他有喜怒哀乐、在喜怒哀乐,同时他知道自己有喜怒哀乐、在喜怒哀乐。动物是根本做不到的,因为动物没有自我意识。马克思说:“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就是说,动物既不能把自己同自然区别开来从而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对象,也不能(或许可以说更不能)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从而把自我作为对象;而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既能把自己同对象区别开来,也能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把自我作为对象。

其三,人具有自由意识,动物则没有。马克思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仅仅由于这个缘故,人是类的存在物。换言之,正是由于他是类的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本身的生活对他说来才是对象。只是由于这个缘故,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马克思在强调“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时,说了一段后人反复引用、被马克思主义美学家视为金科玉律的话:“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许多动物,如蜜蜂、海狸、蚂蚁为自己所筑的巢,曾经使人类赞不绝口。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再蹩脚的建筑师比起那些会筑巢的“聪明”动物都要高明,因为建筑师在实际建房之前,已经在脑子里把房子建起来了;动物则不可能。而且,动物只是依其本能筑巢,同一种动物所筑的是千篇一律的巢;但是人类可以随时随地依据任何物种的尺度以及人类自己固有的尺度来建造房屋。当我们需要方形房子时就筑成方形的,需要圆形则筑成圆形,需要四合院就建四合院,需要小洋楼就建小洋楼。可以建地下几十米深的掩体,也可以建数百米高的摩天大楼。可以用透明的玻璃材料,也可以用钢筋水泥。可以建海底隧道,也可以建空中走廊。总之,他可以依照美的规律进行自由创造。

以上是依据马克思的思想加以发挥而得出的结论。下面再吸收卡西尔和其他学者的有关论述加以补充。

同类推荐
  • 复兴孔子 继往开来:你所需要的哲学思维与修炼

    复兴孔子 继往开来:你所需要的哲学思维与修炼

    本书致力于说明“孔子哲学传统”作为基础哲学,乃是人性之根、社会之本。“仁者,人也”,“人能弘道”是作者确立的孔子哲学的核心。作者尝试脱离中国与西方二分、中体与西用二分的思维方式,摆脱近世以来自西方传入的意识形态纠结,不落入历史限制中来考虑人类走向现代化之前景,而转而依据扎根于人的理性之本性的哲学,以确立道德的预告的人类史,并以之揭示一种向公义及永久和平而趋的现代化之原型。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其弊端也在不断显现,金融风暴、核能威胁、环境污染、资源争夺、恐怖活动……奠基于“纯然个体主义”、“放于利而行”的错误原则之上的思想,时至今日显见已百孔千疮。
  • 回到今生

    回到今生

    布莱恩·魏斯凭借自己二十多年来的研究与经验,带领我们进入前世回溯的惊奇之旅,见识到前世如何影响今生的生活。与“前世今生”系列的前三本书不同的是,《回到今生》将主题落在了今生的爱、喜悦与理解上。他在书中揭开宇宙基本的生命动力及疗愈的能量——“爱”,这股能量使人们经历无数次生命。他强调通过前世回溯重新去扩张与体验爱的经验,并且教导我们如何“灵性自助”,告诉我们放掉愤怒,建立相爱的家庭,培养丰富的爱与同情心的重要性。此外,魏斯特别教授了回溯前世的自我冥想练习方法。尤其重要的是,他还传达了许多灵性大师(高层次的存有,不具形体的灵魂)的信息,以便我们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进而超越自己,彻底转化生命。
  • 关于庄子的五十四种解读与书写

    关于庄子的五十四种解读与书写

    本书共有54个篇章,如“与物无待”、“万物皆一”、“天下至正”、“从容无为”等,皆由3部分组成:1.庄子语(原话);2.作者的解读及感悟;3.书法(庄子语)。作者为知名书法家及作家,稿中有些是在《书法报》等媒体发表过的篇章,有些则是新写的内容,作者对庄子话语的解读,富有哲理、给人启迪,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书法书写飘逸洒脱、独具一格。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前世菩提树,今生因缘果。命运岑寂流离,佛颜嫣然常悦。作为红尘俗世中的人,且让我们问佛观心,于纷繁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安宁与淡定。
热门推荐
  • 等风来过一场空

    等风来过一场空

    少女时期的爱恋大多热情而直白,懵懂的感情单纯而又美好。无优年少时遇到一个人,一见倾心。以至于后来再也没人能在无优心中留下这么深的模样!
  • 我爸爸真是召唤师

    我爸爸真是召唤师

    霍尔再次穿越了,等他醒来之后,他发现竟然有一个萌萌哒的眼睛看着自己。“爸爸!你醒了?!”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女儿也就算了,自己的能力,召唤兽竟然都消失不见!好在系统空间恢复过来,这让霍尔忍不住抹了一把汗水。“爸爸!你会变魔术么?”“爸爸,我也想要一条听话的小黑!”“我告诉你们,我爸爸可厉害了!随便叫几个动物出来就能收拾你们!”“小黑!走!打他!”小黑……霍尔……“看来做爸爸不是那么容易啊!”
  • 名胜奇迹(走进科学)

    名胜奇迹(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我在锦年时光里等你

    我在锦年时光里等你

    秦梦怜在年少的时候也曾说过,非顾辰不可。后来经过一段漫长的岁月之后深刻地明白,这个世界上并不一定要非谁不可。因为她后来遇到了一个叫纪慕云的人,他俊美出尘,却冷漠桀骜,唯独对她,倾付了所有的温柔,给了她最好的“锦年时光”。有生之年,在漫长的时光里能遇到他,是她觉得遇到过最幸运的事情,不管他是否忘了自己,也不管经历多少的困难,也要走到他的身边去。后来,有人问,锦年时光是什么?也许会有人告诉你,那是一个童话一般的地方,有甜美精致的甜点,有唯美的婚纱,喜欢听客人讲故事。如若你心中有爱或梦想,那里便是你心中最美好的锦年时光。
  • 倾世医尊之妖娆九小姐

    倾世医尊之妖娆九小姐

    穿越到异世界,杀手女医变妖娆医妃。难道脸上有胎记就活该被欺负?难道没娘亲就活该去替婚?刚出世就被封印,结巴丑女天生残障。上一世,她双手握枪;这一世,她狠辣复仇,终要让这天下负她之人得到惩戒。“主子,有人出了高价买你人头。”“是谁?”“是,是王妃。”“那我自己送过去吧,就不要让她破费了。”
  • 余生江湖

    余生江湖

    江湖似乎对于所有的少年少女们来说就是一场愿意沉溺不醒的梦。富家子弟披白袍,悬佩剑,带上几位身强力壮的奴仆出去游玩就称为了闯荡江湖。没有条件的各位只能凑在茶馆说书先生的摊前孜孜不倦的听着重复的江湖故事。仿佛大家挤破头都想在江湖中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侠客,过上仗剑江湖,行侠仗义的日子。但是作为前任蜀山剑仙的江鱼摇摇头表示,你们这些年轻人也太天真了!喏,可能你在酒馆中吃饭时旁边坐着的面瘫大叔就是当今的武当掌教,旁边那个笑眯眯的老者则是太上长老。端着菜款款而来的少女是天潢贵胄,在一旁撑着手发呆的掌柜则是上一代的蜀山剑仙。江湖说起来很远,但是其实并没有那么远。
  • 大妖孙悟空

    大妖孙悟空

    《西游记》仅仅诉说了关于西行的故事。可是事情真的只有这么简单么?现在,我告诉你,西游只是一个开始,故事并没有结束。唐三藏,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小白龙。这五个人的路,还会继续走下去。当我跪在佛前,摘去金箍的刹那,我终于记起了,我到底是谁。我是谁?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我是妖族大妖孙悟空。我是,战无不胜的,孙悟空。
  • 纨绔将军是个假小子

    纨绔将军是个假小子

    "这是谁?我不认识!!!”某女表示不认识这个掉底子的……皇帝。
  • 不可不知的成功方法全集

    不可不知的成功方法全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老狗三毛的遗言

    老狗三毛的遗言

    那天下午,要是有人从这个南方滨海城市的某条街道走过,会看到我和我的主人,一只孱弱不堪的狗和一个壮实的中年男子,正以相依为命的姿态坐在街边的石阶上。说得更准确一些是我依他为命,因为我觉得自己瘦弱的身体已经轻得像一片枯萎的树叶,随时有可能被死亡的风吹离生命之树。我的主人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一直用他温暖的臂膀拥住我,希望我冰冷的躯干里能稍微多保留一点活力。我们这样静静地坐着,他抽着烟,我喘着气。在这个寻常的下午,没人注意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正在经历着生离死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