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开作一技白色花——
因为我们要这样宣告,
我们无罪,
然后我们凋谢。
——阿垅的诗
朋友说,现在写文章就是要新。我说,旧就是新。譬如科学与民主,是旧的,即使在中国,1919年就时兴了。但是到了今天,还是新的。
朋友说,现时写文章很难有轰动效应。我说,时代越往前走,人们情绪的宣泄口越多,文学的轰动效应自然就少。
一个能诱发欺侮欲的人
我第一次看见他,五分钟内的感觉是:这是一个能诱发欺侮欲的人。
然而,或许被欺侮有被欺侮的快感呢?
他把自己几乎缩小到无。他每日只小便一次。因为他不仅不喝酒不喝茶,而且不喝水。哪天要是突然喝起水来,那就是病了。有一次高烧40度。妻打电话找车,同时翻出一片不知哪年剩下的感冒片让他服下。人们把他抬上汽车送到患诊室,一量体温,怎么只有36.6度?他生病从来只需吃一片药就灵。从小没钱吃药,所以任何药对他都有奇效。
他连身体也尽量缩小。体重80斤。这么一个人也躲不过被打的命运。“我是可以随便被人打的。”他对我说,极平和地笑着。被打的时候自认为态度很好。人家打他之前照例要叫他老实交待:“说!你叫什么名字?”明明本来是同一单位朝夕相处的同志,他也总是诚惶诚恐地大声回答:“我叫陈宗棠!”因为希望人家说他态度好,讲话尤其急,绍兴口音尤其重。打他的人大吼一声:“什么?你叫响叮当?你要老实交代你的名字!”于是再报,更加“响叮当”。打的时候也越发响叮当——因为他的骨头太多。打他的人打痛了自己:“你为什么这么瘦?”
连头发也“瘦”。侧面看去,细细的、稀稀的黄发立体交叉地竖着。从来没有用过梳子。微驼着背,凹陷的脸颊,双手紧捂着身上一只布包,好像要把身子尽可能按进椅子里似昀,全体往里缩,突出来的只有发黄的门牙。头发、面孔、眉毛、眼睛,全都像水洗布似的,褪色发白,总像漂洗太多,揉搓太多。而人,便像水冼布那么干硬,挤压不出水分。做人做学问都没有水分。一说话,颏骨突露,像牵引火车头的滑轴,辛苦地一牵一动,可怜得叫人不忍看。
他说他很有孔乙己的穷酸相。可是他这个八十年代的孔乙己常常穿得像小流氓。他有几条牛仔裤,都是儿子们穿剩的喇叭腿的,屁股上有一个金色的“牛头牌”,还有很多金色的圆钉。儿子都嫌过时了,他拣过来穿。上身的花格衬衫也是儿子淘汰的。外套一件妻的暗色毛衣。眼镜是他的老父亲年轻时用剩的。镜片破了一块,镜架只有一根,另一端用一根细绳把这副眼镜搭拉在左耳朵上。看书时才戴。这副由两个挤在一起的黑圆圈组成的眼镜,把他那本来就窄小的脸越发地挤压在一起。
他像一种小动物那样本能地藏起自身,不引起人的注意,躲避正面冲突。19岁的时候从报上看到批胡风,明白不能说话,只能治史入手,资料为本。他为自己找了这样一个很多人不屑的立足点。人们当初看不上他:一个搞资料的。等到人们注意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著作等身,须刮目相看了。
他写一手好字。但不备笔墨,无裕余之心挥毫。登门求字者甚多,一律自备文房四宝。业余爱好有两样:一是集邮。邮票不贬值,只增值。经济利益不受损失,又可留给孩子完整的东西。譬如,建国以来跟马沾边的所有的邮票,一张不少。二是美术。尤喜人体画。某日我从他书桌抽屉里拿东西,一页白纸翩翩然飘落而下。他说不用捡,我说要捡的。捡起的是他画的裸体女人像。他书桌玻璃板下压着12名三围很美的女人像,是12张月历,但日月在美人脚下黯然失色。他大谈性的解放和人的解放之间的关系。当此之时,风把他家的大门吹开了。他走出书房去关上大门。或者说,是掩上大门,并不锁上——怪不得风先生可以突入。他说妻子不在家,凡有异性来,他一概不锁大门。他30岁以前,人家给他介绍异性朋友,见他无钱无貌,介绍一个跑一个。他50岁以后,他给儿子介绍异性朋友,异性却喜欢了他。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异性?他问我怎么办?我说你快点到60岁吧。
他极规范地生活在妻子的生物场里。他以绍兴人特有的精打细算来支配他的时间,孜孜于著书立说。他十几岁时感慨于那被削、被烧、被烙上印记踩在底下的马蹄。他读庄子《马蹄》篇,深恶对马的前有镳缨之束缚,后有皮鞭之驱赶。从此署名马蹄。马蹄在潜意识里,便兼有服罪感和不服罪感。马蹄寄出200来篇稿子,纷纷“落马”。“我这个轮胎,就是用别人的嘲讽和欺侮打足气的。”他说。他在“马蹄”两字之后,加一“疾”字。后来学术界皆以为他姓马,叫蹄疾。从此他马不停蹄,马踏飞燕。10来年出了15本著作,还有几本已写完还未出版的书。去年他用四五个月的时间写出我国第一本《胡风传》(27万字)。1955年他19岁时为胡风感到不平,到1988年一吐为快!他会享受自由了。
他拎的那只布包上,印的是马踏飞燕;他胸前的徽章,是马路飞燕;他卧室的窗帘、床罩、枕头、被子、沙发布,全印满了马。更不用说书柜上的一行马队,墙上挂的马、写的马。他如蚂蚁的形象使他得以营造自己的巢穴。他如奔马的内核使他脱缰而出,甩脱现实世界的纷争和束缚,驰入意识自由的境界。讲到自由,他从全是马的沙发上站起来,弓着背,两臂屈着同时使劲地向前挥着,一下一下的,好像双手拉缰骑马疾驰似的。然后两手一摊,然后十指插向心间仰天长啸。
这时他是野马,是自由马,是背负重荷的千里马,是被他挡在妻子生物场外的异性眼中的骏马。
马性勃发的时候,他告状了。为什么好几个只写了一两本书的评上了研究员,他这个写十几本书的反而评不上?他觉得这样的事是应该告状了。然而君子坦荡荡,告状之前他找领导谈话,说他要去省里告阁下什么什么。到省里,他又遵照领导的口径“告”领导。然后回到领导那里汇报他“告”了阁下什么什么。他虽然告状,却不希望引起领导反感。于是又自省吾身:“吾异化了。”其实,他也没想认真告状,就是觉得评不上研究员面子上不好看,生气。
知识分子是怎样越来越老实可爱的
1931年10月,胡风加入日本反战同盟,继而加入日本共产党。
1933年2月,小林多喜二暴死狱中。日共机关报《赤旗》被搜出。胡风等被捕。
1933年7月,胡风被驱逐出境。列车开出东京站台时,胡风高呼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口号。
1936年10月,鲁迅逝世。胡风即往鲁迅寓所,料理丧事,与宋庆龄、蔡元培、茅盾等十三人组成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22日为鲁迅启灵扶柩,抬棺入穴。
1959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收到制锁工人陈宗棠的一封信。信中说哪儿能搞学术研究他就想调到哪儿去,所以希望郭院长帮助他调到北京。工种不限,扫地、看门、收拾厕所都行,工资不计,能勉强维持生活即可。
陈宗棠是绍兴人。儿时母亲总说:钱要仔细花。后来在仔细花钱的人生经验上,又增加一条:仔细做人。陈宗棠十来岁时,二分三分的零花钱,他都仔细地攒下。攒到五六角钱了。从他家到秋瑾烈士纪念碑的轩亭口,不过二百多步,就有四五家古旧书店。他花一角钱买一本旧书,读完后就可能以一角五分钱卖给另一家旧书店。钱要仔细花的——然后再买一两本,读完后再卖出去。可能在三本书的买进卖出中就赚下一本书的钱了。前后7年,他就用这五六角钱做本钱,读遍了绍兴旧书店里的书,自己还攒下两箱书,而手头依然还有那五六角钱。30年后他在《绍兴日报》上撰文说绍兴人小气,是绍兴经济发展的一大精神障碍。说绍兴人一到市场,几乎没有一种东西不讨价还价的。50岁的他或许忘了少年时代的他正是发扬了绍兴人讨价还价的优势,才能以五六角钱扫荡全城旧书店的。
他在1951年小学毕业时,得了肺结核。不能考中学,也不能就医——没钱。天天喝搅上鸡蛋清的柏树叶水,也算偏方。正是暑假,他找了几个同学,成立了一个光明文艺社,出了两期《光明报》,每期八开四页。1951年的绍兴,文化尚未开始大规模地流失。但是绍兴市委宣传部没收了这张小学生办的《光明报》——非法出版物。同年报上连篇累牍地批《武训传》。少年陈宗棠惊悸地觉得,这场披头盖脸的批判和他好像有什么关联。
陈宗棠从此再没有上学的机会了。
1954年的批判俞平伯过去了,又开始了1955年的批胡风。19岁的陈宗棠读了《文艺报》上发表的胡风30万言书的部分,然后看到作家出版社出的《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从1955年五月到7月,三个月里居然以超高速度连续出5集。这在中国,若不是搞政治运动,就不会这样“一抓就灵”,且每集10万册。5集共50万册。作者是一大批著名的学者、文人。
从此开始了集体无意识。
从此知识分子越来越老实可爱了。
陈宗棠再不想涉及他本来极感兴趣的文艺理论。他没有健壮的身体,时代更不允许他有健全的性格。他只能在读书中寻找他那被压抑了的越人性格的宣泄口——绍兴是越国的都城。越王勾践十年卧薪尝胆终于报仇雪耻。清兵攻下南京时,明宰相马士英想躲到绍兴。绍兴文士王恩任去信痛斥马士英:“夫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也。”越人陈宗棠选择了具有反叛精神的《水浒》进行研究。他收录有关的版本、续书、仿书、故事乃至纸玩片、扑克等等。但是他在当地再也搜寻不到更多的他要找的书了。他想中国哪个文化人最大呢?郭抹若。那就给郭沫若写信。这是一个饿极了的人不顾一切地写下的呼救号:SOS。
陈宗棠当真接到郭沫若请中国科学院文学所代写的回信时,他自己被自己吓了一跳。1961年3月,他被调到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所,而且不是扫地、收拾厕所,是在资料室工作。他总的感觉是:一条憋在脸盆里的鱼,放进大海了。
他每每把本职工作一做完,不参加舞会,不参加党团活动,不参加各种可开可不开的会,包上一个馒头就奔北京图书馆。从春到秋,又迎来了初冬的寒流。终于,资料室主任的面孔上,也越来越凝着寒气。你陈宗棠调到科学院这么些日子了,什么政治活动也不参加,群众还反映你找俞平伯这样的人请教学问,你这是白专道路,以后不准上北京图书馆了。
陈宗棠再开不出单位介绍信去北京图书馆查找善本书、孤本书。科学院图书馆长汪蔚林知道了,说我给你开介绍信!
这天,资料室主任找来陈宗棠:你是不是又在搞自留地了,又去北京图书馆了?
——我星期天去了。
——你有没有单位介绍信?
——没有。
——那么你是伪造介绍信了?你看看,这是北京图书馆寄来的,是你跟他们要的资料。还有这,让你陈宗棠付款的单子。没有介绍信怎么能给你查寄资料?
陈宗棠的潜意识里,一种犯罪感和不认罪感在厮打。
汪蔚林给陈宗棠开介绍信,支持陈宗棠的个人奋斗,后来被撤掉了图书馆长的职务。
或许因为总觉得不知还会突然遭遇到什么,或许因为虽然到了最高学府竟也不能堂堂正正做学问,或许因为越做学问越觉得学海无涯时间有限,陈宗棠越来越深感紧迫,常常想起少年鲁迅在绍兴三味书屋攻读时,刻在桌上用来自勉的那个“早”字。从此他的笔名叫:马蹄疾。
从此,《三槐堂刊本<永浒传>》、《西谛残藏嘉靖本<水浒传>》等等文章陆续见诸报端。《文汇报》1961年9月14日开始,10月12日,11月16日,11月26日……都是马蹄疾的文章。从此报刊上马蹄疾、马蹄疾、马蹄疾的,后来很多很多的人知道马蹄疾。后来又后来,陈宗棠这个原名,连单位里的人也不知道了。
1962年,开始了困难时期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中国科学院要砍掉三分之一的人。马蹄疾被砍掉去了鞍山。他在北京一年,从25岁长到26岁,长了皱纹——心灵的皱纹。于是常记起母亲说的:仔细做人。
他在鞍山图书馆工作,有事没事也得在班上呆着。别人做什么他也做什么,不管他内心多么厌烦,多么深恶痛绝!譬如闲聊,打扑克牌。人家叫你一起玩,你不玩的话,就可能是不关心集体、不关心政治、白专道路之类。于是给你设置障碍。制造麻烦,更加影响你做学问。为了做学问,先得学会仔细做人。做人要紧的是不要让别人挑出毛病。每天第一个来打扫办公室;晚上对外借阅不是他的工作,他也常常在帮忙;人家打扑克三缺一,他舍命陪君子,那三位打牌者高声大笑,他心里痛苦不堪。但是无论如何得坚持,坚持下去。如果要社会接受他,他首先就得接受这个社会,包括闲聊、打牌,这打牌的时间,他本来要查多少资料、抄录多少卡片的。现在只能把这些活挪到凌晨3点去干了——凌晨总没有人来找他打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