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6500000011

第11章 太子位,为何悬而不决(3)

曹操的目光再次注意到了周不疑。此少年身披白绫侍立在曹冲棺木一侧,涂饰釉彩的棺木前飘舞着白蝶般的纸钱,青烟袅袅,黑色的幔帐在微风中抖动,似乎死神在那里藏匿着,无影无形,却正得意地狞笑……在灵堂阴郁的气氛中,那个容貌酷似光武帝的少年还活着,他脸上布满哀戚的愁云,英俊的眉宇间透出一种难以言说的静穆之气,愈发使那少年的生动显得高贵起来。曹操心里不禁又是一沉,如飞瀑直泻深壑,啊,苍天哪!棺木里躺着的是他的爱子,是他的希望,是他的生命中最珍爱的一株灵异的根苗!儿子走了,再也不能言笑,不能和他竟日长谈,转瞬间将化为鬼牡和粪壤!难道正应了“天妒英才”之诳语吗?……可是和冲儿同龄的这个少年却还活着,他身披白绫,侍立棺前,俨然上天派来的一个俊逸的童男!

曹操越看越感到两眼像被强光刺得生疼,有点晕眩。啊,这个招贤纳士、唯才是举的一国之相,怎么竟见不得这样一个少年呢?曹冲活着时,他不是收下这聪慧的少年做冲儿的陪伴吗?环夫人让他们穿同样的衣服,像一对孪生兄弟。可是现在怎么了,是因为他想到了那个帝王,想到了已死去的冲儿吗?狂烈的风吹落了枝头的花朵,可是那片与己无干的叶子还这样夺目鲜亮!或许死神要找的应是这一个,可疏忽间那无情的手却攫走了冲儿,鬼神也是会疏忽的,如果那样,冲儿岂不是做了“这一个”的牺牲品?……乱云般的思绪掠过他的心头,他那森暗冷酷的目光如沉重的阴云里划过一道诡异的闪电,死去的少年之魂正追逐着远逝的凤凰消失,活着的少年却在悠然而逝的闪电中惊恐地战栗着……

曹冲出殡那天,谁也顾不得那个少年的失踪,但是曹操却发现周不疑不见了。他立刻命曹植带一干人马去追捕。曹植很奇怪,在这样一个全家举哀的时刻,一个只是收留下来当奴仆使唤的孩子突然离去,父亲何须这样焦躁不安、大动干戈呢?难道这个周不疑是谋害冲弟的嫌犯?

追捕并没有费多大周折,就在邺城西南丘陵林中捕获了逃跑的少年周不疑。当衣衫被荆棘划得破破烂烂的周不疑被几个兵丁押解过来时,曹植打量着这个曾与异母弟弟同处几载的少年,见他脸色苍白,嘴唇紧闭,眉宇间透着一种坚毅。

曹植问道:“仓舒的死是否与你有关?”

周不疑说:“若是与我有关,早被丞相察而杀之,仓舒因何而病,断不敢他人谋为。”

曹植猛然一惊,似想起了什么,便问:“不是他人谋为,当是谁为?你发现了什么?”

周不疑说:“我倒没发现什么,只是对仓舒受何惊吓而存疑。”

曹植又问:“是你偷了什么东西要逃走吗?”

周不疑看了曹植一眼说:“不,没有什么值得我偷的,我从来不偷东西。”

“那你为什么要逃跑呢?”

“不,不是逃跑,是逃命。”

“逃命?谁要杀你?”

“丞相。”

“你胡说!丞相怎么会杀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

周不疑扑通跪了下来,泪流满面:“若得植公子放我一条生路,我一辈子不会忘记公子的恩情,放我走吧,公子!”

曹植忙叫他起来,问道:“莫非你犯了可杀之罪吗?”

“不,”周不疑马上说,“蒙丞相恩典,我和仓舒形影不离,亲如兄弟,丞相待我,胜过亲生父母,我怎敢做出对不起丞相的事呢?”

“那就怪了,”曹植说,“你既没做过坏事,怎么疑神疑鬼,竟说丞相要杀你呢?”

周不疑叹了口气:“因为丞相太爱仓舒了,丞相看见我,就会想到死去的仓舒,他心里就会难过,所以丞相是不会让我活着的。将军,救救我吧!”

曹植感到有点可笑:“快不要胡思乱想了,真是小孩子的昏话。仓舒死了,丞相就会把天下的孩子都杀掉吗?丞相的仁爱是天下共知的,你这样乱说,不是有损丞相的清名吗?”

周不疑还想要说什么,被曹植止住:“快不要乱讲了,我保你无事罢了,和我们一同回去吧。”说着,命随从牵来一匹马,让周不疑上马一同回去。

周不疑没有再回到春绮苑,他私自逃逸的事情也没有受到追究,他也没有再见到曹操。他被安顿在魏王宫西园一座幽僻的小阁楼里住下来,除了每夜被噩梦纠缠,被一双刀子般冰冷的目光追逐得心惊肉跳以外,他白天的生活看来如同贵公子一样安逸,可以读书写字,可以站在小阁楼上眺望着玄武池浩渺的烟波奇思遐想,他唯一惧怕的就是漆黑的夜晚,总做噩梦,总看到有个黑影在阴暗处闪来闪去,就像那天晚上他看到仓舒书屋窗前有黑影闪动一样。

曹植向父亲谈起周不疑,说:“真是可笑,他逃跑的理由竟然说是父亲想要杀他,我怀疑是他得了什么病。”

曹操平静地说:“大概也是受了惊吓。”

于是,曹植以怜悯的口吻求情道:“父亲,看在他陪伴仓舒多年的分上,放了他吧。”

曹操瞥了曹植一眼:“先让他静心几日吧,到时就放他走。”

曹植见自己求情不成,就把事情告诉曹丕,想再让大哥出面劝谏父亲。曹丕以为这事不难,不就放走一个并非曹家的子弟嘛,这又有何妨呢!没想到曹丕刚说出口,就遭到曹操一顿训斥:“你就不用脑子想一想,此人是你能驾驭了的吗?”后来曹丕称帝后曾说:“家兄孝廉(即曹昂)坐帝位自是他的本分。如果仓舒还在,我也不会有天下。”

我们不妨来参考《魏书·刘表传》里的文字:一说坊间流传曹冲之死,多少与曹丕有关,曹操恨之不极却苦无证据。毕竟曹冲已死,曹丕独大,大家即使有猜测也只能烂在肚子里。二说曹丕需要周不疑来辅佐自己,故向父王求情放过周不疑却遭到曹操训斥。至于曹丕是怎样害死了曹冲,《魏书》没有提及,且讳莫如深地以“坊间流传”一语带过。其实,《魏书》把答案已经告诉了人们,就在曹操训斥曹丕的话里。

作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曹操,心里一直惦记着曹冲的身后事。六天之后,曹操为曹冲祭七天。以汉代流行的“冥婚”风气,他想为死去的冲儿找一个伴侣结成冥婚,免得儿子独自走在黄泉路上太孤单。当时有一种说法,如果不替死去的少男少女完婚,他们的鬼魂就会作怪,使家宅不安,遭受灾祸。曹操听说下臣邴原早先死了女儿,于是就差人找上门来,意求邴原将两家儿女合葬,没想到却被邴家拒绝。邴原斥责道:“合葬,非礼也!小女生前未曾行婚,死后意与别人葬在一起,岂不是乱了人伦,辱没了祖宗!”

按说,这对邴家应该是天大的好事,你想想,曹操是谁啊,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丞相,把一个死去的女儿“许配”给曹冲,那就意味着与丞相结成了儿女亲家,可遇不可求啊!但是,邴原并不买账。

甄氏听说公公为小叔子的冥婚犯愁,便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她入曹家之前,曾为袁家生过一个女儿,不久因患天花夭亡。甄氏对曹丕说:“你与父亲商议一下,要不让亡女与小叔合葬吧。”曹丕一听,甚喜。

果然,曹操很是中意。袁家本是名门望族,与袁家亡女成婚,不算太委屈冲儿。本来曹操做事就不顾及那么多清规戒律,也不管辈分上的混乱了,只要能满足自己的欲望。

祭辰已到,又是全城举哀,大街小巷挂满灵幡。在曹冲墓穴前,头戴鬼怪面具的巫师跳踉起舞,披麻散发的道士在祭坛上念咒作法,祈祷冥界的一对少年夫妻在阴间百年好合。曹操亲读由曹丕受命而作的诔文:如何昊天,凋斯俊英。呜呼哀哉!十三而卒。惟人之生,忽若朝露。何辜于天,景命不遂。兼悲增伤,永思长怀……曹操越读越是伤心,昏昏欲倒,悲声大放。曹丕、曹彰、曹植等赶忙前去劝慰,曹操对他们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大幸啊!”

父亲的哀恸,让兄弟几个不忍面对。那么刚强有力的父亲,几乎崩溃了!他仿佛一下苍老了许多。但曹植暗自觉得父亲的话里另有玄音,令他深深思量。

这时,忽见信骑官匆匆来报:曹冲生前陪伴周不疑,感念丞相恩德和仓舒公子生前的厚谊,数日来痛不欲生,终于效秦三良殉穆公之义,自毙而亡,以身相殉。此事迅即传遍邺城,众人无不唏嘘感叹:三尺童子,亦知忠孝大义,报主公恩德,七尺男儿,岂可不以此自勉矣!

曹植顿感惊愕,即随父驱驾西园。

曹植悲怆地流着泪问父亲道:“为什么不能让他活下来?”

曹操依然显得很平静:“他死了比活着更好一些。”

“啊!”曹植几乎从马上跌下来,他忍不住地惊叫一声,“父亲,你怎么能这样……”

曹操的脸色变得阴沉而冷酷:“我见不得他,见了他我就会想到冲儿,我受不了……”

“父亲,他,他还是个孩子啊!”曹植因极度压抑而颤抖。他迎着父亲冷厉的目光,那目光如一道湍流,把他冲击得有点发懵。

“子建,你这等心肠,将来能做什么!我豢养的不是家畜,而是猎犬!”曹操以斥责的口气向儿子寓以做王者的意志与手段。

“父亲……”曹植还要说什么,被曹操劈手打断:“此事不要再提!”

一幕幕情景戏在一双看不见的手的操控下上演——

当载着那少年尸首的灵车缓缓驶过邺城街市时,万人空巷,人潮涌动,争睹那壮烈少年的遗容,男女老少泪飞如雨;尤其是那些身披铠甲的将士,列队肃穆而立,表情庄严神圣,誓为江山社稷,甘愿赴汤蹈火!只要丞相一声令下,不惜肝脑涂地,九死而无悔!

丞相曹操亲自主持周不疑的葬礼。在那少年的灵柩前,曹操老泪纵横,哽咽难言。兵勇军将,高呼万岁!遵丞相之命,忠义少年周不疑的尸体被厚葬在曹冲的墓地,这是寻常人难以企望的死后的荣耀了,那可钦可敬的少年将在冥世永远陪伴着高贵的仓舒公子。

安葬后,除曹植外,奉曹操之命,陈琳、阮瑀、应玚等邺下文人皆作了《周不疑赋》以颂其事,这些言辞华美的文章在庙堂和士大夫中流传,不仅体现了邺下的文治之盛,更起到了教化人心的作用。

一天晚上,那少年墓地里传出狼一样号啕的哭泣声。有一个身影在那少年的墓前长跪不起:“不疑兄弟,是我害了你,是我害了你啊!若知如此,我不该把你抓回来,并信言许你无事,谁知却无法保护你!天哪,这是为什么呀?!……”

纵使一代枭雄也为之气短的周不疑是如何一位少年天才呢?据魏志所注引《零陵先贤传》记载:周不疑,字元直,零陵重安[19]人。舅父刘先,为荆州牧刘表别驾(即州府总理众务之官)。不疑少有异才,聪明敏达,先欲遣不疑就刘巴学,巴婉拒之。后荆州降,太祖欲以女妻之,不疑不敢当。时有白雀瑞,儒林并已作颂。不疑见太祖授纸笔,立令复作。太祖异而奇之。后太祖攻柳城不下,图画形势,为难计策,不疑进十计,攻城即下也。太祖爱子仓舒,夙有才智,谓可与不疑为俦。及仓舒卒,太祖心忌不疑,欲除之。文帝(曹丕)谏以为不可。太祖曰:“此人非汝所能驾驭也。”乃遣刺客杀之。不疑死时年十七,著文论四首。

曹冲病亡时,曹操已五十四岁。剩余时光屈指可数,但他对选立太子之事仍然不作最后决断。是年六月,他上表献帝罢三公官,恢复汉初丞相与御史大夫制,总揽朝政。

在没有拿定诸子中谁做太子之前,他还得亲自出马,对外征战壮大基业,对内铲除异己势力,为将来的太子继位扫清道路。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个每每与他作对的孔融。他决定在南下讨伐刘备,继而进攻东吴之前,必先除掉孔融。说来也是冥冥之中的时间巧合,当他下令处斩孔融之日,正是儿子曹冲病危之时。

孔融(153—208),字文举,“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孔子二十世孙。少时成名,起于“孔融让梨”为典。十六岁时,因掩护被朝廷宦官搜捕的张俭,事情败露后又与兄孔褒争死,名震远近,成为不少人推崇、景仰的偶像。始做司徒杨赐的属官,后为虎贲中郎将,因触忤董卓,出为北海[20]相,讨伐黄巾军反被击败。后由刘备举荐为青州刺史,又被袁谭击败,出逃青州。辗转来到曹操手下,征为将作大匠,后封太中大夫。

孔融为人恃才负气,自命清高,不仅屡屡反对曹操的决策,而且多次在公开场合使曹操难堪。他反对曹操恢复肉刑、讥讽曹丕私纳甄氏、嘲笑曹操北征乌桓、反对曹操禁酒征作军粮,再加上他忠于汉室,上奏主张“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来增强汉室权力,此举更是激怒了曹操。曹操曾写信警告孔融:“我身为大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然而抚养战士,杀身为国,打击浮华狡慧之徒,还是有余力的……”孔融自以为名垂天下,不屈权臣,量你曹操怎奈我何。他更是有恃无恐地与之唱反调。令曹操忍无可忍的是,不久前,孔融当着孙权使者的面讥谤曹操。曹操怒火中烧:孔融不除,殃及儿患!

同类推荐
  •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依据,用幽默诙谐、活泼晓畅的语言,分析诸葛亮生平的重要事件,抽丝剥茧,拨开近两千年的历史面纱,还原一个出身卑微、有血有肉的真实诸葛亮。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影坛骄子:谢晋传

    影坛骄子:谢晋传

    谢晋,中国最杰出的导演,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影片均出自他的手,这些电影印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说明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中国文化也可能出现以生命历程组接成的大手笔,下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化,正可由此开启。我们在阅读谢晋的生平时,有如也一起阅读了一部中国电影史。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恨水百味

    恨水百味

    《恨水百味》精选了一百例有关张恨水的故事,向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一个完整、真实的张恨水形象,举凡张恨水的人生节点、写作历程、家国情怀、闲趣雅趣等,无不娓娓道来,加以作者独特的考证和点评,更显亲切可信。
热门推荐
  • 国学文化经典读本:现代散文精萃

    国学文化经典读本:现代散文精萃

    我们这套丛书,是为了帮助青少年学一点国学而编写的。我们很愿意把我国文化遗产中发人深省的哲理,脍炙人口的诗文,上至孔子老子,下至鲁迅冰心,有选择地向读者们介绍,并且稍作简明扼要的说明、注释。我们希望,广大的青少年能够从这套丛书中,接受到祖国优良的文化传统的教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材。
  •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如何摒弃坏习惯,培养和保持好习惯,是提升业绩的关键。亚龙老师的这本书从常见的职场现象切入,结合大量生动、经典的故事和案例,提炼和总结出了有效提升业绩的50种习惯,观点简约睿智,介绍的方法简单实用,让读者得以在轻松的阅读中对照、思考、学习和借鉴,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方式。
  • 冷酷只为你融化

    冷酷只为你融化

    本书正在修改中,请从100章以后开始阅读,非常感谢
  • 谋事先谋人

    谋事先谋人

    人人须谋事,事事须谋人。任何事情都是人为和人谋的结果。所以,琢磨事必先琢磨人,谋划事必先谋划人,人为事之本,事为人之谋,要想做成某件事,促成某件事,首先要把有权决断于此事的关键人物抓住,与其拉定关系,套好近乎,打通关节,这样,所谋之事方可迎刃而解。
  • 有朝一日

    有朝一日

    旁人对顾旭白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冷。只有薛宁知道,他血管里流淌的血,有多热。
  • 苦儿流浪记

    苦儿流浪记

    《苦儿流浪记》主要讲述了:使我们感到庆幸和欣慰的是,雷米在艰辛曲折的流浪生涯中,并不是孤独的。他有始终爱他如亲子的巴伯兰妈妈;有教会他做人、识 字、弹唱的维塔里斯老人;有与他息息相关的“心里美”和小狗;有无私收留他的花农老爹;有倾心爱他的丽丝姑娘,有与他同甘共苦的可爱的马西亚,还有偶然收 留过他的米利根夫人……这些人所具备的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同时衬托出加罗福里和米利根先生这类社会渣滓的丑陋。
  • 鱼向反方向游

    鱼向反方向游

    个人品牌就是“反方向游”! 本书的诸多案例表明,不管是明星、CEO,还是“草根”阶层、职场人士,个人品牌变得越发重要。现在,在“世界是平的”环境下,打造个人品牌更意味着如何使自己与众不同。
  • 网游之神控天下

    网游之神控天下

    无父无母亲不顾,孤儿生命当自苦。自立更生独自担,酸甜苦辣唯自知。生来自当梦不悔,不期而遇兄弟情。尝尽人间甘辛味,世外冷暖我自知。
  • 丫鬟王妃

    丫鬟王妃

    昨日尚是小家碧玉,今日却是王府丫鬟。想着早日赎身出来寻个好归宿,不料对冷情世子情根深种,羁绊不断。世子订亲之时,她被王妃转手发卖,那头他谈笑晏晏,这头她生死飘零。原以为哀莫大于心死,偏偏世子找上门来,欲与她再续前缘。
  •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作家是以写作为工作者,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本书是丛书中“文学大师篇”中的一本,介绍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西班牙、挪威、瑞典、冰岛等南北欧国家现代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