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6500000012

第12章 太子位,为何悬而不决(4)

除掉孔融,不能说杀就杀,他曹操可不想背负滥杀无辜的罪名。最妥当的方式就是谋杀。其要领在于周密、严谨的部署策划。尤其是像孔融这样的名士,既要杀得服众,又要杀一儆百。于是,他让新任命的御史大夫郗虑罗列孔融的罪名,这罪名还不能是一个,要多个。接着又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书奏告孔融的罪状,当以重罪处置。郗虑很快就搜罗到给孔融定罪的证据——孔融曾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体的“刘”字。而且,孔融任北海相时,曾召集徒众,毁谤朝廷,拥袁绍篡位,并在最近还一直与刘备保持联系。要说这罪名够大了。可曹操认为,仅此一项罪名还达不到他预想的目的,命郗虑继续搜罗。于是,郗虑又很快收集到孔融两大罪名:一个是不尊重先哲,孔融曾和祢衡互相吹嘘,祢衡赞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则回赞祢衡是“颜回复生”。另一个是不尊孝道,闹饥荒的时候,孔融教化人道:如果为父的不好,你宁肯把东西送给别人吃,让父饿死;而母亲和儿子没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后就毫无关系了。

得,两大罪名,不忠不孝。若鼻孔流血,只是火旺,若七窍流血,你死定了。实际上,仅谋反一项罪名就足以干掉孔融了,为什么曹丞相偏偏要两项罪名呢?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处:其一,汉朝是主张以孝道治天下的。曹操的精明和诡诈就在于,以不孝定孔融的罪,不仅杀了心头之患,而且表明自己遵循孝道,维护汉室。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笼络人心的角度,都让自己得利占理,可谓是一箭双雕。其二,将不孝罪名放在谋反罪前面,作为“主罪”,也显示自己的大度,你孔融通敌刘备,也可以不杀你,你也可以去投奔他,我曹操爱才,决不滥杀人才。但你不孝,又加上谋反的“副罪”,那你就必须处死,属于“挥泪斩”。其三,以言论治罪,也给恃才傲物或沽名钓誉者一个警示,不许妄自尊大,不许讲怪话——讽刺、挖苦、指桑骂槐绝不是活跃政治空气,而是作乱,唯恐天下不乱。在专制的政权里,你们应该是沉默的大多数。其四,这两大罪名,足可证明孔融人品有问题,背叛了祖宗,大逆不道。肉体杀掉,还消灭你的名誉,让你遗臭万年,永世不得翻身。

由此,曹操在贴满街市的布告上写道:融违反天道,败伦乱礼,谤讪朝廷,欲规不轨,虽肆市朝,犹恨其晚。这个即令行刑的布告,充分表达出了曹操的愤怒——“犹恨其晚”,杀你杀晚了,早该杀掉你了!

孔融及全家一并诛杀。孔融时年五十五岁,比曹操大一岁许。因其罪名极重,甚至直到西晋时陈寿著《三国志》,都不敢为孔融立传,成为该史书中缺少的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但孔融的言论和品格仍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着影响。杀孔融被视为曹操“奸白脸”的污点之一。这也可能与曹操长期在中国历史上被妖魔化了有关。

当初,孔融来到许都,投入曹操阵营,曹操对他倍加推崇任用,他对曹操也是十分仰慕。讨伐董卓之时,他就曾写六言诗赞道:“郭李分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当时感召和影响了一些贤士良才归顺了曹操。曹操挟天子迁许地,他也颇为赞同,继而又写六言诗抒发胸臆:“从洛迁到许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群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曹操起初曾把孔融请到自己府上做客,让曹丕、曹植等诸子拜他为文章宗师。曹丕倒是十分欣赏孔融的文辞,这对他后来写《典论·论文》受益匪浅,且论孔文“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孔融虽亦擅诗赋,但多以文论为主,其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就其文辞的艺术而言,则是曹植所喜欢的。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曹植对这位名儒却敬而远之了,觉得这位老夫子只尚空谈,又自命不凡,总以为自己圣儒出身,博涉多览,智慧卓异,当世豪俊都不如他,常以安邦定国为己任,但志大才疏,华而不实。自来许都后,每逢朝会,引经据典,议论纵横,滔滔不绝,满朝公卿大夫都成了陪衬,但不识时务,所提建议往往与实际南辕北辙,甚又故作高深,爱显摆,令人玄奥得摸不着头脑。

有一次,曹操回到家中,见曹丕写的文章被孔融作了多处批改,便问曹丕道:“诗以咏志,文以载道,你看出孔文举以何为道?”

曹丕说:“忠孝礼义信,唯仁政者道矣。”

曹操狡黠地笑了笑,而后又去看曹植在做什么。

曹植正挥毫习练屈原的《九歌》。

曹操即问:“近日你为何不向文举大师求教?”

曹植直言道:“孔大师诗文除两首六言者叙董卓作乱及献帝迁许史事,为咏史一类外,其他使我索然无趣。”

曹操又问:“为何?”

曹植答:“他胜过屈子否?让他多教化哥哥好了,我与子桓各有偏好。”

不曾想到,名满天下的孔融竟被父亲罗罪诛杀。曹植心里很沉闷,很压抑,也很惶惑。从周不疑之死到孔融被诛杀,他一直都在想:这究竟为什么?他知道,孔融是效忠于汉朝天子的,其狂傲骄纵,口无遮拦的奇谈怪论,成为总揽朝政的父王推行自己政治目的的最大障碍之一,最终招来杀身之祸。显然,正因为孔融越来越看出了父王的“所图”,就越来越肆无忌惮地与之唱反调。

说来也是,你孔融在曹丞相手下当差,如此目中无人,且蜚语灼耳,岂不是自讨苦果子吃吗?

譬如,曹操颁布一项禁酒令,说酗酒会亡国,必须严禁。是因当时是饥年,却又不得不用兵,禁酒的目的是让大家不喝酒,将粮食用来补充兵用。可孔融不干了,跳出来高谈阔论,说自古以来,亡国的还有女人,怎么不把女人一起禁了?曹操无言以对。接下来便引出他讽刺曹丕纳袁熙妻甄氏为妾,比喻成“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以为孔融学识渊博,便问“出何经典”,孔融则捉弄似的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气得曹操头风病发作。还有曹操要杀杨彪,因为杨彪是袁术的亲戚,孔融当着众臣拿自己的官职来威胁:“明日便当褰衣而去,不复朝矣!”曹操只好免杀杨彪,杨彪称患腿疾十余载不出,荒老家中。然而,这些似乎并不能够成为曹操将他杀掉的理由,而只能作为曹操杀他的动机。而事实上曹操也“然以融名垂天下,外相容忍”,这就更加剧了这位孔子二十世孙的自我膨胀,更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大事小事,处处作对。而这也就罢了,但在军国要事上,他也与曹操作对,比如官渡之战、北征乌桓,郭嘉、荀彧、荀攸力主出师,而孔融却拉一些士臣发表悲观言论,这对曹操集团造成多么大的打击,也使曹操对他的妒恨愈加酷烈。实际上,孔融追随献帝,是希望世家大族的袁绍获胜,以便恢复世家大族和名士的统治地位。而宦家出身的曹操,是他这位名士所不耻的,这也是孔融敢与曹操处处作对的原因之一。而曹操居然能让这样一个人留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虽然有出于其地位、名望的顾虑,也不得不佩服曹操的忍耐力和感叹孔融的愚蠢。

曹丕、曹植对孔融的评判倒是也有一致的认知:孔融的确没有什么内政军事才能,更不要说有什么谋略了,他既是个书生气十足的文儒,又是个老气横秋、浮华交会的俗夫,不会做官,又总想当官;不会察言观色,更不会韬光养晦;倘若他只是“脾气耿直”,曹操还不至将他杀掉。糟糕就糟糕在他并没有超凡脱俗,其性格如同绝大部分的名士一样,骄傲狂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但他只是发表言论,也没有做什么值得杀头的大罪。曹操杀了他,后来曹丕却下令千金征募他的文章,如果孔融真是欲规不轨,那曹丕也不敢这样做。为什么历史上有一种声音流传至今:孔融之死,亦属自为,与其替他喊冤,不如从他的性格中找出他的悲剧发生的根源。“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他的《临终诗》倒是最后抒发了他内心的悲观与绝望。

孔融死后,曹操在邺下文人圈里进行了一番大讨论。这些文人大都识相,个个口诛笔伐,认为孔融当杀无赦。曹操明白,这只是舆论的需要,作些表面文章。但他最关注的是儿子们的态度。一次,他私下探问曹丕、曹植:融之罪当诛还是当免?曹丕说:其罪当罚,若不置死,可用其之长仿司马迁撰史著文论。曹植说:杀之可惜,不杀可恨,若他不死恐比死前更甚,量他才疏,束之高阁,岂能与史太公相提并论呢?曹操最后道出真意:汝等所说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矣,诛他意为汝等解虑也!

曹丕、曹植听了,顿然所悟。

孔融被诛杀后,静若观火、韬光养晦的司马懿走进了曹氏父子的视野。他被曹操辟为文掾,协曹丕、曹植诸子演修文论策略。司马懿所言所行颇受曹丕青睐,而曹植对司马懿却显得冷淡,不以为然。他觉得这个人表面谦卑和善,内里城府很深,精于谋算。然而,司马懿似乎算准了什么,经常与曹丕游处。同时他也明白,自己正处在为曹操效命的“试用期”,一定要三思而行,谨慎小心,切莫乱了方寸。

《三国志》裴注记:司马懿(179—251),字仲达,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受曹操征召,为其效命。曹操逐渐察觉他有雄心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是忌讳。所谓“狼顾”,是说狼头能环顾前后,进可攻,退可反噬。曹操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之人,必会干预曹家族事。但曹丕与司马懿一见如故,非常依赖,总是回护他而得以无事。司马懿确也勤于职守,夜以忘寝,遂使曹操安心,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主簿等职。后佐助曹丕,“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这是后话。

建安十三年(208)秋,曹家父子兴兵南下,攻伐荆州。曹操这次出征把云集邺下的诸多文人名士也都带上,随军而行,旨在让他们“见见世面”,亲睹战场厮杀多么残酷无情,曹家父子打江山是多么不易。

出乎意料,曹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取得了荆州。

原来,得知曹操进攻荆州的消息,荆州牧刘表突然病卒,小儿子刘琮即位。说起刘表家事,与袁绍颇为相似。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最初刘表颇宠爱刘琦,后来刘琮娶刘表后妻蔡氏的侄女,蔡氏及其娘家人都偏袒刘琮,在刘表面前尽说刘琦的坏话,以致刘表对刘琦不再看好,命他出任江夏太守。刘表死后,蔡氏的弟弟蔡瑁和刘表的外甥张允合在一起,拥护刘琮。刘琮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听从蒯越、傅巽等人建议,投降曹操。

不战而得荆州,曹操好不惊喜,收编降军七八万余,得水军大小船舰一千多艘。曹操还论功封赏,任刘琮为青州刺史,蒯越等谋将皆被封侯。而另一大收获是,名望甚高的邯郸淳、大名鼎鼎的才子王粲,以及音乐大师杜夔、书法家梁鹄等一并为曹操所纳。

王粲被辟为丞相掾属,赐爵关内侯,时三十二岁。至此,被称誉为“建安七子”的才俊们,皆汇聚荆州。自孔融死后,便由此以王粲居其首,其余依次为刘桢、徐干、陈琳、阮瑀、应玚。

王粲,字仲宣,出身名门世族,其曾祖父、祖父都曾位至三公,其父也曾为大将军何进长史。王粲十四岁时,遭遇董卓之乱,由洛阳徙居长安。著名学者蔡邕当时在朝中任职,虽时局极端混乱,但门前仍经常车马拥塞,家中宾客满座。一次,王粲前去拜访蔡邕,蔡邕匆忙起身,倒趿着鞋子出迎。众人见他年龄不大,身材矮小,却受到蔡邕如此礼遇,无不感到惊奇。蔡邕指着王粲对大家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极有才识,虽年少亦学富五车,我是不如他的。”可见当年王粲已脱颖而出。不久,董卓余党李催、郭汜作乱长安,王粲避乱荆州,投奔刘表。不料想,刘表虽外貌儒雅而内心多忌,且对王粲丑陋的容貌、瘦弱的身材和不拘小节的言谈举止看不上眼,王粲一住十五年未能得到重用,心情常常抑郁寡欢。刘表死后,王粲规劝刘琮“卷甲倒戈,应天顺命,以归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曹操十分看中王粲,他不仅文章写得好,往往提笔即成,而且见识广博,常能有问必答。曹操游观出入,常将王粲带在身边。

刘桢,字公干,博学多才,八九岁时,即诵背《论语》及诗赋数万言。投归曹操后,被命为丞相掾属。

徐干,字伟长,卓识多闻,下笔成章,性情恬淡,对为官作宦不感兴趣,投归曹操后,被命为司空军谋祭酒,后转为五官将文学。

陈琳,字孔璋,初为何进主簿,何进被杀后北依袁绍,他那篇《为袁绍檄豫州》便是代袁绍捉刀,把曹操及其祖宗十八代痛骂一通:“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 狡锋协,好乱乐祸……”曹操看到这句子犹如万箭穿心,脑袋亦如钢针在戳,使他的头风病大发作。曹操击败袁绍后,陈琳归降曹操,任其发落。曹操喝问他道:“你为袁本初作文章,倒也罢,但只可向我一人发难,再多的罪恶也是我曹操一人所为,何至于上及我的父母?”陈琳说:“当时意在营造舆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大笑,这一笑便泯去所有旧怨,当即任命陈琳为司空军谋祭酒。

同类推荐
  • 卡内基:财富的声音(滚雪球Ⅰ)

    卡内基:财富的声音(滚雪球Ⅰ)

    本书共分二十九章,内容包括:我的父母和童年;丹佛姆林与美国;匹兹堡和我的工作;安德森上校和书籍;电报公司;铁路公司;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主任;内战时期;建桥故事;钢铁厂的回忆等。
  • 名人传记丛书:普利策

    名人传记丛书:普利策

    名人传记丛书——普利策——创作“普利策奖”的报业大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卡帕传

    卡帕传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奠定了世界近现代的行为规则。不仅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大英帝国灵机一动划分出的奇怪疆界,孕育的年轻国家,就连如今横行世界的英语语法,交往规则也大多出自大英帝国之手。现在好多人都批评美国世界警察,其实英国才是给警察制订法规布置任务的幕后人物。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刻薄皇上暴力妃

    刻薄皇上暴力妃

    我跟叶孤城就是两条平行线,可阴差阳错,原本互不干涉的平行线偏离了它应有的轨道,擦出爱的交叉点!可是这只是一个点,当我们继续往前走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本来就不是在一个轨道上,相遇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当错误过后,我们彼此继续为这段不应有的感情走在路上。回头望去,那已逝去的情仇好似昨日,一瞬间苍老了我们。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陌生的领域,为什么让我在这本不属于我的地方遇见一段属于别人的爱情?而我,只是这个时空错乱的牺牲品!多年以后,他也许名垂青史,我也许只是一粒沙土,埋没在这黄土之中!甚至,自己也忘了自己到底是谁,从何而来!翩然起舞时,才记得自己只是一个蝴蝶!不曾有过去,甚至未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黑白恋

    重生之黑白恋

    在自己婚礼上遭到继母的陷害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方便吗”“啊”“回家拿户口吧”那什么烁少我不是故意招惹你的就放过我吧是吗可惜现在晚了
  •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本书是一本学生价值观念培养的教育类图书,具体包括:什么是金钱观、金钱观与价值观的关系、学生树立金钱观的年龄段、家长在学生价值观培养上的作用、金钱观培养的原则等内容。
  • 科学大探险:世界之地大冒险

    科学大探险:世界之地大冒险

    布瓜博士的伟大发明——时空飞碟。它可以带着主人到任何想去的时间和地点。乐乐淘和小猴搭乘着时空飞碟来到上个世纪初的埃及,见识到了金字塔的神秘力量、法老咒语的威力和木乃伊的诡异;接着他们又通过时空穿梭机来到秦皇陵、莫高窟、进入恐龙时代,解密百慕大三角……
  • 佛说树提伽经之二

    佛说树提伽经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今夕行

    今夕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鬼索命

    恶鬼索命

    警笛声打破了这个依河而建的小村庄的宁静。紧靠河堤的一座砖包皮的四间老房前,聚集了这个三百多口人的小侯村中的一半人。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小子也该死!赌博不算,还经常把媳妇打得死去活来,只可怜他那受罪的媳妇竟和他一起去了。”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小声说。声音虽小,但却引起在场不少人的共鸣,纷纷点头,“还有那可怜的孩子,平常就可怜兮兮的,现在才十二岁就成了孤儿。”“哎!苏二叔,你可是苏田不远的兄弟,以后,他的孩子就全依靠你了。”
  • 兽王·银龙印记

    兽王·银龙印记

    卡尔与恶魔犬小领主之间的战争如期而至。一番混战后,兰虎准备趁乱退出战场,穿过来时的召唤法阵返回沙丘之星。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墨菲特却在此时突然出现,并且意外地交给他一块恶魔之土,兑现了之前立下的誓言。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双方握手言和,完成了誓言的墨菲特顿时翻脸,刀兵相向,带着自己强横的恶魔犬骑兵包围了兰虎……墨菲特的恶魔血脉在深渊世界中尽数觉醒,实力大增。虽然兰虎也有极大的进步,但是即便与隼狼合体后,也不敢说能够战胜此时的墨菲特。兰虎陷入苦战,墨菲特又先后两次变身,兰虎命悬一线,只好摸出了银龙印记……
  •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收录腾讯·大家著名的专栏作者闫红在腾讯·大家发表的专栏文章精华集结。她写当代普通民众生活的苦与乐,爱与愁,细腻的文字勾勒出人情世故;她对娱乐明星和娱乐事件的时评,王菲,舒淇,林心如,刘嘉玲……通透又耐人寻味;还有闫红尤其受读者欢迎的对《红楼梦》和《水浒传》的独特解读,擅长于字缝间发现历史的有趣之处。
  • 不任性的18岁:青春期的女孩怎么教

    不任性的18岁:青春期的女孩怎么教

    18岁对于女孩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年龄,这是她们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她们因此迷茫、困惑,同时更让父母不知所措。如何帮助她们、与她们沟通,才能让她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健康地度过18岁?面对女孩的青春期,每个父母都需要简而有效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