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7800000004

第4章 雕花木匠(1)

浦阳镇上的刘、张两家,祖上都是江西省临江府龙泉县人。明代中叶,龙泉木商的足迹,遍及整个南部中国。龙泉木商创造的木材计量方法“龙泉码”,以“两码”为单位,计量精确,规范了当时的木材市场。万历初年,龙泉县泥池村的刘运隆和张克成,见许多同乡做木材生意发财了,也去赣南林区采办木材,由赣江水运到九江发售,淘得了第一桶金。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二人相约同行,走长江,过洞庭,溯沅水,来到湘西。湘西和邻近的贵州都盛产杉木,因水路外运时必经辰州,木市上称其为“辰杉”。辰杉品质上乘,畅销长江中下游。刘、张两家,同在浦阳落脚,从事木材经营。为了寻求价廉物美的货源,他们溯沅水而上,去到上游的黔阳托口,购得木材,水运到浦阳编扎成大排,再运到常德、汉口出售,利润丰厚。两家人同时成为浦阳镇数得着的大户。

几年下来,木商刘运隆在沅水的木业中名噪一时。他的闻名并不是生意做得最大,而是他有极高的心算技能。以龙泉码量算木材,需要在原木五尺处量出围径,根据围径的大小算出相应的两码数。每次河下围量的原木常以千计。围量手一边围量,一边唱喊围径尺寸,买卖双方各出一人笔录,通过计算得出木材的两码。刘运隆围量木材时,任你原木上千根,只要他将最后一根木材的尺寸量过,喊过,就可以立刻算出这批木材总的两码,与笔录者换算出的数字绝不会有厘毫差错。

万历三十六年,刘运隆已是天命之年,一个机会从天而降,使他得到发迹。那年,紫禁城的三座宫殿扩建,朝廷派员到湖广采办木材,辰杉是首选。工部的一位采办大员,闻听得刘运隆的大名,倾慕之余,盛情邀请他协理采办事宜。朝廷采办木材的费用,动辄白银上百万两。刘运隆身在其中,如鱼得水,获利丰厚。他究竟采用何种办法赚钱?外人无法得知。传言说,他通过这场协理,获得的银子当以万两计。没几年时间,刘家的资产,就远远超过了张家。

明末清初,湘西的最大商埠浦阳镇,进入了如日中天的发展时期。冶铁业在浦阳篷勃兴起。这里出产的生铁,通过船装水运,畅销长江沿岸。木材业作为另一支柱,也支撑着浦阳经济的半壁江山。或许是由于浦阳木材业的发达,激发了一位地理先生的奇思妙想。他说,这浦阳的三街四十八弄,就是一块硕大的木排:三条顺水势并列的长街,如同并排的三根原木;横向的四十八条弄子,是编排的撬棍;四十八座土地坊,是原木与撬棍之间的楔子。浦阳镇,绝妙的风水宝地,就如同一块乘风破浪的大木排,前程不可限量。

康熙初年,安徽霍丘人张扶翼,来到湘西的黔阳任县令。他在家乡就知道,长江里数不清的木船,为了防腐,需要大量的桐油涂抹。这些桐油多来自四川。上任之后,他发现湘西一带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油桐树生长。于是,他在民间大力倡导种植油桐树,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不几年,油桐树不仅在黔阳县,而且在整个湘西和邻近的贵州都普遍种植起来。大量的桐油需要相应的市场。洪江凭借地理优势,成为沅水上游桐油的集散地,新兴的商埠应运而生。在木材方面,洪江也大量阻截了浦阳的货源,使浦阳的木材业处于被动。到了乾隆末年,湘西、黔东苗民起事,起义军放火,将浦阳烧成一片废墟。古老的商埠开始走起了下坡路。洪江的日渐兴盛,浦阳的日渐衰落,引起了当时湘西的最高军政长官,辰沅永靖兵备道道台傅鼐的特别关注。笃信阴阳的道台大人,为了浦阳这块“大木排”免于在风浪中倾覆,遵照阴阳先生提议,在浦阳对岸一个叫球岔的地方,修了一座七层宝塔。让宝塔成为冥冥之中的一根“拴排桩”,牢牢地拴住这块“大木排”,浦阳也就安全无虞了。若干年后,浦阳人说,当年的那位道台大人虽属好心,却办了一件天大的坏事。试想,一块被拴住的大木排,永远无法前进,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好端端的一个浦阳镇,就葬送在了他的手中。鸦片战争后,浦阳一带的铁矿资源日渐枯竭,加之欧铁又大量输入,浦阳的冶铁业日薄西山,直到不得已停炉熄火。这块被球岔宝塔拴住的“大木排”便从此裹足不前,被新兴的洪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浦阳虽是走向衰落的市镇,可瘦死的骡子比马大,它仍然保留着古镇的构架,精明的商人,仍然可以在这里赚到白花花的银子。到了张克成的孙子辈,也就是张恒泰的曾祖父张海山,看到了桐油市场的商机,审时度势,更弦易辙,做起桐油生意来。张海山的桐油生意越做越大。不到二十年,张家的资产,就可以与刘家匹敌了。浦阳镇上,刘、张两家世交重又并驾齐驱。

湘西的木商,都有一把铸有自家牌号的钢戳,称为“斧记”。进行木材交易时,由卖方在钢戳上蘸以桐油朱红,打印在每件木材上。直到如今,刘昌杰一直沿用着祖上传下来的“刘元隆”斧记。他的木行也就叫做元隆木行。

三百多年了,刘、张两家的子孙遍及湘西各地。如今,留守在浦阳镇的刘张两家的后代,又结下了姻亲。三年前,刘金莲十四岁,刘昌杰为了到时候能体面地将女儿嫁到张家,便请来雕花木匠,为她制作全套的雕花家具。

浦阳一带最著名的雕花木匠,人称麻老矮,家住离浦阳镇二十五里的麻家寨。麻家寨地处官道之上,那里的苗人与汉人多有往来。看表面,很难分辨出是苗人还是汉人。麻老矮雕作的神像栩栩如生;雕制的家具精美绝伦。除了手艺盖世以外,麻老矮的著名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长得又矮又丑。人矮脑壳大,眼小鼻梁塌。他本有大名,人们却习惯以麻老矮相称。久而久之,大名便无人知晓了。麻老矮模子里铸出的两个儿子大喜和二喜,也生得和他一样矮,一样丑。兄弟二人从小跟着父亲学雕匠手艺。大喜生性灵空,学得好,手艺盖过了老子。

按照乡俗,雕花嫁妆必须请雕匠到家中制作。一套全堂雕花嫁妆,两个雕匠通常要做三年。将麻家雕匠到家中来做嫁妆,刘昌杰曾一度产生过犹豫。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麻老矮有一个令人将信将疑的传闻。说是这麻老矮有一种祖传的秘方,称为“身身身身迷药”①。这种迷药只要在女人的左衣角上沾那么一点点,女人便会不顾一切跟着放药的男人走,不管他是老是少,是富是穷,是乖是丑,即使是瘸子瞎子,也会不离不弃与他厮守终身。说麻家人有此秘方,也并不是没有根据。麻老矮是个丑八怪,他的婆娘灵芝却是个如花似玉的俏女子。若不是用了身身身身迷药,一朵鲜花怎会插在他那坨牛屎上?有人问麻老矮,是不是下了身身身身迷药才把灵芝搞到手的?麻老矮总是说:“什么卵的身身身身迷药,没有的事!”他被逼问得太紧时,就把他和灵芝的那本经如实说出,让兄弟们相信身身身身迷药是并不存在的。二十多年前,他跟师父在乾州所里的一户人家打雕花嫁妆,一做就是三年。他年轻时很会唱歌,见子打子,出口成章。所里是个大场口,场口的中心进行商品的交易,场口的边上则是年轻人对歌交友的地方。年轻人来赶场,叫做“赶边边场”。一次所里的赶场日,麻老矮奈不住每日劳作的寂寞,也去赶了一回边边场。边边场上,麻老矮遇到今天的婆娘灵芝。苗乡的对歌,固然要比喉嗓,同时也要比肚才。灵芝唱歌闻名于所里一带,从没遇到过对手。她曾经扬言,若是哪个男伢唱赢了她,她便以身相许,不用花轿自己上门。面对着麻老矮这三叠糍粑高的丑八怪,灵芝忍俊不禁。原只想唱两只歌打发他了事,没想到麻老矮的歌声竟像蚂蝗一样缠住了灵芝,叫她甩不脱,丢不掉。粘心粘肺的歌直唱得灵芝云里雾里。一乖一丑的对唱,引来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听歌人。没唱多久灵芝就紧张得出了一身麻麻汗,她摘下细篾斗篷来扇风。麻老矮照此办理,也把细篾斗篷摘下,拿在手里扇风。那又稀又黄的头发结成辫子,盘在脑壳顶上,就像一丛剥了棕片的棕树蔸。众目睽睽之下,灵芝和麻老矮面对面地站着。姑娘竟比后生高出了半个头。灵芝姣好的面容,匀称的身段,使得麻老矮相形见绌。麻老矮能够占得上风的,是他那淋漓酣畅,婉啭动听的歌声。所里一带的男伢,几乎都知道灵芝曾许下的诺言,背地里骂她是嫁不出去的“歌精”。歌精总算是遇到克星了,克星又偏生是个丑得教人作呕的脚色。人们都在拭目以待,看你灵芝吐出来的口水,自己又怎么咽了回去?这婆娘倚仗着自己的聪慧目中无人,如今也只能咎由自取了。麻老矮与灵芝你来我往的对歌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坡。集市早已散去,边边场难得一见的对歌却还在继续。人们预计这场对歌到最后,一定会有精彩场面出现。渐渐地,灵芝开始招架不住。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麻老矮,充满着恐惧、惶惑和不安。越唱越来精神的麻老矮,却仍然是那样从容不迫。忽然,灵芝不再接着对唱,而是对麻老矮说:“大哥,要是你人长得也和你的歌一样,那该多好。对不住了!实在对不住!”话音刚落,她扭头就走。几个与麻老矮素不相识,却为他打抱不平的后生,上前一步拦住了灵芝的去路,大声地质问:“你这婆娘,讲话怎么不算数!”灵芝两颊绯红,无言以对,尴尬万分。笑呵呵的麻老矮一步上前,把拦路的后生拉开,说了声:“让她走吧!不要为难她。”便头也不回地朝着与灵芝相反的方向走了。

事情也真凑巧,麻老矮做雕花嫁妆那家的女伢,是灵芝的远房表妹。女伢对麻老矮有极好的印象。认为他人虽长得矮点,丑点,他的肚才和手艺,完全可以弥补这点不足。当她听到表姐与麻老矮对歌的事,就编着法子为表姐撮合这段姻缘。灵芝的针线做得极好,女伢就以请表姐帮忙做嫁奁为由,把灵芝请到了家中。她带着灵芝看麻老矮制作的雕花嫁妆,说了许多赞扬雕匠的话。灵芝看了雕花嫁妆,赞不绝口。这时,与她在边边场上对歌的麻老矮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聪明的灵芝明白了表妹的用心,便红着脸对麻老矮说了一句:“看你不出,歌唱得好,雕花嫁妆也雕得这么好。”灵芝动了心,一桩姻缘就这样成就了。一些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却硬要把他们的亲事,扯到那身身身身迷药上面去。

在浦阳一带,人们对于麻家究竟有没有身身身身迷药的秘方,一直众说纷纭。刘昌杰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家里有个待嫁的女儿,对传闻不能没有戒备。刘昌杰曾想过,让雕匠在他屋里把雕花嫁妆做好,到时候再搬过来,多付点钱都是可以的。而当地的习俗却是,雕花嫁妆必须在嫁姑的家里做成。做嫁妆的时间越长,便预示着夫妻过得幸福久长。刘家怎么能失去这个彩头呢?刘昌杰还想避开麻家,另请别的雕花木匠。麻家人的手艺实在是太高超了。刘金莲声言一定要请麻家雕匠,旁人做的她不要。刘金莲不知从哪里听说,父母之所以拿不定主意,是担心她会被麻家的身身身身迷药迷住心窍。刘金莲“咯咯”地笑得直不起腰。她对父母说:“你们的女儿难道也会被那丑八怪雕匠迷住心窍吗?你们也太把女儿看扁了。”刘昌杰听了女儿的话很是高兴。女儿虽然只有十四岁,却已经懂事了。刘昌杰决定,请进麻家雕匠为女儿打雕花嫁妆。

刘昌杰和夫人刘邬氏,生了一男一女,儿子刘金山,成婚还不到一年,儿媳名叫伍秀玲,是辰州厘金局伍总办的女儿。麻家雕匠进屋之前,刘昌杰给家里的年轻女眷,包括秀玲和金莲,订下“约法三章”:“平时不能找雕匠闲谈、玩耍;有事找雕匠必须通过大人;和雕匠谈话必须有大人在场。”秀玲究竟较金莲年长几岁,她明白长辈的良苦用心。不喑世事的金莲,却认为这是一个好笑的规定。雕匠进屋,是请先生择了日子的。这天正逢浦阳镇赶场。雕匠师父麻老矮带着大喜、二喜,挑着行头,进了刘家窨子。一同进屋的还有师父娘灵芝。灵芝来浦阳赶场,打个转身就回麻家寨。有父亲立下的规矩,金莲不敢到厅堂里去看。她上了绣楼,从那里往下看,一目了然。请来的雕匠师父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般的矮小,一般的丑陋,和外面的传言没得差别。令金莲不解的是,那师父的婆娘,怎么长得那么光鲜?金莲的母亲虽是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拿母亲和那妇人相比,母亲也黯然失色。金莲不解,这样光鲜的婆娘,怎么会嫁给如此丑陋的汉子呢?金莲禁不住心里“咯噔”一下,天哪!这伙雕匠莫非真的有身身身身迷药!她更想不通的是,老娘如此有模有样,两个儿子竟然没得丝毫老娘的影子,而是把老子的尊容全盘继承了下来。

雕匠进屋的第二天,麻老矮便带着二喜回了麻家寨。刘家窨子里,只剩下大喜一个人。雕匠做雕花嫁妆有规矩:雕匠进了屋,在整堂嫁妆完成之前,屋里的雕匠是不能断档的。若是断了,主东便认为是彩头不好。父亲临走前,嘱咐大喜把要雕作的家具先画出个图样来请主人认可。这天下午,麻大喜拿着一张图,来找刘昌杰:“老爷,我这里画了一张图,请你过目。”

“我看看。哦!是张梳妆台的图嘛!这是金莲用的,要让她来看,还有太太、秀玲,让她们都来看。”刘昌杰拿着图纸吩咐丫头桂香。

不一会儿,仨娘女来了,轮番捧着图细看。只见那梳妆台的设计图,除了上下的缕空雕刻之外,最突出的是一个由莲花和鲤鱼构成的镜座。

同类推荐
  • 我快要碎掉了

    我快要碎掉了

    本书试图以我们大多数人外化的存在状态:寻与不寻,猎手与猎物,探寻与之或对立或模糊或平行的内心世界。坏坏和走走相遇,一个寻者,一个等待者。他们相恋,交流,写作,倾诉,分手。“这种悲伤是他们两个人的:无法得到爱的悲伤,无法释放爱的悲伤。她就像个溺水的人,双手挥舞,试图抓住任何可以抓住的东西。每一段感情其实都是生命的一次充满希望的挣扎,只有这种挣扎才能证明,她还活着。”就像一些梦境、一些对话、偶发事件、读过的诗歌、看过的小说、一次旅行、某次不起眼的悸动,会触动我们深藏的真实。它不只是在讲一个故事,它需要你放下防备、放下束缚、放下犹疑、放下立场,梳理被遗忘或正被遗忘的片段,走进自己,才能走进它的世界。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经典译林)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经典译林)

    《约翰·克利斯朵夫》写的是关于一个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以及与社会之间的斗争故事,追溯了一个德国音乐家在许多艺术斗争中演变的历程。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一位满怀生命热情却又遭到敌对世界误解的极其诚恳的艺术家。
  • 薨之灵(二)

    薨之灵(二)

    该说说法医吕鸿的故事了。此时她正赶往一个案发现场。城市已经入睡,喧闹渐渐停息,在行进中,吕鸿从越来越厚的寂静中辨别出一种声音。对于这个声音,她久违了。那是蟋蟀的叫声。不是因为城市中很难听到蟋蟀叫,而是,这种叫声,在吕鸿的心理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叫声远远的,躲在某个地点,很弱,却不停歇。吕鸿乘坐的警车在公路上像一个夜行侠,快速安静地移动。
  • 人在江湖

    人在江湖

    第二天进了办公室,郝春生见秦晴憔悴的样子,真恨不得替她去杀了那个男人。“你为什么不离婚?”“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当初的做法对他也不公平。到了这份上,我也有责任。”那是郝春生跟了秦晴七年第一次见她流眼泪,可他却没有一点安慰她的办法。
  • 保家仙(下)

    保家仙(下)

    四冰封之柱离魂之人传送法术的白光散去,封师雨睁开眼睛,觉得脚底有些异样。他低头一看,瞬间吓出一身冷汗!原来竟是站在一条手臂粗细的透明冰链上,四下里空茫茫一片白雾笼罩,冰链前不知延伸向何方,后不知延伸向何处,底下却是深不可测的漆黑。冰链本就滑得落不住脚,承重之后在寒气中晃荡。封师雨即使再胆大,也吓得心惊肉跳,身体一歪就惨叫着跌落下去。下方是万丈深渊,他紧闭双目,听耳畔风声呼啸,脑中绝望地想:这下必死无疑了!生死关头,忽然听见风声中夹杂隐约的声音,像在呼唤他的名字……
热门推荐
  • 农家小医妃

    农家小医妃

    民间传闻狐媚祸主,号称医毒天下第一的妖后孟长宁终于被陛下处死,大快人心!却不想孟长宁重生为农家女林长歌,还摊上了一家子奇葩,娘亲软弱无能,还有一个病秧子弟弟,在家地位堪忧。林长歌决定摆脱这种生活,重操旧业发家致富,然而她实在太穷了,连药材都买不起,林长歌抹了把辛酸泪,走上了漫漫筹钱路。赚钱打脸斗奇葩,调香致富好发家。村口住了个万人迷冰山少年,有钱有颜还有可能当官,迷倒姑娘一大片。钱串子林长歌道:我替你挡桃花,卖你的字画赚钱如何?协议达成!林长歌本以为自己扮猪吃老虎,却没想到最后被老虎惦记上了。
  • 回望“长虹”

    回望“长虹”

    对于历史人物,能引起后人研究兴趣的,我看至少有三点:一是要看他在历史的进程中担当过什么角色;二是要看他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做过些什么;三还要看他给后人留下些什么。从这三个方面看,高长虹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高长虹,1898年2月12日生于山西盂县清城镇西沟村。1921年,在他23岁时,父亲高鸿猷要他找点儿事做赚钱养家,他却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于是父亲就说了句令长虹很伤自尊的话:“我的粮食不是给游手好闲的人吃的。”
  • 拽丫头,校草是你的专属

    拽丫头,校草是你的专属

    密不可分的八大家族,从娃娃亲到相遇、相识到相恋。会是怎样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只有医生知道!2

    只有医生知道!2

    协和张羽医生应广大读者要求,诚意奉上该系列第二本,生动讲述只有医生才知道的医学科普知识、求医问药之道。《只有医生知道!2》,精彩讲故事,明白说科普。教大家识别市面上几种妇产科最常见的过度医疗陷阱,告诉大家更多高效备孕、封山育林的妙方好招,用案例阐述不采取避孕措施的危险后果,最生动直观、效果极佳的性教育知识……更多读者最想知道的、普通女性都需要知道的健康知识,尽在《只有医生知道!2》。@协和张羽发给天下女性的又一封关爱私信。
  • 魔方世界

    魔方世界

    当有一天穿越到游戏里做了主角,你又将如何主宰这个美丽新世界?
  • 玄灵大陆

    玄灵大陆

    修行者——以身为炉,气海造九府;以魂为梯,登峰万重天!这是乾坤聚于两气的世界,其天地通灵,万物化玄!始有八方灵动,十面玄通!竟是得阴阳造化,一步登天!还是低落众生,泯为尘埃?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修行本起经

    修行本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斋戒箓

    斋戒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一位墨西哥的黎巴嫩移民后裔。人称墨西哥电信巨头的他,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第一份工作是数学老师。截止到2010年,他名下各类企业的总市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将近墨西哥股市总市值的一半,而他的财富总额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8%。他名下的企业几乎涉及墨西哥工商业各个领域,这使他成了所有墨西哥人都难以离开的无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