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8000000002

第2章 发生了一个事件,你在现场吗?

许多小说在开头的时候会发生一个事件,事件引来了故事,也构成了故事。一个个相互关联的事件让故事充满悬念地向纵深发展,使读者欲罢不能,这是小说的制作方法之一。小说家在叙述事件或结构故事的时候,常常要设置一个场地,或者说要制造一个事件的“现场”,以便铺展故事,演绎人物。在实际生活的现场里面,“发生”永远是千变万化的,常常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在小说的现场里面,“发生”却是由小说家制造的,小说家的意志决定“发生”,也决定发生之后的发展。怎样才会使发生的过程生动而又真切,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地来到小说的现场?或许,越是有经验的小说家,就越会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篇小说《马嘶岭血案》是一个描述事件的典型范例。

在这篇小说中,陈应松的讲述触目惊心——两个为勘探队搬运行李的挑夫,因为见财起意,把勘探队的人全都杀死了。故事的结局被放在了前面,让我们随着两位挑夫艰辛的足迹,眼睁睁看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向了贪婪,走向了仇恨,走向了凶残。陈应松制造了一个犯罪现场,通篇的叙述都没有离开马嘶岭,没有离开那血腥的现场。现在我们假设这是一个有生活原型的真正的案件,如果将其写成一篇通讯报道,估计也同样会吸引人的眼球的。那位写通讯的记者,是一定要亲临现场的,在写作的时候,他也一定要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做出是与非的评判。陈应松写的是小说,所以他自己并不在现场,不但自己不在现场,而且是通篇让罪犯之一的“我”作为叙述人,来描绘这血腥的杀戮过程:“必须赶快灭口。这容不下我多想,也容不下九财叔多想,就听见有人喊:‘小王,小王!’话音未落,斧头就落到了祝队长头上。只见祝队长头上有白花花的东西飞溅出来……”事件发生了,残暴便要不可遏制地行进下去了,“接着又响起了小杜的几声连续的尖叫……我最后看见九财叔直起了他的腰杆,在扬眉吐气,手上拿着一个红彤彤的东西,是一只发卡!”见财起意,连一只发卡也不放过,可见这个人有多么贪婪,可见这个山里的挑夫有多么贫穷。这一只发卡很重要,在情节行进的紧要关头,还不忘记设计一只发卡,这说明作者具备了一个小说家的良好行文习惯。一篇通讯或者报告文学恐怕不会这么写。而在一篇小说中,这只红彤彤的发卡,这一句话点亮的细节,却似乎是可以照射出无尽的含义。

这篇小说是从结局走向过程,虽然已经知道了结局,但在阅读的时候,在这过程的沿途,我们仍然会感到焦虑。在悲剧发生以后我们又会设想,这支勘探队,这帮给大山带来异样色彩,还有可能给大山带来福音的城里人,这些知识与财富的拥有者,如果他们稍微施舍一点点关爱与同情,用他们高贵的手,去抚摸一下九财叔们因挑担而磨烂的肩膀,可能血案就不会发生。但是,一道难以穿透的隔膜竖立在那荒凉的山野,城里人用他们的冷漠与无情,将贫困者对富有者的仇恨,慢慢推向了极致。

关于如果,关于隔膜,关于揭示,都是这一篇小说的阅读者从故事当中,从那个让人们信以为真的现场得到的结论,陈应松并没有做出判断,他只是下笔狠,将血腥的气息迎面泼来,让我们震惊,也使我们警醒。

小说中的现场是小说家制造的。当读者进入了小说的现场,有时候会发现另外一个影子,在那里指指点点,如同一位絮絮叨叨的解说员。这个影子正是小说家本人。小说家创作小说,制造了热热闹闹的,悲哀的,或者欢乐的现场,刻画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种不同的人物,自己有时也会不由自主参与其中,受某些观念的影响,或者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一定要站出来说话。事实上,他或许没有意识到,虽然那个现场是自己布置的,人物也是自己塑造的,但自己却仍然应该是一名局外人,和那个正在发生着的故事没有任何关系,那个现场越热闹越动人,他就越应该免开尊口。就像一对婚姻的介绍人,人家恋爱成功了,登记了,结婚了,双双进入洞房了,你喝完喜酒就赶紧回家去吧,小两口今后的日子和你没有关系了,你不必去指导别人怎么样去过幸福生活,否则你就会成为多余的人。

重要的是拟真性,如果“拟真”是成功的,进入现场的人们至少在阅读的时刻是信以为真的,如果你给他一份“参观须知”,反而会削弱作品的拟真性。

再来看田耳的《一个人张灯结彩》,这篇小说也是一个与案件有关的故事,并且是多次引领读者进入案发现场——小孩的家长砍老师,发现于心亮尸体的河滩,水塘里的汽车与死尸,雨城大酒店的抓嫖行动……事件都是发生在寻常生活当中的,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激起一个浪花,其实也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惊心动魄扑朔迷离的案子,直至情节发展到警察老黄在超市抓捕杀人犯钢渣的时候,才有了几分扣人心弦的味道。其实有时候,现场并不是第一重要的,在成熟的小说家心目中,现场仅仅只是一个场地而已。田耳制造了N个现场,只是为了让他的人物鲜活在其中。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那个老黄,那个老了老了还没混上一官半职的老警察。我们对他的最初印象只是一张长满了胡子的皱脸,但是,当他入情入理地分析案情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的智慧;当他冲向罪犯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的勇气;当他面对刘副局长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的性格;当他在小于理发店门前徘徊的时候,我们又会看到他的心灵。还有那个杀了人的钢渣,还有哑女小于。不良青年钢渣爱上了哑女小于,但是钢渣却杀了人,杀了人的钢渣很后悔也很失落:“我答应过她,年三十那天晚上和她一起过。但你晓得,我去不了了。妈的,我答应过她,到时候,你能不能买点讨女人喜欢的东西,替我去看她一眼?”在故事的末尾,警察老黄受了罪犯钢渣的委托,去看望那位美丽而又可怜的哑女。田耳让我们看到了老黄心中的光彩,我们还看到,原来像钢渣一样冷酷坚硬的钢渣,其实心灵当中也有一小块湿润柔软的地方。

由现场走进心灵,这是田耳的追求。

由现场进入心灵,这恐怕不仅仅是田耳的追求。一位小说家如果能够想办法让读者驻足他设置的心灵现场,那么他一定是已经受到了读者的青睐。

张忌的作品《小京》又是由一个案子开始的。一个女孩儿死了,被人杀害了,如果沿着这条线索走下去,这篇小说本可以发展成一个曲折离奇的侦破故事,但是张忌却不让案情有一点点进展,而是在破案还没有眉目的时候,就离开了那个与案情有关的现场,转而去刻画几位与死者有关的人物,试图将笔锋指向人物的内心。他让自己的叙述平静下来,努力使每一个情节和细节都沉浸在凄寒的氛围之中。那位失去女友的青年很年轻,事件突如其来,他似乎还没有来得及感受一下死亡的真正含义,只是在默默地追忆着过去。那已经逝去的瘦弱身影,似乎正在检验这位年轻人的情感。

大伯与姐夫是事件发生后从乡下赶来的,他们刚刚出现的时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情节的进展,他们的形象鲜活起来,让我们看到了人心与情感的多面性:“说实话大伯的这个要求让我感到有些生气……小京现在还在法医中心冻着呢,他怎么还能有心思玩呢?”这两个从乡村来的人对大都市充满了好奇,他们似乎真的蛮开心的:“大伯指着黑人说,哈哈,红旗,这个人怎么会长得这么黑呀。姐夫听了大伯的话,也笑个不停……”当我们同样也为这样的麻木或冷漠产生不满之后,这两个人的表现又发生了变化:“大伯哽咽着跟姐夫说,红旗,烧吧,别把孩子冻坏了。姐夫也哭了,他一边流泪一边用力地点头。”当完成了火化之后,又发生了这样的情景:“我扭过头去,一下子呆住了。我看见姐夫和大伯正一左一右地站在我的身后,他们用两只干裂的大手托住了装着骨灰盒的大旅行袋,两个人神情专注,像是捧着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由游览天安门到遗体告别,再到送别时为“我”托包,张忌逐步逐步让我们像“我”一样,走出凄寒,看到了温暖的太阳。

须一瓜写过一篇中篇小说,题目叫《淡绿色的月亮》。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那么一对年轻夫妇,两个人都是白领,收入不错,有房有车,而且是郎才女貌,夫妻恩爱。忽然有一天,家里来了盗贼,是两个小个子男人,而家里这位丈夫,则是高大威猛,还曾经是个体育健将,在双方碰面的那一刻,盗贼手里并没有拿着凶器,但是,那位伟岸的丈夫却没有进行反抗。结果,大个子被小个子捆了起来,妻子也差点遭到强暴。故事当中还穿插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发生在火车上的事件。有一个警察,在火车上遇到了抢劫,他为了避免流血而有条件地放弃了对抗。结果,乘客们遭到了洗劫,在匪徒们扬长而去之后,警察又遭到群众的围攻……这篇作品似乎是在争论一个问题,一个道德问题,一个关于男人尊严的问题,一个面对勇敢与理智应该如何抉择的问题。

那么须一瓜参加争论了吗?应该说没有,她在现场外面,她只是用一个活灵活现的正在表演着的现场引发了争论。其实,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女主人公芥子心里,在她与警察谢高之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直是争论着的。这不是表面化的、就事论事的争论,而是一种穷追不舍深入骨髓令人汗颜的追问。突发的案情像一把尖刀,在女主人公芥子的内心割下一道细细的裂痕,那个现场的情境无法从记忆中抹去。她疼痛,她哭泣,她不能摆脱那可怕的设想,也害怕一个伟岸丈夫形象的破灭。“其实,桥北所有的手势动作和过去一样的,可是,芥子感到自己的身体和过去,就是不太一样了。”无论是铺满车后座的百合花,还是那连结性爱的红绳子,都不能重新燃起激情的火苗。须一瓜选取一个独特的角度,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让那“淡绿色的月亮”,照射人心深处微妙的波澜。

乔叶写的《我承认我最怕天黑》,同样也是一个与入室盗窃有关的故事。某一天的深夜,一名偷窃者进入独身女子刘帕的房间,这种类似事件发生之后,如果由不同的小说家来制作,故事一定会有N种不同的走向。在遭遇了偷窃者的房间里,乔叶的设计就与须一瓜的完全不一样,她让偷窃者与那位独身女子发生了心理碰撞:“‘其实,’刘帕说,‘你可以打开门走的,走窗户太危险了。’”只因这一瞬间的一个微妙的善意提醒,在那个发生了抢劫行为的犯罪现场,又发生了半推半就的强暴,故事也由此而进入了另外一条轨道,当那名盗窃者离开事件现场的时候,我们会随着刘帕的思绪产生一些联想,似乎已经能够预见到,接下来的发展仍然会偏离正常的轨道,那个偷窃者又来了,“他掀开窗帘,跳进屋,两个人相顾沉默”,紧接着,“他抱住了刘帕,刘帕任他抱着,任他掀开她身上的浴巾。黑暗里,她看见男人眸子的亮光……”后来警察来了,是刘帕的朋友报的案,她以为刘帕遇到了危险。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谅解了这一对男女,当警察进入了那个令人尴尬的现场,我们就会不由自主为他们忧虑。但是刘帕并没有解释什么,“知道按照被强暴女人的通常表现,自己应该哭,从而顺理成章地接受人们这样那样的抚慰。可她没有。她觉得自己似乎应该说些什么,可一时间她想不好……”后来她说了,救了那个入室抢劫又强暴的“罪犯”。作者乔叶也没有为自己的设置做出解释,她只是在情节中嵌入了几行诗句:“我的身体里有一条河,爱情一直在里面穿梭……”

这条河蜿蜒在故事当中,流淌着情感,也流淌着欲望。因欲望而情感,因情感而善意,因善意而理解,因理解而宽容。乔叶不仅走出了现场,而且能够从现场进入一个意识的潜流,让这种意识的潜流冲刷观念的顽石,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现代女性复杂微妙的心灵空间。

现场可能不是现实的,现场既不同于场景和时代背景,又有别于“画面”。现场可以是一百年前的现场,也可以是现在的、昨天的,甚至是未来的现场。最关键的是人物,没有人物的动作、情感、纠葛,就不会有事件的发生,没有事件的发生,现场也就成了一个空无一物的壳子。一个现场可以是一个故事的局部,也可以是一篇小说的全部,有的小说只写一个现场,却也令人难忘。有的小说吸引读者从一个现场来到另一个现场,制造一个又一个悬念。

现场是这篇文字的关键词。如果我们已经将这个词放置在小说的概念中了,那么在其连带作用下,就又引申出一个相关而又不同的关键词——现场感。现场感可以解释为“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现场感应该是来自拟真性,进一步说,拟真性则是由细节来完成的。比如陈应松笔下那支红彤彤的发卡。

高明的小说家把读者带到他制造的“现场”,自己却会悄悄撤离。

同类推荐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愿你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人

    愿你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人

    我希望你不怨世俗、不惧前行,最终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人。这是22个传奇女人在权谋的天地中寻求人生意义的故事。世间女子的爱恋何其相似,她们不再是戴着假面的剧中人,而是与每个人都有共通的人生。本书谈的是名著中光怪陆离的故事,可初衷却是人生俗世的喜怒沧桑。这一类女子或美丽,或智慧,或泼辣,或大气,她们的人生选择和际遇让后世赞叹又唏嘘。原来生活的不如意不是我们背叛初衷的理由,透过她们的人性姿态,我们会懂得在与我们相同的人生际遇里,她们更懂得努力和坚忍的意义。
  •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话: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滇考

    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清道林摄生论

    太清道林摄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名人经典诗词(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名人经典诗词(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名人经典诗词》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科学育儿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科学育儿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国情的环境中,儿童在家庭、社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儿童问题也是为全社会各个家庭关注的问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如何科学育儿,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家庭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新婚开始,夫妻和家庭其他成员都十分关心如何科学育儿、如何生一个健康聪明宝贝的问题。
  • 重装临界

    重装临界

    本来想当一个死宅,但是却被莫名其妙的卷入一场科研意外,于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剑与魔法,但却有着相同的物理法则的世界。当巨龙骑士,神级法师俯视着高楼大厦。当恒星战舰,曲率导弹踏平了帝国皇城。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拒绝流氓系统,不搞打怪升级,主角是理论派,讨厌战斗,更讨厌近战法师~此书又名《变身之后我开启了异世界之门》《高魔VS高科》《科学少女明明超级谨慎却过分的弱鸡》《科学和魔法的统一理论》《禁术魔法VS热核聚变》《微观量子第一理论基础》《异世界相对论》轻松的硬科幻文。认真你就输了~
  • 网游之智能帝国

    网游之智能帝国

    回穿七年前,潘哲文再次进军“天启”。莫名的新手村剧情展开让他拿到了一个新的职业,但也因此,他将注定走到天启大陆“神权”的对立面。“既然无法被各族所接受,那么就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帝国吧。”潘哲文这样想着。于是,潘哲文开始了他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天启”征途。补充一下,群号469199394,欢迎来吐槽作者,作者抖M了解一下。
  • 阳光下的罪恶

    阳光下的罪恶

    2006年7月上旬的一天,肖家坪乡村民柳月慧早早地起了床,怀揣去年10月份医院出具的那份诊断证明,乘坐早班车来到才山市区。经过亚洲广场时,柳月慧看见在一排梧桐树撑起的伞盖样的浓荫下摆放着一溜宣传展板,许多行人正围在展板前观看。紧挨展板的后面摆放着几张桌子,同样围满了人。出于好奇,柳月慧走过去,向一位中年妇女问道:“这里在干什么?”中年妇女把手中的一张宣传单晃了晃, 说:“ 检察院搞举报宣传活动。”
  • 诸般不美好皆可温柔相待

    诸般不美好皆可温柔相待

    当我们面临难关,通常都会产生各种情绪:压力、不满、焦虑、沮丧、愤怒、难过,甚至躲到各种上瘾的行为中。我们仿佛觉得自己故障了,找不到归属感,开始与自己为敌,更陷入不可自拔的悲伤或恐惧中,甚至认定自己的生命有问题。所以,我们总会努力保护自己免于痛苦、恐惧、悲伤、不适、失败,并以为这是在增强抗拒生命的盔甲。但实际上,当我们努力保护自己免于痛苦、恐惧、悲伤、不适、失败之后,我们已经不算是真正地活着了。
  • Trees and Other Poems

    Trees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钓鱼王子的救国之路

    钓鱼王子的救国之路

    当FF15(最终幻想15)的钓鱼王子遇见了圣杯,救国之路便脱离了六神规划好的剧本...(这本书将走综漫路线,第一站是fate世界,第二站目前暂定漫威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