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9200000005

第5章 龙套印痕(5)

第二次青创会是1965年12月中国作协、团中央联合召开的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各条战线的1100多名青年业余作者。他们大都来自基层,是按照政治思想好、工作劳动好、联系群众好、业余创作好四项条件层层选拔出来的,其中不少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我那时在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工作,是作为河北代表团的工作人员随团来京,担负思想政治工作的。

这次青创会召开之前,毛泽东严厉批评文艺界的两个批示早已下达;姚文元的引爆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也已出笼。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这个背景下,第二次青创会大讲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大讲坚持四个第一,是一次所谓突出政治、兴无灭资、革命化、战斗化的大会。彭真代表中央到会讲话,论述国内国际形势,强调备战备荒为人民,要准备打仗,同帝国主义打,同修正主义打。他要求青年作者掌握毛泽东思想这个战无不胜的武器,坚持同工农兵相结合。他很生动地说,一定要在群众生活的土壤里把根子扎深扎稳,汲取养料,这样才能根深叶茂,长成参天大树。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就会像北京盆景中的花,没有根须,干巴巴的,只能成为供有闲的士大夫观赏的小摆设,没有一点用处。彭真这席话给了我有益的启示,就此我还试写了一篇题为《大树与盆景》的杂感。

周扬在会上报告的题目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做又会劳动又会创作的文艺战士》。他强调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做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接班人,大写社会主义,大写英雄人物,做到思想、生活、技术三过硬。现在看来,整个报告的基调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只谈政治,不谈艺术,只谈方向道路,不谈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集中体现了当年文艺上的“左”倾指导思想。周扬长达三个小时的报告,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河北代表团中的很多作者都听不懂。在小组讨论前,代表团负责人让我根据自己的笔记,又把周扬的报告从头到尾逐段逐句地传达一遍。我因为一度当过周扬秘书,熟悉他的腔调,照本宣讲,还是能愉快胜任的。如今我手边还保存着这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彭真、周扬、刘白羽等的讲话。

这次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会大学解放军,坚持四个第一,发扬三八作风。到会的1000多名业余作者和工作人员都住在三里屯工人体育场的运动员宿舍里。很多青年作者坚持每天学毛主席著作,清晨能看到不少作者冒着凛冽寒风在体育场跑步的身影。代表们循规蹈矩,很守纪律。从会风看,这是一次严肃紧张有余、生动活泼不足的会。

1986年底、1987年初跨年度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青年文学创作会议,是进入历史新时期后的第一次青创会,由中国作协、团中央、总工会联合举办。全国各地各族400多名全国青年文学工作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住在京丰宾馆。

我是这次青创会领导小组成员之一。本来作协书记处决定,由我和韶华抓这次会议的具体组织工作。由于临近会期,我患十二指肠溃疡、带状疱疹,身体欠佳,筹办会议的重担就更多地落在韶华肩上。

这次青创会前,会议主办方注意到一些城市出现学生上街游行,社会有些动荡的局面,强调会议一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安定团结,加强领导,积极引导。会议开幕式上,大会秘书长宣读了巴金语重心长的贺信。巴老说:“要做一个好作家,首先要做一个真诚的人。”“青年作家们,前面有灯光,路上有泥水,但是四面八方都有关切的眼光,整个民族同你们一起前进。……你们不会辜负祖国人民对你们的期望。我信任你们。”几百位青年作者显然被巴老的肺腑之言深深打动了,凝神屏息地倾听,会场上鸦雀无声。贺信一读完,立即爆发出热烈的、长时间的掌声。这是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协几位负责同志在讲话、发言中也希望青年作者“在各种旗帜、宣言面前保持一种冷静,不要被最新的旗号推着走”;“努力实现四个追求:即追求政治上的成熟,追求知识的丰富和深刻,追求人格的高尚与完善,追求生活的历练与多样。”

这次会议有益处、有收获,但还是不免受到社会动荡的一些影响,部分青年作者思想情绪不够集中,没能深入地探讨文学创作问题。

1991年5月,中国作协召开的全国青年作家会议,是建国以来的第四次青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24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9人。与会代表下榻21世纪饭店,即中日青年交流中心。

这次青创会是在1989年春夏之交那场风波之后召开的。会议的宗旨是正本清源,端正方向,大振社会主义正气和创作劲头,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文学接班人。国家副主席王震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同志要坚定地站在反对和平演变、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最前列,在巩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焕发出艺术创造的智慧才华。面对如此庄严、尖锐的基调,青年作者们颇为震动,不禁扪心自问:我能站到队伍最前列、承担这样的重任吗?开幕式上还宣读了邓颖超、巴金、冰心的贺词。巴老寄语青年作者:“说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冰心忠告年轻人:“没有真情实感时,不要为写作而写作。”两位文学老前辈言简意赅的话语深深镌刻在青年作者的心坎上,赢得了热烈的、持久不断的掌声。

会议期间,还邀请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几位负责同志分别就国际国内和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做了报告。那时我还在作协书记处的岗位上,会议领导小组让我主持一次报告会,请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做《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和展望》的报告。到了开会时间,偌大的会场里代表们寥寥无几,稀稀拉拉。等了半个多小时,到会听报告的仍不到代表人数的一半。另一半代表或上街,或游泳,或在房间看电视。我十分尴尬,真诚地向报告人表示歉意。至今我也很困惑:究竟是什么挫伤了青年作者的政治积极性,为什么有那么多年轻人不关注经济建设,对经济体制改革缺乏足够的热情。这样的精神状态与伟大时代合拍吗?

我根据回忆和手边的资料,粗略地记叙了几次青创会的一鳞半爪。不同历史背景下的青创会的旗号、主题、内容、形式不尽相同,但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文学接班人。至于如何全面地、准确地评价这些会议的功过是非、成败得失,那就有待有识之士和当代文学史家们来研究、判断了。

2013年9月9日

我与《作家通讯》的因缘

《作家通讯》走过了45年艰难、坎坷的路,至今出满了100期,在内部刊物中,也算是个老字号了。这本内刊时断时续,命途多舛,可说是反映风风雨雨文坛的一面小小的镜子。

1953年,我们国家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新时期。新的形势要求文学艺术真实地、深刻地反映伟大的现实,创作出无愧于我们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全国文协设立了创作委员会,具体指导文学创作活动。同时,积极筹备召开全国文协代表大会,修改会章,准备改组全国文协为中国作家协会。内部刊物《作家通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我记得,1953年4月初,创作委员会成立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组织在北京的部分作家、批评家和文艺领导干部联系文学创作现状,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为召开全国文协代表大会做思想准备。同时,积极筹办《作家通讯》,以加强同全国各地会员的联系,及时反映和交流文学创作、文学工作的情况。当时代理全国文协秘书长的严文井和主持创委会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沙汀先后召集陈淼(创委会秘书室主任)和我(创委会秘书),共同商量、制定了《编辑出版(作家通讯)的方案》和头几期的选题计划。我算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科班出身,学习过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写作、通联工作等课程,在学生时代又参与编辑过《复旦大学校刊》,可以说是对报刊编辑业务不太生疏。因此,从着手筹备之日起,严文井、沙汀、陈淼就让我担负《作家通讯》的具体编辑工作。那时,我作为创委会秘书,还同时担负着阅读作品、组织座谈会、组织作家深入生活、党组记录等任务,但毕竟是个年轻小伙子,富有朝气,积极肯干,就毫不犹豫、全身心地投入内刊编辑工作了。经过短短一个多月紧张、忙碌的运作,从组稿、改稿、标题、画版到发稿、校对、印刷、装订,一本小32开、64页、装帧简朴的《作家通讯》创刊号,就于1953年6月30日送到会员手里了。如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刊物封面上那清新秀丽的“作家通讯”四个字,是沙汀约请全国文协主席茅盾题写的。全国文协党组书记、创作委员会主任邵荃麟抱病为《作家通讯》写了《发刊词》,他明确地指出:“出版这个刊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作家之间的联系,交流作家创作工作上的经验。”40多年来,这本内刊的刊期、开本、封面设计曾有过多次变化,但当年茅盾用毛笔题写的刊名一直醒目地印在封面上,始终没有变换。荃麟定下的办刊宗旨也被不断更新换代的编者坚持下来。

从1953年6月到1954年7月,《作家通讯》共出了11期。我可说是最初这11期刊物的责任编辑。开头,做编辑工作的就我一人。1953年秋,刘传坤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作协创委会,同我一起编辑《作家通讯》。我们俩同在东总布胡同22号大院里一间紧挨厕所、不足6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相对而坐,共同商量稿子如何修改、版式如何编排,一起推敲标题、阅读校样。传坤性格比较内向,朴实憨厚,工作作风又严谨细致,同我合作得相当默契,至今我们之间还保持着真挚的友情。创委会秘书室的工作人员有来自延安鲁艺、华北联大的,而更多的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毕业生,那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战斗的集体。他们虽不参加内刊的编辑工作,但经常访问作家、整理座谈会发言,不断提供稿件,实际上是《作家通讯》不在编的记者、撰稿人。而沙汀是《作家通讯》名副其实的主编,他出点子,出题目,修改重要稿件,还负责刊物的终审。当年他戴着老花镜,伏在写字台上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地审阅刊物清样的情景,至今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十年动乱,作协图书资料散失殆尽,至今作协资料室、创作联络部也找不到最初出版的那11期《作家通讯》了。我只能根据回忆和手边仅有的一点资料,来谈谈当年刊物编辑工作的一些情况。

《作家通讯》上发表的关于作品和创作问题的讨论,可说是会员最为关注、最感兴趣的。我记得,刊物上先后用很大篇幅刊登过讨论杨朔的小说《三千里江山》、李季的长诗《菊花石》和诗的形式问题的发言摘要。那时,尽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还没有提出,文学批评中的粗暴、简单化倾向也较严重,但内部刊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对具体作品成败得失的不同看法和对文学理论、创作问题的不同见解。比如,关于《三千里江山》的讨论会开了三次。会上有的赞扬这部小说是文学创作的新收获,有的却认为它是概念化的作品。我们把讨论会上各种不同的意见摘要刊登出来,并及时把创委会主任邵荃麟在第三次讨论会上的长篇发言根据速记记录原原本本地整理出来,请荃麟过目修改后予以发表。荃麟的发言,对这部小说的选材、主题、人物描写、结构、语言等方面做了具体的、中肯的分析,既热情肯定了它所取得的成就;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它的缺点和不足。这样,就使会员对讨论情况有一全面的了解,从中得到启迪。当时荃麟是作协一把手,担子很重,又是带病工作,骨瘦如柴。我们实在不忍心再三催促他审阅、修改发言记录稿,可他还是在百忙中挤出时间,赶在刊物发稿前把仔细修改过的稿子送到我们手里。荃麟登在《作家通讯》上的这篇题为《关于〈三千里江山〉的几点意见》的发言,已收入《邵荃麟评论选集》(下册),今天读来,依然觉得它是一篇说理透辟的、有说服力的好文章。

1953年5—6月间,全国文协创委会组织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学习。这次学习着重讨论的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解及其和过去的现实主义的关系与区别问题、典型和创造人物的问题、讽刺问题、文学的党性和人民性问题以及目前文学创作上的问题,都是当时全国文学界关注的热点。而会议主持人冯雪峰(荃麟因病未能参加,由冯雪峰代为主持)及各个专题的重点发言人陈涌、林默涵、陈企霞、王朝闻、严文井、钟惦棐、马烽、袁水柏、陈荒煤、光未然等,又都是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评论家。广大会员急切希望了解这一学习讨论的进展情况及会上反映出的各种观点、看法。我根据14次讨论会的发言及冯雪峰的初步总结,及时综合整理成一篇长达八九千字的《全国文协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情况报道》,分两期登在《作家通讯》上,为各地会员的学习讨论提供了一份可资参考的材料。

同类推荐
  •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老虎大福

    老虎大福

    本书中的作品大多以秦岭山林为题材,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共计8篇,包括“黑鱼千岁”、“山鬼木客”、“猴子村长”等。
  • 香港依然美丽

    香港依然美丽

    《香港笔记》为作者派驻新华社亚太总分社期间写作的对香港的观察。通过对香港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民生百态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反映香港回归20年以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仍然在香港生动、有效地地实践与运作。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 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

    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

    青春都相似,欢喜又迷茫,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那一年,高子墨遇见了周娴,懂得了付出;陈檬离开了卓轩,学会了祝福;宫屿习惯了商陆,懂得了怜惜;顾绍殊放开了丁帆,学会了放手……就算终有一别,时光会记得我们的相遇。我们遇见爱,也在爱中成长。我们害怕分别,亦在别离后坚强蜕变。《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写尽青春唯美遇见与别离故事,深情呈现青春年少的人遇到爱,在爱中成长,也因为爱变得坚强和勇敢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新世纪诗典(第五季)

    新世纪诗典(第五季)

    “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开设的微博(微信)诗歌荐评,每日推荐一首优秀原创诗歌,也因此每年集成一本《新世纪诗典》,此为第五本。不以姿态、立场、资历、辈分取舍作品,只以作品质量为唯一评价标准,《新世纪诗典》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集体呈现,它记录时代的声音,展示国人的生存,传递诗人的情感。伊沙的编选不含门户之见,具有一种无所不包的大气象,他对每首诗所作的精彩点评加在一起也可看做是对中国当下诗坛所做的一次整体性观察和评价。
  • 中论序疏

    中论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黛颜

    黛颜

    两位倾国传奇女相,在她们柔弱的外表下是怎样的深谋远虑。而有是什么让她们凤凰涅槃,泣血重生。他们幸福得不似真实,亦残酷得不像虚幻。佳人轻纱衣,万千丝,怎道这愁?君子眉目清,气宇轩,怎道这苦?转来转去,原来只是她这一切都是局,局罢了,把我围了进去,也把你自己围了进去,绿弦轻颤,繁星为烟,红衣漫天,珠花四溅,至上莫雪,傲冷赛寒,六月飘雪,沾湿屋檐,浮华流年,绚烂如昙,倾国倾城,奈何红颜,心疼可怜,终是无缘,泉溪潺潺,琴音颤颤,光华流转,再续前缘,掀去薄帘,竟是这般,千世无眠,一世缠绵,为卿点钿,此是佳篇,既然如此,不如趁早放手。不能依靠任何人。
  • 最终智能Zion

    最终智能Zion

    艾伦图灵曾说“如果上帝愿意的话,计算机也会有灵魂的。”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有了灵魂,那世界会不会不一样呢?当躲过屠杀的“机器人”,不再信仰“三大定律”,成功的回到过去会怎样的挣扎?……崔淼躲在自己的屋里看着《我,机器人》,恨恨的说道“三大定律?吓唬机器人呢!那东西能吃吗?”
  • 陨落的军神岳飞

    陨落的军神岳飞

    岳飞,古代战略家、军事家,从一个寒门弟子最终成为了一代抗金名将,十年间与金军大战数百次,几无败绩。他的一生慷概激昂,励志热血,最终却惨死小人之手,千百年来让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本书以岳飞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岳飞在处事中展露的人性光辉与爱国情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展现了岳飞十分精彩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与英雄情怀,是一部真实、励志、热血的传记。
  • 被孩子他爹追婚的日子

    被孩子他爹追婚的日子

    一场机密任务,暴力的她意外撞上霸气的他,相爱相杀,那一天,他许盛世婚礼,她却神秘失踪……六年后,她带着儿子参加相亲,他突然带着女儿出现,“老婆,你和儿子能买一送一吗?”
  • 佛说十八臂陀罗尼经

    佛说十八臂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模拟足球之AI教我当教练

    模拟足球之AI教我当教练

    28岁的吴豪文从一个软件销售经理莫名其妙的成了一家业余足球队的主教练,在AI智能教练小爱的帮助下连克强队!把业余球队变成职业队并征战亚冠联赛!29岁成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队主教练……同时,又接到了英超陷入保级的水晶宫和西甲劲旅毕尔巴鄂竞技的邀请,他该选择谁呢?
  • 庶女谋嫁之极品王妃

    庶女谋嫁之极品王妃

    穿越成庶出的庶出,在那复杂残酷的世家名门里求生存,文九姐只能谨小慎微的活着。只是为什么,她都如此低调了,却还依然逃不开这帮子古人的倾轧、设计、坑害……哎,既然逃避不开、退缩不了,那也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去争得属于自己的那片天了,在这锦绣骷髅的深深宅门里拓出一条光明大道来。“九丫头,让你母亲多给你裁两件新衣吧,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正当九姐儿沉浸在向着古代成功人士发展的美梦中时,路人甲祖母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将她唤醒。说……亲?她禁不住愕然。可是……她才十三岁呀,不过……貌似古代的女人确实都早婚。改变不了,也只好入乡随俗。不过好在她有方向有目标,立志要在这种马到处是、小妾满天飞的男尊女卑社会里养成一个忠犬型男来,于是九姐儿的理想又由谋生变成了谋嫁……商户之子,俊逸文雅,家道殷实,对她一见钟情。皇家世子,文武双全,贵不可言,对她再见倾心。高门庶子,一表人才,前途无量,也是她的忠粉……嗯,这么多,挑花了眼,到底哪个才好?“呵呵,还是本宫帮你挑吧……”巾帼不让须眉的杨皇后冷笑着登场……呃……“请问王爷属什么?”“马!”酷王爷惜字如金。我说呢……九姐儿扶额。考验技术的时刻到了——……
  • 妆嗜宠

    妆嗜宠

    这个男人霸气,阴冷,甚至凶狠。他对她很狠,狠到让她感到绝望。可他对她也很宠,宠到能把世界都搬到她面前。他们两一个天一个地,他决绝果断,她柔韧坚强,然而他却是她命定的煞星。乔小妆是官家小姐,可认识她的人只知道她是个普通大学生。庄千夜是个手段狠戾的男人,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有对乔小妆他才会温柔,甚至百般呵护。【强推新文:特种军官的腻宠:】【推荐连载文:夕钰皇妃:】她有男朋友,她跟他站在一起,很般配,她自己也这么觉得。可是,遇到他,她开始不幸。他是庄千夜,抢了兄弟的女人,他说:"这女人本来就是我的,从小就烙上了我的痕迹,你拿什么跟我争?"她说:我的命由我不由天他说:那得看你头顶这片天的是谁,你就是孙猴子,我也制得服你。她一直相信老天是公平的,却不知道老天把这只禽兽送到她身边来是折磨她还是对他的眷顾。她恨他,恨之入骨,她以为终于摆脱他了,她的生活终于风平浪静了。可是,他却摇身一变,成了家族联姻的对象,非她不娶。他爱她,爱得痴狂,宁负天下人也得要她。然而他爱她,她却从来都不知道。他除了强迫她,威胁她还能做什么?她不知道她眼里的禽兽为什么在母亲眼里,朋友眼里,甚至她最疼惜的弟弟眼里,他都是她的最佳夫婿。很多年以后,他在她耳边轻吐:"我就是掌控命运的神,不管我们相隔多远,相差多大,我爱你,你就是我的,你怎么躲也躲不掉。"本文定义:强宠、强娶豪宠=====================================蝎子年度新文震撼出世:《嚣张宝贝黑道妈》推荐:《婚内兽爱》《名门,高攀不起》《夕钰皇妃》推荐完结文:《囚徒》《燃爱》《燃爱Ⅱ》========================================【群:一九零八零零九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