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9500000009

第9章 春关(3)

贞元十六年(800)冬,韩愈第四次参加吏部考试,第二年通过铨选,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待选期间,他收留了侄子韩老成一家,加上乳母、奴婢,家累三十口。因养家困难,不得已,韩愈又恢复了求人资助的行为。曾给山南东道节度使于 写信,恳切窘迫之态溢于言表:“愈今者惟朝夕刍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但生活的困顿,没有磨灭韩愈对理想的追求。这时期韩愈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贞元十八年(802),韩愈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冬,晋升为监察御史。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论天旱人饥状》,遭权臣谗害,在任不过两个月,被贬官连州阳山令。三年间,韩愈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渔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此时构思并开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著“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其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805)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元和元年(806)六月,奉召回长安,权知国子博士,第二年分司东都。国子博士虽比四门博士高了一个级别,但却是暂任,月有俸钱仅二十五贯,这对韩愈的三十口之家来说,无疑是捉襟见肘的,以至有学生嘲笑他“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与之相反的是,韩愈的社会威望与日俱增,当时不少文人以他为师表,学习古文,他也因此拥有了文章巨公之名。在他的身边,有一大批文士才俊构成的“韩门弟子”。其中,李翱与皇甫湜是韩愈最有名的两大弟子。二人都积极阐发韩愈的古文主张,学习韩愈的散文风格:李文平易通畅,皇甫文奇僻险奥。另有李汉、沈亚之等也是“韩门弟子”,他们均与李贺来往颇多。“韩门弟子”中还有一批诗人,如卢仝、贾岛、刘叉等。

李贺对韩愈仰慕已久,自是要向他投卷,以求赏识延誉。不仅李贺,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举子,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下,不得不“驱驰府寺之门,出入王公之第。上启陈诗,惟希咳唾之泽;摩顶至足,冀荷提携之恩”(刘昫《旧唐书·薛登传》)。尤其没有背景,没有钱财,无交无援、无媒无党的贫寒之士,更是要奔走于公卿之间,以求汲引荐拔。因此,每年进士试之前,朝中显要的府第前必然是人声鼎沸,熙来攘往。韩愈虽不是高官显要,但文章巨公的称号,让他的寒舍外照样不乏请托投卷者热切的眼神。

那是一个沉闷的午后。由于持续干旱,洛阳的冬季干燥异常。晴空烈日,照得人们昏昏欲睡。韩愈神思倦怠,斜靠在床榻边小憩。再有一个多月,秋试就要开考。连日来,上门投卷者络绎不绝,踏破门槛。惜才爱才的韩愈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凡接收的卷轴,不论诗、文、歌、赋,皆认真阅读,批示回复。后来,投卷者越来越多,让韩愈应接不暇,他就让人在门内设一卷筐,投卷者留下姓名及住址,将卷轴投入筐中后即可离去。韩愈阅后,只拣中意的批复,和投卷者取得联系。

然而,一天天过去,案头阅过的卷轴堆积如山,却没有一卷入得了他的慧眼。韩愈不禁有些失望,阅卷的速度与热情渐渐消退。

这时,李贺来了,带着他的歌,他的诗。韩愈眼前一亮,倦意全消,亲到门外迎接这名素昧平生的年轻学子。

李贺在希望的升腾与破灭中,孤独地徘徊在韩愈门外。想离去,又不甘;不离去,又自感希望渺茫。踌躇间,大门“吱呀”一声大开,里边走出一位身穿白布长衫、头戴紫色幞头的人。他身材中等,稍胖微髯,面色红润,儒雅和善。

见韩愈亲到门外迎请自己,李贺感动万分。韩愈牵起他的手,像父亲牵着儿子,像老友扶着老友,在众人不解而羡慕的眼光中,径直将李贺带进他的书房。书房倒也宽敞,只是摆设过于简洁,唯一榻一椅、一桌一柜而已。无数的卷轴占据了案头、柜顶的所有地方。就连榻边、桌下,也堆得不计其数。它们被随意地搁置着,堆放着。从它们身上,李贺似乎看到,阅卷人当时的心情是多么失望,多么焦灼。同时,又为自己在万卷诗作中脱颖而出感到庆幸。

在韩愈的书房里,李贺投送的诗作歌篇被全部打开,占据了所有醒目的优势位置。

四、河南府试

元和二年的河南府试如期开考。

那天,鸡叫三遍,李贺就起了床,从洛阳城南的住处往洛阳城东的贡院赶。青石板的巷道上,下了一层薄霜,马蹄踩在上面,印出一朵朵花,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像歌伎演唱中拍打的象牙板。

府试的内容、程式一如进士试。共三场试,即帖经、杂文、试策。但到了李贺这一届,三场试有了一些变化。第一场考诗赋,第二场才考帖经,第三场是试策,也就是时务策,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识见。三场试每场定去留,三场皆通即为登第,分甲乙等第和名次先后,出榜公布。

三场试中,初场诗赋是否合格,是决定去留的关键。这对李贺来说不是问题,因为诗赋正是他的强项。但现实中,评判诗赋的标准却是格律。因为这样,考官较易掌握评判标准,并能按其声病,以塞有司之责。这就给李贺额外增加了负担。庆幸的是,到了元和年间,因为韩愈等一些有识之士的身体力行,诗赋的评判标准已从洞识文律变成了华实并举,不仅注重词采,而且注重质实;不仅重视形式,而且重视内容。

第一场考的是诗赋,李贺便以“十二月乐词并闰月”为题,作了十三首诗。这是一组优美的组诗,各诗依不同的节令,咏物写景,也再现宫中人事。李贺力求创新,不落俗套,突破应试诗的形制要求,充分表现出年轻的诗人初试锋芒时那种风发意气和横溢才华。

正月

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著柳宫漏迟。

薄薄淡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

锦床晓卧玉肌冷,露睑未开对朝暝。

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

二月

二月饮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蒲如交剑风如薰。

劳劳胡燕怨酣春,薇帐逗烟生绿尘。

金翘峨髻愁暮云,沓飒起舞真珠裙。

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六月

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

炎炎红镜东方开,晕如车轮上徘徊,啾啾赤帝骑龙来。

八月

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帘外月光吐,帘内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十二月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闰月

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

天官玉管灰剩飞,今岁何长来岁迟。

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一组《十二月乐词并闰月》使李贺轻松过关。这为整个秋试开了个好头,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之后的帖经试中,他又凭借自己超强而独特的记忆力,也顺利过关。就剩最后一场时务策了。李贺沉着应战,冷静思考。从刘辟乱蜀,想到河朔之争;从连年的大旱,想到几年前的间架税。思路越来越清晰,主题越来越明确,他挥笔而就,一气呵成。洋洋洒洒,数千言多。

其实,在当时试策并不重要,只要头场诗赋合格,基本上都会考中。但它却为第二年春天的进士试打下了基础。因为进士试的试策分量会大大加重,以此来考查考生对社会时事的了解看法和独到独立的思考能力。

秋试结果很快公布。看榜者早早地拥挤到贡院张榜墙下,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往昔门可罗雀的地方,一时间热闹非凡,尘土飞扬。所有人只有两种表情、两种动作:喜和忧,哭和笑。一个中第者高兴得发了疯,被家人抽了一耳光,才安静下来;有个落榜者难过得要去撕榜,被看榜的差人打了个半死。有人高声欢呼,有人大放悲声。小小一张榜,竟成了感情的宣泄场。

李贺在榜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一时间,竟愣在了那里。他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热泪滚滚,仰天长啸。在他的身后,无数赞叹羡慕的目光一起射向他,托着他,将他托向五彩的云端。洛阳城内,再次响起昌谷李贺的诗名。这座曾被女皇武则天立为神都的城市,这个素为京畿重地的地方,在大唐王朝即将步入暮年的时候,依然涌现出诗歌新气象。

韩愈举办家宴,为今年秋试得中的学子庆贺。进士及第的王参元和秋试得隽的李贺均在应邀之列。

家宴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韩愈仍是那身白布衫、紫幞头的常服,笑容满面,容光焕发,亲切和蔼,妙语连珠,引得众人不时哈哈大笑。因为是家宴,在座的不是至亲便是挚友,众人随意自然,毫不拘礼。这让李贺尤其感到舒坦愉快。但孤僻的个性、年少成名的高傲,让他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无拘无束地沟通交流,只有默默地坐着,默默地品啜着韩愈特意备下的绮罗春酒。

“别只喝这绮罗春,没劲,尝尝我这抛青春如何?”随着一声生硬的招呼,一个三十来岁的瘦高男子出现在李贺面前。

“拿酒来,不就是抛青春吗?”李贺不屑地接过来人手中的酒,一饮而尽。一道火焰穿肠而过。

“果然有种,来,再喝一杯。”瘦高男子又劝。

李贺不得不接过。正要举杯,韩愈走了过来,劝阻道:“长吉,莫由着他性子。他是酒坛里泡出来的,你岂能喝过他。”说着,转向瘦高男子,嗔怪道,“皇甫,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要喝就尽管喝,何苦拉着长吉不放?若他喝出个好歹,你可担当得起?”

见韩愈称瘦高男子“皇甫”,李贺心中一亮,原来眼前此人便是陆浑尉皇甫湜。虽说是初次谋面,但李贺对他并不陌生。皇甫湜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十几岁就漫游各地,投梁肃,谒杜佑,结交顾况,师从韩愈,发展了韩愈诗文奇崛的一面。贞元十八年(802),皇甫湜在长安参加进士试,不第,直到三年后的元和元年才进士及第,但也仅任了个从九品下的陆浑尉。仕途的不顺,愿望的落空,让皇甫湜脾气暴躁,性情偏执。但有这种性格的人往往有着极强的正义感,正直,无畏,能仗义执言,对弱者充满同情。

“我心中自有数,最多不过三杯,岂可就喝坏了他?”皇甫湜辩解道。

“还是少喝为好。抛青春性烈,我怕长吉受不了。”韩愈亲切地拍拍李贺的肩头。

“无妨,我还是能喝一些的。”李贺不肯示弱。

“你不能喝,我偏让你喝;你若能喝,我就偏不让你喝了。”皇甫湜嘿嘿笑着,把一瓶抛青春揣入怀中,紧紧抱着,生怕被别人抢了去似的。

李贺不禁被皇甫湜的率真可爱逗乐。自此,两人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交往,直到李贺生命的最后时刻。在李贺的心目中,皇甫湜不仅是他的良师益友,更是他逆境困途中的亮光与支撑。而皇甫湜提出为文“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的观点,更是李贺所赞同并秉持的,这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在韩愈和皇甫湜的延誉下,李贺渐渐融进了这个以韩愈为核心的文人群体。在这个群体里,给李贺印象最深的莫过僧人贾岛。虽然还俗多年,可他依然保留着佛家的超然与洒脱。一身旧衲,几卷破书,边走边吟,推敲不止。还有张彻。他不仅是韩愈的门生,还是韩愈的女婿。张彻豪爽大气,为人真诚,是这个群体里不折不扣的侠者。再就是李汉。他儒雅多才,沉稳细心,诗赋书画,样样拿得起。但由于诸多原因,两年前已取得举人资格的他,至今还未进入进士榜。再一位就是杨敬之。当初他的一篇《华山赋》受到韩愈推重,并因此赢得赞誉,为其后的进士试奠定了基础。还有王参元,他与李贺结识较早,两人的交情因之比别人更深一层。虽说已进士及第,但他依然和李贺并肩而坐,无话不谈。还有孟郊、卢仝等,他们今晚虽然不在这里,但他们却是这个群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酒逢知己千杯少。那天晚上,所有的人都喝醉了,包括刚刚融入这个群体里最年轻的李贺。

五、洛姝真珠

一醉醒来,已是第二天的午后。秋日的阳光从窗格间照在床上,温暖如春,让人倍感舒适惬意。回味着昨天的欢聚畅饮,李贺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会不会是梦?梦醒来,会不会一切都不存在?他强迫自己从床上爬起,四下看了看。案头的那盆菊花开得正酣,阵阵苦香让他头脑渐渐清醒起来。一切都是真实的,怎么会是梦呢?梦里的菊花只有形状和颜色,而不会有持久清新的香气。

“请问此处可是李贺李长吉府上?”有人在门外探问,声音清亮如露。

是真珠!李贺从慵懒困倦和漫无边际的遐思中一跃而起,急起身去开门。门外,果然站着一袭红衣的真珠。

真珠是东都兰苑的一名舞伎,李贺与她相识于那个“酒酣喝月使倒行”的夜晚。那是李贺第一次去兰苑,也是第一次见到真珠。但他并不是冲着真珠去的,而是应兰苑歌姬郑客花之邀,去为她作歌的。郑客花是红透东都的歌者,欲结交者不计其数。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郑客花新词渐乏,门庭渐冷。听说李贺擅作歌,便盛情邀约他到兰苑为她制作。

几名同窗诗友和李贺结伴同行。

出铜驼街,东走至鼎门口。一阵秋风吹过,桂花香气愈浓。李贺贪婪地吸了口气,沉醉其中,不愿醒来。

同类推荐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
  •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从达·芬奇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成为一名画家、科学家后的生活,以及他在艺术事业、科学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达-芬奇充满波折动荡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人令人惊异的博学多才,从他身上领略人间艺术中最接近上帝的灵感和智慧,体会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他为人类艺术事业、科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 中国十大谋略家

    中国十大谋略家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十位谋略家的故事。包括:姜尚、范蠡、孙膑、苏秦、张仪、范雎、张良、郭嘉、刘基、范文程。
  •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的一生,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生命历程如同史诗一般;那深刻的底蕴,肤浅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内心深处。他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用一生写就了生命的悲歌。在他身上,我们会看到自信和勇气,激情与幻想,勤奋与斗志,而他也凭借这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辉煌。今天,世界充满着变化,无数的机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欧洲的热血青年们,没有谁比拿破仑更适合做你们的榜样了!他在所有的西方人中,独一无二,在历史的舞台上呼风唤雨,掀起狂风巨浪,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代价。
热门推荐
  • The Japanese Twins

    The Japanese Tw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上不急丞相急

    皇上不急丞相急

    林初柒最大的梦想就是穿越到古代遇到高冷王爷。没想到遇上了高冷皇上。然而她是穿越了,但怎么变成女扮男装的丞相大人了?看着皇上的美色哦不(容颜)好想窥探一番,但是听说皇上最讨厌别人骗他了,怎么办好想摸摸脸,在线等,挺急的。
  • 古今类传

    古今类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练成神

    逆练成神

    “天生异象,必有神迹,灵宝出土,天降神器。”天元大陆一直流传这样一个传说,而这个传说也时不时的被证实过,也就是神迹的降临。一个少年因为灵魂的缺陷无法修炼,机缘巧合之下从自娘胎中带出生的玉之中获得了半部秘诀。为求生存不断修炼,众多奇遇揭开一幕幕太古谜团,这一切的一切最终成就他成神之路。小说读书群:49253325。
  • 悍妾:锦绣田园来发家

    悍妾:锦绣田园来发家

    穿越到古代。倒霉做人妾。还是一户农户家的小妾。家有公婆,外加一个生病的正妻。奋斗。她要奋斗。“喂,家里没米了,纳你进门的珠钗当掉一只,贴补一下……”轻飘飘的话是她男人说的。“妹子,我的药没了,你能帮我去买点来吧,银子你自己看着办。”正妻一脸孱弱躺在床上,双眼却直盯着她手上剩下唯一的一定银子。“你当我傻,你药吃完了,干嘛不找你男人去要!”她不是吃素的,可不愿意为这个家无私奉献。所有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一场噩梦,想要摆脱,可还有两个拖油瓶。“娘亲你要去哪?”“去找你那个不负责任的爹!你不要拦着我!我想去死……”她怒吼。“可,我们没拦你呀!”两个小包子奸笑地在说。“啊……啊啊……”她快要疯掉了啦!
  • 索多玛的苹果

    索多玛的苹果

    在一次航海旅行中,少年御景风对一种名为“索多玛的苹果”的毒品紧迫不舍,与他一起参与整个事件的少女橘真绫也对他的真实身份产生了好奇与疑惑,与此同时,一连串神秘的死亡事件频频发生……随后,令御景风更为惊讶的是,一个名为“STH”的神秘程序总是被人反复提起,而因追逐STH秘密而亡故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程序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它和御景风从不愿意多提的身世有着怎样的联系?接下来的变故与转折,御景风和超级骇客杰比又该怎样面对?亦正亦邪的神秘少年御景风到底会路向何方?于索多玛城内幻化的苹果到底象征的是希望还是失望?一在劫数与结束来临之前一切已然开始……“苹果”在《圣经》中是智慧之果,但产于死海之滨索多玛城的一种苹果,却有着另外一种含义,即“空欢喜”与“失望的源泉”。面对离奇的身世、飘忽的爱情、忠实的友情以及人与人之问的狡诈争斗,少年御景风该何去何从?作者以独特的笔触细致抒发了一种独立、叛逆、迷茫而又坚定的少年情怀。
  • 煞神王爷淡然妻

    煞神王爷淡然妻

    一朝穿越成战王王妃,无才无德,胆小懦弱。本想平淡一生,不想麻烦找来,注定了她的风华绝代,掀起她的传奇人生。一曲倾城舞,迷了谁的眼?一支钢琴曲又乱了谁的心?他,堂堂战王,本是薄情之人。一次意外相遇,只一眼,便是万年。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情深缘浅。他,九五之尊,看似多情实则无情。万卷江山相送,只换一个她。只因心之所动,便痴恋一生。当铅华洗尽,谁得美人心?推荐新书:【独家专宠:蜜糖甜妻有点萌】
  • 娱乐圈奇葩攻略

    娱乐圈奇葩攻略

    经纪人:你读书少,没学历晨星:观众不看学历经纪人:你没背景,祖宗八代都是农民晨星:那又怎样?经纪人:你说话噎死人,这样的人能走红?晨星: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一个娱乐圈小白的奋进之路,一场关于取舍、得失的深度思考。女人这一生,拥有什么才会幸福?不穿越不重生,女性成长励志文,切忌对号入座,切切!
  •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帝,姓名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五任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
  • 宠后欢喜记

    宠后欢喜记

    苏青青带着穿越神器穿越到南朝,嫁给同样穿越的皇帝刘逸之。皇后苏青青的日常:睡睡觉,喝喝茶,吃吃饭,逛逛御花园。皇帝刘逸之的日常:爱老婆,疼老婆,宠老婆,天天秀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