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9700000021

第21章

涅槃品之余

灭后有无等下。第二明诸见与涅槃平等。所以有此一章者凡有五义。一者种种显不二门。如净名三十余菩萨明于不二。今亦尔。上辨世间涅槃不二。今明诸见与涅槃无二。二者上通明不二。以世间是通。诸见是世间中之别。故前通明不二。今别明不二。三者上明世间涅槃不二。今明邪正不二。问世间与邪何异。答世间未必是邪。世谛名为世间。今别明邪见。异上世谛。是故重说。问何故诸见即是涅槃。答净名经云。诸佛解脱当于六十二见中求。此欲明邪正不二泯寂异心故也。四者此是举诸见为喻。以释上世间涅槃不二义。佛法内大小乘人知六十二见毕竟空。不知世间即是大涅槃。是故今举诸见为喻。汝既知诸见毕竟空者。涅槃亦毕竟空。例如大品恒举我。以喻于色乃至种智。问今文何处作此释耶。答显在长行。寻文自见。五者上明涅槃世间平等无二。惑者便云。以了悟故平等。不了悟者便不平等。而起迷悟两见。是故今明不但二际无别。亦迷悟不二。以诸法未曾迷悟故也。就文亦二。初偈列诸见。次两偈明诸见空。初又二。上半明诸见体。下半辨起诸见处。上半明诸见体为二。初句明于出世人中起于四见。次句辨世间法中八见。所以俱明此二者。众生起见不过世出世也。下半明起见处者。明出世四见依涅槃起。问计如来有无依如来起。云何依涅槃起。答惑者见如众涅槃。是故推拆。或谓毕竟涅槃无复如来。或言法身常住犹有于佛。又云。应身无法身有。又云。佛是中道故非有非无。故计如来有无从涅槃起也。下明八见依二世起也。问此偈何故世出世二见合一处列耶。答此中举涅槃四见等诸邪见。皆是一类。故并破之。如来品中亦尔。前明如来空不空四见。次及常边等于八见合列之。如经中云。佛见法见及断常见。皆一类也。长行为四。前释偈文次释偈意。前释上半。言三种十二见者。出世四见世间八见。此之三种为十二。如来灭后有无等下第二释下半偈意。明起见处同。故知平等。四见既毕竟空。涅槃亦尔。第三从如来灭后有无等不可得。下明正观捡察俱不可得故。是故下等四总结无异故平等也。一切法空故下。第二两偈明诸见空。即举一异者一异为本诸见为末。本来皆空也。诸法不可得下。此偈来有远近三意。一者总结二十五品明大乘观意。故长行云。从因缘品来至涅槃品。横破二十五条。竖穷四句皆不可得。即是诸法实相。名为中道。故云诸法不可得。以因中发观故横灭二十五条。竖除四句戏论。无人者下半略结无五事。一无九道所化众生。无处者二无有净秽五种国土。五种谓。一纯净。二纯不净。三前净后不净。四前不净后净。五净秽杂土。报应各五名为十土。佛者三明无三世十方诸化主也。亦无所说者四无所化教门。略即五乘。广即八万法藏。皆不可得。五明无有三世时。此句出在长行。二者是此品第三。前之二门略广破邪涅槃。申正涅槃。在义以竟。今是第三次明总结破申大意。上半还牒总破。如前释。下半别结五事。一无禀涅槃教人。二无说涅槃教处。三无说涅槃教时。四无说涅槃教主。五无涅槃可说也。三者近结前之二偈。破六十二见也。长行释三偈为二。前释初两偈。次释第三偈。释初偈一切法者谓。生死涅槃也。一切时者三世时也。此二列所观之法。一切种者明观门也。以观门无量故云一切种。如智度论释。一切种知一切法。论云。智慧门名为种。从众缘生毕竟空者。初两句空即是缘尽于观。一切种空谓观尽于缘。故非缘非观。缘观俱寂。如是法中下释偈后三句也。何者是有边谓法空也。谁为有边者明人空也。何者是常释第二偈。前总列诸见。从如是六十二见。下辨诸见空。六十二见阿含梵动品中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数纸文。不可具述。今依智度论七十卷解佛母品。离十四难为六十二见。常无常四边。无边四。如去不如去四。合为十二。及身神一身异神异为十四难也。问此十四难约何世论之。答异解云云。今明。常边等八句直辨神体。不约世故明神体是常无常等也。如去不如去此别明后世。所以别明后世者智度论云。后世事要惑者多迷。是故别说。开六十二者一阴四句。五阴二十。常无常二十。边无边如去不如去亦二十。故成六十。一异为本成六十二。诸有所得皆息下释第三偈。从因缘品至涅槃品。横绝百非竖起四句。名为诸法实相。即是中道。亦名涅槃者以超四句绝百非。即是累无不寂。德无不圆。累无不寂不可为有。德无不圆不可为无。非有非无则是中道。中道之法名为涅槃。又德无不圆名为不空。累无不寂称之为空。即是智见空及以不空。亦名佛性。以众生横起百非竖生四见。隐覆实相故名为佛性。若知百非本空四句常寂。即佛性显称为法身。楞伽经出法身五名。谓真如法性实际法界法身。今论出五名。初名实相。次如法性实际涅槃。问四句有几种。答净名玄义明十种四句。今略出三。一者单明四句。如此文说。生死涅槃一切有。生死涅槃一切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二复明四句。有有有无名之为有。无有无无名之为无。亦有有有无。亦无有无无名亦有亦无。非有有有无。非无有无无名非有非无。三重复四句。有四句名之为有。无四句名之为无。亦有四句亦无四句名亦有亦无。非有四句非无四句名非有非无。今求此三种四句不可得。乃名实相涅槃也。

十二因缘品第二十六

论有二分。前二十五品破大乘人法。明大乘观行。今第二两品破小乘人法。明小乘观行。佛在世时众生根利。禀于两教同悟一道。末世钝根闻于两教并皆起迷。是以四依出世双破二迷俱申两教。佛则双说论主双申。则知四依犹如佛也。问他亦云大小乘观行。与今何异。答他道理实有大乘。但小是方便耳。今明正道未曾大小。为众生故说于大小。一往大小相望则小为方便。大是真实。若望道非大非小则大小俱是方便。故与旧不同。问一往开大小者。有异大之小异小之大不。答昔虚指大因以为小异。故名于一佛乘。方便说三。实无异大之小。今还空点小果。为大因名会三归一。亦无异小之大。前论于大后论于小。具如初品所明。今略明一意。虽无道二彻但悟各有由。故明两教。而著相者未能要期会归。遂取信所见闻大乘法空不肯信受。故复就彼所见以明其空也。两品即为二意。第一申正。第二破邪。申正则显生死过患。破邪明断惑入道。小乘之要唯此二门。问何故大乘观行二十五章。小乘但有二品。答示大乘探奥。是以文多。小乘浅狭唯有二品。又示正论大乘故有多品。傍申小乘故有两章。三者上大乘中以破一切邪。以明一切观。小乘之观小乘之邪广在其中。今但略明则于义便足。是故唯有二品。四者佛说小乘。唯有二意。一示生死过患。二令断惑得道。禀教之徒不寻其根。遂枝流蔓莚成五百部。今欲令舍末归宗。故但明二品。所言观十二因缘品者。问诸小乘论已明十二因缘观。论主何故复说。答佛为破无因邪因。故说十二缘生。此是借妄止妄。当时即用此了悟。末世还又执著。求其定相非但用之通于小乘。亦用此解通方等教。是以论主须重论之。问诸部云何执此十二。答毗婆阇婆提定执十二是无为法。余部皆言是有为法。于有为内复有三部。一犊子部虽明十二因缘。而计有我法。二萨婆多虽知十二无我。而未知十二因缘亦空。三者成实论等明十二相生无我无法。此之三部是小乘中利钝三品。初未得二空名为下品。次我空法有。名为中根。次无我无法。名为上根。问论主今明小乘观行因何部。答前之三部各执一边。互兴诤论。论主知佛方便适化不同。悉可随时而用。如大集云。虽有五部不妨法界。文殊问经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涅槃经三十诤论。论主申佛方便。并须用之。皆是执著应须破。但末世众生多滞有病。今宜说空。故下破邪见品具破人法也。问以何文证具明人法二空。答智度论释小乘生法二空。引大因缘经云。是中何等是老死。谁为老死。谁为老死即生空。何等是老死谓法空也。问论主为末世多执有故说二空。佛经说小乘云何。答亦说二空。如法华信解品。声闻法空无生无灭无大无小。大品云。须菩提不见檀。不见行檀者。问何故经论并明二空。答一切凡夫无始来常执有故也。问若具明人法二空与大何异。答小乘虽明二空而多说生空。少识法空不明诸法本性空寂。上已具论。是故为异。今重述之。大乘知无明本自不生。尔时见二种空。一者有所无空。谓无明不可得。二者即见佛性毕竟清净无有烦恼。亦名为空。此亦即是见空不空二义。见二种空名见空。即见佛性妙有名见不空。小乘并不见此三事。但折无明有。是故言空耳。问小乘云何不见无明空。答断四住中无明。未断无明住地。故无明不空。问智者见不空。与小乘何异。小乘亦见四住空。与大乘何异。答如上释。但折四住言空。智者知四住本空也。今正观因缘入于二空。十二缘灭得于涅槃。故以目品。品开为二。前问次答。问中为二。一领前大。二问后小。而言欲闻说声闻法入第一义者。既乐欲闻小。当知。即是钝根。不堪受大法。仍以此义破无小乘也。问上诸三部并入第一义不。答犊子部云。未入观时此即有我。若入真观便不见我。故以无我为第一义。萨婆多人本不执我。入观之时故知无我。成论入于真空知无法无我。此之三人入第一义。即是深浅。若望大乘第一义者。上之三人得其少分。故智度论云。二乘之人得于二空如毛孔空。菩萨得二空如十方空也。答曰下第二正明十二因缘观。问何故声闻入道观十二因缘耶。答欲明三乘同度十二缘河。故同观此也。问观十二因缘有几种耶。答约三乘人亦得即成三品。又智度论释无尽品亦明三品。一者下品。即是凡夫顺十二因缘河。二者中品。所谓二乘逆十二缘河。三菩萨上品。悟十二缘不生不灭非逆非顺。故异彼圣凡名独菩萨法。问菩萨为从果观十二。为从因观。答智度论云。爱多者从果观。见老病死破著乐心。见多者从因观。知因果相生不起邪见。菩萨是利根为众生故亦从果观。婆沙问云。菩萨于一切根中最上。何故前观果耶。一解云。随顺法故菩萨见老病死作是思惟。此老病死何由而有。知从生有故前观果。此解与智度论同。又解。为初学者前观于果。菩萨于最后生名为初学。虽曾无数劫观于因缘。复若观时还从本起。如人虽数上树。后若上时还从根上。问曰。此是何等菩萨。答此犹明三藏中小乘菩萨耳。若本大乘菩萨观因果无定。亦不作因果而观。如涅槃十二因缘具足十不。问若小乘菩萨既从果观十二。今此文云何从因观耶。答声闻法中自有利钝。钝者从果观。故四十四智。谓老死果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一支有四故成四十四智。利根人观十二有七十七智。无明缘行此是生法智也。非不无明缘行。此审法智也。一世有二三世为六。此六是法住智。并泥洹智。故称为七。一枝有七故合七十七也。四十四除无明。七十七除老死。就文为二。第一明顺观。第二明逆观。顺观为二。第一别明十二缘观。第二总结。明十二支即十二别。众生痴所覆者。此第一辨无明支。言无明者从所无受称。谓无慧之明称为无明。问今分别十二相生释名辨体。与数论何异。答经云。无明体性本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生。无所有故假名无明。是故我说名无明。今分别空。谓众生虚妄颠倒故作三世因果。此是无分别中善分别故。欲令虚妄众生因此分别。悟无分别息虚妄心也。然颠倒众生已有十二流转。今复更执有定性而推折之。非但十二不除。而更增十二也。以此因缘不同他释。问既不同数论所释。应不用数论名教释此品耶。答小乘法中亦有四句。一者若三藏所无众师横造则弃而不取。二若视经圣口得适化之言取而不破。三学教起迷得言失意。则破其能迷之情收其所惑之教。四若望道门无所破取四句之中。今用其二。一者若用佛经名教释此品者是取而不破。二若用数论解其文者则亦破亦取。问十使中无明三毒中无明与无明支有何异也。答十使中无明唯取无明使为无明。三毒中无明除贪嗔二使。已外余皆是无明。今此中通取一切烦恼悉为无明。为发业故又虽通此一切烦恼。示无明是生死本故但说无明。为后起三行者第二次辨行支。行者以起作为义。谓起作生死果也。即身口意三行。亦是罪福不动等三行。问无明既具因缘二义。经中何故但说无明缘行不说因行。答婆沙云。亦得说因。如摩诃尼陀经明。如生为老死因。乃至无明为行作因。又解。若言无明因行但言是因缘。今说无明缘行具得四缘。成实者云。因义生于无法。缘义即二有相由。今说有有牵连即生死不绝。故说缘行不说因行。又因亲缘疏。疏既牵连不绝。即因义不待说也。问大集经云。无明为因行为缘。此义云何。答然无明具因缘两义。行亦义尔。但各举一边是故互说。问何故言无明缘行。不言行缘无明。答婆沙云。十二前后相生前为后缘。非后为前缘。故但无明生行。行不生无明。问无明皆为十二作缘。何故但言缘行。答近为行作缘。远为十二作缘。今说近不说远。问五阴中行。四识住中行。此因缘中行。三处何异。答五阴四识中行除四阴。余一切有为法悉是行也。此中若别取行体。唯取善恶二业。若通相说之。亦摄一切善恶有为等法。以起是行故随行堕六趣者。随罪行堕三恶道。随福无动二亦入三善道。以诸行因缘识受六道身者。第三明识支。识是当体受名。问五阴中识。十二因缘识。四食中识。六大中识。四空中识。有何等异。答五阴中识通摄一切有漏无漏。皆是识阴。为明摄法故也。六大四食中识唯取有漏。为成凡夫身牵有故论云。无漏识不立六界中。是四食说一切有漏。为长养当来有故说于四食。四空中识处体是四阴。缘识故名为识处。所缘之识通漏无漏。此中明识唯此受生一念染污识。为明受生故。若就时分论之。与识同时一切诸法皆名为识。成实论云。五阴中识名了别识。识支名染著识。问何故此识必是染污。答此识托生必与烦恼相应。故染污识也。问若尔何故复云识支是报耶。答识托生时分中有命根。众生种类及精血此是报法。而识非报。今云报者詺命根等为报耳。精血等犹如轻毛。必须惑润。然后得立。问中阴属何支。答识支属生阴摄。中阴属行支摄。又释。中阴虽未受生报。而属识支摄也。以有识著故下第四辨名色支。一云。四阴名名色阴名色。以当名色支时。四阴微弱才有其名故云名也。阿含经云。痛想受乐思惟为名。四大所造为色。故知尔也。次云。即以色阴为名色。言此色受众生之名。别异非众生之色也。故成论牵经云。心依名色。问化生云何识缘名色。答婆沙云。识缘名色此说胎生不说化生。评云。化生亦识缘名色。如化生者初得诸根。未猛利时说是识。若诸根猛利名名色。问名色支于十时中具几时耶。答婆沙云。未生四种色根。六入未具但有身根。此有五时。一者哥罗罗。二阿浮陀。三卑尸。四伽那。五婆罗奢。此时名名色支也。名色增长故下第五六入支。六入支即是六根。谓六根生六识为识所入之处也。数云。六根能发于识。名之为入。发者是根之功能。六者是数名也。故六入一支就数及功能两义。得名色增长生于四根故有五入。名增长故有意入也。情尘识和合下第六明触支。触以触对为义。毗昙云。何别有触数。能和合根尘及识使根识对尘。故名为触。成论人无别触数。但明心法触对前缘也。婆沙云。诸根已能为触作所依。但未能别苦乐。未能避火蛇毒药及诸不净。是名为触。因于六触故下第七明受支。受以领纳为义。谓领纳违顺等缘。婆沙云。云何为受。谓能别苦乐能避火蛇。尔时但起食爱。即涅槃经云。染习一爱也。不起淫欲。于一切物不生染著。尔时名受。婆沙问。受与触是相应共起法。云何触缘受不说受缘触也。答虽是相应共起法但触为受因。如灯与照虽一时。灯为照因非照为灯因。又解。此中说前后法。触是前生。受为后生。故非是触时之受。但明触后之受。故触为受因也。以因三受故下第八次明爱支。爱以染著为义。然三受通为爱作缘。为苦受所逼故贪求于乐。以乐受故为爱所使。不苦不乐受亦能生爱。乃至如四禅以上不苦不乐受。能生于爱也。问三受生几种爱耶。答有五种。于乐受中生二种爱。一未曾生乐受欲令生故生爱。二已生乐受心不欲离故生爱。于苦受生二种爱。一未生欲令不生故生爱。二已生苦受欲令灭故生爱。于舍受亦生二爱。一未生欲令生故生爱。二已生故欲令不失故生爱。此二名为能生于愚痴。故有五也。问何故过去以无明为本。现在以爱为本。答婆沙云。无明有四事。一通缘漏无漏。二通缘为无为。三通缘三世遍不遍使。四通缘自界他界。故在前。爱但缘有漏。但缘有为。但不遍使。但自界缘。故在后。虽不通四事生未来苦为胜。故说为未来本。问爱与受何异。答受支唯有食爱。爱支复有欲爱。是故异也。因爱有四取下第九取支。以助业取果故名为取。问爱取何异。答婆沙云。初生名爱。爱增长名取支。又云。受为因爱为果。爱为因还以取为果。此但是一支。故分为二。成实者云。贪使为爱。余九使名取。此文云。四取者五阴品已释。婆沙云。云何名取。以贪境故四方追求。故名为取。此即以四方追求名四取。因取故有有者第十有支。谓能有来果名之为有。又能令后世三有相续故名为有。即从果立名也。婆沙云。追求之时起于三业。是名为有。若取者不取即解脱无有者此意明。若取者不取。便即解脱无复有有支也。从有而有生者第十一生支。数人生以起为义。故云世中起故生。成论是本无今有义。数人又云。生是生相。从相得名。从生有老死下第十二支。衰耄为老。终尽为死。数人云。老死是异灭两相。从相立名。从老死故有忧悲诸苦恼者。此四于老死支中离出。故不别立支也。经云。将死之时恋生畏死名之为忧。发声啼哭目之为悲。五根相对为苦。意根相对为恼也。如是等诸事下自上已来别明十二支。今第二总结过患也。然此总文广分别十二。问十二支云何为三道。答过去无明现在爱取名烦恼道。过去世行现在世有名为业道。现在五果未来两果名为苦道。问何故二世同是烦恼。而名字不同。苦业亦作此问。答过去烦恼以谢用相既阴故。但从无他受称名为无明。现在用相显目之为爱。过去业以谢迁流义显。故名为行。现在交起相著。故就果立名名之为有。现果交起。但用有增微次第。故初彰识乃至说受。复后果未起其相既隐。故寄相彰名说为生死。又解。生与老死是八苦之名。物情所惮。现在以受不可复断。从别标名谓识名色受等。不说为老死也。故经云。因时可防果时无可防。如何未来说生老死者。以此怖物令不起现在三因也。问何故三世之中。过未各立二支现在八耶。答过去已灭。未来未起。用相既微。故但立二。现在显现故立于八。又过去但因未来唯果。故各立二。现通因果故立于八。问何故尔耶。答因义在前果义在后。过去前故但因。未来后故唯果。现在双酬两处。酬前故立果。感后故立因。是故因果双说。问无明有因老死有果不。答婆沙二释。一云。无明有因。谓不正忆念。老死有果。谓忧悲苦恼。但不在十二因缘中别说耳。二云。无明有因老死有果。亦在十二因缘中说。无明有因所谓老死。老死有果所谓无明。现在爱取是过去无明。现在名色六入触受。此四若在未来名为老死。如说受缘爱。当知。说老死缘无明也。故十二缘犹车轮转。问三世各具八支。三因五果即成二十四。今何故但说十二。答约一身故说十二。实具二十四也。问三界具十二不。答婆沙一释云。此中说欲界胎生具十二耳。又解。欲界具十二。色界有十一。除名色支。无色界有十。除名色六入。评云。三界皆具十二。如初生色界众生。诸根未猛利名为名色也。无色界虽无色而有于名。虽无五入而有意入。应作是说。识缘名名缘意入意入缘触。问十二因缘几是一念。几是相续。答婆沙云。现在世识未来世生但是一念。余并是相续。增一阿含三十卷云。识支具六识则时节长久非一刹那。若犹托生唯一意及身识无四识也。大福德人托胎则具六识。化生识支具六识六根顿足。大集经七七日前属识支。智度论云。三七日属识支。问五果几在胎内。答触受二果在胎外。余三在内。问无间地狱具几支。答极少有八。极多十一。问十二支具五阴不。答婆沙云。十二支以五阴为体。智度论云。十二时皆具五阴。但识支时名色未熟。未有所能故不说耳。余支亦尔。问十地经云十二因缘具三苦。云何是耶。答无明至六入为行苦。触受为苦苦。爱取至老死为坏苦。问十二并苦。亦得皆是集不。答亦得。前生为集后生为苦。问三道为论皆是苦者。亦得皆是业皆烦恼耶。答今言皆是苦者非三道中苦。乃明一切有为皆苦耳。故非例也。问四果具几支耶。答罗汉不起三因。故无二果。唯有前七支也。三果具十二也。问化生人云何有老。答虽无头白老亦有念念老。问八苦解义开老死为二苦。今云何合为一支。答八苦为欲明苦义是故开之。今总明过患。所以合也。问何故三相中开老死为二相。生为一相。今用生为一支。老死为一支耶。答三相欲明相差别各功用义。故开之为三。今此总明过患。合之为一。问病何故不立支。答今此一切众生一切时一切处有立支。病非一切皆有。如薄拘罗云。我年过八十未曾头病。欲界中尚有无病。况上二界耶。故病非一切有不立支也。问十二相生六因四缘为具几耶。答今且就六因释之。则四缘可解。十二既是前后复相生。相应共有是同世因果。非是十二之因缘也。有所作自分遍报四因。无明若生不善身口意三业者。是所作自分遍三因为因缘也。若生善身口意三业者。唯所作因为因缘也。行生识者所作及报二因为因缘也。识生名色所作自分二因为因缘也。名色生六入乃至触缘受者。所作自分二因为因缘也。受生爱者唯所作因为因缘也。爱生取者所作自分二因为因缘也。取生有者同无明生行也。有生生者同行缘识也。生生老死者同识缘名色也。问十二相生通三性不。答若正取次第相生支体者。无明支中通二性。欲界无明支中身边二见是无记。余悉不善。上界无明唯是无记。若就时以说无明支起时。同时诸法皆是无明支。故亦有善恶无记等同时相续。皆是无明支摄也。行支亦通三性。别唯善恶也。识支若取一念托胎识是不善无记。若就时通于三性。名色六入触受通别俱摄三性。爱取同无明说。有同行说。生同识说。老死同余四果。问十二几漏无漏。几为无为。几学无学。几染不染。答同是有漏。同是有为。同是非学无学。婆沙云。此十二中若是心心数法染污。余通染不染。问十二因缘云何如树。答树有根体华果。二因为根。五果为体。三因为华。两果为果。凡夫学人有华有果。罗汉无华无果。问十二因缘云何破除十使。答说此十二正除身边二见。明过去二因现在五果破其常见。若是常者岂从因生耶。现在三因未来两果破其断见。既现在有因生未来果。云何断耶。现在八支但是众缘。故无有我。俱破十使者十二既是因果。故破除邪见。戒取谓苦为道。十二皆苦。故非是道。疑有苦无苦。既有十二则因果皎然。故破疑心。倚此身慢他。既是生死法。何足自高。既是生死法。不足可贪。是故破贪。唯应速灭十二。何故生嗔。问缘生与缘起何异。答婆沙云。因是缘起果是缘生。又云。应作四句。一缘起非缘生。未来世法是也。二缘生非缘起。过去现在罗汉最后死五阴是也。亦缘起亦缘生者。除上二世罗汉死五阴。余过去现在法是也。四非缘起非缘生者无为法也。所言缘起者。体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又一切众生等从此缘起。故名缘起。又有缘生非十二。十二非缘生。亦缘生亦十二非缘生非十二。从缘生非十二谓罗汉五阴。十二非缘生谓未来十二。亦十二亦缘生即凡夫十二。俱非者虚空也。如涅槃迦叶章说。毗昙又有四种十二因缘。一无始十二。谓始不可知。二连琐十二。谓展转三世相缚。三刹那十二。明一使起时与诸数共起。一刹那中具十二也。四分段十二谓。过去二现在八未来二也。长行文既指毗昙。故今多就毗昙释之。不必须颂示智而已。智者所不为下第二明逆观。无明因灭故行果即不生。故云此事灭故是不生。此品大意明。此十二由痴惑生。则智者不为。故知非是真实。非实故所以即空。如是正观便入真谛名为正灭。长行如文也。

观邪见品第二十七

此是第二次破邪见也。问小乘前明因缘。次破邪见。大乘亦尔不。答前明八不。即辨十二因缘不生不灭。此是大乘因缘。从破四缘已后乃至涅槃名破邪见。问大小乘明因缘。有生灭无生灭二观异者。大乘小乘明邪见。云何异耶。答若传望者外道望小乘为邪见。小乘望大乘邪见。故涅槃明。二乘若空若有皆是邪见。如云若以声闻辟支佛心言无布施。是则名为破戒邪见。此是二乘空观为邪见。又云。若见菩萨八相成道。是则名为二乘邪曲之见。此是二乘有解名为邪见。故知。二乘空有望大乘皆是邪见。就文明异者。大乘法中明诸法实相毕竟空义。一切取相有所得无非邪见。故初破四缘终涅槃品。横洗万法竖穷四句称破邪见。小乘法中但取五见及六十二见为邪见也。就今品意有三种邪见。一者断常及我为邪见。二者别有我体。如犊子及假有体亦名邪见。三者若世谛中都无我亦是邪见。下偈云。非是无受。亦复非是都无也。问非都无是何言邪。答但假名有我。非无假名字我耳。非是有假我体我假用。故下结云。此是决定义。决定有二种。一者决定无即离二我。二者决定有于假名之我也。问论主何故唱决定耶。答有二种义。一者令众生决定破我心。二者诸部邪乱。今欲整理小乘义。故须唱决定也。问整理何部。答犊子计我萨婆多计定法。今决定破此二。故明无我无法。问破我有文。破法出何文也。答下偈破生死无始破常法。又破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此四句法并破。故知。明决定无法也。问此品何故破我及断常。答我是六十二本中之本。断常是边见。是六十二本。今正伐其本支末自倾。又一切凡夫不离我心。又断常正障中道。如二夜经中常宣中道。故须破断常也。又此品破三种邪见。一破外道。二破学小乘语意俱失。而自推折所立亦是邪见。三破得小乘语不得小乘意。如闻十二因缘法。计有实性等。就小乘法中凡有四句。一是见非邪。二是邪非见。三亦邪亦见。四非邪非见。是见非邪者世间诸正见等也。是邪而非见者五钝使也。亦邪亦见者谓五见也。非邪非见者余残法是也。就亦邪亦见中复有通别。通则五见皆名邪见。别则唯拨无因果称为邪见。以拨无因果其过既重独受邪名。余小轻更立称。所言五见者谓。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五阴名身。于中起见名为身见。执我断常名为边见。见取有二。一取前见为第一。故名见取。此足上见取也。二生死中无乐净计乐净。独头见取也。戒取亦二。一以鸡狗等戒为正道。是独头也。二以邪见为道。此足上也。邪见如前释。六十二见者上已一释。今重述异解。一云。即色是我。离色是我。我中有色。色中有我。我有于色。一阴有五。五阴二十五。各除第二离句唯成二十。欲界二十。色界二十。无色界唯有十六。以除色。除色阴四句故合成五十六。三界各以断常为本。故有六十二。数人多用此解。又释。世出世合论六十二。如前涅槃品说。于如来上起有无等四见。五阴合二十也。于凡夫上过去世起常等四见。五阴合二十。于未来世起边等四见。五阴亦二十。断常为本名六十二。问经何故云我见摄六十二见。或云断常为本。或云一异为本。答我是本中之本。由起我见故推我一异。一则身灭神灭。名为断见。异则身灭我存。名为常见。此之三本即是次第。故经论互说。问前破大乘迷。次申大乘教。此两品破学小教迷申小乘教。云何乃破五见六十二见耶。答小乘障大乘故前多破小乘执。而申于大乘。外道邪见障小乘故今破邪见。即是申于小乘。问若尔前但是破小申大。非是破大迷而申大。后但是破外而申内。非是破内迷而申内。答有所得大犹是小乘。故前破小执则是破于大迷。有所得小即是外道。今破外道即破小乘。问前破小乘复有别破大乘。今破外道亦应即别破小乘。答亦有小乘人定执生死无始。下破生死无始。当知。亦破定性有所得。但小义也。问今破邪见。云何是小乘人入道义耶。答以有邪见是故不得入见谛道。今破此邪见即入见谛。乃至证于无学。故是小乘入道。开此品者多有错误。今分为二。前问次答。问中有二。一者领前。今欲闻下生后。答曰下为二。初两偈立邪见。次论主破邪见。问小乘初立邪见。次破邪见别有破邪见品者。大乘何不尔耶。答小乘邪见局。故初别立后则破。大乘横收万法竖穷四句皆是邪见。故无别品破之也。问若尔小乘可别有因缘品。大乘应无别因缘品。答大乘因缘亦通一切法。而别立因缘品者欲通别互现。立中初立过去四见。次立未来四见。问何故不立现在邪见。答去来冥漠难知。故须别立。现在显了易解。故略不明。又解。此偈首我于之言即是明现在之我。于过去世为有为无。是故此文具三世邪见。问下云。略说则五见。广说则六十二见。今何故但破边见耶。答边见是断常。为六十二见本。在本既破条末自倾。问五见之中何故不破我见。答此中破二世见即破于我也。问何故不破邪见等耶。答盖是存略故耳。我于过去世为有为无者。明现在之我于过去世为已有。于过去世为未有。若现在之我本来已有。则犹是本我。是则为常。若现在之我非是过去本我今我始生。是则为断。不得云过去无我今始有我。若过去无我。则名正见非邪见也。下半明起见处也。第二偈为作不作者。亦据现在之我为更作未来世我。为不作。若更作则始终不异。则是无边。若不更作则与身俱尽。便是有边。下半明起见处也。问此二偈既是立邪见。是决定义。云何乃言为有为无为作为不作。答上半明见本。见本即是邪疑。故云为有为无。下半明世间常等见。始是见也。何因缘故名邪见下生起第二破。开为二别。初一周就理破二世八见。次周指事破二世八见。破此八见不出事理二周。如青目解大乘八不。亦就事理二周。龙树解八不始末。亦约事理二周。今破小乘八见即小乘八不。亦就此二也。就理破二世八见即为二别。前广破初偈四见。次略类后偈四见。以世异见同故略类之耳。就初又三。前六偈破常有句。次四偈破断无句。后一偈合破亦常亦无常亦有亦无二句。此三从广至略者。一者前后互类。二者常为四句之初。在初既破余中后易除。故前广而后略也。初六偈中前偈总非。下五偈别破。即是释非。初偈为二。上半牒有而非有。下半正明过去不作今。过去世有我者。明我遍五道通于三世。故过去世本有现在之我。今总非之。故云不可得。下半明过去不作今者既古今一。宁有古我作今。若古作今则不常不遍。若是常遍便不作也。又若本有此我可得以本为今。本实无我。故本不为今。又外人谓古我犹是今我。故名为作今。非此作也。又古天应是今人。天人一体贵贱同质也。若谓我即是下第二五偈别破释非。开为四别。初一行半破离阴我。次一行半破即阴我。次一偈重破离阴。后复一偈总结非即离。就初又二。上半取意立义。次一偈正破。上半取意者我遍古今。不相作。但身异故说言作耳。次一偈破为二。初半正破次半结破。初半破云。若我遍五道而身不遍。我通三世身不通者。离身何处有我。又若言我是本我。而身非本身。则我离身何身处有耶。此即破小乘人犊子及假有体家。次半偈结者。上大乘观中处处已破离阴我竟。今但略标故云此事为已成也。若谓身即我下第二次破即阴。亦开为二。初半牒外义。第二一偈正破。初有二句。第一句正改离捉即。若都无我者释此句不同。有人言。此是破也。汝既避前离破立即义者等是避破。何不言无耶。故云若都无有我。又释。彼计我是常身为无常。今身既是我便都无有我。但是无常身耳。何处有我。又释。离身既无更不过二若即是若都无。此释为正也。此偈望前合有二双。谓即离一双及有无一双。合此二双还成一双。即离是有都无是无。谓有无一双也。余二章破如文可解。若离身有我下此第三重破离。以计我者多谓我唯是一但六道身异。如莎提比丘识唯是一而六道身异。故重破之。上半牒非。下半正破。前直明离身不见别有我。今明无身应当有我。故两门破离其义异也。无身有我可具二义。一者如本住品未受身前已有我。二者直令无身而有我也。第四章结破为二。上半结非即离。次句结非有无。即前两双之义也。又初句结第一破离门。第二句结破即门。非无受结第三重破离门。非无结前破即中若都无有我门。此是决定义者。非即非离非有非无此。是小乘中决定义也。以小乘中有假名我。故非是都无。长行释总别二章则为二别。释初偈为三。一牒二非三释。初句如文。是事不然下第二总非。此二门释上半。何以故下第三即释下半。又开为二。一者正破。二取意破。正破中又三。初总标常过。何以故下次释常过。有无常过故下第三结常过。就释中又三。一法说。譬如下第二譬说。若先为天下第三合譬。此中大意明。古今我一者则天人一体贵贱同质也。若谓先世我不作今我下第二取意破。就文又三。一牒立。二总非。三释难。就牒中文三。法譬合。初法说。如人浣衣时下第二譬说。如是我受天身下三合譬。是事不然下第二总非。何以故下第三释非。就文又二。初破法说。今浣者下第二破譬。又开二别。初两关定之。次设二难如文。问曰下释第二段五偈。前分五偈开为四门。今释四则四。初离门为二。第一上半偈取外人意。第二偈正破。今释此二即二也。前释第一。外云。古今我一。故今我犹是昔我。今身非昔身。故不得贵贱同躯人天一体。答曰下释第二一行偈。正破。偈本为二。初半行正破。次半行结破。今前释第一。文开四别。一正破。二救。三破救。四总结。破中初总非。何以故下释非。文三。初法说牒彼义作无用破。如治俗人罪下次举喻破。五阴相续下合喻。问曰下破第二救。又三。谓法喻合。正明我有用非是无用。言有用者有二种用。一所依用。二造作用。法譬合中皆有二用。细寻文易解知也。答曰下第三破救。十难开为五别。一破作者。二破见者。三重破作者。四重破见者。五总破有我。初又二。初夺破我。明无有作义。若我是作者第二纵破。若见者是我下破见者是我。亦二。初夺破但是眼见非是我见。若见者是我下第二纵破。纵我能见应不得余尘也。若谓如刈者下第三重破作者。亦二。初夺破。若谓作者下第二纵破。若谓右眼见下第四重破见者。亦二。第一并破。复次有我者言下第二自破。又为二。初释非我用。次明自破。复次若有颠倒下第五总破有我。又开二别。一者正破。二遮通。正破又三。谓法譬合。如文。若谓无我下第二遮通。遮通者外云。汝若言始终一我有颠倒过者。汝义虽复无我而始终一五阴。亦应有颠倒过。若始终一阴无颠倒过者我义。亦然。今遮外此通名为遮通。就文为四。一牒外难而总非。何以故下正释非。明五阴生灭非常。是非一阴。故无有颠倒过也。若始终一我下第三重显外过。五阴相续下第四重显内无过。汝前说离受别有受者下。第四大段总结。若谓离受别有我者下。释偈中离身无有我是事为已成也。即是释第二结破也。若谓离身无我下。释偈中第二破即阴我。偈中为二。初半偈取意。次一偈正破。今还释此二也。半偈取意中有二句。第一句云若谓身即我。次句云若都无有我。今还牒二句。若谓离身无我牒第一句。但身是我牒第二都无句。是亦不然下释第二开两门破即阴。文易知也。若谓离受下第三释重破离。是故我不离受下释第四总结破。是故当知下生起第二四偈。破前第二句过去世我不作今我。所以须此长行生起者。计过去世四句皆言过去世有我。然后方论其作不作亦作不作非作非不作。上来就即离门求我不可得。论何物作不作耶。是故前结过去世无我。然后始破其过去我不作今我。四偈亦开为二。第一偈总非。次三偈别破。初偈为二。上半牒不作总非不作。下半牒异非异。问上言我于过去世为有为无。今云何乃言过去世有我不作今我。答前明过去无者无现在我耳。又前偈云。我于过去世为无者。现在我于过去为无耳。不言过去都无有我现在新有我也。问前长行结云。过去世无我。今何故乃云过去我不作耶。答前长行是结上夺破明无。今纵有之即就其责觅又不可得。亦是无也。次三偈别破。即为三意。第一偈明有相离过。第二偈传显相离复有过。第三偈更广出其二过。问云何失因果耶。答过去我造善恶因。竟不得果故是无果。现在受苦乐我非过去我。则不修因故失因果也。并易见也。复次如过去世中下第三章一偈。次破其第三亦作不作非作非不作二句。所以但有一偈破者。前二门十偈以广破根本二句。后二句既是枝末。是故略破。又亦作亦不作犹是作不作耳。非作非不作亦是作不作耳。故以前摄后。既破前二后二即破也。问今但应破后二句。何故总非四句耶。答一欲以前摄后。二欲以前例后。前二既去则例后亦亡。我于未来世下。第二一偈次破未来世四见。问何故但一偈破。答一欲以前例后。二明世异见同。若破于前即是破后也。若天即是人下。第二周指事破二世八见。即为二别。初破过去世四见。又开二周。第一就即事破于四见。第二就道理破除四见。事理一双。又初周就末破四见。次破无始义就根本破四见。谓本末一双。又初破外道四见。次破小乘迷教堕于四见。即内外一双。又初就人破四见。次就法破四见。谓人法一双。故知。断常等有二。一者人断常。二者法断常。即是小乘中生法二空也。初四偈破四见。即为四别。初偈上半牒。明堕常过者。上四偈言夺破明过去我不作今。此偈纵开。若过去天作人天则为常。下半出常过者。外人明过去天作人即是常义。不以常义为过。故下半显常有过。明天既是常。常则遍于五道。通在三世。云何有过去之天生人中耶。第二偈上半牒。明有无常过者。明过去天与现在人异。过去天不作今人。若尔则堕无常。下半出无常过者。外人既执人天异体。即是立无常义。不以无常为咎。故下半传显无常之过。问无常有几过耶。答有上破过去世四偈中过。复有无相续过。如此文说。则昔天自住于昔不转天为人。今人自生于今非人续天。故无相续也。第三偈上半牒。明堕二边。其人见上有过故今明。天人相异故不即。非余众生故不异。而不知因果相续不即不异。便谓天分犹在人分更增。犹在故即是半天。故常。更增即是半人。故无常。天分由在则此分为天。人分更增则彼分是人。人天两分合成一身。何得尔耶。故下半直非也。长行云。半天是常半人无常者。此据天为言耳。若约人返上可解。外人避上二过。欲令立义明天虽有我不妨作人。论主若尔天有我故是常。作人故无常。故半天半人则堕常无常二过也。数人及光宅义明补续义。天灭于前后人补处。此同第二句义。开善明转变续者则有二力。前举体灭不作人。此是无常。复有不灭转变作后人义。此则是常。同第三句义。第四偈用前第三句破第四句。以外人见前第三句过。便欲会之为一。以更增故非常。犹在故非无常。是故今偈上半还牒前二句不成。下半明第四句亦不成也。复次今生死无始下生第二周。就根本破于四见。佛为声闻人令厌离生死故。说生死长远无始。而禀教不了者闻过去世无始。便谓是常。故今破之。光宅云。众生无头。般若无底。何处有始耶。开善云。始于无明初念而言无始者。无复始于此者名无始耳。地论云。生死无始违真起妄。此妄与真同年。真既无始。妄亦复然。今偈正破无始。就文为二。初破无始辨无有常义。第二偈以无常故例破后之三句。初偈意云。求诸法往来义成可有无始。既无往来则无无始。此文分明辨小乘教中有法空义。又是破执小乘教起迷也。又亦得破外道计无始者也。第二偈举初句例破后三句。前偈明合三句无故后句无也。既破无始堕于常见。亦破有始堕于断见。如是亦始亦无始非始无始堕后二见也。长行云。有边无边下生第二破未来世四见。前破过去世四见始终合有三周。初十一偈一周就理。破过去世四见。次一周四偈就事。破过去世四见。后一周两偈就无始。破过去世四见。所以三周破者凡有三义。一者初十一偈名为广破。次四偈明处中破。后两偈是略破。破见之术不出此三。此三既无。众见都灭。又初为上根。一闻则悟。次为中根。再听方了。后为下根。三闻始达。又虽有三周合之为二。前两周破外见。后一周除内迷。此二既除则众见并息。今九偈破未来世四见。亦开三门。初五偈破边无边二句。次三偈破亦边亦无边一句。后一偈破非边非无边。初是广破。次处中破。后是略破。又广略互显也。又初二句为本中之本。故须广破。次第三句为末中之本。故须处中破。后为末中之末。是故略破。问前周明无未来。与今何异。答上明世异以见同故以当类过。非是正破未来。今此一周是正破未来故。前破过去既有三周。今破未来四见亦作三周破也。问破过去世四见。与破未来四见何异。答前破过去四见束为三类。六偈广破初句。次四偈处中破第二句。后一偈略破后二句。今则分句与上不同。如前释也。复有异义。文自显之。就初五偈为四。初标破邪见章门。第二标正见章门。次两偈释邪见章门。次一偈释正见章门。此是摄山大师作分也。又一意为三。初偈标非边无边。次三偈释非边无边。次引四百观论证非边无边。于三偈为二。初偈标章门。二偈释章门。初偈意明。有边无边俱无后世。有边则与阴同。尽故无后世。无边便即是此身故无复后世。今实有后世。故非边无边。第二偈明阴阴相因故非今非后。所以然者阴阴相因。是故不断。所以非边。念念灭故非是无边。即小乘正见也。次两偈释邪见章门又二。初偈明。若前阴坏不更生后可是有边。前阴虽灭而生后阴故非是有边。次偈明。前阴不灭不因前阴而生后阴。此则为常可名无边。而实不尔故非无边。长行云。世间有二种。今说众生世间者。小乘虽具明二空而多说生空。又国土可三灾洞尽。物多不计之为常。众生转如寻环。物多计之常。故偏破众生。复次如四百观论中说下。此生第四释正见章门。付法藏经云。提婆菩萨造四百论。今注人引之将来破二边也。亦可是龙树自引。例如龙树智度论第十八卷叹般若偈。此是罗[目*隻]法师所作。但龙树罗[目*隻]提婆既是同时人。所以智度论引罗[目*隻]所说。此处引提婆之言。亦可别有此论。今所未详。偈意明。得真法说者及以听者。则生死便尽故非定无边。不得三事则非定有边。问云何得耶。答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如此之悟则无边边。与此相违边而无边。长行云。今当更破下生第二破第三句。三偈为二。初偈牒而总非。即是章门。次两偈正破。释章门也。释中为二初偈就人破。次偈就法破。就人破者明人不应一分破一分不破。不破是常破是无常。一人不得亦常无常。次偈就法易知也。长行云。今当破下生第三章。破第四非有边无边。用第三句破第四句。文易知也。一切法空故下论有三分。初二十五品破大乘人法。辨大乘观行。次两品破小乘人法。明小乘观行。此二竟前。今第三重明大乘观行。生起来意具如初品。两偈为二。初偈重广明大乘观行。次偈推功归佛。又初偈明美法。次偈辨赞人。初偈来意者上说未尽。今略明之。一者初大后小。明小从大出。显出生义。次前小后大。明收入义。出生则从实起权。收入则摄权顺实。盖是三世十方诸佛始终权实之大意也。又依摄大乘论乘有三种。一者小乘。二者大乘。三者一乘。一乘最胜。前两品明小乘观行。二十五章明大乘观行。今此一章辨一乘观行。则具破三种乘迷。具申三种乘教。又自前二章但破大小乘诸见。今此一偈通破大小乘诸见之根。问云何名为见根耶。答一有起见人。谓九道众生。二起见处。净秽诸土。三起见时。谓三世也。由此三种能生大小诸见。今此品中明此三毕竟皆空。故无起见根。以根无故诸见不起。又接此邪见品生者。小乘破我及断常等虽复已竟。论主犹谓不尽。此但破凡夫见耳。未破二乘见及菩萨见。故不畅大士之怀。故复以大乘毕竟空水洗之。令诸见时方见者一切无遗也。又自上已来破大小邪见。惑者便起邪正二心大小两念。故今明邪正平等大小无二。方摄为理极。故说此偈也。又说法有二。前略后广为解义故。前广后略为易持。故今是示易持。故最后说大乘法空。就偈为二。初句标一切法空。谓横周万法竖穷四句毕竟皆空。即显正也。次三句明于破邪。初句辨无所起见。次辨无起见处及起见时并起见人。瞿昙大圣主下第二推功于佛。所以推功者自上已来横破万法竖穷四句。物谓盖是龙树自作非佛诚言。便于此论不生信受。是故今推功归佛。明上来之破皆是佛说非是我也。若不生信不信佛。二者总释大小乘观破邪见意。明上来作此破者但是佛破邪见耳。非有物可破。如百论云。愚人谓炎为水。知者告之言此非水也。为破水想。实无水可破。三者经有序正流通。今影大乘经亦明三义。初标宗称叹致敬。次后造论破邪申教。破邪既讫还称叹致敬也。偈分为二。一者称叹。二者致敬。称叹为二。初叹人两句叹法。瞿昙者此云泥土。即是姓也。有二因缘。一者释迦先祖为王厌世出家事瞿昙仙人。时人呼师为大瞿昙。以资为小瞿昙。即从师姓也。次小瞿昙被害。以后大瞿昙以土和其血分为两分。还遂各生男女。因是已来有瞿昙姓称也。问何故不云释迦而称瞿昙。答瞿昙是本姓故也。略说五见及六十二见者。此偏举外道见耳。然二乘及有所得大乘皆是一切见也。

同类推荐
  • 茶赋并书

    茶赋并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儒林公议

    儒林公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苏谈

    苏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Books and Bookmen

    Books and Book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为清静长生真人至真语录

    无为清静长生真人至真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野老纪闻

    野老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世孀后

    傲世孀后

    她一生坎坷飘零如浮萍,三为人妻,到底谁才是她的良人?见多了朝政上的尔虞我诈,在后宫阴谋手段中九死一生。她的一身傲骨满腹才华,是为家国弃爱恨,还是愿换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囊括顶级企业家的管理智慧,汇聚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思想。揭露管理学神奇的定律,让管理不再难做。
  • 丹书墨问

    丹书墨问

    逗留世间的女仙人遇上此生的欢喜冤家,一路同行,又有什么在渐渐萌芽。妖域之行有谁相伴,千树墨梅又为谁而开,留一卷丹青,写尽此生芳华。
  • 神话秘境

    神话秘境

    秘境:盘古大神为了不让灵气从世间消失而开辟的一方世界。妖精:天生就能使用灵气,温柔善良。但因为外界人类的一次大掠夺大部分对人类恨之入骨。人类:秘境本无人类只有妖精和一些动物。因为人类在秘境的大掠夺导致愤怒的盘古将秘境封锁而遗留下来的人类。妖兽:原本是些普通的动物。因为人类进入秘境产生的浊气与灵气的影响下而进化出来的。神族:盘古的后代,其它一切都不为人所知。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 大西南剿匪记

    大西南剿匪记

    本文故事根据毛泽东特赦的贵州布依族美貌女土匪程莲珍的真实事件改编。1950年,贵州黔东南的土匪依旧占山为王为害百姓,其中以郑幺妹为首的一伙匪帮,袭击新建的人民政权,杀害无辜乡民,我西南解放大军动用十万兵力对川贵地区进行全面剿匪,土匪帮被大部围歼,郑幺妹潜逃,终被抓获。后来得到毛主席批示,予以特赦。
  • 还珠格格之情有独钟

    还珠格格之情有独钟

    面对老佛爷的压迫,永琪如何守住他们的情有独钟?皇位争夺战正式拉开序幕,谁才能笑到最后?敬请关注!还珠格格之情有独钟
  • 我一开口,就能说服所有人

    我一开口,就能说服所有人

    古人说:“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本书以马云的真实事例作为写作的主体,向读者展示了马云口才的惊人力量。你既可以欣赏其中的精彩绝妙之处,也可以从中寻觅到自我提升的方法与路径。
  • 神秘帅哥绑架我

    神秘帅哥绑架我

    “我叫千幻澈,我要你陪我三年。”暴雨中,我被一名神秘帅哥给绑架了,帅哥带着我来到了苏格拉贵族学院,在这里我碰到了其余三位帅哥,一个腹黑狡黠、一个温暖阳光、一个妖孽魅惑,而这位神秘帅哥则是冷酷霸道……四位帅哥的突然闯入,将我的生活掀起波浪,而神秘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面对他们的追求我又该作何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