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9300000013

第13章 张大帅的幽禁岁月(2)

1954年5月下旬,蒋介石曾经在台北官邸接见张学良。1955年蒋介石因写《苏俄在中国》一书,因对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经过不了解,请张学良写出来。张学良奉命写了20万字。蒋介石看了之后,叹服张学良的文笔。

张学良在新竹县井上温泉住了9年的黑瓦日式平房,在1963年被台风冲毁。随着台湾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新竹县政府为了吸引大陆游客,仿照那幢黑瓦日式平房原貌重新复建,但是担心原址地势太低,容易再遭水患,改在附近高处建造。这幢仿建的张学良囚禁所于2008年12月底开放迎客。

顶天立地男儿汉

随着时光的流逝,张学良已经不再是那么敏感的政治人物。蒋经国被委任为“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后,负责“管束”张学良的保安处也归蒋经国管辖。蒋经国对张学良颇为尊重。再说,张学良患眼疾,需要治疗,台北的医疗条件比高雄好,于是在1960年,张学良获准从高雄市西子湾迁往台北,软禁于幽雅路34号。正因为这样,如今那里挂上了“张学良少帅旧居”的牌子。

幽雅路34号的日式黑瓦平房,倒是原物,只是自1981年改为禅园花园景观餐厅以来,里面的格局完全改变了。我走进这家餐厅,觉得进深太深而显得幽暗。我在木地板上漫步,发现张学良的幽禁之地,完全商业化了。餐厅中最主要的一间包房,名叫“汉卿厅”,以张学良的字汉卿命名,那里原本是张学良的主卧室。当年张学良的客厅,如今成为蒙古烤肉的自助餐厅,而当年张学良的观景阳台,如今成为情侣座餐厅。

在“汉卿厅”的正墙上,挂着莫德惠在1947年拍摄的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那张照片,放大到办公桌的桌面那么大。照片两侧,是于右任先生赠给张学良的一对对联: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张学良的主卧室里不见大床,代之以一张硕大的10座圆餐桌。这里专门供应“少帅台湾宴”,所有的菜肴都与张少帅相关。比如冰糖炖猪蹄这道菜名曰“铁蹄忆军旅”,因为“少帅喜欢台湾的猪蹄,忆及西安军旅之日,能以黄豆、冰糖炖猪蹄配饭,就是高级享受了。”而“银耳养颜羹”则象征着赵四小姐的“美容圣品”,就连玫瑰普洱茶,那“普洱的浓厚余味象征着少帅的温和稳重,而玫瑰的香甜则暗藏着赵四小姐的似水柔情”……由于“汉卿厅”里的“少帅台湾宴”,一次只能开一桌,所以要品尝“少帅台湾宴”必须提前三天预订。这里的食客以大陆旅游团居多,尤其是张学良的东北老乡对他怀有深厚的感情,总希望一睹当年张学良在台北的幽禁之处,希望在“汉卿厅”里一尝。

“少帅台湾宴”的菜单是这样的:

开胃菜“简朴中的美丽”,用挪威熏鲑佐以台湾生果,不加任何调味,意寓赵四小姐在台的清简生活;

第二道“晓翅烩白玉”,豆腐为赵四小姐养颜之宝;

第三道“开怀金凤盏”,取张少帅强龙困浅滩,寄望开怀之义;

第四道“铁汉蚝煌鲍”,因张少帅喜食华国饭店二楼的港式饮茶和鲍味,食小鲍不招摇,还能解思乡之愁;

第五道“铁蹄忆军旅”,台湾的猪蹄劲而不腻,忆及西安军旅时日,能以黄豆、冰糖炖猪蹄配着饭吃就是高级享受了;

主食“台湾的最爱”,其实是最为家常的肉臊饭。

禅园里吸引众多游客的是张学良图片展。那里原本是一条长长的走廊,餐厅的主人在走廊两侧挂满张学良的图片。图片展示张学良在长期囚禁中的三大爱好,即养兰花、迷京戏、打国牌(麻将)。

蒋经国常常到幽雅路34号看望张学良。蒋经国指示,对张学良不再“严加管束”,而是比较宽松,允许张学良的老朋友前去看望,也允许张学良外出看望朋友。这时,张学良乘机向蒋经国提出,幽雅路34号过于僻远,老朋友们也都年事已高,前来看他甚不方便,能否另迁他处?蒋经国答应了。于是,张学良选中北投复兴三路70号,在那里自己花钱建造了一幢别墅。那里环境幽静又离市区不远,成为张学良在台湾的最后住所。为了庆贺张学良乔迁新居,蒋经国给张学良送了一套客房用的家具。只是那里至今尚未对外开放。虽说张学良在新居中仍处于被监视的状态,但是他的“自由度”比过去有所增加。张学良买了一辆二手福特轿车,从此可以开车进城看望老朋友,只是他的车子后面总是有“尾巴”跟踪。

1964年7月4日,张学良与小他9岁的赵一荻正式结婚,在台北杭州南路美国人吉米·爱尔窦的家中举行婚礼。宋美龄、张群、莫德惠等出席了婚礼。

张学良晚年交往最多的是张群、张大千和王新衡。张群乃国民党元老,与张学良有着几十年的交情。王新衡是蒋经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时的同学,担任过国民党特工,曾任保密局上海站站长,后来从商,担任台湾的亚洲水泥公司董事长。至于画家张大千,跟张学良原本素昧平生。

1930年张学良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副总司令,常去北平买名家书画。一天他花重金购得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的一幅山水画,后来方知是赝品,伪造者是青年画家张大千。张学良非但没有责难张大千,反而欣赏他的才华,与张大千有了许多交往。张学良与张群、张大千和王新衡轮流坐庄,每月宴请一次,人称“三张一王”。

在张学良晚年,身边增加了一位至亲,那就是侄女张闾蘅。她在美国读完大学,于1967年回台北,得以照料张学良。张闾蘅常去看望张学良和赵一荻,而张学良和赵一荻也总是每隔几天到张闾蘅处一趟。

张闾蘅后来回忆说:

“大伯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被人监视的生活,他很坦然,依旧与我们家人大摆‘龙门阵’,聊到高兴时,笑声朗朗。或者拉我们一同去下馆子,边吃边聊。我就是从那时起,才真正认识了我这位‘鼎鼎有名’的大伯,我与大伯的感情,也是在这段交往中、在听他的讲述中慢慢建立起来的。”

“大伯家在北投,在他们家里,除了吴妈,其余‘服侍’他们的人,都是派来的看守特务。在大伯家的外围,也布满警卫点,不让外人靠近。我们平时不能常去大伯家,偶尔去了,家人总要再三交代,说话要小心,隔墙有耳,不能口无遮拦,免得给他们添麻烦。当时我真是无法理解,看着他们宛如生活在‘鸟笼’中,心里很压抑也很气愤。大伯的‘自由’是很有限的,来往的朋友也少得可怜,大伯每次外出都要提前报告,出门时总是两辆车,前一辆是大伯、大妈,跟随的一辆就是便衣特务或警卫。”

“大伯、大妈最开心的日子是逢年过节。每到年三十,我们与大伯、大妈一起在北投过年,平时他们家冷清寂寞,连玩牌都不允许。这一天可以例外。大妈忙里忙外准备年夜饭,她烧得一手好菜,中西餐都很拿手,尤其是西式蛋糕更是一绝,小巧精致、香甜诱人。吃过年夜饭,大伯带头玩牌,别看他的视力听力均不好,每次赢家总是他,我们口袋里的‘红包’还未焐热,大部分的压岁钱都回到他手里,看我们沮丧的样子,他呵呵一笑说,耍钱,你们差远了,我是拜过师的!有时,玩过了通宵他亦不知疲倦,而我们都东倒西歪了。这就是我的大伯,天性爱热闹、爱玩、爱生活。”

张学良非常喜欢到张闾蘅家,“有时一待就是半天,吃了晚饭还没有动身的意思,‘跟班’的就不时上楼来催,大妈有些紧张,可大伯正聊到兴头上,故意装听不见,能多待一会儿,他就多‘赖’一会儿……每次看到大伯如贪玩的顽童不愿‘回家’,而‘跟班’的又不停地催促,我心里又痛又恨!大伯、大妈已经被他们囚禁了那么久,为什么还不放过他们?听大伯讲,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甚至自己驾驶飞机到南京开会,再想想现在,这叫什么日子?他内心的痛楚,是言语无法表达的。环境、容貌都在改变,唯一没变的,是他性格中的开朗豁达与率真。连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家有一个‘顽童’般的大伯,喜欢与他聊天,听他讲故事。只要你跟他待一会儿,你就会被他的睿智所吸引。我常对自己说,我真幸运能有这么一位长辈,从他那里,我学会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从他的言谈中,我能感受到他对家人、家乡、国家、民族的挚爱。谈起这些话题时,他兴奋不已、神采飞扬,有时说着说着,又黯然神伤,音落神凝。”

在逆境中长寿

在蒋介石、蒋经国先后去世之后,对于张学良的“监管”渐渐松动。

1990年,在张群的建议下,张学良的一些老部下和学生在台北为张学良庆贺九十大寿,张学良公开露面。“总统”李登辉也宣布予以张学良“自由”。

即便如此,仍有特务在暗中监视着张学良的行踪。

张学良真正获得自由的日子,通常说是1991年3月10日——这一天,张学良与夫人赵一荻赴美探亲。6月25日,张学良结束了在美国105天的探亲访友和旅游,从旧金山返回台北。

屈指算来,从张学良1937年遭到囚禁,到1991年恢复人身自由,总共被关押长达54年——多于半个世纪!

在这漫长的54年之中,有45年被关押在台湾:

1946年10月起,被软禁在新竹县五峰乡清泉温泉,长达11年;

1957年10月起,转移至高雄市西子湾,共4年;

1961年秋,移居台北市阳明山,至1991年,长达30年!

1995年张学良和赵一荻离台,从此侨居美国夏威夷。

张闾蘅回忆说:“大伯、大妈后来去了夏威夷,我们全家陪着他们一同沐浴阳光与海风,这样自由自在的时光对于他们来说,来得太晚了!我是看着他生机勃勃的躯体日渐枯干,炯炯有神的目光悄然暗淡……我读懂了什么叫‘力不从心’!我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在大妈去世一年后,2001年,大伯也画上了人生句号。”

张学良夫人赵一荻于2000年6月22日当地时间上午11点11分,因肺炎及并发症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病逝。

张学良于2001年10月14日下午2时50分,也在这个医院病逝,享寿100岁,虚龄101岁。

张学良的百年人生之中,有54年处于监禁。有人问他为何身处逆境,却能如此长寿?

张学良获得自由之后,曾经对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医学栏目主笔詹姆斯·林德说:

“我居住的地方都是远离城市的荒野之地,有一项好处就是树多。树是个好东西呀,它对这个肺呀皮肤呀是太有好处了。树是个宝,没有那些树木,我张学良可能就会早早枯萎了。还有一个大米,就是大米熬出来的米油汤,那也是个好东西。我生下来就是米汤喂养的我,以后,我就相信这个米汤。这两点我以前没讲过,今天贡献出来,供你们研究。”

米汤能否令人长寿,姑且不论。张学良所说的“我居住的地方都是远离城市的荒野之地”则是苦涩之言,他的54年监禁,囚处确实都是“远离城市的荒野之地”。

人们历数张学良的囚禁之处:

1937年:江苏南京—浙江奉化—安徽黄山—江西萍乡

1月4日,国民政府下特赦令,将张学良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从此失去自由,开始幽禁生涯。

1月13日,转移至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中国旅行社分社。

10月中旬,转至安徽黄山,不久转移至江西萍乡。

1938年:江西萍乡—湖南郴州—湖南沅陵

1月,转至湖南郴州苏仙岭。

3月,转至沅陵凤凰山。

1939年:湖南沅陵—贵州贵阳

12月下旬,日军进犯湖南,转移至贵阳修文县阳明洞。1941年5月,患急性阑尾炎,住贵阳中央医院手术治疗。出院后,移居贵阳黔灵山麒麟洞。

1942年:贵州贵阳—贵州开阳

2月,转移至贵州开阳县刘育乡。

1944年:贵州开阳—贵州桐梓

冬,日军进犯黔南,贵阳告急。急转至黔北桐梓县天门洞。

1946年:贵州桐梓—四川重庆—台湾新竹

11月2日,由桐梓转移至重庆戴公馆。不久,被转移至台湾新竹井上温泉。

以上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的张学良囚所,无一不是“远离城市的荒野之地”。

没有想到,半辈子被监禁在“远离城市的荒野之地”,反而使张学良比蒋介石长寿,这真是用失去自由“换”来的意想不到的生命“硕果”。

1990年,张学良曾为东北大学校友会题词:

不怕死,不爱钱,

丈夫决不受人怜,

顶天立地男儿汉,

磊落光明度余年。

这首诗是张学良一生的写照。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失去他,俄罗斯成了孤儿:“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大才子丰子恺

    大才子丰子恺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和美学教育家。初名润,后改为仁,乳名慈玉,别署缘缘堂主人,晚年号缘缘堂老人。一八九八年十一月九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现桐乡市)石门湾。他的漫画,萧疏淡远,酣姿活泼,出神入化,不求工巧却工巧之极。他写散文,清明玄妙,与画相通,又能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他对音乐这种自古以来就被说成是极深奥神秘的“天地之道”,也作了通俗的讲解:“用研究西洋音阶的方法来研究中国音律时,所谓五音十二律,并不见得何等困难、何等深奥了,也不过是用别种格式组成的一个‘音阶’罢了。”他的书法,可说是秀韵天成,没有丝毫做作气。
  •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精选了富兰克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重要地位在美国历史上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他是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在连任两届之后,他自行引退,并两次谢绝连任,开创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典范,弥补了美国宪法的严重缺陷,为人类结束终身制、消除个人独裁的隐患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惯例,以及表现出的伟大政治家的典范性品格;美国今日的强大和富庶,端赖于此。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被委任为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独立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回顾两百多年的美国总统史,我们也会发现,没有一位总统在位期间拥有的个人威望能够超过华盛顿。
  • 一代谋圣:张良

    一代谋圣:张良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管宝超编写的这本《一代谋圣:张良》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这位汉朝文臣谋士的传奇人。
热门推荐
  • 通天武神

    通天武神

    通天武神,一路通天!落天涯从小流浪在洛水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上古血脉传承,逆天修行,踏上一条通天之路!
  • 星辰武帝

    星辰武帝

    古武高手苏邪,意外重生到强者如云的异界,恰逢家族遭难,更被未婚妻逼迫入赘!且看苏邪强势崛起,传奇再续,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 明医杂着

    明医杂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冥药尊

    妖冥药尊

    【简介•恶趣味版】某人的人生准则有三厚——一要恶趣味浓厚,而要毒舌功深厚,三要脸皮够厚。恶趣味是一种情调,做人没情调怎么行?毒舌是一种消遣,她不过是闲了点。厚脸皮是一种制胜法宝,你脸皮厚,她会比你更厚颜无耻。窥伺追杀?度量大,那是美德,但美过头就成了缺德!冥王之位?她又不是捡垃圾的,干嘛要去收拾烂摊子?看一代药尊如何登堂损人,出战揍人,上台阴人,干坏事顺便留下一个美妙的背影【简介•评论版】某炮灰评:此女少奸巨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回眸一笑,让你瞬间惊艳,瞬间崩溃。此女乃坑货一名,低调起来惊天地泣鬼神。此女乃瘟神一尊,一笑鸡飞狗跳,二笑天地失色,三笑神崩地裂,四笑……通通都给本尊去冥界报道!综合上述,此女为不定时炸弹一枚,极其危险。温馨提示:心脏病患者,半只脚踏入精神病院大门者,纯纯小白者,天生当炮灰之命者,切记勿进!【简介•正剧版】冥洛邪是谁?冥界名扬四海的幽冥药尊,年纪轻轻以一首炼药之术位居一方尊者,离冥王之位仅一步之遥。一朝异变,她进入时空隧道,踏入异世。一双金瞳,她又“成为”妖界来客,被当做珍稀妖灵人人窥伺,生死之间搏命一赌,她一跃落入人人惊恐的雾谷。雾谷之中,银发妖娆,绝代风华,他说:入了雾谷,那便是我的东西。她却回答:真不好意思,本尊从来没有成为他人所有物的癖好!救了她又如何?她临走前来能跟他说一声已经是很给面子了!重出人界,却听废物妖灵名遍天下,她笑,一唤幽冥之火,幽冥药尊惊世倾覆天下!丹药难寻?不好意思,她从来都是把这东西当糖吃。此药剧毒?非常抱歉,她百毒不侵,万药免疫,你当她这药尊是吃素的不成?灵力废柴?那叫低调懂不懂?冥火操纵,亡灵召唤,封印一破,她就是横着走也没人敢拦她!但如果要是招惹到她了……伤她一人,她便亡他一千!而且姐姐疼,某人的挂名姐姐对着喽啰们就是一吼:你妹的别在老娘面前怪里怪气,少在这里恶心人,老娘的妹妹怎么了?你才废物,你全家都是废物!万年不进阶!然后收起彪悍,某女子对着某人温柔地说道:小洛别怕,要是有人敢欺负你,姐姐我就帮你欺负回去!某人暗中竖起一个大拇指,很无良地暗中捣鬼。……
  • 绿茵场下的黑色交易

    绿茵场下的黑色交易

    作为A市猎鹰足球队队长兼前锋的周健安说什么也没想到,自己固有的生活轨道,会完全被一场无关轻重的足球比赛所打乱。说它无关轻重,也只是对周健安所在的猎鹰足球俱乐部而言,因为球队打到联赛最后一轮的时候,可说是衣食无忧,往上没有夺取冠军,哪怕是前四名的可能性都不存在,往下也没有降级的危险,唯一的悬念就是周健安自己能不能在最后一场比赛中至少攻进对方两球,这样,自己就可以毫无争议地夺取联赛最佳射手的称号。
  • 步步惊心之皇帝的爱妃

    步步惊心之皇帝的爱妃

    “天哪,不可能吧,老天爷呀我可没做过什么坏事啊,平时也就是抢小孩棒棒糖,杀杀几个坏蛋呀……你就给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竟然让我穿了!”她,穆瑗汐,21世纪的超级名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不过是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一个叛徒谋害,坠落山崖,没想到竟然穿越成了纳兰氏的千金,纳兰韵琳。穿就穿了吧,可没想到还要进宫选秀女。一如宫门深似海,看看她穆瑗汐,如何跟皇上后宫的那些所谓天天打扮成山鸡的妃嫔斗法……这是小瑶第一次写文文哦,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大家多多包涵哦!「此文女主是属于比较有心计的哦!」
  • 魇岛

    魇岛

    医院里发生了一场暴乱,一个意外,一场爆炸,当他们醒来时,竟来无缘无故被送到了一个荒岛上,岛的名字,叫魇。在这里,他们遇上了一系列的怪事,他们为了解开岛屿之谜,且离开岛屿,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磨难……
  • 快穿之反派来吃药

    快穿之反派来吃药

    莫名其妙绑定系统,做任务,并不想。但每个世界都能遇上个蛇精病是什么鬼,#反派总有病#系列,夏书:就不能让我安静画个画儿。小柒:“宿主,任务目标有危险,请尽快解救!”这可能是个假反派。#反派总要我去救#系列小柒:“宿主,我们这里有阳光款、阴郁款、可爱款、呆萌款、霸道款等等,各款反派任你挑选,总有一款适合你,货到付款哟~亲~”
  • 冰山校草恋上拽拽丫头

    冰山校草恋上拽拽丫头

    一通电话让我来到了什么樱花王国的樱恋学校。莫名的我同桌竟然是个冰山,他莫名其妙的叫我小夕,我跟他究竟是什么关系?喝醉了,竟然被他带回家,我承认我不想回家,可是为什么偏偏去的是他家?他还写什么雷人的通告,说我是他的女朋友,也太霸道了吧?哼,韩芷煦,等着这招吧!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