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9300000007

第7章 在头寮访“经国先生”(1)

头寮和慈湖,同属桃园县大溪镇福安里。

相传在清朝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福建漳州人卢秀茂、卢金祥来此定居,从漳州妈祖庙带来了一尊妈祖金身,供奉于家中,以保平安。

在清朝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从大陆移民至此的汉人受到当地原住民泰雅族的侵扰,为了祈求平安,汉人们把卢家的妈祖金身供奉于当地大户陈集成的公馆。由于前来烧香的人越来越多,1915年通过募捐集资,把陈公馆改建为寺庙,取名福安宮。后来那一带便叫做福安里。据说,蒋介石当年对福安里这名字很喜欢,以为是“幸福平安”所在。正因为这样,两蒋的陵寝都选择在福安里——慈湖和头寮。

头寮的这座四合院,原是规模很小的头寮宾馆,1962年7月17日落成。

其实,“头寮宾馆”之称,只是对外遮人耳目而已。当时建造这座宾馆,并不是为了接待旅客,而是存放“总统府”的一部分重要文件以及档案资料。蒋介石毕生“文经武略”的重要文卷以及《蒋氏家谱》,都存放在这里。

蒋经国在1988年1月13日去世之后,于1月30日安厝于此,这里改称“大溪陵寝”。原本存放于此的文件、档案,移往阳明山的阳明书屋保存。

离开了“慈湖陵寝”之后,我所乘坐的轿车行驶了大约一刻钟,便到达“大溪陵寝”。蒋经国选择了离慈湖很近的头寮作为自己的安厝之所,据说是为了表示对父亲“随伺在侧”的心愿。

在我看来,蒋经国的“大溪陵寝”远没有蒋介石的“慈湖陵寝”那么气派。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蒋经国生活简朴、不事铺张的为人。

然而,蒋经国去世后,前来大溪蒋经国陵寝瞻仰的人潮不断,每年都有一百多万人。

蒋介石去世之后,1975年4月28日国民党中央举行会议,推选蒋经国为中央主席。从此,蒋经国正式“接班”。1978年,严家淦“总统”任期届满,蒋经国当选第六任“总统”,并在1984年连任“总统”。

蒋经国虽说是子袭父位,如同封建王朝皇帝的世袭一般,但是我在台湾采访,方方面面的人士差不多都对蒋经国表示称赞。即便是民进党人士,也是如此。我发现,蒋经国在台湾的威信,大大高于其父蒋介石。

2003年1月,在蒋经国逝世15周年之际,台湾媒体进行民意调查显示,对于半个世纪以来台湾的历任领导人,有百分之四十五的民众认为蒋经国对台湾民主发展贡献最大(其余是李登辉百分之二十四,陈水扁百分之八,蒋介石百分之五);百分之六十一的民众认为蒋经国先生对台湾经济贡献最大;百分之五十的民众以为蒋经国执政时代的社会风气最好。

我请教台湾朋友,他们都说蒋经国比蒋介石“开明”。

按照蒋介石的安排,是刻意要让蒋经国接班。正因为这样,在蒋介石作为“总统”执掌台湾政权的时候,就安排蒋经国为“行政院长”。蒋经国呢,则在父亲耳提面命之下,一切要按照父亲的意见去办。国民党前情报局官员谷正文曾经回忆说:“事实上经国先生他内心很痛苦。有时候一些事情他正在那里做,他父亲一棒子把他打掉了。这是常常有的事。”

蒋介石去世之后,蒋经国兼国民党中央主席与“中华民国总统”于一身。尽管蒋经国还必须扮演“孝子”的角色,时时表示遵照“父亲遗嘱”办事,但是毕竟再也没有人可以“一棒子把他打掉了”,所以他对台湾政治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蒋经国在台湾深得民心,便在于他进行的改革。

蒋经国上任之后,就提出建立一个“为国效命、为民服务”的廉洁政府。在蒋介石时代,贪污成风,百姓怨恨。蒋经国本人率先清廉,生活俭朴。蒋介石喜欢选择山青水秀之处花费巨额资金建行馆,蒋经国则一个行馆也不建。他亲近百姓,深入民间。平常他很少穿西装,总是穿茄克衫,以便在深入民间时能够与百姓缩短距离。他倡导“科学管理,消除特权,严惩贪污,起用才彦”,进行内政革新。

蒋经国谋求台湾经济的大发展,启动台湾经济起飞。他提出“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的经济方针。他在台湾进行了“十大建设”,即建设南北纵贯高速公路、西部铁路干线电气化、北回铁路、苏澳港、台中港、中正国际机场、“中国造船厂”、“中国大炼钢厂”、石油化学工业及核能发电厂。

蒋经国使台湾经济迈向国际化、自由化、制度化。在他的领导下,台湾经济连年保持高速增长。

蒋经国决意走出蒋介石的阴影,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幅度的改革。

蒋经国首先决定解除实行多年的“戒严令”。

台湾的“戒严令”是蒋介石退踞台湾后于1949年5月19日颁布的。“戒严令”宣布台湾地区处于战时动员状况,规定封闭台湾全省,限制出入境,实行军事管制,封锁大陆消息,严禁一切违禁的言论、出版和罢工、游行等活动。这个戒严令从1949年一直延续到1986年。

马英九当时是蒋经国英文秘书。马英九回忆说:经国先生曾让他研究“戒严”(martial law)的含义,以及国际社会对台湾戒严的观感。马英九告诉蒋经国,“戒严”的英文意义是“军事管制”、“没有法律”,国际上因此对台湾持有恶感。蒋经国听了,感到震惊。

于是,1986年10月7日下午,蒋经国在接见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行人Graham女士时,第一次对外公开透露:台湾“将解除戒严,开放组党”。

马英九回忆说:在把蒋经国的原话翻译给来访者时,他产生了一种“我们正在改写历史”的强烈感觉。

1987年7月15日,台湾宣布解除“戒严”。

蒋经国着手改善海峡两岸关系,准备开放台湾民众前往大陆探亲。

蒋经国指令英文秘书马英九完成《民众赴大陆探亲问题之研析》。为了保密,马英九对这一提案起了一个含义深刻的代号,叫“颍考专案”。

“颍考”,这一典故出自《左传》:郑庄公打败其弟,放逐其母,郑国大夫颍考费尽心机,促成了郑庄公和母亲的团聚。

马英九在1987年6月完成了“颍考专案”。经蒋经国批准,1987年10月15日,台湾“内政部长”吴伯雄奉令宣布民众赴大陆探亲实施办法:同意“除现役军人及公职人员外,凡大陆有三亲内血亲、姻亲或配偶的民众”,均可于11月2日起向台湾红十字会登记。

就这样,1987年11月2日,成为历史性的日子。预定在上午9时开始登记,但凌晨就人山人海,当天办妥赴大陆探亲手续的台湾民众达1334人。

此后半年之中,申请者14万多人,6万多成行,前往大陆。

蒋经国还容许反对党组党,同意报纸增张并开放报纸登记,奠定了台湾民主政治的基础……蒋经国大力启用“本省人”担任政府要员,其中包括起用“本省人”李登辉担任“副总统”(尽管李登辉后来的所作所为违背了蒋经国的初衷)。

蒋经国这许多大胆的政治改革,即“政治民主化,干部本土化”,在蒋介石时代是不可想象的。蒋经国改变了蒋家政权那种强权、专制的形象。就连最初谴责蒋经国“子袭父业”是封建行径的人,后来也承认蒋经国的政绩出人意料,即便蒋经国不是蒋介石的儿子,也值得让他当选台湾“总统”。

蒋经国晚年,备受糖尿病的折磨,依靠注射胰岛素度日,以致手臂上密密麻麻都是针孔!然而,胰岛素毕竟治标不治本,糖尿病日益严重,终于夺去蒋经国的生命。蒋介石并无糖尿病,蒋经国的糖尿病是由他的母亲毛福梅遗传,而蒋经国又把糖尿病遗传给他的子女。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病逝,终年79岁。如果说,在蒋介石出殡时,是以政府行为动员百姓送灵,那么在蒋经国出殡时,百姓大都出于自愿为他送行。

我来到蒋经国安厝的大溪陵寝时,正值蒋经国逝世15周年纪念日刚刚过去。那里的接待官员告诉我,2003年1月13日,国民党、亲民党高层人士纷至沓来,前来头寮宾馆蒋经国灵前拜谒。

第一个来此的是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清晨六时半就前往谒陵。宋楚瑜曾经担任蒋经国秘书。他在头寮说,人民怀念蒋经国“节用、爱民、平实”的政风。

第二个到达头寮的是当时担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他在上午7时谒蒋经国陵,并在蒋经国的灵前下跪,行叩拜大礼。曾担任蒋经国英文秘书的马英九,对蒋经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说,大家不应该把蒋经国神化,而应该学习他施政的精神。他说,执政者应该思考如何让下一代更幸福,而不是下一次选举的胜负。

接着到来的是当时担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他在上午率领国民党高层人士在蒋经国的灵前致敬。

由蒋经国一手提拔的李登辉,没有去头寮拜谒蒋经国灵柩。李登辉宣称在2003年3月出版《蒋经国总统与我》一书,详细叙述蒋经国如何推动本土化过程,以及李登辉和蒋经国相处16年的点滴,以纪念蒋经国。

在蒋经国去世15周年之际,《联合报》发表民意调查结果:百分之八十六的台湾民众肯定蒋经国对台湾的贡献。

我来到头寮宾馆,见到这个小四合院远远小于蒋介石在慈湖的行馆。

这里的官员已经接到慈湖的电话,给予我热情的接待。他们陪同我参观,并进行详尽解说。

蒋经国的灵柩,安厝在这个小四合院的正厅。与蒋介石一样,蒋经国的棺木安放在黑色大理石的陵寝之中,并未安葬。在灵柩前,安放着白花组成的十字架,表明他与蒋介石一样,都是基督徒。

我见到正厅门口,摆放着两个黄色的花圈。其中的一个是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送的。

另一个花圈引起我的注意,上面写着:

“父亲大人灵右,儿孝严率家人泣首。”

这是章孝严第一次以儿子的身份,向蒋经国献上花圈。章孝严力主一个中国,并致力于两岸“三通”,是台湾著名的“统派”人士。他在1月13日上午前来谒陵,送了这个花圈。他在谒陵时说,希望蒋经国能保佑国民党,帮助国民党在困境中站起来。

章孝严认祖归宗,在台湾引起广泛注意。

蒋经国曾经有过三次婚姻:

蒋经国的第一位妻子叫冯弗能(俄文名字为索比诺娃)。这一秘密是在苏联解体之后才从克格勃的档案中透露出来的。冯弗能乃冯玉祥将军之女。1926年蒋经国在留学苏俄时与冯弗能结婚。翌年彼此因政见不同而离异。

蒋经国的第二位妻子是苏联姑娘芬娜,后来改名蒋方良。据说,在1934年,正在苏联一家工厂工作的蒋经国下了夜班回去时,路遇一大汉拦劫一姑娘,便将大汉打翻,救出姑娘,这姑娘就是芬娜。翌年,蒋经国与芬娜结为夫妇,后来生三子一女。三子为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女儿为蒋孝章。

蒋经国在苏联时叫芬娜为“芳”。回国之后,蒋介石赐名“蒋方娘”。当蒋经国带着她回到故乡溪口拜见母亲毛福梅时,毛氏说:“‘蒋方娘’这一名字不好,岂不成了我们做长辈的都要喊她娘了!还是把‘娘’字去掉女旁,叫方良吧。”

从此,芬娜的中国名字叫做“蒋方良”。

蒋方良与蒋经国共同生活了53年,直到1988年蒋经国病逝。

蒋经国还有一位非婚之妻章亚若。20世纪30年代末,蒋经国主政赣南,章亚若成为蒋经国的秘书。1942年章亚若为蒋经国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半年之后,章正要带孩子去见公公蒋介石,却暴病而死于广西。蒋经国这两个非婚而生的儿子,改为母姓,即章孝慈、章孝严。

章孝严在1949年被携往台湾,定居于新竹。他从东吴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馆”秘书、“外交部”常务次长。蒋经国去世之后,任“外交部”部长、国民党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他花费一年四个月的时间办理认祖归宗手续,在2002年12月才终于将身份证父母栏更改为“蒋经国、章亚若”。

在蒋经国去世15周年纪念之际,章孝严第一次以“蒋家人”、“蒋经国之子”的身份,前去拜谒蒋经国陵寝,并献上这个花圈。

大溪陵寝的正厅两侧,共有八间厢房,分别为纪念室、书房、客厅、餐厅、卧室等。

承接待官员的美意,我来到蒋经国陵寝之侧的蒋经国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原在台北“总统府”。1996年10月24日,把原物迁到此处,按照原貌布置,成为“蒋故总统经国先生纪念室”。

接待官员告知,前几天,连战、宋楚瑜、马英九、章孝严以及蒋经国夫人蒋方良前来谒陵,也都来到这间纪念室参观,怀念蒋经国。

步入蒋经国纪念室,亦即他的“总统”办公室,我见到正中挂着蒋介石像以及蒋经国的座右铭:“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死生于度外。”

办公桌的两边都放着一张椅子,因为蒋经国习惯于与来访者面对面谈话。

办公桌上放着台灯,灯的底座上有两个按钮,上面分别写着“武”、“王”。蒋经国一摁按钮,秘书随即前来。

墙上的挂钟,停在蒋经国去世的时刻。

办公室里的一切,笼罩着浓郁的“蒋介石气氛”。种种陈设都在表明,他是“子承父业”,按照父亲蒋介石的思想、理论、路线、政策办事。

办公室醒目地摆着一只红木箱子。箱子上刻着《蒋氏宗谱》,“周泰署”,“周泰”即蒋介石——他幼时在家叫“周泰”。这《蒋氏宗谱》是蒋经国“子承父业”的“依据”。

同类推荐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三皇五帝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情而激昂的笔触,将经历了大唐四帝,经历了朝廷由盛转衰等多个历史变节的颜真卿的一生,娓娓道来。作品紧紧围绕他在宦海沉浮和平叛战乱中的激烈冲突,重点突出了颜真卿的忠烈和贞节,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忠臣名士的形象。同时,作品还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书法成就的取得,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作者对颜真卿的生平有过全面具体的了解,更在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平添生动趣味。
热门推荐
  • 黑心殿下在身边

    黑心殿下在身边

    【已完结】“我就是爱你,你能拿我怎么办?”“我有什么路可以选择?”她黎孜珂经历了平生最莫名其妙的一次告白,更令人发指的是他竟然装作不知整天处处调戏她。“我只想知道你到底喜不喜欢我……”见他僵硬在嘴角那抹犹豫,一怒,拎起他的衣襟,“法海不懂爱,你TM更不懂爱!”他邪笑,倏尔捧住她的脸,吻上她的唇。她茫然的睁大眼睛,“你干嘛吻我……”他逼上前,靠的她更近,“我喜欢,就亲了。”
  • 三洞修道仪

    三洞修道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杀手皇妃倾天下

    杀手皇妃倾天下

    她本就是个冷情孤僻的杀手,被父母丢弃不说还被老天爷扔到了这个乱世,好吧!既然来了就好好活着吧,可是上天还是夺走了她拥有的幸福;他本是个浪荡公子,却被她一打定情,怎知道自己也被卷进了这乱世之中;他小时候就被扔在了乱葬岗,九死一生后却意外的拥有了那个出色女子的情意,相知相守是何等的惬意;他是北辽的王子,下一任的北辽大王,却被这个冷清的女子深深的吸引,不惜为她放弃了野心。三个出色的男子倾尽一切不为天下只为她!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我是一只女鬼

    我是一只女鬼

    一朝醒来,却与世间天人永隔!一边躲避着地府阴差,一边以鬼之形看尽万生百态。我是孟绯,一个已经死了却不愿投胎的女鬼。我用我的双眼记录了那些精彩无比却又冷漠无情的故事;我用我的经历告诉你们,这世间最恐怖的莫过于一颗充满原罪的心!我行走在这世间,杀过人,爱过人,也恨过人。我失去了最开始的善良和纯真。请跟随我的足迹,与我一同见证这个世界的故事!我叫孟绯,是一只女鬼。
  • 逍遥乘风

    逍遥乘风

    山巅的风景是怎么样的?听别人说?那不准;自己想象?那更不准。李逍遥是一个小道士,立志要修仙,但他和别人不一样,他修仙不为长生,只为逍遥!
  • 悟真直指

    悟真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垣笔记

    三垣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夏目友人帐之争执

    夏目友人帐之争执

    “你既然这么讨厌我,那我离开了不好吗?”一次争吵,因为一只新遇到的妖怪,斑愤然离开了夏目,躲进了森林,夏目想要去寻找,却遇到了重重困难……
  • 论语通解(一)

    论语通解(一)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论语》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论语》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修养、品味、境界、见识,可以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忍耐力和处置力。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语言生动,说理明晰,让读者轻松了解《论语》的真正内涵,同时把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