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9300000008

第8章 在头寮访“经国先生”(2)

办公室里供奉着蒋介石雕像,也表明蒋经国把父亲蒋介石作为自己的政治偶像。办公室里还陈放着“周泰”在己亥年(1959年)为蒋经国四十诞辰的题词以及照片。还有一帧蒋介石照片是1964年(“民国”五十三年)蒋介石亲笔题赠蒋经国的。

蒋经国喜欢画梅。办公室里挂着的一幅梅花图,上面有蒋介石1962年冬在高雄澄清楼所写的题词。

蒋经国的书架最醒目的位置,陈放着蒋介石的文集,《军事思想大系》,《军事建设讲词集》,表明他反复研读父亲蒋介石的著作,钻研蒋介石理论。此外,也放着宋美龄的《蒋夫人旅美演讲集》。

蒋经国的书架上放着《曾文正公文集》以及《王阳明全集》。曾国藩、王阳明的思想是蒋介石最为尊崇的。“子承父业”,蒋经国把蒋介石的尊崇作为自己的尊崇。

办公室里还陈放着一块石头,上面的花纹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忍”字。

据说,蒋经国非常喜欢这块石头。其实,与其说喜爱的是这样天生的石头何等稀有,倒不如说这个“忍”字正是从中国大陆退居台湾的蒋家心态最精确的写照。正因为这样,蒋经国把这块“忍”字置于案头,朝夕揣摩。

办公室里花瓶上的“远瞩”两字,也是蒋经国朝思夜虑的。蒋经国晚年终于走出对于蒋介石“两个凡是”的禁圈,打开台湾民众赴大陆的大门,开放党禁,而且下苦功夫振兴台湾经济,正是“远瞩”的结果。

1988年,随着蒋经国的去世,蒋家王朝画上了句号。如今,不论是“老总统”、“先总统”(台湾人对于蒋介石的习惯称呼),还是“经国先生”(台湾人对于蒋经国的习惯称呼),俱往矣。只有慈湖上那些黑天鹅仍在那里默默地游弋。

从2007年12月23日起,在民进党当局“去蒋化”政策的驱使下,两蒋“安厝”之处被关闭,撤去仪仗兵,不再接待参观。当时我在台北,见到电视中报道,众多的台湾民众涌向慈湖,向“两蒋”告别。

马英九执政之后,于2008年6月1日重新开放慈湖的“两蒋”安厝处。

这里不仅是台湾民众的参观之处,而且在台湾开放大陆客旅游之后,也成为大陆客的参观景点。

两蒋移灵之争

对于蒋家而言,两蒋的灵柩总是那样安厝,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蒋介石当年的“反攻大陆”的迷梦早已成为泡影。唯一的办法是打破两岸的隔阂,把两蒋安葬到中国大陆。

1996年7月8日,蒋介石庶子蒋纬国在国民党中央直属第六组会议上,提出把蒋介石、蒋经国灵柩移葬大陆临时动议案,提议成立“移灵奉安委员会”,“以安民心,促进和平统一”,曾经在台湾产生震撼。

蒋纬国说,他赴美为宋美龄祝寿时,曾谈及蒋介石迁葬大陆、“入土为安”的彻底解决方案。宋美龄则答曰,若蒋介石能够归葬南京紫金山,则她在百年之后亦愿意归葬上海,和她的母亲倪桂珍女士葬在一起。

当时担任国民党主席的李登辉根据蒋纬国的临时动议案,指示成立了“故总统移灵大筹备委员会”——通常称“两蒋移灵小组”,具体筹划蒋介石、蒋经国移灵大陆的方案。“两蒋移灵小组”成员包括俞国华、李焕、蒋彦士、辜振甫、马树礼、宋楚瑜等与蒋家各代人物交情深厚的国民党人士,并由蒋彦士出任召集人。

然而当“两蒋移灵小组”进行讨论时,意见分歧颇大,争议纷纷:

宋楚瑜以蒋经国亲信的身份表示,蒋经国若地下有知,希望能留在台湾。

章孝严表示,两蒋与台湾同胞已经结成一体,不一定要归葬大陆。

蒋孝勇作为蒋经国之子、蒋介石嫡孙,声称移灵是蒋家的家务事,蒋家有蒋家的处理方式。他希望国民党尊重蒋家,不要把两蒋归葬问题政治化。

蒋纬国对于两蒋归葬最为积极,他说,树高千丈,终究要落叶归根,当初两蒋暂厝灵柩,就是为了日后可以奉安大陆。他说,两蒋归葬时机可以选择,却要及早规划。

蒋纬国还提出,两蒋先行“国葬”,并展开与大陆方面交涉。至于归葬的地点,蒋纬国指出,蒋介石去世时留下遗言:“日后光复大陆,中正生于斯长于斯,要将遗体移返南京,葬于中山先生之侧。”除了南京紫金山之外,蒋介石生前选定的安葬地点还有枋山和四明山,蒋经国则希望归葬浙江奉化母亲的墓旁。

蒋纬国派人到大陆勘探合适的坟地,而患晚期喉癌的蒋经国三子蒋孝勇因自知来日无多,为在生前了却两位长辈心愿以尽孝道,也力主移灵大陆,并前往浙江奉化溪口考察,了解祖父、父亲未来墓址的情况,还告知妻子蒋方智怡有关安排,嘱咐她今后去完成。

后来,经过蒋家亲属商议,最后的意见是以两蒋都归葬故乡浙江奉化为宜。

然而,“两蒋移灵小组”却反对蒋纬国、蒋孝勇关于移灵大陆的主张,认为两蒋“移灵”大陆,“恐被中共统战”。他们提出分两步走:先在岛内举行“国葬”,可以彰显两蒋“爱台湾的感情”,等两岸统一之后再“奉安”浙江。

蒋彦士为了取信党内大佬,在最后关头还通过特殊渠道取得宋美龄同意两步走的“手谕”,封杀了蒋纬国、蒋孝勇的直接移灵大陆的主张。

蒋孝勇对此强烈不满,怒斥蒋彦士“不要脸”,抨击“国民党已不是国民党,两蒋移灵大陆总比被自己人鞭尸好一点”。

作为“两蒋移灵小组”的召集人,蒋彦士不理会蒋孝勇的反对,明确表示,移灵属于国家大事,不一定能以家属的意见为重。

“两蒋移灵小组”内部意见分歧,国民党内部对两蒋归葬大陆意见不一。

两蒋能否移灵大陆,还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大陆的态度如何?

应当说,两蒋归葬大陆,大陆不会有异议。但是,台湾方面却提出,两蒋都是“中华民国总统”,台湾当局依据“国葬法”在移灵大陆时要举行“国葬”仪式,这显然是大陆无法同意的。

大陆有关部门表示,只能接受两蒋以“中国国民党领导人”而非“中华民国总统”身份归葬大陆。

两蒋归葬大陆一事,在反反复复的商议、讨论之际,1996年12月22日,蒋孝勇去世;1997年9月23日,蒋纬国病逝。这样,两蒋归葬大陆一事,也就被搁置起来。

这一搁,就是七年。

到了2004年1月,两蒋移灵一事,又被重新提起。

事情的起因是2003年10月24日106岁的宋美龄在美国纽约病逝。遵照宋美龄的遗愿,遗体不运回台湾,而是安葬在纽约上州芬克里芙墓园已备好了的宋美龄室内墓地。

宋美龄在临终前嘱咐,两蒋在台湾先举行“国葬”,入土为安,等两岸统一再“奉安”大陆。若将来蒋介石能够归葬南京紫金山,那么她就归葬上海母亲倪桂珍女士墓边,因为紫金山是“总理”和“总裁”的奉安之地,不是她可以安葬的。若蒋介石不能归葬南京而能归葬奉化溪口老家,则她愿意和蒋的遗骨一起归葬奉化。

在出席了宋美龄的葬礼之后,蒋氏家族决定按照宋美龄的遗愿办理。

因为两蒋迁葬大陆,涉及诸多敏感问题,一年半载解决不了,因此唯一现实的途径,那就是宋美龄所主张的分两步走:先在台湾安葬,将来再迁葬大陆。

于是,2004年1月,蒋经国遗孀蒋方良、蒋纬国遗孀丘如雪以及蒋经国的长媳蒋徐乃锦,写信给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希望把两蒋移灵到台湾台北县汐止的五指山“台军示范公墓”安葬。这个公墓是在1980年开始规划筹建的,于1982年3月29日落成启用。这一公墓里葬有前“总统”严家淦、台军十二位“一级上将”,蒋介石次子蒋纬国也葬在那里。

汤曜明收到此信,意识到事关重大,当即向“总统”陈水扁报告,而且与蒋家家族的代表秘密会谈,出席的蒋家家族代表共三位,即蒋纬国的儿子蒋孝刚,蒋孝文遗孀蒋徐乃锦,蒋孝勇遗孀蒋方智怡。蒋家家族的代表确认移灵五指山就是蒋家家族的最后决定。

另外,汤曜明还得知,蒋方良、蒋徐乃锦还将她们给汤曜明的信,抄寄当时的国民党主席连战、“行政院长”郝柏村以及蒋介石的文胆、曾经为蒋介石预立遗嘱的秦孝仪,还有蒋孝严。

很多人以为,民进党可能会反对两蒋移灵五指山,没想到,陈水扁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内中的原因是:两蒋一生坚决反对“台独”,如今安葬台湾,可以为“外来政权也不得不认同台湾”造势,象征“台独”的精神胜利。另外,两蒋都曾是国民党主席,在民进党执政的时候,如此“大度”地安葬两蒋,可以从蓝营中拉“感情票”。

陈水扁批示:“完全尊重家属的意见,应该要比照‘国葬’办理,以示尊崇。”

就在给台湾“国防部”写了那封信不久,2004年12月底,蒋经国遗孀蒋方良去世,遗体火化后骨灰移灵大溪头寮陵寝,放置于蒋经国灵柩左方,等待来日合葬。

“扁政府”在五指山花了3000万元台币为两蒋造墓,并准备在2005年办理“移灵奉安大典”,连移灵的路线、排场都作了安排,开列了新台币3900万元的预算作为“移灵奉安大典”的费用。

2004年9月,两蒋在汐止五指山的墓竣工,台军仪仗队也开始为“移灵奉安大典”进行了一个月的排练。据报道,墓园为双穴设计,规划两蒋与夫人合葬,两座墓园大小相同。墓座采“外圆内方”处理方式,状如两枚串在一起的古代铜钱。墓园入口处竖立高约15米的大型纪念碑,上方设有白色十字架发光体。

然而,就在这时候,两蒋移灵又引发争议:

来自民进党内的反对声浪此起彼伏,不少民进党人以为蒋介石是“万恶的独裁者”、“2·28事件的元凶”,怎么能为蒋介石举行“国葬”?民进党正欲“去蒋化”,为两蒋举行“国葬”,正是与“去蒋化”背道而驰。

来自国民党内也有种种的反对声。其中最为激烈的是蒋孝严,因为倘若在两蒋移灵时举行“国葬”仪式,势必要由“总统”陈水扁主持“国葬”仪式,这是蒋家家属无法接受的,也是国民党无法接受的。蒋孝严主张,把两蒋“国葬”仪式推迟到2008年台湾“总统”大选之后,即在国民党胜选之后。

于是,两蒋移灵再度搁置。

然而,随着2008年“总统”大选的临近,陈水扁加紧“去蒋化”,在“去”掉台北的中正纪念堂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两蒋的陵寝了。

2007年底,我在台湾的时候,见到电视里播放陈水扁的讲话。陈水扁说:“慈湖蒋公陵寝是完全不符合民主时代潮流的封建产物,应予废除。如果确定不移灵,‘政府’就不再派宪兵看守独裁者的陵寝。”

陈水扁称蒋介石是世界排名第四的独裁者,台湾盖庙拜他,根本是对民主的污辱。

陈水扁回顾说,两蒋移灵五指山差不多就要办了,却冒出一个人,说他是新的蒋家后代,本来姓章,后来姓蒋,他反对移灵。那个人说,由他(陈水扁)主持“国葬”不成体统。

陈水扁反讥道,他都不好意思讲“刚刚才改姓蒋的人”不成体统。

陈水扁说,既然如此,政府已经正式通知蒋家,到月底为止,请他们自己想好,如果要安葬五指山,政府照常举行盛大移灵奉安大典。但是,一个月之后,就不做了,等那么久,也仁至义尽了。明年元旦后,要好好顾活人,大家安居乐业比较重要,死人不顾了。

陈水扁说,台湾人对蒋家并未失礼,但是蒋家对移灵一事态度反复,害得“政府”斥资7000多万元新台币安排移灵,这根本是把政府与人民当“肖仔”(意即愚弄)。

陈水扁说,“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真正的台湾人会与台湾共生死,蒋家移灵大陆,是“要去当中国人”。

陈水扁呼吁民众在选举中不要支持国民党,“别向中国靠拢”。

陈水扁还说,来年元旦后,不再派宪兵去守独裁者的陵寝,干脆叫国民党或“红衫军”去守墓。

这时候,蒋方智怡反驳陈水扁,希望民进党不要一到了选举,就把两位已故“总统”拿出来当炒作的话题。

蒋方智怡说,希望两蒋不要再成为选举议题,也要陈水扁说清楚讲明白,到底两蒋移灵是“国事”还是家事。如果是“国事”,请他先承认两蒋是“总统”,如果是家事就要陈水扁放手。

蒋方智怡说,我们遵照老人家意愿,他们希望能够安静地回到故乡,这并不是说他们不爱这块土地,两位老人家对这片土地已经尽了一生全力奉献。

从2007年12月23日起,陈水扁下令从两蒋灵寝撤走宪兵,关闭了两蒋陵寝。消息传出,几万人涌向慈湖和头寮,希望在关闭前再看一眼两蒋灵寝。

2008年随着马英九当选台湾“总统”,决定从6月21日起重新开放桃园县两蒋陵寝,“三军仪队”和宪兵也重回两蒋陵寝。

至于两蒋何时安葬在台湾五指山公墓,是否迁葬中国大陆,不得而知。反正没有时间的限制,可以慢慢从长计议,在合适的时间、在大陆与台湾都认为合适的时机,再迁葬也不迟。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亨利·福特

    名人传记丛书:亨利·福特

    名人传记丛书——亨利·福特——让世界跑起来的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智慧、有现实启迪意义的佳作。全书故事情节完整连贯,场景细节生动丰富,人物对话和独白口吻传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史专家陶文鹏作者对传主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深入的了解,因而能以翔实的史料、舒朗的叙述、畅达的文笔,描述了一代名相管仲虽出身低下,却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不朽功业的辉煌经历:助齐称霸、诸侯结盟、晚年荐才,以及整饬吏治、推行法治、重视商业、发展经济、民本思想等,凸显了管仲作为一个改革家兼思想家遗泽后世的风范,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名相形象。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蒂勒森传:特朗普为什么选择蒂勒森

    蒂勒森传:特朗普为什么选择蒂勒森

    当唐纳德·特朗普击败希拉里成功当选为美国第45任总统之后,坐落于曼哈顿纳苏街与威廉街之间的特朗普大厦顿时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一栋“私人建筑”。在这里,离正式上任还有一个多月时,特朗普就组建好了自己的内阁团队。但直到最后,我们才看到了内阁中最重量级的角色——“国务卿提名”的诞生。
  •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本书共收编“回忆我的母亲”、“朱母钟太夫人撰略”、“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美德溯源”等文章26篇,“弘扬客家精神振兴帅乡经济”等会议文献8篇。
热门推荐
  • 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套装共9册)

    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套装共9册)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不但是十九世纪群星璀璨的俄罗斯文坛上最伟大的小说大师之一,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有史以来最复杂、最矛盾、最伟大的小说巨匠之一。他以其卷帙浩繁的创作,在对于人类复杂的甚至分裂的人性以及心理乃至变态精神的深刻描绘和深度开掘上独树一帜、无人能出其右;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上海译文出版社布面精装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收入陀氏《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鬼》、《少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全部七部长篇小说以及中短篇小说集《白夜》,共八种九卷,基本囊括了陀氏一生创作的所有最重要的作品。
  • 女领主的家臣

    女领主的家臣

    普通青年携印记重生于剑与魔法的神奇世界,成为女公爵领地内的一名小小的男爵。政治的漩涡,王权的交替,派系的纷争,在这些强大势力阴影之下他将如何抉择?
  • 青梅她又甜又软

    青梅她又甜又软

    原名《萝莉有点甜:恶魔少爷蜜蜜吻》帝都四大家族之首的玄家少爷,收养了个妹妹宠翻天。“少爷,千夏小姐夸雅欣小姐的车漂亮。”“给她买辆最高配。”“少爷,千夏小姐想要开直播。”“捧她做一姐。”“少爷,千夏小姐想出去旅游。”“豪华全球游,安排上。”“少爷,千夏小姐带了个男生来说要谈朋友。”“把我40米大刀拿上来!!!”外界谣传,寒少有给别人家培养女儿的癖好,还是拼命砸钱的那种,谁家有女儿快点送过去给寒少,稳赚不赔!玄冥寒冷笑,“蠢,老子养的明明是老婆。”【1V1苏爽小甜文,打脸虐渣宠溺升级】
  • 康熙:喋血1721

    康熙:喋血1721

    《康熙1721台湾喋血记》 作者简介: 黄明军,笔名南山石,一级警督;二级拳师;任过武警部队作训参谋、机动中队长和警界政工科长、派出所长、治安大队长、经侦大队长以及市青年文协理事、武术协会副主席等职。现任江西九江市公安局浔阳分局科长、一级警督。联系电话:(手机)1360792......
  • 我是一个僧

    我是一个僧

    男主为学艺报仇北上少林,开始了一系列的搞笑故事。二百多年来,每隔二十年江湖举办一次武林盟主竞标赛,最终演化成佛道两派之争。而比赛结果,将直接影响太子位的选择。男主被少林定为参赛选手,因犯错,被方丈罚下山行善一年。男主初下山便遇到少林宿敌武当的大小姐,两人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本书已签约,每章节大约3000~4000字更新,或许更新较慢,但本文一定会完结。
  • 侯门庶女

    侯门庶女

    今生,她是侯门幼女,前尘未忘,惟愿今生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他是皇族贵胄,断情冷性,欲握江山万里,俯瞰天下。却不知,月老的情丝已成乱,他们之间还有一个他,从此爱恨情仇,致死方休。如此这般,七世情劫,即使度过又如何,心已残,情已尽,爱、恨、痴、狂,都做枉然罢;自此,今夕,何夕,尘世来去,不若归去,不如归去。
  • 清真居士年谱

    清真居士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商界怪杰史玉柱

    商界怪杰史玉柱

    这是一个自称“屌丝”的传奇人物史玉柱的商海沉浮史。他在“巨人集团”成为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头羊”,接着便轰然倒塌后,变成了“中国首负”。却也耐住了寂寞,凭借脑白金在全国掀起了席卷之势。他的营销被称为“洗脑式”的营销,他的广告被评为十大最差广告之一,但这却让他的产品深深的印在了国人的脑海中。这个怪人在此事业得意之时却不务正业地痴迷于网游,但他居然开创了网游业的颠覆之举。这个怪人在位居富豪榜前列时,却一身轻便,急流勇退,又回归于“屌丝”生活。本书不仅还原了史玉柱的沉浮人生,更回望了他缔造传奇的惊心动魄与酸甜苦辣,以飨读者。
  •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长虹大陆

    长虹大陆

    他姓歌,带着一张琴,琴中藏着一柄剑,琴常响,剑少鸣,他说,我没有偷懒,我修的是随心……